《伴性遗传》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二生物必修二伴性遗传课件

高二生物必修二伴性遗传课件

04 伴Y染色体遗传
遗传特点
仅在男性中遗传
伴Y染色体遗传病仅在男性中发病,女性不会发病。
隔代遗传
伴Y染色体遗传病通常呈现隔代遗传的特点,即男性患者将疾病遗 传给儿子,但不会遗传给女儿。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由于伴Y染色体遗传病仅在男性中发病,因此男性患者数量通常多 于女性患者。
实例分析
人类Y染色体上的基因缺陷
病例二
一个家族中男性成员均患有血友病,而女性成员则正常。通过基因检测发现,该家族男性成员的X染色体上存在 血友病基因,而女性成员则没有携带该基因。这表明该家族男性成员的血友病是由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引起的。
05 总结与思考
伴性遗传的意义与价值
生物学基础
伴性遗传是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 ,它揭示了生物体的遗传规律, 为理解生物体的进化和发展提供
基因剂量效应
由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数量不同,女性通常有两个X染色体,男性只有一个X染色体和一 个Y染色体,因此女性通常具有更高的基因剂量,表现出更强的基因表达。
基因互作
伴性遗传中的基因互作可以影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例如两个隐性基因的相互作用可能导 致疾病的发生。
02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遗传特点
女患者多于男患者
了基础。
医学应用
伴性遗传在医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如遗传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以 及生殖健康等方面的指导。
科学发展
伴性遗传的研究推动了遗传学和相 关领域的发展,为人类探索生命奥 秘提供了有力支持。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伴性遗传的知识
婚育指导
了解伴性遗传规律可以帮助人们 进行科学的婚育规划,避免遗传
病的发生,提高人口素质。病例二一个男性患者,其母亲和外祖母 都有类似的症状,这可能表明该 病是由母亲传递给儿子的伴X染色 体显性遗传病。

《伴性遗传公开课》ppt课件

《伴性遗传公开课》ppt课件

01
该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导致雄花转化为雌花,自交产
生雌雄同株。
草莓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02
草莓性别由多个基因控制,伴性遗传使得雌雄异株草莓
可产生雌雄同株后代。
葫芦科植物的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03
葫芦科植物性别多样,包括雌雄异株、雌雄同株等,伴
性遗传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植物育种中利用伴性遗传原理
01
02
100%
遗传性肾炎
一种肾脏疾病,患者出现血尿、蛋 白尿等症状,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80%
抗维生素D佝偻病
一种影响钙磷代谢的疾病,女性患 者多于男性。
Y连锁遗传病
男性不育症
多种遗传或环境因素导致的男 性生殖障碍,如精子数量不足、 精子活力低下等。
外耳道多毛症
一种较为罕见的Y连锁遗传病, 表现为外耳道部位毛发过多。
解。同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观点,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化、精准化。
基因编辑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 善,将为伴性遗传病的治疗提
供更多可能性。
多学科合作
医学、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等 多学科合作,将推动伴性遗传 病研究和治疗取得更大突破。
普及宣传与教育
加强伴性遗传病的宣传和教育, 提高公众认知度和重视程度。
06
课堂互动环节:小组讨论与案例分析
分组讨论会:探讨生活中遇到的伴性遗传问题
传”等。
分析方法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中 涉及的遗传规律、基因型与表现
型关系等。
总结归纳
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对伴性遗传 原理的理解,并学会运用所学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伴性遗传PPT课件

【课件】伴性遗传PPT课件

女性
男性
基因 型
XDXD XDXd XdXd XDY
XdY
表现 佝偻 佝偻 正常 佝偻 正常
型 病患 病患
病患
者者

受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D)的控制。 女性患者:XDXD, XDXd 男性患者:XDY
28
笔记
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特点: (伴X显性遗传病)
❖ 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 具有连续遗传现象 ❖ 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男病
母女病)
29
若控制某性状的基因只在Y染色体上呢?
伴Y染色体遗传病 举例:外耳道多毛症

1
2

34
56
7

笔记
8 9 10 11
特点:父传子,子传孙,世代连续,无
显隐性之分,患者全为男性。
30
四、伴性遗传在实践上的应用
❖ 鸟类ZW遗传: 雄性ZZ 雌性ZW

芦 花 鸡
芦 花 鸡
你能设计一个杂交实验,对其子代在早 期时,就根据羽毛来区分鸡的雌雄吗?

XBY
XBXb
特点X2BY:交叉遗传
III XBXB XBXb XBY XbY
IV
男性患者通过女儿 传递给外孙。
18
I
XBXB ④
XbY
II

XBY
XBXb
X3隔BY代遗传
III

XBXB XBXb XBY XbY
XBXb XbY
IV
XBXb XbXb XBY XbY
19
女性携带者与色盲男性婚配图解
亲代 XBXb
×
XbY
女 儿

伴性遗传课件ppt

伴性遗传课件ppt
红绿色盲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的(b)控 制的,它与它的等位基因(B)都只存在于X染色 体上,Y染色体由于过于短小,缺少与X染色体的 同源区段,因而没有这种基因。
XBXB XBXb XbXb XBY XbY
6种婚配方式 = 女3种基因型 × 男2种基因型
每种婚配方式2个问题:①患病率?②遗传图解?
▪ 父子相传为伴Y,子女同母为母系;
▪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
都病为伴性(伴X); ▪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
女都病为伴性(伴X)。
第三十三页,共34页。
作业
1 整理笔记,注意整理上
4管果蝇的题
2 听课手册、课时作业
第三十四页,共34页。
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的人(著作《论色盲》)
第七页,共34页。
第三节 伴性遗传
性别决定
第八页,共34页。
伴性遗传
伴性遗传
概念:
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 遗传常常与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伴性遗传

分类
伴X显性遗传
伴X遗传
伴X隐性遗传
第九页,共34页。
伴Y遗传
(1)我国男性色盲患者的比例是7%,而女性色盲患者的比 例只有0.5%。
色盲:
先天性的色觉障碍病症,失去正常人 辨别某些颜色的能力。
患者由于某些细胞色素系统具有某种缺陷,就有红 色盲、 绿色盲、红绿色盲、黄蓝色盲和全色盲之 分.
第六页,共34页。
色盲的发现 ——袜子颜色的故事

约翰·道尔顿,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近代化学之父”。
第一个发现色盲症的人,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
第二十四页,共34页。
外耳道多毛症家系图

《伴性遗传》课件

《伴性遗传》课件
《伴性遗传》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伴性遗传概述 •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 伴Y染色体遗传 • 总结与展望
01
伴性遗传概述
伴性遗传的定义
01
伴性遗传是指某些遗传性状或基 因只存在于性染色体上,并随着 性染色体传递给后代的现象。
02
伴性遗传分为伴X染色体遗传和伴 Y染色体遗传,其中伴X染色体遗 传更为常见。
隔代遗传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有时会出现隔代遗传的现象,即患者的 父母和祖父母可能没有患病,但患者的子女和孙子辈可能会 出现患病的情况。
病例分析
患者症状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症状因疾病而异,但通常在年轻时发病,且病情较重。例如,血 友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关节出血、肌肉萎缩等症状,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者可能会出现肌 肉无力、萎缩等症状。
发病机制
基因突变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通常是由X 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突变引起的 ,这些基因突变可以由遗传或突
变因素引起。
基因表达异常
由于显性基因的突变,其表达产物 可能异常,导致相关蛋白质或酶的 功能异常,进而影响细胞代谢和生 理功能。
细胞功能异常
由于基因表达异常,细胞可能无法 正常发挥其功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
隔代遗传
有些伴Y遗传病可能不会在每一代都表现出来,而是在隔代中出现, 这种遗传方式被称为“隔代遗传”。
病例分析
患者症状
家族史
诊断方法
伴Y遗传病的症状可能因疾病而异, 但通常会在男性中出现。常见的症状 包括生殖器官发育不全、智力障碍、 肌肉萎缩等。
了解家族史对于诊断伴Y遗传病非常 重要。如果家族中有男性成员患有伴 Y遗传病,那么其他男性成员也有患 病的风险。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伴性遗传课件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伴性遗传课件

植物育种中的性别控制
农业增产
在农业生产中,控制植物性别可以促进 自交或杂交繁殖,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 和品质。
VS
植物育种改良
通过性别控制技术,可以加速植物育种改 良进程,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
05
伴性遗传的实验验证
实验材料与方法
实验材料
果蝇、培养基、显微镜等。
实验方法
采用果蝇杂交实验,观察不同性别的后代表现型,分析伴性遗传规律。
显性与隐性
在伴性遗传中,基因的作 用方式有显性与隐性之分 ,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 覆盖作用。
杂合与纯合
杂合子是指一对等位基因 中有一个是显性基因,纯 合子则是两个等位基因都 是隐性基因。
基因在性染色体上的分离与组合
性染色体分离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性染 色体分离成两个独立的染 色体,进入不同的子细胞 中。
的规律。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科 学家们可以更深入地研究伴性遗 传的机制,为遗传疾病的诊断和
治疗提供了更准确的方法。
02
伴性遗传的种类
X连锁显性遗传
总结词
X连锁显性遗传是一种常见的伴性遗传方式,其特点是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详细描述
X连锁显性遗传是指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由于女性通常有 两个X染色体,因此更容易表现出相关症状。男性只有一个X染色体,因此发病 率相对较低。
实验结果与分析
结果
通过杂交实验,观察到不同性别的后代表现 型存在差异,证明了伴性遗传的存在。
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伴性遗传的规律,探讨 性别与遗传的关系。
实验结论与讨论
要点一
结论
通过实验验证,证明了伴性遗传的存在,并得出了伴性遗 传的规律。

必修二伴性遗传ppt课件

必修二伴性遗传ppt课件
02
伴性遗传与常染色体遗传相对, 常染色体遗传不受性别影响,男 女性均有可能携带和传递。
伴性遗传的特点
伴性遗传具有性别差异性,即不同性 别的个体在伴性遗传方面存在差异。
伴性遗传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的位置 称为伴性基因位点,其传递规律遵循 孟德尔遗传规律。
伴性遗传的分类
01
02
03
X连锁显性遗传
指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 上,且杂合子表现为异常 表型,女性发病率高于男 性。
02
女性携带者的儿子可能是患者
女性携带者的儿子从母亲那里继承了致病基因,因此可能是患者。
03
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
女性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父亲,因此她的父亲一定是患者。同时,她的
儿子也将继承她的致病基因,成为患者。
实例分析
血友病
血友病是一种典型的伴X染色体隐性 遗传病,其症状包括关节出血、肌肉 出血等。男性患者的发病率远高于女 性,且症状较为严重。
X连锁隐性遗传
指致病基因也是位于X染 色体上,但只有纯合子才 表现出异常表型,男性发 病率高于女性。
Y连锁遗传
指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 上,只能由父亲传给儿子 ,女性不会携带和传递此 类基因。
02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发病特点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症状通常较重
由于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而女性 有两条X染色体,因此当男性继承了 致病基因时,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
04
女性患者的子女中,男 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遗传规律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即基因位 于X染色体上,男性有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
女性有两个X染色体。
输标02入题
01
男性的X染色体来自母亲,Y染色体来自父亲。

伴性遗传课件

伴性遗传课件

07
伴性遗传的未来展望
伴性遗传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遗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伴性遗传研究有助于发现和诊断遗传性疾病,为治疗提供依据
遗传咨询和预防:伴性遗传研究有助于提供遗传咨询和预防措施,降低遗传性疾病的发生率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伴性遗传研究有助于了解人类遗传多样性,为进化生物学、人类学 等学科提供重要信息 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伴性遗传研究有助于推动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为治疗遗传性疾 病提供新的手段
病例分析
患者:男性, 25岁,患有红
绿色盲症
家族史:父亲 正常,母亲患 有红绿色盲症
遗传模式:伴 X染色体隐性
遗传
诊断:通过基 因检测确诊为
红绿色盲症
治疗:目前尚 无有效治疗方 法,只能通过 佩戴有色眼镜
来改善视力
04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遗传规律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遗传特点: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伴性遗传课件PPT大纲
汇报人: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添加目录项标题 伴性遗传概述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伴Y染色体遗传 伴性遗传的应用
01
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伴性遗传概述
伴性遗传的概念
伴性遗传:指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其遗传方式与性别相关 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包括X染色体和Y染色体 伴性遗传的特点:与性别相关,男性和女性在遗传上存在差异 伴性遗传的种类:包括X连锁遗传、Y连锁遗传和线粒体遗传
Y染色体遗传: 基因位于Y染色 体上,仅存在于 男性中
线粒体遗传:基 因位于线粒体中, 与性别无关,但 仅通过母系遗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绿色盲是由__X_ 染色体上的_隐_性基因 控制的一种遗传病,即 __伴_X__隐_性____遗传病。
红绿色盲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Y上 没有。记为 Xb 。
红绿色盲基因的等位基因(正常基因 B),也位于X染色体上, 即:XB 。
13
色盲症的遗传(伴X隐性遗传)有什么 特点呢?
调查显示红绿色盲的患病男性多于女性。
3、I代中的1号是否将自己的色盲基因传给了Ⅱ代2号?这说明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 体上还是Y染色体上?
(没有。因为I代1号传给Ⅱ代2号的是Y染色体,如果色盲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Ⅱ 代2号肯定是色盲患者) 4、为什么Ⅱ代3号和5号有色盲基因而没有表现出色盲症?
(因为Ⅱ代3号和5号只有一条染色体上有色盲基因,而色盲基因是隐性 基因,被显性的正常基因所掩盖)
XBXb XbY 1 :1
女性携带者
男性色盲
女 病父子病;男正母女正
22
笔记
色盲症的遗传(伴X隐性遗传)有 什么特点呢? • (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2)交叉遗传。男性患者通过女儿
传递给外孙。
(3)隔代遗传。 (4)女 病父子病;男正母女正
23
三、伴X显性遗传病
小组讨论:如果是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学习目标
• 1、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科学思维) • 2、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
症的遗传规律。(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 3、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科
学探究、社会责任)
[教学重点]伴性遗传的特点。
[教学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
同样是受精卵发育成的 个体,为什么有的发育成雌性, 我为什么是女孩? 有的发育成雄性?

XBY
XBXb
特点X2BY:交叉遗传
III XBXB XBXb XBY XbYIVLeabharlann 男性患者通过女儿 传递给外孙。
18
I
XBXB ④
XbY
II

XBY
XBXb
X3隔BY代遗传
III

XBXB XBXb XBY XbY
XBXb XbY
IV
XBXb XbXb XBY XbY
19
女性携带者与色盲男性婚配图解
父亲正常 女儿一定 正常;
母亲色盲 儿子一定 色盲。
你能否由以下图解总结出其他的规律呢?
女性携带者 男性色盲
亲代: XBXb × XbY
女性色盲
男性正常
XbXb × XBY
配子: XB Xb Xb Y
Xb
XB Y
子代:XBXb XbY XbXb XBY 1 :1 : 1 :1
女性携带者 男性色盲 女性色盲 男性正常
5、从图中看出,只有男性才表现为红绿色盲,对吗?有没有其他的情况? 6、从表中分析,为什么红绿色盲的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男性只要X染色体上有色盲基因b,就表现为色盲患者;而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
必须两条染色体上都有色盲基因b,才表现为色盲患者)
9
7、为什么色盲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男性患 者
女性患者
14
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基因型


XBXB XBXb XbXb
表现型
正常
正常 (携带者)
色盲
男性
XBY XbY
正常 色盲
特点1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笔记
15
正常女性与色盲男性的婚配图解
亲代 配子 子代
XBXB × XbY
XB
Xb
Y
XBXb
女性携带者
1

XBY
男性正常 1
归纳:
男性的 色盲基因 只能传给 女儿,不 能传给儿。
女性携带者与正常男性婚配图解
亲代 XBXb
×
配子 XB Xb
子代 XBXB
XBXb
1 :1 :
XBY
XB Y
XBY XbY 1 :1
归纳: 男孩的 色盲基 因只能 来自于 母亲.
女性正常 女性携带者 男性正常 男性色盲
I
XBXB ④
XbY
II
我为什么是男孩?
一、性别决定 1.染色体分类
{性染色体: 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 常染色体: 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
2 性 别 决 定的方式
雌性:XX ( 同型性染色体) 雄性: XY (异型性染色体)
雄性♂ 雌性♀
zz (同型性染色体) zw (异型性染色体)
XY型性别决定在生物界中是较为普遍的性别决定方
女性
男性
基因 型
XDXD XDXd XdXd XDY
XdY
表现 佝偻 佝偻 正常 佝偻 正常
型 病患 病患
病患
者者

受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D)的控制。 女性患者:XDXD, XDXd 男性患者:XDY
式,包括所有的哺乳动物;某些种类的两栖类、鱼类;
很多种类的昆虫;一些雌雄异株的植物也是XY型性别 决定方式。
伴性遗传
1概念: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遗
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称为伴性遗传。 (色盲,血友病等)
2分类
伴X染色 伴X隐性遗传: 色盲 血友病
体遗传
伴X显性遗传: 抗维生素D佝偻症
伴Y染色: 外耳道多毛症 体遗传
二:人类红绿色盲症 “棕灰色” 樱桃红色
P34资料分析 分析图解,确定色盲症的遗传类型

1
2
Ⅱ1
24
35
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家系图中患病者是什么性别的?说明色盲遗传与什么有关? (男性 与性别有关)
2、I代中的1号是色盲患者,他将自己的色盲基因传给了Ⅱ代中的几号? (3号和5号)
基因,情况会怎样?
病例:抗维生素D佝偻病
(1)其遗传特点与红绿色盲是否相 同呢?归纳其遗传特点。
25
抗维生素D佝偻病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 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控制的一种遗传 性疾病。患者由于对磷、钙吸收不良 而导致骨发育障碍。患者常常表现为X 型(或0型)腿、骨骼发育畸形(如鸡 胸)、生长缓慢等症状。
亲代 XBXb
×
XbY
女 儿


配子 XB Xb
Xb Y
其 父


子代 XBXb XbXb XBY XbY 定
女性携带 女性色盲 男性正常 男性色盲 色
1 : 1 : 1 :1

女性色盲与正常男性的婚配图解
亲代 XbXb × XBY
配子
Xb
XB Y
子代
XBXb
XbY
女性携带者 男性色盲
1

1
归纳:
基因型


XBXB XBXb XbXb
男性
XBY XbY
表现型
正常
正常 (携带者)
色盲
正常
色盲
10
•人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组成:
男性♂
女性♀
为什么色盲基因只在X染色体上呢?
X和Y染色体上的基因可能分布情况: 色盲基因 Ⅰ: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
Ⅱ:X和Y染色体同源区段 Ⅲ: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
12
笔记
小结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