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学宫”教育特征及其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启示汇总

合集下载

稷下学宫特色管理对当今高校发展的启示

稷下学宫特色管理对当今高校发展的启示

护 的责任 ,与他 的士人 价值 要求是 一致 的 。学 界对
这个 事件 一直存 疑 ,所疑 之处在 于是否 可 以由此判
— —
( 责任 编辑 :袁 海军)
- - — —
4 0
早 的 时 期 。其 中 最 有 名 的 是 齐 国 首 都 的 稷 下 书
行讽 谏 。因 此 ,稷 下 学 官 的 政 治 服 务 功 能 十 分 鲜
林 栗所 言反 复 “ 验 ” 参 ,叶适 得 出的 结 论 是 “ 其 知 言熹 罪 ,无 一 实 者 ,特发 于私 意 而 遂 忘 其 欺 尔 ” 。
叶适 明确说 明 自己是 为 “ ”而 为朱 熹 辩 护 。 “ 义 栗 虽贵而 近 ,臣虽贱 而远 ” ,因为涉及 “ 义” 大 ,所 以
院 。① ” 他甚 至还将 其 与柏 拉 图在 雅 典创 建 的学 院相
比较 ,用他 的 话说 ,叫 “ 同” ②可 见 ,稷 下学 宫 趋 。
明 ,参政 议政 作用 十分 突 出。综 合上述 内容 可 以看 出 ,稷下 学 宫 融 育 才 、研 究 、咨 议 几 大 功 能 于 一 身 ,充分 展现 了古代 高 等教 育的 完备职 能 。 3 兼容 并 包—— 学术 管理特 色 . 齐 国统 治 者 出 于 “ 天 下 者 必 先 争 人 ” 的 目 争 的 ,把兼 容并包 作 为稷下 学宫 的办 学方 针 ,打破 了 各 家 各 派 的 门户 之 见 ,不 分 国 别 、派 别 ,只 要 有 “ 治平 之术 ”就 加 以 吸 收 ,使 其在 稷 下 享 有 一席 之 地 。儒 家 、道 家 、法 家 、阴 阳家 、名家 等各 家各派 几 乎都 云集 到稷 下学 宫研 究学 问 、著书 立说 、授徒 讲 学 ,不断 发展 和壮 大 自己的 学派 ,而 官方却不 加 干 涉 和 限 制 。另 外 ,各 家 各 派 的 学 术 地 位 是 平 等 的 ,齐 国统 治者并 没 有 “ 尊儒 术” 或根 据 自己 的 独 喜 好来 贬低 一些 学派 的理论 价 值 ,公 平公 正地对 待 每 一学 派 的 观 点 。各 个 派 别 在 相 互 斗 争 辩 难 的 同 时 ,又 自觉 地相互 吸 收 ,不 断走 向融合 。因而 ,出 现诸 如 苟子这 样 的博采 众家 之长 的集 大成 者也就 不

稷下学宫的办学特色及其对当代高校建设的启示

稷下学宫的办学特色及其对当代高校建设的启示

稷下学宫的办学特色及其对当代高校建设的启示一、稷下学宫的办学特色稷下学宫,位于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学宫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学。

稷下学宫始建于公元前475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稷下学宫的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强调学术自由和独立精神稷下学宫的创始人齐宣王为了吸引天下英才,提倡“笃信好学,博览群书”,鼓励学者们自由探讨,独立思考。

在稷下学宫,学者们可以自由发表观点,不受任何政治势力的干扰,这种学术自由和独立精神为稷下学宫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重视实践教学和技能培养稷下学宫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开设了礼、乐、射、御、书、数等课程,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也能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

这种教育理念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倡导师生互动和共同进步稷下学宫实行“名师授课,弟子聆听”的教育模式,教师与学生之间保持密切的互动关系,共同探讨学术问题。

在这种氛围中,学生们不仅能够学到丰富的知识,还能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实现共同进步。

4. 强调德育和品行修养稷下学宫认为,学问的根本在于做人。

因此,学校非常重视德育和品行修养的培养,要求学生诚实守信、尊敬师长、团结友爱、勤奋好学。

这种全面的教育理念使得稷下学宫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

二、稷下学宫对当代高校建设的启示稷下学宫的办学特色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启示,对于当代高校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 重视学术自由和独立精神在当今社会,学术自由和独立精神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应该尊重学者的研究兴趣和方向,鼓励他们自由探讨,独立思考,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

高校还应该加强学术诚信建设,杜绝学术不端行为,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2. 注重实践教学和技能培养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实践教学和技能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

高校应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开设更多实践性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浅析稷下学宫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

浅析稷下学宫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

浅析稷下学宫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发表时间:2008-11-14T09:41:23.013Z 来源:《新学术论坛》供稿作者:张红梅[导读] 齐国稷下学宫,被誉为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所大学,始于公元前4世纪60年代,齐桓公陈侯午“立稷下之宫,设大夫之号,招揽贤人而尊宠之”齐国稷下学宫,被誉为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所大学,始于公元前4世纪60年代,齐桓公陈侯午“立稷下之宫,设大夫之号,招揽贤人而尊宠之”,初创稷下学宫,距今已有两千多年。

为何会出现这样一所历史悠久的高等学府?它有怎样的性质和特点?对当今高校教育有何启示?本文带着这一连串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以期获得一些促进当代高等教育改革的思想。

关键词:稷下学宫产生特点启示前言:“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很显然,年代久远的稷下学宫不会有现代高校的高楼大厦、橡胶跑道以及各种智能化的现代设备,其建筑规模与现在某个所谓的高校比起来就好比是黄金大厦旁边的一间茅草屋,其内部基本的设施就是与现在最末流的高校设施相比也有天壤之别,但是,它的确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所大学,一所名副其实的高等学府,无论从办学理念,还是从教育思想方面,现代大学都能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齐国稷下学宫产生的背景战国时期,诸侯争雄兼并,伴随着社会的大动荡,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和学术大繁荣的黄金时代。

这种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与发展,为学术思想上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社会环境。

但稷下学宫之所以产生于齐国而不是产生于其他诸侯国,则是由齐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特殊背景和条件决定的。

首先是经济上,当时的生产力较之春秋以前有了迅速的发展,商业的逐渐繁荣,城市的逐步兴起,这些为学术文化上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前提,特别是齐国繁荣的经济更是稷下学宫建立的物质基础,自齐建国开始,就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到齐桓公时生产力水平就富于其他各国,成为五霸之首,至战国进一步繁荣昌盛,又成七雄之一。

稷下学宫的办学特色及其对当代高校建设的启示

稷下学宫的办学特色及其对当代高校建设的启示

稷下学宫的办学特色及其对当代高校建设的启示稷下学宫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学府,它的办学特色和对当代高校建设的启示是非常有价值的。

在本文中,我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稷下学宫的办学特色及其对当代高校建设的启示: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

一、教育理念稷下学宫的教育理念是以“仁爱”、“诚信”、“礼义”为核心价值观,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责任感。

这种教育理念与现代高校所倡导的全人教育、素质教育等理念相契合。

例如,现代高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这些都与稷下学宫的教育理念有着共同点。

因此,我们可以从稷下学宫的教育理念中汲取灵感,为当代高校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教学方法稷下学宫的教学方法非常多样化,包括讲授、讨论、实验等多种形式。

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是注重实践和互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现代高校中很多课程都会采用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方式,这些都是受到稷下学宫教学方法的启发而形成的。

因此,我们可以从稷下学宫的教学方法中得到启示,为当代高校的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三、人才培养稷下学宫注重培养具有高尚品德、广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例如,现代高校中很多专业都会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

这些都是受到稷下学宫人才培养模式的启发而形成的。

因此,我们可以从稷下学宫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得到启示,为当代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

稷下学宫的办学特色及其对当代高校建设的启示是非常有价值的。

我们应该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不断推进高校教育的发展和改革。

稷下学宫的办学特色及其对当代高校建设的启示

稷下学宫的办学特色及其对当代高校建设的启示

稷下学宫的办学特色及其对当代高校建设的启示在中国古代,有一所名为稷下学宫的著名学府,它的办学特色和对当代高校建设的启示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稷下学宫位于齐国都城临淄,是春秋时期齐国国君设立的一所全国性高等学府,汇集了各地的学者,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稷下学宫的办学特色入手,探讨其对当代高校建设的启示。

一、稷下学宫的办学特色1.1 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稷下学宫的办学理念是“兼容并包”,即兼收并蓄各种学术流派,使各种学问得以繁荣发展。

这种办学理念使得稷下学宫成为了当时各诸侯国之间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吸引了大量国内外学者前来讲学、著书立说。

这种开放包容的办学理念对当代高校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高校应该打破学科壁垒,鼓励跨学科的研究和交流,促进学术创新和发展。

1.2 强调实践教学稷下学宫非常重视实践教学,认为学问的根本在于实践。

因此,稷下学宫的教学内容既有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有实际操作的训练。

这种注重实践的教学方式对当代高校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高校应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工作能力。

1.3 选拔优秀人才稷下学宫选拔人才的原则是“德才兼备”,即选拔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

这种选拔人才的原则使得稷下学宫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种选拔人才的原则对当代高校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高校应该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优秀的学生,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二、稷下学宫对当代高校建设的启示2.1 坚持开放包容的办学理念稷下学宫的开放包容办学理念对当代高校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高校应该打破学科壁垒,鼓励跨学科的研究和交流,促进学术创新和发展。

高校还应该积极与国内外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共同推进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

2.2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稷下学宫非常重视实践教学,这种注重实践的教学方式对当代高校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稷下学宫的教师管理及其对当前教育的启示

稷下学宫的教师管理及其对当前教育的启示

稷下学宫的教师管理及其对当前教育的启示作者:刘卷来源:《科技资讯》 2013年第21期刘卷(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广东广州 510520)摘要:稷下学宫作为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唯一的官办高等学府,其许多思想对今天的高等教育仍有不可忽视的借鉴作用。

本文从尊贤礼士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兼容并包尊重教师学术自由、来去自由保证高校生机活力等几个方面论述稷下学宫对于教师的管理,并指出,当前的教育,仍需借鉴这种管理思想,以推动高等教育的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稷下学宫尊贤礼士兼容并包来去自由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c)-0181-02战国时代,齐国发达的经济、开明的政治、良好的文化政策,以及齐国君王给予士人的优厚待遇,吸引着当时几乎所有的著名学者齐集稷下,并创立了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唯一的官办高等学府——稷下学宫。

作为当时文化教育与学术的中心,它既弘扬了西周官学的办学形式,又综合发展了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长处,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写下了新的篇章。

稷下学宫对于教师的管理,对其后的高等教育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于当前的高等教育管理仍有不可忽视的借鉴作用。

1 尊贤礼士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齐国有着招揽贤士的光荣传统。

田成子执政期间,就“杀以牛,取一豆肉,余以养士;终岁,布帛取二制焉,余以衣士。

”[1]。

操办学宫的历代齐王坚持着祖先的遗风,给稷下先生以很高的政治地位和优厚的经济待遇,故能“揽天下诸侯宾客,言齐能致天下贤士也。

”[2]凡来稷下的学者,都根据其学术水平、社会名望、带徒多少、资历深浅等条件,授予不同的等级称号,按等级享受不同标准的待遇。

如号称“稷下之冠”的淳于髡,被贵列“上卿”;孟子被列为“客卿”;荀子则“三为祭酒”“最为老师”[3]。

齐宣王时“邹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列为大夫和学士者还有“数百千人”[4]。

齐统治者给这些稷下先生很高的政治待遇,允许他们“不治而议论”,不担任实际职务,却可以在宽松自由的政治氛围内,对统治者提出批评意见和决策参考建议。

探析稷下学宫对当今高等教育的启示-教育文档

探析稷下学宫对当今高等教育的启示-教育文档

探析稷下学宫对当今高等教育的启示-教育文档探析稷下学宫对当今高等教育的启示一、稷下学宫的办学概况及性质(一)概况“稷”是齐都临淄一处城门名,“稷下”即齐都临淄城稷门附近,齐国君主在此设立学宫。

学宫因处稷下而称“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实行“不任职而论国事”、“不治而议论”、“无官守,无言责”的方针,学术氛围浓厚,思想自由,各个学派并存,成果丰硕,都是独一无二的。

人们称稷下学宫的学者为稷下先生,随其门徒,被誉为稷下学士。

从稷下学宫的施行方针及其成果意义来看,稷下学宫完全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真正的第一所大学,第一所学术思想自由、学科林立的高等学府。

(二)性质1.由官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

稷下学宫是由养士制度转化而来的教育机构,凡游学者皆来者不拒的“包下来”的做法,非由官办而不能行。

同时保持了充分尊重士人之学,不加干涉与限制的风范。

同时,稷下学宫的教学活动和学术活动,由各家各派自主,齐国官方并不多加干涉。

齐国统治者只是为稷下学宫的学术活动创造物质条件,各家各派在学术上的发展是自己的事。

2.稷下学宫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

讲学活动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各派学习者定期举行演讲、讨论、辩论之类的学术交流会)与稷下先生积极著书立说互为因果,互为表里,共同创造着稷下学宫的辉煌。

二、稷下学宫的办学特色(一)学术自由1.“不治而议论”。

所谓“不治而议论”就是说稷下先生可以在不担任具体职务也不加入官僚系统的情况下对国事发表批评性的评论。

田齐政权创办稷下学宫的目的就是号召各派学者对齐国实现统一霸业作理论探讨和营造舆论氛围。

“不治而议论”不仅使学者可以专心著述言治乱之事,而且使稷下先生有相当的独立和自由。

2.容纳百家,兼收并蓄。

在稷下学宫,各家各派的主张都可以在稷下设坛讲学,不搞一言堂,稷下先生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和政治观点,在论辩中诸学派之间相互吸收与进步。

这样以来,稷下学宫吸引了诸多学者,不仅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齐国的社会地位。

稷下学宫的办学特色及其对当代高校建设的启示

稷下学宫的办学特色及其对当代高校建设的启示

稷下学宫的办学特色及其对当代高校建设的启示一、稷下学宫的办学特色稷下学宫,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牛逼吧!其实,它就是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一所大学,位于今天的山东省曲阜市。

稷下学宫的办学特色有很多,比如说:1. 教育资源丰富:稷下学宫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优秀学者,他们在这里传授知识,交流思想。

据说,光是稷下的讲师就有360人之多!2. 学术氛围浓厚:稷下学宫提倡百家争鸣,鼓励学者们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受任何束缚。

这种自由的学术环境,使得稷下学宫成为了当时的学术圣地。

3. 实践教学注重:稷下学宫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还非常重视实践教学。

学生们可以在课堂上学习知识,还可以在实验室里进行实验操作,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

4.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稷下学宫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课程设置非常丰富。

除了文学、历史、哲学等基础课程外,还有很多其他领域的课程,如医学、军事、法律等。

二、稷下学宫对当代高校建设的启示那么,稷下学宫的这些办学特色对我们当代高校建设有什么启示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说说我的看法:1. 教育资源要丰富:现在的高校虽然数量很多,但是教育资源还是不够丰富。

我们应该借鉴稷下学宫的做法,吸引更多的优秀学者来到我们的学校任教,提高教育质量。

2. 学术氛围要浓厚:学术氛围对于一个高校来说非常重要。

我们应该努力营造一个自由、开放、包容的学术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这里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

3. 实践教学要加强:现在的高校过于注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相对较弱。

我们应该借鉴稷下学宫的经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

4. 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我们应该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高校的重要任务。

在课程设置上,既要注重基础课程的教学,也要开设更多其他领域的课程,让学生在多个领域都能够得到锻炼和提高。

稷下学宫的办学特色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借鉴这些经验,努力提高我们的高校教育水平,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稷下学宫”教育特征及其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启示
摘要:“稷下学宫”有一百五十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高等学府的典范,以独特的办学特色、灵活的教学艺术、实用的教学理念出名,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教育成功范本,更给现代教育做出了良好榜样。

关键词:稷下学宫;官私合营;经世致用;现代教育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田齐政权所创设的一座高等学府,因位于齐都临淄稷门而得名。

其先进的办学模式,自由的、经世致用的学术学风,海纳百川的胸襟气度,堪称中国古代高等学府的光辉典范,不仅对我国古代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给现当代中国教育诸多有益启迪。

一、“稷下学宫”的教育特征
1.“稷下学宫”经世致用的教学理念
近年来,新课改搞得如火如荼,新名词层出不穷,学者们翻阅了大量的欧美、日本等先进的教育理论著作,引进许多新鲜的术语、概念,在教育界掀起了一场浩大的改革运动。

其实,这些引进的所谓先进理念,我们的先人早已提出,并实施得非常有效。

2.官私合营的办学性质
稷下学宫是我国古代最早将官学与私学结合在一起的学校,是齐统治者为招致贤人、培养实现霸业需要的人才而创立,注定了其为齐政权服务的官学性质;另一方面,稷下学宫的主体是来去自由的各家私学,各家传授的内容、传授的方式、教学的风格等各不相同,齐政权也没有对此作统一的要求,且作为主持稷下学宫重大活动的祭酒,也多由知识渊博的名流担任,并非由齐政权派人管理,这说明稷下学宫保留着私学的特点。

3.全方位的参政议政功能
齐政权创立稷下学宫是一个多功能的机构,谘议、育人、著述等都是其重要的目的。

其中,稷下学宫的谘议功能是值得研究的一项。

稷下学宫是“用士养士”制度高度发展的产物,士大夫的谘议职能自然地被继承下来。

历代齐王也都把稷下学宫看作是自己的议事机构,对稷下学者授予官职称号,以实现“不治而议论”。

以上所述,稷下学宫的教育特征虽然具有古代教育的诸多历史局限性,但其教育理念、办学性质、议政功能、教学组织方式诸方面着眼于解决当前社会政治经济面临的现实问题,将教学和思考致力于对当代职业教育,尤其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得到以下启示。

二、现代职业教育必须理论与实践并重
教育包括职业教育必须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整个教育事业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并且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和方法上要不断有新的发展。

稷下学宫经世致用的教学理念对现代职业教
育的启示尤为突出,经世致用强调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现代职业教育承担着传播和创造知识技能的职责,这种内在要求,必须理论和实践结合,实现经济致用的目标。

因此,现代职业教育必须将专业学科理论和一线社会化生产紧密结合,不断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推进育人过程中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共同发展。

现代职业教育不仅具备传统教育的职能,也在不断提高与现代生产的契合度,来源于现代职业教育与现代生产的同步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且呈加速态势。

例如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在2004年提出的“理论与实践并重,技术与人文融通”的教育理念,在实践中不断加强专业理论建设,突出实践特色,向生产一线倾斜,加强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增加学生的生产实践学习的时间,不断紧密结合各专业的生产发展水平,实现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良好互动,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以学校为主,企业为辅,实践教学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实现二者的零距离对接。

现在,国内优秀的中高等职业学校都在积极发展这种教育模式,专业学习的教育与生产的趋同,在生产化情境下学习,学习的过程即转化为行业生产者的过程。

因此,必须在教育过程中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必须在现代职业教育中突出“实践”,促进学生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均衡发展,促进现实生产力转化效率的最大化。

三、现代职业教育要加强政府学校企业合作
稷下学宫官私合营的办学性质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启示,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这三大社会功能对应的服务对象就是政府、企业、个体的成长。

教育的社会功能既体现教育的价值和服务目标,也注释了教育和政府之间、教育与经济生产之间、教育与个体对文化的继承创造和更新之间三者的良性互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工业化和信息化社会,企业同样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

企业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只有将企业的需求和现代职业教育的教育活动双向深度融合,合作发展。

可采取共建“技术服务中心”、“科技成果转化站”等方式实现教育资源和企业生产的良性互助机构,职业学校可将根据地方企业的生产需求,制定针对性、操作性强为本区域的重点行业的服务合作措施,开展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

现阶段,我们提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校企合作,获得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共同育人、共同发展。

因此,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离不开政府学校企业的三方合作。

四、现代职业教育要因材施教,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现代职业教育与传统教育和职业教育一脉相承,也有时代创新,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提出“工学结合”的概念,在专业教学过程常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将一个整体的教学任务细化为相对完整一个知识点相互关联的小结构,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体系。

这既是教师教学的方式的改变,也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能有效地从个体特点出发,进行因材施教。

在部分领域也将此教学模式称为“行动式学习”,表现为在学校和企业合作办学共同育人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教师和学生在做中学,将“专业理论学
习”、“学生个人发展”与“学生所获技能满足企业需求”三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学习过程表现为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交替进行,亦称“工学交替”。

目前,这种模式在不断地探索中,行业化、模式化、精细化的趋势明显,企业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不断提高。

这就要求现代职业教育要进一步优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更加注重学习内容实现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前提下,紧扣专业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组织项目实施教学。

参考文献:
[1]. 李妍.稷下学宫特色管理对当今高校发展的启示 .[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8年6期
[2]. 张曙光.稷下学宫的办学理念及其当代意义 .[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年5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