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与中国贸易关系

哈萨克斯坦与中国贸易关系
哈萨克斯坦与中国贸易关系

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商贸

https://www.360docs.net/doc/926363673.html, 2012年6月

197

哈萨克斯坦与中国贸易关系研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康增奎 阿丽娅

摘 要:自1992年哈萨克斯坦与中国建交以来,由于资源互补性,使得哈中两国双边贸易合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哈萨克斯坦成为中国在独联体地区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本文对哈萨克斯坦与中国贸易关系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双边贸易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对于双边贸易发挥出最大潜力,促进两国经贸往来更加繁荣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关键词:哈萨克斯坦 中国 贸易关系 对策发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6(c)-197-03

1 哈中双边贸易关系现状分析

1992年哈萨克斯坦与中国正式建交,双边贸易往来几乎从零起步,建交当年贸易总额仅3.68亿美元。由于资源与产业结构的互补性,两国贸易往来迅速发展。据哈萨克斯坦统计署数据,2011年哈萨克斯坦同中国的双边贸易额为213.1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了51.1%,在哈外贸总额中的占比为16.9%。哈萨克斯坦对中国的出口额为162.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0.9%,在哈出口总额中的占比为18.5%。按贸易额排名,中国是哈萨克斯坦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二大进口国和第三大出口国。

1.1 哈萨克斯坦与中国贸易的互补优势

哈萨克斯坦和中国在自然资源和产业结构方面都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哈萨克斯坦的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煤炭、铁矿、铜矿等探明储量非常大,石油产量逐年增加。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国内资源远不能满足消费要求,从这一层面上讲,哈萨克斯坦的矿产资源是中国经济发展所急需的。

哈萨克斯坦的重工业比较发达、轻工业相对落后,导致对粮食、生活用品、家电、机械电子等产品的需求特别大。而中国在食品、纺织服装、家用电器以及机械制造等产业上已经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正好与哈萨克斯坦在工业产业结构方面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经济互补性。中国竞争优势很强的有,塑料橡胶制品、木材与木制品、纸板与纸制品、鞋帽、石料、陶瓷、玻璃、机器、电器、音像设备、车、运输设备、光学仪器、烟草制品、食品、饮料等等。哈萨克斯坦竞争优势很强的有,皮、毛制品,矿产品。

1.2 哈萨克斯坦与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

1.2.1 哈萨克斯坦对中国出口商品结构 2011年,哈萨克斯坦对中国出口主要有以下特点(见表1): (1)资源能源类产品为出口主要商品,石油原油出口量为1103.6万吨,比2010年上升13.4%,由于油价持续上涨,石油原油出口额为86.02亿美元,比2011年增长60.1%,占到对华出口的一半以上。

(2)金属及矿产品出口量价同比增长,硫磺出口增幅迅猛。铁矿石及其精矿出口量最大,为853.4万吨,同比上升47.75%,出口额达12.34亿美元,上升81.5%;此外包括铜矿砂及其精矿、铁合金、未锻

轧锌、天然铀及其它放射性元素在内的几种商品的出口量都有所上升,精炼铜及其铜合金出口量下降4.6%,但出口额上升22%,达13.54亿美元。

1.2.2 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出口商品结构

2011年哈萨克斯坦自中国的进口贸易额为50.21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26.8%,在哈进口总额中的占比为13.2%,中国在哈萨克斯坦的进口贸易伙伴国中排名第二。哈萨克斯坦进口主要有以下特

点(见表2):

表1 2011年哈萨克斯坦对中国出口商品 (按金额排名前十位)

排序海关税号

商品名称

金额

(亿美元)占比(%)12709石油原油86.0252.827403精炼铜及其铜合金13.548.332844天然铀及其化合物12.887.94

2601

铁矿石及其精矿12.34

7.6

52701石油及从沥青中提取的油

类,但原油除外

10.37 6.4

67202铁合金7.74 4.772603铜矿砂及其精矿 6.20 3.887901未锻轧锌 3.76 2.397408铜丝 1.99 1.210

2503

硫磺

1.79 1.1合 计

156.62

96.14

资料来源:哈萨克斯坦统计署

(1)电子类及机械类商品进口持续扩大。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进口金额达3.96亿美元,比2010年上升138%,成为2011年哈萨克斯坦自中国进口最多的商品。电话等通讯设备及数据交换设备进口金额达3.56亿美元,比上一年上升93.2%。推土机、平地机、铲运机等机械进口金额为1.5亿美元,比上一年上升38.9%。 (2)进口商品类别有所增加,大宗物品较少。2011年哈萨克斯坦自中国所有类别产品的单项进口额均未超过4亿美元,进口商品前十名总量仅占总额的32.77%。钢管进口量持续下降,从2010年的9.3万吨降到7.44万吨,进口金额为1.44亿美元,同比下跌21.8%。碳电极、碳刷、石墨或精碳制品进口量小幅下降,但进口金额为1.11亿美元,同比上升14.4%。焦炭和非合金平板轧材进口上升,进口额分别

我国服务贸易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我国服务贸易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我国服务贸易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王佳元2003-02-27 摘要:目前,我国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发展迅速,开放程度不断加快,但服务业发展滞后,服务贸易整体水平低,结构有待优化,竞争力较弱,人才缺乏。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需要加快国内服务业发展的步伐,提高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逐步开放国内服务贸易市场,健全完善有关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规,加快人才培养。 关键 词: 服务贸易,服务业 一、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 1、中国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拓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贸易领域逐步扩大,其中对外工程承包、旅游、对外运输等部门发展迅速,特别是国际旅游业增长较快,有些专项服务如卫星发射、医疗服务等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目前已经形成国际旅游、银行、保险、对外工程承包、劳务合作、技术贸易等诸

多项目的服务贸易体系。服务贸易占货物贸易的比重也有所上升。在80-90年代,尽管服务贸易增长迅速,但由于此时中国货物贸易以22%的年增长率增长,所以在此期间,服务贸易总额占货物贸易总额之比一直徘徊在8%左右,但1992年以后,服务贸易总额年增长速度快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之比不断上升,1997年达到16.79%。1998年以后,由于服务贸易增速趋缓,其占货物贸易的比重呈下降趋势,2001年时降为 13.22%。 2、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增长速度高于同期世界平均 水平。 中国服务业的发展和开放较之其他产业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较快,服务贸易的增长既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也高于国内服务业的增长速度。我国服务贸易在1982年的贸易总额为55.39亿美元,仅占当年世界服务贸易总额8050亿美元的0.6%,而在1982-1991年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以年均12%的速度增长,高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其发展速度更为迅猛,1991-1995年增长率分别达到9.38%、69.99%、23.30%、41.93%、34.93%,远远高于同期世界服务贸易

俄罗斯市场的中国企业

1.中国商品进入俄市场的4种方式: 第一种: 大多数中国商人采用跨国直销方式做对俄贸易,他们一身兼三职,出口商,进口商及批发商。 大多数俄罗斯商人不能以信用证方式进口外国商品,中国商人将货在中国交给运输公司, 运输公司在俄罗斯清关后将货送到中国商人的指定地点, 中国商人收货后一般通过集贸市场将货批发出去,这种方式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但所承担的风险很大,已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的变化。 随着俄罗斯禁止外国人从事零售业法律的执行,20万华商已经从俄罗斯撤出 第二种:

主要通过中国国内的批发市场,如北京雅宝路市场, 根据俄罗斯采购商需求(上门采购或者通过电话下单),将采购商订购的货物打包, 通过空运,陆运或海运包税方式运出去。 这种方式前几年流行,销量很大,但近几年来,销售逐渐下降,而且客户拖欠的货款越来越大,引起了许多坏帐,这种交易没有契约,出口没有单据,海关不能提供证明,因之而起的毁约,拖欠款,丢货和扣货等种种风险,商户只能自己承担。 第三种:通过正规的出口渠道 俄方客商或其他国家(最后转口俄罗斯)看样订货,厂家供货收汇。 这种方式目前较少,但随着俄经济的发展,采用这种方式的俄商家会越来越多。 第四种: 中国企业在俄组建公司(独资或与俄罗斯的合资形式), 或建立生产基地,通过正常的清关手续进行货物或原

材料的 销售,目前许多中国商家正在探索这个操作模式。 2.影响 商品进口体制和经营纳税 俄罗斯对进口商品征收进口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中国和俄罗斯签有经贸互惠协议,俄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关税优惠幅度为25%,当前俄进口关税除零税率外,分别为5%,10%,15%,18%等四档。对汽车、白糖、酒精、酒类制品、烟草制品等特别敏感的商品实行25%或30%的进口税率。 俄目前实行两种增值税率:粮食、基本食品、原糖、野生果实、浆果、核桃,用于科技目的、生产饲料或制作药品的鱼粉、鱼或海产品,儿童用品等进口商品的增值率10%,其它商品的增值税率是18%。 目前仅对酒类、香烟、汽油、首饰和小轿车等5

中国哈萨克斯坦贸易

2009年1-10月份哈萨克斯坦与中国双边贸易 内容提要 ●按照哈方海关统计,2009年1-10月份哈萨克斯坦与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76.3 亿美元,比2008年同期减少25.2%。哈方顺差15.23亿美元。 ●根据哈海关统计,2008年中国为哈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 国。2009年1-10月,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外贸国别排位有所上升。按金额计算,中国为哈萨克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占哈贸易总额13.5%)、第二大出口国(占哈出口额13.6%)和第二大进口国(占哈进口额的13.3%)。在哈萨克斯坦对外贸总额、进口、出口三项占比中,中国均居第二位 ●2009年1-10月份哈萨克斯坦与香港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63万美元,其中出口70.2 万美元,进口192.3万美元;与澳门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6万美元,全部为进口额。 一、总体情况 按照哈方海关统计,2009年1-10月份哈萨克斯坦与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76.3亿美元,比2008年同期减少25.2%。哈方顺差15.23亿美元。 根据哈海关统计,2008年中国为哈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2009年1-10月,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外贸国别排位有所上升。按金额计算,中国为哈萨克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占哈贸易总额13.5%)、第二大出口国(占哈出口额13.6%)和第二大进口国(占哈进口额的13.3%)。在哈萨克斯坦对外贸总额、进口、出口三项占比中,中国均居第二位,详见表一。 另外,2009年1-10月份哈萨克斯坦与香港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63万美元,其中出口70.2万美元,进口192.3万美元;与澳门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6万美元,全部为进口额。

俄罗斯与中国已经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国家

俄罗斯与中国已经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国家 2016-08-05 ——那小兵与普京总统顾问莫洛夫对话 编者按:俄罗斯人差点就无缘本届里约夏季奥运会,如果不是最后关头271名运动员被放行的话。我们这个爱恨交集的邻居,从来都是在按自己的思路与节奏在前行,但这种“特立独行”毫无疑问在改变,今日俄罗斯,早已不是当初的苏联。我们特地节选了2014年索契冬奥时普京总统顾问莫洛夫对今日俄罗斯、中国的深度解读,或许能有助于我们重新理解很多事情。 那小兵:您如何评价索契冬奥开幕式中的节目?更进一步讲,您如何解读俄罗斯新的历史观? 普京总统顾问莫洛夫:作为一个俄罗斯人,我对索契冬奥开幕式感到非常自豪。可以坦言,俄罗斯终于敢于面对自己的历史了。 这个开幕式与中国2008年奥运开幕式有很大不同,中国奥运开幕式强调"和"的概念,试图把世界放入"和谐框架"中,其中只有中国古代历史,回避了近代和现代中国历史,而俄国此次开幕式突出了"自强不息"的主题思想,从第一个"彼得大帝西征"情节开始,然后进入亚

历山大一世击败拿破仑情节,之后再进入非常表现主义色彩的"红色苏维埃"时代,最后用幽默的喜剧表现手法进入"新俄国时代",搭配着柴可夫斯基的古典音乐。 这充分表现了俄罗斯人的民族文化自信,他们不再纠结于"黑暗沙俄",也不再忌讳"红色恐怖",更不在乎"改革动乱",俄罗斯终于在精神上解脱了沉重的过去。 那小兵:我注意到此次俄国的历史节目确认了"俄国一千年历史",这比过去苏联教科书中的表述减少了近五百年,为何俄国历史学有了这种改变? 莫洛夫:我认为这是俄国价值观改变所引发的改变。 与中国用"文字出现"作为历史开端的旧史学标准不一样,俄国与日本和其他西方国家如今都采用了"国家体制"为本国历史开端的做法。比如,日本历史从天皇出现算起大概约2000年,美国历史从美利坚合众国开国算起,如此等等,更注重政治文化与体制的传承关系,尤其是主权传承关系。 与中国人崇拜祖先的信仰不同,俄国人信奉东正教,这注定俄罗斯最终要走向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尽管依然受到西方各国的抵制。从这次表演中可以看到,俄罗斯人把"红色恐怖时代"看成了"工业化奴役时代",这是一种微妙的思想更新,从中与西方工业时代在感情上拉近了。

中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分析

中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分析 国贸80902 郁华萍指导老师:谭燕 摘要:世界经济的发展除了货物贸易又多了服务贸易这样一个新兴元素,服务业是人力资本密集型的行业,其对于如今的知识经济占主要地位的时代来说,服务贸易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各国竞争的焦点。然而我国是以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为主的国家,在服务贸易的竞争中还存在很大的不足之处。自2001年加入WTO之后,我国所面对的竞争更加激烈,使得服务业的发展问题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焦点问题。这就要求我国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培养新型人才,大力发展服务业,以适应国际经济竞争的需要。本文从两个比较优势指数出发,计算分析我国服务贸易的整体竞争优势以及分行业的比较优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服务贸易,比较优势,人力资本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economy in addition to trade in goods and services trade is a new element, the service industry is the human capital intensive industry, the knowledge economy is now dominated era, service trade come very naturally become the focus of global competition. However, our country is mainly in labor-intensive industry country, deficiencies still exist in the service trade competition. Since joining WTO in 2001, our country faced the competition is more intens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rvice industry becomes the focal poin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requires our continuous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cultivate new talents, vigorously develop the service industry,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mpetition. This article from the two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overall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China's service trade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ustry,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proposal.

中国与俄罗斯贸易 中英文

1.背景; 俄罗斯人主要从中国进口鞋,包,皮带等皮革制品,还有服装,布料,床上用品等纺织品,化工产品,玩具,食品,工程机械及其配件,汽车配件,电子产品,轻工业加工设备,日用小商品等等The Russians are mainly imported from China shoes, bags, belts and other leather products, garments, fabrics, bedding and other textiles, chemical products, toys, food, engineering machinery and accessories, auto parts, electronic products, light industrial processing equipment, small commodities for daily use and so on. 2.文化,政治,经济环境 4近几年来,中俄两国经贸关系不断深化。苏联解体以来,作为中国重要 邻国,俄罗斯已逐渐发展并稳定成为中国第八大贸易伙伴,两国的贸易额 在不断攀升,随着两国政治关系的日益紧密,两国的经济也开始升温,中 俄已经建立总理定期会晤机制和中俄互办国家年制,建立了上海合作组 织,中俄经贸合作总体发展趋势良好,交流合作空前活跃。当前,两国贸 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贸易框架、贸易规则、贸易服务系统、 人才交流、携手意识等方面。两国的地缘优势、稳定友好的政治关系、互 补的经济结构,使中俄经贸关系的前景十分乐观。两国如果能在贸易体制、 贸易商品结构、金融合作领域方面达成共识,再加之完善的贸易服务体系, 两国的贸易发展空间一定更为广阔 In recent years,the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between Chin a and Russia are continued to deepen.Since the collapse of the Soviet union, as C hina's important neighbor, Russia is gradually developing and sta bility become China's eighth largest trading partner, the two cou ntries in the volume of trade climbed, As the two countries clos

2017年哈萨克斯坦对外贸易情况

据哈国家统计委员会发布的数据,2017年哈对外贸易总额为776.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出口483.42亿美元,同比增长31%;进口293.05亿美元,同比增长15.5%。对外贸易指标在连续四年下跌后首次实现正增长。当年哈对外贸易顺差达190.37亿美元,同比增长64%。 一、贸易结构 1.出口 按照欧亚经济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海关编码统计,哈主要出口商品为能源及矿产品(68.6%)、金属及其制品(18.1%)、化工产品(5.1%)、农产品及食品(4.9%)。能矿产品中,以石油为主的能源产品占绝对比例,其中石油占出口总额的55%,化工产品(含橡胶和塑料)仅占出口总额的5.1%。与2016年相比,能矿产品占出口总额的份额基本持平,金属及其制品略有增长,化工产品、农产品及食品份额均出现小幅下降。

2.进口 哈主要进口商品为机械设备(37.7%)、化工产品(16.7%)、农产品及食品(11.7%)、金属及其制品(11.7%)、能源及矿产品(9.3%)。与2016年相比,机械设备占进口总额的比重明显下降(2016年为45.3%),能源及矿产品所占比重明显增长(2016年为4.3%),原木、木材及纸浆等商品进口增长较快。

二、地区和国别 1.进出口 从地区分布来看,哈前三大贸易伙伴依次为欧盟(38.7%)、亚洲(25.2%)和联盟(22.4%)。与2016年相比,上述地区在哈对外贸易中占比变化不大,其中欧盟略有减少(2016年为39%),亚洲和联盟则小幅增长(2016年分别为23.4%和21.9%)。 从国别构成来看,俄罗斯仍为哈第一大贸易伙伴,占比20.6%;中国排名第二,占比13.5%;意大利位列第三,占比12.4%。中国在哈对外贸易中占比稳步上升,由2016年的12.7%增至今年的13.5%;俄罗斯占比增长1.5%,意大利则出现7.4%的下降。 除俄、中、意三国外,哈前十大贸易伙伴国还包括荷兰、法国、瑞士、乌兹别克斯坦、德国、土耳其和西班牙。与2016年相比,主要伙伴贸易额均出现较大增长,荷兰(42%)、法国(38%)、中国(34%)、乌兹别克斯坦(31%)等国增长较快。其中乌兹别克斯排位从2016年的第9位升至第7位;美国则从2016年的第7位降至第12位。

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第三产业的迅猛发服展,务贸易业也得到飞速发展,中国服务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内服务市场与国际服务市场进一步接轨,服务贸易将在更深层次和更广领域展开,服务贸易领域的竞争也会越发的激烈。目前,发达国家的服务产业占GDP的比重的这一指标已达到70%至80%,发展国家平均水平为40%,而中国的服务产业占GDP 的比重只有35%。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服务业终将占一席之地。服务贸易已是影响、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并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问题开始引起关注。 服务贸易是将一个国家所具有的服务品生产能力转变成可贸易的“无形商品”或“无形资产”,转变为贸易的价值形态,以获得增值价值的贸易形势,是占用较少资源实现更多财富的贸易途径。当前,世界经济正在向服务型经济转型,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可促进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而推动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迈进步伐。 一、我国服务贸易现状及影响因素 (一)我国服务贸易现状。 伴随着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服务贸易保持了循序发展势头,规模不断扩大,国际地位也得到提升。事实上,我国的自然资源和初级劳动力资源相当丰富,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以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为主,并且长期在国际旅游业、海洋运输和建筑业等产业方面都有一定优势,但同时在咨询服务、金融保险和专利及时等知识密集型的服务领域内却还处于竞争的劣势,发展稍显不足。因此,我国虽已发展成为一个贸易大国,但从种种方面看,还不能被称为服务贸易强国。其具体体现如下: 1、服务贸易规模偏小 据WTO统计,2007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占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3.4%,随比2005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但仍排名世界第八位,而进口排名也保持第七位,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比重极不相称。 2、服务贸易差额扩大 在我国服务贸易数量迅速增长的同时,服务贸易的逆差也呈逐年扩大的趋势。这些逆差主要存在于运输、保险、专利许可、咨询和电影影像等服务项目中。一直以来,运输业都是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服务贸易领域开放的扩大,以及保护知识产权度的加大,我国保险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业项下的贸易逆差也呈逐年扩大的趋势,逆差的长期存在和扩大将严重影响到我国服务贸易未来的发展。 3、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竞争力低 一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结构都是以劳动和资源禀赋密集型服务贸易为主。虽然近年来新兴服务贸易的比重有所增加,但服务贸易格局仍然呈现低水平发展趋势。我国仍处于服务贸易国际分工中附加值较低的环节,在一定程度上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地的现状。 4、管理体制与法律建设不够完善 管理体制不完善,我国对服务业的管理不够统一;法制建设比较滞后,虽然

中俄经贸合作的历史沿革及前景分析

中俄经贸起始与发展 (2011俄语汪雪梅20111813310015) 【摘要】中俄经贸关系是中韩关系持久发展的基石,它先于两国政治关系而建立起来,并在推动中俄建交的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建交后,两国关系也是以经济、贸易等实质性交流与合作为中心内容的,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绩。因此,一直以来中俄经贸关系是中俄关系发展的重要内容,中俄经贸交流史也构成中俄关系史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本文就是把中国与俄国发展经贸关系的历史进行概述。 【关键词】经贸合作,贸易额, 1.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的起源 中俄经贸交流始于公元1240年前后,当时的俄罗斯被蒙古族设钦察汗国统治,同时他们还在中国建立了元朝。蒙古人在俄罗斯地区收取贡赋人口,因此中俄两国官民贸易的产生是必然的。 公元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始称沙皇,从1550年开始陆续派兵进攻鞑靼人的领土。到了16世纪末,俄国向东已经扩展到了额尔齐斯河,与明朝的刺蒙古部、鞑靼蒙古部接壤,为中俄直接进行贸易往来打通了道路。 2.清政府及抗战时期中俄双方经贸发展 清代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专制王朝。清兵入关之后,清政府和沙俄政府有了正式的接触。康雍乾时期,是中俄关系的开始、发展和深化阶段。《尼布楚条约》的签订,确定了中俄的东段边界,条约中规定:两国人可凭文票在边境进行贸易。《恰克图条约》的签订则确定了中俄的中段边界,为中俄边关互市的兴起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它也使古代中俄两国的贸易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康雍乾时期中俄两国关系是既相互对立又互相依存,沙俄为了经济上的巨大利益,不得不停止领土的扩张,而清政府也需要中俄边界的稳定来处理民族间事务。由于清初政权稳定,俄国的战略重点主要在欧洲,此时两国的交往大多数情况都处于平等的状态。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保险法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保险法 为发展保险服务市场,向公民和法人提供保险保障,根据哈萨克斯坦共和国1993年12月10日颁布的《临时授予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和地方政府附加权》法第1条,特颁布本法。 第1章总则 第1条保险概念和保险活动 1 保险是在发生一定的保险事故时,为保护法人和自然人的财产利益,承保人从投保人缴纳的保险金,以及不违反法律的其它资金所设立的货币基金中支付保险赔偿金的关系。 2 保险活动是承保人签署并执行保险和再保险合同所进行的活动。 第2条保险立法 保险法是由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公民法中的相应条款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法规条例,以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和政府根据上述法规颁布的标准法令组成。 第3条用本法调节的保险关系 1 用本法调节关系如下: 承保人和投保人在签署和执行保险合同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承保人和投保人与其它人〈被保险人和保险受益人〉在保险关系方面发生的关系。 2 强制保险的特殊性由专门的法律调节。 第4条保险类型 1 按强制程度分为:a.自愿保险b.强制保险; 2 按保险对象分为:a.人身保险b.财产保险。 第5条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 1 强制保险是通过法律要求而进行的保险。 2

强制保险的类型由法规条例规定。实行强制保险的规则和程序由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政府按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法规条例规定的程序确定。 3 既没有法律规定,也未签署合同,则不能向公民施加生命或健康强制保险。 4 在强制保险时,投保人必须同承保人按调节此类保险的法律规定的程序签署合同,承保人有权为投保人提供比法律规定更优惠的条件。 5 强制保险合同只能与取得此类保险许可证的承保人签署,对于所提到的承保人来说,签署的合同必须执行。 6 自愿保险是按本人意愿进行的保险,自愿保险的形式、条例和规则由双方间协议确定。 7 保险对象可以是任何公民和法人。保险不应违背投保人的利益和权力。强制保险的保险对象由调节此类保险的法律规定。 第6条违反强制保险规则的后果 1 根据法规条例应进行强制保险的人,如果被告知未参加强制保险,保险机构有权按诉讼程序要求承担此责任的投保人投保。 2 如果投保人未签署保险合同,或与法律规定的保险条件相比,在较差条件下签署了合同,在发生保险事故时,投保人应承担交纳应当保险的保险金的责任。 3 投保人有权根据本法第5条第5款的规定,按诉讼程序强迫承保人执行保险合同。 第7条人身保险与财产保险 1 生命保险、健康保险、劳动能力保险和其它与公民人身相关利益的保险,均属于人身保险。 2 财产保险和与其相关的利益保险,包括经营风险保险和民事权责任保险,均属于财产保险。

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

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 2008-05-05 文章来源:商务部《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07 服务贸易是在新技术革命和新兴产业升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产业结构升级、产业转移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一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已是衡量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准之一。随着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和它在各国经济中重要性的日益提高,国际服务贸易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应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本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本文在服务贸易总体和行业层次上选用TC、RCA、CA和NRCA四种指数,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对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并对2006年中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了比较,对我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和国际市场竞争力进行了定位。 一、竞争力指数分析 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Trade competitive Power Index),即TC指数,是对一国(地区)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时较常使用的测度指标之一,它表示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其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常用于测定一国某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该指标作为一个与贸易总额的相对值,剔除了经济膨胀、通货膨胀等宏观方面波动的影响,即无论进出口的绝对量是多少,它均在±1之间。指数值越接近0表示竞争力越接近于平均水平;指数值越接近于1则竞争力越大,等于1时表示该产业只出口不进口;指数值越接近于-1表示竞争力越薄弱,等于-1表示该产业只进口不出口。

从表2-11可以看出,从整体上来看,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薄弱。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一直为负数,这表明中国服务贸易整体上处于比较劣势,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较弱。但随着近几年各相关部门对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视,2004年以来竞争力指数略有升高,表明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高。而同期欧盟的TC指数一直保持在0. 8左右,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美国的TC指数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上升趋势,2006年为0.12,具有竞争力。 1997-2006年,从各个具体行业上看,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不平衡。只有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一直保持在正数状态,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近年来旅游业的竞争力呈现出越来越强的态势,成为中国服务贸易的支柱行业。而一向被认为属于劳动密集型的运输服务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却一直呈负数状态,这是因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远洋集装箱运输盛行,运输服务越来越偏向于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方式转变,而中国在资本、技术两方面的基础一向比较薄弱,越来越显现出相对的比较劣势。建筑服务的贸易竞争力指数近5年来才有所改善,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建筑行业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劳动力成本低,使其具有了一定的比较优势。通信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大多时间内呈现出正数状态,其优势的获得主要是靠国家政策性垄断和服务外包的发展。在目前的市场机制下,如何将原有的垄断优势转换为竞争优势以提高其整体服务水平,是电信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保险、金融、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和电影音像等高附加值的服务贸易领域,贸易竞争力指数绝大多数为负数,反映出中国资本和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水平比较低,特别是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

中国与俄罗斯双边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

中国与俄罗斯双边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 An Emp irical Study of B ilateral Trade bet w een Ch i na and Russia 宋志刚1,2韩丽丽1魏浩1 SONG Zh-i gang HAN L-i li W E I H ao (11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21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100732) [摘要]本文利用1996-2006年期间的统计数据,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强度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对中俄两国的贸易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初级产品生产上,俄罗斯处于比较优势,中国处于比较劣势;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上,中国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俄罗斯处于比较劣势;在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上,虽然两国都不具备明显的比较优势,但中国明显比俄罗斯更具后发优势;中俄之间存在着较为显著的贸易联系,且产业内贸易多于产业间贸易,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中俄之间存在着互补性贸易,但在不同的行业或产品中存在较大差异,两国初级产品存在的互补关系最为明显。 [关键词]中国俄罗斯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强度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 [中图分类号]F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549(2010)05-0069-06 引言 中国和俄罗斯作为地理区位上相邻的大国,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在当今全球经济发展中也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加强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商务部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2007年我国与俄罗斯之间的贸易总额为482亿美元,其中,对俄出口285亿美元,从俄进口197亿美元;2007年俄罗斯在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国排名中位居第八位,分别以进出口额的统计口径来看,是第七大出口国,第八大进口国。根据俄罗斯海关委员会统计,2008年中俄双边贸易额为55015亿美元,增长4010%。其中,俄罗斯对中国出口20319亿美元,增长516%,自中国进口34616亿美元,增长4217%,俄方贸易逆差9215亿美元,中国成为俄罗斯第四大出口地区,同时超过德国成为俄罗斯最大的进口来源地。在此背景下,本文将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强度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等分析工具,对中俄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双方贸易联系的紧密程度及互补性的强弱程度进行分析,以便从宏观上把握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发展态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引导中俄双边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一、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 研究中使用三种分析方法,即显性比较优势分析法、贸易强度指数分析法、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法。 (一)数据来源和产品分类 分析中所使用的数据全部来自联合国的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COMTRADE)。COMTRADE采用的产品分类制度有两种,分别为SI T C(标准国际贸易分类)和H S(协调商品名称和编码体系)。本文在计算中采用的是第一种分类方法,并以5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6第三次修订标准为基础。SI TC将所有贸易商品分为十大类,其中,0-4类大多为初级产品,6和8类大多为劳动密集型的制成品,5、7和9类大多为资本或技术密集型制成品。 收稿日期:2009-2-29 作者简介:宋志刚,男,吉林长春人,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编审,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韩丽丽,女,山东烟台市人,北京师范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硕士研究生;魏浩,男,江苏徐州人,经济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教师,研究方向: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69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进口商品增值税征收办法

北京中亚时代能源技术有限公司Petrotime China Inc.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进口商品增值税征收办法 前言:根据1995年3月15日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第2120号《哈萨克斯坦共和国1995年国家预算》总统令, 从1995年4月1日起,除一些政府间合同外,对从独联体以外的国家进口的商品(包括产品)一律征收20%的 进口商品增值税。对1995年4月1日前签署的合同中所涉及到的全部或部分已纳过税的商品(包括由侨民或 非侨民纳税的),1995年4月1日前的易货合同所涉及的进口商品以及1995年4月1日前已办完海关手续的代销进口商品不征收增值税。 依照1995年4月24日发布的、1995年7月1日生效的第2235号文件《税收和其他义务缴纳预算》的总统令,对进口商品缴纳增值税做出优惠的补充规定。按照这一补充规定,以下进口商品免缴进口增值税。 1.自然人按照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部长会议办公室规定的限额携带入境的商品。 2.在运输行李、货物、旅客行车途中或边境车站。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或在境外购置的旨在确保行车安全的汽车配件; 3.尚未运抵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边境海关就已报废的质量低劣的产品或材料; 4.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部长会议办公室确认的人道主义援助物质; 5.国家政府一级或国际组织运抵哈萨克斯坦境内的,用于慈善事业的商品,包括技术援助在内; 6.没收充公的和由国家继承的无主贵重物品; 7.外交领使馆与外交领使馆同等规格的办事机构的公务用品,以及这些机构工作人员、外交官、随行家属的私人物品; 8. 根据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海关法规定(《自由流通商品放行条例》阶外)免征增值税的过境商品。 进口商品增值税由以下要素组成:根据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海关法有关规定确定的商品的关税价值,海关手续费及商品的进口关税。 进口商品,增值税的计算公式为: 1.缴纳关税和消费税的商品。 增值税=(C十Tc十n十Ac)XH/100 2.只纳关税不纳消费税的商品。 增值税= (C十Tc十n)X H/100 3. 既不纳关税也不纳消费税的商品。 增值税=(C十Tc)X H/100 公式中:C一商品关税价值 n——征收关税数额 Tc——海关手续费 Ac一一消费税数额 H一增值税率 自然人可选择这样的纳税方式,既商品入关时的海关手续费、关税和消费税的总和乘以1.2。比如,一个自然人缴纳了1200坚戈的关税、105坚戈的海关手续费和3500坚戈的消费税,共计4805坚戈,那未他应缴纳5766坚戈(4805X 1.2)的增值税。 项目管理部1哈萨克斯坦法律资料库

服务贸易

基于比较优势的我国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研究 国贸122 夏科技126010397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新兴服务行业的不断兴起,服务贸易的交易内容日趋扩大,服务品种不断增加,服务贸易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服务贸易自由化也逐渐成为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它为各个国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所谓服务贸易自由化,是指一国政府在对外贸易中,通过立法和国际协议,对服务和与服务有关的人、资本、货物、信息等在国家间的流动,逐渐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放松对外贸易管制的过程。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与国际货物贸易自由化一样,也是以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及社会分工的深入和扩大为前提,以实现资源合理、优化配置和获得最佳经济效益为目的。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一样存在比较优势,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用来解释服务贸易的。但由于服务与商品之间、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之间存在很多差异,因此不能简单的用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来解释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而应根据服务贸易自身的特点对该理论进行修正。本文对世界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及其决定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服务贸易自由化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服务贸易自由化比较优势产业升级劳动力资源 【正文】 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每个国家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即“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衡取其轻”),双方均可节省劳动力,获得专业化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好处。比较优势的思想最早出现在亚当·斯密的著作《国富论》中,而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并通过赫克歇尔和俄林的发展,将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密集的优势归结为一个国家比较优势产品生产效率较高的原因,使比较优势理论有了新的发展。大卫李嘉图认为从国际贸易中可以看出,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国家并不一定在某一种产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的优势,其中某些不具备任何优势的国家仍然能够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这说明亚当·斯密的理论还不足以说明国际贸易形成的真正原因。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的理论,他认为,国际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才是国 际贸易的唯一决定因素。李嘉图通过设定四个劳动成本数据,建立了一个以比较成本为基础简化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模型,这个模型被称为李嘉图模型。随后,H-O要素禀赋理论对李嘉图模型进一步完善,他们认为在某些国家,由于人均自然资源的占有量高于其他国家,即使在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出口与丰富的资源相对应的产品。由此说明,李嘉图的模型并不能完全合理解释国际贸易形成的原因。他们还指出一国在生产和出口需较多的耗费其供给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的产品上具有比较利益,而应该进口那些需较多的耗费其供给相对稀缺的要素的产品。他们认为,一个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受到了自然资源察赋的制约,也就是说每一国最适合生产所需要素在本国相对较为丰富的产品,最不适合生产对某些要素需求很大旦是该要素在本国却相对贫乏甚至没有的产品。再随后比较优势理论在实践中受到了“里昂惕夫之谜”的挑战,但是通过加入人力资本要素对其进行修正,比较优势理论逐步得到完善。 20世纪70年代,斯蒂格利兹、克鲁格曼、格罗斯曼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动态比较

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直接投资

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直接投资研究 [摘要] 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建交20周年以来,两国的经济合作呈现勃勃生机。本文在新疆对哈萨克斯坦直接投资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新疆对哈萨克斯坦直接投资的领域和项目;并根据哈萨克斯坦的投资环境、市场潜力和产业政策,提出了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直接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 中国哈萨克斯坦直接投资对策 2012年是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建交20周年,20年来中哈关系发展非常顺利,两国关系得到了健康、快速、全面、深入的发展。随着两国关系的不断发展,双方务实合作呈现出勃勃生机,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中国对哈萨克斯坦投资实现跨越式增长,中国已成为哈萨克斯坦第一大投资国。 一、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直接投资现状 根据哈萨克斯坦央行公布的数据,1993-2010年哈萨克斯坦累计自中国引进直接投资50.23亿美元,占到同时期哈萨克斯坦累计引进外资总额的4 %。2010年哈萨克斯坦自中国引进的直接投资额为12.22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72.4%,占哈萨克斯坦全年引进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7%。2011年哈萨克斯坦自中国引进的直接投资额为11.618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30.7%,占到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累计投资总额的20.2%,占哈萨克斯坦2011年全年引进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5.8%。2011年哈萨克斯坦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引资(fdi)198.5亿美元,约占当年gdp的10.7%,比上一年(181.44亿美元)

上升9.4%。 二、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直接投资领域和项目 为了大力发展哈萨克斯坦经济,2011年哈萨克斯坦全年吸引外资198.5亿美元,同比增长9.4%。外资流入的主要领域为房地产及企业服务业(107.6亿美元)、采矿业(35亿美元)、制造业(28.8亿美元)等。主要投资来源国为荷兰(79.2亿美元)、法国(15.5亿美元)、中国(11.6亿美元)、美国(10.4亿美元)等。 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建筑业、采矿业、金融业、房地产交易、租赁和服务业等领域。在2008年,中国对哈萨克斯坦采矿工业的投资为174.13万美元,名列第三,占中国对哈萨克斯坦投资总额的33.32%,仅次于对哈萨克斯坦建设领域的投资。虽然中国对哈萨克斯坦采矿工业投资与美国和荷兰相比差距很大,但仍属成功之列。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建筑业的投资占中国对哈萨克斯坦投资总额的41.15%,是对哈萨克斯坦投资最多的领域。也就是说,中国对哈萨克斯坦投资主要集中于建筑业和采矿工业,其比重合计达74.47%。根据哈萨克斯坦国家统计署提供的资料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农业、加工工业、交通与通讯业等投资相对很少。与哈萨克斯坦在该领域的合作处于劣势地位。这说明两国在很多领域内有广泛的合作前景。 三、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直接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对于中亚这一特殊的国际市场,法律法规在执行中多变,“潜规则”横行,信息盲点将直接意味着投资盲点,最终导致经营项目搁

年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宪法

年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宪法 1995年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宪法 (一九九五年八月三十日经全民公决通过) 我们——哈萨克斯坦人民,由共同的历史命运联系起来,在世代居住的哈萨克土地上建立自己的国家体制,承认自己是热爱和平的公民社会,忠于自由、平等与和睦的理想,希望在国际社会中占据体面的位置,意识到自己对当代和子孙后代所肩负的重大责任,凭借拥有的主权,通过本宪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1.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是民主的、世俗的、法制的和社会的国家,其最高价值为人、人的生命、人的权利和自由。 2.共和国的基本原则是:社会和睦和政治稳定、发展经济造福全民、哈萨克斯坦爱国主义、通过民主方式包括通过共和国全民公决或者通过议会表决解决国家生活中的最重大的问题。 第二条 1.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是单一制国家,实行总统制。 2.共和国在其全部领土上享有主权。国家保障自己领土的完整、不可侵犯和不可分割。 3.共和国的行政区划、首都的设置及其地位由法律规定。 4.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两种名称含义相同。 第三条 1.人民是国家权力的唯一源泉。 2.人民直接通过共和国全民公决和自由选举行使权力,同时也可以通过授权国家机关行使自己的权力。 3.任何人不得摄取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权力。攫取权力行为将受到法律追究。总统以及在宪法权限内的共和国议会有权代表人民和国家。 4.共和国的国家权力是统一的,并在宪法和法律的基础上,根据宪法规定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实施。 第四条 1.宪法、与之相关的法律、其他规范法令、国际条约和共和国其它义务以及共和国宪法委员会和最高法院的规范决定为哈萨克斯坦的现行法律。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在共和国全境必须执行。 3.共和国批准的国际条约优先于共和国的法律并直接生效,但为实施国际条约需另行颁布法律的情况除外。 4.一切法律和共和国参加的国际条约都应公布.正式公布涉及公民权利、自由和义务

最新中国服务贸易浅析1论文

中国服务贸易浅析(1)论文 论文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服务贸易己成为当今国际贸易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整体竟争力低下。本文就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提出我国发展服务贸易的相关对策。首先,论文阐明了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提供方式和特点,然后,通过对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和竞争力进行分析,总结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服务贸易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一、国际服务贸易方式特点国际服务贸易是指一国服务提供者向另一国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并获得外汇收入的交易过程。服务贸易作为货物贸易的辅助项目是二战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日益崭露头角,成为国际贸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服务贸易的迅猛发展,多边贸易的谈判重点也正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了《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of Services,简称GATS),服务贸易被正式纳入多边贸易体制的管辖范围,对各国服务贸易,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都产生着重大影响。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国际服务贸易通过四种提供方式被定义:过境服务 (C rossB orderS upply),即从一成员方境内向另一成员方境内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境外消费(ConsumptionA broad),即一成员方的服务消费者在另一成员方境内接受服务;商业存在(CommercialP resence),即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到另一成员方境内建立经营企业或专业机构提供服务;自然人流动(Movemento fP ersonnel),即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个人到另一成员方境内提供服务。国际服务贸易作为一种新兴的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家对直接投资保护法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家对直接投资保护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由本法调节的关系本法调节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对直接投资保护过程中的关系。 第二条基本概念 直接投资-----指所有类型的投资,但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主权保护相关的投资度列入对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提供的政府技术援助式馈赠项目例外。 投资活动-----与投资实施相关的企业家活动。 委员会-----哈萨克斯坦国家投资委员会。 法定投资者------指与委员会签署了投资合同的投资者。 优先经济项目------系指在本法第六条规定的程序中确定的,作为吸引投资,旨在促进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经济增长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性领域。 实物部分------指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财产和财产权,以非货物的形式连同所有权转交给投资者使用。 特惠-------由委员会向投资者提供专项优先权。 第三条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关于国这对直接投资保护法1、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关于国家对直接投资保护法是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宪法基础上制定的,是由现行法规和其它规范法令组成的。 如果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签订的国际条约某些条款优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关于国家对直接投资保护法的条款,则应以国际条约的条款为准。 二章国家保护直接投资 第一条国家对直接投资者保护的内容是:提供对投资活动的法律担保;制定优惠、特惠体系条款;

只设一个全权代表哈萨克斯坦国家的国家机关管理投资者。 第二条国家对直接投资的保护任务与宗旨1、 国家对直接投资保护的宗旨是建立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及保障加快发展优先经济项目的商品生产,提高工作效率,提供良好服务。2、 在达到此目的的过程中,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开展下列工作:1)应用新技术、先进技术和技术诀窍;2) 让高质量的商品和高质量的服务来丰富国内市场;3)国家支持鼓励本国的商品生产者;4) 发展以出口为方向的生产,以国有生产取代进口生产;5)综合与合理使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原料基地;6) 推广先进的商品营销技能;7)创造新的就业岗位;8) 应用循序渐进的培训体系,对地方干部进行部训提高专业素质;9)保障生产集约化;10)改善自然环境。 第三条优先经济项目国家保护对优先经济项目进行直接投资,优先经济项目的目录同哈萨克斯坦共和总统核准。 鼓励投资的措施 第一条优惠、特惠条款1、为了有效的实施投资方案,委员会推出以下优惠特惠条款:1) 国家实物馈赠;2) 自合同签署之日起5年内所得税、财产税、土地税的基本税率100%,后5所得税、财产税、土地税的基本税率降低在50%之内; 3)为实施投资方案而进口的设备、原材料的海关税将全部或部分免征。2、 优惠特惠条款享受比例取决于直接投资数额、投资者在实施方案期间所承担的责任、投资回收率、优先经济项目类型和其它条件。3、 优惠特惠条款条例和办理程序由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核准。 第二条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提供保护法是投资者利益的保障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保证: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