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国际贸易
中哈双边贸易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哈双边贸易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作者:闫亚娟来源:《北方经济》2009年第09期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两国间的贸易合作发展迅速,但在贸易额增长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长期存在而又难以有效解决的问题。
本文分析了中哈贸易合作的现状,指出了贸易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促进中哈双边贸易的持续发展。
一、中哈双边贸易合作的历程与现状(一)双边贸易额稳步增长中哈双边贸易往来几乎从零起步,1992年中哈贸易总额是3.68亿美元,占哈外贸总额的20%,从而使中国成为哈的第一贸易伙伴。
1993年两国贸易额达到4.3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18%。
1994年中哈贸易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其贸易总额为3.35亿美元,呈下降势头,下降了22.7%。
1995-2000年,中哈贸易额大幅度增长。
到2000年两国贸易额已超过15亿美元,这一数量虽然不大,但中国在哈的对外贸易中已是名列前茅,成为其主要贸易伙伴国之一。
尤为突出的是。
2002年以来双边贸易增势尤为强劲。
2005年,中哈双边贸易总额达到68.1亿美元,同比增长51.2%,提前实现了两国领导人先前提出的将两国贸易额提高到50亿美元的目标。
2007年中哈双边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了138.76亿美元,较2006年增长了66%,与2001年相比增长了9.8倍,与1992年相比增长了36倍。
在哈的主要贸易伙伴国中,中国是哈萨克斯坦第二大贸易伙伴。
第三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
中哈两国元首提出的到2010年两国贸易额达到100亿美元的目标已经提前实现,中哈双边贸易合作已步入了一个持续快速发展的轨道。
(二)双边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较大改观20世纪90年代初期,哈独立后,由于原来的经济联系、中断,正常的输入输出渠道受阻。
加上某些天灾人祸以及新旧体制转轨等因素,使得哈本国的生产连年下降。
居民生活状况不断恶化,食品、日用品相对匮乏。
而此时的中国恰逢改革开放之初,经济快速发展,纺织、服装、鞋帽加工等大量劳动力密集型产品较发达。
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对外商品贸易结构比较分析

、
新 疆 与 哈 萨 克 斯 坦 对 外 贸 易 的 情 况
( ) 疆 对 外 贸 易情 况 一 新
新 疆 是 我 国 边 境 线 最 长 、 外 口岸 最 多 的 一 个 省 区 . 对
这 使 新 疆 对 外 开 放 具 有 得 天 厚 的地 缘 优 势 。新 疆 进 出 口 贸 易额 在 1 9 9 4年 突 破 1 O亿 美 元 、 0 0年 突 破 2 20 O亿 美 元 、0 3年 突 破 4 20 O亿 美 元 后 , 目前 新 疆 已与 1 5个 国家 3
第 1 8卷 第 3期 泰 山 乡镇 企 业职 工 大 学 学 报 V L 1 O 3 O .8N . 2 年 9月 0 1 1 J U N L O A S A O N HI N E P I E WOR E S U I E ST S p 0 O R A FT IH N T W S PE T R R S K R ’ NV R IY e .2 1 1
2 。
80 5 ) 3 0 4
二 、 疆 与 哈萨 克斯 坦对 外 贸 易 的 比较 分 析 新
( ) 疆 与 哈 萨克 斯 坦 对 外 贸 易竞 争 优 势 指 数 的 对 一 新
比 分 析
了 明显 的 变 化 。 驻 哈 萨 克 使 馆 经 商 参 处 消 息 , 哈 萨 克 据 斯 坦 海关 委 员会 公 布 的 2 l 年 哈 萨 克 进 出 口统 计 数 据 , OO
该 指 数 大 于 0 则 称 此 种 产 品 具 有 显 性 竞 争 优 势 ; 于 0 , 小 。
阿拉 山 口 口岸 , 19 从 9 5年 过 货 以来 , 计 进 出 口 贸 易 额 累 达 9 52亿 美 元 。 均 增 长 2 。 其 中 20 1. 年 2 0 4年 过 货 达
阿拉山口口岸进出口贸易的问题及对策

阿拉山口口岸进出口贸易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阿拉山口口岸的重要性阿拉山口口岸是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之间最重要的陆路口岸,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境内。
由于地理位置优越,阿拉山口口岸成为了中亚地区重要的国际贸易通道。
进出口货物在这里经过的时候,不仅能够快速到达目的地,还可以节省大量的运输成本。
阿拉山口口岸还扮演着促进中亚地区经济发展,加强中哈两国经贸合作,促进区域稳定与繁荣的重要角色。
这一口岸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更体现在促进两国间人员往来、文化交流等方面。
阿拉山口口岸的地位不可替代,其重要性在中亚地区乃至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都是不可替代的。
如何更好地发挥阿拉山口口岸的作用,解决口岸进出口贸易中遇到的问题,是我们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难题。
1.2 进口贸易的挑战进口贸易是阿拉山口口岸进出口贸易中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进口贸易的规模和复杂度也在不断增加。
在面对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阿拉山口口岸进口贸易面临着以下挑战:进口商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成为重要难题。
阿拉山口口岸作为国际贸易重要通道,进口商品种类繁多,涉及到食品、药品、化工产品等多个领域,其中一旦出现安全隐患将对国内市场乃至消费者造成严重损害。
如何加强对进口商品的质量监管、加强进口商品检验检疫工作,成为解决进口贸易挑战的关键。
进口关税和贸易壁垒也是阿拉山口口岸进口贸易面临的挑战。
在国际贸易中,各国间的关税政策、进口限制等因素直接影响到阿拉山口口岸的进口贸易成本和效益。
如何有效应对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降低进口关税成本,提升市场准入能力,是当前进口贸易面临的主要挑战。
进口贸易在阿拉山口口岸的发展关乎到口岸整体贸易生态的繁荣和发展。
只有充分认识进口贸易面临的挑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才能进一步推动口岸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字数达到要求,内容完整】1.3 出口贸易的挑战在阿拉山口口岸进出口贸易中,出口贸易面临着一些严峻的挑战。
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边境贸易发展路径选择初稿分解

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边境贸易发展路径选择摘要:对我国边境贸易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在同这些国家进行贸易时能更好的了解边境国家的贸易需求,了解边境国家的风俗习惯和贸易习惯,制定出更符合边境贸易的贸易政策,运用更灵活多样和简便的交易方式,防范各种进出口贸易中的各种风险,为我国边境贸易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做出相应的指导。
本文先从边境贸易的概念、特征、基本类型与方式三部分对边境贸易进行了总体的概述,再分析了中哈边境贸易的现状,从中整理分析出了中哈边境存在的问题及不利因素,在论文的最后,为更好的发展新疆与哈萨克斯坦边境贸易的路径选择提出了自己的相关建议与对策。
关键字:新疆哈萨克斯坦边境贸易路径对策目录一、边境贸易概述 (1)(一)定义 (1)(二)特征 (1)1. 区域性 (1)2. 双向选择性 (1)3. 强烈依赖性、分散性与滞后性 (1)4. 贸易规模小并具有灵活性 (2)5. 与对外贸易可以互补互促 (2)(三)边境贸易的基本类型与方式 (2)1.边民互市贸易 (2)2.边境民间贸易 (3)3.边境地方贸易 (3)二、中哈边境贸易发展现状 (3)(一)新哈边境贸易稳步增长 (3)(二)边境贸易的格局 (4)(三)边境贸易和边贸企业对政策依赖性强 (4)三、中哈边境贸易发展障碍 (5)(一)进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信息渠道不畅,产品附加值低 (5)(二)粗放型增长为边境贸易增长的特点 (5)1.政策不稳定,并且落实困难 (6)2.很难实现出口退税政策 (6)3.进出口配额管得过死 (6)四、发展路径选择及结论 (6)(一)完善边境贸易相关政策、法规 (6)(二)优化商品结构 (7)(三)边境贸易发展战略为实行集团化、集约化 (7)(四)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和服务平台,建立进出口保险基金 (8)(五)完善综合服务体系,不断改善边贸发展环境 (8)1.加强口岸重点工程建设,促进边贸便利化 (8)2.完善边境贸易公共服务体系,创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8)结论 (8)参考文献 (9)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边境贸易发展路径选择一、边境贸易概述(一)定义边境贸易是指边境地区,在一定范围内边民或企业与邻国边境地区的边民或企业之间的货物贸易。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贸易关系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贸易关系作者:张倩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05期[摘要]经济的区域化和全球化使得全球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全球各国和地区间合作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
哈萨克斯坦是中国的邻国,与中国新疆接壤,是中国贸易关系的重要伙伴,两国的贸易发展迅速。
但面对机遇的同时也有挑战,中哈贸易关系结构上存在的不足,在水资源上的争端和俄、美两国的竞争都制约两国贸易关系的发展,文章浅析了中哈贸易关系的现状以及面对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挑战;机遇;贸易互补[中图分类号]F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292(2013)05-0048-03自1992年1月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建交以来,中哈两国建立了友好互信、互利共赢的关系,两国的多领域合作在此基础上顺利进行。
哈萨克斯坦高度重视与中国的关系,中国也一直视哈为重要邻邦,这也为双方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作为中国的邻邦,哈萨克斯坦对中国的意义不言而喻,中哈的贸易合作日益增多。
近年来,中哈双边贸易合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中哈贸易关系的发展对于两国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积极发展中哈贸易关系有利于两国在国际中提高竞争力;积极发展中哈贸易关系有利于两国经济发展;积极发展中哈贸易关系有利于两国的安全利益。
一、中哈贸易关系现状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贸易额远远超过和中亚其他四国贸易额的总量,中国新疆对外开放的口岸大部分是面向哈萨克斯坦的,因此,边疆贸易活动以哈萨克斯坦最为活跃。
两国的贸易关系迅速发展在中哈建交后,1992年中哈双边贸易额不到4亿美元,2008年中哈贸易额为122亿美元,中方出口 767亿美元,同比增长32%,进口456亿美元,同比增长20%,到了2010年出口的平均增速为355%,进口的平均增速为471%,进出口总额增长373%,2011年哈萨克斯坦同中国的双边贸易额为213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了51%,2012年中哈进出口贸易总值为240亿美元,比2011年增长125%,占哈进出口总值的175%(见表1),中国成为哈萨克斯坦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中国哈萨克斯坦双边货物贸易结构分析

中国哈萨克斯坦双边货物贸易结构分析本文根据近十年来的数据,分析中哈贸易结构,并通过贸易竞争度指数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来定量地解释双方的贸易现状:两国经济的互补性很好,产业间贸易是两国主要贸易方式。
区域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是通过计算一国某产品或服务出口值在该国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与该种产品或服务的世界出口总值在世界全部出口产品总值中所占份额的比率,来体现某种产品在某个指定区域的出口贸易竞争中的竞争力与专业化水平,用公式表示为:RCAij=其中,RCA为i国第j种商品的区域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Xij为i 国第j种商品的出口值其中,EXi,cr表示c国向r国出口i产品规模;IMi.cr为c国从r国进口的i产品规模。
首先,在农牧产品和资源产品贸易方面,哈萨克斯坦对中国主要出口的有谷物,油籽饲料,生皮与皮革,羊毛与动物毛,矿石燃料,钢铁以及其他贱金属;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出口的主要有水果坚果类及其他植物产品。
计算哈萨克斯坦对中国在这些商品上的TSC值,结果发现除了水果坚果类与植物产品类TSC值显著地小于零之外的其他资源类与农牧类商品TSC值均在0.9以上,表现出了极强的竞争优势。
这与两国地理位置有关,中亚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不利于喜温喜湿蔬菜水果的种植,因此我国的水果蔬菜与坚果对于哈萨克斯坦才能表现出极强的竞争优势。
而哈萨克斯坦是一个畜牧业发达且资源丰富的国家,因此资源和动物毛皮类产品的TSC值均在0.9以上(除了钢铁是0.73外)。
其次,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包括纺织服装、皮具箱包、塑胶制品、玩具家具等产品中国都具有十分显著的比较优势。
本文选取了塑料制品,鞋靴,服装,陶瓷,玩具与运动品以及皮革制品六种劳动密集型产品计算三年来中对哈的TSC 值,结果发现除了塑料制品外其余五种商品的TSC值均趋近于1,因此认为目前处于单边出口的状态,而塑料制品也达到了中对哈TSC值0.74的绝对优势值。
此外,在木制品,纸制品以及化学纤维等产品上中国目前也处于单边出口状态。
哈萨克斯坦对中国出口贸易研究

哈萨克斯坦对中国出口贸易研究哈萨克斯坦对中国出口贸易研究近年来,哈萨克斯坦和中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得到了显著发展。
作为中亚地区的重要经济合作伙伴,哈萨克斯坦一直以来在贸易领域与中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本文将从哈萨克斯坦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实际情况、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来进行分析研究。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哈萨克斯坦对中国的出口贸易情况。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自2010年以来,哈萨克斯坦的出口贸易总额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并且中国一直是其最大的贸易伙伴和吸收国。
从大类商品来看,石油和石油制品以及矿石和金属制品等资源性产品是哈萨克斯坦向中国主要出口的商品。
此外,农产品、纺织品和电子产品等轻工业产品也占据一定比例。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哈萨克斯坦对中国出口贸易的特点。
首先,贸易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哈萨克斯坦与中国之间的贸易额逐年增加,双边贸易关系持续发展。
其次,资源性产品占比较大。
由于哈萨克斯坦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所以资源性产品一直是其对外贸易的主要出口品。
再次,依赖程度较高。
哈萨克斯坦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较高,中国是其最大的贸易伙伴和吸收国,这也使得哈萨克斯坦对中国的出口贸易具有相对高的风险。
然而,哈萨克斯坦对中国出口贸易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产品结构单一。
目前,哈萨克斯坦的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资源性产品方面,而轻工业和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相对较小。
这使得哈萨克斯坦在面临国际市场波动时更加脆弱,缺乏抗风险能力。
其次是经济依赖度过高。
哈萨克斯坦对中国市场的过度依赖使其在地缘政治和经济风险方面存在一定的隐患。
此外,哈萨克斯坦的出口贸易单一性也影响了其内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哈萨克斯坦需要采取措施来改善对中国的出口贸易。
首先,哈萨克斯坦应该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增加轻工业和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同时,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其次,哈萨克斯坦应该多元化其贸易伙伴,寻找更多的合作机会,降低对中国市场的过高依赖度,以减少经济风险。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双边贸易发展的现状浅析

1 中哈双边贸易发展现 状
分析 得 出 , 中哈 双 边 贸 易 发 展 具 有 以 下 鲜 明特 征 :
・
1 3 3・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双边贸易发展 的现状浅析
On t h e De v e l o p me n t S t a t u s o f Ch i n a - Ka z a k h s t a n Bi l a t e r a l Tr a d e
周 晓燕 Z HOU X i a o — y a n
一
。
双 边 贸 易 发 展 趋 势 进 入 了一 个 良 性 的 “ 快车道” 。 根 据 入一个 良性 的“ 快 车道 ” 。2 0 1 0年进 出口总额达到历史 最
哈萨克 斯坦 海 关统计 , 2 0 1 2年 哈 中贸易 额 为 2 3 9 . 8亿 美 高 2 0 3 . 1 亿美元 , 与 1 9 9 2 年相 比, 呈现快速稳健发展势头。 元, 比上 年 上 升 l 2 . 5 %。 哈 对 中 国 出 口 1 6 4 . 8亿 美元 , 比上 1 . 2 从 双 边 贸 易 结 构 来 看 ,中 方 一 直 处 于 贸 易 逆 差 , 年增长 1 . 2 %; 自中国进 口 7 5亿美元, 增长 4 9 . 3 %。哈方顺 贸 易 逆 差 额 累 计 3 2 - 3 1亿 美 元 ,但 是 逆 差 额 不 断 下 降 。 差8 9 . 8亿 美元。 按 贸易额计算 , 2 0 1 2年 中国是 哈萨克斯坦 2 0 0 5 — 2 0 0 9中 方 由逆 转 顺 , 顺差额累计 6 7 . 3 2 亿 美 元。 据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双边贸易发展迅速
• 自1992 年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正式建交以来,两国双边贸 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成就。1992 年中哈双边贸易额仅为 3.691 亿美元,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哈双边贸 易发展迅速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9 年,中哈双边贸易额为 140.03 亿美元,中 哈两国元首提出的到2010 年两国贸易 额达到100 亿美元的目标已提前实现。通过 18 年两国的 不断努力,目前哈萨克斯坦在中国全球贸易伙伴排行中进 出口总额中 排名上升至第33 位,出口中排名第32 位,进 口中排名第26 位。成为中国在独联 体地区的第二大贸易 伙伴,仅次于俄罗斯。2010 年中哈双边贸易额为 203.1 亿美 元,同比增长45.3%,中国第一次成为哈哈萨克斯坦 出口第一大贸易伙伴。
2001-2009 年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贸易的结合度
指标/ 年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平均 数
中对 哈进 口
1.24
1.89
1.22
2.79
3.20
2.58
84
哈对 中进 口
2.03
2.41
2.44
1.67
1.43
1.48
1.77
1.57
1.72
1.502
谢谢
李昊 国贸二班 12122131
出口 (亿美元)
1.41 1.72 1.39 0.75 0,95 0.95 2.05 4.94 4.94 3.28 6 15.7 22.1 39 47.51 74.47 95.19 77.48 92.8 495.63
进出口差额 (亿美 元) -0.86 -0.91 -0.58 -2.41 -2.7 -3.37 -2.26 -1.5 -1.5 -6.32 -7.6 1.5 -0.8 9.9 11.44 10.18 20.88 14.92 -17.5 17.51
1992-2010 年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的进出口情况
年份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合计 进出口总额 (亿美 元) 3.68 4.35 3.36 3.91 4.6 5.27 6.36 11.39 15.57 12.88 19.6 32.9 45 68.1 83.58 138.76 175.5 140.03 203.1 977.94
同比增长 (%)
2.27 18 -22.7 28.6 17.6 14.6 20.5 79.3 36.7 -17.3 52 68 36.6 26 22.8 66 26.5 -20.2 45.3 ——
进口 (亿美元)
2.27 2.63 1.97 3.16 3.65 4.32 4.31 6.44 6.44 9.6 13.6 17.2 22.9 29.1 36.07 64.29 77.31 62.56 110.3 478.12
贸易结合度指数
• 贸易结合度指数(TI)是由经济学家布朗( A.J.Brown,1947)提出, 后经过小岛清(1958 )等人的研究得到了完善,并明确了其统计学和 经济学 上的意义。贸易结合度(Intensity of trade),又称为进出口结合度,是一个比 较综合 性的指标,指一国对某一贸易伙伴国的出口占该 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与 该贸易伙伴国进口总额占 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之比。其数值越大,表明两 国 在贸易方面的联系越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