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典型团购网站比较研究【文献综述】
团购网站运营模式及其发展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团购网站运营模式及其发展策略研究二、文献综述(1)团购及团购网站概述周小勇在《网络团购的电子商务模式研究中》指出团购就是一个团队向商家采购,李瑶在《中国新型网络团购网站发展前景分析》中也指出国际通称B2T(Business To Team),是继B2B, B2C,C2C 后的又一电子商务模式。
百度百科中有对团购的定义:团购就是团体购物,指的是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消费者联合起来,来加大与商家的谈判能力,以求得最优价格的一种购物方式。
根据薄利多销、量大价优的原理,商家可以给出低于零售价格的团购折扣和单独购买得不到的优质服务。
团购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子商务模式,通过消费者自行组团、专业团购网站、商家组织团购等形式,提升用户与商家的议价能力,并极大程度地获得商品让利,引起消费者及业内厂商、甚至是资本市场关注。
团购的商品价格更为优惠,尽管团购还不是主流消费模式,但它所具有的爆炸力已逐渐显露出来。
现在团购的主要方式是网络团购。
团购网就是团购的网络组织平台,消费者借助互联网网聚人力或资金,加大与商家的谈判能力,以求得最优的价格。
由此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网络团购这一行为的形成必须具备网络平台、消费、商家三个要件,与传统实体商铺薄利多销的销售策略吻合,然而,网络团购却显现出截然不同的魅力(2)国内团购网站发展现状:袁楚在《互联网天地》中发表的《同质化的团购网站没有前途》(2010.6)中描述正是由于网络团购在美国的兴起,美国最大的团购网站Groupon 仅用了一年4 个月的时间使他的市值超过了13.5 亿美元,而全球最大的微博twitter 市值10 亿美元用了3年,最大的社交网站facebook 花了两年。
于是很多中国的电子商务企业也看到了网络团购的商机,纷纷建立网络团购网站洪璧在《我国网络团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2010)中指出网络团购现阶段有以下几种模式:1.消费者自助团购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以某一个或某几个消费者为主,他们利用网络论坛、网络空间、网络博客等网络工具,将具有相同购买意向的消费者召集起来,形成一定的购买规模,从而以团体的优势获得较为优惠的购买价格。
网络团购研究文献综述

on
按照购买态度与要求划分,他们又属于慎重型和价格型,
他们十分理智进行反复衡量后才做出购买决定,并且他们 对于商品的价格非常敏感。 随后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网络团购这一模式兴起 1资料来源:文摘报,2005年6月2日
Buyers'Arrival
under Dynamic Pricing Market Microstructure:The Case of the Internet, Journal of
琚春华,王蓓分析了新型的网络团购模式一主动式网 络团购模式的运作机制、形成要素,服务内容以及制度保 障机制以及这种网络模式具有的主动性、主导性和完好性 的特征(琚春华,王倍,2006)。 前文作者已经提到国内研究团购的文献少之又少,研 究团购的大部分学者也仪仪局限于对团购的现象阐释,或 是从网络团购的本质和影响凶素出发,探讨具体的网络团 购模式问题。 参考文献: 【1】Kau仟man,R.J.and Wang,B.,New
(宋褶;旎,2007)。
网络团购的发展仅仅只有四五年的时问。2002年,北 京76名网民联合组成的购房团与某小区开发商谈判并成功 签约,不仅得到了价格优惠,还签下了20余条补充条款, 充分展现了团购的力量,此举也将网.I:团购方式“一炮打 红”。1由此,团购就像一股春风,一夜之间吹遍大江南北, 团购的对象也从大额商品如房屋、汽车和IT产品,衍生到 价格水分较多的家庭装修用品以及各种旅游、健身和装修 服务等,成为消费者的,一种新型购物方式。这种新型购物 形式最初是由网民自发组织,寻找厂家进行谈判。随着互 联网的兴起,使得短期内聚集4定数量的消费者成为可能, 与此同时,~批专业的团购网站也丌始出现,充’专业的 团购交易中介角色。厂家和团购网站的加入,推动了网络 团购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短矩几年之内,由网络发起的团 购消费形式呈现火热的发展态势。 关于团购的研究由来己久,团购较于网络团购这个概 念出现得较早,由于网络团购和团购之间的基础理论和原 理足相通的,冈此,研究网络团购就得从关于“团购”的 研究成果探讨起。 一、国外团购研究 国外以团购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出现得较早,仅以本文 作者掌握的资料看,主要集巾在以下几个方面考察: 早在1972年,就有学者从政治学角度研究团购,将团 购视为联盟来研究。Webster和Wind对园购进行了最初的 定义,而定义的关键是购兴中心,即姐{些加入团购的个人 或群体,他们共f司进行购买决策,拥有共同的目标,并共 同承担决策带来的风险。这种团购受到个人,组织,环境 诸多方面的影响。团购复杂性的主要冈素之一,是团购成 员中的利益冲突,团购并不能满足每个加入成员的利益, 为使团购成交,就需要牺牲其中一些成员的利益。Sheth曾 提出过关于形成期望差异的s个显著步骤,分别为个人背 景,信息来源,积极的信息搜索,感觉扭曲(失真),以及 对过往购买的满意程度。 Engle.J,D.Kollat,and R.Blackwell从消费者行为角度 来研究团购,他们研究了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 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 的决策过程(Engle,J,D.Kollat,and R.Blackwell,1974)。 消费行为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不同消费者在不同时期、不 同情景、不同产品的选择.I:,其行为也呈现出很大的差异 性。研究消费者行为就要研究五个“w”,谁在购买,何时 去购买,到何处去购买,购买何物,以及为什么要购买。 对于网络团购来说,购买何物和为什么要购买不是那么重 要,其余几个因素就微重要,尤其对于谁在购买,他是否 加入团购,是决定团购是否成市的最重要的【大l素之一。消 费者行为过程主要包括认识问题、信息收集、产品评价、 购买决策和购买行为。按购买同标的确定程度划分,团购 中的消费者属于全确定型,对购买F1标的名称、商标、型 号、规格、样式、颜色以及价格等都有明确的要求。同时
【文献综述】团购网站的运营模式比较分析

文献综述电子商务团购网站的运营模式比较分析一、国内外研究现状由于经济发展的程度和消费水平的不同,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提出并实行网络团购要比中国早。
Robert J Kauffman ,Bin Wang《On The Efficacy of Group-Buying Business Models in Internet-Based Selling》较早的归纳了团购的定义,同时比较了传统拍卖、非传统拍卖、降价拍卖和团购拍卖的区别,从而得出了以网络为基础的团购的优势、特点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又从对几个团购网站的分析得出了:(1)网络团购的集团采购流程;(2)网络团购企业间的竞争是成本节约;(3)我们对网络团购的分析有助于引起部分人群对有前景的商业模式的兴趣。
江华在《网上团购风生水起》中提出了网上团购的定义,总结起来网络团购即网络团体采购,也称网络集团采购,是指专业的团购服务公司通过互联网这一平台,将有意向购买同一产品的消费者组织起来,通过大批量的向供应商订购,以较优惠的价格获得产品的采购行为或者由消费者自行结成团体,自发组织团体采购的行为。
二、研究成果综合各文献反映的形式来看,我国的网络团购的发展、应用水平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相比, 起步晚,团购网站的完善程度也相对较差,因此存在较大差距。
但随着国外团购网站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团购网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
网络团购的风靡也让国内许多专家、学者都对此进行研究和探索,网络团购企业也在发展道路上不断完善团购网站。
国内的主要研究成果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团购兴起和发展的原因从互惠双赢的角度来分析,陈静怡《网路团购的形态及其优劣势分析》认为团购对消费者和商家、供应商都有一定利益之处。
(1)团购满足了消费者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心理,改变了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被动接受价格、理赔等的弱势地位,保障了消费者一定的权益。
(2)商家和供应商可以通过团购来降低销售渠道费用、薄利多销、减少积压、提高企业形象,同时也可以较为准确的了解消费者的集中喜好,从而重点生产。
国内外典型团购网站比较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国内外典型团购网站比较研究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一)选题背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及其应用技术的发展,在原有B2B2C贸易的基础上,一种以网络为媒介的新型消费方式----网络团购正悄然兴起。
1.网络团购演变历史团购一词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用来指消费者组成以团体形式大批量地向卖方进行购买,从而以低于市场价格获得产品或服务的采购行为。
此方式最初被应用到以企业或单位为团体的采购中。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被人们广泛认同,团购行为则出现在了互联网上,从而有了我们先进所熟知的网络团购——一种新型的电子商务模式。
2.国内团购网站发展历程2000年前后,国内演化出篱笆网、中国团购网等组团与商家进行在人数基础上进行一家买卖的专业性团购网站,以及地方性专业团购论坛社区形式的团购,但由于缺乏创新清晰的商业模式,且电子商务在那时的中国不被认同和普及,因此没有得到强烈的反响。
而美国Groupon团购网站的成立却开辟了团购网站的春天,其极易复制的团购模式和清晰的盈利模式,使得全球展开了激烈的效仿之风。
在山寨之王的中国,更是风云突起,一夜之间涌现出各式各样的团购网站,引发国内火爆异常的团购热潮。
3.团购网站兴起和急速发展的原因简而言之,其主要原因便是团购网站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实现了供应商、团购网站和消费者之间的“三赢”。
对供应商而言,团购不仅能提高产品的销量,更重要的是,通过发布团购,更好的宣传自己的产品和企业,树立品牌,赢得消费者青睐,这不管对当下还是长远来说都是明智之举。
对团购网站来说,他们所要做的,仅仅是提取成交佣金,而付出的仅仅是一切成本微乎其微的服务,如发布产品,客户沟通等。
与此同时,却能打着让客户捡便宜的旗号赢得消费者的心,推广自己的网站,让更多的供应商来提供产品,赚得更多利润。
而谈到消费者,他们想要的无非就是价廉物美,无非就是方便快捷,无非就是品质有保障,售后有保障,而这些,网络团购都做到了,消费者有什么理由抗拒这样的购物方式呢?4.网络团购的发展现状总体而言,网络团购作为新兴行业,发展势如破竹,且前景无限。
网络团购的现状及问题分析【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网络团购的现状及问题分析网络团购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购物方式已成为今年最流行的一种购物形式。
随着网络团购火爆的同时,缺乏行业规范、欺诈门、维权难等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给网络团购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很大的危机。
完善法制建设,加强法律监管,制定行业规范,加强监督措施,完善网上支付机制,建立行业维权机制等都是当务之急[1]。
消费者在网络团购的时候也应当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要盲目追从,做好防范措施,不要给不法网站有机可趁。
1 网络团购的定义王立萱(2009)在《从幼儿图书网上团购看“长尾理论”在书业营销中的应用》中写“团购”本来意指以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组织机构为单位的大宗购买,但最近几年来,这个词频频出现在互联网上,成为个体消费者群体购买的一个代称[2]。
吴国庆(2009)在《网络团购路在何方?》中写道,所谓网络团购,又称集体采购,它是通过互联网,由专业的团购服务组织或网站将有意购买同一产品的消费者组织起来,组成购物团体,通过商家主导定价模式和消费者主导议价模式,大量向上游商家进行购买,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享受团体采购价,共同维护消费者权益的一种全新的消费形式[3]。
这类似于传统的购物模式里的“批发”——以低价大量买进,再零散出售,获取差价。
网络团购是电子商务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C2B 电子商务的形式之一。
在传统商务中,时间,地域等因素限制了团购的种类和参与用户的总量。
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这些限制,信息得到迅速广泛的传播,具有相同需求的用户通过网络得以聚集形成巨大的需求群体,可以“批发”向厂商购买商品,为自己获得更大的利益。
1.2 网络团购的特点网络团购由用户、商家和网络中介组成。
用户有购买需求,商家出售商品,在网络信息自由传播的条件下,网络中介为用户和商家搭建交易平台,使购买需求和出售需求得到良好对接。
近年来,随着网络和经济的发展,各种电子商务的交易形式不断更新。
网络团购以其开放性、便利性、低成本、无时限以及高效率等特点在国外兴起后,如潮起云涌般在我国蔓延。
网络团购研究文献综述

E-business电子商务0202017年8月 ①基金项目:国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网络社群的团购机制创新研究”(71662024)(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网络社群认同机制对消费者参与网络团购行为的影响研究”(NJSY160)(2015年)。
作者简介:张鹏(1975-),男,汉族,辽宁鞍山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方面的研究。
网络团购研究文献综述①内蒙古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张鹏摘 要:作为新兴的商业模式,网络团购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也日益丰富。
近年来,随着网络团购的快速发展,衍生出了许多新的课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因此,本文重点梳理总结网络团购的研究成果,目的在于对该领域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网络团购 文献综述 未来展望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8(a)-020-03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和网络社群的迅速发展,网络团购日益成为电子商务中重要的商业模式之一,引起了学术界和实业界的广泛关注。
学者们对网络团购的概念界定主要是基于消费者和企业两个角度。
基于消费者视角,学者们认为网络团购是在地理上分散但却具有相同购买意愿的消费者利用网络的交流互动机制形成大宗购买团体,从而具备了与供货方讨价还价的优势地位,最终达到以最优惠的价格获得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的目的。
从网络团购平台或企业的角度来看,研究者将网络团购定义为个体消费者要在规定的期限内募集到网络团购所需的最低人数,参与团购的全体成员才能以优惠的价格购买到相应的产品和服务,商家达到批量出货、快速占领市场份额、提高产品知名度以及快速回笼资金的目的。
虽然国内外学者在网络团购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随着近年来网络团购模式的快速发展,衍生出了许多新的课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因此,本文将梳理总结网络团购近年来的研究成果,目的在于对该领域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意见和建议。
文献综述最终版

关于《网络团购发展策略之研究-以拉手网为例》的文献综述摘要:以网络团购研究文献为基础,分析了网络团购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策略,并对其进行评述。
关键词:网络团购;存在问题;发展策略;拉手网;文献综述(一)研究背景网络团购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子商务模式,同时也是新型的消费方式,在短短的几年内成为受到人们的关注。
网络团购是指一定数量的消费者通过互联网渠道组团,以较低折扣购买同一种商品的商业活动。
和传统的B2C、C2C电子商务模式有所不同,它是通过团购网站与商家进行谈判并展示商品或服务的中介作用,将众多具有相同购买意向的消费者组织起来,向商家进行大宗购买的行为,这使得团购消费者不但能最大限度节省成本,而且在购买和服务中占据相对主动的地位,享受更好的服务。
(二)国内外学者对网络团购的研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团购作为一种新颖的消费模式已经被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推崇。
国外的国外学者对网络团购的研究较早,团购网最早诞生于2008年11月,美国Groupon 网站正式上线。
随后其他网站纷纷效仿Groupon模式,网络团购成为新潮,逐渐受到关注,我国自2010年一月首家Groupon模式的团购网站满座网上线以来,在短短几个月内,出现了千家各式各样的团购网站。
但是团购市发展异常火爆的同时,在2012年一季度,中国网络团购行业洗牌加剧,大批中小企业出现“倒闭潮”。
随着网络团购风靡全国,近年来,这一新型的电子商务模式近年来在国内受到众多专家学者的青睐,特别是在2010年以来的研究。
目前,对网络团购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网络团购的基础性研究、存在问题研究、发展策略研究、打造团购网站品牌、团购差异化竞争研究、技术提升等方面。
1、网络团购行业研究杨良琼从中国网民规模、互联网的应用普及、网络团购的优势等方面探讨了我国网络团购成为一种新型的消费模式的动因,认为网络团购有着巨大的市场[1]。
黄炜等从经济效益角度分析了网络团购这种模式的创造力,认为在我国网络团购总体上还是起步阶段,需要对网络团购行业进行规范和指导[2]。
我国网络团购的运营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经济学我国网络团购的运营模式研究研究的背景:随着时代科技不断的发展,新兴事物不断的出现,网络团购这种新的运营模式的崛起给营销领域带来了新的革命。
从20世纪90年代,美国出现第一个B2C网络团购网站Mobshop以来,网络团购正逐渐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其独有的优势逐步在全球各地发展起来。
尽管在整体来看,网络团购处于探索发展阶段,但美国和欧洲的网络团购在经历了一连串的模式创新和淘汰后,出现了一批相对成功的固化了的网络团购模式和提供相应服务的网络团购网站。
而在我国,网络团购虽然是最近才兴起,但由于我们有及其庞大的团购消费者市场,发展仅仅一年时间,团购网站就如雨后春笋般暴增到上千家。
在中国网络团购直销市场这块日益巨大的蛋糕面前,具有无限可挖掘的潜力。
2011年美国团购网站鼻祖Groupon正式踏入中国。
这意味着一场瓜分中国团购市场的“千团大战”正拉开帷幕。
而目前我国加入团购的商品主要集中家具,装饰装修建材,汽车等大宗商品,还有部分的生活必需品也采用网络团购方式,可谓是参加团购的商品类别,规模,质量,价格等参差不齐,而网络团购网站的模式、规模、信誉度和经营状况等,也都各有不同。
许多团购网站盲目建设和竞争,导致许多团购网站倒闭。
在目前这个状态下,笔者明显感觉到我国的团购网站需要理论的指导和规范,许多问题有待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在国外早在1972年,Webster和Wind就开始从政治学角度研究团购,将团购视为联盟来研究。
他们的对团购进行了最初的定义,而定义的关键是购买中心,即那些加入团购的个人或群体,他们共同进行购买决策,拥有共同的目标,并共同承担决策带来的风险。
这种团购受到个人,组织,环境诸多方面的影响。
团购复杂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团购成员中的利益冲突,团购并不能满足每个加入成员的利益,为使团购成交,必然需要牺牲其中一些成员的利益。
Sheth曾提出过关于形成期望差异的5个显著步骤,分别为:个人背景,信源,积极搜索,感觉扭曲(失真),以及对过往购买的满意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电子商务
国内外典型团购网站比较研究
本选题主要探讨传统团购与网络团购的区别,网络团购的起源与发展, 网络团购的所具有的优势以及分析部分国内典型的团购网站的模式。
研究国内团购网站如何模仿美国团购网的模式,国内团购网站相比国外团购网站有何不足或优势,运用标杆理论来看这种模仿的优势和不足,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已出版许多关于电子商务的文献,团购作为近期兴起的一种新型的电子商务模式,也引起了不少的争议与讨论。
大部分文献主要是通过研究国内团购网对国外团购网站,特别是美国的Groupon网站的模仿,这种模仿形式的优劣势,我国团购网站还存在的不足,与国外成功团购网站存在的差异以及努力的方向。
相关文献对这个现象的看法亦见仁见智,总体说来,团购理念深入人心,愈来愈受网购用户欢迎,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团购网站前景一片光明,效仿之风虽有些问题存在,但依然对任何一方都是有利的。
就概念及其内容而言,如钱大可的《网络团购模式研究》,《浅议网络团购》,邵平的《浅谈网络团购》,肖红的《网络团购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和罗茂群的《谈谈网络团购模式》等文章阐述了网络团购及其模式相关内容。
客观数据分析方面,张喆,卢昕昀的《基于TAM模型和感知风险的消费者网络团购参与意愿分析》及冯秋迪,汪经吾等人的《大学生网络团购行为调查》等文章则是通过分析来得出影响消费者进行网络团购与否的影响因素。
《China Online Shopping Market Survey Report,2009,》对团购及互联网交易进行了详尽的数据阐述。
然而也不乏负面评价,汪琳的《“解剖”团购网站》,王冰睿的《美国团购网站才起初潮中国互联网已刮模仿风》,Yolanda Zhang的《Who Will Win Capitals in Group Purchase Market?》,Will的《Complaints piling up about group purchase websites》和Wang Wen的《Group purchase sites enjoy golden holiday》等文章几乎都以批判的眼光来评价现今的团购热潮。
向坤的《做大团购网站需谋求与SNS合作》和张文飞的《团购业务中的几个法律问题分析》等文章为现今的团购网站指了一条明路,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
同时,刘秋剑的《标杆管理及其应用》对国内团购网站效仿美国Groupon采用的标杆理论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二、研究主要成果
对于国内外团购网站的研究,有对于团购及其模式的概念及内容的研究,有对互联网上团购方面客观数据的分析,有对各大团购网站的评价和现状的分析,也有给与团购企业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
具体而言:
1.关于团购及其模式的概念和内容的研究
钱大可的《网络团购模式研究》,《浅议网络团购》,邵平的《浅谈网络团购》,肖红的《网络团购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和罗茂群的《谈谈网络团购模式》等文章对于网络团购及其模式进行了讨论,并对网络团购的存在及发展给与了肯定,通过阐述网络团购兴起的原因,届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比较得出网络团购相对于传统电子商务模式的优缺点及创新之处,提出网络团购在发展中需解决的问题,并给与相应对策。
2.关于互联网上团购方面客观数据的分析
张喆,卢昕昀的《基于TAM模型和感知风险的消费者网络团购参与意愿分析》及冯秋迪,汪经吾等人的《大学生网络团购行为调查》等文章则是通过分详尽地数据及资料分析,并进行了一定的市场调查来探究影响消费者进行网络团购的因素,并给与企业相应的可行性建议。
《China Online Shopping Market Survey Report,2009,》通过权威机构的客观数据分析来评估此年度互联网购物发展的情况,其中包括了当年团购交易,并给与客观具体的数据分析。
3.关于各大团购网站的评价和现状的分析
汪琳的《“解剖”团购网站》,王冰睿的《美国团购网站才起初潮中国互联网已刮模仿风》,Yolanda Zhang的《Who Will Win Capitals in Group Purchase Market?》,Will的《Complaints piling up about group purchase websites》和Wang Wen的《Group purchase sites enjoy golden holiday》等文章从具体举例并分析国内各大团购网站的的模式模仿标杆及与其本身的差距,几乎以批判的眼光来谈中国团购网的这股Groupon风潮。
4.关于给与团购企业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
向坤的《做大团购网站需谋求与SNS合作》和张文飞的《团购业务中的几个法律问题分析》等文章指出了团购网站想要做大做好需谋求与SNS合作的出路,以及提出政府应规范有关团购的相关法律法规。
三、发展趋势
现有的文献越来越倾向发现团购所存在的问题而不是像开始一样,一味的片面宣传其“双赢”优势。
发现的问题大多是针对已发生的反面现象进行的分析,然后得出孰对
孰错的理论,再给与一些意见和建议。
1.研究更加倾向于如何中国化Groupon。
对于Groupon的成功,想分一杯羹的有很多,但是根据中国经济和社会现状,靠照搬照抄就想取得成功是不可行的。
2.文献开始对数以千计的国内良莠不齐的团购网站进行苛刻的评价,并试图通过分析证明团购热潮是又一场泡沫经济。
同时也开始为广大消费者发掘那些真正价廉物美的团购网站。
3.关注的热点从原本一个大的宏观的团购网站,转变到研究各个消费群体、团购网站类别等具体的切实的分支,促使团购企业及时转变发展路线,将自己的网站先做精做好,再做大做全。
四、存在问题
现有文献虽明确了中国团购网站不能照搬照抄美国的Groupon团购网站模式,但未进行具体网站的分析和网站指标的评估来作为强有力的论据,并且也没有结合中国当今经济和互联网形势进行统筹分析规划,缺乏真实数据基础上的分析。
除此之外,很少有文献提及要规范团购方面的法律及政策,使得消费者不会因权益受侵犯而寻法无路。
文献中也很少提及团购网站的宣传和与媒体合作所带来的客户效应,应加以研究。
五、本文论点
纵观如今火爆的团购热潮,冷静下来看,团购网站日益增加的数量也与其质量水平成反比,如今的团购网站良莠不齐,有团了钱携款潜逃的,也有卖假冒伪劣的,还有价格陷阱的,因此让消费者的选择变得盲目。
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将填补学术研究方面的不足和空缺,能更加全面地分析现在的市场,结合客观数据分析和指标评估,并给与写创新性的意见。
由于现在团购网站的模式几乎都是模仿美国Groupon的,探讨这样的模仿所产生的优势劣势。
通过分析国内典型的团购网站糯米网和聚美优品与其模仿标杆美国Groupon网站,其间的优势与差距,来更加具体的提出可行性的分析和建议。
此外,本文还对如今团购网站产生消费者不信任和电子商务法律制度不健全等社会问题进行分析以及给与意见和建议,并对将来可能预见的一系列问题给与前瞻性建议和引导方向。
关于现今许多大型团购网站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媒体合作推广的营销模式来进行讨论,并提出自己的方案。
团购作为电子商务B2C的一个部分,因此许多电子商务先进的问题也存在在团购这一新型电子商务模式上,电子商务团购有着低成本、高收益,零投入、建立口碑迅速,购买方、中介方和供货商三赢等等的好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消费者的思想步伐与电子商务现在的发展模式不相适应,团购网站相互间的盲目模仿导致的同类同质
性,关于电子商务团购的法律不健全,媒体宣传不够导致营销方式单一等问题。
本文都将一一探讨并给出切实有效的可行性建议。
六、参考文献
[1] 汪琳. “解剖”团购网站. 21世纪商业评论,2010,(7):71-73.
[2] 邵平. 浅谈网络团购.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7):105-106.
[3] 罗茂群. 谈谈网络团购模式. 现代商业, 2009,(24):55.
[4] 王冰睿. 美国团购网站才起初潮中国互联网已刮模仿风.IT时代周刊,2010,(11)期:50-51.
[5] 张喆卢,卢昕昀. 基于TAM模型和感知风险的消费者网络团购参与意愿分析. 市场营销导刊, 2009,(1):13-19.
[6] 张文飞. 团购业务中的几个法律问题分析. 法制与社会, 2009,(27):132.
[7] 向坤. 做大团购网站需谋求与SNS合作. 通信世界,2010,(7):11.
[8] 钱大可.网络团购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2).
[9] 钱大可.浅议网络团购[J].商业时代,2006,(2).
[10]肖红.网络团购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30).
[11]冯秋迪,汪经吾.大学生网络团购行为调查[J].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0,(10).
[12]刘秋剑.标杆管理及其应用[J].现代企业,2008,(3).
[13]Wang Wen. Group purchase sites enjoy golden holiday. China Daily, 2010, [2010-10-13].
[14]Will. Complaints piling up about group purchase websites.China Daily, 2010, [2010-9-29].
[15]China Online Shopping Market Survey Report,2009, ,2009, [2009-9-29].
[16] Yolanda Zhang, Who Will Win Capitals in Group Purchase Market?, Zero2IPO Research Center[201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