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儒学思想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儒学思想的理解

儒学,起源于东周春秋时期,和“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等诸子百家之一。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汉朝汉武帝时期起,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如果从孔子算起,绵延至今已有两千五百余年的历史了。

儒学中有一些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认识,但自然科学非其所长。儒学主要是一种“正德”之学,是一种道德伦理、政治和教育学说。也可以说儒学是一种“人学”,是教人如何做人的学问,包括怎样修身律己、成就理想人格,怎样善待他人、和谐人际关系,怎样治国理政、使天下长治久安。儒学中包含着我们的先哲探索宇宙、社会、人生真谛的丰富智慧成果,其中有许多是可以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思想精华。

儒学的核心思想为:修身养性,齐家治国。中庸之道,中庸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把握阴阳的大智慧,尤其是讲变通,中是整全的,但我们无法同时掌握整全的,所以中就变成了合理。当它大才合理的时候,这个中就代表大,当它小才合理的时候,这个中就代表小,当它极端才合理的时候,中就代表极端。中庸之道,就是如何找到这个合理点,达到以虚控实的目的。仁、义、礼只是将心比心平衡的方法。

儒学是一种修身立德、培养高尚情操、成就理想人格的人生哲学。儒家最讲求修身做人之道。修身的目的在于以德润身、“以美其身”,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成就理想人格。个人的修身需要反求诸己,“吾日三省吾身”,“深造之以道而自得”,所以儒家的修身立德之学,也就是所谓的“为己之学”。儒家要求博大胸怀和历史使命感,以经世济民为职志,以担当道义为己任;具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和坚强意志,以及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大智大勇,为实现社会、人生理想而不懈奋斗。历代志士仁人包括一些近现代革命家都深受儒家人生哲学的影响,吸取并践行了其中的思想精华,为国家、民族以至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儒家人生哲学中的优质资源,经过创造性的转化仍然可以为我所用。

儒学是一种宅心于仁、善待他人、和谐人际关系的社会伦理学说。儒家重视“礼”即社会制度建设,但“礼”不只是外在的形式,而是要以“仁”为内在精神。“仁”是一种本源于孝亲之心的关心人、爱护人、体恤人的感情和态度,在与他人相处时要与人为善、成人之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礼”是按照“仁”的精神制定一系列社会制度、规范和道德原则,来明分定伦,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达到社会和谐的目的。比如在家庭

中,如能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这个家庭就和睦了。从事各种职业的人也有职业道德,每个人各守其分,各尽其责,依礼而行,整个社会就能够和谐安定。儒家最看重的是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是儒家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这种以“仁”为魂、以“礼”为体、以“和”为用的社会伦理学说,虽然有其特定的时代和阶级内涵,但它所体现的道德理性精神,包括善待他人的仁爱精神、尊重秩序的守礼原则、以和为贵的价值追求,经过科学阐释和现代转换,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亦能发挥重要的积极意义。

儒学是一种以德治国的政治学说。这是一个“壹是以修身为本”、由内圣而外王、以德治国的路线图。政者正也。在孔子看来,正人先要正己,乃至博施于民而济众,才是一个好的政治家。孟子主张保障民生的“仁政”,以德服人的“王道”,荀子主张“养人之欲,给人之求”的礼治,特别是古典儒家的那种旨在“以善养人”、提升国民道德品质与文明教养的教化治国理念,都可以说是一种道德政治。这种政治要求统治者“君”给予被统治者“民”以一定的道德关怀,减轻老百姓的负担,让他们能够生活得下去,从根本上来说也是符合其长远统治利益的。这就是儒家的民本主义政治观。客观上对于改善人民的生存状况、发展社会生产力也有一定的好处,不能否认其中包含着民主性的精华。儒家“以德治国”、“民为根本”的治国理念,经过批判改造和创造性发展,可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的重要历史来源之一。

儒学是一种尊师重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教育学说。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把教育看作是化民成俗、提高人的素质、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是儒学的一大特点。儒家强调“德教为先”,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和高尚的品德,身教重于言教,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和认识发生发展的规律,不会因为时代变迁和教育对象发生变化而失去其价值和意义。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儒学在中国存在几千年,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在影响现代企业管理中也注入了不少儒家思想。儒家学说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儒家经典不仅是思想统治工具,同时也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儒家思想精髓及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作用也是无法估量的。儒家思想的重要社会影响在与它为封建统治阶级创造了整套治理国家和社会的理论思想体系,并让中国的统治阶级成功的应用于中国的社会国家治理实践获得了封建社会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光辉人类发展社会史,这在全世界范围内,整个人类社会发

展史上是空前绝后的。也是中华民族以前现在和将来屹立世界的根本所在。儒家思想精髓不在于其治国理论学说,封建制度只是封建社会的思想外壳,儒家思想精髓在于它的社会伦理思想,正是封建社会伦理观从国家统治阶级的高度期望出发将人们生活现实中的行为规范用通俗的语言--道德意识规范起来,让农民成为社会道德思想的奴隶,而这种封建伦理观作为封建统治阶级上层建筑社会意识中的最广泛影响治理社会群众基础的核心,从而完成对国家社会双重治理的理想效果。这种伦理思想上升到中华民族精神意志被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代表----毛泽东和邓小平掌握及创造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应用到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获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功。

儒学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我们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的民族复兴的前夜,此时此刻,必须回顾我们的历史文化传统。这些文化传统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人类文明的主要精神财富。踏入新千年之际,世界思想界已出现对于“新的轴心时代”的呼唤,这就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对古代思想智慧的温习与发掘,回顾我们文化发展的源头,以响应世界文化多样化发展的新局面。其次,新的世纪,我们的国家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也必须有个对自身“文化”上的自觉。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来研究我们民族文化的历史和它发展的前景,就必须适应当代世界文化发展的新形势,即“新的轴心时代”到来的文化发展的新形势。适应我们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必须有一个文化自觉的要求。

儒学是远古的华夏族群融合文化。孔子继承尧舜禹汤武以来的华夏文化传统,成为儒学的奠基创始人。孔子提出培养人才为目的的“仁”的建政学说,孟子发展为“仁政”的新儒学。儒学文化思想影响朝鲜日本,成为东南亚地区的主流文化传统。中国儒学文化思想在西方社会传播,影响着欧洲启蒙运动,鼓动着欧洲要“移植中国的精神”。21世纪“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儒学文化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