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由基与健康

浅谈自由基与健康
浅谈自由基与健康

自由基与健康

浅谈自由基与健康

青海师范大学

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

学号:20101911111

班级:10生物科学

姓名:安春玲

目录

浅谈自由基与健康

10 生物科学安春玲

摘要:对人体来说,自由基是一把双刃剑。总体而言,生命是离不开自由基活动的。我们机体

每一瞬间都在燃烧着能量,而负责传递能量的搬运工就是自由基。它们不仅可帮助传递维持生

命活力的能量,也可以被用来杀灭细菌和病毒,还能参与排除毒素。人体具有一整套清除过量

自由基的抗氧化防御系统,以及修复受损伤细胞、组织、器官的自我修复系统,并由此而使自

由基处在受控状态。受控的自由基对人体是有益的。但当人体中的自由基超过一定的量,而机

体的抗氧化防御系统和自我修复系统应付不了,大量的自由基失去控制时,生命的正常秩序就

会遭受破坏,给我们的生命带来伤害,疾病尤其是退行性疾病也就随之而来。

关键词:自由基健康危害

On Radicals and Health

Abstract:On the human body, free radicals are a double-edged sword. Overall, life is inseparable from free radical activity. Every moment in our bodies burning energy, and is responsible for transferring energy porters radicals. They not only help maintain the vitality of the energy transfer can also be used to kill bacteria and viruses, but also to participate eliminate toxins. The human body has a set of clear excess free radicals antioxidant defense system, as well as repair the damaged cells, tissues, organs, self-healing system, and thus leaving the radicals in a controlled state. Controlled radical is beneficial to the human body. But when the body of free radicals exceeds a certain amount, while the body's antioxidant defense system and self-repair system can not cope with a large number of free radicals out of control when the normal order of life will be destroyed, bring harm to our lives , diseases, especially degenerative diseases will follow.

Keywords: Radical Health Hazard

自由基是指带有未成对电子的分子,原子或离子。由于未成对电子总是有成对的趋向,因此自基很容易发生失去或得到电子的反应而显示出较活泼的化学性质。在生物体系中,电子转移是一个基本变化。自由基是人体正常的代谢产物,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自由基是处于不断产生与消除的动态平衡中。人体内存在少量的氧自由基不但对人体够不成威胁,而且还可以帮助传递维持生命力的能量,促进细胞杀灭细胞,消除炎症,分解毒物等。但如果人体内自由基的数量过多,就会破坏细胞结构,引起脂质过氧化,干扰人体的正常代谢活动,引起疾病,加速人体衰老进程。

1 自由基的产生

自由基的形成可用无所不在来形容,日光照射,空气污染物质,辐射线,臭氧等

等。都会促成自由基的生成,在日常生活中,当你烹制美味的菜肴或当你点燃一支香烟醉心于吞云吐雾时,自由基就悄悄地蔓延开了。在人体中氧自由基是最多的。氧分子可以通过单电子接受反应依次转变为O2、-OH、H2O2等中间产物。由于这些物质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分子氧转化而来,而且具有较分子氧活泼的化学反应性,遂通称为活性氧。其中O2、-OH为氧自由基。如果自由基是由于氧原子缺乏电子所致就叫“氧自由基活性氧”,广义的活性氧是指含氧所反应性高的所有化合物。机体内氧的某些代谢产物(O2、-OH、H2O2)及其衍生物的活性物质(如过氧化脂质)与单线态氧等。均含有氧且具有较高的氧反应性。机体内氧自由基的形成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化因素。

2. 自由基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R. Strand博士(美)作了个很形象的比喻。线粒体是人体细胞中的产能中心,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ATP就在这里产生。它就像是一座熊熊燃烧中的“壁炉”,不断地为人体提供能量。这一过程在98%的情况下都是精确无误的,只是偶尔会蹦出一个火星,落在壁炉前的地毯上,烧出一个小洞。仅仅一两个火星不会带来很大的威胁,但如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持续不断“偶尔蹦出”,这块地毯就会变得千疮百孔。炉火中蹦出的火星代表自由基,地毯代表我们的身体。无论身体的哪一部分受到自由基伤害,都有可能发展为退行性疾病。如果是眼睛,就有可能发生黄斑变性或白内障;若是关节,就可能得关节炎;若是血管,就可能引发心脏病或中风;如果是大脑,就可能患阿尔茨海默症或帕金森综合症。随着时间的推移,受损的机体也会像炉火前的地毯一样千疮百孔。自由基导致的氧化应激使人体健康受损,是各种退行性疾病,乃至衰老过程的根本原因。

人类的机体是一个十分完美、极其复杂的系统。生命活动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自由基,它们除了参与细胞能量转移、输送外,还在人体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实际上免疫系统是通过制造自由基形成氧化应激来破坏外来的入侵者。在受控的状态下,这也是氧化应激的有利一面。对于过剩的自由基,机体可通过自身的抗氧化系统来中和自由基,使它变成无害。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是该系统中的主要成员。同时机体又有一套精细的修复系统,可使机体受损的细胞蛋白质、脂肪、细胞壁、乃至DNA得到修复。在正常情况下,整个过程处于可控状态,机体不至于受到明显伤害。然而,当自由基数量大大超过抗氧化物质数量时,防御系统就会被突破,氧化应激就会出现,受损机体也得不到及时、正确的修复。于是损伤的蛋白质就会对细胞功能产生一系列有害的影响;损伤的脂肪可能导致细胞膜脆化;氧化的胆固醇会导致动脉硬化;未被修复的DNA可导致细胞突变,甚至诱发癌症和老化。

事实上,我们人体已几乎处在自由基的包围之中。人们自身过量的、不适当的运动,不健康的饮食,不良的生活习惯,过度的工作和生活压力等等,都会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化学制剂的大量使用、汽车尾气和工业生产废气的增加、还有核爆炸……,空气、食物和水的污染,紫外线辐射,不恰当的用药和治疗等等,更给人们带来大量外加的自由基。由此引发的氧化应激远远超过了正常人体的承受能力。骤然增加的自由基,早已超过了人以及生命所能正常保持平衡的范围,人类健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人类生存的环境中充斥着不计其数的自由基,我们无时无刻不暴露在自由基

的包围和进攻中。离我们生活最近的,例如,炒菜时产生的油烟中,就有自由基,这种油烟中的自由基使经常在厨房劳作的家庭妇女、餐馆厨师肺部疾病和肿瘤的几率远远高于其他人;此外,还有吸烟直接产生自由基。最新研究表明,吸烟中自由基的危害要远远大于烟碱(尼古丁)。自由基被吸入人体后,就会直接或间接损伤细胞膜或直接与基因结合导致细胞转化等,从而引起肺气肿、肺癌、肺间质纤维化等一系列与吸烟有关的疾病。

通过呼吸系统吸入的自由基决不仅仅来自炒菜和吸烟,象汽车尾气、工业生产废气等等环境污染产生的大量自由基也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被无防备的吸入。人们使用的化妆品也会产生自由基,它会直接攻击人的皮肤,从表皮细胞中抢夺电子,使皮肤失去弹性,粗糙老化产生皱纹。

自由基对人体的攻击,既在最深层引起突变,又在最表层留下痕迹。可以说,人类被包围在自由基的内外夹击中。

例如,在血液流动的过程中,人体内大量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可在细胞内皮的作用下进入血管腔内,由于自由基的大量存在,它与低密度脂蛋白结合形成氧化型的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氧化型的低密度脂蛋白在血管壁内就会被当成异己存在,而被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吞噬掉。平滑肌细胞和巨噬细胞吞噬大量的氧化型的低密度脂蛋白就变成为泡沫细胞,大量的泡沫细胞堆积,使血管壁向外凸出(此时做血管造影还看不出血管壁有任何改变)形成粥样硬化斑块,进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细胞吞噬氧化型的低密度脂蛋白后,还能造成血管内壁的损坏,血管内壁间隙增大,在血管内由于T细胞释放的γ干扰素,使泡沫细胞破裂,内容物就会从血管内壁间隙增大处流入血管腔内,由于血管的应激作用就会将渗出的内容物包裹,形成血栓斑块。当这种血栓在心脏部位产生就形成心梗,在脑部产生就形成脑梗。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被自由基氧化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关键所在。

过量的氧自由基(-0)、羟基自由基(-OH)会氧化细胞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引起脂质过氧化,并交联、聚合成脂褐素(一种难以消除的惰性废物),它堆积在细胞内毒害细胞,阻止细胞内物质和信息的传递。脂褐素在皮肤细胞中堆积,形成老年斑;在脑细胞中堆积,则会引起记忆减退或智力障碍,甚至导致老年性痴呆症;在心肌细胞中堆积,心脏功能减退。当自由基与胶原蛋白聚合,则引起皮肤失去张力和弹性,皱纹增多,以及老年性骨质增生。

由自由基引发的氧化应激,可导致线粒体DNA突变。人类线粒体DNA(mtDNA)为一环状双链超螺旋DNA,存在于线粒体基质中。mtDNA具有极其经济的基因排列,没有内含子,却有部分区域基因重复使用,因此任何突变都可能造成重要功能的病理性变化。mtDNA片段缺失或点突变,可导致机体老化、心肌缺血、老年心衰等老年性心脏疾病的发生;衰老心肌中片段缺失可导致自由基介导的脂类过氧化反应加速,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生殖细胞系mtDNA突变,可引起遗传性氧化磷酸化(OXPHOS)能力缺陷而导致过早发生退行性疾病。

机体内的自由基主要产生于那些具有重要功能、活动性高、耗氧量高的组织细胞,如脑细胞、神经细胞、心肌及内分泌细胞内。这些部位氧化应激的发生,可导致这些组织细胞内DNA、蛋白质、脂膜的损伤。诱导细胞凋亡,加速机体老化。

自由基通过其强氧化作用对核酸进行氧化和交联,使发生断裂、突变,从而严重影响蛋白质遗传信息的正常转录和翻译,使蛋白质表达量降低甚至消失,或者产生突变蛋白质,而蛋白质合成减少正是老年性记忆减退、智力障碍及肌肉萎

缩的重要原因。

总之,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由自由基引发的氧化应激过程,是70余种诸如心脏病、糖尿病、癌症、中风、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综合症、黄斑变性等慢性退行性疾病的根源。

3氧自由基的清除

自由基对生物体既有必需的一面,又有损伤的一面,所以生物体内的氧自由基是不断产生、不断利用又不断被消除的过程。但当氧自由基不断增值至消除不掉时,就会损害机体。因此机体内形成了一套抗氧化防御体系,其消除机制大致可分为酶抗氧化剂和非酶抗氧化剂。

3. 1 酶抗氧化剂

生物体内的酶保护系统主要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过氧化氢酶(CAT)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CSH2PX)等。SOD是一种具有特定生物催化功能的蛋白质,由蛋白质和金属离子组成,主要分布于胞液如线粒体基质中。SOD能催化O2发生歧化反应,从而消除体内的SOD合成员受O2浓度影响,O2浓度高时, SOD生物合成能力也增高,有研究表明,人体的一些疾病反映在SOD与O2含量的变化上,对SOD减少或O2的增加的疾病可用SOD药物治疗。另外,SOD也有在护肤品中的成功应用,目的是消除生物体氧化产生的O2,起到保护细胞作用,对抗衰老及护肤养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SOD消除O2过程中产生的H2O2,对机体亦有损害。H2O2是一种强氧化剂,可氧化抗坏血酸等有机物,并可直接使少数酶如CuZn2SOD失活。过氧化氢酶(CAT)可消除H2O2。但在细胞中,它主要存在于过氧化体中,而在线粒体及胞浆中产生的H2O2,常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2Px)消除。产生的GSSG在谷胱甘肽还原酶作用下又被还原为GSH ,继续参加消除活性氧的反应。

3. 2 非酶抗氧化剂

生物体内用于消除活性氧的非酶抗氧化剂有脂溶性维生素E、水溶性维生素C ,尿酸、血浆铜蓝蛋白等。由于生物膜是疏水环境,O2在膜中溶解性比在水中好,因此脂溶性维生素E能清除O2、-OH ,防止脂类过氧化造成的损失;生物体内水溶性维生素C浓度较高时,可作·OH的消除剂;人体血浆中的尿酸,它是OH的有力清除剂。血浆中还含有血浆铜蓝蛋白,也能消除O2,虽然其消除能力仅为SOD的1/ 30000 ,但由于它在血浆中的含量高,其作用也不

容忽视。抗氧化剂是天然的自由基杀手,也是相当丰富且无处不在的,许多植物中就富含抗氧化剂。植物体内的抗氧化剂主要有β2胡萝卜素、番红素、维生素C、E和黄酮类化合物等,因此人们必须从植物中获得足够的抗氧化剂,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富含抗氧化剂的植物主要是一些“有色”的蔬菜和水果。胡萝卜、南瓜、桃、杏、橘子等橙色植物中包含的抗氧化

剂主要是β2胡萝卜素。葡萄、柚、柠檬、荞麦等黄色植物中含的抗氧化剂主要是黄酮类化合物。菠菜、韭菜、无头甘蓝菜、空心菜、绿花椰菜、芥兰菜等绿色植物中包含的抗氧化剂主要是维生素C和维生素E。维生素C能与细胞中的过氧化物利用羟基自由基反应,使氧化连锁反应中止进而保护细胞的完整性。蕃茄(含番茄红素最丰富的食物) 、葡萄柚(红肉) 、西瓜等红色植物中包含的抗氧化剂主要是番茄红素。大蒜、包心菜、洋葱、韭菜、洋葱等植物中包含的抗氧化剂主要是丙烯基硫化物。

3. 3 抗氧化剂如何工作

(1) 正常氧原子具有4对电子,机体正常代谢可使氧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这样就形成了氧自由基,氧自由基主要通过抢夺其它分子上的电子而使自己配对; (2) 当自由基从细胞膜上夺取一个电子后,就产生了另一个新的自由基,并开始了链反应;

(3) 电子夺取链反应侵蚀细胞膜,导致细胞完整性的丧失,为癌症及其它疾病打开了方便之门;

(4) 由于其特殊的分子结构,抗氧化剂能给出一个电子给自由基自身不会形成有害的能引发链式反应的危险物质。

3. 4 避免自由基伤害的一些方法

(1)拒绝抽烟。科学研究表明,抽烟是目前产生最快及最多自由基的方式,每吸一口烟就会制造十万个以上的自由基,会导致全身性癌症,甚至加速癌细胞生长,尤其是肺癌。它还会造成许多慢性病,例如,心血管病及糖尿病。

(2)减少做菜时的油烟:色拉油是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很容易氧化成自由基。

(3) 尽量少服不必要的药物:有些中西药是有毒性的,如抗生素、消炎化疗药物会产生自由基,不可以乱服药。

(4) 避免农药的污染;农药会产生大量自由基,放置和高温处理可以减少农药的污染。

(5)大量饮用干净的水: 2000 mL 以上的水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消除自由基。各式饮料和含添加物的水是不好的水分补充。

(6) 食用蔬菜水果。

(7) 摄取动物高脂肪类食物:鱼蛋奶,豆类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适当摄取,不要吃烧烤食物。

(8) 减少加工食物摄取:加工食物添入的色素、防腐剂及香料等会在身体内产生过多的自由基。研究自由基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已是备受关注的新兴领域。虽然氧气及其化学性质早已被人们所熟悉,但对其活性氧的形成和消除过程中的动力学和动态学的研究有待深入。因此,在此基础上所进行的对预防及治疗由活性氧引起的细胞破坏和疾病的研究,则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际意义。

4 对自由基危害的防控

对人类来说,无论是体内的还是体外的,自由基还在不断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制造出来。与自由基有关的疾病发病率也呈加速上升的趋势。自由基是客观存在的,既然人类无法逃避自由基的包围和夹击,那么就只有想方设法降低自由基对我们的危害。

研究表明,自由基从产生到衰亡的过程就是电子转移的过程,在生命体系中,电子的转移是一种最基本的运动。氧捕获电子能力很强,生物体内的许多反应都与氧有关。损害人体健康的罪魁祸首几乎都与活性氧自由基相关,由此引发的氧化应激过程是人体健康受损的根本原因。因此,要降低自由基的损害,就要从抗氧化做起。

大量研究已经证实,人体内本身就具有清除多余自由基的能力,这主要是靠内源性自由基清除系统,它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等一些酶和维生素C、维生素E、还原性谷胱甘肽、胡萝卜素和硒等一些抗氧化剂。酶类物质可以使体内的活性氧自由基变为活性较低的物质,从而削弱它们对肌体的攻击力。酶的防御作用仅限于细胞内,而抗氧化剂有些作用于细胞膜,有些则是在细胞外就可起到防御作用。这些物质就深藏于我们体内,只要保持它们的量和活力它们就会发挥清除多余自由基的能力,使我们体内的自由基保持平衡。

近年来,对抵御氧化应激,使机体免受自由基伤害的机制研究有不少进展,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I.酶促机制

(1)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 (SOD)] :催化把两个氧自由基转变为H2O2和O2的反应,抗氧化能力来自其所含之镁、铜、或锌,其浓度可被诱导而提高。

(2)过氧化氢酶(Catalase):催化H2O2转变为H2O和O2的反应。

(3)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s ):大部分含硒,也是催化H2O2转变为H2O和O2的反应。此外还可以把有机的过氧化物转变为酒精。)

(4) 除了上述酶之外,谷胱甘肽转移酶,血浆铜蓝蛋白,血红素加氧酶及其他的一些酶类可能参与非酶主导的控制自由基及其代谢产物的过程.

II.非酶促机制

(1) 维生素E (脂溶性,把细胞膜上产生的过氧自由基的电子接收,让自己暂时成为一自由基。)

(2) 维生素C (水溶性,可让Vitamin E自由基恢复其抗氧化能力。)

(3) 谷胱甘肽(细胞内最重要的抗氧化物,其巯基(-SH)可以接收自由基的电子。)

(4)除了这三大抗氧化剂之外,机体内还存在为数众多的小分子抗氧化剂.如胆红素,尿酸,类黄酮,类胡萝卜素等。

研究表明,我国一些特有的食用和药用植物中,含有大量的酚类物质,这些物质的特点是有着很容易被自由基夺走的电子,而它们在失去电子后就会成为一种对人没有伤害的稳定物质。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天然植物抗氧化剂绝大部分都是多酚类物质,其中应用得较多的有茶多酚、葡萄籽提取物、迷迭香提取物等。

5 对自由基危害的保健措施

由R. Strand博士(美)在大量研究和临床实践基础上提出的“细胞营养”理论及实施方案,已被实践证明十分有效。当给机体提供每日需求量的营养即“细胞营养”时,人体的天然防御系统就能得到优化,为人体重新控制氧化应激创造了条件。不仅可使机体的天然免疫系统得到优化,而且,机体的天然抗氧化系统和天然修复系统也得到了优化。从而使机体呈现出神奇的自愈能力。

下表概括了R. Strand博士提出的细胞营养方案。他的细胞营养补充方案有几个鲜明的

特点:

●营养剂的种类丰富多样,几乎涵盖了细胞营养所需的各个方面。R. Strand博

士认为,各种细胞营养剂的协同作用是营养补充取得成效的重要条件。

●营养剂的用量很大。远超过RDA标准的推荐量。而大量研究和临床实践证

明这是必需的、有效的。

●体现了R. Strand博士有关细胞营养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细胞营养只是为细

胞提供最佳剂量的所有营养成分,细胞自己能判断它的需求。因为自由基引发的氧化应激瞬息变化,我们不可能判定细胞在某一瞬间的需求,只需提供最佳剂量的所有这些重要的营养成分,而让细胞自己去决定。

基本营养补充建议

参考文献:

[ 1 ]唐有祺,王夔. 化学与社会[ M] . 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1997 ,2032204.

[ 2 ]SawyerD T , Vajentme J S. Acc Chen Res[J ] , 1981. 14 : 3932400.

[ 3 ]黄风丽. 化学世界[J ] , 1997 ,38(11) :609.

[ 4 ]徐辉碧,硒的化学,生物化学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

用[M] .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 ,1522167.

[ 5 ]刘剑波,宋心琦. 大学化学[J ] , 1994 ,9(5) :26233.

[ 6 ]王玉琨,田浩,岳廷盛.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 J ] ,

1998 ,13(2) :57260.

[ 7 ]Scott B ,Vanhoutte P M. Tex heart Inst J [J ] . 1994 ,21 , (9) :

[ 8 ]全晓红. 化学世界[J ] ,2002 ,43(5) :2772278.

[ 9 ]崔剑,李兆陇.化学学报[J ] ,2000 ,(11) :144221446. [ 10 ]SheuS Y , Chzangh C S , Anticancer Res [ J ] , 1997 , 17 (5A) :3293.

[ 11 ]Slater T F. Br J Cancer[J ] , 1987 ,55(Suppl) :5.

[ 12 ]赵文恩,雅珊,乔旭光,等. 化学通报[J ] ,1999 ,(4) : 25227.

[ 13 ]Li Zhao2long , Wu Long2Min , Ma lan2ping , J Phys Org Chem[J ] , 1995 ,(8) :774.

[ 14 ]陈海光,计单杰.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J ] , 2002 ,15 (1) :53260.

[ 15 ]赵文恩,乔宪生,等. 生物学杂志[J ] , 2000 ,(17) :428.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考试题及答案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个5分,共20分) 1、生命必需元素及其合格条件:。 生物赖以生存的化学元素称为生命元素,又称生物的必需元素。 合格条件: ①.该元素的参与生命过程中的某一环节(一个或一组反应),直接影响生物功能。 ②.生物体具有主动摄入并调节其体内分布和水平的机构; ③.在体内存在有发挥正常生物功能的、含该元素的生物活性化合物;作用不能被其它元素所取代; ④.缺乏时引起生化生理变化或发生病变,补充后可以恢复。 2、调查性研究:宏观研究——调查性研究 主要是通过医学流行病学或卫生调查的方法,有目的的采集样本,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解环境、食品和人体内微量元素与健康、疾病的关系,探索微量元素环境客观指标对人体微量元素的的含量及健康的影响规律。其中有现状调查、回顾调查、对比调查、前瞻调查。 3、微量元素及种类: 微量元素:其含量占人体总重量的万分之一以下,其包括:铁、锌、铜、碘、氟、锰、钼、钴、铬、硒、锡、硅、镍、钒、砷15种,共占人体体重的0.05 %,除此外,有些微量元素在体内含量已基本明确,但是否为人体所必需尚在探讨中,如锂、钡等。另有一些微量元素被公认对人体有害,如铅、镉、铍,但却为某些动物所必需。 微量元素的分类(按其生物学作用) ①.必须微量元素:这类微量元素每日需要量很少,但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如:铁、锌、铜、 锰、铬、钼、钴、硒、镍、钒、锡、氟、碘、锶等。 ②.可能必须微量元素:铷、砷、硼 ③.可能必须而且无害的微量元素:铝、钡、钛、铌、锆。 ④.非必须微量元素:铋、锑、铍、镉、 ⑤. 微量元素的其不同存在形式有不同的临床意义,如三价铬是必需的,而六价铬则有相当大的毒性和致 癌作用。 ⑥.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族的元素常常具有相似的生物学作用,如ⅡA族元素(钙、镁、锶)对 骨骼常有较大的亲和有力,ⅡB族元素(锌、镉、汞)对肝肾有则有特殊的亲和力,卤族元素对甲状腺的亲和力较大,同族元素间也常可呈现竞争和拮抗现象 4、地方病: 某些在特定地域内经常发生并相对稳定,与地理环境中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为什么说必需微量元素比维生素更重要? 2、简述铁在人体内的作用及影响人体铁吸收的因素? 铁的功能:○1.铁参加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及触酶的合成。 ○2.缺铁或铁的利用不良时,上述成分失常,导致氧的运输、贮存、二氧化碳的运输及释放、电子的传递、氧化还原等代谢过程紊乱,产生病理变化,最后产生各种疾病。 ○3.缺铁时,肝脏的发育速度减慢,肝内合成DNA受到抑制,发生贫血,抑制生长发育。对感染的应激能 力降低 影响铁吸收的因素 ○1.食物因素:动物食品的铁的吸收率大于植物食品。动物食品与植物食品混合,有利于植物食品铁的吸

认识自由基

什么是自由基 我们需要氧气才能维持生命。离开氧气我们的生命就不能存在,但是氧气也有对人体有害的一面,有时候它能杀死健康细胞甚至致人于死地。当然,直接杀死细胞的并不是氧气本身,而是由它产生的一种叫氧自由基的有害物质,人体进行新陈代谢时,体内的氧会转化成极不稳定的物质——自由基(Free radical)。它是人体的代谢产物,可以造成生物膜系统损伤以及细胞内氧化磷酸化障碍,是人体疾病、衰老和死亡的直接参与者,对人体的健康和长寿危害非常之大。 细胞经呼吸获取氧,其中98%与细胞器内的葡萄糖和脂肪相结合,转化为能量,满足细胞活动的需要,另外2%的氧则转化成氧自由基。由于这种物质及其不稳定,非常活跃,可以与各种物质发生作用,引起一系列对细胞具有破坏性的连锁反应。 自由基对人体的危害 自由基攻击正常细胞加速细胞的衰老和死亡。自由基像尘粒在人体内部到处游荡,当人体自身的抗氧化系统不能及时消灭过多的自由基,人体的器官和细胞就像裸露在空气的金属一样会被氧化侵蚀,进而导致一些身体不适并加速衰老,如出现皱纹、老年斑、动脉硬化、以及老年痴呆等。 自由基是身体细胞在代谢过程中利用氧气产生的自然产物。自由基主要是指含有活性氧的氧自由基,它会干扰正常细胞的正常功能,破坏细胞膜、溶酶体、线粒体、DNA、RNA、蛋白质结构,使酶失去活性,使激素破坏失去作用,使免疫系统受损,抵抗力下降,促进细胞老化,加速人的衰老,诱发多种疾病甚至引起死亡。 氧自由基的过氧化杀伤,主要是破坏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破坏线粒体,断绝细胞的能源,毁坏溶酶体,使细胞自溶。同时它对人体的非细胞结构也有危害作用,可以使血管壁上的粘合剂遭受破坏,使完整密封的血管变得千疮百孔,发生漏血、渗液,进而导致水肿和紫癜等等。同样,当供应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突然发生痉挛的时候,心肌细胞由于缺氧而发生一系列的代谢改变,心肌细胞内抗氧化剂含量减少,使生成氧自由基的化学反应由于缺氧而相对加快,在冠状动脉痉挛消除的一刹那,心肌细胞突然重新得到血液的灌注,随之而来有大量的氧转化成氧自由基,而同时由于抗氧化剂的相对不足,不能够清除氧自由基,结果使具有高度杀伤性的氧自由基严重损伤心肌细胞膜,大量离子由心肌细胞内溢出,而后者可以扰乱控制心脏搏动的电流信号,引起心室颤动,从而导致死亡。

每个人的身体内都会产生自由基

每个人的身体内都会产生自由基(人类衰老疾病的元凶!) 关心健康的人,对于“自由基”这个名词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因为它是引发许多疾病和加速衰老的主要罪魁祸首之一。那么,什么是自由基呢?我们在中学化学课本中就学过,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原子或分子组成,分子又是由原子或原子团组成:这些原子或分子中的电子要配成对才能保持稳定。如果这些化学物质中的原子和原子团的电子有一个或多个不成对时,它们就只得靠“掠夺”别的化学物质的电子来保持稳定,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特别活泼,容易和别的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引发多米诺骨牌倒塌一样的链式反应。这些具有不成对的原子或原子团被称为“自由基”。 为什么自由基会引发链式反应呢?这是因为自由基掠夺了别的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的电子后,那些原子或原子团因为缺乏电子而成为新的自由基,这个新的自由基又会去“掠夺”别的分子中的电子,这样的反应像链子一样不断地“传染”下去,而使得破坏的后果越来越严重。医学研究指出,自由基可以引发100多种疾病,其中包括我们常见的动脉硬化、中风、心脏病、白内障、糖尿病、癌症等。自由基之所以对人体有害,是因为它具有活泼的化学性质,会和体内细胞中的有机物质发生链式反应,使得体内过氧化合物大量堆积,让细胞失去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导致疾病的产生。 自由基甚至会破坏细胞内的DNA,加速人体的衰老,并导致癌症的产生。自由基导致衰老的加速,衰老又使得人体在“消灭”自由基方面的功能减弱,自由基和衰老使得人体的健康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潜在寿命通常长于百岁。然而,很少有人能活到他的潜在的最长寿命,人们总是因各种疾病而早亡。许多疾病可称之为“自由基”疾病,所以,目前不少医药公司正根据科学家对自由基的研究。努力开发称之为“抗氧化剂”的一类抑制自由基的药物或保健食品。 每个人的身体内都免不了会产生自由基,因为人体要新陈代谢,就需要由氧化反应产生的能量,这些氧化反应就是自由基的重要来源。人体运动时需要更多的能量,机体对氧的摄取和消耗都会增加,体内自由基也将成比例增加。人类在极端不良情绪下,如愤怒、紧张、恐惧等,也会产生自由基。另外,一些外来因素,如紫外线、X射线、电磁波、致癌物质、酒精、一些药物和污染物质等,也会导致自由基的产生。 人体内有一套抗氧化的免疫系统与物质可以消除自由基,借助充足的营养,这套系统可以维持正常运转。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抗氧化的功能开始减退,所以应适量补充一些抗氧化剂,如抗氧化维生素,其中包括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维生素C、维生素E和维生素B2等。另外。摄入适量的硒、锌、铜、锰、铁等微量元素对清除体内多余的自由基也大有帮助。 萬寿之露,是一种高抗氧化剂,可有效清除人体自由基,抵消化疗及药物的副作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及减缓病人疼痛,如果有兴趣可以在百度和淘宝中搜索相关信息。

微量元素锌与人体健康

微量元素锌与人体健康 姓名:学号: 班级:专业: 摘要:微量元素锌参与机体内的各种代谢,在维持人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概括介绍了锌的理化性质、分布、吸收以及生理功能,并详细阐述了锌与冠心病、肝硬化、糖尿病、男性生殖系统疾病、肾病综合症、视觉障碍、神经精神障碍、皮肤疾病、免疫功能紊乱、儿童健康成长、衰老、消化功能紊乱和肿瘤等的关系。最后就如何补锌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锌;微量元素 锌是人体正常发育中的必需元素,人体所有的器官都含有锌,以皮肤、骨骼、毛发、前列腺、生殖腺和眼球等组织中含量为丰富。锌参与碳酸酐酶、碱性磷酸酶、KL.聚合酶等多种酶的合成;加速生长发育、增加创伤组织的修复;参与味觉、视觉以及性功能的调节;参与能量、细胞分解和其他物质的代谢;协调免疫反应,维持生殖等。因此锌元素在人体的含量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补充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锌已受到普遍关注。 锌分布于人体所有组织器官、体液和分泌物,除铁以外,锌比其他任何微量元素都多。但锌不能像能量一样储存于脂肪组织内,机体内没有特殊的锌的储存机制。锌含量高的有皮肤、骨骼肌、毛发、内脏、前列腺、生殖腺、指甲、眼球等,血液中含量很少。锌在体内主要是以酶的方式存在的。 锌在胃肠道的吸收一般需要在胃内酸性环境下与食糜中的配体形成复合物才易吸收,主要吸收部位在小肠。正常人在十二指肠末端和空肠具有最大吸收。锌被吸收得很少,食物中锌能被机体吸收的不足10%。影响锌吸收利用的因素有:(1)锌摄入量:饮食中锌的含量本身会影响锌在体内的吸收。锌的吸收率随饮食锌含量的

增加而减少。(2)蛋白质:锌与低分子、低亲和力蛋白组合的复合物会促进锌的吸收,锌的吸收率随着食物中蛋白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3)低分子配体和螯合物:当锌与低分子配体或螯合物形成复合物时,可增加锌的溶解性,从而促进锌的吸收。由此提示,配体或螯合物(如EDTA),氨基酸(如组氨酸),有机酸(如 苹果酸、柠檬酸、乳酸)对锌的吸收有促进作用。(4)铁:每日从补充剂中摄取一定量的铁可以降低锌的吸收,相比较而言,铁摄入少时,锌的吸收会增加。 锌与酶的构成以及活性有密切的关系,大约有100多种特异性酶含有锌元素, 这些酶的活性有赖于锌的存在。在六大酶系中均可以发现锌依赖性金属酶,目前研究得较多的有核糖核酸(RNA)聚合酶、醇脱氢酶、碳酸酐酶和碱性磷酸酶。如果缺少锌,会导致一系列代谢紊乱以及病理变化,各种含锌酶的活性降低,如引起胱氨酸、蛋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的代谢紊乱。可能的含锌金属酶与疾病的关系,包括酒精性肝病中锌缺乏与乙醇脱氢酶的关系,以及胸苷激酶mRNA活性的降低可以部分解释缺锌动物的生长延迟。一些蛋白质中固有的区域与锌结合可使得蛋白质产生一些生物活性分子,大多数蛋白质包括半胱氨酸和组胺酸残基通过螯合作用与锌形成锌指蛋白。锌指蛋白是1985年在蛙卵母细胞转录因子TFⅢA中首次被证实的。锌指蛋白的丰富存在和他们关键的生化作用理论上决定了锌代谢的严格内稳态控制的重要性。在对某转录因子的体外实验中发现,使用膜锌MT (apomethallothionein)去除锌指蛋白中的锌,可能导致真功能的丧失。目前饮食中锌营养与锌指蛋白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得到广泛的论证。 目前研究得较为清楚的有金属硫蛋白的表达,调节金属硫蛋白表达的机制包括金属结合转录因子(MTF1)在细胞内的细胞溶质结核中获得锌,然后与金属反应元素(MRE)作用,从而激活基因转录。动物实验表明,小鼠胚胎发育时MTF1一个基因无效突变会对胚胎产生致命影响,由此说明MTF1必然对一些关键基因起着调节作用。有证据显示锌可通过影响细胞凋亡和蛋白激酶细胞的活性来发挥其调节功能。另外,锌参与正常突触信号传导也是其调节功能中的一部分。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知识点总结_新人教版

初中化学知识点汇总(十二):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总结时间:2015年3月5日 讲解日期:2015年4月5日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 一、蛋白质 1、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成人每天需60-70g 2、存在: a、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 b、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 3、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 4、人体蛋白质代谢 5、几种蛋白质(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 (1)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Fe2+)和蛋白质构成 作用:运输O2和CO2的载体 血红蛋白+ O2 →氧合血红蛋白 CO中毒机理:血红蛋白与CO结合能力比与O2结合能力强200倍,导致缺氧而死。 吸烟危害:CO、尼古丁、焦油等 (2)酶:生物催化剂 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 例:淀粉―(淀粉酶)→麦芽糖―(麦芽糖酶)→葡萄糖 6、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 引起变质的因素 A、物理:高温、紫外线等 B、化学:强酸、强碱、甲醛、重金属盐(Ba2+、Hg2+、Cu2+、Ag+等)等 C、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 二、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60%—70%) 1、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又叫做碳水化合物 2、常见的糖 (1)淀粉(C6H10O5)n :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马铃薯等。 (C6H10O5)n―(酶和水)→C6H12O6→血糖→淀粉(肌肉和肝脏中) (2)葡萄糖C6H12O6 ( 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 呼吸作用:C6H12O6+6O2→6CO2+6H2O 15.6KJ/g 供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需要 光合作用:6CO2+6H2O→C6H12O6+6O2 (3)蔗糖C12H22O11:主要存在于甘蔗、甜菜中。 生活中白糖、冰糖、红塘中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三、油脂 1、分类植物油脂:油动物油脂:脂肪 2、功能:提供大量能量 39.3KJ/g 每日摄入50g-60g 3、脂肪: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微量元素铁与人体健康

微量元素铁与人体健康 【摘要】:从生物化学和生理功能两方面分析讨论铁在机体内的分布、吸收、代谢以及铁对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科学地把握铁的摄入量将促进人体的健康。 【作者单位】:河北联合大学药学院11级三班戴俊峰 【关键词】:铁血红蛋白健康铁的吸收利用损失铁的代谢缺铁性贫血铁危害易缺铁人群补铁误区缺铁自测铁的补充 【正文快照】: 1 、铁的生理作用 铁在人体中的含量只有0.004% ,微乎其微。但铁是组成血红蛋白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成员。人体中的铁,有72% 以血红蛋白的形式存在。它是一种含铁的复合蛋白,是血液中红细胞的主要成分。血液运送氧气的重大使命,就是由血红蛋白承担的。 铁是一种变价元素。当铁从一种价态转变为另一种价态时,需要消耗(或放出)的能量极少,因而是血液中氧的良好载体。当血液进入肺部后,红细胞中的铁与呼吸作用吸进来的新鲜氧气相结合,铁便由低价变为高价;当血液进入到身体其它部位时,红细胞中的铁,由高价被还原为低价,并释放出氧气,供组织进行氧化反应。1 个血红蛋白分子中含有4 个Fe 2+ ,因此可同4 个氧分子可逆结合。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000~67000 ,因此64000~67000g

血红蛋白可结合22.4 ×4=89.6L 氧,即1g 血红蛋白可结合1.34~1.36ml 氧。 如果用符号Hb代表血红蛋白的话,氧的运输过程可表示为: Hb + O 2= HbO 2 (血红蛋白)(氧合血红蛋白) 其实,血红蛋白的功能,并不限于运送氧气,还有运送二氧化碳和维持血液酸碱平衡的作用,这些功能也是与铁分不开的。 2 、铁在人体中的分布、利用和损失 一个成年人,全身含铁约3~5g ,除以血红蛋白形式存在外,还有约10% ,分布在肌肉和其它细胞中,是酶的构成成分之一。还有一部分称做贮备铁,贮备在肝脏、脾脏、骨髓、肠和胎盘中,约占总量的15%~20% 。此外,还有少量的铁,以与蛋白质相结合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称做血浆铁,数量约为3mg 。红细胞的寿命约为120 天,最后在肝脏或脾脏中破裂。这样,每天破裂的红细胞数,约相当于红细胞总数的1/120 。同时每天又有相同数量的新的红细胞,由红骨髓产生出来。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红细胞数,保持相对稳定。破坏(或死亡)的红细胞,分离出来的铁,转变成为血浆铁,进入骨髓中后,再次用来生产新的红细胞,肌肉及其它细胞中的铁也是如此,细胞破裂后,变成血浆铁,然后再用来合成新的细胞。因此,铁与蛋白质、脂肪等其它营养素不同,除出血造成铁的损失外,铁在人体内并无消耗,而是循环利用。尽管如此,但仍然有极少量的铁损失到身体外面,即每天脱落的肠粘膜、皮肤细胞以及毛发

自由基的形成

自由基的形成 自由基又称游离基,是具有非偶电子的基团或原子,它有两个主要特性:一是化学反应活性高;二是具有磁矩。 在一个化学反应中,或在外界(光、热等)影响下,分子中共价键分裂的结果,使共用电子对变为一方所独占,则形成离子;若分裂的结果使共用电子对分属于两个原子(或基团),则形成自由基。 有机化合物(Organic compounds)发生化学反应时,总是伴随着一部分共价键(covalent bond)的断裂和新的共价键的生成。例如酪氨酸自由基(tyrosine radical),共价键的断裂可以有两种方式:均裂(homolytic bond cleavage)和异裂(heterolyticcleavage)。键的断裂方式是两个成键电子在两个参与原子或碎片间平均分配的过程称为键的均裂(homolyticbondcleavage)。两个成键电子的分离可以表示为从键出发的两个单箭头。所形成的碎片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如H·,CH·,Cl·等。若是由一个以上的原子组成时,称为自由基(radical)。因为它有未成对电子,自由基和自由原子非常的活泼,通常无法分离得到。不过在许多反应中,自由基和自由原子以中间体的形式存在,尽管浓度很低,存留时间很短。这样的反应称为自由基反应(radical reactions)。自由基,化学上也称为“游离基”,是含有一个不成对电子的原子团。由于原子形成分子时,化学键中电子必须成对出现,因此自由基就到处夺取其它物质的一个电子,使自己形成稳定的物质。在化学中,这种现象称为“氧化”。我们生物体系主要遇到的是氧自由基,例如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脂氧自由基、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自由基。加上过氧化氢、单线态氧和臭氧,通称活性氧。体内活性氧自由基具有一定的功能,如免疫和信号传导过程。但过多的活性氧自由基就会有破坏作用,导致人体正常细胞和组织的损坏,从而引起多种疾病。如心脏病、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病和肿瘤。此外,外界环境中的阳光辐射、空气污染、吸烟、农药等都会使人体产生更多活性氧自由基,使核酸突变,这是人类衰老和患病的根源。 产生自由基的方法 ①引发剂引发,通过引发剂分解产生自由基 ②热引发,通过直接对单体进行加热,打开乙烯基单体的双键生成自由基 ③光引发,在光的激发下,使许多烯类单体形成自由基而聚合 ④辐射引发,通过高能辐射线,使单体吸收辐射能而分解成自由基 ⑤等离子体引发,等离子体可以引发单体形成自由基进行聚合,也可以使杂环开环聚合 ⑥微波引发,微波可以直接引发有些烯类单体进行自由基聚合。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学设计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赵国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了解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了解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知道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认识到只有均衡膳食才能更好的维持人体的元素平衡。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与同学讨论、查阅资料,了解钙、铁、锌、碘等营养元素的食物来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题学习,更加注意平常的饮食营养搭配,改掉偏食、挑食、不吃蔬菜等不良习惯。 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地看待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及适宜摄入量。 难点: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再将意识转化为行为。 三、设计思路: 从补钙的生活经验,从电视中经常看到有关补钙、补锌和补铁等广告,以此为基础对于本课题内容应该不难理解。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学习时不够重视。 四、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黄金搭档”广告视频 【讲解与过渡】广告语中的钙、铁、锌、硒是元素。(引入课题)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一人体中的化学元素 【指导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55,并出示下列问题: 1.人体中常量元素有哪些,哪几种含量较高?主要以什么形式存在?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什么? 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什么? 3.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区别?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仔细阅读课本,认识教材上图表的内容,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 【教师点评并讲解】人体中含量超过0.01%的为常量元素,含量在0.01%以下的为微量元素,它们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而且有些元素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一人体中的化学元素 1常量元素 2微量元素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学设计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学设计 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教学目标 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懂得一些生活常识。 初步学会运用多种手段(特别是网络)查找资料,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有用信息;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 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 重点和难点 无机盐的生理功能,即一些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可现场上网的课件,随时上网查阅资料。 学生:①查阅资料并整理打印,填写下表(可从网上、报刊、杂志、医学书籍、调查访问等途径获得),上课带来。 元素 人体内 含量 生理功能

适宜摄入量 摄入量过高对 人体影响 摄入量过低对 人体影响 主要食物来源 碘(I) 钙(Ca) 锌(Zn) 铁(Fe) 硒(Se) ②调查市场上有哪些补钙、补锌、补碘、补硒和补铁等的保健药剂或营养补剂出售,查看它们的标签或说明书,了解它们的主要成分,上课带来。 ③收集几种不同品牌和不同产地的食盐包装袋、牛奶瓶(或牛奶袋),上课带来。 教材分析 课题2包括人体的元素组成和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两部分内容,着重叙述了组成无机盐的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钙、钠、钾),同时教材还以表格的形式列出了铁、锌、硒、碘、氟几种元素的生理功能。教材指出了微量元素分必需元素、非必需元素和有害元素三类,而必需元素

也有一个合理摄入量问题,摄入过多、过少均不利于人体健康。这将使学生认识到,对含某些元素的营养补剂要科学地、辩证地看待。 教学设计 活动一:观察与思考 屏幕投影学生观看三幅图片,思考病人得了哪种疾病?说(或猜)出疾病名称。第一幅;第二幅;第三幅。(根据学生回答逐一显示图片和疾病名称:粗脖子病、佝偻病、龋齿) 思考你知道引起这种疾病的原因吗? 引出课题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阅读教材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94~P95内容,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屏幕投影①组成人体自身的元素约有多少种?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哪一种?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哪一种?这些元素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点评:图片切入,触目惊心,身边事例,真实可信。可谓开门见山,直击主题。其目的是引起学生思考:化学元素究竟与我们人体健康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进而认识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与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可谓是首尾遥相呼应。 ②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划分的依据?它们对人体有什么作

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优秀教学设计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课题分析 本课题包括人体的元素组成和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两部分内容,较详细地叙述了组成无机盐的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教材介绍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概念,并介绍了钙、钠、钾、铁、锌、硒、碘、氟几种元素的生理功能。为了正确理解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教材指出了微量元素分必需元素、非必需元素和有害元素三类,则必需元素也有一个合理摄入量问题,摄入过多、过少均不利于人体健康。 这将使学生认识到,不经医生诊断,盲目食用某些元素的营养补剂是有害的。 本教案设计时,主要以Na、Ca、I元素为例,介绍了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对于Fe、Zn、F、Mg等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在《备课资料》中分别说明,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选用,以拓展学生视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 (2)了解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2. 过程与方法 (1)意识到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2)促使学生形成“一分为二”看问题的哲学观。 教学重点 一些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教学难点 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教学方法 联系实际→激发兴趣→提供资料→拓展视野→得出结论。 教具准备 投影仪、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问]电视上大家经常看到补充“钙、铁、锌、硒”等广告。大家知道这钙、铁、锌、硒指的是什么?单质?原子?离子?元素? [生]回答:元素。 [问]大家是否知道,人体为什么要补充钙、铁、锌、硒等化学元素呢? [答](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的知识可能回答出一部分) 补锌可以促进人体生长发育; 补钙可以防止得软骨病(或骨质疏松,或佝偻病); 补碘可预防得大脖子病(或甲状腺肿大)和呆小病。 [注:也可给学生阅读保健药剂的说明书让学生进一步了解] [引入]以上事实证明,化学元素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 但是这些元素从哪来呢?是否人体摄入这些元素越多越好呢?学习完今天的课同学们就可以解答这些问题了。 [板书]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讲解]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而组成我们人体自身的元素约有50多种。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它们约占人体质量的99.95%。 [板书]一、构成人体的元素约有50多种。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约占人体质量的99.95%。 [引导学生看课本P95资料(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化学元素)] [设问]人体内的这50多种元素在人体内怎样分布?它们与人体的健康有什么关系? [请学生阅读课本回答] 回答内容有:1.人体中,除碳、氢、氧、氮几种元素以水、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形式存在外,其余元素都主要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 2.以无机盐形式存在的元素,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种(常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超过0.01%,微量元素小于0.01%)。 3.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虽小,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却很大。它们能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且有些元素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问]在人体常见的元素中哪些是常量元素哪些是微量元素呢?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环境质量和社会发展水平对各地区人体的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和疾病流行有很大的制约作用。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健康影响差异很大 ,构成不同的健康问题。我国是一个既有迅速现代化的大城市又有蓬勃发展的广大农村的大国 ,兼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有的多种环境健康问题。在发展卫生事业存在的诸多困难中 ,较突出的问题是 :广泛的地方性疾病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 ;环境污染 ;人口老龄化严重 ;疾病构成已发生变化等等 ,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民的健康 ,而且因地而异。因此 ,需要有因地制宜的对策和区域综合整治措施 ,才能收到迅速有效、稳固和长远的效果。 环境砷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砷是一种具有类金属特性的元素 ,广泛分布于大气、水、土壤、岩石和生物体中。砷化物自被发现以来就以其毒性而闻名 ,但其生理及药理学作用亦不容忽视。随着社会的发展 ,砷在工农业及医药、化学等领域广为应用 ,这在不同程度上造成环境污染 ,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们的健康 ;同时 ,国内外不断有新的富砷天然环境和地方性砷中毒事件被报道 ,其对所在地区居民健康的影响也引起普遍关注。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已表明砷是一种致癌物质 ,砷的危险度评价也日益受到重视。 砷对动物的功效. 砷化物早已用于饲料的添加剂中 ,每千克饲料中几克浓度范围的砷可增加动物体重 ,这可能是通过保护机体不患肠病或提高动物对饲料的利用率而起作用的。而给大鼠、小鸡、小猪、山羊等 4种不同动物喂以低砷饲料 (含砷量低于 35ng/ g),在它们幼年期便发现生长速度减慢 ,山羊生育能力明显受损 ,新生山羊的存活率亦降低。如在山羊哺乳期饲以低砷饲料 (含砷量低于 1 0 ng/ g),则山羊可因心肌和骨骼肌受损而发生死亡。超微结构观察可见心肌线粒体结构异常 ,膜上有小颗粒状高密度物质 ,而在晚期 ,线粒体膜可发生破裂。砷也可影响蛋氨酸和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在砷缺乏的大鼠和小鼠中 ,发现肝脏S-腺苷甲硫氨酸 (SAM)浓度降低 ,而 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升高。不同动物的实验结果均证实砷缺乏对动物产生不利影响 ,说明砷至少对动物是必需微量元素。 砷对人体的功效.人们很早就发现了砷的药用价值 ,如过去渔民用的祛寒剂、宫廷用的“长生丹”和美容用品以及砷凡纳明、Fowler's液等均含有砷。欧洲某些山区居民从幼年时就开始服用砷 ,至成年时剂量逐渐增加 ,已远远高出所报道的中毒剂量的范围。据称 ,摄入“适量”砷能使人有舒适强壮感 ,并可使骨髓造血旺盛 ,红细胞增多 ,组织细胞生长和繁殖活跃 ,食欲和体重增加等。但迄今为止 ,尚缺乏充分科学依据来证实 ,关于“适量”的界限也无法确定。近年来 ,有中国学者直接将三氧化二砷(As2 O3 ,1 0 mg/ d,静脉滴注 )用于急性早幼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治疗 ,取得了可喜效果 ,并引起世界上广泛关注。但在治疗过程中亦有部分病人发生砷中毒现象 ,而且治疗后砷的远期效应也应引起重视。目前尚无证据证明砷是人类必需微量元素 ,但有些研究结果表明砷可能具有重要生理功能。在ω- 3-脂肪酸存在的情况下 ,砷可增加皮肤出血时间 ,提示砷有可能是一种未知的出血因子。而且有学者发现 ,血液透析可影响体内砷平衡 ,使血清中砷含量降低。血清低砷水平也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血管性疾病以及肿瘤发生等有关。 砷的毒作用.砷和砷化物的毒性与其化学形态密切相关 ,无机砷的毒性远高于有机砷 ,且砷中毒主要由无机砷引起。但对有机砷的毒性也应注意 ,有证据表明甲基胂可与细胞间的巯基结合 ,易于诱发氧化性组织损伤 ;二甲胂酸亦可在细胞分裂中期诱导非整倍体的产生 ,提示有机砷在砷致癌过程中也有一定作用。以恶心、呕吐、腹泻及严重腹痛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砷中毒多发生在误服、谋杀或事故等情况下 ,严重者可发生神经异常、呼吸困难、心脏衰竭而死亡。慢性砷中毒是一个以皮肤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可引起皮肤病、造血功能低下、肝脏损害、感觉障碍、外周神经炎、厌食以及皮肤和内脏肿瘤等。最近有人群资料表明慢性砷中毒与高血

铁元素与人体健康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1 铁元素的生理作用 (1) 运输功能 (2) 造血功能 (2) 参与能量代谢 (2) 铁与酶 (2) 铁和免疫功能 (3) 铁与其他元素的关系 (3) 2 铁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 含量及分布 (3) 过量对人体的影响 (4) 缺乏对人体的影响 (4) 3 铁元素的代谢 (5) 铁元素的补充 (5) 食物补充铁 (5) 药物补充 (6) 铁元素的吸收 (6) 吸收途径 (6) 吸收方式 (6) 影响铁元素吸收的因素 (6) 铁元素的代谢 (6) 4 结束语 (7)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铁元素与人体健康 摘要:铁元素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虽然铁元素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对人体的生命运动起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但是,超出了正常浓度范围将会影响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本文通过对铁元素的介绍以及对铁元素的生理作用的探讨,让大家对铁元素与人类健康的密切关系有所认识。 关键词:铁元素;铁元素的生理作用;铁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铁元素的代谢 Iron and human health

Liu xiao qin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2008 Grade Instructor: Feng Yi Abstract:The ferrum is closely related to human plays a positive and important role in human the normal range but it will affect the body's health and even endanger the body that the ferrum,s concentration beyond the normal concentration article let everyone know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ferrum and human health through introduction of ferrum and discussion about its and physiological function. Keywords:ferrum; ferrum physiological role; ferrum and the health of human body relations; ferrum metabolism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但是,由于缺乏正 确的营养知识,各种营养相关疾病患病率大幅上升。因此,帮助人们掌握相关营养知识, 了解铁元素在人体中的代谢及其生理功能,对于改善人们铁缺乏状况,提高身体素质具 有重要意义。[1] 在目前已知的115种化学元素中,天然元素有92种。这92种天然元素中已有81种在 人体中被发现,[2]其中60多种与地壳中天然存在的元素相同。这些元素大体可分为必需 元素,非必需元素和有毒元素。必需元素是指健康组织中存在的生物生长和完成生命循 环所必需的元素,它们参与多种生化代谢,对生理功能产生直接影响现在,科学家已经 确定有25种元素是人体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包括11种常量元素和14种微量元素。 [3]某种元素含量超过体重%以上称为常量元素,它们构成人体总重量的%,其中氧、碳、氢、氮、硫、磷占人体总重量的%,在体内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氧、碳、氢、氮、钙、磷、硫、钾、钠、氯、镁。某种元素显示出生物功能,含量小于人类机体质量%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4]这类元素的总和仅占人体质量的%左右,它们含量虽少,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5]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人体必需的14种微量元素为:锌、铜、铁、碘、硒、铬、钴、锰、钼、钒、氟、镍、锶、锡。这些微量元素只能直接或间接由土壤供给,人体自身无法合成,必须从自然界中含微量元素丰富的食物中摄取。[6]微量元素虽然在体内含量很少,但它们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不可以被低估,它们在抗病、防癌、延年益寿等方面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没有这些必需的微量元素,酶的活性就会降低或完全丧失,激素、蛋白质、维生素的合成和代谢也会发生障碍,人类生命过程就难以继续。下面着重阐述微量元素中的铁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 铁元素的生理作用 铁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只有%,所占比例微乎其微,但在人体内的分布非常广,几 乎所有组织都包含铁。人体内约60%-79%[7]的铁以结合蛋白形式存在,形成血红蛋白, 成为血液里输送氧和交换氧的重要元素,同时,铁又是很多酶的组成成分和氧化还原反 应中的酶的活化剂。铁的主要生理作用如下: 运输功能[8]

3、自由基与疾病

自由基与疾病【自由基是万病之源】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非常了解,铁在空气中会生锈、钢在空气中会变绿色,银器在空气中会变黑,这就是氧化作用。大自然中氧化作用是破坏性,如铁生锈若不及时处理、保护,很快就会被腐蚀掉,而人的新陈代谢也是一种氧化,还原过程,自由基就是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也如同人体生锈,如不及时预防处理也会构成对人体损害。 人体本身有一种能力称为“抗氧化能力”来清除多余的自由基,但人随年龄增大或患疾病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也随之降低。所以自由基开始对人的细胞攻击,诱发多种疾病,医学研究证明与自由基有关的疾病有100多种。 脑梗塞、脑出血、颅脑外伤、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炎、脑水肿、老年性痴呆、帕金斯症、多发性硬化,甚至精神分裂症,都应当注意自由基的损伤。 氧自由基不但与衰老有关,而且还和许多衰老有关的疾病有关系,比如动脉硬化症、高血压、骨关节炎、白内障以及帕金森氏病等等。正常人体内有一套清除自由基的系统,即便如此,这个系统的力量会因人的年龄增长及体质改变而减弱,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由基会在细胞内不断积累。这会致使自由基的负面效应大大增强,从而引起多种疾病发病率的提高。 自由基与疾病的连锁反应 自由基与衰老有明显的关系,一些科学家认为自由基是引起衰老的主要原因。自由基能促使体内脂褐素生成,脂褐素在皮肤细胞中堆积即形成老年斑,在脑细胞中堆积,会引起记忆力减退或智力障碍,甚至出现老年痴呆症。自由基还可导致老年人皮肤松弛、皱纹增多、骨质再生能力减弱等,还会引起视网膜病变,诱发老年性视力障碍(如眼花、白内障)。而且,自由基还可引起器官组织细胞老化和死亡。老年人感觉与记忆力下降、动作迟钝及智力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过多的自由基导致了神经细胞数量大量减少。另外,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还与肺损伤、艾滋病、癌症、肾病、糖尿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所以寻找消除自由基及抗氧化药物对于保护人类健康具有重大意义。 衰老与自由基1 自由基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体外,如环境污染、紫外线照射、室内外废气、烟尘、细菌等等,它们会直接导致自由基的产生;二是来自体内,人体内也会自然形成自由基,它是人体代谢过程的正常产物,十分活跃又极不稳定,它们会附着于健康细胞之上,再慢慢瓦解健康细胞。 人体细胞遭受到自由基攻击,就好比铁暴露在空气中久了会生锈一样,这个过程叫做氧化。铁生锈了,就表示开始耗损,渐渐就会被腐蚀,人体衰老的过程就好像是铁被氧化的过程一样,实际上,生命衰老和病变的过程也就是氧化的速度超过还原的速度,而让我们体内细胞“生锈”的物质就是自由基。如果受损“生

如何降低自由基对人体的危害

如何降低自由基对人体的危害 自由基是客观存在的,对人类来说,无论是体内的还是体外的,自由基还在不断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制造出来。与自由基有关的疾病发病率也呈加速上升的趋势。既然人类无法逃避自由基的包围和夹击,那么就只有想方设法降低自由基对我们的危害。 随着科学家们对自由基研究的日渐深入,清除自由基,以减少自由基对人体的危害的方法也逐渐被揭示出来。 研究表明,自由基从产生到衰亡的过程就是电子转移的过程。在生命体系中,电子的转移是一种最基本的运动,而氧的的电子能力很强,因此,生物体内许多化学反映都与氧有关。科学家们发现损害人体健康的自由基几乎都与那些活性较强的含氧物质有关,他们把与这些物质相结合的自由基叫作活性氧自由基。活性氧自由基对人体的损害实际上是一种氧化过程。因此,要降低自由基的损害,就要从抗氧化做起。 既然自由基不仅存在于人体内,也来自于人体外,那么,降低自由基危害的途径也有两条:一是,利用内源性自由基清除系统清除体内多余自由基;二是发掘外源性抗氧化剂--自由基清除剂,阻断自由基对人体的入侵。 大量研究已经证实,人体内本身就具有清除多余自由基的能力,这主要是靠内源性自由基清除系统,它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等一些酶和维生素C、维生素E、还原性谷胱甘肽、胡萝卜素和硒等一些抗氧化剂。酶类物质可以使体内的活性氧自由基变为活性较低的物质,从而削弱它们对肌体的攻击力。酶的防御作用仅限于细胞内,而抗氧化剂有些作用于细胞膜,有些则是在细胞外就可起到防御作用。这些物质就深藏于我们体内,只要保持它们的量和活力它们就会发挥清除多余自由基的能力,使我们体内的自由基保持平衡。 要降低自由基对人体的危害,除了依靠体内自由基清除系统外,还要寻找和发掘外源性自由基清除剂,利用这些物质作为替身,让它们在自由基进入人体之前就先与自由基结合,以阻断外界自由基的攻击,使人体免受伤害。 在自然界中,可以作用于自由基的抗氧化剂范围很广,种类极多。目前,国内外已陆续发现许多有价值的天然抗氧化剂。在这方面的研究中,中国的科学家们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他们已经发现并证明了,我国一些特有的食用和药用植物中,含有大量的酚类物质,这些物质的特点是,有着很容易被自由基夺走的电子,而它们在失去电子后就会成为一种对人没有伤害的稳定物质。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专家历经八年时间从这些植物中研制出了天然抗氧化剂--自由基清除剂配方。在与卷烟厂技术人员合作的对动物的急性毒性实验中证明,在高浓度香烟的毒害下,使用了自由基清除剂

微量元素铁、锌、碘、硒、氟与人体健康的相关性探究

微量元素铁、锌、碘、硒、氟与人体健康的相关性探究X 微量元素铁、锌、碘、硒、氟与人体健康关系极为密切,从地方性疾病、 心血管疾病、免疫功能失调、某些肿瘤以及从减轻症状至增进健康和防止衰老,无处不显示出活力。本文探讨微量元素铁、锌、碘、硒、氟与人体健康的相关性。 标签:铁;锌;碘;硒;氟;人体健康;相关性 生命必需元素按其在人体中的含量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以含量0.01%为分界线,人体中含量低于0.01%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也称痕量元素)[1]。人们在研究了生物体内金属元素存在的状态、结构及其生物功能之后,发现微量元素参与了人体内酶的组成,构成了体内重要的载体和电子传递系统,参与某些激素和维生素的合成,并与某些疾病直接相关[2]。微量元素不能在体内自行合成,只能来自饮食、空气及各种外源性物质,容易产生缺乏或过量,从而引起疾病。因此,研究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相关性,是医药学领域值得重视的课题。本文就微量元素铁、锌、碘、硒、氟与人体健康的相关性进行探究,揭示它们与疾病防治的关系,促进健康长寿。 1 铁、锌、碘、硒、氟缺乏 1.1 铁(Fe) 铁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必需微量元素,它有参与氧的运输和贮存、参与合成细胞色素和多种金属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1]。铁是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组成部分,在体内参与氧的贮存、运输。Fe2+也是细胞色素的组成部分,参与氧的利用。当机体摄入铁不足时,往往导致缺铁性贫血、电子传递、氧化还原等代谢紊乱。 1.2 锌(Zn) 锌主要以结合状态(大分子配合物)存在于多种含锌酶中,分布于人体各组织中,尤以视网膜、脉络膜、前列腺内含量最高。锌对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维持细胞功能、调节机体免疫具有重要作用。缺锌时酶的活性下降,引起有关的代谢紊乱,使人体发育和生长受阻、厌食,影响生殖、皮肤病变并发炎症、伤口愈合差,味觉减退及胎儿畸形等。缺锌对生长期儿童影响最大,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反复呼吸道感染,性发育迟缓、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甚至智力发育障碍[3-4]。 1.3 碘(I) 碘是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是维持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碘缺乏会出现甲状腺肿大、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先天畸形等,还可导致不可逆的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智力低下、聋哑、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克汀病(呆小症)等一系列症状。缺碘可累及整个人群,由于婴幼儿和儿童

浅析微量元素铁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浅析微量元素铁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贡巧卓玛 【摘要】:Fe是体内含量最丰富的过渡金属元素,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它在人体中分布很广,几乎所有的组织都含有铁。它与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是血液中输送氧与交换氧的重要元素,也是许多酶的组成成分和氧化还原反应酶的激活剂。铁缺乏会导致贫血等疾病,而铁过量也会造成一系列的疾病。 【关键词】:铁的作用;铁缺乏的影响;铁过量与疾病 正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铁对人体健康的作用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18世纪,Menghini用磁铁吸附在干燥血中的颗粒,注意到了血液中含有铁。1892年,Bunge注意到婴幼儿容易缺乏铁。1928年,Mackay最早证明铁缺乏是伦敦东区婴幼儿贫血盛行的原因。她还以为提供铁强化的奶粉可缓解贫血。1932年,Castle及其同事确证无机铁可用于血红蛋白合成。缺铁性贫血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四大营养缺乏症之一。 1.铁在人体中的分布、利用和损失 人体内的铁按其功能可分为必需与非必需两部分。必需铁占体内铁总量的70%,存在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血红素酶类、辅助因子等。非必需铁则作为体内的贮存铁,主要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存在于肝、脾和骨髓中。铁在大脑中主要存在于大脑白质,基底核中含量最高,包括苍白球、尾状核、豆状核和黑质,而皮质及小脑中含量较低。、 一个成年人,全身含铁约 3–5g ,除以血红蛋白形式存在外,还有约 10% ,分布在肌肉和其它细胞中,是酶的构成成分之一。还有一部分称做贮备铁,贮备在肝脏、脾脏、骨髓、肠和胎盘中,约占总量的 15%~20% 。此外,还有少量的铁,以与蛋白质相结合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称做血浆铁,数量约为 3mg 。红细胞的寿命约为 120 天,最后在肝脏或脾脏中破裂。这样,每天破裂的红细胞数,约相当于红细胞总数的 1/120 。同时每天又有相同数量的新的红细胞,由红骨髓产生出来。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红细胞数,保持相对稳定。破坏(或死亡)的红细胞,分离出来的铁,转变成为血浆铁,进入骨髓中后,再次用来生产新的红细胞,肌肉及其它细胞中的铁也是如此,细胞破裂后,变成血浆铁,然后再用来合成新的细胞。因此,铁与蛋白质、脂肪等其它营养素不同,除出血造成铁的损失外,铁在人体内并无消耗,而是循环利用。尽管如此,但仍然有极少量的铁损失到身体外面,即每天脱落的肠粘膜、皮肤细胞以及毛发中所含的铁,成年男子约为 0.9mg ,女子约为 0.7mg 。因而每天需要从食物中吸收约 1mg 的铁,以资补充。又因为铁的吸收率因食物而异,通常为 10% 左右,再加上安全系数,从而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日膳食营养素供给量中,铁的摄取量成年男子为 12mg ,女子为 18mg ,孕妇、乳母为 28mg 。女子、孕妇、乳母因月经出血、胎儿成长和哺乳等原因,故每日应摄取铁的数量较多。 2.铁的作用: 2.1.铁与酶的关系 铁参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细胞色素氧化酶及触酶的合成,并激活旈基脱氢酶、黄嘌呤氧化酶等活性。红细胞的功能是输送氧,每个红细胞含2.8亿个血红蛋白,每个血红蛋白分子又含四个铁离子,正是这些亚铁血红素中的铁离子,才是真正携带和输送氧的重要成分。肌红蛋白是肌肉贮存氧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