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计算公式总结

常用的计算公式总结
常用的计算公式总结

常用的计算公式总结

资金时间价值是资金社会再生产过程所产生的增值,实质是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

一、资金成本

1、资金成本可以用绝对数表示,也可以用相对数表示。

K= 其中:K资金成本率(一般统称为资金成本)

P筹集资金总额D使用费F筹资费

f筹资费费率(即筹资费占筹集资金总额的比率)

2、各种资金来源的资金成本计算

1)普通股成:如果普通股各年份的股利固定不变,则

Kc= = = 其中:Kc普通股成本率普通股股票面值或时常总额

D每年固定股利总额(i为股利率) f筹资费率

2)优先股成本:

Kp= = = 其中:Kp优先股成本率Dp优先股每年股息

Po优先股票面值i股息率f筹资费率

例:某企业发行优先股股票,票面额按正常市场价计算为300万元,筹资率为4%,股息年利率为15%,则其成本率为多少?

解:Kp= = = = =8.98%

3)债券成本:企业发行债券后,所支付的债券利息是列入企业的成本开支的,因而使企业少缴一部分所得税,两者抵消后,实际上企业支付的债券利息仅为:债券利息:债券利息×(1-所的税税率)

其中:KB债券成本率Bo债券发行总额

I债券年利息总额f筹资费率

T所得税税率i债券年利息率

例:某企业发行长期债券500万元,筹资费率为3%,债券利息率为13%,所得税税率为33%,则起成本率为多少?

=8.98%

4)银行借款:企业所支付的利息和费用一般可作为企业的费用开开支,相应减少部分利润,会使企业少缴纳一部分所得税,因而使企业的实际支出相应减少。

对每年年末支付利息,贷款期末一次全部还本的的借款,其借款成本率:

其中:Kg借款成本率G贷款总额

I贷款年利息(i为贷款年利息) F贷款费用

5)租赁成本:将租赁成本列入企业成本,可以减少应付所得税:

其中:租赁成本率租赁资产价值

E年租金额T所得税税率

例:某企业租入施工机械一台,价值50万元,年租金10万元没,所得税税率33%,计算租赁成本率?

=13.4%

利率

利率也称为利息率,是单位时间内利息量和本金的比率

其中:i利率L单位时间内的利息P本金

单位时间也称为计息周期,通常为一年,但也有以半年、季度、月甚至周为单位。

资金利息计算

1、单利计算:仅用本金计算利息,不计算利息所产生的利息(私人多年定期存款中,银行不将第一年所获得利息转入到后一年本金去)。

利息发生在计息周期末。如果有n个计息周期,则

L=P×i×n

到投资期末,本金与利息之和(本利和),则

F=P(1+i.n)

其中:n计息周期数F本利和

例:某人存入银行1000元,定期为3年,年利率为13%,3年后本利和为?

F=P(1+i.n)=1000(1+0.13×3)=1390元

2、复利计算:除了本金利息外,还要计算利息产生的利息。

例:某人存入银行1000元,定期为3年,年利率为13%,3年后本利和为?

若采用复利计算则:F=P(1+i.n)3=1000(1+0.13×1)3=1442.89(元)

资金的时间价值

1、一次支付终值公式

已知:在第一年投入资金P,以年利率i进行复利计算,问第n年末的本利和F?

F=P(1+i)n

式中:(1+i)n称为复利终值系数,(,i,n)表示

则F=P(,i,n)

例:某企业向银行借款100万元,年利率为7%,5年后偿还?

F=P(1+i)n =100(1+0.07)5=140.26(万元)

2、一次支付现值公式

已知:欲在n年后取出款金额F,银行利率i进行复利计算,现在应付P?

P = F(1+i)-n

式中:(1+i)-n称为复利终值系数,(,i,n)表示

则P =F(,i,n)

例:某企业两年后拟从银行取出50万元,假定年利率为8%,现应存多少?

P = F(1+i)-n =50(1+0.07)-2=42.867(万元)

3、等额年终值公式:

在经济活动期内,每单位时间间隔里具有相同的收入与支出(年等值)。设在n个时间周期内,每个时间周期末支出(或收入)相同的金额A,并在投资期末将资金全部收入(或支出)。

年终值公式:F=A

系数称为等额年终值公式系数,记为(,i,n)

故:F=A(,i,n)

例:连续每年年末投资1000元,年利率为6%,到第五年末可得本利和?

F=A=1000=5637(元)

若发生在年初,则=(1+0.06)×F=5975.22(元)

4、等额存储偿债基金公式:

已知:一笔n年末的借款F,拟在1至n年末等额存储一笔资金A,以便到n年期末偿还债务F,问A?

A = F

系数称为偿债资金系数,记为(,i,n)

故:A=F(,i,n)

例:为了在五年末获得5637元的资金,当资金利率为6%,每年末应存款多少?

A = F =5637=1000(元)

5、等额支付资金回收公式:

现投入一笔资金P,希望今后n年内将本利和在每年末以等额A的方式回收,问A?

A = P

系数称为偿债资金系数,记为(,i,n)

故:A=P(,i,n)

例:现投资100万元,预期利率为10%,坟年回收,每年可回收多少?

A = P =100=26.38(万元)

6、等额年现金值公式:

已知:n年内每年年末有一笔等额的收入(支出)A,求现值P?

P=A

系数称为偿债资金系数,记为(,i,n)

故:P = A(,i,n)

例:某公司拟投资一个项目,预计建成后每年获利10万元,3年后回收全部投资的利和,设贷款利率为10%,问该项目总投资为多少?

P=A=10=24.87(万元)

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

1、名义利率计算:在一年内,不考虑多次计息中利息产生的利息,此时资金的年利率成为名义利率;

2、实际利率:以计息周期利率来计算年利率,考虑了利息的时间价值(利息);

设:名义利率为i,实际利率为r,m为一年内资本计息次数;

可得:r=(1+)-1

若按名义利率i存入一笔资金,每年计息m次,共存n年,则可得本利和为?

F=P(1+)

例:1000元3年存款期,名义利率为8%,则:

1)单利:F= P(1+i.n)=1000(1+0.08×3)=1240(元)

2)年复利:=P(1+i)3=1000(1+0.08)3=1259.71(元)

3)季复利:=P(1+)=1268.42(元)

投资方案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净现金流量是指同一时期发生的现金收入与先进支出之代数和。

1、静态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投资回收期和投资收益率。由于静态评价指标对方案进行评价时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因而主要适用于对方案的粗率评价、机会鉴别、初步可行性研究。

1)静态投资回收期以Pt表示,是指以项目每年的净收益回收全部投资所需要的时间,是考察项目投资回收能力的重要指标。

其中:Pt静态投资回收期(年) CI现金流入量

CO现金流出量第t年净现金流量

累计现金流量为0的年份,即为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

静态投资回收期(Pt)=累计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的年份数-1+

例:某公司准备购入一设备以扩充生产能力,购买该设备花费50 000元,设备使用期5年,经计算在这5奶奶中发生在设备上的每年净现金流量分别为第一年7 500元,第二年9 600元,第三年9 500元,第四年9 900元,第五年25 000(假设均发生在年末),计算该方案静态投资回收期?

静态投资回收期(Pt)=累计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的年份数-1+=5-1+=4.54(年)

2)投资收益率(投资效果系数):项目达到设计能力后,其每年的净收益与项目全部投资的比率。是考察项目单位投资赢利能力的指数。

投资收益率=项目在正常年份的收益情况变化幅度较大的时候,可采用

投资收益率=投资收益率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在进行投资鲜明古经济评价时,根据不同的分析目的,又具体分为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资本金利润率,最常用的是投资利润率。

投资利润率:是指项目在正常生产年份内,企业所获得年利润总额或年平均利润总额与项目全部投资的比率:

投资利润率=投资利润率=10.5%

2、动态评价指标:与静态评价指标相比,动态评价指标考虑了时间价值。其指标一般有: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动态投资回收期

1)净现值:将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按照一个给定折现率(基准收益率)折算到建设初期(项目建设期第一年初)的现值和。

A、该指标是考察项目在计算期内赢利能力的主要动态评价指标:

其中:投资方案的净现值;

年度现金流入量(收入);

年度现金流出量(支出);

第t年净现金流量;

B、净现值计算结果判断。在计算出后有三种情况:

>0,说明方案可行,即项目的赢利能力超过期望收益水平;

=0,说明方案可考虑接受,即项目的赢利能力能达到所期望的最低财务赢利水平;

0,方案可行

2)内部收益率:指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即=0时的折现率。

A.内部收益率

B.内部收益率()方案的判断原则:

若>,则>0,方案可以接受;

若=,则=0,方案可以考虑接受;

若<,则<0,方案不可行;

C.内部收益率的计算:实际工作中,采用线性插值法来求得内部收益率,计算步骤:

根据经验,选定一个适当的折现率;

根据投资方案的现金流量表,用选定的折现率求出方案净现值;

若>0,适当增大;若<0,适当减少;

重复第三步,直到出现两个折现率和,使对应求出的净现值>0; <0,其中不超过2%5%.

例:某投资项目现金流量表见下表,采用列表法测算内部收益率的范围?

现值系数=(1+i)-n;的范围为7%8%之间;

3)动态投资回收期:在考虑了时间价值的情况下,以项目每年的净收益回收全部投资所需的时间。

A.其中:投资回收期;

行业基准现率;

B.动态投资回收期计算方法:根据项目的现金流量表数据进行计算;

=(累计净现金值出现正现值的年份数)-1+

例:某投资项目现金流量的有关数据如下表,基准收益率=12%,计算动态回收期?

解:=6-1+÷12.675=5.73年

C.动态投资回收期对方案评价判断准则:当≥0时,n为贷款机构要求的还贷期。

若≤n,则≥0,方案可以考虑接受;

若>n,则<0,方案不可行;

寿命期相同互斥方案比选

净现值法:计算各个备选方案的净现值后比较其大小而判断方案优劣的方法。

步骤:

分别计算各个方案的净现值,并用判断准则进行检验,剔除<0的方案;

对所有≥0方案的净现值进行比较;

根据净现值最大准则,选择净现值最大的方案为最佳投资方案;

例:现有A、B、C三个互斥方案,其寿命期均为8年,各方案的净现金流量见下表,已知=10%,试用净现值法选择最佳方案。

=26.711(万元)

同理:=21.029(万元)=4.111(万元)

可见方案A的净现值最大,故方案A为最佳方案。

盈亏平衡分析

1、盈亏平衡分析是研究工程建设项目投产后正常生产年份的产量、成本、利润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以盈亏平衡时的状况为基础,测算项目的生产负荷及承受风险的能力。盈亏平衡点越低,说明项目抵抗风险的能力越强。

1)利润构成:项目或企业的利润一般由收入情况和总的成本决定,而收入和成本都与项目正常生产年份的产品销量有关。总的销售收入在单位产品价格(P)一定的情况下与产品的产销量(Q)成正比,成本的总额与产销量之间也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产品的成本总额由固定成本(F)和变动成本(其中为单位产品变动成本)构成。在计算项目利润时还要考虑其产品应缴纳的税金总额(为单位产品的销售税)。

项目的利润表示:

2)盈亏平衡分析:当盈亏平衡时,企业利润为零,则可以得:

其中:盈亏平衡点产量,又称保本点产量。越小表示抵抗风险能力越强。

2、盈亏平衡分析的应用

1)在已知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和单位产品售价的情况下,可先预测保本的产销量,然后再根据市场预测结果判断项目的风险程度。一般借助于经营安全率指标来确定。

经营安全率越大,表明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越良好,拟建项目越可靠安全。

一般来说:≥30%,说明经营状况良好;25%≤<30%为较好,要警惕;

<10%则很危险。

2)当已知保本时的产销量,可计算保本时的生产能力利用率。这个指标表示达到盈亏平衡时实际利用的生产能力占项目设计生产能力的比率。这个比率越小,说明项目适应市场变化和抵御风险能力越强,反之,企业要利用较多的生产能力才能保本,项目承受风险能力较弱。

=××100%,Q为设计生产能力。

3)在已知项目产品的产销量,单位销售价格和固定成本总额的情况下,可预测保本要求的单位变动成本额,然后与项目产品实际可能发生的单位变动成本相比较,从而判断拟建项目偶无成本过高的风险。其中与保本点产量对应的单位变动成本,也称保本最高单位产品成本。

4)当已知项目产品的产销量,单位变动成本及固定总成本时,可测算保本的产品销售价格,将此最低售价与市场预测价格相比较,可判断拟建项目在产品价格方面能承受的风险。其中为保本单位产品售价,也称保本最低销售价格。

例:某方案年设计生产能力6000件,每件产品价格为50元,变动成本为20元,单位产品税金10元,年固定成本为64000元。求最大利润,产量盈亏平衡点,安全经营率,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当价格下跌46元/件时,安全经营率为多少?并估计风险。

解:最大利润:=6000×50-(64000+20×6000+10×6000)

=56000(元)

产量盈亏平衡点:==3200(件)

经营安全率:=产生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当价格下跌为46元/件时:=4000 (件)

经营安全率:=33%

计算结果表明,当价格下跌到46元/件时经营安全率有所下降(≥30%),但仍然处于经营良状况,项目风险很小

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指某一相关因素的变动对项目评价指标(内部收益率、净现值、投资回收期)的影响程度。敏感性分析是为了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和可靠性,预防决策中相关因素的变动可能带来的损失,或测算相关因素变动对项目投资评价指标的影响程度,或测算保持项目可行时,容许相关因素变动的范围。

可用敏感度来描述给定的不确定性变量因素的不同变动幅度对指标的影响程度:其中表示评价指标的变化值;表示不确定因素的变化值;

例:某项目总投资550万元,设计年生产能力为6000台,预计产品价格为500元/台,年经营成本为200万元,项目寿命期为10年,残值不计,标准折现率为10%,试分析该项目净现值对各项因素的敏感性。

解:现金流量:A=0.05×6000=300万元;

该项目的净现值:=(-500)+(0.05*600-200)=64.4>0,项目可行

敏感性因素确定:项目总投资、产品价格、经营成本的所有因素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导致净现值发生变化,所以应对这些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

三个因素:将这三个因素在初始值的基础上按±10%、±20%的变化幅度变化,分别计算初始对应净现值的变化情况,的出结果如下表:

单位:万元

从上可以看出,产品价格的变动对净现值的影响程度最大。他们对净现值的敏感排序为:产品价格→ 经营成本→ 总投资,因此应对该项目的产品价格做进一步的测算,因为产品价格的变化会给投资带来较大的风险。

概率分析

概率分析又称为风险分析,是利用概率来研究和预测不确定因素对项目经济评价影响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1、概率的基本概念

1)随机现象、随机时间和随机变量:无法事先预料其结果的偶然性现象,称随机现象;随机现象的每一种结果,就是一次随机事件。表示各种结果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对一个拟建工程来说,其产品价格是不确定的,今后产品价格的变动,是一种随机现象,存在着多种可能性,每一种可能性,就代表了一次随机事件,而产品售价本身,以看成是由各种复杂因素随机的决定的随机变量。概率分析可以对产品售价这种随机变量进行分析,并且找出最有可能实现的产品售价,进而重新计算项目的经济效益。

2)概率:某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程度。概率有主观概率和客观概率。客观概率的确定是以无数次实验为基础。

对于随机变量,其概率写作。概率可以用百分比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

概率的基本性质:概率是正值,即>0; 任何随机时间的概率皆在0与之间,即0<<1; 所有随机实践的综合等于1,即

3)概率分布:所有随机变量可能出现的概率的分布情况。

某项目产品售价(随机变量)的可能取值范围及各取值的概率可用概率分布表表示。

4)数学期望值:随机变量取值的加权平均值称为数学期望值。这个平均值实际上是随机变量最可能出现的值。

数学期望值用表示:其中为各个取值的概率值;为对应随机变量。

5)标准偏差:表示数学期望值和真实值的偏差程度的一个概念,亦称均方差。通过计算标准偏差,可以了解到随机变量最可能的变动范围没,从而相应缩小不确定性分析的范围。

标准偏差计算:б=±,

其中表示随机变量X经平方后的平均值,随机变量X平均值的平方。

2、概率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先选定一个不确定因素作为分析对象; 估计此不确定因素出现各种可能情况的概率,列出概率分布表; 采用公式计算期望值E; 计算标准偏差б; 根据该不确定因素的数学期望值及标准偏差,重新分别计算项目的经济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偏差程度; 按以上步骤和方法依次对其余不确定因素进行概率分析,并重新计算经济效益; 对以上分析结果作出综合评价。

例:在对某项目做敏感分析中我们看到,产品价格的变动对项目经济效益的影响最大,在敏感分析中假设产品价格下降10%或20%,事实上产品价格会有多种可能性,究竟会出现什么情况,应通过概率分析来解决。

在项目原经济效益测算中,该产品的加权平均价格为500元/台,现经专家预测,该产品的平均价格及概率分布见下表,试对该产品作出概率分析,并重新计算项目的经济效益。

该产品的数学期望值:E=460×0.2+480×0.3+510×0.3+550×0.1+580×0.1

=502元/台

计算结果表明,产品最可能价格是502元/台;

计算价格标准差б=±

=4602×0.2+4802×0.3+5102×0.3+5502×0.1+5802×0.1=253360

=(502)2=252004

б=±36.82元,则该产品的最低价格为(502+36.82)元;最高价格(502-36.82)元。

分别以502元/台的期望价格和465.18元的最低可能价格、以及538.82元/台的最高可能价格,对项目经济效益重新评价。

在上述计算后,再分别对其他最敏感的因素进行概率分析,并分别重新计算项目的经济效益,最后作出总的评价。

材料消耗计算

1、理论计算法

1)砖砌体材料用量计算:

标准砖砌体中,标准砖、砂浆用量计算公式:

每立方米砖砌体标准砖净用量(块)=

而:墙厚×为一个标准砖(240×115×53mm,灰缝10mm)的体积=0.00378(m3)

故:1m3砖砌体所耗用砖净用量为1÷0.00378=264.55(块)

常用的计算公式

常用的计算公式 【和差问题公式】 (和+差)÷2=较大数; (和-差)÷2=较小数。 【和倍问题公式】 和÷(倍数+1)=一倍数; 一倍数×倍数=另一数, 或和-一倍数=另一数。 【差倍问题公式】 差÷(倍数-1)=较小数; 较小数×倍数=较大数, 或较小数+差=较大数。 【平均数问题公式】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一般行程问题公式】 平均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平均速度; 路程÷平均速度=时间。 【反向行程问题公式】反向行程问题可以分为“相遇问题”(二人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和“相离问题”(两人背向而行)两种。这两种题,都可用下面的公式解答:

(速度和)×相遇(离)时间=相遇(离)路程;相遇(离)路程÷(速度和)=相遇(离)时间;相遇(离)路程÷相遇(离)时间=速度和。 【同向行程问题公式】 追及(拉开)路程÷(速度差)=追及(拉开)时间;追及(拉开)路程÷追及(拉开)时间=速度差;(速度差)×追及(拉开)时间=追及(拉开)路程。 【列车过桥问题公式】 (桥长+列车长)÷速度=过桥时间; (桥长+列车长)÷过桥时间=速度; 速度×过桥时间=桥、车长度之和。 【行船问题公式】 (1)一般公式: 静水速度(船速)+水流速度(水速)=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 (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船速; (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 (2)两船相向航行的公式: 甲船顺水速度+乙船逆水速度=甲船静水速度+乙船静水速度 (3)两船同向航行的公式: 后(前)船静水速度-前(后)船静水速度=两船距离缩小(拉大)速度。 (求出两船距离缩小或拉大速度后,再按上面有关的公式去解答题目)。 【工程问题公式】 (1)一般公式:

高数积分公式大全

常 用 积 分 公 式 (一)含有ax b +的积分(0a ≠) 1. d x ax b +?=1 ln ax b C a ++ 2.()d ax b x μ +? = 11 ()(1) ax b C a μμ++++(1μ≠-) 3. d x x ax b +?=21 (ln )ax b b ax b C a +-++ 4.2d x x ax b +? =22311()2()ln 2ax b b ax b b ax b C a ?? +-++++???? 5. d ()x x ax b +?=1ln ax b C b x +-+ 6. 2d () x x ax b +? = 21ln a ax b C bx b x +-++ 7. 2 d ()x x ax b +?=21(ln )b ax b C a ax b ++++ 8.22d ()x x ax b +? =2 31(2ln )b ax b b ax b C a ax b +-+-++ 9. 2 d () x x ax b +? =211ln ()ax b C b ax b b x +-++ 的积分 10. x C + 11.x ?=2 2 (3215ax b C a - 12.x x ?=2223 2(15128105a x abx b C a -+ 13. x ? =22 (23ax b C a -

14 . 2x ? =222 3 2(34815a x abx b C a -+ 15 .? (0) (0) C b C b ?+>< 16 . ? 2a b - 17. d x x ? =b ?18 . x ? =2a x -+ (三)含有2 2 x a ±的积分 19. 22d x x a +?=1arctan x C a a + 20. 22d ()n x x a +?=2221222123d 2(1)()2(1)()n n x n x n a x a n a x a ---+-+-+? 21. 22d x x a -?=1ln 2x a C a x a -++ (四)含有2 (0)ax b a +>的积分 22.2d x ax b +? =(0) (0) C b C b ?+>+< 23. 2d x x ax b +?=2 1ln 2ax b C a ++

统计学期末复习-公式汇总

统计报表 专门调查 普查 抽样调查 典型调查 重点调查 按调查的组织方式不同分为 按调查时间是否连续分为 按调查单位的范围大小分为 全面调查 非 全面调查 一次性调查 经 常性调查 统计学复习 第一章 1.“统计”的三个涵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2.三者之间的关系: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工作与工作成果的关系; 统计资料和统计学是实践与理论的关系 3.统计学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广泛性) 4.统计工作的过程一般分为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三个阶段 5.总体与总体单位的区分:统计总体是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构成总体的这些个别单位称为总体单位。(总体或总体单位的区分不是固定的:同一个研究对象,在一种情况下是总体,在另一种情况下可能成了总体单位。) 6.标志: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 A 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质的特征,不能用数值来表示。如:性别、职业、血型色彩 B 数量标志—标志总体单位量的特征,可以用数值来表示。如:年龄、工资额、身高 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 指标名称体现事物质的规定性,指标数值体现事物量的规定性 第二章 1.统计调查种类 2.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六项基本内容: 1)确定调查目的;(为什么调查) 2)确定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向谁调查) 调查对象——社会现象的总体 调查单位——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总体单位) 填报单位——报告调查内容,提交统计资料 3)确定调查项目、拟定调查表格;(调查什么) 4)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 5)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6)选择调查方法。

建筑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大全及附图

建筑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大全及附图 工程量计算公式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公式 S=(A+4)×(B+4)=S底+2L外+16 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 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 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 S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 L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点击>>工程资料免费下载 二、基础土方开挖计算 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加工作面,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 (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2)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A+2C+K×H)H×L。 式中:V—基槽土方量; A—槽底宽度; C—工作面宽度; H—基槽深度; L—基槽长度。.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基坑开挖: V=1/6H[A×B+a×b+(A+a)×(B+b)+a×b]。 式中:V—基坑体积; A—基坑上口长度; B—基坑上口宽度; a—基坑底面长度; b—基坑底面宽度。 三、回填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1、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基槽(坑)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 式中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一般包括垫层、墙基础、柱基础、以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等所占体积 2、室内回填土体积=主墙间净面积×回填土厚度-各种沟道所占体积 主墙间净面积=S底-(L中×墙厚+L内×墙厚) 式中:底—底层建筑面积; L中—外墙中心线长度;

(施工手册第四版)第二章常用结构计算2-1 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

2常用结构计算 2-1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 2-1-1荷载 1.结构上的荷载 结构上的荷载分为下列三类: (1)永久荷载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 (2)可变荷载如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和积灰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雪活载等。 (3)偶然荷载如爆炸力、撞击力等。 建筑结构设计时,对不同荷载应采用不同的代表值。 对永久荷载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 对可变荷载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 对偶然荷载应按建筑结构使用的特点确定其代表值。 2.荷载组合 建筑结构设计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在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效应)组合,并应取各自的最不利的效应组合进行设计。 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或偶然组合进行荷载(效应)组合。 γ0S≤R(2-1) 式中γ0——结构重要性系数; S——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R——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 对于基本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应从下列组合值中取最不利值确定: (1)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2-2)式中γG——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γQi——第i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其中Y Q1为可变荷载Q1的分项系数; S GK——按永久荷载标准值G 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S QiK——按可变荷载标准值Q i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其中S Q1K为诸可变荷载效应中起控制作用者; ψci——可变荷载Q i的组合值系数; n——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数。 (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2-3)(3)基本组合的荷载分项系数 1)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 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 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 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 一般情况下应取1.0; 对结构的倾覆、滑移或漂浮验算,应取0.9。 2)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 一般情况下应取1.4; 对标准值大于4kN/m2的工业房屋楼面结构活荷载应取1.3。 对于偶然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宜按下列规定确定:偶然荷载的代表值不乘分项系数;与偶然荷载同时出现的其他荷载可根据观测资料和工程经验采用适当的代表值。 3.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及其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见表2-1) 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及其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表2-1 类别 标 准值 ( 组 合值系数 频 遇值系数 准永 久值系数

积分公式表,常用积分公式表

积分公式表 1、基本积分公式: (1) (2) (3) (4) (5) (6) (7) (8) (8) (10) (11) 2、积分定理: (1)()()x f dt t f x a ='??????? (2)()()()()[]()()[]()x a x a f x b x b f dt t f x b x a '-'='??????? (3)若F (x )是f (x )的一个原函数,则)()()()(a F b F x F dx x f b a b a -==? 3、积分方法 ()()b ax x f +=1;设:t b ax =+

()()222x a x f -=;设:t a x sin = ()22a x x f -=;设:t a x s e c = ()22x a x f +=;设:t a x t a n = ()3分部积分法:??-=vdu uv udv 附:理解与记忆 对这些公式应正确熟记.可根据它们的特点分类来记. 公式(1)为常量函数0的积分,等于积分常数. 公式(2)、(3)为幂函数 的积分,应分为与 . 当 时, , 积分后的函数仍是幂函数,而且幂次升高一次. 特别当 时,有 . 当 时, 公式(4)、(5)为指数函数的积分,积分后仍是指数函数,因为 ,故 ( , )式右边的 是在分 母,不在分子,应记清. 当 时,有 . 是一个较特殊的函数,其导数与积分均不变.

应注意区分幂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形式,幂函数是底为变量,幂为常数;指数函数是底为常数,幂为变量.要加以区别,不要混淆.它们的不定积分所采用的公式不同. 公式(6)、(7)、(8)、(9)为关于三角函数的积分,通过后面的学习还会增加其他三角函数公式. 公式(10)是一个关于无理函数的积分 公式(11)是一个关于有理函数的积分 下面结合恒等变化及不定积分线性运算性质,举例说明如何利用基本积分公式求不定积分. 例1 求不定积分. 分析:该不定积分应利用幂函数的积分公式. 解: (为任意常数) 例2 求不定积分. 分析:先利用恒等变换“加一减一”,将被积函数化为可利用基本积分公式求积分的形式.

统计学知识点汇总情况

统计学知识点汇总 一、统计学 统计学是一门关于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科学。 三、统计的特点 (1)数量性: 社会经济统计的认识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包括现象的数量表现、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和质量互变的数量界限。 (2)总体性: 社会经济统计的认识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的数量方面。例如,国民经济总体的数量方面、社会总体的数量方面、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总体的数量方面、各企事业单位总体数量方面等等。 (3)具体性: 社会经济统计的认识对象是具体事物的数量方面,而不是抽象的量。这是统计与数学的区别。(4)社会性: 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条件、过程和结果,社会经济统计以社会经济现象作为研究对象,自然具有明显的社会性。 四、统计工作过程 (1)统计设计 根据所要研究问题的性质,在有关学科理论的指导下,制定统计指标、指标体系和统计分类,给出统一的定义、标准。同时提出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案和工作进度等。 (2)收集数据 统计数据的收集有两种基本方法,实验法和调查法。 (3)整理与分析

描述统计是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登记、审核、整理、归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出各种能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并用图表的形式表示经过归纳分析而得到的各种有用的统计信息。 推断统计是在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利用一定的方法根据样本数据去估计或检验总体的数量特征。 (4)统计资料的积累、开发与应用 对于已经公布的统计资料需要加以积累,同时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加工,结合相关的实质性学科的理论知识去进行分析和利用。 五、统计总体的特点 (1)大量性 大量性是指构成总体的总体单位数要足够的多,总体应由大量的总体单位所构成,大量性是对统计总体的基本要求; (2)同质性 同质性是指总体中各单位至少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变标志,即至少有一个具有某一共同标志表现的标志,使它们可以结合起来构成总体,同质性是构成统计总体的前提条件; (3)变异性 变异性就是指总体中各单位至少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变异标志,即至少有一个不同标志表现的标志,作为所要研究问题的对象。变异性是统计研究的重点。 六、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 标志中的品质标志不能用数量表示;而所有的指标都能用数量表示。 标志(指数量标志)不一定经过汇总,可直接取得;而指标(指数量指标)一定要经过汇总才能取得。

常用的计算公式大全

齐全的计算公式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计算,为此特向大家提供各种换算公式,以供参考。 1平方公里(km2)=100公顷(ha)=247.1英亩(acre)=0.386平方英里(mile2) 1平方米(m2)=10.764平方英尺(ft2) 1平方英寸(in2)=6.452平方厘米(cm2) 1公顷(ha)=10000平方米(m2)=2.471英亩(acre) 1英亩(acre)=0.4047公顷(ha)=4.047×10-3平方公里(km2)=4047平方米(m2 ) 1英亩(acre)=0.4047公顷(ha)=4.047×10-3平方公里(km2)=4047平方米(m2 ) 1平方英尺(ft2)=0.093平方米(m2) 1平方米(m2)=10.764平方英尺(ft2) 1平方码(yd2)=0.8361平方米(m2) 1平方英里(mile2)=2.590平方公里(km2) 体积换算 1美吉耳(gi)=0.118升(1)1美品脱(pt)=0.473升(1) 1美夸脱(qt)=0.946升(1)1美加仑(gal)=3.785升(1) 1桶(bbl)=0.159立方米(m3)=42美加仑(gal)1英亩·英尺=1234(注本文介绍的生活常用资料,销售小技巧,一些小方法的消防安全法律知识所

立方米(m3 ) 1立方英寸(in3)=16.3871立方厘米(cm3)1英加仑(gal)=4.546升(1) 10亿立方英尺(bcf)=2831.7万立方米(m3) 1万亿立方英尺(tcf)=283.17亿立方米(m3) 1百万立方英尺(MMcf)=2.8317万立方米(m3) 1千立方英尺(mcf)=28.317立方米(m3) 1立方英尺(ft3)=0.0283立方米(m3)=28.317升(liter)1立方米(m3)=1000升(liter)=35.315立方英尺(ft3)=6.29桶(bbl)长度换算 1千米(km)=0.621英里(mile)1米(m)=3.281英尺(ft)=1.094码(yd) 1厘米(cm)=0.394英寸(in)1英寸(in)=2.54厘米(cm) 1海里(n mile)=1.852千米(km)1英寻(fm)=1.829(m) 1码(yd)=3英尺(ft)1杆(rad)=16.5英尺(ft) 1英里(mile)=1.609千米(km)1英尺(ft)=12英寸(in) 1英里(mile)=5280英尺(ft)1海里(n mile)=1.1516英里(mile)质量换算 1长吨(long ton)=1.016吨(t)1千克(kg)=2.205磅(lb) 1磅(lb)=0.454千克(kg)[常衡] 1盎司(oz)=28.350克(g) 1短吨(sh.ton)=0.907吨(t)=2000磅(lb) (注本文介绍的生活常用资料,销售小技巧,一些小方法的消防安全法律知识所

Excel常用的函数计算公式大全(一看就会)

计算机等级考试 =公式名称(参数1,参数2,。。。。。) =sum(计算范围) =average(计算范围) =sumifs(求和范围,条件范围1,符合条件1,条件范围2,符合条件2,。。。。。。) =vlookup(翻译对象,到哪里翻译,显示哪一种,精确匹配) =rank(对谁排名,在哪个范围里排名) =max(范围) =min(范围) =index(列范围,数字) =match(查询对象,范围,0) =mid(要截取的对象,从第几个开始,截取几个) =int(数字) =weekday(日期,2) =if(谁符合什么条件,符合条件显示的内容,不符合条件显示的内容) =if(谁符合什么条件,符合条件显示的内容,if(谁符合什么条件,符合条件显示的内容,不符合条件显示的内容)) EXCEL的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一、单组数据加减乘除运算: ①单组数据求加和公式:=(A1+B1) 举例:单元格A1:B1区域依次输入了数据10和5,计算:在C1中输入=A1+B1 后点击键盘“Enter(确定)”键后,该单元格就自动显示10与5的和15。 ②单组数据求减差公式:=(A1-B1) 举例:在C1中输入=A1-B1即求10与5的差值5,电脑操作方法同上; ③单组数据求乘法公式:=(A1*B1) 举例:在C1中输入=A1*B1即求10与5的积值50,电脑操作方法同上; ④单组数据求乘法公式:=(A1/B1) 举例:在C1中输入=A1/B1即求10与5的商值2,电脑操作方法同上; ⑤其它应用: 在D1中输入=A1^3即求5的立方(三次方); 在E1中输入=B1^(1/3)即求10的立方根 小结:在单元格输入的含等号的运算式,Excel中称之为公式,都是数学里面的基本 运算,只不过在计算机上有的运算符号发生了改变——“×”与“*”同、“÷”与 “/”同、“^”与“乘方”相同,开方作为乘方的逆运算,把乘方中和指数使用成分数 就成了数的开方运算。这些符号是按住电脑键盘“Shift”键同时按住键盘第二排 相对应的数字符号即可显示。如果同一列的其它单元格都需利用刚才的公式计算,只 需要先用鼠标左键点击一下刚才已做好公式的单元格,将鼠标移至该单元格的右下 角,带出现十字符号提示时,开始按住鼠标左键不动一直沿着该单元格依次往下拉到 你需要的某行同一列的单元格下即可,即可完成公司自动复制,自动计算。

荷载静力计算

常用结构计算 荷载结构静力计算 荷载 1.结构上的荷载 结构上的荷载分为下列三类: (1)永久荷载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 (2)可变荷载如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和积灰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雪活载等。 (3)偶然荷载如爆炸力、撞击力等。 建筑结构设计时,对不同荷载应采用不同的代表值。 对永久荷载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 对可变荷载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 对偶然荷载应按建筑结构使用的特点确定其代表值。 2.荷载组合 建筑结构设计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在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效应)组合,并应取各自的最不利的效应组合进行设计。 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或偶然组合进行荷载(效应)组合。 γ0S≤R(2-1) 式中γ0——结构重要性系数; S——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R——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

对于基本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应从下列组合值中取最不利值确定: (1)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2-2) 式中γG——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γQi——第i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其中Y Q1为可变荷载Q1的分项系数; S GK——按永久荷载标准值G 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S QiK——按可变荷载标准值Q i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其中S Q1K为诸可变荷载效应中起控制作用者; ψci——可变荷载Q i的组合值系数; n——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数。 (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2-3)(3)基本组合的荷载分项系数 1)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 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 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 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 一般情况下应取1.0; 对结构的倾覆、滑移或漂浮验算,应取0.9。

结构静力计算和动力计算的对比分析

结构静力计算与动力计算的对比分析 结构精力计算和结构动力计算是一个比较理论化和深度比较广的论述题目,在此,我仅凭本人有限的学识来展开对两者内容及关系的介绍和论述。也藉此契机,对结构力学上下册作一个比较系统的梳理和总结,为以后的学习以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我想先介绍一下有关结构力学的基本概念,让读者可以带着一个整体、宏观的概念去深入理解具体的内部结构内容。 那么,我想从静力荷载和动力荷载的含义入题。静力荷载是指其大小、方向和位置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很缓慢的荷载,它不致使结构产生显著的加速度,因而可以略去惯性力的影响。结构的自重及其他恒荷载即属于静力荷载。动力荷载是指随时间迅速变化的荷载,它将引起结构振动,使结构产生不容忽视的及速度,因而必须考虑惯性力的影响。除荷载外,还有其他一些非荷载因素作用也可使结构产生内力和位移,例如温度变化、制造误差、材料收缩以及松弛、徐变等。 在结构静力计算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计算结构的位移,而一切都要从虚功原理说起。虚功原理的两种表述:1、对于刚体体系,刚体体系处于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对于任何虚位移,所有外力所作虚功总和为零;2、对于变形体系,其处于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对于任何虚位移,外力所作虚功总和等于各微段上的内力在其变形上所作的虚功总和,简单说,外力虚功等于内力虚功。 虚功方程: 由于力状态与位移状态是彼此独立无关的,因此运用单位荷载法: 由: 得位移计算一般公式: 同过几何关系可得弯矩图乘法便捷计算公式(为计算带来极大的方便): 力法: 力法典型方程: (系数δ?、的求解方法如同上述虚功原理的原理。) 该方程的物理意义为:基本结构在全部多余未知力和荷载共同作用下,在去掉各多余联系处沿各多余未知力方向的位移,应与原结构相应的位移相等。可见,力法可以求解出超静N u s s W F d Md F d ?γ=++∑∑∑???1k R N u s s F c F d Md F d ?γ?+=++∑∑∑∑??? N S S s k N s R F ds Md F d F M F F c EA EI GA γ?=++-∑∑∑∑???S w c Md A y M EI EI =∑?1111221211222200P P X X X X δδδδ++?=??++?=?基本体系 1 X 结 构

统计学常用公式汇总情况

统计学常用公式汇总 项目三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组距=上限-下限 a) 组中值=(上限+下限)÷2 b) 缺下限开口组组中值=上限-邻组组距/2 c) 缺上限开口组组中值=下限+1/2邻组组距 例 按完成净产值分组(万元) 10以下 缺下限: 组中值=10—10/2=5 10—20 组中值=(10+20)/2=15 20—30 组中值=(20+30)/2=25 30—40 组中值=(30+40)/2=35 40—70 组中值=(40+70)/2=55 70以上 缺上限:组中值=70+30/2=85 项目四 统计描述 i. 相对指标 1. 结构相对指标=各组(或部分)总量/总体总量 2. 比例相对指标=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 3. 比较相对指标=甲单位某指标值/乙单位同类指标值 4. 动态相对指标=报告期数值/基期数值 5. 强度相对指标=某种现象总量指标/另一个有联系而性质不同的现 象总量指标 6.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K = 计划数 实际数 =%%计划规定的完成程度实际完成程度 7. 计划完成程度(提高率):K= %10011?++计划提高百分数实际提高百分数 计划完成程度(降低率):K= %10011?--计划提高百分数 实际提高百分数

ii. 平均指标 1.简单算术平均数: 2.加权算术平均数 或 iii. 变异指标 1. 全距=最大标志值-最小标志值 2.标准差: 简单σ= ; 加权 σ= 成数的标准差(1) p p p σ=-3.标准差系数: 项目五 时间序列的构成分析 一、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方法: (1)由总量指标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①由时期数列计算 n a a ∑= ②由时点数列计算 在连续时点数列的条件下计算(判断标志按日登记):∑ ∑=f af a 在间断时点数列的条件下计算(判断标志按月/季度/年等登记): 若间断的间隔相等,则采用“首末折半法”计算。公式为: 1 212 11 21-++++=-n a a a a a n n Λ

积分公式大全

积分公式大全

2 常 用 积 分 公 式 (一)含有ax b +的积分(0a ≠) 1.d x ax b +?=1 ln ax b C a ++ 2.()d ax b x μ +?=1 1() (1)ax b C a μμ++++(1μ≠-) 3.d x x ax b +?=2 1(ln )ax b b ax b C a +-++ 4 5 6.2 d () x x ax b +?=2 1ln a ax b C bx b x +-++ 7.2 d ()x x ax b +?=2 1(ln )b ax b C a ax b ++++ 8. 2 2d ()x x ax b +?= 2 31(2ln )b ax b b ax b C a ax b +-+-++ 9.2 d () x x ax b +?=2 11ln ()ax b C b ax b b x +-++ 的积分 10 .x ?= C 11 .x ?=2 2(3215ax b C a -

3

4 22 23.2 d x x ax b +?=2 1ln 2ax b C a ++ 24. 2 2d x x ax b +?=2 d x b x a a ax b -+? 25.2d () x x ax b +? = 2 21ln 2x C b ax b ++ 26.2 2 d ()x x ax b +?=2 1d a x bx b ax b --+? 27.32d () x x ax b +? = 2222 1ln 22ax b a C b x bx +-+ 28.2 2 d ()x ax b +?=2 2 1d 2()2x x b ax b b ax b +++? (五)含有2 ax bx c + +(0) a >的积分 29.2 d x ax bx c ++?= 22(4) (4) C b ac C b ac +<+> 30.2 d x x ax bx c ++? =2 21d ln 22b x ax bx c a a ax bx c ++- ++? (0) a >的积分 31.=1 arsh x C a +=ln(x C +

统计学公式汇总,推荐文档

第三章统计整理 第四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第五章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

= ∑(x -x)2 n :标准差 p:成数 2 :方差 标准差:开()根号 方差:不开()根号∑(x -x)2 f =∑f =p(1 -p) 2 =∑(x -x) 2 n ∑(x -x)2 f 2 =∑ f V = x V平均差系数

第六章动态数列

第七章统计指数

第八章 抽样调查 公式名称 数学公式 说明 2 n 平均数u = (1- ) x n N 不重复 1、不重置抽样比重置抽样多加个 (1 - n ),此项为修正系数。 N 2、公式中的标准差和成数 P 一般用样本的标准差 s 和成数 p 来代替。 抽样 成数: u = P (1 - P ) (1 - n ) p n N 抽样平均误差 平均数: u = x n 重复 成数: u = P (1 - P ) 抽样 p n 平均数: x - ? ≤ X ≤ x + ? x x 抽样极 重复抽样, ? = t x n ? = t P (1 - P ) ; p n 2 n 不重复抽样, ? = t (1- ) x n N ? = t P (1 - P ) (1 - n ) p n N 区间估计 限误差 成数: x - ? p ≤ X ≤ x + ? p 样本数的确定 平均数: n = t 22 x ? x 2 重复抽样 公式中的标准差和成数 P 一般用样本的标准差 s 和成数 p 来代替。 t 2 P (1 - P ) 成数: n p = ?2p

Excel常用的函数计算公式大全(一看就会)

EXCEL的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一、单组数据加减乘除运算: ①单组数据求加和公式:=(A1+B1) 举例:单元格A1:B1区域依次输入了数据10和5,计算:在C1中输入 =A1+B1 后点击键盘“Enter(确定)”键后,该单元格就自动显示10与5的和15。 ②单组数据求减差公式:=(A1-B1) 举例:在C1中输入 =A1-B1 即求10与5的差值5,电脑操作方法同上; ③单组数据求乘法公式:=(A1*B1) 举例:在C1中输入 =A1*B1 即求10与5的积值50,电脑操作方法同上; ④单组数据求乘法公式:=(A1/B1) 举例:在C1中输入 =A1/B1 即求10与5的商值2,电脑操作方法同上; ⑤其它应用: 在D1中输入 =A1^3 即求5的立方(三次方); 在E1中输入 =B1^(1/3)即求10的立方根 小结:在单元格输入的含等号的运算式,Excel中称之为公式,都是数学里面的基本运算,只不过在计算机上有的运算符号发生了改变——“×”与“*”同、“÷”与“/”同、“^”与“乘方”相同,开方作为乘方的逆运算,把乘方中和指数使用成分数就成了数的开方运算。这些符号是按住电脑键盘“Shift”键同时按住键盘第二排相对应的数字符号即可显示。如果同一列的其它单元格都需利用刚才的公式计算,只需要先用鼠标左键点击一下刚才已做好公式的单元格,将鼠标移至该单元格的右下角,带出现十字符号提示时,开始按住鼠标左键不动一直沿着该单元格依次往下拉到你需要的某行同一列的单元格下即可,即可完成公司自动复制,自动计算。 二、多组数据加减乘除运算: ①多组数据求加和公式:(常用) 举例说明:=SUM(A1:A10),表示同一列纵向从A1到A10的所有数据相加; =SUM(A1:J1),表示不同列横向从A1到J1的所有第一行数据相加; ②多组数据求乘积公式:(较常用) 举例说明:=PRODUCT(A1:J1)表示不同列从A1到J1的所有第一行数据相乘; =PRODUCT(A1:A10)表示同列从A1到A10的所有的该列数据相乘; ③多组数据求相减公式:(很少用) 举例说明:=A1-SUM(A2:A10)表示同一列纵向从A1到A10的所有该列数据相减; =A1-SUM(B1:J1)表示不同列横向从A1到J1的所有第一行数据相减; ④多组数据求除商公式:(极少用) 举例说明:=A1/PRODUCT(B1:J1)表示不同列从A1到J1的所有第一行数据相除; =A1/PRODUCT(A2:A10)表示同列从A1到A10的所有的该列数据相除; 三、其它应用函数代表: ①平均函数 =AVERAGE(:);②最大值函数 =MAX (:);③最小值函数 =MIN (:); ④统计函数 =COUNTIF(:):举例:Countif ( A1:B5,”>60”) 说明:统计分数大于60分的人数,注意,条件要加双引号,在英文状态下输入。

高等数学积分公式大全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 凤呜大王* 常 用 积 分 公 式 (一)含有ax b +的积分(0a ≠) 1. d x ax b +?=1 ln ax b C a ++ 2.()d ax b x μ +? = 11 ()(1) ax b C a μμ++++(1μ≠-) 3. d x x ax b +?=21 (ln )ax b b ax b C a +-++ 4.2d x x ax b +? =22311()2()ln 2ax b b ax b b ax b C a ?? +-++++???? 5. d ()x x ax b +?=1ln ax b C b x +-+ 6. 2 d () x x ax b +? =21ln a ax b C bx b x +-++ 7. 2 d ()x x ax b +?=21(ln )b ax b C a ax b ++++ 8.22 d ()x x ax b +?=2 31(2ln )b ax b b ax b C a ax b +-+-++

9. 2 d () x x ax b +? =211ln ()ax b C b ax b b x +-++ 的积分 10 . x ? C + 11 .x ? =2 2 (3215ax b C a - 12 .x x ? =2223 2(15128105a x abx b C a -++ 13 . x ? =22 (23ax b C a - 14 . 2x ? =222 3 2(34815a x abx b C a -++ 15 .? (0) (0) C b C b ?+>< 16 . ? =2a bx b -- 17 . x ? =b ?18. 2d x x ? =2a + (三)含有2 2 x a ±的积分 19. 22d x x a +?=1arctan x C a a +

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讲解

2 常用结构计算 2-1 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 2-1-1 荷载 1.结构上的荷载 结构上的荷载分为下列三类: (1)永久荷载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 (2)可变荷载如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和积灰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雪活载等。 (3)偶然荷载如爆炸力、撞击力等。 建筑结构设计时,对不同荷载应采用不同的代表值。 对永久荷载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 对可变荷载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 对偶然荷载应按建筑结构使用的特点确定其代表值。 2.荷载组合 建筑结构设计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在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效应)组合,并应取各自的最不利的效应组合进行设计。 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或偶然组合进行荷载(效应)组合。 γ0S≤R (2-1) 式中γ0——结构重要性系数; S——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R——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 对于基本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应从下列组合值中取最不利值确定: (1)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2-2) 式中γG——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γQi——第i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其中Y Q1为可变荷载Q1的分项系数; S GK——按永久荷载标准值G 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S QiK——按可变荷载标准值Q i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其中S Q1K为诸可变荷载效应中起控制作用者; ψci——可变荷载Q i的组合值系数; n——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数。 (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2-3)(3)基本组合的荷载分项系数 1)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 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 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 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 一般情况下应取1.0; 对结构的倾覆、滑移或漂浮验算,应取0.9。 2)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 一般情况下应取1.4; 对标准值大于4kN/m2的工业房屋楼面结构活荷载应取1.3。 对于偶然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宜按下列规定确定:偶然荷载的代表值不乘分项系数;与偶然荷载同时出现的其他荷载可根据观测资料和工程经验采用适当的代表值。 3.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及其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见表2-1)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及其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表2-1

造价工程师常用的计算公式总结

资金时间价值是资金社会再生产过程所产生的增值,实质是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 一、资金成本 1、资金成本可以用绝对数表示,也可以用相对数表示。 K= 其中:K 资金成本率(一般统称为资金成本) P 筹集资金总额 D 使用费 F 筹资费 f 筹资费费率(即筹资费占筹集资金总额的比率) 2、各种资金来源的资金成本计算 1)普通股成:如果普通股各年份的股利固定不变,则 Kc= = = 其中:Kc 普通股成 本率 普通股股票面值或时常总额 D 每年固定股利总额(i 为股利率) f 筹资费率 2)优先股成本: Kp= = = 其中:Kp 优先股成本率 Dp 优先股每年股息 Po 优先股票面值 i 股息率 f 筹资费率 例:某企业发行优先股股票,票面额按正常市场价计算为300万元,筹资率为4%,股息年利率为15%,则其成本率为多少? 解:Kp= = = = =% 3)债券成本:企业发行债券 后,所支付的债券利息是列入企 业的成本开支的,因而使企业少 缴一部分所得税,两者抵消后, 实际上企业支付的债券利息仅 为:债券利息:债券利息×(1- 所的税税率) 其中:KB 债券成本率 Bo 债券发行总额 I 债券年利息总额 f 筹资费率 T 所得税税率 i 债券年利息率 例:某企业发行长期债券500 万元,筹资费率为3%,债券利息率为13%,所得税税率为33%,则起成本率为多少? =% 4)银行借款:企业所支付的利息和费用一般可作为企业的费用开开支,相应减少部分利润,会使企业少缴纳一部分所得税,因而使企业的实际支出相应减少。 对每年年末支付利息,贷款期末一次全部还本的的借款,其借款成本率: 其中:Kg 借款成本率 G 贷款总额 I 贷款年利息(i 为贷款年利息) F 贷款费用 5)租赁成本:将租赁成本列入企业成本,可以减少应付所得税: 其中: 租赁成本率 租赁资产价值 E 年租金额 T 所得税税率 例:某企业租入施工机械一台,价值50万元,年租金10万元没,所得税税率33%,计算租赁成本率? =% 利率 利率也称为利息率,是单位时间内利息量和本金的比率 其中:i 利率 L 单位时间内的利息 P 本金 单位时间也称为计息周期,通常为一年,但也有以半年、季度、月甚至周为单位。 资金利息计算 1、单利计算:仅用本金计算利息,不计算利息所产生的利息(私人多年定期存款中,银行不将第一年所获得利息转入到后一年本金去)。 利息发生在计息周期末。如果有n 个计息周期,则 L=P×i×n 到投资期末,本金与利息之和(本利和),则 F=P(1+ 其中:n 计息周期数 F 本利和 例:某人存入银行1000元,定期为3年,年利率为13%,3年后本利和为? F=P(1+=1000(1+×3)=1390元 2、复利计算:除了本金利息外,还要计算利息产生的利息。 例:某人存入银行1000元,定期为3年,年利率为13%,3年 后本利和为? 若采用复利计算则:F=P(1+3=1000(1+×1)3=(元) 资金的时间价值 1、一次支付终值公式 已知:在第一年投入资金P ,以年利率i 进行复利计算,问第n 年末的本利和F? F=P(1+i)n 式中:(1+i)n 称为复利终值系数,(,i ,n)表示 则F=P(,i ,n) 例:某企业向银行借款100万元,年利率为7%,5年后偿还? F=P(1+i)n =100(1+5=(万元) 2、一次支付现值公式 已知:欲在n 年后取出款金额F ,银行利率i 进行复利计算,现在应付P? P = F(1+i)-n 式中:(1+i)-n 称为复利终值系数,(,i ,n)表示 则P =F(,i ,n) 例:某企业两年后拟从银行取出50万元,假定年利率为8%,现应存多少? P = F(1+i)-n =50(1+-2=(万元) 3、等额年终值公式: 在经济活动期内,每单位时间间隔里具有相同的收入与支出 (年等值)。设在n 个时间周期内,每个时间周期末支出(或收入)相同的金额A ,并在投资期末将资金全部收入(或支出)。 年终值公式:F=A 系数称为等额年终值公式系数,记为(,i ,n) 故:F=A(,i ,n) 例:连续每年年末投资1000元,年利率为6%,到第五年末可得本利和? F=A=1000=5637(元) 若发生在年初,则=(1+×F=(元) 4、等额存储偿债基金公式: 已知:一笔n 年末的借款F ,拟在1至n 年末等额存储一笔资金A ,以便到n 年期末偿还债务F ,问A? A = F 系数称为偿债资金系数,记 为(,i ,n) 故:A=F(,i ,n) 例:为了在五年末获得5637元的资金,当资金利率为6%,每 年末应存款多少? A = F =5637=1000(元) 5、等额支付资金回收公式: 现投入一笔资金P ,希望今后n 年内将本利和在每年末以等额A 的方式回收,问A? A = P 系数称为偿债资金系数,记为(,i ,n) 故:A=P(,i ,n) 例:现投资100万元,预期利率为10%,坟年回收,每年可回收多少? A = P =100=(万元) 6、等额年现金值公式: 已知:n 年内每年年末有一笔等额的收入(支出)A ,求现值P? P=A 系数称为偿债资金系数,记 为(,i ,n) 故:P = A(,i ,n) 例:某公司拟投资一个项目,预计建成后每年获利10万元,3年后回收全部投资的利和,设贷款利率为10%,问该项目总投资为多少? P=A=10=(万元) 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 1、名义利率计算:在一年内,不考虑多次计息中利息产生的利息,此时资金的年利率成为名义利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