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菜肴烹调

中式菜肴烹调
中式菜肴烹调

上海市长宁区社区教育校本教材中式菜肴烹调上海市长宁区北新泾街道社区学校

上海市长宁区社区教育校本教材

中式菜肴烹调

虞桂兴

上海市长宁区北新泾街道社区学校

二OO九年六月

社区教育课程的发展离不开配套教材的开发和推广,教材作为课程的表现形式是促进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体例科学的教材有利于保证社区教育课程的质量,促进社区教育的专业化水平;通过课程的规范化建设、教育教学资源的丰富也有利于推动社区学校的内涵发展。

长宁区各街镇社区学校编写的“社区教育校本教材”,是社区教育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本系列“校本教材”的开发结合了居民的学习兴趣、需求和社区发展的实际状况,在形式、内容和使用方式的设计上坚持服务于社区教育的基本目的,服务于提升社区居民的素质、生活质量及社区发展的目标;坚持把社区居民的需要、社区的发展及学科的内在逻辑联系有机整合,达到多重教育融会贯通的效果;坚持根据不同性质和类型的社区及社区里不同教育对象的不同要求来编制教材,体现出了差异性和特色性。

本系列校本教材是长期从事社区教育工作的教师以及志愿者们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编写而成,是长宁区社区学院指导下,各街镇领导大力支持下,社区教育辅导员、社区学校教师、热心社区教育事业的志愿者们积极参与下形成的实践成果。在此,谨向为长宁区社区教育校本教材编写、出版、发行付出辛勤劳动的领导、老师、志愿者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希望校本教材能够为社区市民的学习带来切实的帮助,并能为社区教育事业发展添砖加瓦,为建设学习型城区贡献力量。

上海市长宁区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二○○九年六月

北新泾街道社区教育校本教材编写委员会

主任:莫平

副主任:李家蓉赵群社毛玉珍

委员:金宝珍陈芳

本教材内容简介

本教材结合了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使学员通过学习能够掌握中式菜肴的主要烹调方法和经典菜例的烹调技巧,并能在家常菜的烹调过程中举一反三,通过色、香、味、形的技艺提升,健康饮食,快乐生活。

本教材作者简介:

虞桂兴,男,原上海市国际旅游职业技术学校教师,高级中式烹调师,从事烹饪教学20年之久,现已退休,目前被聘为北新泾街道社区学校志愿者教师。

目录

第一讲中式菜肴烹调流程 (1)

第二讲四大菜系的特点 (3)

第三讲烹调方法——烧 (6)

第四讲烹调方法——烩 (8)

第五讲烹调方法——蒸 (10)

第六讲烹调方法——滑炒 (12)

第七讲烹调方法——熟炒 (14)

第八讲烹调方法——煸炒 (16)

第九讲烹调方法——爆 (18)

第十讲烹调方法——挂发脆炸 (20)

第十一讲烹调方法——脆熘 (22)

第十二讲烹调方法——挂霜 (24)

第十三讲烹调方法——制汤 (25)

第十四讲素食 (28)

第十五讲家宴设计(约6—8人) (30)

第一讲中式菜肴烹调流程

图:中式菜肴烹调流程

菜例:《翡翠鱼丝》(滑炒)

原料:主料——黑鱼

辅料——青、红椒,香菇等

初步加工:宰杀鱼,取出内脏,洗净

分档取料:去鱼头尾、皮、龙骨,取鱼的中段

切配:将鱼肉切成细丝(辅料也切成丝)

上浆:将切好的鱼丝加调料、蛋清、淀粉拌匀(即上浆)烹调:烹调方法——滑炒,勾芡,淋油

装盘:盛菜装盘(装菜的盘子可以围边装饰)

第二讲四大菜系的特点

一、中国菜的特点

(一)选料广博

(二)切配讲究

(三)烹调方法繁多

(四)菜品丰富、特色鲜明

二、四大菜系

各具特色的地方菜有四大菜系、八大菜系、十大菜系等,也有上海的海派菜等均各有特色。

(一)江苏菜(苏)

擅长取用河鲜,对烹制鱼、虾、蟹、鳝等有独到之处。

特点:注重火候,讲究刀工,口味平和,淡而不薄,酥烂脱骨,强调原汁原味。

江苏菜烹调长于炖、焖、煨、烧、煮、酿。

代表菜:松鼠鳜鱼,蟹粉狮子头,炝虎尾,拆烩大鱼头,鸡火煮干丝等。

(二)四川菜(川)

川菜历史悠久、风味独特,以“百菜百味”著称。

调料多用胡椒、花椒、辣椒、豆瓣酱、香醋等。

烹调方法长于小煎小炒、干烧干煸。

川菜多味重、芡少,麻辣酸香。

代表菜:樟茶鸭子,鱼香肉丝,宫保鸡丁,怪味鸡,干煸牛肉丝,麻婆豆腐等。

(三)广东菜(粤)

广东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四季常青、物产丰富。

主要特色是选料强调鲜活。

烹调方法长于炸、灼、油浸、炖、烩、烤、焖。

菜肴突出清淡生爽、轻芡轻油,常有中西合璧的创新菜。

代表菜:竹丝鸡烩五蛇,烤乳猪,咕咾肉,腰果干贝,烧鹅,东江盐焗鸡等。

(四)山东菜(鲁)

山东菜有“北方代表菜”之称,最长于烹制海鲜,强调制汤,调味多用葱、蒜。

烹调方法:爆、炸、扒、汆等最常使用。

菜肴注重清、脆、鲜、嫩。

代表菜:汤爆双脆,油爆海螺,炸蛎蝗、糟溜鱼片,干蒸加吉鱼,扒原壳鲍鱼等。

三、上海菜(海派菜)

上海自鸦片战争后才繁荣起来,上海菜是在上海本帮菜的基础上,吸收各地方菜的精华,不断创新是上海海派菜的最大特点。

选料广而精,口味适应性强,烹调考究,刀工细腻。

烹调方法:以红烧著称,长于滑炒、爆、熘,擅长香糟、泡腌后冷食。

代表菜:虾籽大乌参、水晶虾仁、生煸草头,扣三丝,糟鸡,香酥鸭,干烧明虾等。

菜例:《虾籽大乌参》

这道菜又称《乌龙吐珠》,是已故名厨杨和生独创的上海名菜。

此菜特色:肥糯不腻,汤汁粘稠,是名不虚传的滋补菜。

一、原料

大乌参125克,虾籽10克,鹌鹑蛋10只,河虾2只,葱丝少许,黄酒,酱油,糖,生粉,肉汤。

二、烹制

(一)发好大乌参是关键;

方法:把大乌参放到火上去烤,把皮烤焦,然后将焦皮刮去,放到清水里泡12个小时。12小时后把大乌参取出洗净,再用旺火煮开,然后端离炉火,把它焖上1天,这样反复5次,大乌参就发好了。

(二)把锅里的油烧至7成热,把发好的大乌参放进去炸,炸大约30秒钟,水分即可炸光,当听不出炸的声音时取出,国内留少许余油,把炸过的大乌参放进去,加黄酒(15克)、虾籽(10克)、酱油(10克)、肉汤(150克)、糖(5克),盖上锅盖,用文火烧10分钟左右;

(三)熬好葱油;

(四)将已经烧了10分钟的大乌参取出装盘;

(五)在煮大乌参的汤汁里,加少许水淀粉勾芡,加一些葱油,然后浇在大乌参上面;

(六)用煮熟的河虾和煮熟去壳的鹌鹑蛋围边点缀。

第三讲烹调方法——烧

烧,是将经过初步熟处理后的原料放入锅中,加入调料、汤汁或水,用旺火烧开转中小火至熟,再转旺火收稠卤汁的烹调方法。

简单地说,烧,就是要经过“旺火——文火——旺火”三个过程的加热。

烧的方法很多,主要分为一般口味烧和特殊口味烧,一般口味烧:红烧、白烧等18种;特殊口味烧:干烧、家常烧等16种。

典型菜例:

红烧肉,乳腐汁肉,下巴划水,红烧肚档,干烧鲫鱼,白汁鳊鱼。

菜例:《麻婆豆腐》(川菜)

一、原料

内脂豆腐一盒,猪肉末(或牛肉末)50克,蒜泥,葱花,姜末,郫县豆瓣酱,酱油,料酒,精盐,味精,花椒粉,湿淀粉,红油。

二、刀工

(一)将豆腐切成1厘米见方的块,在冷水锅中焯水,水将沸时,用漏勺捞起,沥干水分。

(二)葱、姜、蒜切成细末。

三、烹制

锅上火——加油烧热——放姜末蒜泥煸香,再下肉末煸干水分——加入豆瓣酱,炒出红油——放料酒、酱油、豆腐块下锅——加入高汤烧开,略煮到豆腐滚烫入味,放些味精——用少许湿淀粉勾芡,旋锅,淋油,加少许红油,面上撒些葱花、花椒粉——出锅装盘。

四、特点

色:金红光亮。

质:滑嫩。

味:咸、鲜、香、麻、辣、烫。

第四讲烹调方法——烩

烩,是将加工成片、丝、条等的各种鲜嫩、细碎原料放入锅中,加汤及调味品,用旺火、中火短时间加热入味,勾以薄芡,使成品汤汁较宽的烹调方法。

一、烩菜的特点

用料多样,半汤半菜,滑利柔嫩。

二、操作要领

(一)选料讲究:强调鲜嫩,无骨刺,无腥味

(二)刀工要求:细、小、薄,大小一致,形状整齐美观

(三)用好汤:鲜汤(高级清汤、浓白汤等)是烩菜的主要调料。

(四)正确下芡:要在旺火上勾芡,汤沸时勾芡,勾薄芡(米汤芡)。

三、典型菜例

酸辣汤、银丝干贝,春白海参,海鲜羹等。

菜例:《拆烩鲢鱼头》

此菜是镇江和扬州地区的一道传统名菜,相传始创于清末的镇江。

一、原料

主料:鲢鱼头一个(约3斤,1500克)。

配料:蟹肉(60克),熟火腿片(50克),熟鸡片(50克),熟鸡肫片(25

克),水发香菇片(25克),笋片(50克),虾籽(2.5克),青菜心10颗。

调料:葱、姜、黄酒、精盐、味精、白糖、白胡椒粉、白醋、水淀粉等。

二、烹制

(一)将鱼头劈成两片后去腮洗净,放入锅内加清水,清水要淹没鱼头,放在旺火上烧至鱼肉离骨,捞起拆去骨刺;

(二)锅内再换清水,放入鱼头肉,加葱结、姜片、料酒,放旺火上烧沸后捞出,挑去葱姜;

(三)将锅放在旺火上烧热,放入熟猪油烧至五成热时,放入葱段、姜片,爆香后捞出葱姜,放入虾籽、蟹肉略炒,加料酒、鸡汤、盐、糖(少量),放入笋片、香菇片、鸡肉片、鸡肫片、鱼头肉,盖上锅盖烧10分钟左右,后加入洗净的菜心、味精,烧沸后用水淀粉勾芡(薄芡),再淋入白醋和熟猪油,撒上胡椒粉,放上火腿片,出锅装汤盘即可。

三、特点

鱼肉肥嫩,汤汁乳白稠浓,口味鲜美,营养丰富。

第五讲烹调方法——蒸

蒸,是以水蒸气为传热介质,使加工后的原料变熟或酥烂入味的烹调方法。

一、蒸制的菜肴

大部分需要在蒸前调味。

少部分需要在蒸后调味。

二、操作注意事项

(一)必须选用新鲜、无异味的原料。

(二)凡原料质地鲜嫩,只要蒸熟、不要蒸酥烂的,一般都采用旺火沸水速蒸,如清蒸鱼、粉蒸牛肉片等;凡原料质地较老、体型大,需蒸酥烂的,应采用旺火沸水长时间蒸制。

(二)蒸制时必须要注意锅中的水量,水量过少食材易发黄、干瘪。

三、典型菜例

八宝鸡(沪),扣三丝(沪),清蒸鳜鱼(苏),荷叶粉蒸肉(杭),粉蒸牛肉片(川),豉汁蟠龙(广)。

菜例:《春天醉鲥鱼》

一、原料

长江鲥鱼750克,火腿片3片,笋片3片,鸡油150克,五年陈花雕100克,酒酿50克,盐,味精,糖等,

二、烹制

(一)鲥鱼治净(不要去鱼鳞)改刀;

(二)将火腿片、笋片与鱼排盘,放入鸡油、花雕酒、酒酿、糖、盐、味精等调味;

(三)上笼蒸制15分钟即可。

三、特点

鱼肉鲜美,鱼鳞营养丰富,酒香味醇。

第六讲烹调方法——滑炒

滑炒,是经过精细的刀工处理,或者自然形态的小型动物性原料——经过上浆处理——放入中小油量的温油锅中加热(滑油)至熟——再拌炒入调味料——并在旺火上急速翻炒——淋上芡汁(勾芡)成菜的一种炒的烹调方法。

一、成菜特点

滑润软嫩、卤汁紧裹。

二、操作要点

(一)原料要新鲜、质嫩,去骨、去皮、去筋络的动物原料

(二)刀工处理,要做到粗细、长短一致,厚薄均匀。

(三)上浆是关键。要掌握放盐以及蛋清的量;原料要拌上劲。

(四)滑油:要控制油温,防止脱浆或结团。

(五)勾芡:要恰当、适时,要达到卤汁紧包原料的目的。

三、典型菜例

水晶虾仁(沪)、龙井虾仁(杭)、凤尾虾仁(扬)、松仁鱼米(扬)、宫保鸡丁(川)、蚝油牛肉(广)。

菜例:《芙蓉肉片》

一、原料

猪腿肉200克,鸡蛋6只,葱姜汁(或黄酒)10克,精盐10克,味精10克,生粉50克,高汤75克。

二、烹制

(一)将精腿肉切成肉片,浸去血水——沥干——上浆:肉片加入盐(味精也可)、葱姜汁拌匀——再加一只鸡蛋的蛋清拌匀——再加生粉拌上劲,待用;

(二)烧热油锅,油温四成热时,将上浆的肉片滑油——熟了以后捞起;

(三)另起油锅(放精制油)烧至三成热,将蛋清放入(蛋清内放少许水淀粉、盐、味精轻拌)——熟了以后倒出,沥干油;

(四)再烧热锅加入葱姜汁、高汤烧滚放入精盐、味精调味,勾少许芡汁,放入肉片、鸡蛋白(炒好的鸡蛋清)翻匀,淋上油出锅即成。

三、菜肴特点

洁白如玉、滑嫩、咸鲜。

第七讲烹调方法——熟炒

熟炒,是将经过初步熟处理的半熟或全熟的原料,再加工成片、丝、条等形状,以少量油为加热介质,用旺火煸炒成菜的一种烹调方法。

一、操作要领

(一)原料在初步熟处理时,要掌握其成熟度。

(二)原料不上浆、不挂糊,但有部分菜肴需勾芡。

(三)调味:多用酱类调料为主,如豆瓣酱、甜面酱等。

(四)配料:多用芳香气味的蔬菜,如青蒜、芹菜、大葱等。

(五)炒制过程需用:旺火、热锅、少油。

二、成菜特点

汁浓味原,鲜香可口。

三、典型菜例

回锅肉、炒鳝丝、腊味鸭片、五谷丰登等。

菜例:《回锅肉》

此菜是一道味香、浓、辣而又略带酱味的四川家常菜。

一、原料

带皮的猪坐臀肉150克,橄榄菜叶(或青大蒜)100克。

调料:葱、姜、蒜,甜面酱20克,四川郫县豆瓣酱20克,酱油、料酒、白糖、味精、胡椒粉。

二、烹制

(一)将猪肉刮洗干净,放入汤锅内煮至肉熟皮软(断生)捞出,冷透后切成薄片(每片要有瘦有肥带猪皮的片,应薄如纸);

(二)热锅滑油,放油烧热,下肉片炒至吐油,肉片呈灯盏窝状时烹入料酒,再放豆瓣酱继续煸炒至出红油,再放姜末、蒜片,炒出香味,再放甜面酱、酱油、白糖、味精炒匀,最后放橄榄菜,与肉片一起炒上味至断生,起锅装盘即成。

三、特点

香味浓郁,肥糯适口,色泽红亮,微辣回甜。

菜肴的烹调方法

菜肴的烹调方法 烹调方法是指把经过初步加工和切制成形的烹饪原料,综合运用加热、调制等手段制成不同风味菜肴特色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烹调方法还包括只调制不加热的方法,如生拌、生炝、生渍、生腌等;以及只加热、不调制的方法,如煮(饭)、熬(粥)、蒸(馒头)、烤(白薯)等。 由于烹饪原料的性能、质地、形态各异,因此,菜肴在色、香、味、形、质诸要素等方面的要求也各不一样。因而菜肴制作过程中的加热途径、糊浆、芡汁和火候运用也不尽相同。这样也就衍生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烹调方法。运用烹调方法的目的是通过对热能、调料和炊具综合的或分别的利用,施加于粗加工、细加工等工序处理过的主、配料,产生复杂的理化反应,形成为色泽、香气、味道、形状、质感等不同的风味特色,使烹饪原料变为既符合饮食养生要求、又美味可口的菜肴。因此,烹调方法对菜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中式烹调技艺的核心。 第一节烹调方法的分类 目前,中式菜肴的烹调方法可按传热介质分类、按烹和调的运用情况分类和按冷热菜式分类。现分别介绍如下: 一、按传热介质分类 按传热介质的不同,烹调方法可分为油烹法、水烹法、汽烹法、

固体烹法、电磁波烹法及其他烹法,还包括有多种传热介质综合套用的混合烹法。 1.油烹法 油烹法是指通过油脂把热能以热对流的方式传递给原料,将烹饪原料制成菜肴的烹调方法,如炒、爆、炸、熘、烹、拔丝、挂霜等。 2.水烹法 水烹法是指通过水将热能以热对流的方式传递给烹饪原料,其菜肴主要成熟过程是以水作为传热介质的烹调方法,如汆、涮、烩、煮、焖、烧、炖、扒、灼、浸、蜜汁、软熘等。 3.汽烹法 汽烹法是指通过水蒸气将热能以热对流的方式传递给烹饪原料,其菜肴主要成熟过程是以水蒸气作为传热介质的烹调方法,如蒸、隔水炖。 4.固体烹法 固体烹法是指通过盐或砂粒等固体物质将热能以热传导的方式 传递给烹饪原料,其菜肴主要成熟过程是以固体物质作为传热介质的烹调方法,如盐焗、砂炒等。 5.电磁波烹法 电磁波烹法是指依靠电磁波、远红外线、微波、光能等为热源,

烹饪中常见的26种技法有哪些

烹饪中常见的26种技法有哪些 煎:煎是先把锅烧热,用少量的有刷一下锅底,然后把加工成型(一般为扁型)的原料放入锅中,用少量的油煎制成熟的一种烹饪方法。一般先煎一面,再煎另一面、煎时不停地晃动锅子,使原料受热均匀,色泽一致。 熏;熏是讲已经处理熟的主料用烟加以熏制的一种烹调方法。 滑:把上薄浆的鸡鸭鱼猪等的肉片用烧开的水或热锅冷油滑开使原本塞牙的肉质变嫩且口感好。 熘:熘就是用旺火急速烹调的一种方法。熘法一般是先将原料经过油炸或者开水氽熟后,另外起油锅调制卤汁,然后将处理好的原料放入卤汁中搅拌或讲卤汁浇淋于处理好的原料表面。 爆:爆就是急、速、烈的意思,加热时间极短。烹制出的菜肴脆嫩鲜爽。爆法主要用于烹制脆性、韧性原料,常用的爆法主要为:油爆、芜爆、葱爆、酱爆等。

焗:通过盖上锅盖,保留热气,使未熟的十五熟透。 炒:烧是最基本的烹饪技法,其原料一般是片、丝、丁、条、块,炒时要用旺火,要热锅热油,所用底油多少随料而定。依照材料、火候,油温高低的不同,可分为生炒、滑炒、熟炒及干炒等方法。 拔丝:拔丝是将糖(冰糖或白糖)加油或水熬到一定的火候,然后放入炸过的食物翻炒,吃时能拔出糖丝的一种烹调方法。 卷:卷是以菜叶、蛋皮、面皮、花瓣等作为卷皮,卷入各种馅料后,裹成圆筒或椭圆形后,再蒸或炸的一种烹调方法。 氽:氽既是对有些烹饪原料进行出水处理的方法,也是一种制作菜肴的烹调方法。氽菜的主料多是细小的片、丝、花刀型或丸子,而且成品汤多。氽属旺火速成的烹调方法。 蒸:蒸是以水蒸气为导热体,将经过调味的原料,用旺火或中火加热,使成菜熟嫩或酥烂的一种烹调方法。常见的蒸法有干蒸、清蒸、粉蒸

中式烹调师培训教学计划

毕节鹏程职业技术培训学校 《中式烹调师》教学计划及课程安排 通过本课程教学,学生应了解中式烹调的基础知识,掌握火候、调味和原料的初步熟处理的基本知识,懂得汤对烹调菜肴的作用,熟悉挂糊、上浆、勾芡的方法并能掌握几种常用烹调方法的操作要领等 一、培训工种及培训时间:中式烹调师 35天 二、培训课时及课时分配:共280课时,理论100课时、实操180课时。 三、培训对象 有培训就业愿望,年龄在16周岁至55周岁之间的农村劳动者以及登记求职的高校毕业生等符合国家规定的享受技能培训补贴政策的人员。 四、培训方式:集中 五、培训级别:初级 六、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主要任务是:讲授烹饪专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使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技能操作;培养运用烹调基础知识,解决烹调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继续深造和适应职业转换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七、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饮食行业高素质劳动者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他们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应用新技术打下基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达到初级中式烹调师的理论知识水平。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烹饪发展概况和主要地方风味流派的特点。 2. 熟悉烹调各环节的操作原则及要求。 3. 理解干货原料涨发和汤汁形成的原理。 4. 掌握中式烹调方法的基础知识。 (二) 能力培养目标 1. 掌握烹饪原料加工处理方法和成型质量标准。 2. 熟悉菜肴制作的工艺流程和技术关键。 3. 掌握常用烹调方法和分类,运用烹调基础知识加工制作菜肴。 4. 熟练运用烹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设计、制作一般筵席菜肴。

中式烹调技艺

中式烹调技艺 第十一章上浆、挂糊、勾芡 一、考试要求: 1、理解并掌握的基本概念:上浆、挂糊、勾芡、等。 2、了解上浆、挂糊、勾芡所采用的原料。 3、掌握上浆、挂糊、勾芡的种类及作用。 4、掌握上浆、挂糊、勾芡的操作要领。 5、掌握芡汁的类型、勾芡的方法及不需要勾芡菜肴的类型。 二、课前自主复习: 1、认真复习《中式烹调技艺》第十一章:上浆、挂糊、勾芡 2、完成知识准备及例题分析的内容。 3、重点复习内容: (1)、上浆、挂糊、勾芡的作用。 (2)、糊、浆和芡汁的种类及相对应的菜肴。 (3)、上浆、挂糊和勾芡的操作要领。 三、知识准备: 1、填空题: (1)、加热过程中原料形态的美化,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________________;一是 ________________。 (2)、挂糊后的主、配料多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烹调方法。(3)、勾芡按芡汁的浓度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选择题: (1)、用老酵面、面粉、淀粉、油脂、盐、水、食用碱调制的糊,适用于制作()。 A、脆皮鱼条 B、焦熘鱼片 C、炸鱼排 D、拔丝香蕉(2)、水粉芡中淀粉开始糊化的温度一般为()℃左右。 A、50 B、60 C、70 D、80 (3)、制作“软炸鱼条”时,所采用的糊为()。 A、蛋黄糊 B、蛋清糊 C、全蛋糊 D、蛋泡糊(4)、蛋泡糊中,鸡蛋清与干淀粉的用量比例为()。 A、1:1 B、1:2 C、2:1 D、1:3 3、名词解释: (1)、上浆: (2)、挂糊: (3)、勾芡: 4、问答题: (1)、上浆一般包括哪些环节?

烹调菜肴

烹调菜肴 原料初步加工:洗菜、切菜、配菜、火候、调味、上浆、挂糊、勾芡 一、洗菜 1、一般食叶和食茎的蔬菜应先择后洗,如白菜、芹菜、蒜苔 2、吃根及食果的菜应先洗后择,如辣椒、萝卜等 3、菜上有虫卵或残留的农药,要用清水冲洗六遍,再用淡盐水泡一下,用清水洗净,可以去除 95%以上的农药残留 4、洗瓜菜时可用刷子刷,也可放点蔬菜洗涤剂,但要用净水冲洗干净 5、为减少营养流失,通常要先洗后切 小知识:加工阶段的流失 1、淘洗过度,每洗一次损失B131%以上,B225%左右,矿物质70%,蛋白质16%,脂肪43%。正确 做法:不得超过3遍 2、丢弃菜叶,蔬菜的外皮和叶子中的营养素含量高于菜心;莴笋叶中的胡萝卜素及钙含量比茎 部高5.4倍。 3、丢弃菜汁:小白菜70%的VC在汁里 小知识:食物刀工越多,越繁复,营养素越少,尽量少一些刀工,少一点烹调时间,才会更有营养 二、切菜、配菜 1、熟肉直刀切 2、生肉沿着逆纹路切 3、较嫩的鸡肉、鱼肉也可顺纹切,肉丝最好切粗些 4、配菜要注意颜色搭配、形状搭配、切的形状、大小要尽量相同 5、配菜时要突出主料,加点辅料点缀 小贴士:生熟菜板和刀具一定要分开 三、火候 1、旺火:急速烹饪菜肴,使菜肴脆嫩爽口,如爆、炒、蒸 2、中火:快速烹制菜肴,如炸、熘、蒸 3、小火:使菜酥烂,如炖、焖 4、微火:仅做保温之用 小知识:怎样能够更好的保留食材中的营养素? 1、尽量缩短烫煮时间 2、水中加盐,可减慢脂溶性维生素溶到水中的速度

3、焯水时尽量保持蔬菜完整形态 4、焯水之即冷却(如菠菜、豆角、苦瓜、藕等) 四、调味 1、原料加热前调味,如清蒸鱼 2、原料加热中调味(大部分菜肴) 3、原料加工后调味如蒸茄子泥、炸鸡等 4、根据季节调味,夏季清淡,冬季味浓 5、新鲜食材调料不宜过量 五、上浆、挂糊 通常用于动物性原料。如鱼、肉等。 1、蛋清上浆,如清炒虾仁、青椒里脊丝 2、全蛋浆,如茄汁鱼片,鱼香肉丝 3、水粉浆,如炒腰花 4、挂水粉糊,如炸茄夹、藕盒等 小贴士:炸菜用的油最多使用两次。 六、勾芡 适用于火力旺,烹调时间短的熘,爆菜肴 1、菜肴约九成熟时勾芡 2、用单纯的粉汁勾芡,要在菜肴口味、颜色调好后进行 3、菜肴上不宜有过多的油,油过多芡粉裹不上 4、勾芡时锅中汤汁要适量 蒸菜:是最能保持食物原汁原味,保留食物营养的烹调方式 基本步骤: 1、将原料洗净后做刀工处理,用调料腌入味后放入盛器中 2、蒸锅中倒水,烧开后把盛器放在蒸屉上,盖严锅盖 3、根据不同的菜肴选择不同的火力,并掌握时间,一般用旺火蒸鱼7-10分钟,蒸肉需半小时以 上 4、时间到后关火,取出菜肴,对于需要再次调味的菜肴,还需在做调味处理 温馨提示: 1、蒸菜的原料必须新鲜,口味主要依靠加热前调味,应尽量调准

中式烹调师培训考试试题解析

3、炸的烹调方式是以( )为导热体,原料在油锅中高温加热,快速成熟,成品脆香, 不带卤汁。 A 、油 B 、水 C 、蒸 D 、火 4、( )所用的糊大致可分为水粉糊、全蛋糊、蛋黄糊、发粉糊和拖蛋拍粉糊等。 A 、酥炸 B 、香炸 C 、脆炸 D 、油炸 5、爆的操作要选( )原料,一般剞花刀,旺火短时间加热成熟,最后兑汁勾芡。 A 、脆性 B 、硬性 C 、韧性 软性 D 、软性 6、煎是以( )与金属作为导热体,用中、小火将原料的两面加热至黄金并成熟的一 种烹调方法。 A 、油 B 、水 C 、汽 D 、火 7、 原料以( )作为主要导热体,经旺火T 文火T 旺火三个过程加热,成菜具有熟 嫩的 质感,这种方法叫烧。 A 、油 B 、水 . C 、汽 D 、火 8、 焖是原料以( )为主要导热体,经大火到小火的长时间加热,成菜酥烂软糯、 汁 浓味厚。 A 、水 B 、油 C 、汽 D 、火 9、 焖可分为( )、熟焖、黄焖、红焖、酱焖、油焖等。 A 、炸焖 B 、生焖 C 、爆焖 D 、蒸焖 10、 比烩菜勾芡( )一点即为羹,羹是烩的应用。羹的原料形态更细小。 A 、稀 B 、薄 C 、厚 D 、少 11、 涮是( )的应用。 A 、煨 B 、汆 C 、煮 D 、炖 12、 煮的( )直接关系到菜肴的质量。要求汤清就不应用大火,要求汤浓就不应用 小火。 A 、火候 B 、原料 C 、调料 D 、辅料 13、 蒸的特点是, ( )稳定,能保持原汁、原味和原形态。 A 、温度 B 、热量 C 、湿度 D 、能量 14、 根据烤炉设备及操作方法不同,烤又可分为( )烤和明炉烤两类。 A 、大炉 B 、小炉 C 、暗炉 D 、高炉 15、 熘是先将原料用( )、煮、蒸、滑油方法加热成熟,然后调制卤汁浇淋于原料 上与原料搅拌在一起的一种烹调方式。 A 、炸 B 、爆 C 、腌 . D 、浸 16、 “烹” 菜要油量( )、旺火热油,要复炸。原料炸好,即应调味, 卤汁收紧,立 即出锅。 A 、少 B 、多 C 、短 D 、差 17、 酿菜的酿料是用( )原料, 去皮、去刺、去筋的净鱼肉、鸡中式烹调师 单选题 1、汽蒸能更有效地保持原料( )和原汁原味。 A 、质地脆硬 B 、口味香脆 C 、营养成分 D 、口味脆嫩 2、根据烹调方法加上原料色香味形命名的菜肴有( )和清蒸狮子头等。 A 、雪花鸡 B 、大汤干丝 C 、油爆双脆 D 、青椒干丝

中式烹调技艺考试大纲

中式烹调技艺》考试大纲 一、制定依据 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教材:《中式烹调技艺》(第二版),李刚、王月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5月第24 次印刷。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中餐烹调概述了解烹、调、烹调的概念,掌握烹、调的作用。了解烹调的起源及发明烹调的重大意义,了解主要民族风味菜、宗教风味菜、家族风味菜。 掌握中国烹饪的发展进程,掌握中式菜肴的特点,掌握主要地方风味流派。 第二章鲜活烹饪原料的初步加工了解鲜活烹饪原料初步加工的概念与方法。掌握鲜活烹饪原料初步加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新鲜蔬菜的初步加工了解鲜活植物性原料初步加工的基本要求。掌握各类新鲜蔬菜初步加工的方法。 二、水产品的初步加工了解水产品初步加工的基本要求。掌握水产品初步加工的方法,特别是常见水产品原料的宰杀方法。 三、家禽、家畜内脏、四肢及头尾的初步加工 了解家禽家畜初步加工的范围,掌握家禽类原料初步加工的基本要求,了解家畜内脏、四肢及头尾的初步加工的基本要求。 掌握家禽初步加工的方法及初步加工步骤。掌握家畜内脏、四肢及头尾初步加工的方法及适用范围。第三章刀工刀法和勺工技术 一、刀工刀法掌握刀工的概念,了解刀工的使用工具的品种,了解刀具的保养,了解菜墩的选择、保养、使用,了解磨刀石的种类,了解磨刀的姿势和方法。 掌握刀工的基本要求和作用,了解刀工的基本原理,掌握刀工的基本姿势。掌握刀法的种类及概念,掌握各种刀法的分类运用。了解原料成形的概念与分类,掌握各种料形的成形方法和烹饪运用。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常见的刀法和花刀工艺进行原料的刀工处理。 二、勺工技术了解勺工的概念,了解炒勺、炒锅、手勺、漏勺的种类及用途,了解勺工的基本要求,了解勺的保养 掌握勺工的基本姿势。 了解翻勺的基本方法和要求,掌握翻勺的作用。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勺工技术,并利用各种勺工技术进行菜肴制作。第四章出肉及整料去骨 了解出肉加工的概念和基本要求。 一、常用水产品的出肉加工掌握鱼类原料的出肉加工,了解虾、蟹的出肉加工。 二、整料去骨了解整料去骨的概念和要求。 掌握禽、鱼的整料出骨的方法。 第五章干货原料的涨发 一、干货原料涨发的概念和意义了解干货原料涨发的概念。 了解干货原料涨发的意义及要求。 二、干货原料的涨发方法和基本原理了解干货原料涨发方法的分类,掌握各种干货原料涨发方法的适用范围(即实际运用)了解干货原料涨发方法(水发、油发、碱发)的基本原理。 掌握生、熟碱液配比比例及适用范围。

【烹饪技巧】家常菜烹调知识大全

烹饪技巧】家常菜烹调知识大全 家常菜烹调知识集锦 调味 所谓调味,就是用各种调味品和调味手段影响原料,使菜肴有多样口味和风味特色的一种方法;简言之,就是调和滋味。调味在烹调技艺中地位重要,是决定菜肴风味质量的关键之一。味是某些呈物物质剌激味蕾,通过大脑中枢产生的生理感觉,也就是滋味。味可分为单一味和复合味两大味。单一味是指咸、甜、酸、辣、麻等单一滋味,是基本味;复合味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一味混合而成的滋味,如酸甜、麻辣等。调味品是指调味用的含有成味成分的物质。调味品也可按其所含的呈味成分,分为单一调味品和复合调味品两类。单一味主要有:甜味、酸味、辣味、苦味、鲜味、香味、麻味等;复合味主要有:酸甜味、甜咸味、鲜咸味、辣咸味、香辣味、香咸味。调味的方法千变万化,非常复杂,使用单一的或现成的复合调味品,常常满足不了需要,厨师往往要自行加工一些复合调味品。通常有糖醋汁、椒盐、香糟卤、咖喱油、芥未糊等。 在调味的应用中,由于咸味、甜味,酸味是各种滋味中主要的或基本滋味,而除去腥膻异味、增加香甜美味是调味的基本要

求,因此具有这些滋味或作用的调味品,如盐、酱油、糖、酒、醋、油、葱、姜等便为最常用的、绝大部分菜肴都少不了的调味品。这些调味品对于原料和菜肴质地的影响很大,有必要逐一加以研究。在调味过程中,所用的调味品和每一种调味品的用量,必须恰当。因此厨师为了明确了解所烹制菜肴的预期口味,分清复合味中各种味道的主次,这是做到下料恰当的前期。尤其重要的是,厨师应当操作熟练,下料准确恰时,并力求下料规格化、标准化,做到同一菜肴不论重复多少次,调味都不走样;烹制菜肴时,必须按照地方菜系不同要求进行调味,以保持一定的风味特色,做到烧什么菜,成什么菜,不应随心所欲地调味;人们的口味往往随着季节的变化有所不同,天气炎热的时候,喜欢口味比较清淡、颜色较谈的菜肴;寒冷的季节,则喜欢口味比较浓厚的、颜色较深的菜肴。调味时,可在保持风味特色的前提下,根据季节变化,灵活掌握;新鲜的原料,应突出原料的美味,而不被调味品的滋味所掩盖。带有腥膻气味的原料,要加酌去腥味的调味品。本身无显著滋味的原料,要适当地加以滋味。调味的方式有:原料加热前调味、原料加热过程中调味、原料熟制后调味三种。高汤高汤(鲜汤)一般分为毛汤、奶汤、清汤三大类 1、毛汤 毛汤大量用于普通烹调,餐厨中常常连续滚煮,连续取用补水。原料:鸡骨,鸭骨,猪骨,碎肉,猪皮等,无特别要

烹饪基础知识 烹饪24法口诀

烹饪基础知识烹饪24法口诀 一、烹饪基本概念 1. 什么是烹饪? “烹”就是煮的意思,“饪”是指熟的意思,狭义地说,烹饪是对食物原料进行热加工,将生的食物原料加工成熟食品;广义地说烹饪是指对食物原料进行合理选择调配,加工治净,加热调味,使之成为色、香、味、形、质、养兼美的安全无害的、利于吸收、益人健康、强人体质的饭食菜品包括调味熟食,也包括调制生食。 2. 什么是烹调?它与烹饪有什么区别? 烹调是指将可食性的动植物、菌类等原料进行粗细加工、热处理及科学地投放调味品等烹制菜肴的过程。 烹调与烹饪的区别在于:烹调是单指制作菜肴而言,烹饪则是包含菜肴和主食的整个饭菜制作。 3. 烹调的基本功包括哪些? 烹调技术的基本功包括:1.刀工技术;2.投料技术;3.上浆、挂糊技术;4.掌握火候技术;5.勾芡泼汁技术;6.调味的时间和数量掌握技术;7.翻勺技术和装盘技术。 4. 什么是热菜? 食用原料经加工改刀后,通过各种传热方式或方法,经合理调味与恰当的火候烹制出的菜肴,食用时具备符合就餐者生理要求的热度,这样的菜肴,就是热菜。 5. 菜肴的属性是什么? 菜肴的属性一般表现在三方面,即:“色、香、味”,也有称其属性为:“色、香、味、皿”的,更全面地说,菜肴的属性应该是“质、色、香、味、形、皿”六方面。所谓“质”包括菜肴的营养价值,利于消化的熟、嫩、脆、烂的火候程度,合乎杀菌消毒的卫生要求等;所谓“色”包括主料与辅料色泽配合、料与汁色泽的配合、以及装饰料色泽的配合;所谓“香”包括能嗅到的合乎标准的肉香、鱼香、菜香、果香等香气;所谓“味”是菜肴特有的能尝到的咸、甜、酸等滋味;所谓“形”包括菜肴中的主料、辅料成熟的形状,以及菜肴盛装在容器中的形象;所谓“皿”包括器皿的形状和大小与菜肴的质量相称,器皿的质地和色彩与菜肴和质色相称,整桌菜肴与多种器皿之间的形状、大小、质地色彩配置相称等。 6. 构成菜肴属性的条件是什么? 构成菜肴属性的条件,是切配技术和烹调技术。其中,烹调技术是构成菜肴属性的主要条件。道理很简单,概括地说:一般菜肴的制作。都要经过原料整理、分档选科、切制成形、配料、熟处理、加热烹制、调味、盛装等八个过程。前四个过程中是切配技术的范围,对构成菜肴的属性虽然也很重要,如原料整理细腻,分档选科恰当,切制形状适当和大小均匀,主料和辅料搭配合理等,但它仅是构成菜肴的各种属性的先决条件。切配技术只能使菜肴原料发生“形: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使原料发生“质”的变化,最后构成菜肴的完美属性。 7. 菜肴烹制一般可氛围哪两大类? 一是凉菜类,二是热菜类。热菜是菜肴中的主要部分,凉菜是“开路先锋”,所以两类都不可忽视。 8. 烹调的作用是什么? 烹调作用一般可分以下几个方面: (1)杀菌消毒。生的食物原料,尤其是蔬菜的叶壁,不论怎样新鲜干净,也都会常有一些细菌和各种寄生虫,如不杀死,人食后易致病。菌虫多怕高温,一般在80度左右,就可以杀死,因此,烹调是杀菌消毒的有效措施。

烹调与烹饪有什么不同

烹调与烹饪有什么不同 烹饪是人类在烹调与饮食的实践活动中创造和积累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含烹调技术、烹调生产活动、烹调生产出的各类食品、饮食消费活动以及由此衍生出的众多精神产品。 烹调技术的基本功包括:1.刀工技术;2.投料技术;3.上浆、挂糊技术;4.掌握火候技术; 5.勾芡泼汁技术; 6.调味的时间和数量掌握技术; 7.翻勺技术和装盘技术。 什么是热菜? 食用原料经加工改刀后,通过各种传热方式或方法,经合理调味与恰当的火候烹制出的菜肴,食用时具备符合就餐者生理要求的热度,这样的菜肴,就是热菜。 菜肴的属性是什么? 菜肴的属性一般表现在三方面,即:“色、香、味”,也有称其属性为:“色、香、味、皿”的,更全面地说,菜肴的属性应该是“质、色、香、味、形、皿”六方面。所谓“质”包括菜肴的营养价值,利于消化的熟、嫩、脆、烂的火候程度,合乎杀菌消毒的卫生要求等;所谓“色”包括主料与辅料色泽配合、料与汁色泽的配合、以及装饰料色泽的配合;所谓“香”包括能嗅到的合乎标准的肉香、鱼香、菜香、果香等香气;所谓“味”是菜肴特有的能尝到的咸、甜、酸等滋味;所谓“形”包括菜肴中的主料、辅料成熟的形状,以及菜肴盛装在容器中的形象;所谓“皿”包括器皿的形状和大小与菜肴的质量相称,器皿的质地和色彩与菜肴和质色相称,整桌菜肴与多种器皿之间的形状、大小、质地色彩配置相称等。 构成菜肴属性的条件是什么? 构成菜肴属性的条件,是切配技术和烹调技术。其中,烹调技术是构成菜肴属性的主要条件。道理很简单,概括地说:一般菜肴的制作。都要经过原料整理、分档选科、切制成形、配料、熟处理、加热烹制、调味、盛装等八个过程。前四个过程中是切配技术的范围,对构成菜肴的属性虽然也很重要,如原料整理细腻,分档选科恰当,切制形状适当和大小均匀,主料和辅料搭配合理等,但它仅是构成菜肴的各种属性的先决条件。切配技术只能使菜肴原料发生“形: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使原料发生“质”的变化,最后构成菜肴的完美属性。 菜肴烹制一般可分为哪两大类? 一是凉菜类,二是热菜类。热菜是菜肴中的主要部分,凉菜是“开路先锋”,所以两类都不可忽视。 烹调的作用是什么? 烹调作用一般可分以下几个方面: (1)杀菌消毒。生的食物原料,尤其是蔬菜的叶壁,不论怎样新鲜干净,也都会常有一些细菌和各种寄生虫,如不杀死,人食后易致病。菌虫多怕高温,一般在80度左右,就可以杀死,因此,烹调是杀菌消毒的有效措施。 (2)使生变熟。烹调可以使主、辅料和调料受热后发生质的变化,即:由生变熟。各种食物原料大都要通过烹调才能成为可食的菜肴。 (3)促进营养成分分解,利于消化。凡是食物原料都含有一定的营养成分,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必须经过分解,才能利于人体吸收。烹调能促进食物原料中营养成分的分解,如:淀粉遇热可发生糊化,有利于淀粉的分解;蛋白质遇热,可变性凝固,变性后的蛋白质易于分解成氨基酸利于人体吸收;脂肪加热可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等。烹调不仅能减轻人体消化的负担,而且能提高食物的消化率。 (4)调解色泽、增加美感。烹调可以使原料色泽更加美观,如叶菜类加热后会变得更加碧绿;鱼片会更加洁白;虾会呈鲜红色彩等。如配上各种调、配料,色彩更艳。还有些原料,如鱿鱼、腰子等经花刀后,通过烹制可成为各种美丽的形状,会给人以美的享受。 (5)调合滋味,促进食欲。生的食物原料都各有一种特殊的味道,有的味道是不适合

中式烹调教学计划

《中式烹调师五级》培训教学大纲及课程安排 根据上级文件的精神要求,我校特制定中式烹调师培训教学计划,并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 一、培训工种及培训时间:中式烹调师初级 15天 二、培训课时及课时分配:共120课时,理论20课时、实操100课时。 三、培训对象 有培训就业愿望,年龄在18周岁至48(女)54(男)周岁之间的农村劳动者等符合国家规定的享受技能培训补贴政策的人员。 四、培训方式:集中 五、培训级别:初级(五级) 六、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主要任务是:讲授烹饪专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使学员在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技能操作;培养运用烹调基础知识,解决烹调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员继续深造和适应职业转换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七、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员具备饮食行业高素质劳动者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他们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应用新技术打下基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员达到初级中式烹调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工作能力。(一) 知识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烹饪发展概况和主要地方风味流派的特点。 2. 熟悉烹调各环节的操作原则及要求。 3. 理解干货原料涨发和汤汁形成的原理。 4. 掌握中式烹调方法的基础知识。 (二) 能力培养目标 1. 掌握烹饪原料加工处理方法和成型质量标准。 2. 熟悉菜肴制作的工艺流程和技术关键。 3. 掌握常用烹调方法和分类,运用烹调基础知识加工制作菜肴。 4. 熟练运用烹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设计、制作一般筵席菜肴。 (三) 思想教育目标 1. 具有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立业的本领。

2. 具有高尚的审美情趣,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3. 热爱烹饪事业,继承、发展、创新祖国的烹饪技艺。 4. 具有刻苦学习、钻研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科学态度,具有改革意识和创新 精神。 八、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 中式烹调概述 1. 了解烹调的概念,懂得烹调的意义和作用。 2. 熟悉中国烹饪的起源与发展过程。 3. 掌握中国菜肴及主要地方风味流派的特点。 (二) 鲜活烹饪原料的初步加工 1. 熟悉常用蔬菜洗涤、整理加工的方法和质量要求。 2. 了解常用水产品的宰杀、刮鳞、去鳃、剖腹等加工方法和质量标准。 3. 掌握家禽宰杀、洗涤、开膛的加工步骤,以及家畜内脏、四肢的初步加 工方法。 (三) 刀工刀法和勺工技艺 1. 了解刀工、勺工在烹调中的作用。 2. 掌握刀工、勺工的方法和基本要求。 (四) 出肉、整料去骨 1. 熟悉出肉、整料去骨的基本要求。 2. 掌握常见水产品、家禽、家畜的出肉、整料去骨的加工步骤。 (五) 干货原料的涨发 1. 了解干货原料涨发的概念、方法和要求。 2. 熟悉常见干货原料涨发的步骤。 3. 掌握干货原料涨发的基本原理。 (六) 烹饪原料的初步热处理 1. 理解烹饪原料初步热处理的意义、作用和原则。 2. 熟悉烹饪原料初步热处理的各种方法。 3. 掌握烹饪原料初步热处理方法的基本要求和操作要领。 (七) 热菜配菜知识 1. 理解配菜的意义。 2. 了解热菜配菜的原则和方法。 3. 掌握菜肴命名的方法和要求。 (八) 火候 1. 了解火候的概念。

《中式烹调技艺》课程标准

《中式烹调技艺》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148 考核方式:(考试) 适用对象:烹饪专业学生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烹饪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本专业主干课程。 本课程主要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中餐相关知识有初步的认识,掌握中餐的基本制作技术,对当前中式菜肴的相关技能有较清晰的认识。 本课程的学习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尽快掌握中餐制作基础知识、鲜活烹饪原料的初步加工、刀工刀法和勺工技术、出肉及整料去骨、干货原料的涨发、烹饪原料的初步热处理、热菜的配菜、火候知识、调味、制汤、上浆、挂糊和勾芡、菜肴的烹调方法、热菜装盘、宴席知识等知识,为以后烹饪专业的其他课程和专题学习与研究打下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讲述中式菜肴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对不断发展的菜肴技术能基本掌握和了解,并掌握中餐的基本知识及其应用。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饮食越来越重视,因此在强调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同时,要通过技能训练等手段加强理论理解和掌握,并对中餐新出现的技术和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不断补充和更新。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中式烹调概述(2学时) 1.烹调概述(1学时) 2.中式菜肴的特点及风味流派(1学时)重点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理解烹调的概念,懂得烹调的意义和作用 (2)熟悉中国烹饪的起源与发展过程 (3)掌握中式菜肴的特点及主要地方风味流派 第二章鲜活烹饪原料的初步加工(4学时) 1.新鲜蔬菜的初步加工 2.水产品的初步加工(2学时) 3.家禽、家畜内脏和四肢的初步加工(2学时)重点 教学目标和要求: (1)了解常用新鲜蔬菜、水产品、家禽、家畜内脏及四肢的初步加工过程(2)熟悉鲜活烹饪原料初步加工的基本原则 (3)掌握常用水产品、家禽、家畜内脏及四肢的初步加工的基本要求和步骤第三章刀工刀法和勺工技术(7学时) 1. 刀工刀法(5学时)重点 2. 勺工技术(4学时)重点 教学目标和要求: (1)了解烹饪刀工、勺工在烹调中的作用 (2)熟悉常用刀具、勺等设备的用途及保养方法 (3)掌握刀工、勺工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菜肴谜语

1Q:什么动物是高手? A:猪,因为猪(珠)算高手 2Q:非洲食人族的酋长吃什么? A:人啊! 什么动物是高手? 3A:猪,因为猪(珠)算高手 Q:难猜的谜语(打一成语) 4谜语:阿谀奉承拍马屁【打一菜肴烹调用语】 谜底:溜三样 5谜语:不劳动者不得食【打一菜肴烹调用语】 谜底:工作便餐 6谜语:酊剂药如何配制【打一菜肴烹调用语】 谜底:鸡丁拼盘 7谜语:华清池畔设大宴·白头格【打一菜肴烹调用语】谜底:流水席 8谜语:九十八招【打一菜肴烹调用语】 谜底:烧杂碎 9谜语:孔融让梨【打一菜肴烹调用语】 谜底:小吃 10谜语:内结构【打一菜肴烹调用语】 谜底:组织人造肉 11谜语:三九三伏练刺杀【打一菜肴烹调用语】 谜底:冷拼,热拼 12谜语:杀之儆猴效未奏【打一菜肴烹调用语】 谜底:白斩鸡 13谜语:十二户【打一菜肴烹调用语】 谜底:打边炉 14谜语:苏轼之妻·蜓尾格【打一菜肴烹调用语】 谜底:东坡肉 15谜语:未有八九十【打一菜肴烹调用语】 谜底:羊杂碎 16谜语:我添薪草于釜底【打一菜肴烹调用语】 谜底:自助火锅

谜底:自助火锅 18谜语:小小说《挑肥拣瘦》【打一菜肴烹调用语】 谜底:苏白肉 19谜语:乙亥新春主何属【打一菜肴烹调用语】 谜底:猪耳 20谜语:竹外桃花三两枝【打一菜肴烹调用语】 谜底:鸭下水 21谜语:老君炉里炼大圣【打一菜肴烹调用语】 谜底:红烧猴头 22谜语:岁逢千禧赛春灯【打一菜肴烹调用语】 谜底:龙虎斗 23谜语:西湖眠棹采莲早【打一菜肴烹调用语】 谜底:湘菜 24谜语:八戒步入火焰山【打一菜肴烹调用语】 谜底:红烧猪蹄 25谜语:吃得高兴【打一菜肴烹调用语】 谜底:快餐 26谜语:儿童争日【打一菜肴烹调用语】 谜底:一盘一汤 27谜语:儿童争日【打一菜肴烹调用语】 谜底:一盘一汤 28谜语:减肥【打一菜肴烹调用语】 谜底:扣肉 29谜语:开口就说知己话【打一菜肴烹调用语】 谜底:一道点心 30谜语:明是桑那来,实捎美人去【打一菜肴烹调用语】谜底:清蒸带鱼 31谜语:人用草和木,全由水上来【打一菜肴烹调用语】谜底:油茶 32谜语:三条石史话【打一菜肴烹调用语】 谜底:天津白

热菜的烹调方法

第九章热菜的烹调方法 烹调方法就是把经过初步加工和切配成形的原料,通过加热和调味,制成不同风味的菜肴的操作方法,烹调方法是我国烹调技艺的核心,是历代事厨者宝贵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我国烹调原料取材广泛,各地菜肴的风味特点又不尽相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烹调方法极为丰富多采。本章将对众多的烹调方法根据其烹调特点加以归类。并详述常用烹调方法的操作 要点。 烹调方法是做菜的方法。由于我国地域宽广,各地物产和崇尚的口味各不相同,因此,各地做莱的方法也有较大的差异,各地对做莱方法所起的名字也不尽相同。这就给我们学习烹调技术带来了困难。但是,纵观各种烹调方法,它们又有许多共同共通之点,这就为我们将各种烹调方法归成系统提供了基础。 1.导热体是形成菜肴特色的前提 热菜都有一个加热的过程。以何种物料作为热量传导的载体,规定了菜肴将具有何种特色。用于烹调的导热体大致有水、油、油与金属、气、盐等几种。以水作为导热体能使菜肴软嫩或酥烂。加热时,原料浸没于水中,原料如果是鲜嫩细小的,能保持其原有特色,老韧原料则能使之酥烂。以油作为导热体,则能使原料滑嫩或香脆。以油和金属同时导热,由于金属 能传导较高的热量,能使原料在较短的时间里加热达到预定要求,使成菜脆嫩或干香。气导热包括水蒸汽导热和热空气导热两种。水蒸汽是水的变态,而且由于压力作用,温度还可比水的沸点高一些。所以它也具有水导热使菜肴达到的特色,并且,原料加热时处于密闭的空间,不存在水的内外交流,所以能更好地保持菜肴的原汁原味,还能保持原料的形态不致有大的变化。热空气导热原料受热脱水,干香味浓,质感鲜嫩或脆嫩。盐导热时是将原料埋在炒热的盐堆里焖熟,它能使原料熟嫩或酥烂,原料埋入盐堆里时,总是以棉纸、玻璃纸等料包裹起来,所以原汁原味俱在。

最新中式烹调师培训大纲资料

中式烹调师培训大纲 一、培训目标通过培训,培训对象能够掌握烹调工艺及一些常见的烹饪原料初步加工切配的操作识。同时在餐饮企业中可以从事厨房中各生产岗位常规辅助工作,并可以从事简单的热菜菜肴烹调制作工作。 1. 理论知识培训目标: (1)了解地方菜的组成和风味特点的基本知识。 (2)了解烹饪原料的种类、品质鉴定及保管方法的基本知识。 (3)了解刀工的基本要求及注意事项,掌握肉料的腌制基本方法,掌握配菜的基本原则及方法的基本相关知识。 (4)了解烹调中的火候种类,掌握调味的基本原则及方法,掌握菜肴制作中的上桨、上粉、勾芡的基本相关知识。 (5)了解地方菜厨房中的各个工作岗位及职责和厨房食品卫生有关知识,掌握菜肴成本核算的基本知识。 2. 操作技能培训目标: (1)掌握一些烹饪原料的简单初步加工方法。 (2)掌握刀工的简易操作技巧,熟悉简单“料头”的使用方法。 (3)掌握镬功中的“抓锅、抛锅、搪锅”的基本操作技巧和方法,熟练烹制菜肴前的操作姿势及技巧。 (4)掌握烹调过程中的火候调节方法和掌握各种烹调设备与工

具的使用方法。 (5)掌握各种烹调法的菜式操作步骤、制作方法及要领和调味技巧。 二、培训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培训过程中要应注意学员的刀工、锅功及菜肴制作时的基本功操作姿势和菜肴操作要领。 2. 要注意做好学员的基本技能训练教学时间安排和指导工作,同时也要做好学员的学习心态思想引导工作,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以便掌握好操作技能技巧,达到餐饮企业中厨房生产岗位的要求。 3. 要培养好学员严格遵守本工种的职业道德,多注重操作中的个人卫生、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安全,同时在操作中要注意做到文明操作安全生产。 三、培训课时安排 总课时数:140 课时 具体培训课时分配详见教学计划 四、培训的内容 模块一入厨基础知识 1、地方菜的组成及风味特点 ①了解粤菜的风味特点 ②掌握各地方菜的特点

中式烹调师培训教学计划及要求

中式烹调师培训教学计划与要求 一,厨师的基本条件 厨师是以烹饪为职业,是制作饭菜美食为社会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厨师的出现是一种社会分工进步的现象。人类越是向前发展,对厨师要求就越高。厨师的任务是继承、发明烹饪技艺,满足社会消费的需要,以增强人体素质,促进人体健康,使人得到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享受,这是厨师劳动的根本目的。在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的社会效益中,同时获得了饭店的经济效益,厨师要完成上述双重任务,必须具备一定条件。 1,厨师的职业道德 一个合格的厨师要有服务精神、敬业精神、创业精神和协作精神。 2厨师的技艺 要求掌握烹饪原料知识、烹饪学、烹饪化学、生物学基础知识、营养与食品卫生等学科的基础上,熟悉各种烹饪原料及其加工、切配、烹制出色、香、味、形俱佳的菜肴。3身体素质 厨师要有较好的身体素质,没有消化道传染疾病和皮肤病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传染疾病。 二、对烹调人员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功训练 为了继承和发展我国烹调技术,必须对烹调操作的基本要求有全面的了解,并切实练好基本功。 1一般要求 厨师在高温条件下,以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操作。应该达到以下要求:(1)有较好的身体,经常锻炼,特别是要加强臂力的训练; (2)操作时姿势要正确自然,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3)熟练掌握各种烹饪炊具和餐具的使用与保养方法; (4)坚守岗位、思想集中、注意安全; (5)注意食品卫生,保持厨房的清洁整洁; 2基本功训练 烹调操作是一项复杂、细致、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只有练好基本功,才能烹制出色、香、味、形具佳的菜肴,基本功训练只要有一下八项: (1)投料准确(适时、适量); (2)挂糊、上浆适度均匀; (3)正确识别和掌握油温; (4)灵活掌握火候; (5)勾芡适当; (6)翻锅自如; (7)出锅及时; (8)装盘熟练; 三、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培训对象能够掌握烹调工艺及一些常见的烹饪原料初步加工切配的操作识。同时在餐饮企业中可以从事厨房中各生产岗位常规辅助工作,并可以从事简单的热菜菜肴烹调制作工作。 1.理论知识培训目标: (1)了解菜系的组成和风味特点的基本知识。 (2)了解烹饪原料的种类、品质鉴定及保管方法的基本知识。 (3)了解刀工的基本要求及注意事项,掌握肉料的腌制基本方法,掌握配菜的基本原

烹调概述

第一节烹调概述 烹调是制作菜肴的一门技艺,它包含烹和调两个方面,二者既是统一的整体,又各自具有不同的内涵。 一、烹调的概念 (一)烹烹就是烹制,是指运用各种加热手段,使烹饪原料由生到熟并形成一定的色泽、形状和质感的菜肴的过程。烹制主要有水烹法、汽烹法、油烹法、电磁波烹法、固体烹法以及其他烹法等。(二)调调就是调制,是指运用各类烹饪调料和各种施调方法,使菜肴形成一定的滋味、香气和色彩的过程。调制主要有调味、调香、调色等基本方法。(三)烹调烹调就是将加工切配好的烹饪原料,通过烹制和调制制成菜肴的过程。狭义上的烹调,仅指菜肴制作过程中的烹制和调制,广义上的烹调,则指制作菜肴的方法和工序,即烹调工艺。 二、烹调的作用 (一)烹的作用 1.杀菌消毒,保障食用安全 烹饪原料或多或少都带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细菌及寄生虫卵。这些菌虫,在温度达到85℃左右时,一般都可以被杀死。有些烹饪原料还带有少量的动植物天然毒素,若不去除,则易造成食物中毒。烹饪原料经过加热后,即可以起到杀菌消毒作用,从而确保人们的饮食安全。 2.分解养分,便于消化吸收 烹饪原料中含有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及机体生长所必须的蛋白质、脂肪、糖、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可是,它们都以复杂的化合

物状态存在于各种烹饪原料的组织中,不易分解出来。烹制可以起到初步分解食物营养成分的作用,因为这些烹饪原料经过烹制加热处理,就会发生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从而使它的组织初步分解。例如蛋白质通过加热处理,一部分凝固,另一部分溶解在汤里;淀粉在加热处理后,一部分变成糊精,另一部分分解为糖类。这些都等于在人体外先对食物进行了初步的消化工作,减轻了人体消化器官的负担,使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更易于被消化吸收。 3.生成香气,增强饮食美感 烹饪原料未经加热时一般没有香气,但是经过烹制,就会生成诱人食欲的香气。例如未经烧煮的生肉没有香气,但加水烹制到一定程度,即使不加任何调料,也会肉香四溢。其他食物原料,即使是蔬菜类和谷类,煮熟了以后,也会有一些醇、酯、酚、糖类在受热时随着原料组织的分解而游离出来,另一方面,它们又可以发生某些化学变化,变成某种芳香的物质。 4.合成滋味,形成复合的美味 大部分菜肴都由两种以上的烹饪原料组成,而每一种都有其特有的滋味。在烹制以前,各种烹饪原料的滋味都是独立存在、互不融合的。但任何物质中的分子都处在运动中,温度越高,运动就越激烈。根据这一原理,把几种烹饪原料放在一起加热,各种原料中的滋味成分就会在高温的作用下,以水、油等为载体,互相渗透,从而形成复合的美味佳肴。例如“栗子烧鸡”、“蘑菇炖鸡”等。 5.增色美形,丰富外观形态

中式烹调菜肴培训教材

***培训科 中式烹调师培训资料 任课教师:________________ 学员姓名:________________ 学员性别:________________ 班别:________________ (内部资料、妥善保存、翻版必究) 2016-5

目录 学员须知――――――――――――――――――――――――――――――――1 菜品目录单―――――――――――――――――――――――――――――――3 人社局中式烹调师(初级)部分实操考核菜肴17款――――――――――――― 4 实用菜式88款―――――――――――――――――――――――――――――12 模拟试题3套: 中式烹调师初级理论知识模拟试卷1――――――――――――――――――――――48 中式烹调师初级理论知识模拟试卷1――――――――――――――――――――――58 中式烹调师初级理论知识模拟试卷1――――――――――――――――――――――68 学员须知: 一、积极配合任课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上交相关证件。 二、进出校门要配带好学员校牌,凭学员证进入校。 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服从学校管理人员指挥。 四、爱护学校的教学设施及财物,损害公物照价赔偿。 五、努力学习专业技能,按照老师要求统一 六、按时上课,认真考勤签名,有事提前凭假条请假。 七、注意仪表仪容,不准穿拖鞋进教室上课,严禁在教室吸烟,酒后请勿到校上课。 八、学员应相互关心,互相帮助,树立好良好的学习风气,培养高尚的道德情 操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九、学员应该团结互助;服从班主任和班委的管理。 十、上课后认真按照教师的要求做好工位卫生和教室卫生; 十一、上课注意安全,炒菜后请关闭液化气。 十二、如有要事请按顺序与任课教师、主管教师、培训科主任联系。 ***培训科 2016-05 菜品人社局中式烹调师(初级)部分实操考核菜肴【一】红烧鸡块 【二】子姜炒鸭 【三】回锅肉 4【四】酸甜排骨 5

中式烹调师初级教学计划大纲

中式烹调师 1、职业代码:4-03-01-01 2、职业定义:根据中式餐饮服务和成品特点的要求,能够运用煎、 炒、烹、炸、熘、煸、烧、煮、烩等多种冷热菜肴烹调技法,对烹饪原料进行加工、整理、加热、调理、盛装等,制作中式风格菜肴的人员。 初级中式烹调师培训计划 1.总体目标 1.1总体目标 培养具备以下条件的人员: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素质,了解餐饮服务与食品制作相关的法律知识,基本掌握烹调原料加工技术、烹调原料基础知识、一般菜肴的制作工艺,能够运用简单烹调基本技能,独立完成原料选择、加工、加热处理等厨房常规辅助工作。 1.2 理论知识培训目标 依据《中式烹调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初级中式烹调师的理论知识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了解饮食和食品生产服务过程中的职业道德和相关基本知识,理解烹饪原料切配加工知识、原料知识、菜肴制作技术知识、厨房安全生产知识上、食品安全卫生知识等。 1.3 操作技能培训目标 依据《中式烹调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初级中式烹调师的操作技能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中式烹调基本技法,合理运用原料切配加工技术完成原料加工整理工作,掌握必要的烹调方法,制作一般菜式和汤羹,能够完成卫生清洁整理工作,能够独立上岗进行安全操作。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适应专业工作环境,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做到安全操作,姿态正确。 2、教学要求 1.2理论知识要求 2.1.1 职业道德 2.1.2 饮食营养卫生知识 2.1.3 饮食成本核算知识 2.1.4 安全生产知识 2.1.5 烹饪原料知识 2.1.6 烹饪原料基础(初)加工

2.1.7 烹饪原料切配加工 2.1.8 菜肴制作工艺基础 2.1.9 冷菜制作方法 2.1.10 热菜制作工艺 2.2 操作技能要求 2.2.1 干货原料涨发加工 2.2.2 动物原料基础(初)加工 2.2.3 刀工成型技法 2.2.4 冷菜拼摆盛装 2.2.5 指定热菜制作 2.2.6 抽签热菜制作 3、教学计划安排 总课时数:400课时。 理论知识授课:170课时。 理论知识复习:10课时。 操作技能授课:50课时。 操作技能练习:150课时。 机动课时:20课时。 初级中式烹调师培训大纲 1.课程任务和说明 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初级中式烹调师的基础知识和必备的操作技能。培训完毕,培训对象能够独立上岗,完成简单的常规技术操作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应以专业理论教学为基础,注意职业技能训练,使培训对象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教学注意够用适度原则。 2.课时分配 课时分配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