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合集下载

青光眼小讲课

青光眼小讲课

-
THANKS !
神经萎缩和眼压升高
继发性青光眼:这是由于其他疾 病或因素引起的青光眼,如炎症、
外伤、肿瘤等
先天性青光眼:这是一种在出生 时就存在的青光眼,通常是由于
眼球前部发育异常导致的
3
青光眼的症状
青光眼的症状
青光眼的症状可能因人而异,但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视力下降:这是青光眼最常见的症状, 通常表现为视物模糊或看到的事物变得 模糊不清 眼睛疼痛:青光眼可能导致眼睛疼痛或 不适,尤其是在眼压升高时 视野缺损:青光眼可能导致视野缺损, 即看到的视野范围缩小 头痛和眼胀:青光眼可能导致头痛和眼 胀,尤其是在眼压升高时
治疗青光眼的方法取决于其类型和严重程度,可能包括以下几种
药物治疗:使用降眼压药物来降低眼压,以减轻对 视神经的压力
激光治疗:使用激光束照射眼睛,以开放闭塞的房 角或切除多余的虹膜,从而降低眼压
手术治疗:如果药物治疗和激光治疗无法控制眼压 或改善视力,则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 的方法可能包括切除一部分或全部晶状体,或进行 巩膜扣带术等
4
如何诊断青光眼?
如何诊断青光眼?
诊断青光眼需要进行一系列眼科检查,包括
视力检查:这可以检测视力是否下降以 及下降的程度 眼压测量:这可以检测眼压是否升高以 及升高的程度 眼底检查:这可以检测视神经和视网膜 是否有异常 视野检查:这可以检测视野是否缺损以 及缺损的程度
5
如何治疗青光眼?
如何治疗青光眼?
功能
2
3
然而,在青光眼中,这种平衡被打破, 导致眼压升高,对视神经产生压力,
进而影响视力
2
青光眼的类型
青光眼的类型
青光眼有多种类 型,包括
青光眼的类型

什么引起青光眼

什么引起青光眼

什么引起青光眼
青光眼能够引起的原因是非常多的,而且这是一种发病非常快速的疾病,可想而知对于我们的身体危害是有多大,一不小心就可能让我们出现失眠的情况,所以患上青光眼以后最主要的就是要更好的去控制自己的病情,那么首先自然就是要知道自己青光眼的引起原因,才能够起到一个对症下药的作用,不然的话盲目的去治疗是没有任何的效果可言的。

遗传因素(15%):
青光眼属多基因遗传性病变,有家族史者,发病率高于无家族史的6倍,占整个发病人数的13%—47%,患者亲属发病率为3.5%—16%。

屈光因素(25%):
由于屈光系统调节失常,睫状肌功能紊乱,房水分泌失恒,加之虹膜根部压迫前房角,房水排出受阻,所以引起眼压升高,此类患者的临床特点是自觉视疲劳症状或无明显不适,戴眼镜无法矫正视力,易误诊,故有屈光不正病史的患者一旦出现无法解
释的眼部异常时应及时找有青光眼丰富临床经验的大夫,详细检查。

解剖因素(10%):
前房浅、眼轴短、晶体厚、角膜直径短,导致前房角狭窄,房水排出障碍,眼压升高,青光眼形成。

年龄、性别(10%):
开角型多发于30岁左右,无明显性别差异。

闭角型45岁以上患者占青光眼病人68.2%—76.8%,女性多于男性。

不良生活习惯(15%):
吸烟嗜酒、起居无常、饮食不规律、喜怒无常、习惯性便秘、顽固性失眠。

而且这种疾病的发生还是和我们平常的一些生活习惯有很
大的关系的,且这种疾病女性朋友们发生的几率要远远的高于男性朋友们,通常都是发生在女性朋友们30岁左右的时间里面,所以一旦发生以后就必须要立即的采取治疗措施,因为这种疾病
还是具有很强的遗传性在里面。

外伤相关性青光眼是怎么回事?

外伤相关性青光眼是怎么回事?

外伤相关性青光眼是怎么回事?*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外伤相关性青光眼的病理病因,外伤相关性青光眼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外伤相关性青光眼病因*一、发病原因:1.眼部的各种形式和不同程度的外伤。

*二、发病机制:1.通常以为,钝伤是由于钝性物体平行运动作用于眼轴,物体的冲击使角膜和前部巩膜向后移位,眼球前后压缩,外力向眼内传递,随之眼球赤道扩张。

因为房水和玻璃体的可压缩性很小,且虹膜、房角、晶状体及其悬韧带都缺乏有力的支撑,不能对抗急骤的冲击力量,因此使这些组织突然扩张和撕裂。

Campbell描写眼前有7个组织环,钝伤后均可发生病变,分别是:①瞳孔括约肌(瞳孔括约肌撕裂);②周边虹膜(虹膜根)与睫状体连接(虹膜根部离断);③前睫状体(房角后退、睫状体带和巩膜突之间的睫状体表面撕裂,常发生在睫状体环形肌和纵形肌之间);④睫状体和巩膜突的连接(睫状体脱离,使房水从前房进入脉络膜上腔,产生暂时性或永久性低眼压);⑤小梁网(小梁撕裂);⑥晶状体悬韧带(晶状体震颤、晶状体半脱位或晶状体全脱位);⑦视网膜与锯齿缘连接(锯齿缘解离)。

2.顿挫伤也可引起眼后部的损伤,如视网膜脱离、脉络膜裂伤、视神经损伤等。

前房积血、玻璃体积血和眼内炎常伴有眼前段和后段的创伤性病变,眼压升高可在伤后立刻发生,也可延长至数月或数年之后。

3.房角后退主要表现在睫状体的环形肌和纵形肌两者之间发生撕裂和分离,因环形肌与虹膜相连,环形肌挛缩将引起虹膜根部后移,而纵形肌仍附着在原位的巩膜突,因此房角变深。

这种变化可发生某一区域或全部的房角。

同时发生小梁组织的损害炎症、变性吸收等病变。

小梁的变化是隐蔽的,进行也缓慢。

房角遭受挫伤后,早期和晚期的变化不同,但虹膜、房角和睫状体属于高分化的结构,外伤后,这些组织的愈合极其有限,仅有少量非特异性组织修补,形成少量无功能瘢痕,大体上可保留最初损伤的外貌作为永久性的痕迹。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外伤相关性青光眼病因,外伤相关性青光眼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相关内容叙述,更多有关外伤相关性青光眼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外伤相关性青光眼”找到更多扩展内容,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如何确定青光眼

如何确定青光眼

如何确定青光眼想必大家对于青光眼的知识还是多多少少有了一个了解的,因为现在最常见的眼部问题就是青光眼的,所以对于青光眼的原因可能大多数人都是非常了解的,但是青光眼一般发生的症状有些人可能不是那么的清楚,因为不同的人们发生的症状都是有所不同的,但是总体来说都是会感觉到自己的眼睛有些轻微的疼痛,尤其是在自己情绪波动的时候疼痛会更加剧烈。

青光眼发作一般都有明显的诱因,如情绪激动、视疲劳、用眼及用脑过度、长期失眠、习惯性便秘、妇女在经期,或局部、全身用药不当等均可诱发,表现为眼部干涩、疲劳不适、胀痛、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虹视、头昏痛、失眠、血压升高,休息后可缓解。

眼压高和青光眼是不同的,你的情况需要定期复查,一旦有眼痛就需要及时的治疗,时间长眼压降不下来会变青光眼,治疗方面中医认为肝主目,肾经主眼底。

眼压高等疾病的发生和身体的经络气血的失调是有直接的关系的。

所以可以通过中医的方法来调理治疗青光眼是一种引起视神经损害的疾病。

视神经由很多神经纤维组成,当眼内压增高时,可导致神经纤维损害,引起视野缺损。

早期轻微的视野缺损众通常难以发现,如视神经严重受损,可导致失明。

令外90%以上的患者并不表现为典型青光眼症状,而是以“近视、视疲劳、头痛、失眠”等症状,所以应尽早地进行青光眼的检查、诊断和治疗是防止视神经损害和失明的关键。

青光眼是指眼内压力或间断或持续升高的一种眼病。

眼内压力升高可因其病因的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症状表现。

持续的高眼压可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造成视力下降和视野缩小。

如不及时治疗,视野可全部丧失甚至失明。

对于青光眼的发生来说还是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形原因的,那么如果我们想要去确定自己是否患有青光眼最常见的方法自然就是做检查的,因为只有做眼部的检查才能够让我们非常准确的去判断自己是否患有青光眼,不过除此之外自己还可以通过症状来达到一个初步的确定。

青光眼小结

青光眼小结

青光眼小结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病,也是导致全球盲目的重要原因之一。

青光眼的特点是眼球内压力增高,导致视神经损伤,进而引起视力丧失。

对于患者而言,及早发现和治疗青光眼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将对青光眼的病因、诊断和治疗进行简要的总结。

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多种多样,目前还没有找到确切的原因。

但是,高眼压被认为是青光眼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眼球内的房水在产生和排出之间出现平衡失调,导致眼压升高。

长期高眼压会损害视神经,从而导致视力丧失。

此外,家族史、高度近视、年龄、种族和其他慢性眼部疾病也可能增加青光眼的风险。

青光眼的诊断主要包括眼压检查、视野检查和视神经检查。

眼压检查是最常用的诊断方法,通常使用非接触式眼压计或Applanation眼压计来进行检测。

正常眼压范围为10-20mmHg,高于此范围可能提示青光眼。

视野检查用于评估患者的视野损害程度,青光眼患者常出现边缘模糊和覆盖物感。

视神经检查可以通过扩瞳检查观察视神经盘的损伤情况,如视神经杯盘比值的改变和视神经纤维层缺损等。

青光眼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常用药物包括Beta受体阻滞剂、前列腺素类似物和碳酸酐酶抑制剂等。

这些药物通过减少房水产生或促进房水排出来降低眼压。

激光治疗主要通过激光切除小区域的组织,改善房水的排出,从而降低眼压。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过滤性手术和植入性手术,通过创造人工排液通道或植入装置来降低眼压。

除了治疗,预防也是非常重要的。

定期眼科检查可以帮助早期发现青光眼,从而及早治疗,避免或延缓视力丧失。

避免眼部受伤,避免长时间用眼和控制体内疾病也可以减少青光眼的发生。

总之,青光眼是一种严重的眼病,对患者的视力影响很大。

早期发现和治疗青光眼非常重要。

通过眼压检查、视野检查和视神经检查可以确诊青光眼。

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

此外,预防也很重要,定期眼科检查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减少青光眼的发生。

五官科护理学青光眼

五官科护理学青光眼
发病原因
青光眼发病原因复杂,包括眼球 解剖结构异常、遗传因素、环境 因素等。其中,眼压升高是青光 眼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青光眼类型与临床表现
类型
青光眼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性三大类。其中原发性青光眼又分为开角型和闭角 型两种。
临床表现
不同类型青光眼临床表现各异。开角型青光眼早期无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视力模糊、眼胀等症状。闭 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时,可出现眼红、眼痛、视力急剧下降等症状。继发性青光眼除有原发病的症状外,还
裂隙灯检查法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
使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患者眼部前段 结构,如结膜、角膜、前房等,以发 现病变和异常情况。
荧光素染色检查
在裂隙灯下使用荧光素染色剂,观察 染色后眼部结构的改变,有助于发现 角膜溃疡、角膜炎等病变。
前房角镜检查法
前房角镜观察
使用前房角镜观察患者前房角的情况,以判断是否存在前房角狭窄、关闭等问 题。
关注新型降眼压药物的研发进展,如前列腺素类药物、碳酸酐酶抑制剂
等,这些药物具有更好的降压效果和更少的副作用。
02
激光治疗技术改进
关注激光治疗技术的最新进展,如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微
脉冲激光等,这些新技术能够更精确地作用于病变组织,提高治疗效果。
03
手术治疗创新
关注青光眼手术治疗的最新技术,如微创青光眼手术(MIGS)、青光
如溴莫尼定,通过促进房水流出和减少房 水生成来降低眼压。
β-受体阻滞剂
如噻吗洛尔、美替洛尔等,通过减少房水 生成来降低眼压。
药物副作用观察与处理方法
副作用观察
在使用青光眼药物时,需要注意观察 患者的副作用情况,如眼部刺激、结 膜充血、心率减慢、呼吸抑制等。

青光眼手术的优缺点 教你如何快速恢复

青光眼手术的优缺点 教你如何快速恢复

青光眼手术的优缺点教你如何快速恢复什么是青光眼?当眼内压力超过眼睛所能耐受的最高水平时,造成视神经损害、视野缺水和视力下降等一系列视功能损伤就叫青光眼。

青光眼诱发的原因是什么?青光眼病因可以分为:原发性青光眼、急发性青光眼两大类。

眼球比较小、眼轴短、远视等。

若前期波动在光线较暗的地方停留过久、长时间低头阅读等就可能引发青光眼。

原发性青光眼发病时房角是开放的,外流受阻,主要是小梁网和齐克勒姆斯管的病变有关。

总之青光眼是由眼内生成的水不能正常排出而引起的。

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有哪些表现症状?青光眼的急性发作一般介于闭角性青光眼,多发病于中年和老年群体;主要发病以50-70岁为主。

它的症状有眼球胀痛、视力急剧下降同时伴有同侧的头痛,甚至还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体征主要是由球形弯充血、角膜水肿、前房变浅、�S孔散大同时眼压升高。

当怀疑患了青光眼应该做哪些检查?立即到有条件的医院做眼科的基本检查:眼压、眼底检查、视野检查,还有房角镜检查,并根据上述结果做进一步检查。

爱眼健康,有问必答如果一只眼睛是青光眼,那么另一只眼睛会出现什么情况?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一般双眼同时发病比较少。

双眼发病的间隔长短也不一定。

因此,当一只眼睛急性发作时,另一眼应该积极治疗。

当急性发作眼做手术恢复后,另一只眼可进行激光虹膜切除,或者是做虹膜周边切除手术,就起到预防的作用。

血压与青光眼,它们之间有一种怎样的关系?眼压与血压成正比关系。

当眼压升高时,血压也随之升高。

血压的高低是直接影响眼球的血液供应。

因此,正常血压可以保持眼压的稳定,保护视功能。

青光眼的发病原因就是眼压升高,所以说高眼压患者比较容易病发青光眼。

但两者之间没有绝对的诱导关系的。

青光眼的治疗哪些方法可以参考?青光眼的治疗通常首选是药物式的治疗方法。

大多数青光眼患者在刚被确诊时,都需要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青光眼优缺点有哪些?青光眼手术现在采用的一般是小梁切除手术。

它的优点是术后不再需要药物治疗,成功率是80%-90%。

炎症相关性青光眼是什么病

炎症相关性青光眼是什么病

炎症相关性青光眼是什么病1. 什么是青光眼?青光眼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眼病,其特征是视神经损伤、视野缺损和眼压升高。

青光眼是导致全球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眼压的升高方式和相关病因,青光眼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之一就是炎症相关性青光眼。

2. 炎症相关性青光眼的定义炎症相关性青光眼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眼病,其发病机制与眼内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炎症是机体对抗感染、创伤或其他损伤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但过度的炎症反应可能会导致组织损伤和疾病进展。

3. 炎症相关性青光眼的病因炎症相关性青光眼的病因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感染眼部感染是炎症相关性青光眼的一种常见病因。

某些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可引起眼部炎症反应,从而导致眼内压力升高,造成视神经损伤。

3.2 继发炎症炎症相关性青光眼还可以是由其他的炎症疾病导致的继发性病变。

例如,风湿性关节炎、克罗恩病等系统性炎症性疾病可通过全身炎症反应或眼部炎症损害导致青光眼的发生。

3.3 自身免疫疾病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会引发全身性炎症反应,并可能导致青光眼的发生。

3.4 外伤或手术眼部外伤或手术后的炎症反应也可能成为炎症相关性青光眼的触发因素。

手术中产生的组织炎症反应可能导致眼房水循环障碍,从而造成眼压升高。

4. 炎症相关性青光眼的临床表现炎症相关性青光眼的临床表现与其他类型的青光眼相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眼痛炎症相关性青光眼患者常常会出现眼痛的症状,眼痛多为持续性的钝痛或隐痛。

4.2 视力下降患者可能出现视力模糊、视野缺损或暗适应能力下降等视力相关问题。

4.3 眼压升高眼压升高是青光眼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也同样适用于炎症相关性青光眼。

眼压升高可能会造成视神经损伤,并最终导致视力丧失。

4.4 眼红、眼痒眼睛的充血和瘙痒感也是炎症相关性青光眼的常见症状。

4.5 其他除了上述症状,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眼部水肿等非特异性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光眼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正常眼压及影响眼压的因素:眼球内容物对眼球壁所施加的压力称为眼内压(简称眼压)。

维持正常视功能的眼压称正常眼压。

在正常情况下,房水生成率,房水排出率及眼内容物的体积处于动态平衡,这是保持正常眼压的重要因素。

如果这三者的动态平衡失调,将出现病理性眼压。

我国人正常眼压值绝大多数是在1.33~2.79kpa(10~20mmHg)之间,超过3.19kpa(24mmHg)者为病理现象,介于2.79-3.192kpa(21-24mmHg)为可疑病理眼压。

但是有4.55%的正常人眼压超过3.192kpa(平均值±3个标准差)而没有青光眼状态,换言之,这些人的眼压虽然超过一般正常人的高限,视神经却未遭受损害。

因此不能简单地用一个数值作为划分病理性眼压的标准。

将眼压分正常、可疑病理及病理三个范围比较合适。

病理性眼压的范围:如果房水通道的任何部位受阻,将导致眼压升高。

正常人在一天24小时内眼压有以轻微的波动,一般傍晚最低,夜间休息后眼压逐渐上升,至清晨醒前最高,起床活动后又慢慢下降,眼压波动范围不超过0.665kpa(5mmHg),双眼眼压也基本相等,或差别不大。

如24小时眼压差超过1.064kpa(8mmHg),最高眼压超过2.793kpa(21mmHg)或双眼眼压差大于0.665kpa(5mmHg)时,应视为异常,需要进一步检查。

高眼压、视盘微循环障碍是引起青光眼性视盘凹陷症、视野损害的主要原因。

高眼压虽然是青光眼损害的重要因素,但不是绝对的。

在临床上,有些病人眼压虽已超越统计学的正常高限,但经长期观察,并不出现视盘和视野损害,称为高眼压症。

也有少数病人的眼压在正常范围或临界值,而视盘和视野损害已十分明显,这种类型的青光眼。

称为低眼压性青光眼(low-tension glaucoma)或低临界压青光眼(low-critical glaucoma)。

青光眼早期症状有哪些?疾病种类一、先天性青光眼:根据发病年龄又可为婴幼儿性青光眼及青少年性青光眼。

30岁以下的青光眼均属此类范畴。

先天性青光眼形成的原因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眼前房角发育异常,致使房水排出受阻,引起眼压升高。

25-80%的病人半年内显示出来,90%的患儿到一岁时可确诊。

10%的病人在1-6岁时出现症状。

1. 婴幼儿型青光眼:一般将0-3岁青光眼患儿归为此类。

此型是先天性青光眼中最常见者。

母体内即患病,出生后立即或缓慢表现出症状。

一般是双眼性病变,但却不一定同时起病,也有25-30%患儿单眼发病。

临床表现为出生后眼球明显突出,颇似牛的眼睛故称“牛眼”,怕光、流泪、喜揉眼、眼睑痉挛,角膜混浊不清、易激动哭闹、饮食差或呕吐、汗多等到全身症状。

此型的预后关键在于及时正确诊断,因小儿眼球壁正处于发育阶段,查眼压,可能正常,而眼底检查不好配合,所以缺乏青光眼丰富俅簿。

2. 青少年型青光眼:发病年龄3-30岁之间。

此型临床表现与开角型青光眼相似,发病隐蔽,危害性极大。

近年来此型多发生于近视患者且有发病率不断上升的趋势。

90%以上的患者并不表现为典型青光眼症状,而是以“近视、视疲劳、头痛、失眠”,甚至不知不觉失明而来就诊,详细检查才知道是青光眼。

有的患者查出来青光眼,但自己错误的认为,我现在又没有什么感觉,视力也可以,不可能象大夫说的那么严重,真正失明了,那时后悔也来不及了,只能在黑暗中痛苦的渡过终生。

二、原发性青光眼:1.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生,是由于眼内房角突然狭窄或关闭,房水不能及时排出,引起房水涨满、眼压急剧升高而造成的。

多发于中老年人,40岁以上占90%。

女性发病率较高,男女比例为1:4。

来势凶猛,症状较剧,发病时前房狭窄或完全关闭,表现突然发作的剧烈眼胀头痛、视力锐减、眼球坚硬如石,结膜充血、恶心呕吐、大便秘结、血压升高,此时全身症状较重易被误诊为胃肠炎、脑炎、神经性头痛等病变。

如得不到及时诊治24-48小时即可完全失明无光感,此时称“暴发型青光眼”,但临床上有部分患者对疼痛忍受性较强,仅表现为眼眶及眼部不适,甚则眼部无任何症状,而转移至前额、耳部、上颌窦、牙齿等部疼痛。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实则是因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反复迁延而来。

2. 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此型占原发性青光眼患者50%以上,发病年龄30岁以上,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脑力劳动者有急剧升高的趋势,此型发作一般者有明显的诱因,如情绪激动、视疲劳,用眼用脑过度,长期失眠,习惯性便秘、妇女在经期,或局部、全身用药不当、均可诱发,表现为眼部干涩,疲劳不适,胀痛、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虹视,头昏痛,失眠、血压升高。

休息后可缓解,有的患者无任何症状即失明,检查时,眼压可正常或波动,或不太高20-30mmhg左右,眼底早期可正常,此型最易被误诊。

如此反复发作前房角一旦粘连关闭即可形成暴发型青光眼。

3.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多发生于40以上的人。

25%的患者有家族史。

绝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有的直至地失明也无不适感。

发作时前房角开放。

此型的诊断最为关键,目前一旦西医确诊都已经有明显的眼底改变,因此必须全面、认真排除每一个有青光眼苗头的患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不要非等到确诊为青光眼才去治疗,那时已丧失最佳治疗时机。

三、继发性青光眼:由眼部及全身疾病引起的青光眼均属此类,病因颇复杂,种类繁多,现仅简述最常见的几种继发性青光眼:1. 屈光不正(即近视、远视)继发青光眼:由于屈光系统调节失常,睫状肌功能紊乱,房水分泌失恒,加之虹膜根部压迫前房角,房水排出受阻,所以引起眼压升高,此类患者的临床特点是自觉视疲劳症状或无明显不适,戴眼镜无法矫正视力,易误诊,故有屈光不正病史的患者一旦出现无法解释的眼部异常时应及时找有青光眼丰富临床经验的大夫,详细检查。

2. 炎症相关性青光眼:眼内炎症引起房水混浊、睫状肌、虹膜、角膜水肿、房角变浅,或瞳孔粘连,小梁网阻塞,房水无法正常排出引起眼压升高。

目前西医对此病一般用抗生素、激素对症治疗,人为干扰了自身免疫功能,使病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

3.白内障所致青光眼:晶状体膨胀所致青光眼:即肿胀期白内障所致青光眼是指老年性白内障的膨胀期或晶状体外伤后混浊肿胀时发生的青光眼。

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出现在成熟期或过熟期白内障时,因经晶状体囊膜漏出的晶状体蛋白质引起的炎性青光眼晶状体蛋白过敏性青光眼:临床上较为少见,是在白内障手术或晶状体损伤后,由晶状体蛋白引起的过敏反应所致。

4. 外伤相关性青光眼:房角撕裂、虹膜根部断离、或前房积血、玻璃体积血、视网膜震荡,使房水分泌、排出途径受阻继发青光眼视神经萎缩,如能积极中药治疗预后良好,手术只能修复受损伤的眼内组织,但其引起的眼底损伤无法纠正,所以此型病人一般在当时经西医处理后,认为就好了,不再治疗,一旦发现已视神经萎缩,造成严重的视力损害。

5.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色素性青光眼:因眼前节段色素播散引起的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播散于前、后节的色素,虹膜形状和透照缺损等。

药物相关性青光眼:皮质类固醇引起青光眼系开角型青光眼,发生在眼部或全身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后,包括眼部点用眼液或眼膏、眼周注射、外用于皮肤、全身吸入及口服或注射,经较长时间使用后眼压升高。

分泌过多性青光眼: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的开角型青光眼,其特点是眼压升高,但房水流畅系数正常。

6.其他继续性青光眼晶状体脱位所致青光眼:因晶状体脱位引起眼压升高所导致的青光眼。

前房积血与青光眼:出血相关性青光眼包括前房积血、血影细胞性青光眼、溶血性青光眼及血铁性青光眼,其中以前房积血为最常见。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共同表现有眼痛,畏光,视力常为眼前指数~手动,眼压可达60mmHg以上,中到重度充血,常伴角膜水肿,虹膜新生血管,瞳孔缘色素外翻,房角内有不同程度的周边前粘连。

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是一种少见而严重的特殊类型闭角青光眼,它可造成一眼或双眼失明。

四、混合型青光眼:两种以上原发性青光眼同时存在,临床症状同各型合并型。

五、眼压相关性青光眼: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是指具有与其他青光眼相似的视盘损害、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及相应的视野损害,未用任何降眼压药物的情况下,24小时眼压均不超过21mmHg,房角结构正常并完全开放,且无其他可能引起上述病变的眼部及全身疾患的青光眼。

低眼压性青光眼:对于这类找不到确切原因,眼压在正常范围内,又具有青光眼性视神经乳头萎缩凹陷和视野损害的眼症就归类于低眼压性青光眼。

恶性青光眼:是一类诊断困难,眼压不易控制的顽固性青光眼。

一般认为是抗青光眼术后一种严重并发症,其特点是术后眼压升高,晶体虹膜隔向前移,使全部前房明显变浅,甚或消失。

发现与治疗开角型青光眼如能早期诊断,对保护视功能极为重要。

以下几点对早发现、早诊断很有帮助:家族史:家庭成员有青光眼病史,并自觉头痛、眼涨、视力疲劳,特别是老花眼出现较早者,或频换老花眼镜的老年人,应及时到眼科检查并定期复查。

查眼压:在青光眼早期眼压常不稳定,一天之内仅有数小时眼压升高。

因此,测量24小时眼压曲线有助于诊断。

眼底改变:视盘凹陷增大是青光眼常见的体征之一。

早期视盘可无明显变化,随着病情的发展,视盘的生理凹陷逐渐扩大加深,最后可直达边缘,形成典型的青光眼杯状凹陷。

视盘邻近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害是视野缺损的基础,它出现在视盘或视野改变之前。

因此,可作为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查视野:视野是诊断开角型青光眼的一项重要检查。

开角型青光眼在视盘出现病理性改变时,就会出现视野缺损。

对青光眼最好先用药物治疗,若在最大药量下仍不能控制眼压,可考虑手术治疗。

应先用低浓度的药液,后用高浓度的药液滴眼,并根据不同药物的有效降压作用时间,决定每天点药的次数,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在24小时内能维持有效药量,睡前可用眼膏涂眼。

开角型青光眼治疗后的随访也很重要,即使眼压已经控制,仍应每4~6周复查一次,包括眼压、眼底和视力,每年应检查一次视野,以保证治疗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预防措施预防青光眼的主要对象是具有危险因素的人群。

具有青光眼危险因素的人,在不良精神因素等诱因刺激下随时激发青光眼形成,所以平素必须排除一切可以诱发眼压增高的有害因素,预防青光眼发生。

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度波动,青光眼最主要的诱发因素就是长期不良精神刺激,脾气暴躁、抑郁、忧虑、惊恐。

2、生活、饮食起居规律,劳逸结合,适量体育锻炼,不要参加剧烈运动,保持睡眠质量,饮食清淡营养丰富,禁烟酒、浓茶、咖啡、适当控制进水量,每天不能超过1000—1200ml,一次性饮水不得超过400ml。

3、注意用眼卫生,保护用眼,不要在强光下阅读,暗室停留时间不能过长,光线必须充足柔和,不要过度用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