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消化系统疾病精品PPT课件
家畜解剖课件05-消化系统

相连,该韧带为十二指肠与空肠 的分界标志。
2、空 肠
小肠中最长的一段,系膜长,盘曲多,在腹腔 内活动范围大。
牛
猪
马
3、回肠
较短,肠管平直,管壁较厚; 回肠通入盲肠的开口称回盲口; 回肠与盲肠底之间有回盲韧带,作为回肠和空肠的分界
无腺部很小,仅位于贲门周围;有腺部大, 分贲门腺区、胃底腺区、幽门腺区。
(三)马胃的特点
单室混合型胃,大部分位于左季肋部 胃的左端膨大形成胃盲囊 胃的右端较细形成幽门窦 胃的无腺部较大
第四节 肠
小肠: 十二指肠 空肠 回肠
大肠: 盲肠 结肠 直肠
一、小肠
1、十二指肠:起于幽门,后接空肠,全长约1米
3. 瓣胃:
形态位置:呈两侧稍扁的圆形,位于右季肋部,与
第7~11肋间隙相对 出入口:入口—网瓣口,出口—瓣皱口 瓣胃沟
瓣胃黏膜特点:瓣叶,百叶
4. 皱胃(真胃)
(1)形态:呈前 大后小的葫芦形。
(2)分部:
胃底部—前段,粗大 幽门部—后段,细
(3)位置:右季肋部 和剑状软骨部。
(4)入口:瓣皱口 出口:幽门
最大的腺体,具有 分解、合成、贮存营养 物质和解毒以及分泌胆 汁等作用。
在胎儿时期,肝是 造血器官。
一、位置和形态
家畜的肝大部分都位于右季肋部,红褐色,分为: 两面:壁面凸,与膈和腹壁相邻;脏面凹,与胃、
肠和胰腺接触。 肝门:门静脉、肝动脉、神经、淋巴管和肝管出入 肝的部位 两缘:背侧缘厚、腹侧缘薄。 分叶:大体上分为左叶、中叶和右叶。
三、 肝管
无胆囊的动物马、鹿和骆驼,肝管和胰管一起开口 于十二指肠,有胆囊的动物胆囊的胆囊管与肝管合 并在一起称为总胆管,与胰管开口于十二指肠。
牛羊消化器官的构造幻灯片

瘤胃前庭:前背盲囊 的基部
瘤网胃口
肉柱:瘤胃各沟相对 应的内侧面。
瘤胃 瘤胃乳头
3 瘤胃壁的构造 〔1〕黏膜 棕黑色或棕黄色。 〔2〕瘤胃乳头 圆锥状或叶状,与
瘤胃的吸收有关系。
〔二〕网胃
1 位置 季肋部正中,紧靠膈的前方,约与
6-8肋骨相对。
7个通口与5个部位相通:
两个鼻后孔(鼻腔) 两个咽鼓管咽口(中耳) 一个咽口(口) 一个食管口(食管) 一个喉口(喉)
三 食管
颈段:颈前1/3位于气管的背侧,到颈中部偏 至气管的左侧。
胸段:纵隔内,转至气管的背侧,到达膈。 腹段:短,以贲门开口于瘤胃。
四胃
前接食管,开口为贲门,后以幽门通十二 指肠。
牛羊消化器官的构造幻灯 片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牛、羊消化系统的组成器官
1. 消化管
十二指肠
口 咽 食 胃 小 空肠
腔
管
肠 回肠
大 肠
盲肠 结肠 直肠
肛 门
2. 消化腺
壁外腺
唾液腺 肝脏 胰脏
胃腺
壁内腺
肠腺
一、口腔
齿髓腔
〔3〕 齿龈:被覆于齿 颈及邻近骨外表的黏膜, 为口腔黏膜的延续。粉红 色。
〔八〕 唾液腺
能分泌唾液的腺体。 润湿食料,便于咀嚼、吞咽、清洁口腔和
参与消化。 主要包括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
1 腮腺
呈不规那么长条 状,大局部位于 咬肌后部外表, 下颌支和寰椎翼 之间。
淡红褐色。 导管开口于第5
1. 皱胃发达,比 其它三个胃的 容积总和还大。
动物消化系统 图文

(5)瓣皱沟:瓣胃底壁沿小弯有一沟,连接网瓣口和瓣皱口, 沟底无瓣叶,与食管沟相连通。
4.皱胃
(1)位置:右季肋区,瓣胃腹侧后方,大部与腹底壁接触, 由剑状软骨部沿肋弓向后伸到最后肋间下部。
(2)外部形态:葫芦形(前大后小)
(3)粘膜面:光滑,有14-16条螺旋大皱褶,增加总面积。
1.唇:灵活,上下唇间称口裂,结合部称口角,有唇腺,神经 末梢丰富,以口轮匝肌为基础。
2.颊:构成口腔的侧壁,以颊肌为基础,外被皮肤、内衬黏膜, 有颊腺和唾液乳头。
3.齿:切齿(门齿、中间齿、隅齿)、犬齿、臼齿(前臼齿、 臼齿)。齿式
4.舌:舌尖、舌体、舌根。舌背黏膜有四种乳头(丝状、菌状、 轮廓、叶状乳头)。
(2)外部形态:前后稍长,左右略短的椭圆形囊,占腹腔3/4。 左、右纵沟,前、后沟,后背、后腹冠状沟分别将瘤胃分成背、 腹囊,瘤胃前庭、瘤胃隐窝,后背盲囊、后腹盲囊。
(3)粘膜(3)粘膜面:瘤胃乳头(肉柱无)和肉柱(由胃壁 环形肌束集中形成)
(4)入口(4)入口:贲门。
出口:瘤网口。
食物在瘤胃中运行图解
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畜牧经济发展
畜牧兽医专业动物解剖生理学课件
动物消化系统
二00五年10月
教学目的
1.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 及功能 • 2.理解消化系统的结构 特点 • 3.掌握马、牛、羊、猪 消化器官的位置、形态、 内部构造及功能,并比 较它们的特征 • 4.重点理解消化道的形 态结构与动物生活习性 的关系 • 5.掌握马、牛、羊、猪 消化器官的体表投影
(4)入口:瓣皱口
牛、羊网膜特点:
1.大网膜:浅层—起自 瘤胃左纵沟
深层—起自瘤胃右纵沟 2.小网膜:(同马胃)
牛羊常见细菌性疾病的发生与防治

牛羊常见细菌性疾病的发生与防治在养殖牛羊的过程中,细菌性疾病是常见的病理问题。
细菌是一种微生物,存在于每一个生物体内,可对人和动物产生不同的危害。
牛羊疾病一般是由于细菌过度繁殖,导致腹泻、发热、咳嗽等病症出现。
了解牛羊常见细菌性疾病的发生与防治,可以帮助农民科学养殖,减少经济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1.菌痢病菌痢病是由于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链球菌等细菌引起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
主要症状为腹泻(水泻或痢疾)、腹痛、发热、食欲减退等。
病情一般从轻到重,累及范围广,严重时需要及时进行抗生素治疗。
防治方法:(1)加强环境卫生,保持牛棚内的清洁干燥。
(2)避免给牛喂食劣质饲料,混合杂草等食品,加强营养管理。
(3)定期检查奶牛和羊群的健康状况,发现病情及时隔离治疗。
(4)注重预防和治疗,勤洗手、消毒水源,对疫苗免疫等。
2.炭疽病炭疽病是由于炭疽芽胞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突发的传染病,其主要特点是高热、黑色坏死、出血、全身感染等。
牛、羊对炭疽病非常敏感,发病率较高,病态严重,病死率也很高。
(1)加强养殖场规范化管理,避免与炭疽病有关的转移、传染和散发。
(2)定期给牛、羊注射预防炭疽病的疫苗。
(3)在牛肉、羊肉和鲜奶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加强卫生监督和控制。
(4)切断传染途径,提升环境卫生水平,做好消毒工作。
1.口蹄疫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侵入犊牛喉咽部而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它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
主要症状表现为病牛口唇肿胀、角质增厚、分泌物增多,并伴有明显的足部和乳头肿痛,严重时牛群中有10% - 20%的病牛会死亡。
(1)定期进行消毒和抗病毒处理,削减传染途径。
(2)对疫苗进行免疫注射,为犊牛保证免疫力。
(3)选用高质量的饲料,定期检查牛羊的身体状况。
(4)对发现病例的区域及时报告并实施隔离处理。
2.伤寒伤寒是一种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它包括胃肠炎症和压力过大等病症。
牛、羊也会患上伤寒,引起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影响疫情稳定。
动物消化系统精品PPT课件

牛乳齿式=2(
0030 4030
)=20
牛的恒齿式=2( 0033 )=32 4033
猪恒齿式=2(33114433 )=44 公马恒齿式=2( 3133 )=40
3133
母马恒齿式=2( 3033 )=36 3033
6.口腔底:
(1) 舌系带:舌尖与舌体交界处的腹侧有一条与口腔底壁 相连的黏膜褶,称为舌系带。
。
⑵小结肠:左髂区,与空肠 混在一起,与之区别:有肠 袋和纵带。借助发达的小结 肠系膜悬吊于腰下部,活动 性大。
盲肠底(基):腹侧小弯处有回盲口(内 侧)和盲结口(外侧)。
2、结肠:
3、直肠:前段细,称直肠 狭管部,有浆膜覆盖。后段 粗,称直肠壶腹,无浆膜。
⑴大结肠:长约3-4米,呈上下两层蹄铁型, 占据腹腔下半部,分4段3曲,有纵带和肠 袋。
(一)马胃:单室混合胃。
(二)猪胃:单室胃,形态基
1、 位置:腹腔前部偏左,前邻接膈、肝, 本同马。
后接肠管。
1.比马胃相对容积大,胃
2、形态:
(1)两端:贲门(左)→食管,幽门(右)→ 十二指肠。左端形成胃盲囊。
(2)两面:壁面→肝、膈,脏面→肠管。
(3)两缘:大弯→大网膜(腹侧),小弯→小 网膜(背侧)。
(二)猪肝和胰
肝、胰:
1.肝分叶明显,分为左外、 左内、右外、右内叶和中 叶(上方叶、下尾叶), 右内叶内侧有胆囊窝,无 右肾压迹(牛马有)。
2.肝管与胆囊管汇合成胆 总管开口于十二指肠憩室, 胰管单独开口。
3.猪胰:呈三角形
第二节、反刍动物(牛羊)各消化器官构造
一、牛、羊消化系统特点:
(一)口腔:黏膜角质化。
畜禽解剖生理5消化系统ppt课件

精品课件
16
第二节 消化器官
一.口腔:消化器官的起始部 组成:唇、颊、硬腭、软 腭、口腔底壁、舌、齿、 齿龈及唾液腺
功能:采食、吸允、咀嚼、 泌涎、味觉和吞咽等
精品课件
牛的口腔
17
口腔周壁
前壁:唇 侧壁:颊 顶壁:硬腭 底壁:口腔底和舌
分区: 以齿弓为戒, 分口腔前厅和固有口腔两部分。
精品课件
18
(5)食管沟:食管和瓣胃之间的一条胃沟,起自贲门,沿瘤网胃右侧壁下行通 过网瓣口,直达瓣胃沟。
意义:当幼畜吮吸乳汁或喝水时, 两唇闭合成管,奶水通过食管沟瓣胃沟直达皱胃,防止进入瘤胃而 奶变酸,引起拉稀。注意:成畜不 闭合。
精品课件
47
创伤性网胃心包炎:
网胃前接膈,离心包很近(1.5cm),牛、羊等误食尖锐的异物进入网胃后, 常刺破网胃壁伤及膈与心包。
基本结构单位:肝小叶
精品课件
63
牛、羊肝脏
胆囊:牛胆囊较大,梨形肝管和胆囊管汇合成胆管开口于十二指肠 羊胆管与胰管并合成胆总管,开口于十二指肠。
形态:呈长方形 位置:位于右季肋部。
分叶:无叶间切迹,分叶不明显
左叶:腹侧
右叶:背侧
中叶:以肝门分为背侧的尾叶 腹侧的方叶
精品课件
64
猪肝脏
位置:膈后方,比较居中 胆囊:肝管与胆囊管汇合成胆总管开口于十二指肠 分叶:肝分叶明显,肝小叶发达
精品课件
9
六、骨盆腔
精品课件
10
七、腹腔区域的划分
精品课件
剑状软骨部
11
肋骨
腹后部
腹前部
腹中部
精品课件
12
左季肋部
右季肋部
腹 前 部
小学教育ppt课件教案牛的消化过程与反刍生活

杂食性动物如熊、猪等既能消化植物性食物也能消化动物性食物,其消化系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其消化机制的奥秘。
杂食性动物的消化机制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饲养管理
人类通过了解反刍现象,可以合理安排牛的饲养管理,如定时饲喂、保证充足的饮水和适当的运动等,以促进牛的健康生长。
医学应用
通过对反刍现象的研究,人类发现了许多与牛消化系统相关的疾病,并制定了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03
CHAPTER
饲料类型与营养价值分析
粗饲料定义
01
粗饲料是指纤维含量高、能量价值较低的饲料,主要包括干草、青贮、农作物秸秆等。
寄生虫防治
建立疾病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并治疗患病牛只;对严重疾病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疾病监测与治疗
定期对牛舍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保持清洁卫生;及时处理粪便和污水,减少病原菌传播。
环境消毒与卫生管理
05
CHAPTER
实验设计与操作演示
通过观察和操作实验,让学生了解牛的消化过程与反刍生活,加深对牛消化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选择优质饲料,合理搭配粗饲料和精饲料,确保营养全面均衡。
饲料选择与搭配
根据牛只生长阶段和体重,科学计算饲喂量;合理安排饲喂频次,避免浪费和营养不足。
饲喂量与频次
保证充足清洁的饮水,促进牛只消化,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定期疫苗接种
定期开展驱虫工作,减少寄生虫对牛只的危害。
反刍生活的定义和意义
简要比较了牛与其他草食性和非草食性动物的消化过程异同,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动物消化系统的多样性。
牛与其他动物消化过程的比较
除了牛之外,其他草食性动物如羊、马等的消化过程也具有独特性,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和比较。
牛羊病防治PPT课件

第39页/共184页
防制
韩国在首 都汉城南 部60公 里处准备 掩埋一批 已经感染 口蹄疫的 奶牛。
西班 牙吊 车将 死牛 扔进 处理 厂
第40页/共184页
谢谢!
第41页/共184页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
(Bovine viral diarrhea— Mucosal disease,BVD)
牛病毒性腹泻病病毒,又称粘膜病病毒,黄病 毒科,瘟病毒属
1.球型,有囊膜,直径35-55nm,单股RNA; 2.可在多种细胞上培养生长; 3.抵抗力一般; 4.耐过牛可获得长期免疫。
第44页/共184页
流行病学
1.各年龄牛易感 黄牛>水牛>牦牛, 犊牛发病较多;
2.病牛为主要传染源,分泌物、排泄物含毒; 3.直接或间接接触性传播,消化道、呼吸道传播多见,也可垂直传播; 4.全年发病,寒冷季节如冬春多发;
计,将动物疫病分为一、二、三类共157种。 (3)检疫的分类:产地检疫、运输检疫、国境口岸检疫
第9页/共184页
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扑灭措施
1.疫情报告; 2.疫病诊断; 3.隔离与封锁; 4.紧急免疫接种与治疗; 5.尸体的处理;
第10页/共184页
疫情报告
当传染病病发生时: 将发病动物的种类、发病时间、地点、发病及死亡数、症状、剖检变化、怀疑病
第14页/共184页
紧急免疫接种
主要针对的是在受威胁区尚未发病的动物进行的应急免疫接种。
第15页/共184页
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 治疗措施
1.特异疗法 (高免血清) 2.抗生素疗法 (青链霉素等) 3.化学疗法 (磺胺类药物等) 4.微生态平衡疗法 (益生菌) 5.对症疗法 6.护理疗法 7.中兽医疗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打气法:可先插入胃管,装上橡皮球,吸出食管内的唾液 和食糜。灌入少量植物油或温水。将病畜保定好后,把打 气管插在胃管上,颈部勒上绳子以防气体回流,然后适量 打气,并趋势推动胃管,将阻塞物推入胃内。
口炎
口炎
口炎
口炎
口炎
治疗
❖ 治疗原则:消除病因、净化口炎、收敛消炎 ❖ 1.消除病因 ❖ 2.改善饲养管理 ❖ 3.净化口腔 ❖ 4.抗菌消炎
齿病
❖ 齿发育异常和牙齿磨灭不整 ❖ 症状:咀嚼障碍、消化不良、口腔牙齿发育
不良 ❖ 治疗:按口炎治疗
细菌 牙斑
牙石 牙龈炎
牙周炎
二 食道阻塞/“草噎”
❖ 口炎:口腔黏膜炎症的总称,包括腭炎、齿 龈炎、舌炎、唇炎等。
❖ 咽炎:咽及其邻近部位黏膜及深层组织炎症 的总称。
❖ 口炎临床上以流涎、采食、咀嚼障碍为特征 ❖ 咽炎以流涎、吞咽障碍、咽部肿胀,触压时
敏感为特征。
口炎其中以卡他性口炎、水泡性口炎和溃疡性口 炎较为常见。各种家畜均可发生。
卡他性口炎:是一种单纯性口炎,为口腔粘膜表 层轻度的炎症。
❖ 定义:食管被块状食物或异物阻塞的一种严 重食管疾病。
❖ 本病常见于牛、马、猪、和犬,羊偶尔发生。 ❖ 特征:突然发生、咽下障碍、急性瘤胃膨气 ❖ 示病症状:拒食,大量流涎,胃探诊不易
通过,急性瘤胃膨胀
病因:
❖ 牛采食萝卜,地瓜,马铃薯等因咀嚼不充分或 因突然受到惊吓,吞咽过急而导致阻塞。
❖ 常继发于食道狭隘、食道痉挛、食道炎等疾病 过程中。
等。长期饲喂含纤维多营养成分差的干草、 稻草,麦秸等,消化功能限于单调,贫乏。 ❖ 饲喂变质的青、干草、青贮饲料。 ❖ 饲喂冰冻饲料。 ❖ 日粮配合不当,矿物质和维生素缺乏,饲料 日粮配比不当,特别是缺钙时,血钙水平低, 使神经体液调节机能紊乱,引起单纯性消化 不良。
❖ 2管理不当 ❖ 牛舍羊舍过于拥挤,达不到运动要求
❖ 打水法:当阻塞物是颗粒状或粉状饲料时,可插入胃管, 用清水反复泵吸或虹吸,以便把阻塞物溶化,洗出,或者 将阻塞物冲下
❖ 通噎法:中兽医治疗食管阻塞的传统方法,主要用于治疗 马的食管阻塞,其方法是将病马缰绳拴在左前肢系凹部, 使马头尽量低下,然后驱赶病马前进或上坡,往返运动 20-30次,借助颈部肌肉收缩,使食管阻塞物进入胃内
继发性
❖ 1齿病、咽炎 ❖ 2传染病:(口蹄疫、黏膜病、牛瘟)、
(口炎、感冒、羊痘、口蹄疫、巴氏杆菌)
❖ 3维生素A/C缺乏 ❖ 4中毒病:汞、铅、饲料中毒
症状:
❖ 共同症状:都有采食困难、咀嚼缓慢甚 至不敢咀嚼,只采食柔软饲料,而拒绝 粗硬饲料;流涎,口角附着白色泡沫; 口黏膜潮红、肿胀疼痛、口温增高等共 同症状
症状:
❖ 突然发病-流涎-急性瘤胃膨气-食道检查
❖ 采食时突然发病,停止采食,恐惧不安, 头颈伸展,张口伸舌,大量流涎,呈现吞 咽动作,呼吸急促。颈部食管阻塞时,外 部触诊可感阻塞物;胸部食管阻塞时,在 阻塞物上方的食管内积满唾液,触诊能感 到波动引起哽噎运动。用胃管进行探诊, 当触及阻塞物时,感到阻力,不能推进
❖ 牛食管阻塞时,瘤胃鼓胀及流涎是其特殊 症状
食道阻塞
食道阻塞
治疗
❖ 原则: 是解除阻塞,疏通食管,消除炎症,加强护理和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咽后食管起始部阻塞时,大家畜装上开口器后,可用徒手 取出,也可用铁钩取出
❖ 挤压法:牛马采食胡萝卜等块根、块茎饲料而阻塞于颈部 食管时,将病畜横卧保定,用平板或砖垫在食管阻塞部位; 然后以掌抵于阻塞物下端,朝咽部方向挤压,将阻塞物挤 压到口腔,即可排除
❖ 特征:食欲降低,反刍和嗳气减少,前胃蠕动 减弱或停止,病牛体温无变化.
前胃弛缓与其他胃病的关系
❖ 前胃弛缓可导致瘤胃积食、瘤胃臌气、瘤胃 酸中毒、创伤性网胃炎、瓣胃阻塞和真胃炎。 反过来,上述疾病也可引起前胃弛缓。。
病因
❖ 原发性: ❖ 1饲养不当: ❖ 食入过量不易消化的粗饲料,如麦糠,豆秸
❖ 水泡性口炎:一种以口腔黏膜上生成充满透明 浆液水疱为特征的炎症。继发于口蹄疫、传染 性水疱口炎、猪水疱病等。 溃疡性口炎:是一种口腔黏膜糜烂,坏死为特 征的炎症。主要是口腔不洁,被细菌或病毒感 染所致。见于维生素 A缺乏症等。
病因
原发性
❖ 1机械性刺激:采食粗硬饲料、异物刺伤口 腔黏膜
❖ 2化学性刺激:误食生石灰、毒草、氨水等 ❖ 3物理性刺激:过热的饲料药物烫伤
❖ 捶打法:将病畜横卧保定,颈下部垫木板或砖块,用木捶 击打阻塞物,本法用于草团或麸皮类饲料阻塞。
❖ 手术疗法:当采取上述方法不见效时,应实行手术疗法
❖ 加强护理:暂停饲喂饲料和饮水,以免误咽而引起异物性 肺炎。牛羊食管阻塞,当继发瘤胃臌气时,应急时实行瘤 胃穿刺放气。
前胃弛缓
❖ 由于各种病因导致的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 肌肉收缩力减弱,瘤胃内容物运转缓慢, 微生物区系失调,并产生大量腐败和酵解 的有毒产物引起消化障碍,食欲、反刍减 退及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
课程规划
❖ 目标:(P281-实训P41)÷8=±P30 ❖ 第二次课程:P47(一。1.2.3) ❖ 第三次课程:P71(一。4.5) ❖ 第四次课程:P112(二。三。四。) ❖ 第五次课程:P141(五。六。)
❖ 第六次课程:P174(七。八。) ❖ 第七次课程:P209(九。) ❖ 第八次课程:P250(十。十一。十二1.2) ❖ 第九次课程:P280(十二3.4.5.。十三) ❖ 第十次课程:实训和考试
❖ 牛舍阴暗潮湿,或运输途中受寒邪侵袭
❖ 由于严寒、酷暑等引起应激反应
第二次课程 消化系统疾病
❖ 一.口腔、咽及食道疾病
(口炎、咽炎、齿病、食道堵塞)
❖ 二.前胃疾病
(前胃迟缓、瘤胃积食、瘤胃膨气、瘤胃酸中毒、创 伤性网胃炎、瓣胃堵塞)
❖ 三.胃肠及腹部疾病
(皱胃积食、皱胃变位、胃肠炎、肠便秘、肠痉挛、 肠变位、腹膜炎、疝病)
牛消化系统
牛消化系统
一、口炎和咽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