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自主实验设计

合集下载

临床药理学实验教学设计

临床药理学实验教学设计
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评价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分析能 力。
实验报告质量
综合考虑报告的完整性、规范性、创新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
学生自我评价与反思
01
学生对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表 现进行客观评价,包括实验技 能、团队协作、问题解决能力 等方面。
02
学生需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 题和困难进行反思,提出改进 措施。
在实验教学中融入理论教学,帮助学生理解 实验原理和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技术,如PPT、视频等,提高教 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分析教学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提 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互动式教学方法
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和交流。
03
实验教学资源与保障
临床药理学实验教学设计
汇报人:XX 2024-01-27
• 实验教学目标与要求 • 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 • 实验教学资源与保障 • 实验教学过程与实施 • 实验教学评价与反馈
01
实验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01
掌握临床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 、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02
熟悉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了解药物的相互作用
实验步骤演示
教师演示实验操作步骤, 强调关键操作点和注意事 项。
安全规范说明
介绍实验室安全规范和应 急处理措施,确保学生实 验过程中的安全。
学生实验操作与记录
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人数适中,确保每个学 生都能参与实验操作。
操作规范指导
教师在学生实验过程中给予操作规范指导,及时 纠正错误操作。
03
鼓励学生分享实验经验和心得 ,促进交流和学习。

药理学设计性实验

药理学设计性实验

药理学设计性实验实验一、石菖蒲的镇静作用【目的】1应用小动物自主活动学习镇静药物的实验方法。

2、应用小动物自主活动仪,研究地西泮、石菖蒲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

【原理】小动物自主活动仪的原理:在活动箱内,将一束或几束光线照射到对侧光电感应器上,动物在箱内每活动一次,感应电流发生改变,经过放大装置,使电脉冲驱使继电器启动, 通过记录器记录动物活动次数。

地西泮是镇静催眠的代表药。

石菖蒲具有宁心安神作用,其挥发油对中枢有广泛的抑制作用。

本实验以小鼠自发活动次数为指标,观察药物的镇静作用。

【动物】小鼠6只,实验前禁食12h o【药品】0.05%地西泮溶液,石菖蒲水煎液,生理盐水【主要器材】动物自主活动仪1台,电子称1台,1ml注射器2支,烧杯2杯。

【方法】将6只动物随机分为甲乙丙组,甲组灌胃生理盐水,乙组灌胃石菖蒲水煎液(连续两天),丙组灌胃地西泮1次,0.2ml/10。

给药后1小时各组动物放入小动物自主仪,先适应2分钟,再记录5分钟内小鼠自主活动次数。

【结果】地西泮、石菖蒲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

(结果见表1)表1地西泮、石菖蒲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参考文献:[1] 胡锦官,顾健,王志旺•石菖蒲及其有效成分对神经系统作用的药理研究[J].中药药药理与临床.1999.15 (30: 19[2] 刘新民.石菖蒲的研究现状J].中医药研究.1992. (4): 57[3] 吴启端,吴清和,石菖蒲的药理学研究进展[J].2006,17 (6) :477-480实验二、石菖蒲对记忆障碍小鼠模型的改善作用【目的】1、学习小鼠跳台原理和操作,正确运用跳台实验仪器对小鼠进行学习记忆能力行为学测试。

2、观察石菖蒲对小鼠记忆获得障碍的疗效作用。

【原理】鼠跳台实验装置由DT-200小鼠跳台测试箱和DT-200小鼠跳台测试仪组成。

测试箱由6个小房间构成,一次可同时试验6只动物,每个小房间有一橡皮台,箱底是可通电的铜栅,在训练期通电小鼠跳下平台在箱底不断被电击,这个过程中小鼠获得记忆,24 h后测试时观察小鼠第一次跳下平台的时间和 5 min内跳下平台的次数,比较各组老鼠记忆保持的能力。

药理学设计性实验

药理学设计性实验

药理学设计性实验药理学实验设计1( 实验项目名称:奥美拉唑对抗利血平引起的胃溃疡作用2.国外研究现状:胃溃疡是临床常见病,为研究其发病和治疗机制,国内外业已建立起多种胃溃疡小鼠动物模型,有的模型在中医药研究中亦被广泛引用。

但研究中存在的突出。

奥美拉唑对小鼠水浸应激性溃疡的形成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表现为溃疡数和溃疡发生率下降,且呈量效关系。

国外临床研究表明,奥美拉唑钠对胃溃疡的疗效明显优于H+受体拮抗剂,表现为起效快,症状消失迅速,用H+受体拮抗剂无效的患者改用本药可得到满意的疗效。

3.实验原理 :利血平是肾上腺素能神经元阻断性抗高血压药。

用药后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受到遏制,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相对占优势,结果出现利血平的副作用,引发溃疡,因此在本实验中引用利血平制作小白鼠的胃溃疡模型。

奥美拉唑选择性性地作用于胃粘膜壁细胞,抑制处于胃壁细胞顶端膜构成的分泌性微管和胞浆内的管状泡上的H+-K+-ATP酶的活性,从而有效地抑制胃酸的分泌,起效迅速,适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返流性食管炎和胃泌素瘤。

由于H+、K+-ATP酶是壁细胞泌酸的最后一个过程,故本品抑酸能力强大,有强而持久的抑制基础胃酸及食物、五肽胃酸泌素所致的胃酸分泌的作用。

它不仅能非竞争性抑制促胃液素、组胺、胆碱及食物、刺激迷走神经等引起的胃酸分泌,而且能抑制不受胆碱或H2受体阻断剂影响的部分基础胃酸分泌,对H2受体拮抗剂不能抑制的由二丁基环腺苷酸(DcAMP)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也有强而持久的抑制作用。

显效快,可逆,且无H2受体拮抗剂诱发精神方面的副作用。

本品对胃蛋白酶分泌也有抑制作用,对胃黏膜血流量改变不明显,也不影响体温、胃腔温度、动脉血压、静脉血红蛋白、动脉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动脉血pH。

有强而持久的抑制基础胃酸及食物、五肽胃酸泌素所致的胃酸分泌的作用。

显效快,可逆,且无H2受体拮抗剂诱发精神方面的副作用。

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或糜烂性食管炎、佐-埃二氏综合征等,对用H2受体拮抗剂无效的胃和十二指肠溃疡也有效。

药理学实验设计方案

药理学实验设计方案

药理学实验设计方案药理学实验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对生命体的作用机理及其药理效应、毒性、药物代谢等药物性质的一门学科。

药理学实验是药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通过药理学实验可以观察药物的作用效果,以了解药物的药理效应、副作用等。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了解不同药物对小鼠血压和心率的影响,以及探究血压和心率的变化与药物剂量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应用药物提供依据。

三、实验设计1. 动物模型:选用C57BL/6小鼠为实验对象,雄性小鼠,体重20-30g,数量30只。

2. 分组设计: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

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低剂量组(给予药物X低剂量)、中剂量组(给予药物X中剂量)、高剂量组(给予药物X 高剂量)、对照组(给予药物Y)。

3. 实验操作:(1)采用尾动脉插管法测量小鼠血压和心率,记录基础值(即给药前)。

(2)给予不同剂量的药物X和药物Y,以相同的体积溶液为对照组。

(3)测量给药后不同时间间隔的血压和心率,记录数据。

(4)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ANOVA)和t检验,分析不同剂量组血压和心率变化差异的显著性。

4. 统计分析:(1)数据以平均数±标准误(mean±SEM)表示。

(2)使用一元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和t检验分析数据,P<0.05即为显著差异。

四、实验步骤1. 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注射不同剂量的药物X和药物Y。

2. 将小鼠麻醉,采用尾动脉插管法测量血压和心率,记录基础值。

3. 给予药物X和药物Y,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

4. 给药后分别在30min、60min、90min和120min测量小鼠的血压和心率,并记录数据。

5. 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ANOVA)和t检验,分析不同剂量组血压和心率变化差异的显著性。

6. 统计分析数据,以平均数±标准误(mean±SEM)表示。

五、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中应注意保持小鼠的清洁和舒适,避免受到惊吓和过度刺激。

药理学实验

药理学实验

针对药理学有关知识内容与实验课的要求,拟开设以下几个方面的实验:实验一: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训练(4学时)实验目的与要求: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药理实验有关的动物选择、应用、捉拿、给药、采血等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训练。

要点:一、常用动物捉持方法⑴小鼠捉持⑵家兔捉持二、常用动物给药方法⑴小鼠灌胃——;皮下注射——;腹腔注射——;肌肉注射——;尾静脉注射——;⑵家兔灌胃——;耳缘静脉给药——;三、常用动物取血方法⑴小鼠后眼眶静脉丛取血——用拇指和食,中指捏住鼠颈部,利用捏紧的压力,使静脉丛淤血.将一特制硬玻璃吸管(约长15cm,前端拉成管壁略厚的毛细管),从内眼角插入眼睑和眼球之间,轻轻香眼底方向移动,并略加捻转,血即自然顺便玻璃管流出。

⑵眼眶动脉、静脉取血——左手抓住小鼠,拇指和食指尽量将头部皮肤捏紧,使眼球突出,用无钩弯镊将眼球摘除,将鼠倒置,血即流出1. 小鼠捉持法以右手捉小鼠尾,将小鼠放于粗糙面上,向后轻拉小鼠尾部,使小鼠固定于粗糙面上。

用左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小鼠两耳及头部皮肤,无名指、小指和掌心夹住背部皮肤和尾部,使头部朝上,颈部拉直但不宜过紧,以免窒息(见图1—1)。

另一种捉持方法是只用左手,先用食指和拇指抓住小鼠尾巴,后用手掌及小指和无名指夹住其尾部,再以拇指及食指抓住两耳和头部皮肤(见图1—2)。

前者易学,后者便与快速捉拿给药。

图1—1 小鼠的捉拿方法1 图1—2 小鼠的捉拿方法22. 小鼠灌胃以左手捉持小鼠,头部朝上,使其头颈充分拉直。

右手拿起装有灌胃针头的注射器,自口角插入口腔,再从舌面紧沿上腭进入食道(见图1—3)如插入正确,灌胃针头容易进入,如遇阻力,可能插入气管,应退出再插。

灌胃液最多不超过0.1ml 。

图1—3 小鼠的灌胃法 图1—4 小鼠的皮下注射法 3. 小鼠皮下注射将小鼠至于铁丝网上,左手抓住小鼠,以拇指扣食指捏起背部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刺入背部皮下注射药液。

药理学自主实验设计与典型案例

药理学自主实验设计与典型案例

药理学自主实验设计与典型案例
嘿,朋友们!今天咱要来聊聊超有意思的药理学自主实验设计与典型案例。

你想想,就像我们去探险,每一次实验都是一场对未知世界的奇妙探索!
比如说,有一次我们设计了一个关于某种药物对动物行为影响的实验。

我们把一群可爱的小白鼠放进迷宫里,就像它们在一个大大的迷宫内闯荡。

然后呢,给一部分小白鼠喂下这种药物,再观察它们的表现。

哇,你能想象吗?那些吃了药的小白鼠,有的就像突然开了窍一样,跑得特别快;而有的呢,反而变得慢吞吞的,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这多神奇啊!
还有一次,我们研究一种新的止痛药。

我们找了一些志愿者,可不是随便找的哦,那都是精心挑选的勇敢小伙伴!让他们在经历疼痛刺激的时候,分别使用这种新药和传统的止痛药。

结果呢,有人反馈新药效果简直太好了,就像疼痛瞬间被赶跑了;但也有人觉得好像没啥变化。

这像不像一场药物的大比拼呀?
再来讲个例子,当我们尝试设计一个关于药物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实验时,那感觉就像是在小心翼翼地调节一个精密的仪器。

我们要密切关注各种指标的变化,就好像盯着宝藏的地图一样紧张又兴奋。

如果稍有不慎,可能就得不到准确的结果啦!
通过这些实验设计和案例,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药理学的魅力和挑战。

每一个实验都是一次冒险,充满了未知和惊喜。

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学习、成长,就像在药理学的海洋中勇敢航行的水手一样。

我觉得药理学自主实验设计真的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它让我们深入了解药物的奥秘,为人类的健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家快来加入这个奇妙的领域吧!。

药理学机能实验报告

药理学机能实验报告

药理学机能实验报告篇一:《药理学》设计性实验《药理学》设计性实验一、设计性实验目的设计性实验目的是:充分调动同学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将所学得基础医学知识应用于实验的选题与设计。

通过创造性设计一种机能性动物实验(包括动物的病理模型),在一定的实验条件和范围内,完成从实验设计到亲自动手操作全过程。

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实验动物的各种机能与代谢变化,分析和掌握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和机制,使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感性认识更好地相结合。

最终达到提高同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树立严谨的科学作风与创新精神。

二、设计性实验完成的基本步骤1.立题以实验小组为单位,根据已学的基础或近期将要学的知识,并利用图书馆及其Internet 网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

经过小组集体酝酿、讨论确立一个既有科学性又有一定创新的药理学实验题目。

但是,要注意动物实验方案不可过大和脱离现实条件,应强调其可操作性。

初步选题后,由带习老师根据设计方案的目的性、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进行初审,然后与同学一起对实验方案进行论证。

2.方案设计的内容与格式每实验小组在立题基础上,认真地按照规定的格式写出动物实验的设计方案。

设计性实验方案的内容应详细和具可操作性,具体的内容和格式要求如下:①题目,班级、设计者;②立题依据(实验的目的、意义,以及拟解决的问题和国内外研究现状);③实验动物品种、性别、规格和数量;④实验器材与药品(器材名称、型号、规格和数量;药品或试剂的名称、规格、剂型和使用量),包括特殊仪器与药品需要;⑤实验方法与操作步骤,包括实验的技术路线、实验的进程安排、每个研究项目的具体操作过程,以及设立的观察指标和指标的检测手段;⑥观察结果的记录表格制作;⑦预期结果;⑧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解决的措施;⑨注明参阅文献。

3.实验准备同学应根据实验的设计方案列出实验所需的动物、器械、药品的预算清单,在实验课前两周提交指导老师。

药理学实验设计

药理学实验设计

药理学实验设计成绩:药理学实验实验设计药物对离体小白鼠心脏的影响第 1 页共 6 页一、实验目的:1、掌握小白鼠离体心脏的制作方法及心脏灌流的方法。

2、初步认识递质、受体、受体阻断剂的概念。

3、观察不同药物对心脏的影响,理解并掌握影响心脏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心脏的活动受体液和神经的影响和调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和正常的节律性活动依赖于心脏所处的理化环境,如果理化环境受到破坏心脏活动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心脏的活动又受植物神经的双重影响,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使心肌收缩加强,心率加快;迷走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肌收缩减弱,心率减慢。

小白鼠的心脏离体后,用理化性质近是与血浆的任氏液替代,认可保持心脏节律行的收缩和舒张。

三、实验材料: 动物:小白鼠药品:任氏液、0.65%NaCl溶液、2%KCl溶液、2%CaCl2溶液4%NaHCO3、0.0001心得安、0.0001去甲肾上腺素0.00001乙酰胆碱、0.0004阿托品器材: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张力换能器、剪刀玻璃分针、止血钳、镊子、铁支架、试管夹、滴管烧杯、丝线、滴管、插管、蛙心夹、实验台、探针四、方法步骤:第 2 页共 6 页(一)离体小白鼠心脏的制备(1)取小白鼠一只,用脊椎脱臼的方法处死,用剪刀减去其胸部鼠毛,用手术器具打开其胸膛,充分暴露其心脏后,用剪刀剪破心包膜,用玻璃分针分离其主动脉后,先结扎左主动脉,然后在右主动脉上穿入丝线打一个活结,备用。

(2)在右动脉上剪一“V”形口,插入盛有任氏液的插管,并轻轻的移动至心室,出现插管内液面波动的现象后,将松结扎紧固定。

(3)剪断左右主动脉,持插管提起心脏,在不损伤静脉窦的情况下,剪断结扎处以下的血管,制成离体心脏标本。

(4)用吸管多次吸换插管内任氏液,直至无色,保留1 ml 的液量。

(二)仪器组装(1)用试管架将小白鼠心脏插管固定在铁支架上,当小白鼠心脏舒张时用连有线的蛙心夹夹住心尖,用蛙心尖上的线连接至张力换能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注射氯丙嗪后的小鼠存活时间更长,表观呼吸频率更 低。
2. 注射去甲肾上腺素而未注射氯丙嗪的小鼠存活时间 最短,表观呼吸频率高。 3.注射亚硝酸钠的小鼠死亡肝脏显咖啡色,常压缺氧死 亡的小鼠肝脏显暗红色。
讨论:
1.氯丙嗪具有降体温功能和α受体作用扩张血管、降低 前后负荷,究竟哪种作用在对抗缺氧中更显著呢?
注意事项
1.保证广口瓶的密闭。
2.钠石灰应保证新鲜,出现变色则立即更换。
结果记录
鼠号 1 2 3 4 5 6 一般情况 唇部情况 耳缘情况 尾部情况 4 5 6 本组小鼠存活时间 各大组小鼠平均存活时 (X±SD)/S 间(������±SD)/S
预计结果:
2.还有哪些缺氧模型实验?
结论与分析方法
参考文献
【1】邵晓慧等.2000.两种百合耐缺氧作用的比较研究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Vol.24,No.5
【2】沈德莉等.1997.多巴胺受体阻断剂对小鼠耐缺氧 能力和体温的影响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11( 3) ;231- 232 【3】李志兴.2009.白桦脂醇对小鼠的抗疲劳及耐缺氧 作用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②分组实验:上述注射完毕后,分组做以下实验。 常压耐缺氧实验:将1、2、3号鼠分别放入3个容量 200ml左右、底部置有新鲜钠石灰约5g的广口瓶中,加 盖并涂凡士林密闭。 亚硝酸盐中毒缺氧实验:将4、5、6号鼠都注射5%亚 硝酸钠溶液0.3ml/20g。 将1号鼠及密闭广口瓶和4号鼠及开放广口瓶分别做冰 浴处理。之后观察各只小鼠的状况(一般状况,呼吸, 身体体征),并记录各只小鼠存活时间。 实验结束后,解剖死亡小鼠观察肝脏颜色.
实验材料
1.动物:ICR小鼠(20g左右)
2.试剂与器材:密闭200ml广口瓶;秒表;注射器; 0.25%氯丙嗪溶液;0.1%去甲肾上腺素溶液;生理盐水; 钠石灰(NaOH· CaO);5%亚硝酸钠溶液
实验方法:
①给药准备:取性别相同,体重相近的小鼠6只,称重 编号。给1、2、4、5号鼠皮下注射0.1%去甲肾上腺素 (0.2ml/10g),给3、6号鼠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2ml/10g。 15min后,给1、4号鼠腹腔注射0.25%氯丙嗪溶液 (0.2ml/10g),给2、3、5、6号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0.2ml/10g。
实验主题:氯丙嗪对小鼠耐缺氧能力的影响
实验目的:
1.观察氯丙嗪提高缺氧耐受性的作用
2.熟悉常见缺氧耐受实验的方法
实验原理: 氯丙嗪(chlorpromazine,CPZ) , 为多巴胺( DA )受体阻断剂, 氯丙嗪在临床常配伍异丙嗪,哌替啶等药品再加物理 降温作人工冬眠, 以期降低体温和机体耗氧量, 提高机 体耐缺氧能力。 在密闭的广口瓶中加入钠石灰消耗到小鼠呼出的二氧 化碳,可模拟了大气性缺氧,使小鼠吸入气氧分压过 低造成低张性缺氧;注射强氧化剂可以使得血红蛋白 中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形成高铁血红蛋白,所以在 小鼠腹腔内注射亚硝酸钠,使得小鼠患高铁血红蛋白 血症,造成等张性缺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