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金粉世家》中冷清秋的人物形象【毕业论文,绝对精品】
试论张恨水《金粉世家》中的人物形象冷清秋

试论张恨水《金粉世家》中的人物形象摘要:文章对冷清秋的性格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由于清秋出身于平民家庭,有一定的虚荣心,养成了谨小慎微的性格,但又接受了新的价值观,追求独立人格和自我价值实现,所以具有一定的反抗意识。
在她身上既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的优秀的道德品格,又有一定的现代女性意识,以及卓越的知识才华。
通过冷清秋形象的分析,反观现代女性,能够给我们带来许多启示。
关键词:《金粉世家》;冷清秋;性格;原因;意义张恨水是一位享誉中外、妇孺皆知的著名作家,人称“通俗文学大师”。
他一生勤奋创作,除散文、诗歌、通讯外,仅长中篇各类小说作品达一百多部,洋洋两千万余言,在中国新文学史上做出了卓越贡献。
《金粉世家》是他在创作的黄金时期的作品,是张恨水的代表作之一,全书80万字,历时六年创作而成,刊出以后社会上出现了《金粉世家》迷。
《金粉世家》描写了一年的时间里,国务总理之子金燕西和平民女子冷清秋从恋爱、结婚、反目、离散的经过,并且通过金家这个封建大家庭从繁盛到衰败的过程,反映了总理金铨和他的妻妾们及其四子四女空虚无聊的精神世界和腐化堕落的寄生虫生活。
从文中能看出作者赞美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观,反对门第观念,主张人格独立平等,自食其力。
这些思想集中体现在作者精心塑造的完美人物冷清秋的身上。
但是,由于作者自身的思想的新旧参半,他把金家这一封建大家庭的衰败归咎于纨绔子弟承袭祖荫,不求上进,大肆挥霍造成的,没有揭示出封建制度的黑暗本质,使得《金粉世家》无形中为走向没落的封建社会谱写了一曲挽歌。
在《金粉世家》一书里,作者塑造了一系列丰满有个性的人物形象,金家的少爷们一个个游手好闲,不学无术,坐享祖业,挥金如土,在“金粉”堆里寻欢作乐,娶妾捧角,跳舞嫖妓,无恶不作。
金家的女人们精神空虚,百无聊赖,互相之间争风吃醋,勾心斗角。
小说塑造得比较典型的有代表作者理想的人物就是冷清秋,本篇文章就重点对冷清秋这个人物进行分析。
一、冷清秋形象冷清秋是一个平民女子,出身于书香之家,才貌双全。
浅析《金粉世家》中冷清秋的人物形象【毕业论文,绝对精品】

目录内容摘要┈┈┈┈┈┈┈┈┈┈┈┈┈┈┈┈┈┈┈┈┈┈┈┈┈(1)关健词┈┈┈┈┈┈┈┈┈┈┈┈┈┈┈┈┈┈┈┈┈┈┈┈┈┈(1)正文┈┈┈┈┈┈┈┈┈┈┈┈┈┈┈┈┈┈┈┈┈┈┈┈┈┈┈(1)一、冷清秋是现代知识女性的典范┈┈┈┈┈┈┈┈┈┈┈┈┈┈(2)( 一) 、渴望爱情、婚姻平等。
┈┈┈┈┈┈┈┈┈┈┈┈┈┈┈┈┈(2)( 二) 、自由和人格尊严的向往。
┈┈┈┈┈┈┈┈┈┈┈┈┈┈┈┈(3)( 三) 、向往知识。
┈┈┈┈┈┈┈┈┈┈┈┈┈┈┈┈┈┈┈┈┈┈(3)( 四) 、文人的才气。
┈┈┈┈┈┈┈┈┈┈┈┈┈┈┈┈┈┈┈┈┈(3)二、冷清秋是具有悲剧性色彩的女性┈┈┈┈┈┈┈┈┈┈┈┈┈┈(4)( 一) 、命运的悲剧┈┈┈┈┈┈┈┈┈┈┈┈┈┈┈┈┈┈┈┈ ( 5) ( 二) 、性格的悲剧。
┈┈┈┈┈┈┈┈┈┈┈┈┈┈┈┈┈┈┈┈ ( 6)三、冷清秋具有对封建思想的反抗意识┈┈┈┈┈┈┈┈┈┈┈┈┈(7)参考文献┈┈┈┈┈┈┈┈┈┈┈┈┈┈┈┈┈┈┈┈┈┈┈┈┈(9)浅析《金粉世家》中冷清秋的人物形象内容摘要:冷清秋是张恨水推崇的一个典型完美的中国传统女性形象。
冷清秋既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的优秀的道德品格,又有强烈的现代女性意识,其身上有着知识分子常见的宁折不弯的精神,她还追求独立的人格尊严,体现了不同于旧式妇女的新思想。
关健词:悲剧冷清秋现代意识知识女性《金粉世家》是张恨水先生小说代表作之一。
女主人公冷清秋是作品鼎力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融古典与现代于一体的女性,她不同于传统的女性形象,她有自主的现代意识并符合现代的审美意蕴,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冷清秋人如其名,端庄娴静、知书达理,同时也如秋月般皓洁冰冷,这样一个出生于没落书香世家的清贫女子,看中了一个富家公子金燕西,嫁入豪门,从此开始了她坎坷的一生。
冷清秋这个角色不同于传统的悲剧人物形象,她的身上既有现代女性追求自由平等婚姻的理想,又有传统女性渴望嫁入豪门的庸俗愿望。
浅析《金粉世家》中冷清秋形象

浅析《金粉世家》中冷清秋形象内容摘要:冷清秋是张恨水推崇的一个典型完美的中国传统女性形象。
她是《金粉世家》中的女主人公,在她身上既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的优秀的道德品格,又有强烈的现代女性意识,其身上有着知识分子常见的宁折不弯的精神,她还追求独立的人格尊严,体现了不同于旧式妇女的新思想。
本文主要从几个方面浅析了冷清秋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金粉世家》冷清秋现代女性气质反抗意识悲剧色彩张恨水先生是中国现代通俗小说史上的集大成的作家,他寄身翰墨50年,笔耕不辍,创作了100多部长、中篇小说;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作品富有传奇性而十分畅销,深受读者喜爱。
著名的作家老舍曾发自内心地称誉张恨水是“国内唯一的妇孺皆知的老作家”。
在《张爱玲传》一书中不难发现,张恨水是张爱玲最喜欢的作家之一。
他十分熟悉旧中国的市民生活,对底层社会小人物的举手抬足、情趣追求描写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成功塑造了很多形象,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其《金粉世家》是他早期新闻生涯积累的生活素材的一次集中,是其社会言情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作品创作于1926—1932年间,作品一经刊出,就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自1927年2月中旬至1932年5月连载于《世界日报》副刊,这也是张恨水小说在报刊上连载时间最长、最为轰动的作品之一、更是一部以新闻学的写法精心构思的具有现代意义的通俗巨制。
上自官僚政客,下至妇媪百姓,都觉得一睹而后快。
特别深受有文化素养的家庭妇女的喜爱。
《金粉世家》以北洋军阀时期的国务总理金铨一家的兴盛衰败史为经,以平民女子冷清秋和金家七少爷金燕西的恋爱、结婚、反目、离散故事为纬,还描写了金铨及其妻妾、四子四女和儿媳女婿的精神面貌和寄生虫似的生活。
通过家庭折射社会,又通过社会反映世态炎凉、人情冷暖。
作品成功地把爱情悲剧与声名显赫的贵族大家不可避免的衰败融合在一起表现,用全新的视角和手法,描绘了一幅封建大家族摧残爱情、毁灭人性的生活画卷,塑造了一批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鞭挞了腐朽的封建意识,讴歌了人性中的真善美思想,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和鲜明的时代气息。
葡萄藤上的百合花——浅析《金粉世家》中冷清秋的形象

葡萄藤上的百合花——浅析《金粉世家》中冷清秋的形象内容摘要 :冷清秋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现代知识女性。
她的身上不但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的优秀品格,她还追求独立的人格尊严,而且有着知识分子常见的宁折不弯的精神,她具有对封建思想的反抗意识,是张恨水推崇的一个典型唯美女性。
关键词:冷清秋知识女性传统女性反抗意识时代意义《金粉世家》是张恨水先生小说代表作之一。
以一个善良美丽、出身贫寒的才女冷清秋与国务总理七公子金燕西由定情、结婚到反目、出走的爱情为线索,描绘了北洋军阀时期的国务总理金铨一家的兴衰,展示了封建官僚,上层社会勾心斗角、争权夺利、骄奢淫逸、腐朽不堪的精神面貌。
“小说从寒门之士的世界去看豪门家族的世界,在两个世界的纠缠、反差和裂变的过程中反省人间的清与浊,揭露了当年官场和一般中上层的社会病相。
小说的主题已触及到妇女追求独立人格实现自我价值的问题”【1】。
冷清秋,受过五四思想熏陶的有才华的女子,不会轻易对金钱屈服。
刚开始金燕西追求的时候,她并没有对他一见钟情,反而觉得金燕西是纨绔子弟,对他不屑一顾。
不知不觉,冷清秋就被金燕西的金钱所包围。
为了能够接触到冷清秋,金燕西花钱租下了她家隔壁的院子,并且在院墙上开了道。
甚至去了冷清秋的学校当代课教师。
金燕西还在清秋家的葡萄藤上挂满百合,最终他赢得了清秋的心。
在音乐声中,他们拥抱在百合花下的葡萄藤里。
于是这样一个出生于没落书香世家的清贫女子,不再矜持,把自己的芳心倾于了富家公子金燕西,嫁入豪门,从此开始了她坎坷的一生。
冷清秋出身于书香世家,从小饱读诗书,知书达理,可谓才高八斗。
她洁身自好、冰清玉洁。
爱慕虚荣的世俗观念让她堕入情网,但她一旦看清了金燕西纨绔子弟的本来面目,就敢于冲破封建传统观念的藩篱,毅然出走,走向了与金燕西决绝的道路。
这种毅力就与她所受教育有关,她进过新式学堂,接受了新思想,她认为“夫妻是完全靠爱情维持的,既没有了爱情,要这名目上的夫妻何用。
”“自己过去是让金燕西花钱买了这颗心了”“女子屈服于金钱势力,实在可耻,作纨绔子弟的妻妾,真是人格丧尽。
浅析金粉世家中冷清秋的典型形象

浅析金粉世家中冷清秋的典型形象《金粉世家》是张恨水小说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一个悲剧性的爱情故事。
出身豪门世家的金燕西与平民之女冷清秋一见钟情,终成眷属。
然而爱情的大团圆的结局并不是完满的,幸福之中潜伏着不可抗拒的悲剧命运。
冷清秋是张恨水在《金粉世家》中着力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
她既有中国传统女性的优秀品格,又有强烈的现代女性意识以及卓越的知识才华,可以说是张恨水笔下极具认识价值和美学意义的一个典型形象。
三者的完美结合构成了冷清秋的典型形象。
这一形象不仅表现出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的无奈的思想感情,更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和鲜明的时代气息。
冷清秋,人如其名,清丽秀雅、端庄娴静、知书达礼,同时也如秋月般皓洁冰冷,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她,给人一种素雅的美。
她是一个具有鲜明个性,寄托着作者人生体验和理想的形象。
由于封建性的家庭教育、旧诗词歌赋的陶冶,她自觉地遵守封建礼教和道德;又由于在新式学堂里读过书,她憧憬着资产阶级的个性尊严和自由,而这两重对立的性格因素却巧妙、和谐地统一在清高、自负的女才子气质中。
清秋出身书香门第,只因父亲早死,门庭冷落,留下她和母亲置身于城市贫民之中。
她出水芙蓉般的美貌吸引了金燕西,成为他千方百计追求的目标。
由于她年幼无知,爱虚荣,被金燕西的才貌所迷惑,并在其诱骗下在西山轻率地以身相许。
嫁到金家后,她严格遵守一切礼节,处处留心,唯恐因自己出身寒微有失礼仪,惹人耻笑。
她恭顺地对待公婆,在小姑妯娌面前处处忍让。
尽管如此,金燕西还是经常折磨和欺凌她,但她忍气吞声,幻想通过苦心相劝,委曲求全,能使这个纨绔子弟回心转意。
金铨暴亡,家庭经济的危机更使他们夫妻感情日趋恶化,清秋也逐步看清了金燕西的真面目。
她有诗自责:“终乖鹦鹉贪香稻,博得鲇鱼上竹竿”,也认识到自己的处境:“女子屈服于金钱势力,实在可耻……作纨绔子弟的妻妾,真是人格丧尽。
”最后,她从虚荣与悔痛中走出,为了维护做人的尊严,她宣布:“我为尊重我自己的人格起见,我也不能再去向他求妥协,成为一个寄生虫。
《金粉世家》中冷清秋的人物形象

《金粉世家》中冷清秋的人物形象1、介绍《金粉世家》及冷清秋的基本背景《金粉世家》是一部由梁羽生所著的长篇武侠小说,以王家大院为背景,讲述了金家三位女儿金铁霖、金铁山和金铁花的故事。
而在这个故事中,冷清秋是一位备受关注的人物,他的形象深受读者喜爱。
2、冷清秋的性格及能力的深度评估冷清秋的形象塑造得非常立体,他内心深处隐藏着睿智、坚韧和悲情。
在小说中,他不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既是刚烈的侠客,又是心思缜密的谋士,这种性格的丰富多样使得他非常具有吸引力。
而且,他的武功高强,是金家的重要支柱之一,但他也有着深深的孤独和无奈。
3、冷清秋在故事中的作用及影响作为金家的重要成员,冷清秋在故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他的智谋对金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为金家解决了许多难题。
他的高强的武功也多次挽救了金家危难之际。
在整个故事中,冷清秋的形象是一个伟大而又不被理解的角色,他的一生充满了悲欢离合,这也为整个故事增添了一份深沉的情感。
4、个人观点及总结随着对冷清秋形象的深入了解,我发现他不仅是一名出色的武侠,更是一个备受磨难的人。
他的复杂性和矛盾性非常引人注目,对于金家的影响远远超出一般的故事角色。
通过对冷清秋形象的剖析,我们不仅对整个《金粉世家》的故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对人性的复杂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通过对冷清秋形象的深度评估,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他在整个故事中的重要性,也体会到他所承受的孤独和无奈。
对于金家的影响也更加清晰。
冷清秋的形象是《金粉世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他的形象的复杂性和深刻性也为整个故事增添了许多精彩的色彩。
《金粉世家》是一部以王家大院为背景的长篇武侠小说,讲述了金家三位女儿金铁霖、金铁山和金铁花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冷清秋是一位备受关注的人物,他的形象深受读者喜爱。
冷清秋的形象非常立体,他内心深处隐藏着睿智、坚韧和悲情。
在小说中,他不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既是刚烈的侠客,又是心思缜密的谋士,这种性格的丰富多样使得他非常具有吸引力。
浅析《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形象

浅析《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形象作者:蒲苏英来源:《卷宗》2018年第30期摘要:《金粉世家》是张恨水的代表作品,主要人物冷清秋是作者着力将她塑造的一位传统的完美女象、理想女性。
她不仅有中国传统女性的优秀的道德品德,又有强烈的现代女性意识,以及卓越的知识才华,及其美学意蕴和认识价值。
关键词:冷清秋;人物形象;性格特征冷清秋是个出身于家道中落的书香门第的穷学生,她美丽大方又超凡脱俗,气质高贵又清高孤傲,聪明善良又恪守礼仪,既受传统文化熏陶,又追求人格独立的新女性。
贫穷的家庭出身使冷清秋很早就养成了清闲贞静、宽厚矜持的性格特点,说话轻声细语,择词而说,不厌与人。
金燕西出身豪门,贵为总理之子,一见清秋便喜欢不行,无非因为冷清秋朴实,温和顺从,有着“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的自然美。
在与金燕西的交往中,她始终不卑不亢,没有取悦与献媚,追求一种自然而率真的感情。
正是从她身上散发出的超然与洒脱,战胜了身份和地位都远在她之上的富家小姐白秀珠,征服了金府。
在《金粉世家》中,金燕西对冷清秋的爱情已经超越了门第之见。
燕西在向清秋的表白中,信誓旦旦:“婚姻问题,是我们的事,与她们相干?只要你爱我,我爱你,这婚约就算成立了。
”并声称:“在我们的爱情上,根本没有什么贫富而言。
”连豪门大家庭的女主人金太太也申明:“我就不主张儿女婚姻,要论什么门第,只要孩子好,哪怕她家里穷得没饭吃呢,那也没关系,我们是娶人家孩子,不是娶人家的门第。
”父亲金铨见过冷清秋的照片和诗文后对其人品和才华很是欣赏,甚至还觉得燕西配不上人家。
在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在这样一个具有鲜明等级制度的封建大家庭,婚姻自由平等的观念已如此普遍,那么出身和地位都差异很大的主人公几乎没费多大周折便喜结连理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果说他们的结合符合现代婚姻理念,那么他们的离异更多了一份对婚姻实质的理解。
1 清醒的认识自己的婚姻冷清秋出身于书香门第之家,是一个受旧书束缚的人,她缺少“五四”先进青年所具有的对封建礼教乃至整个封建制度大胆叛逆的战斗热情和勇敢行动,因而使得她迟迟不能从旧思想的枷锁中挣脱出来。
浅析《金粉世家》中冷清秋形象

浅析《金粉世家》中冷清秋形象浅析《金粉世家》中冷清秋人物形象李华(0820110088)摘要:冷清秋是张恨水言情小说中最具认识价值和美学意义的一个典型形象。
冷清秋既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的优秀道德品格,又有强烈的现代女性意识,以及卓越的知识才华。
三者的完美结合,构成了冷清秋在现代意识中存着矜持,在传统印象里略显突兀的独特认识价值和美学意义。
关键词:《金粉世家》;冷清秋;现代意识;认识价值;美学意义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一、《金粉世家》内容及写作背景《金粉世家》是张恨水小说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一个悲剧性的爱情故事。
这部《金粉世家》从1927年2月14日~1932年5月12日在北京《世界日报》副刊《明珠》上连载,历时五年多(我的父亲张恨水,张伍),小说描写了内阁总理金铨豪门家族兴衰史,以金铨之子金燕西与小家碧玉冷清秋的恋爱、婚姻、反目、离异为主线结构全书,写出了巨宦家门一朝崩溃,整个家族树倒猢狲散的结局。
小说运用了《红楼梦》的网状结构,写了总理金铨及其四子四女的配偶外遇,下及男仆使女凡三四十人的显赫华贵的庞大家族,外及他们的姻亲女友、政客军阀、坤角妓女,形成一个枝叶婆娑、盘根错节的社会伦理关系网络,它通过这个钟鸣鼎食、世代簪缨的金粉世家展示出北洋政府统治时期,豪门宦官的穷奢极欲的生活和奥秘,在“金”和“粉”的侵蚀下,在温情脉脉,天伦之乐的后面,则是狰狞丑恶的尔虞我诈,慈祥恺悌的面纱底下,隐藏着杀气腾腾的金钱厉害冲突。
[1](1)冷清秋是张恨水笔下着力刻画的一个人物,其“齐大非偶”的悲惨命运揭示了“高明之家,鬼瞰其室”,这个“鬼”字就是“自做孽,不可活”的“孽”,同时它也由此“家”到彼“家”,反映了整个北洋政府上层社会的众生相。
二、冷清秋形象及其意义1、冷清秋性格特征从历时的角度来看,甲午战争以后,随着西学东渐,从士大夫阶层分化出来的近代知识分子,到了五四时期,已形成一个新的知识分子阶层。
这些知识分子是从新式学校毕业或是留过学,掌握了西方现代的一些专业知识,正式从这个意义上与那些只接受过儒学教育的士大夫相比,他们被称为新知识分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内容摘要┈┈┈┈┈┈┈┈┈┈┈┈┈┈┈┈┈┈┈┈┈┈┈┈┈(1)关健词┈┈┈┈┈┈┈┈┈┈┈┈┈┈┈┈┈┈┈┈┈┈┈┈┈┈(1)正文┈┈┈┈┈┈┈┈┈┈┈┈┈┈┈┈┈┈┈┈┈┈┈┈┈┈┈(1)一、冷清秋是现代知识女性的典范┈┈┈┈┈┈┈┈┈┈┈┈┈┈(2)( 一) 、渴望爱情、婚姻平等。
┈┈┈┈┈┈┈┈┈┈┈┈┈┈┈┈┈(2)( 二) 、自由和人格尊严的向往。
┈┈┈┈┈┈┈┈┈┈┈┈┈┈┈┈(3)( 三) 、向往知识。
┈┈┈┈┈┈┈┈┈┈┈┈┈┈┈┈┈┈┈┈┈┈(3)( 四) 、文人的才气。
┈┈┈┈┈┈┈┈┈┈┈┈┈┈┈┈┈┈┈┈┈(3)二、冷清秋是具有悲剧性色彩的女性┈┈┈┈┈┈┈┈┈┈┈┈┈┈(4)( 一) 、命运的悲剧┈┈┈┈┈┈┈┈┈┈┈┈┈┈┈┈┈┈┈┈ ( 5) ( 二) 、性格的悲剧。
┈┈┈┈┈┈┈┈┈┈┈┈┈┈┈┈┈┈┈┈ ( 6)三、冷清秋具有对封建思想的反抗意识┈┈┈┈┈┈┈┈┈┈┈┈┈(7)参考文献┈┈┈┈┈┈┈┈┈┈┈┈┈┈┈┈┈┈┈┈┈┈┈┈┈(9)浅析《金粉世家》中冷清秋的人物形象内容摘要:冷清秋是张恨水推崇的一个典型完美的中国传统女性形象。
冷清秋既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的优秀的道德品格,又有强烈的现代女性意识,其身上有着知识分子常见的宁折不弯的精神,她还追求独立的人格尊严,体现了不同于旧式妇女的新思想。
关健词:悲剧冷清秋现代意识知识女性《金粉世家》是张恨水先生小说代表作之一。
女主人公冷清秋是作品鼎力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融古典与现代于一体的女性,她不同于传统的女性形象,她有自主的现代意识并符合现代的审美意蕴,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冷清秋人如其名,端庄娴静、知书达理,同时也如秋月般皓洁冰冷,这样一个出生于没落书香世家的清贫女子,看中了一个富家公子金燕西,嫁入豪门,从此开始了她坎坷的一生。
冷清秋这个角色不同于传统的悲剧人物形象,她的身上既有现代女性追求自由平等婚姻的理想,又有传统女性渴望嫁入豪门的庸俗愿望。
既有自觉的反抗意识,又有梦醒后的无路可走的迷惘与无奈。
冷清秋的命运不仅揭露了北洋政府统治时期豪门之家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奥秘,而且也传达出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和人生的酸楚与无奈。
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冷清秋的人物形象。
一、是现代知识女性的典范(一)、渴望爱情、婚姻平等冷清秋也渴望拥有爱情,虽然金燕西贵为总理之子,但是她还是抛弃门第观念和阶级观念在和金燕西交往,始终不被不卑不亢,没有过分的献媚,而是以才华、诗情、操守在和金燕西交往,追求一种自然而真实的情感。
正是她的这种才华洒脱战胜了身份和地位都远远在她之上的富家小姐白秀珠,也因此征服了金家和金燕西结婚,然而在当时那个显赫华贵的大家庭里,人际关系是很难维持的。
而冷清秋总是能妥善的处理好,因此颇受婆婆及姐姐们的喜欢和尊重,而这一点与《红楼梦》中的薛宝钗又有点相似。
虽然这场婚姻没有坚持到底,但是她从不后悔,毕竟自己真心追求过。
在冷清秋的爱情观中,相爱的人有更多的人格独立和理性思索。
爱情的基础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才子佳人的一见钟情,而是基于情感上的信任。
她的背叛并没有导致她的自杀或自残,而是更加坚定生命的意义。
换种角度再看他们的婚姻,如果冷清秋能放下自己的尊严,不是消极的面对,能积极的挽救和弥补。
那么也许她最后不用与世隔绝,自己把自己囚禁在一个笼子里。
因为到最后,我相信她也还是爱金燕西的,不然在最后她也不会去看金燕西主演的电影的,并且流下了眼泪。
然而那种情况下的爱情,也许注定是没有好的结果的。
冷清秋到最后也认识到了这一点。
(二)、自由和人格尊严的向往。
冷清秋是一个受过新思想教育的女子,同时也受着旧思想的制约,但她依然追求自由。
而当冷清秋嫁入金家后,她可以说是个另类。
金府的人个个都会玩、会交际。
冷清秋显然和这个大家庭有点格格不入。
她总是自己一个人待在房间里看书写诗,所以冷清秋开始慢慢反省自己,从思想上反思,她总是觉得这样的富贵日子,如同穿上了浑身的锦绣,戴上了一面枷锁,所以她和金燕西的婚姻也开始出现了裂缝,不想再忍受他的压迫。
而在此时的金燕西看来,冷清秋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包括吃的、穿的、用的都是金家的,所以她应该顺从他,而不是和他争吵,于是便用很难听的话来打击她、抨击她、讽刺她。
而冷清秋却没有因此而向富贵权利的金燕西妥协。
她把属于金家的东西全部还给了金燕西,并对金太太说:“我为尊重我自己的人格起见,我也不能向他妥协,成一个寄生虫。
我自信凭我的能耐,还可以找碗饭吃,纵然找不到饭吃,饿死我也愿意。
我有我的人格,我还是回家,继续做我穷人家的女儿,穿我冷家的衣服。
”这番话绝不是冷清秋的气话,而是她认清大家族事实后的觉悟。
为了人格,她毅然的搬到的小楼上去,把自己封闭起来,封闭一段时间之后,金府小楼失火,她借着这次失火,抱着儿子从此远远地逃离了那个金丝笼的金府。
这种离开,暗含着一种看破红尘的佛家理念,是主动的放弃,无疑也包含了对男权统治下的社会的无声反抗。
她的离开是正确的,至少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人格独立的隐居生活。
(三)、知识的渴求冷清秋平时就爱看书、作诗、填词。
因此她有时也劝金燕西多学习学习,而金燕西总讽刺她,女子无才便是德。
女子生来就是持家的,空有一肚子的书能做什么用。
在冷清秋看来这种思想是退化的、迂腐的。
作为一个女人,不被别人看重,就是因为没有知识,所以读书才能被人看重。
她不想做一个家庭主妇,以至于她不顾金家的家规而出外教书,这本是普通人家最常见的工作,但是却在金家引起了轩然大波。
她始终不能理解,为什么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无法容忍自己的“反叛”,难道女性的命运就局限于规矩的束缚下,不能有自己的权力,只能做一个“无才女”。
即使在分居小楼后,她也要弄几本书来看。
而正是这位对知识的渴望和向往,让她在出走后靠它来养家糊口。
(四)、文人的才气冷清秋身上的才气寄托了人文的精神内涵,“冷清秋”从名字上看可以看出是取之柳永的《雨霖铃》中“人生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在冷清秋的身上,传统道德被激活了。
如果冷清秋没有才气,那她的传统美德将显得生硬、呆板,像一滩死水是难以激活的,而冷清秋的才气有两方面特征:第一,正是她的才气促成了一桩婚姻,金燕西的四姐、五姐、六姐之所以会积极地赞成,不在乎门第观念而成全冷清秋,正是被她的才气和知书达礼而欣赏。
金燕西的父亲,堂堂的国务院总理,本也有阶级观念的顾虑,但是他为什么会同意这桩婚事呢。
是因为四姐拿给他一本冷清秋的诗集后觉得这个女子是一个才女,有才气的,这是很难找到的。
虽然门第低了一点,也是非常满意的儿媳妇。
当然,这种才气,体现在冷清秋身上是一种知书达礼、一种贤惠、一种含蓄的表现。
第二,这种才气也为她种下了自立的果实,当慢慢的认识了这桩婚姻是没有结果时,这是这种才气,她才不害怕金家的庞大势力,才不害怕金燕西的种种侮辱,才会义无反顾的逃离那个金家,直至彻底的离婚。
离婚后,她没有堕落,和《纸醉金迷》中的田佩芝相比,她更为高尚、纯洁,她不像田佩芝那样的自甘堕落,更没有被现实的残酷击碎,而是靠着自己的本事过着自食其力的日子。
冷清秋可以说是 20 世纪初现代知识女性的代表人物。
也许以当代人的眼光看来,冷清秋的人物形象还存在着很多缺陷和不足,人物的性格命运以及人物间的相互关系的描写还不够深刻,她和金燕西的爱情经历也是通俗小说常见的一见钟情的模式,但是小说的重点脱离了在经历磨难上挖掘它的悲剧意蕴,而是把重点放在大团圆后如何能够通过内在感情的冲突显现人生的无常上。
在冷清秋身上,凝聚了传统女子的诸多美德,有人把《金粉世家》比作民国的《红楼梦》,同时把冷清秋比作薛宝钗,又把冷清秋与林黛玉相比。
作为一个传统女子,冷清秋具有与林黛玉一样的聪慧,喜静,好读书,多愁善感,忍辱落泪; 同时冷清秋又具有薛宝钗的宽厚、大度和较强的处事能力。
事实上,冷清秋不仅融合了二者的性格特征,而且在发展程度上高于二者。
林黛玉身心病弱,偏激狭隘,不为世人所容; 薛宝钗假仁假义,克己复礼,不被后人认可。
而冷清秋完美的传统女子形象,不仅受重于当世,也令后人赞扬不已: 她是传统女子的楷模。
作为知识女性的代表,“才气”在冷清秋身上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它不再是吟花诵月的附庸风雅,也不是无病呻吟的雕文酌句,而是用知识来武装头脑,用知识来认识社会,认识家庭、婚姻、道德。
在评价冷清秋的时候,有人曾说她具有林黛玉的才情。
的确,冷清秋确实才气逼人。
这种现代美不仅体现在人物的外在的物质表现上,而且还体现在颇具现代意识的婚姻上。
《金粉世家》以北洋军阀时期的国务总理金铨一家的兴盛衰败史为经,以平民女子冷清秋和金家七少爷金燕西的爱情故事为纬,通过家庭折射社会,又通过社会反映世态炎凉、人情冷暖。
故事中的主人公一见钟情,而且光明正大地自由恋爱。
虽然是重才,但不是满口词章的充满酸腐气的大家闺秀,而是具有“新知识”和实实在在治家本领的现代女性。
冷清秋的才艺、诗情、操守,既有东方式的传统风范,又具有现代女性的气质。
在与金燕西的交往中,始终不卑不亢,没有取悦与献媚,追求一种自然而率真的感情。
正是他身上散发出的超然与洒脱,战胜了身份和地位都远在她之上的富家小姐,征服了金府。
冷清秋对自己的婚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在冷清秋看来,自己敢上嫁总理之子,并不是因为容貌等外在条件。
而金燕西喜欢她,主要是因为他的朴实温和顺从。
同时冷清秋也承认,自己是个文学有功底,常识又丰富的女子,受着物质和虚荣的诱惑,就把持不住嫁给燕西了。
联系到这一点,冷清秋一开始就对自己的婚姻感到一种潜在的危机: “只要燕西肯花钱,女子们总是愿意屈服在金钱势力之下,不受他引诱的,恐怕很少。
”二、是具有悲剧性色彩的女性周瘦鹃曾把悲剧比作残月,将其与大团圆相比,认为“看满月还不如看残月,圆圆的一轮圆月,又有什么好看的看它残缺不全,倒觉得别有韵味”。
冷清秋原本是一个才女,有那么多的独立条件但为什么要选择与自己存在天壤之别的金家七少爷金燕西呢?她明明知道金燕西是一个纨绔子弟,一个花花公子,想还是她的虚荣心在作祟。
而造成他们爱情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两个人的性格不和。
金燕西是一个追求潮流、灯红酒绿的人,而冷清秋则是一个喜静、不善交际的人。
因此,当金燕西的“热”与冷清秋的“冷”发生矛盾时,悲剧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其次是背景不同,即使冷清秋抛弃了封建思想。
但在当时的社会这种思想会如影随形的跟着你。
当他们两个慢慢的了解以后,这种观念也慢慢的凸显出来,不同观念的人想要融合在一块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观念差别始终存在在他们的身边,是他们永远无法跨越的障碍。
冷清秋后来谈到自己悲剧的教训:“归根到底,是齐大非偶那四个字,是自己半年来的错误。
”其实如果当初冷清秋在郊游时没有遇见金燕西,我想她也许会找一个和自己匹配的书香文人,平平凡凡地过完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