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第一章统计部分单元测试题

必修3第一章统计部分单元测试题
必修3第一章统计部分单元测试题

高一数学期中质量检测

班级 高一(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010年山西质量检测)对总数为N 的一批零件抽取一个容量为30的样本,若每个零件被抽取的可能性为25%,则N 为 ( ) A .150 B .200 C .100 D .120

2、系统抽样又称为等距抽样,从N 个个体中抽取n 个个体为样本,先确定抽样间隔,即抽样距是[]N k n = (取整数部分),从第一段1,2,…,k 号码中随机抽取一个入样号码i 0,则i 0,i 0+k …, i 0+(n 一1)k 码均入样构成样本,所以每个个体的入样可能性是( )

A .相等的

B .不相等的

C .与i 0相关

D .与编号无关 3、中央电视台动画城节目为了对本周的热心小观众给予奖励,要从已确定编号的一万名小观众中抽出十名幸运小观众.现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其组容量为( ) A .10 B .100 C .1 000 D .10 000

4、(2004年全国)某公司在甲、乙、丙、丁四个地区分别有150个、120个、180个、150个销售点.公司为了调查产品销售的情况,需从这600个销售点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记这项调查为①;在丙地区中有20个特大型销售点,要从中抽取7个调查其销售收入和售后服务等情况, 记这项调查为②.则完成①、②这两项调查宜采用的抽样方法依次是( )

A .分层抽样法,系统抽样法

B .分层抽样法,简单随机抽样法

C .系统抽样法,分层抽样法

D .简单随机抽样法,分层抽样法

5、(2003年合肥抽样)设有一个回归方程为y=2—1.5x ,则变量x 增加一个单位时( )

A .y 平均增加1.5个单位

B .y 平均增加2个单位

C .y 平均减少1.5个单位

D .y 平均减少2个单位 6、为了解我国13岁男孩的平均身高,从北方抽取了300个男孩,平均身高1.60 m ;从南方抽取了200个男孩,平均身高为1.50 m ,由此可推断我国13岁男孩的平均身高为( )

A .1.54 m

B .1.55 m

C .1.56 m

D .1.57 m 7.条件语句的一般形式是“If A Then B Else C ”,其中B 表示的是( )

A 、满足条件时执行的内容;

B 、条件语句;

C 、条件;

D 、不满足条件时执行的内容. 8.将两个数8,

a b =

=17,8a b ==,下面语句正确一组是 ( )

A D 9 (A )5=a (

B )a +2=a (

C )a =b =4 (

D )a =2*a 1、

下列事件中,不可能事件是………………………………………………………………()

(A)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B)三角形中大边对的角大,小边对的角小.

(C)锐角三角形中两个内角的和小于90°(D)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10、从12个同类产品(其中有10个正品,2个次品)中,任意抽取3个的必然事件是()

(A)3个都是正品(B)至少有一个是次品

(C)3个都是次品(D)至少有一个是正品

11.下列运算不属于我们所讨论算法范畴的是()

A.已知圆的半径求圆的面积 B.随意抽4张扑克牌算到二十四点的可能性

C.已知坐标平面内两点求直线方程 D.加减乘除法运算法则

12.早上从起床到出门需要洗脸刷牙(5 min)、刷水壶(2 min)、烧水(8 min)、泡面(3 min)、吃饭(10 min)、听广播(8 min)几个步骤、从下列选项中选最好的一种算法()

A.S1 洗脸刷牙、S2刷水壶、S3 烧水、S4 泡面、S5 吃饭、S6 听广播

B.刷水壶、S2烧水同时洗脸刷牙、S3泡面、S4吃饭、S5 听广播

C.刷水壶、S2烧水同时洗脸刷牙、S3泡面、S4吃饭同时听广播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30分)

13.(2011年全国新课程)某公司生产大,中,小三种型号的轿车,产量分别是1 200辆、6 000辆和2 000辆,为检验该公司的产品质量,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46辆进行检验,这三种型号中大型轿车依应抽取____________辆.

14、将一枚硬币连掷3次,出现“2个正面,1个反面”的概率是_________.

15. 如果事件A与B是互斥事件,且事件A+B的概率是0.8,事件A的概率是事件B的概率的3倍,则事件A的概率为________.

16. 把红、黑、白、蓝四张纸牌,随机地分给甲、乙、丙、丁四人,每人得一张,事件“甲分得红牌”与事件“乙分得红牌”是________(在“互斥事件、对立事件、互斥但不对立事件”之中选一个).

17. 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________

①事件A的概率P(A)=0.999 9,则事件A是必然事件;

②一名篮球运动员,号称“百发百中”,若他罚球三次,不会出现三投都不中的情况;

③任何事件的概率总是在(0,1)之间;

④若买彩票中奖的概率为万分之一,则买一万元的彩票一定会中奖;

⑤从1,2,3,4,5这5个数中任取一个数,取得偶数的可能性较小.

18. 口袋中有若干白球、红球和黄球,已知摸出白球的概率是0.35,摸出红球的概率是0.43,则摸出黄球的概率是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分6小题共60分) 19.小龙和小杨10次考试成绩如下

小龙 55 60 72 45 56 70 54 60 67 58 小杨 90 26 45 80 32 18 12 31 85 21 (1)用茎树叶图表述上述数据

(2)用中位数,方差,平均数分析两人成绩情况

多少?

20 我校高一两班共有62人,用系统抽样从中抽出6人参加区上春季运动会,请设计抽样过程(1)系统抽样。(2)抽签法。

21、从装有3个白球和2个黑球的口袋里任意摸出2个球, (1) 用列表或树形图表示所有可能结果

(2)摸出2个球至少有一个黑球的概率是多少?

2设计计算输入x 求函数??

?

??≤<-≤<≤≤=128),12(284,840,2x x x x x y 的程序框图,并写出求函数的函数

值的程序

22、从数字1,2,3,4,5中任取两个不同的数字构成一个两位数,

(1) 任取两个不同的数字构成两位数

(2)求这个两位数大于40的概率.

23、在一次人才招聘会上,有一家公司的招聘员告诉你,“我们公司的收入水平很高”“去年,在50名员工中,最高年收入达到了100万,他们年收入的平均数是3.5万。”如果你希望获得年薪2.5万元,

(1)你是否能够判断自己可以成为此公司的一名高收入者?

(2)如果招聘员继续告诉你,”员工收入的变化范围是从0.5万到100万“,这个信息是否足以使你作出自己是否受聘的决定?为什么?

(3)如果招聘员继续给你提供了如下信息,员工收入的中间50%(即去掉最少的25%和最多的25%后所剩下的)的变化范围是1万到3万,你又该如何使用这条信息来作出是否受聘的决定?

(4)你能估计出收入的中位数是多少吗?为什么均值比估计出的中位数高很多?

必修3第一章统计部分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1.D;2.A3.C;4.B5.B; 6.B7.B;8. C;9.B10.C,11.80%, 80

二、填空题

12、12,20,8;13、6,30,10;14、80;15.14;16.8.4—8.5;17.0.19

三解答题

18题

(1)20 (2)20% (3)77≤M≤86

(4)如图所示.

提示:(1)由表中人数直接相加得结果.(2)用91~100分人数4除以总人数20,即为优胜率.

(3)将总分数段最小值及最大值分别除以总数得出平均数M的范围.

得出平均数M的范围。

(4)根据第三组的人数,得频率为

如图所示.

19题

20、10万元

22、答(1)I 不能。因为平均收入和最高收入相差太多,说明高收入的职工只占极少数。现在已经知道至少有一个人的收入为100万元,那么其他员工的收入之和为75万元。每人平均只有1.53万元,如果再有几个收入特别高者,那么初进公司的员工的收入将会很低。 (2)不能,要看中位数是多少。

(3)能,可以确定有75%的员工工资在1万元以上,其中25%的员工工资在3万元以上。 (4)收入的中位数大约是2万。因为有年收入100万这个极端值的影响,使得年平均收入比中位数高许多。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测试题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64分) 1、1997年东南亚爆发了金融危机,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这件事说明了区域的发展明显受:() A区域空间特征的影响B区域结构的影响 C区域竞争的影响D区域外部环境的影响 2、读图1和图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比较() A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产值低于发展中国家 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第二产业的产值相当 C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的产值约为发达国家的1/8 D发达国家的总人口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1/2强 3、关于一个区域及其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地区就是一个区域,各区域间没有明显 的差异 B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是一个区域,认识了这 里的人们,就知道了该区域的特点 C区域内部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很难形成区域 特点 D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 标来划分的,各区域都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4、下列关于图3区域内的自然地理特征,叙 述正确的是:() A有储量丰富的煤炭、石油等能源矿产 B主要灾害性天气与亚洲高压的控制有关 C是低山丘陵广泛分布的地区 D土质疏松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根据表1完成5—6题。

5、该乡现有产业中属于第三产业的有:() A淡水养殖业B林业 C旅游业D食品加工业 6、该乡在方案实施前后发生了重大变 化,这说明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 入,必须: A进行农业综合治理,调整农村经济结 构 B切实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 地位 C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D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图4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次 产业的就业构成,读图回答7—8题。 7、④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 为:() A 37.6:17.4:45.0 B 31.6:30.5:37.9 C 15.5:24.5:60.0 D 37.6:24.5:37.9 8、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 下图为我国某省三类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完成9—10。 9、该省可能为

必修三统计练习题

2015届高一数学统计练习题(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 ?某企业有职工150人,其中高级职称15人,中级职称45人,一般职员90人,现抽取30人进行分层抽样,则各职称人数分别为() A ? 5,10,15 B ? 3,9,18 C ? 3,10,17 D ? 5,9,16 2. —个容量为n的样本分成若干组,已知某组的频数和频率分别是80和0.125,则n的值为()? (A) 800 ( B) 1250 (C) 1000 ( D) 640 3?有一组容量为90的样本数据,最大值是 130,最小值是52,若组距为10,则可以分成()? (A) 7 组(B) 8 组(C) 9 组(D) 10 组 9.样本a1,a2,a3, 4。的平均数为a ,样本 am, a?, b2,a3, b3, 心皿的平均数为( 1 - B - (a b) 2 2(a 10 ?若样本X1,X2,…,X n的平均数、方差分别为 的平均数、方差分别为 (A) x、s2 )? 2 (B) 3x 5、s (C) 、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 分) 3x bib?, b) s2,则样本 2 5、9s ,b10 3x1 11.由正整数组成的一组数据x1、x2、x3、x4,其平均数和中位数都是 的平均为b ,那么样本 5, 3x2 5,…,3X n 5 一 2 (D) 3x 5、(3s 5) 2,且标准差等于1,则这组 4.对某商店一个月内每天的顾客人数进行了统计,得到样本的茎叶图(如图所示),则改样本的中位 数、众数、极差分别是() 数据为___________ .(从小到大排列) A ? 46,45,56 B ? 46,45,53 C ? 47,45,56 D ? 45,47,53 1 244 BQ SS577S89 0 I 1 4 7^ 1 ” 5 — 2 12 ?若样本X1 , X2 , X3 , X4 , X5 的方差等于64,且X i i 1 5 500 ,则X i i 1 5 ?容量为100的样本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分为 8组,如下表: 组号 1 2 3 4 5 6 7 8 频数「10「13 X 14 15 13 112 9 13?将一副已洗好的扑克牌(52张)随机确定一张为起始牌,然后按次序发牌,对任何一家来说, 都是从52张总体中抽取一个13张的样本,这种抽样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 第三组的频数和频率分别是() (A) 14 和 0.14 (B)0.14 和 14 (C) 6 ?某校有行政人员、教学人员和教辅人员共 1 1 1 丄和0.14 (D)1和丄 14 3 14 200人,其中教学人员与教辅人员的比为101,行政人员有24人,现采取分层抽样容量为 50的样本,那么行政人员应抽取14?抽取高二某班其中 20名同学,记录各 位同学一分钟脉搏次数,其茎叶图如右,左 端的数字表示脉搏次数的十位数,则这些同 学一分钟脉搏次数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分别是 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 5 8 6 6 4 0 1 7 7 2 2 3 6 8 2 5 6 8 1 4 6 2 0 9 0 的人数为() (A) 3 (B) 4 (C) 6 (D) 8 7 ? 200辆汽车通过某一段公路时的时速的 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右图所示,则时速在[60,70)的汽车大约有() (A) 30 辆(B) 40 辆 (C) 60 辆(D) 80 辆15 ?在某路段路测点,对 200辆汽车的车速进行检测, 率 分布直方图,则车速不小于 90 km/h的汽车约有 检测结果表示为如图所示的频 辆. 8.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共有11个小矩形,其中中间小矩形得面积是其余小矩形面积之和的4倍, 若样本容量为220,则该组的频数是() A 176 B 44 C 20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第二章单元测试(二)及参考答案

2018-2019学年必修三第二章训练卷 统计(二)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x ,y 是两个变量,下列四个散点图中,x ,y 是负相关趋势的是( ) A. B. C. D. 2.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乘以2,再减去80,得到一组新数据,若求得新的数据的平均数是1.2,方差是4.4,则原来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 A.40.6,1.1 B.48.8,4.4 C.81.2,44.4 D.78.8,75.6 3.某篮球队甲、乙两名运动员练习罚球,每人练习10组,每组罚球40个.命中个数的茎叶图如右图,则下面结论中错误的一个是( ) A.甲的极差是29 B.乙的众数是21 C.甲罚球命中率比乙高 D .甲的中位数是24 4.某学院A ,B ,C 三个专业共有1200名学生,为了调查这些学生勤工俭学的情况,拟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120的样本.已知该学院的A 专业有380名学生,B 专业有420名学生,则在该学院的C 专业应抽取的学生人数为( ) A.30 B.40 C.50 D.60 5.在一次歌手大奖赛上,七位评委为某歌手打出的分数如下:9.4、8.4、9.4、9.9、9.6、9.4、9.7,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数据的平均值和方差分别为( ) A.9.4,0.484 B.9.4,0.016 C.9.5,0.04 D.9.5,0.016 6.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是一种( ) A.确定性关系 B.线性关系 C.非确定性关系 D.非线性关系 7.如果在一次实验中,测得(x ,y )的四组数值分别是A (1,3),B (2,3.8),C (3,5.2),D (4,6),则y 与x 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是( ) A.y =x +1.9 B.y =1.04x +1.9 C.y =0.95x +1.04 D.y =1.05x -0.9 8.现要完成下列3项抽样调查: ①从10盒酸奶中抽取3盒进行食品卫生检查. ②科技报告厅有32排,每排有40个座位,有一次报告会恰好坐满了听众,报告会结束后,为了听取意见,需要请32名听众进行座谈. ③东方中学共有160名教职工,其中一般教师120名,行政人员16名,后勤人员24名.为了了解教职工对学校在校务公开方面的意见,拟抽取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 较为合理的抽样方法是( ) A.①简单随机抽样,②系统抽样,③分层抽样 B.①简单随机抽样,②分层抽样,③系统抽样 C.①系统抽样,②简单随机抽样,③分层抽样 D.①分层抽样,②系统抽样,③简单随机抽样 9.从存放号码分别为1,2,…,10的卡片的盒子中,有放回地取100次,每次取一张卡片并记下号码,统计结果如下: 此卷只装 订 不 密 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新人教版数学必修三第一章测试题(有答案)学习资料

本章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A.系统抽样是先将差异明显的总体分成几个小组,再进行抽取 B.分层抽样是将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的总体分成几层,然后进行抽取 C.简单随机抽样是从个体无差异且个数较少的总体中逐个抽取个体 D.系统抽样是从个体无差异且个数较多的总体中,将总体均分,再按事先确定的规则在 各部分抽取 解析:当总体中个体差异明显时,用分层抽样;当总体中个体无差异且个数较多时,用系 统抽样;当总体中个体无差异且个数较少时,用简单随机抽样.所以A项中的叙述不正确. 答案:A

2某班的60名同学已编号1,2,3, (60) 为了解该班同学的作业情况,老师收取了号码能被5整除的12名同学的作业本,这里运用的抽样方法是( ).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抽签法 解析:抽出的号码是5,10,15,…,60,符合系统抽样的特点:“等距抽样”. 答案:B 3统计某校1 000名学生的数学测试成绩,得到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若满分为100分,规定不低于60分为及格,则及格率是( ).

A.20% B.25% C.6% D.80% 解析:从左至右,后四个小矩形的面积和等于及格率,则及格率是 1-10(0.005+0.015)=0.8=80%. 答案:D 4两个相关变量满足如下关系: 两变量的回归直线方程为( ). A.=0.58x+997.1 B.=0.63x-231.2

C.=50.2x+501.4 D.=60.4x+400.7 解析:利用公式==0.58, =- =997.1. 则回归直线方程为=0.58x+997.1. 答案:A 5某市A,B,C三个区共有高中学生20 000人,其中A区高中学生7 000人,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这三个区所有高中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600的样本进行“学习兴趣”调查,则在A区应抽取( ). A.200人 B.205人 C.210人 D.215人 解析:抽样比是=,则在A区应抽×7 000=210(人). 答案:C

必修三统计测试题

本章知识结构 本章测试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简单随机抽样是从个体数较少的总体中逐个抽取个体 B.系统抽样是从个体数较多的总体中,将总体均分,再按事先确定的规则在各部分抽取 C.系统抽样是将差异明显的总体分成几部分,再进行抽取 D.分层抽样是将差异明显的部分组成的总体分成几层,分层进行抽取 思路分析:若总体是由差异明显的部分组成,则应进行分层抽样. 答案:C 2.一学校高中部有学生2 000人,其中高一学生800人,高二学生600人,高三学生600人.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容量为50的样本,那么高一、高二、高三各年级被抽取的学生人数分别为( ) A.15,10,25 B.20,15,15 C.10,10,30 D.10,20,20 思路分析:高一、高二、高三各年级被抽取的学生人数分别为20、15、15. 答案:B 3.一个容量为10的样本数据,分组后,组距与频数如下:[1,2),1;[2,3),1;[3,4),2;[4,5),3;[5,6),1;[6,7),2.则样本在区间[1,5)上的频率是( ) A.0.70 B.0.25 C.0.50 D.0.20 思路分析:[1,5)上的频率为 103 2 1 1+ + + =0.70. 答案:A 4.观察新生婴儿的体重表,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2-1所示,则新生婴儿体重在[2 700,3 000)的频率为( ) 图2-1 A.0.001 B.0.1 C.0.2 D.0.3

思路分析: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知频率应为(3 000-2 700)×0.001=0.3. 答案:D 5.有甲、乙两种水稻,测得每种水稻各10株的分蘖数后,计算出样本方差分别为s甲2=11,s 2=3.4,由此可以估计( ) 乙 A.甲种水稻比乙种水稻分蘖整齐 B.乙种水稻比甲种水稻分蘖整齐 C.甲、乙两种水稻分蘖整齐程度相同 D.甲、乙两种水稻分蘖整齐程度不能比较 思路分析:由方差的意义可知选B. 答案:B 6.某公司在甲、乙、丙、丁四个地区分别有150个、120个、180个、150个销售点,公司为了调查产品销售的情况,需从这600个销售点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记这项调查为(1);在丙地区中有20个特大型销售点,要从中抽取7个调查其销售收入和售后服务情况,记这项调查为(2). 则完成(1)(2)这两项调查宜采用的抽样方法依次是( ) A.分层抽样法,系统抽样法 B.分层抽样法,简单随机抽样法 C.系统抽样法,分层抽样法 D.简单随机抽样法,分层抽样法 思路分析:由抽样方法的定义,可知调查(1)采用分层抽样法,调查(2)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 答案:B 7.若总体中含有1 650个个体,现在要采用系统抽样法,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35的样本,分段时应从总体中随机剔除_______个个体,编号后应均分为_______段,每段有_______个个体. 思路分析:1 650÷35=47余5,故在分段时应从总体中随机剔除5个个体,编号后应均分为35段,每段有47个个体. 答案:5 35 47 8.将一个总体的100个个体编号为0,1,2,…,99,并依次将其分为10个组,组号为0,1,2,…,9.要用系统抽样法抽取一个容量为10的样本,如果在第0组(号码为0—9)随机抽取的号码为2,则抽取的10个号码为______________. 思路分析:用系统抽样法,且间隔为10. 答案:2 12 22 32 42 52 62 72 82 92 9.若施化肥量x与水稻产量y的回归直线方程为y=5x+250,当施化肥量为80 kg时,预计的水稻产量为____________. 思路分析:将x=80代入方程可得y=5×80+250=650. 答案:650 kg 10.下列抽样:①标号为1—15的15个球中,任意选出3个作样本,按从小到大排序,随机选起点l,以后l+5,l+10(超过15则从1再数起)号入样;②厂里生产的产品,用传送带将产品送入包装车间前,检验人员从传送带上每隔5分钟抽一件产品进行检验;③某一市场调查,规定在商场门口随机抽一个人进行询问调查,直到调查到事先规定的人数为止;④影院调查观众的某一指标,通知每排(每排人数相等)座号为12的观众留下来座谈.上述抽样中是系统抽样的是___________.(请把符合条件的序号填到横线上) 思路分析:仅①②④符合系统抽样,其中③为随机抽样. 答案:①②④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第6章统计(含单元测试)参考答案

必修3第6章统计参考答案 6.1.1简单随机抽样 1.C2.C3.A4.抽签法,随机数表法,向上、向下、向左、向右 5. 21 6.60,30 7.相等,N n 8.略 9.(1)不是简单随机抽样,由于被抽取样本的总体的个数是无限的而不是有限的。 (2)不是简单随机抽样,由于它是放回抽样 10.选法二不是抽签法,因为抽签法要求所有的签编号互不相同,而选法二中39个白球无法相互区分。这两种选法相同之处在于每名学生被选中的概率都相等,等于40 1。 6.1.2系统抽样 1.A2.B3.B4.B5.A 、B 、D 6.2004 50 7.(一)简单随机抽样 (1) 将每一个人编一个号由0001至1003; (2) 制作大小相同的号签并写上号码; (3) 放入一个大容器,均匀搅拌; (4) 依次抽取10个号签

具有这十个编号的人组成一个样本。 (二)系统抽样 (1)将每一个人编一个号由0001至1003; (2)选用随机数表法找3个号,将这3个人排除; (3)重新编号0001至1000; (4)在编号为0001至0100中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得一个号L; (5)按编号将:L,100+L,…,900+L共10个号选出。 这10个号所对应的人组成样本。 8.系统抽样适用于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多的情况;系统抽样与简单随机抽样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即在将总体中的个体均分后的每一段进行抽样时,采用的是简单随机抽样;与简单随机抽样相同的是,系统抽样也属于等可能抽样。 9.是用系统抽样的方法确定的三等奖号码的,共有100个。 10.略(参考第7小题) 6.1.3分层抽样 Nm 1.B2.B3.1044. n 5.70,80 6.系统抽样,100个 7.总体中的个体个数较多,差异不明显; 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 中年:200人;青年:120人;老年:80人 8.分层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9.因为总体共有彩电3000台,数量较大,所以不宜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又由于三种彩电的进货数量差异较大,故也不宜用系统方法,而以分层抽样为妥。康佳:38台;海信:16台;熊猫:6台。其中抽取康佳,海信,熊猫彩电的时候可用系统抽样的方法 如果商场进的货是“康佳”“长虹”和“TCL”彩电,因为三者所占的市场分额差异不大,因此可以采用系统抽样法,具体方法略。 6.2.1频率分布表 1.C2.C3.A4.55.1206.0.47.0.148.略 9.频率分布表为: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练习题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节: 1、人体的体液由存在于细胞内的_________和存在于细胞外的_________组成。 2、由________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_______,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3、用箭头连接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_________________。 5、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_____溶液。 6、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 7、溶液渗透压与溶液的_____成正比。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_____和______。 8、正常人的血浆近____性,血浆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_______、_______等离子有关。 9、_______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0、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环境是_______和_______;毛细淋巴管的直接环境是_______和_______ 。 11、目前普遍认为,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___________的。 12、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____________的必要条件。稳态遭到破坏,会出现细胞代谢______。 习题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HCO-3、HPO2-4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2.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①~⑤相关内容() 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 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 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 4.下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必修三第二章统计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必修三统计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①某学校高二年级共有526人,为了调查学生每天用于休息的时间,决定抽取10%的学生进行调查;②一次数学月考中,某班有10人在100分以上,32人在90~100分,12人低于90分,现从中抽取9人了解有关情况;③运动会工作人员为参加4×100 m 接力赛的6支队伍安排跑道.就这三件事,恰当的抽样方法分别为( ) A .分层抽样、分层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B .系统抽样、系统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C .分层抽样、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D .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2. 某单位有840名职工,现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42人做问卷调查,将840人按1,2,…,840随机编号,则抽取的42人中,编号落入区间[]481,720的人数为 ( ) A .11 B .12 C .13 D .14 3从2007名学生中选取50名参加全国数学联赛,若采用下面的方法选取:先用简单随机抽样从2007人中剔除7人,剩下的2000人再按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则每人入选的可能性( ) A .不全相等 B .均不相等 C .都相等,且为140 D .都相等,且为50 2007 4. 某大学数学系共有学生5 000人,其中一、二、三、四年级的人数比为4∶3∶2∶1,要 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数学系所有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00的样本,则应抽取三年级的学生人数为( ) A.80 B.40 C.60 D.20 5.下列数字特征一定是数据组中数据的是( ) A .众数 B .中位数 C .标准差 D .平均数 6.某公司10位员工的月工资(单位:元)为1234,,,x x x x ,其均值和方差分别为x 和2 s ,若从下月起每位员工的月工资增加100元,则这10位员工下月工资的均值和方差分别为 ( ) A.2,s 100x + B. 22+100,s 100 x + C.2 ,s x D.2 +100,s x 7.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乘以2,再减去80,得到一组新数据,若求得新的数据的平均数是1.2,方差是4.4,则原来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 A .40.6,1.1 B .48.8,4.4 C .81.2,44.4 D .78.8,75.6 8.如图所示的茎叶图记录了甲、乙两组各5名工人某日的产量数据(单位:件).若这两组数据的中位数相等,且平均值也相等,则x 和y 的值分别为( ). A.3和5 B.5和5 C.3和7 D.5和7 9.如果在一次实验中,测得(x ,y )的四组数值分别是A (1,3),B (2,3.8),C (3,5.2),

高一数学必修3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数学必修3第一章测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5×10=50分) 1.下面对算法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算法只能用自然语言来描述 B .算法只能用图形方式来表示 C .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 D .同一问题的算法不同,结果必然不同 2.在下图中,直到型循环结构为 ( ) A . B . C . D 3.算法 S1 m=a S2 若b100 C .i>50 D .i<=50 8.如果右边程序执行后输出的结果是990, 那么在程序until 后面的“条件”应为( ) > 10 B. i <8 C. i <=9 <9 9.读程序

甲: i=1 乙: i=1000 S=0 S=0 WHILE i<=1000 DO S=S+i S=S+i i=i+l i=i 一1 WEND Loop UNTIL i<1 PRINT S PRINT S END END 对甲乙两程序和输出结果判断正确的是 ( ) A .程序不同结果不同 B .程序不同,结果相同 C .程序相同结果不同 D .程序相同,结果相同 10.右边程序执行后输出的结果是( ) A.1- B .0 C .1 D .2 二.填空题. (5×6=30分) 11.有如下程序框图(如右图所示),则该程序框图表示的算法的功能是 ( 第12题) 12.上面是求解一元二次方程)0(02 ≠=++a c bx ax 的流程图,根据题意填写: (1) ;(2) ;(3) 。 13.把求(注:n!=n*(n-1)*……*2*1)的程序补充完整 14.右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为_______________. 15.计算11011(2)-101(2)= 16.下列各数) 9(85 、 ) 6(210 、 ) 4(1000 、 ) 2(111111中最小的数是____________。 (第11题) 第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习题测验

高一生物周练(一)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 A.二氧化碳和氧气 B.血红蛋白 C.葡萄糖 D.血浆蛋白 2.下图表示内环境成分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 3. 有关人体体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液是人体内的液体,都存在于细胞内 B.体液构成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C.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两部分 D.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血液两部分 4.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 A.组织液 B.淋巴 C.组织液和淋巴 D.血浆和组织液 5.血浆中的水来() A 组织液 B 血浆、消化道 C 淋巴、组织液 D 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6.内环境中不含() A 胰岛素、氨基酸、尿素 B 酶、甘油、维生素 C 麦芽糖、淀粉、乳糖 D 无机盐、葡萄糖、性激素 7.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会引起组织水肿,其原因() A 血浆渗入组织的速度降低 B 组织液回渗速率降低 C 淋巴生成速率降低 D 淋巴循环受阻 8.人的表皮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是一种:() A 直接交换 B间接交换 C 通过内环境进行交换 D 通过体液进行交换 9.一个人出现组织水肿,其原因可能是() A.血浆中尿素过多 B.皮下脂肪组织积存过多 C.血糖含量过少 D.血浆蛋白含量过少 10.机体的调节系统包括() ①神经系统②内分泌系统③淋巴系统④免疫系统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1.根据下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 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 程b和c更为重要②组织液中的CO 2 有害无 益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④过程b 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12.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 B.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 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 D.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 14.下列属于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是() ①酸碱平衡②Na+、K+平衡③血糖平衡④体温调节⑤蛋白质平衡 ⑥CO 2-O 2 平衡 A.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⑥ 15.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治疗措施来降低体温,下列哪种措施是错误的 A.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 B.在额头上敷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 C.适当撤减衣被 D.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 16.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17.关于人体内环境中PH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人体血液的PH通常在7.35~7.45之间 B.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与NaHCO 3反应,生产乳酸钠和H 2 CO 3 C.血液中的Na 2CO 3 过多时,就与H 2 CO 3 结合形成NaHCO 3 D.PH的相对平衡是血液中的缓冲物质直接调节的,不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18.肾小管与周围毛细血管间的交换是通过渗透作用完成的,如果流经肾小管原尿中的葡萄糖浓度明显提高,并且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那么最终排出的尿量将会() A.增加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19.完成呼吸、排尿、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 ) A.脊髓、大脑、大脑 B.脑干、脊髓、大脑 C.大脑、脊髓、大脑 D.脊髓、脊髓、脑干

高一数学必修三统计测试题

高一数学必修三统计测试题 1.某学校为了了解高一年级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意见,打算从高一年级2007名学生中抽取50名 进行抽查,若采用下面的方法选取:先用简单随机抽样从2007人中剔除7人,剩下2000人 再按系统抽样的方法进行,则每人入选的机会() A. 不全相等 B. 均不相等 C. 都相等 D. 无法确定 2.有20位同学,编号从1至20,现在从中抽取4人作问卷调查,用系统抽样方法确定所抽的编号为( ) A.5,10,15,20 B.2,6,10,14 C.2,4,6,8 D.5,8,11,14 3.某公司在甲、乙、丙、丁四个地区分别有150个、120个、180个、150个销售点,公司为了调查产品销售的情况,需从这600个销售点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记这项调查为(1);在丙地区中有20个特大型销售点,要从中抽取7个调查其销售收入和售后服务情况,记这项调查为(2)。则完成(1)、(2)这两项调查宜采用的抽样方法依次是() A.分层抽样法,系统抽样法 B.分层抽样法,简单随机抽样 C.系统抽样法,分层抽样法 D.简单随机抽样法,分层抽样法 4. 某单位有技工18人、技术员12人、工程师6人,需要从这些人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如果采用系统 抽样和分层抽样方法抽取,都不用剔除个体;如果容量增加一个,则在采用系统抽样时,需要在总体中剔除1个个体,则样本容量n为() A.4 B.5 C.6 D.无法确定 5 某校1000名学生中,O型血有400人,A型血有250人,B型血有250人,AB型血有100人, 为了研究血型与色弱的关系,要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40的样本,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则O型血、A型血、B型血、AB型血的人要分别抽的人数为() A.16、10、10、4 B.14、10、10、6 C.13、12、12、3 D.15、8、8、9 6.管理人员从一池塘内捞出30条鱼,做上标记后放回池塘。10天后,又从池塘内捞出50条鱼,其中有标记的有2条。根据以上数据可以估计该池塘内共有条鱼。 7.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分成若干组,已知某组的频数和频率分别为30和0.25,则n=_ 8.从一群学生中抽取一个一定容量的样本对他们的学习成绩进行分析,已知不超过70分的人数为8 人,其累计频率为0.4,则这样的样本容量是( ) A. 20人 B. 40人 C. 70人 D. 80人 9. 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数据,分组后组距与频数如下:[10,20]2个,[20,30]3个,[30,40]94个, [40,50]5个,[50,60]4个,[60,70]2个,则样本在区间(-∞,50)上的频率为() A.5% B.25% C.50% D.70% 10.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 ) A.相应各组的频数 B.相应各组的频率 C.组数 D.组距 11.从一群学生中抽取一个一定容量的样本对他们的学习成绩进行分析,已知不超过70分的人数为 8人,其累计频率为0.4,则这样的样本容量是( ) A. 20人 B. 40人 C. 70人 D. 80人 12.(本题13分)在生产过程中,测得纤维产品的纤度(表示纤维粗细的一种量)共有100个数据,将数据分组如右表: (1)画出频率分布表,并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2)估计纤度落在[1.381.50) ,中的概率及纤度小于1.40的概率是多少? (3)从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出纤度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13已知x与y之间的一组数据为 则 y与x的回归直线方程a + 必过定点____ 14(2009山东卷理B)某工厂对一批产品进行了抽样检测.右图是根据抽样检测后的 产品净重(单位:克)数据绘制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产品 净重的范围是[96,106],样本数据分组为[96,98),[98,100), [100,102),[102,104),[104,106],已知样本中产品净重小于 100克的个数是36,则样本中净重大于或等于98克并且 小于104克的产品的个数是( ). A.90 B.75 C. 60 D.45 15(2009湖北卷B)下图是样本容量为200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根据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样本数据落在【6,10】内的频数为,数据落在(2,10) 内的概率约为。 - 1 -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测试题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请把答案写在表格内) 1.下列区域具有明确界线的是 A.热带草原气候区 B.我国东部季风区C.浙江省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2.农业的空间形态一般表现为 A.点状B.网格状C.面状D.岛状 3.下列我国产业中属于第二产业的是 ①电信业②水产养殖业③肉类加工业④数控机床制造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③④ 4.右图中分别代表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结构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①③② 5.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不包括 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B.人均国民收入 C.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D.历史文化指标 图4为某区域某种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读图回答 6—7题。 6.四地中资源储量最小,而需求量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四地间该资源最有可能产生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 A.①→② B.④→① C.③→④ D.②→③ 读“三大经济地带发展比较图”,完成8~10题。 8.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①东部地带社会经 济相对发达②改 革开放后东部地带 抓住机遇,大力招 商引资,经济迅猛增长③中、西部地带总 体发展水平还明显地落后于东部地带④随 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西部地带的经济发展 明显加快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9.东部地区特有的优势是() A.矿产资源丰富,农业发达B.海岸线漫长,利于对外贸易 C.林业和海洋渔业发达D.都属于经济发达地区 10.关于三大经济地带的正确叙述是() A.东部地带的各省、市、自治区都有海岸线 B.技术创新能力强是东部经济地带各地共同的优势 C.发展第三产业是促进东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D.环渤海经济地带的经济腹地是指华北地区 11.有关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区域特征差异,描述正确的是 A.北方以山地为主,南方以平原为主 B.北方水源不足,南方热量不足 C.北方煤铁丰富,南方有色金属丰富 D.北方以能源工业为主,南方以重工业为主12.“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地形类型 B.人口分布 C.城市分布 D.交通线路 13.“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 ①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②有利于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③有利于西部农业的发展,增加土壤肥力④减轻东部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⑤“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酸雨会增多⑥“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相关产业拉动,经济优势进一步发展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④⑥

必修三统计练习题和解答

第二章 统计 一、选择题 1.某校有40个班,每班有50人,每班选派3人参加“学代会”,在这个问题中样本容量是( ). A .40 B .50 C .120 D .150 2.要从已编号(1-50)的50枚最新研制的某型号导弹中随机抽取5枚来进行发射试验,用每部分选取的间隔一样的系统抽样方法确定所选取的5枚导弹的编号可能是( ). A .5,10,15,20,25 B .3,13,23,33,43 C .1,2,3,4,5 D .2,4,8,16,32 3.某单位有老年人27人,中年人54人,青年人81人,为了调查他们身体状况的某项指标,需从他们中抽取一个容量为36的样本,适合抽取样本的方法是( ). A .抽签法 B .系统抽样 C .随机数表法 D .分层抽样 4.为了解某年级女生的身高情况,从中抽出20名进行测量,结果如下:(单位:cm) 149 159 142 160 156 163 145 150 148 151 156 144 148 149 153 143 168 168 152 155 在列样本频率分布表的过程中,如果设组距为4 cm ,那么组数为( ). A .4 B .5 C .6 D .7 5.右图是由容量为100的样本得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前4组的频率成等比数列,后6组的频数成等差数列,设最大频率为a ,在4.6到5.0之间的数据个数为b ,则a ,b 的值分别为( ). A .0.27,78 B .0.27,83 C .2.7,784 D .2.7,83 6.在方差计算公式s2=101 [(x1-20)2+(x2-20)2 +…+(x10-20)2]中,数字10和20分别表示( ). A .数据的个数和方差 B .平均数和数据的个数 C .数据的个数和平均数 D .数据组的方差和平均数 7.某地2004年第一季度应聘和招聘人数排行榜前5个行业的情况列表如下: 行业名称 计算机 机械 营销 物流 贸易 应聘人数 215 830 200 250 154 676 74 570 65 280 行业名称 计算机 营销 机械 建筑 化工 招聘人数 124 620 102 935 89 115 76 516 70 436 若用同一行业中应聘人数与招聘人数比值的大小来衡量该行业的就业情况,则根据表中的数据,就业形势一定是( ). A .计算机行业好于化工行业 B .建筑行业好于物流行业 C .机械行业最紧 D .营销行业比贸易行业紧 8.从鱼塘捕得同一时间放养的草鱼240尾,从中任选9尾,称得每尾鱼的质量分别是1.5,

人教版数学必修三-第二章-统计-单元测试

第二章 必修三统计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从某年级1 000名学生中抽取125名学生进行体重的统计分析,就这个问题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 000名学生是总体 B .每个被抽查的学生是个体 C .抽查的125名学生的体重是一个样本 D .抽取的125名学生的体重是样本容量 2.由小到大排列的一组数据x 1,x 2,x 3,x 4,x 5,其中每个数据都小于-1,那么对于样本1,x 1,-x 2,x 3,- x 4,x 5的中位数可以表示为( ) A.12(1+x 2) B.12(x 2-x 1) C.12(1+x 5) D.1 2 (x 3-x 4) 3.某单位有老年人27人,中年人54人,青年人81人,为了调查他们的身体状况的某项指标,需从他们中间抽取一个容量为36的样本,则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分别应抽取的人数是( ) A .7,11,19 B .6,12,18 C .6,13,17 D .7,12,17 4.对变量x ,y 有观测数据(x i ,y i )(i =1,2,…,10),得散点图1;对变量u ,v 有观测数据(u i ,v i )(i =1,2,…,10),得散点图2.由这两个散点图可以判断( ) A .变量x 与y 正相关,u 与v 正相关 B .变量x 与y 正相关,u 与v 负相关 C .变量x 与y 负相关,u 与v 正相关 D .变量x 与y 负相关,u 与v 负相关 5.已知一组数据x 1,x 2,x 3,x 4,x 5的平均数是2,方差是1 3 ,那么另一组数3x 1-2,3x 2-2,3x 3-2,3x 4-2,3x 5-2 的平均数,方差分别是( ) A .2,13 B .2,1 C .4,2 3 D .4,3 6.某学院有4个饲养房,分别养有18,54,24,48只白鼠供实验用.某项实验需抽取24只白鼠,你认为最合适的抽样方法是( ) A .在每个饲养房各抽取6只 B .把所有白鼠都加上编有不同号码的颈圈,用随机抽样法确定24只 C .从4个饲养房分别抽取3,9,4,8只 D .先确定这4个饲养房应分别抽取3,9,4,8只,再由各饲养房自己加号码颈圈,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 7.下列有关线性回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不一定是因果关系 B .散点图能直观地反映数据的相关程度 C .回归直线最能代表线性相关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D .任一组数据都有回归直线方程 8.已知施肥量与水稻产量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为y ^ =4.75x +257,则施肥量x =30时,对产量y 的估计值为( ) A .398.5 B .399.5 C .400 D .400.5 9.在发生某公共卫生事件期间,有专业机构认为该事件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发生大规模群体感染的标志为“连续10天,每天新增疑似病例不超过7人”.根据过去10天甲、乙、丙、丁四地新增疑似病例数据,一定符合该标志的是( ) A .甲地:总体均值为3,中位数为4 B .乙地:总体均值为1,总体方差大于0 C .丙地:中位数为2,众数为3 D .丁地:总体均值为2,总体方差为3 10.某高中在校学生2 000人,高一与高二人数相同并都比高三多1人.为了响应“阳光体育运动”号召,学校举行了“元旦”跑步和登山比赛活动.每人都参加而且只参与了其中一项比赛,各年级参与比赛人数情况如下表:

(完整版)人教版必修四第一章测试题.doc

第一章测试题 (总 120 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满分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 A={ 第一象限角 } , B={ 锐角 } ,C={ 小于 90°的角 } ,那么 A 、 B 、 C 关系是 ( ) A . B=A ∩C B . B ∪ C= C C .A C D . A=B=C 2.将分针拨慢 5 分钟,则分钟转过的弧度数是( ) π B .- π π D . - π A . 3 C . 6 3 6 3.已知 sin 2cos 5, 那么 tan 的值为( ) 3sin 5cos A .-2 B .2 23 D . - 23 C . 16 16 4.已知角 的余弦线是单位长度的有向线段;那么角 的终边( ) A .在 x 轴上 B .在直线 C .在 y 轴上 D .在直线 y x 上 y x 或 y x 上 5.若 f (cos x) cos2 x ,则 f (sin15 ) 等于 ( ) 3 3 1 1 A . B . C . D . 2 2 2 2 6.要得到 y 3sin(2 x π y=3sin2x 的图象( ) ) 的图象只需将 π 4 π A .向左平移 个单位 B .向右平移个单位 4 4 C .向左平移 π 个单位 D .向右平移 π 个单位 8 8 7.如图,曲线对应的函数是( ) A . y=|sinx| B . y=sin|x| C .y=- sin|x| D . y=- |sinx| 8.化简 1 sin 2 160 的结果是( ) A . cos160 B . C . cos160 D . cos160 cos160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