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江苏省南通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模拟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届江苏省南通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模拟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届江苏省南通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模拟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中学

2019届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模拟测试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有时候一个作家就是统治人物的暴君。”这句话的意思是,作家可以操控笔下人物的命运,乃至让读者不愿看到、________。《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历经千辛万苦捕到大马林鱼,最终却因遭受鲨鱼袭击而________,这悲惨的命运正是作者刻意的安排,由此突出他坚忍不拔的“硬汉精神”。只有做一个“破碎美好”的暴君,才能________出动人的“悲剧美”。

A.不忍卒读永不言弃培育B.不堪卒读前功尽弃孕育

C.不忍卒读前功尽弃孕育D.不堪卒读永不言弃培育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仔细审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心理状态,便会发现以“苦闷”自甘似乎是他们共同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人性美好的认定,使他们总对自己所设计的前途抱有不灭的希望,并且企望将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通过授徒,薪火相传,在将来实现。

①近代西方美学家更有以“苦闷”为象征的流派

②“苦闷”也是西方知识分子常见的心理特征

③现代西方“苦闷”的思想家、文学家,常常以发疯、自杀为结局

④不同于西方近现代思想家讲人性看得那么不堪和绝望

⑤但苦闷中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却多以隐居著书教徒终生

A.①③⑤②④B.②①③⑤④C.②③⑤①④D.③⑤②①④

3.下列诗句中赞美的对象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B.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

C.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D.杏林春暖沐朝霞,绿叶扶疏绽百花。

4.对下面一段文字信息的提取,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一个人的性格,应该有与之相匹配的脸。灵魂是意识,面貌是物质,意识对物质具有强大的反作用。一个人的灵魂,最终会呈现在一个人的脸上。人,是一个小宇宙,由两部分构成的,一个是人的灵魂,一个是人的肉体面貌。在小宇宙总能量恒定的情况下,灵魂和肉体,便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肉体恣肆庞大,灵魂便遭到挤压紧缩,变得微小渺茫。一张脸的骨骼轮廓清晰,说明是灵魂和精神在那里支撑着。这是我厌恶完全坍塌、松弛的面孔和身体的原因——不是老掉了,而是灵魂抽离了。

A.性格与人脸相互匹配,观察人脸就能洞悉灵魂。

B.灵魂对面貌有反作用,灵魂呈现于人的面貌。

C.灵魂与面貌保持均衡,人体总能量就能恒定。

D.面孔松弛,身体老化,完全是灵魂抽离的结果。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王纮,字师罗,太安狄那人也,为小部酋帅。纮少善骑射,颇爱文学。性机敏,应对便捷。年十三,见扬州刺史郭元贞,元贞抚其背曰:“汝读何书?”对曰:“诵《孝经》。”曰:“《孝经》云何?”曰:“在上不骄,为下不乱。”元贞曰:“吾作刺史,岂其骄乎?”纮曰:“公虽不骄,君子防未萌.,亦愿留意。”元贞称善。年十五,随父在北豫州,行台侯景与人论掩衣法为当左,为当右。尚书敬显俊曰:“孔子云:‘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以此言之,右衽为是。”纮进曰:“国家龙飞朔野,雄步中原,五帝异仪,三王殊制,掩衣左右,何足是非。”景奇其早慧,赐以名马。

兴和中,世宗召为库直,除奉朝请。世宗暴崩.,纮冒刃捍御,以忠节赐爵平春县男.,赉帛七百段、绫锦五十匹、钱三万并金带骏马,仍除晋阳令。天保初,加宁远将军,颇为显祖所知.待。帝尝与左右饮酒,曰:“快哉大乐。”纮对曰:“亦有大乐,亦有大苦。”帝曰:“何为大苦?”纮曰:“长

2019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9届南通市高三一模考试 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满分:16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中国现代诗人虽然受西方文学潮流影响颇深,但从未传统意象的作用。不过,与古代诗人比较起来,他们习惯于选用的甚至是怪诞的意象,以表达现代人、富有个性的心理感受。 A. 歧视别出心裁标新立异 B. 忽视别有洞天标新立异 C. 忽视别出心裁异乎寻常 D. 歧视别有洞天异乎寻常 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第二天一早,我便向祠中走去。我只能静听自己的脚步声在回廊间回响,从模糊走向清晰,又从清晰走向模糊。 ①祠为粉墙灰瓦,回廊构架,中庭植松柏,东厢是碑廊。 ②所立石碑皆刻后人凭吊纪念文字,但康熙前的碑文已不可辨识。 ③石塑背后不远处是罗池,西侧乃柳侯祠,祠北有衣冠墓。 ④时值清晨,祠中寥无一人。 ⑤映入眼帘的一尊石塑近似昨夜梦境,底座镌刻的《荔子碑》《剑铭碑》皆先生手迹。 ⑥由此想到,柳宗元离去确已很远,连通向他的祭祀甬道也已坍圮散落。 A. ④①⑤③②⑥ B. ④⑤③①②⑥ C. ⑤③①②⑥④ D. ⑤⑥ ①②③④ 3. 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 你诚然不能脱离社会和他人生活,但你不能一味攀援在他人身上。我们要在自己生命的土壤中扎根,在人生的大海上抛下自己的锚。一个人如果仅仅依附于身外的事物,即使是极其美好的事物,顺利时也许看不出他内在的空虚,一旦起了风浪,就会一蹶不振乃至精神崩溃。 A. 要为漫长的人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B. 追求人格上的独立自主尤其重要。

2019届朝阳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语文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 春节上映的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成了一个热议的话题。因为原著作者是刘慈欣,因为主演是吴京, 更因为这是一部以大片标准呈现的中国原创硬科幻。《流浪地球》将天马行空 ....的想象与前沿的科技“无缝 对接”,并用高密度的细节把这两大板块铆牢 ..,宇航服、强化外骨骼、行星发动机等细节的设定完全不输 给《环太平洋》等海外大片,片中地球坠入木星时的大气流失逸散,空间站中的重力变化,也都有相对严 谨的表现。 “这个梦想已经很久了。”刘慈欣曾说,“我最想做的莫过于把我写的小说拍成电影,哪怕就一部。” 作为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小说拉向世界顶尖水平的作家,他面对中国电影工业时却曾经无力。原因很简单,科幻电影往往代表了电影工业的最高水准,作为一种类型片,科幻电影还原并视觉化科幻理念,不仅需要 巨大的资金投入,更需要参与者对科学有足够的理解,而中国科幻的银幕呈现一度并不尽如人意。《流浪 地球》弥补了此前中国原创科幻电影因欠缺科学逻辑而导致的硬度不足的最大短板。 《流浪地球》是一部硬科幻电影,也是一个纯粹的中国故事,它表现的亲情观念、英雄观念、故土家 国情怀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 影片故事中,因为太阳加速老化,将要吞没地球,于是地球上建起了许多行星发动机,将地球加速到 逃逸速度飞出太阳系。“为什么不建造飞船飞离地球?”无论是原著小说中的人物,还是现实中的海外电 影人,都有这样的疑问。影片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既关乎科学设定,也反映出中国文化对家园的理解。导 演郭帆说,将地球带走,“带着家园流浪”的想法表现了中国人对故土的情感。正是这样的人文内核,撑 起了与好莱坞不一样的属于中国的科幻大片。 对故土的眷恋,在影片中通过一家祖孙三代在灾难面前的选择体现出来。吴孟达扮演的姥爷看上去谨 慎得有些懦弱,却为了外孙、孙女牺牲了自己。吴京扮演的航天员父亲为了任务十多年没有见到儿子,倔 强的他和叛逆的儿子之间似乎没有什么话可说,却最终两代人合力完成了保住地球家园的使命。在飞出太 阳系的科幻背景下,传达的是中国人最熟悉也最刻骨铭心的主题——回家。 观众会发现,在这些平时含蓄而内敛的家庭成员之间,有着东方式亲情的默契——他们彼此依赖却并 不表现出来,小心地保有着一份温度。这样的温度激发了对家国责任的热度,灾难面前,没有超级英雄, 每个平凡人都是英雄。

2019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毕业生第一次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绝密★启用前 江苏省南通市2019届高三毕业生第一次教学质量调研 语文试卷 试题Ⅰ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文人士大夫的生活始终如一,与富贵不沾边,真所谓▲。他们▲的是那个精彩绝伦的审美世界,寻求的是无穷无尽的人生乐趣。如果没有这种乐趣的支撑,或许他们的艺术生命早就走到了尽头。所以,赏玩与其说是玩物,毋宁说是赏玩者自己的人格▲的内在激励和无限寄托。 A.富贵不能淫沉湎志趣 B.富贵于我如浮云沉湎志趣 C.富贵不能淫沉溺兴趣 D.富贵于我如浮云沉溺兴趣 2.下列歌词中,运用手法与其他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 B.我用回忆剪成一部无声电影,纪念我们真挚的曾经。 C.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 D.思念在发烫,看着你的脸庞,背着行囊,说要去远方。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在对科学的探求中,人类表现出非凡的智慧,不但不断开创出更加和谐而优美的境界,而且获得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B.前人留下的那些浸着血泪的爱国诗篇,秉笔直书的史传,与旧世界决裂的宣言,无一不是出于高尚的情操与坚定的信念中来。 C.阅读和欣赏古典诗词需要相应的知识贮备,并在鉴赏活动中逐步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享受那沁人心脾的芬芳。 D.让我们走进语言的现场,体验语言的交锋,感受演说者的睿智,领略辩论者驰骋古今、纵横捭闽,这想必会激发起同学们思想的冲动和表达的激情。 4.下列诗词名句在抒情方式上,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B.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晏殊《蝶恋花》) C.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D.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走东岸时我觉得西岸的景物比东岸的美;走西岸时适得其反,东岸的景物又比西岸的美。▲。▲。▲。▲。▲;▲。新奇的地方都比熟悉的地方美,东方人初到西方,或是西方人初到东方,都往往觉得面前景物件件值得玩味。本地人自以为不合时尚的服装和举动,在外方人看,却往往有一种美的意味。 (选自朱光潜《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①但生长在西湖或峨眉的人,除了以居近名胜自豪以外,心里往往觉得西湖和峨眉实在也不过如此

2019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8届上海市崇明县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一、积累应用(1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7分) (1)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宋·苏轼《水调歌头》)(2)位卑则足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唐·韩愈《师说》)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断桥头卖鱼人散。(元·马致远《寿阳曲·远浦帆归》) (4)舞台上遭逢苦难久别重逢的夫妻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此时可以用《琵琶行》中哪两句诗句来形容这种场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黄庭坚作诗善于锻炼熔造前人诗句,《登快阁》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便化自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在下文中横线上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我是一个具有癌细胞的基地,这些癌细胞为什么不能施展它们的魔法与威力呢?这是因为人体里有一种特殊的抗癌机制,能够及时而有效地制止这些致癌基因向周边渗透和蔓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质网能细致地辨认出病里头的致癌基因,当它们发现这些坏家伙后,会立即停止该基因的蛋白质折叠。 A.这种抗癌机制能负责将氨基酸折叠成蛋白质的是内质网 B.它们就是人体细胞内负责将氨基酸折叠成蛋白质的内质网 C.这种抗癌机制负责将氨基酸折叠成蛋白质的内质网生成 D.它们就是人体细胞内的内质网负责将氨基酸折叠成蛋白质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8题。(16分) 漫说“散文心” 沈扬 ①前些年在旧书摊淘到一本名为《文心》的书,1934年由夏丏尊、叶圣陶合作撰写并出版,是一本关于国文写作的指导性通俗读物。《文心》一书在提出用功求学用心作文的要求后,具体到写作的过程,讲述了确定“中心意旨”对于写

南通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卷及答案

南通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语文Ⅰ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文彩侯门似海荫.凉(yìn)厚古薄.今(bó) B.诤言目光如炬毗.邻(pí)锲.而不舍(qiè) C.赡养暝思苦想溯.源(shuò)度.德量力(duó) D.戏谑气冲宵汉玄.理(xuán) 人影幢.幢(zhuàng)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中画线处的标点,最.恰当 ..的一组是(3分)(▲)刚刚过去的2013年,央视主办的汉字听写比赛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___▲__没有大牌明星,只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生___▲__不需要声嘶力竭地歌唱,只要安安静静地书写。在这个节目开播后,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汉字听写热潮,甚至催生了一大批“听写族”。小学课堂上常见的汉字听写为何能登上荧屏并引起强烈的反响___▲__也许是因为它展示了汉字的书写魅力,关注了民族文化___▲__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A.:,?: B.。;。—— C.:;?—— D.。,。: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 鲁迅先生曾说:“我们看《红楼梦》,从文字上推见了林黛玉这一个人,但须排除了梅博士的《黛玉葬花》照相的先入之见,另外想一个,那么,恐怕会想到剪头发,穿印度绸衫,清瘦、寂寞的摩登女郎;或者别的什么模样,我不能断定。但试去和三四十年前出版的《红楼梦图咏》之类里面的画像比一比吧,一定是截然两样的,那上面所画的,是那时的读者心目中的林黛玉。” 鲁迅先生的话,形象地告诉我们,在文学阅读活动中,当读者根据特定文本“还原”人物或其它有关形象时,会出现某些倾向。请用平实的语言表述这些倾向,不超过50个字。 4.以“分享青春、共筑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14年8月16日在南京开幕。5月8日是南京青奥会倒计时100天的日子,面对这个特殊的日子,你有什么想法呢?请你为2014年南京青奥倒计时百日写一则“青奥寄语”。要求:主题鲜明,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40个字左右。(5分)

(word完整版)2019年高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

机密★启用前 青山中学2019年高考一模卷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作为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先行者,危地马拉作家阿斯图里亚斯为其发展奠定了基调,后来的拉美作家或多或少循着他的路子创作。阿斯图里亚斯是他们中最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家。 《玉米人》没有核心故事,其线索是漫溢散射式的。小说围绕土地争夺战展开,印第安酋长伊龙率领的部落,在政府骑警队和投靠政府的印第安人的双重围攻下惨遭屠戮,部落萤火法师临死前施下毒咒,多年后毒咒一一实现。小说的时间设置非常别致,以断线跳脱而非连续性的方式铺设,其中的罅隙埋伏了种种人生的悬念。 阿斯图里亚斯笔下的魔幻色彩,主要是心理上的超现实主义。作者精确地抓住了人的种种心理状态,将之投影于外物,通过外物施之视觉、听觉等感觉上的变形,反映人心的扭曲和变形。托马斯先生设毒计害死酋长伊龙后,看到一只预示断子绝孙的“嘤嘤哀鸣的小鸟”不离妻子左右,即是其恐惧的心所造的幻影;骑警队夜过森林遭遇颠簸起伏的大地、缠绕虬结的树枝、殷红似血的月亮、如蝗虫漫天飞舞的落叶,则是群体参与屠戮恶有恶报的心理反应。作者写得最妙的是盲人戈约,他失明时才能认识玛丽亚的美善,复明后反而认不出她了,亦即他借以“看见”玛丽亚的是“心眼”,注入了满满的关于爱情、信仰和生活的美好想象。而“真眼”复明,“心眼”闭合,他看到的则是满目丑恶,不拘世间的抑或人心的。书中写到大量的印第安神话和传说,这些东西当然是愚昧的,但其产生有人文、社会和心理上的渊源,它们是人类情感的寄托。此外,书中关于“人神合一”“人兽合一”的描写,特别是相当一部分叙述在邮差尼丘和野狼、巫医库兰德罗和七戒梅花鹿之间来回切换,则代表了印第安民族特有的世界观。 玉米是人的血肉的来源,人因之繁衍子孙,人死后作为养料供玉米茁壮成长。这种“人-玉米土地”的共生关系使印第安人形成一种朴素的伦理观:卖玉米和土地即卖血肉和子孙,烧荒毁林不啻截断土地的经脉,滥垦滥伐更是污染其血液。这种观念与其说挑战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和道德制度,毋宁说是某种人类共同价值的阐发——信仰万物有灵,尊敬我们的地球,总要好过竭泽而渔式的发展。《玉米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值得我们深思。 (摘编自黄夏《魔幻视闽中的拉丁美洲风俗志——读<玉米人>》,有删改)1.下列对《玉米人》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没有核心的故事,采用漫溢散射式的线索和断线跳脱而并不连续的情节设置。 B.运用了把人物心理投影于外物,再通过外物使感觉变形的超级现实主义手法。 C.写到了大量的虽有愚昧之嫌但有人文、社会和心理渊源的印第安神话和传说。 D.叙述了代表印第安民族特有的世界观的关于“人神合一”“人兽合一”的内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介绍了阿斯图里亚斯开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之先的文学地位。 B.文章第二段分析了<玉米人》漫溢散射、断线跳脱、多设悬念的情节特点。 C.文章第三、四段评析了《玉米人》的写作特点、主题及给予我们的深远思考。 D.文章用举例、对比、比喻论证,着眼于魔幻视阈,对作品进行了客观分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阿斯图里亚斯由于对“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有杰出贡献,因而成为拉美作家的一面旗帜。 B.骑警队夜过森林遭遇种种怪象是因为他们内心的恐惧投射于外物而使景象变形。 C.各国神话传说的产生总有人文、社会和心理上的渊源,寄托了人类的情感。 D.被称为玉米人的印第安人之所以被屠戮,是因为他们与玉米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一条河流和我的命 韩浩月

南通市2019届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其答案

南通市2019届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其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暴晒/一暴十寒攒钱/人头攒动屏障/屏气凝神 B.轴心/压轴大戏塞车/敷衍塞责隽秀/隽语箴言 C.闪烁/流金铄石佳肴/混淆是非逡巡/怙恶不悛 D.贻误/春风骀荡龃龉/踽踽独行砥柱/抵掌而谈 【参考答案】B(A.bào<pù>\pù, zǎn<cuán>\cuán,píng\bǐng;B.zhóu\zhòu,sāi\sè,j ùn\juàn;C.shuò,yáo\xiáo,qūn\quàn;D.yí\dài,jǔ,dǐ\zhǐ)(曝pù晒是联合词组,曝与晒近义;暴bào晒是偏正词组,暴表示程度)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2%,创20个月以来的新低,我国居民实际存款利率也首度由负转正。 B.今年,江苏将在全国率先开展并实时公布可入肺颗粒物监测的数值,体现了地方政府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执政理念。 C.为了在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和维护国家意识形态与社会稳定的需要之间实现平衡,相关部门应慎重考虑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管制范围和程度。 D.我国计划在2019年前后发射首个月球着陆探测器——嫦娥三号,以获取月球内部的物质成分并进行分析,这将是我国探月工程的又一重大进展。 【参考答案】D(A.“根据……”“……显示”杂揉;B.“开展”“数值”动宾不当; C.“文化产业发展”前缺少“促进”) 3.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出欧洲有关国家爆发主权债务危机的四点内在原因。(每点不超过8个字)(4分) 欧洲许多国家国民经济更多依赖服务业尤其是旅游业。随着欧洲区域一体化的日渐深入,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在社会福利、失业救济等方面逐渐向发达国家看齐,导致政府巨额的预算赤字。2008年美国爆发的主权债务危机,对这些国家的国民经济造成巨大冲击,这些国家逐渐失去继续借贷的资本。加上欧元区国家实行统一发行货币政策,每个成员国无权使用货币政策,通过新发债务弥补赤字。于是,主权债务危机就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参考答案】①产业结构单一②巨额财政赤字③失去借贷资本④无权新发债务 4.今年是雷锋同志牺牲五十周年。1963年,领袖的一声号召,催生了一场历久弥高的学习热潮;而诗人的一首《雷锋之歌》,唱出了亿万民众对榜样的敬仰之情。请写出《雷锋之歌》作者的姓名,并为纪念雷锋同志拟一副不超过30个字的对联。(5分) (1)作者姓名:【参考答案】贺敬之 (2)对联: 【参考答案】爱党爱国爱民精神永存,崇真崇善崇美内涵常新 携春风奉献社会点点温暖,播春雨润泽他人滴滴蜜甜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刘古塘墓志铭

辽宁省大连市2019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9年大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建设现代民族文化的基础,也是每个民族对世界文化的丰富和贡献。因此,必然要从全人类的视角来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但是,站在全人类文明史的宏观角度来保护为一时一地的人们所拥有的文化成就,这本身就是一件矛盾的事情。当地民众往往希望摆脱传统的“包袱”,希望谋求本地区的现代化发展。这种要求本身无可非议,但是其中的得失和代价也许不是每一个人一开始就能清晰认识到的。有时候当事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抛弃的东西有何价值,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抛弃会在无意间造成巨大的损失和无可弥补的遗憾。因此,我们必须寻求一种途径以调和社会发展与文化传承之间的矛盾。 个人、群体和整个世界一样,对文化的追求都是多样的。当人类为了自身的健康发展而要求保护多样性文化的时候,生活在特定文化中的群体和个人,同样应该有对多样性生存方式的选择自由,不应该也不可能要求他们为了给世界保存一种生存方式,而将他们的生活封闭在固定的时空中,使他们成为世界文化多样性追求的牺牲品。否则,对文化传承者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我们如果缺乏必要的自省和自律的话,容观上就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或限制了特定群体或个人对文化多样性的自由选择。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一些技艺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舍弃了主体,那我们还能面对什么呢?在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时候,我们应该意识到它本身也是我们改进方法和理论的一个契机。只有当我们在工作中把非物质文化的创造者和继承者也纳入到我们工作的视野中来,把他们的主体性、现实境遇和要求也切实地考虑进来的时候,我们的抢救和保护工作才可以说真正有了对人的关怀。这个人不仅是抽象的全民族、全人类,而且也是具象的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实实在在的人。只有兼备了这两种“人的关怀”之后,我们对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的立场才是完整的。 处理传统保护与现实追求之间的矛盾,并不是靠单纯的行政命令或法律裁决就能解决的,它需要传承者同行政部门、学术界、实业界等多方的平等对话,甚至可能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做出道义上的鼓励和财政上的支持。从局部的和短暂的利益来看,或许可能出现做出某种牺牲的一方;而从全局的和长远的利益来看,所有参与者乃至全人类世世代代都是受益者。

江苏省南通市2020届高三适应性练习语文试题含附加题 答案

南通市2020届高三适应性练习 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语文Ⅰ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3分)C(“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得极其逼真;“栩栩如生”形容形象逼真,如同活的一样。此处描写画卷中的人物、树木等,应该用“栩栩如生”。“方兴未艾”指事物正在发展,一时不会终止;“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此处应选“层出不穷”。“详实”详细而确实;“详尽”指详细全面,没有遗漏。 此处应选“详实”。) 2.(3分)D(BC两项介词“对于”使用不当,应该用“关于”;A项中“这跟史料记载有关”中的“记载”表意不明,从括号后面句子的内容看,史料对《清明上河图》的记载很“少”。所以补写最恰当的一项是D。) 3.(3分)D(干支纪年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纪年法之一,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先后顺序,即:(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根据首句中的“辛亥”提示,往下四个的天干顺序依次应为壬、癸、甲、乙,地支顺序依次应为子、丑、寅、卯。故答案为D。) 4.(3分)B(这是林徽因给女儿画的漫画,林徽因鼓励女儿读书,但不要让袋鼠成为自身的写照。根据漫画中的题字可知这是一幅讽喻性的漫画,讽喻袋鼠只是广博读书却没有思考,最后也没效果。故B项最为吻合。)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5.(3分)C(负:承受、蒙受。) 6.(3分)D(应是刘、谢二公嘱咐作者为姜贞庵写传的。) 7.⑴(5分)恰逢官署长官空缺,众人属意(或译:归心于)姜贞庵,姜贞庵却推荐行人林雍(担任),自己职位处于他下面,人们因为这个称赞他。 评分建议:“会”“阙”“属”“多”,语句通顺,各1分。 ⑵(5分)(姜贞庵离职后)未曾轻易进入官府,于他自身,他看待做官就好 像玷污自己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品德的提升,姜贞庵如山峰高耸被乡邻景

2019届浦东区高三语文一模(含答案)

浦东新区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三语文试卷 一、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1分) (2)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1分)(3)朱自清《荷塘月色》中,以遥想故乡美景排解心中惆怅,周邦彦《苏幕遮》中类似写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2.按要求选择。(5分) (1)下列选项中,名句或俗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小王新婚周年庆典,有朋友夸赞新娘貌美,说:“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B.小李学习取得一定成绩,有骄傲自满情绪,妈妈鞭策他:“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C.小梅十岁生日,叔叔希望她长大不要忘父母的恩情,说:“一朝花蕾秀,十年父母恩。”D.小张在外地工作,和同乡朋友节日相聚时充满感慨地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据报道,无活动部件飞机能够飞翔是依靠一种被称为电动力推进的过程实现的。コ研究人员认为,如果这种技术实现在大尺寸上的运用,那么将能够产生出更安全、更安静、更易于维护的未来飞机。①电动力推进的概念更难以可视化②这与我们看到的无扇叶风扇所使用的概念相同。③与典型的旋转螺旋桨推进相比,④因为它的推进过程利用了所谓的离子风 A.③④②①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① D.③①④② 1.(1)暮霭沉沉楚天阔(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3)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2.(1)A(2)D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第六种自由麒培云 ①面对无孔不入的信息垃,人们将何去何从是否需要知道那么多的东西 ②全世界每年出版近七十万种期利、六十余万种新书,登记四十多万项专利,新增期刊近万种向你源源不断地输出层出不穷的新观点;九百多万个电视台、几十万个微波通讯塔、几万个雷达站、三十多万个民用电台,以及随时在增加的移动电话和终端电脑时刻提醒你注意全球任一角落发生的大事件。不止有新闻、调查、数据、分析、广告通行世界,更有预言、传言、流言与谣言招摇过市…… ③上世纪初,晏阳初曾经将“免于愚昧无知的自由”视为“第五大自由”。几十年后,素尔仁尼琴还注意到另一种自由,“除了知情权以外,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后者的价值要大得多。它意味着我们高尚的灵魂不必被那些废话和空谈充斥。过度的信息对于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 ④在此,姑且将免于倾倒信息(宣传)垃圾的自由称为“第六种自由”。二十ー世纪的今天,我们的客斤不过是电视台倾倒垃圾的地方。在过去,一些不登大雅之堂的广告只是贴在所、电线杆等“公器”上,而现在贴到了居民日日拂找的家具上 ⑤现实是,有用的信息在黑箱之中无路可寻,而无用的信息管道却像章鱼的爪子一样连接我们身体与生活的每一根神经。内心对信息的隐秘的涡望,以及信息垃圾的无孔不入,使人们在信息时代几乎无路可逃。对网络的沉谜无疑已经耗费了我们的大部分光阴,每一位“信息成者”更像是信息时代的逃犯,享受信息斋成的日子只是逃亡的日子,过不了多久,他便会听从内心的召唤,心甘情愿地被网络引波回来 ⑥其实,这不过是梭罗笔下的另一种“静静的绝望的生活”。正是为了逃离这种绝望,早在1845年,梭罗带着一把借来的斧头,走进了瓦尔登湖边的青葱密林。在美国

2019届南通高三语文一模

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九) 语文 (时间:150分钟满分:16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C 中国现代诗人虽然受西方文学潮流影响颇深,但从未传统意象的作用。不过,与古代诗人比较起来,他们习惯于选用的甚至是怪诞的意象,以表达现代人、富有个性的心理感受。 A. 歧视别出心裁标新立异 B. 忽视别有洞天标新立异 C. 忽视别出心裁异乎寻常 D. 歧视别有洞天异乎寻常 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C 第二天一早,我便向祠中走去。我只能静听自己的脚步声在回廊间回响,从模糊走向清晰,又从清晰走向模糊。 ①祠为粉墙灰瓦,回廊构架,中庭植松柏,东厢是碑廊。 ②所立石碑皆刻后人凭吊纪念文字,但康熙前的碑文已不可辨识。 ③石塑背后不远处是罗池,西侧乃柳侯祠,祠北有衣冠墓。 ④时值清晨,祠中寥无一人。 ⑤映入眼帘的一尊石塑近似昨夜梦境,底座镌刻的《荔子碑》《剑铭碑》皆先生手迹。 ⑥由此想到,柳宗元离去确已很远,连通向他的祭祀甬道也已坍圮散落。 A. ④①⑤③②⑥ B. ④⑤③①②⑥ C. ⑤③①②⑥④ D. ⑤⑥①②③④ 3. 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B 你诚然不能脱离社会和他人生活,但你不能一味攀援在他人身上。我们要在自己生命的土壤中扎根,在人生的大海上抛下自己的锚。一个人如果仅仅依附于身外的事物,即使是极其美好的事物,顺利时也许看不出他内在的空虚,一旦起了风浪,就会一蹶不振乃至精神崩溃。 A. 要为漫长的人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B. 追求人格上的独立自主尤其重要。 C. 经历挫折而立于不败之地最可贵。 D. 坚定的人生方向能助人到达彼岸。 4. 下列诗句描写的内容,与右图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3分)( D ) A. 江春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B. 独上层城倚危槛,柳营春尽马嘶闲。 C.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D.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陈选字士贤,台之临海人。天顺庚辰试礼部,丘文庄得其文,曰:“古君子也。”置第一。授监察御史。罗一峰论夺情被谪,先生抗疏直之。出按江西,藩臬以素服入见,先生曰:“非也。人臣觐君,服视其品秩,于御史何居?”不事风裁,而贪墨望风解绶。已,督学南畿,一以德行为主。试卷列诸生姓名,不为弥封,曰:“吾且不自信,何以信于人邪?”每按部就止学宫,诸生分房诵读,入夜灯火萤然,先生以两烛前导,周行学舍,课.其勤惰,士风为之一变。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9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三语文试卷 一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 (1)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2)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3)朱自清《荷塘月色》中,以遥想故乡美景排解心中惆怅,周邦彦《苏幕遮》中类似写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暮霭沉沉楚天阔 (2).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 五月渔郎相忆否(4). 小楫轻舟 (5). 梦入芙蓉浦 按要求选择。(5分) 2.下列选项中,名句或俗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小王新婚周年庆典,有朋友夸赞新娘貌美,说:“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B. 小李学习取得一定成绩,有骄傲自满情绪,妈妈鞭策他:“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 小梅十岁生日,叔叔希望她长大不要忘父母的恩情,说:“一朝花蕾秀,十年父母恩。” D. 小张在外地工作,和同乡朋友节日相聚时充满感慨地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答案】A 3.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据报道,无活动部件飞机能够飞翔是依靠一种被称为电动力推进的过程实现的。 研究人员认为,如果这种技术实现在大尺寸上的运用,那么将能够产生出更安全、更安静、更易于维护的未来飞机。 ①电动力推进的概念更难以可视化 ②这与我们看到的无扇叶风扇所使用的概念相同。 ③与典型的旋转螺旋桨推进相比, ④因为它的推进过程利用了所谓的离子风 A. ③④②① B. ①③②④ C. ②③①④ D. ③①④② 【答案】D 二阅读 70分

2019届南通七市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19届南通七市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 (时间:150分钟满分:16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科学和艺术是人类文明的两大基石。两者有诸多相通之处——从根本上说它们都是理念和激情________的结果。它们是________、密不可分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只是两者在呈现方式上________。 A. 催化一脉相承各有千秋 B. 催生相辅相成各有千秋 C. 催生一脉相承平分秋色 D. 催化相辅相成平分秋色 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在中国思想史上,不止一次出现过这样的情形:不仅仅是避世的道家,就是貌似与道家严重对立、注重事功的儒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样的情形中,人格的审美理想严重偏离道德的伦理理想,这种偏离使得道家超凡脱俗的个人修行和儒家至大至刚的“兼济天下苍生”都蜕变为“明哲保身”的犬儒哲学。 ①这类人被视为高洁之士 ②而忧天下之患者反被视为俗人 ③往往被嘲讽与讥笑 ④也极为推崇避世风流、个人逍遥 ⑤他们的行为也往往被歪曲 A. ①④②③⑤ B. ②④③⑤① C. ④①②③⑤ D. ④②③⑤① 3. 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李清照故居的一组是(3分)( ) ①千秋绝唱消魂句一卷高歌漱玉词 ②东南形胜填词去岸柳月残煮酒来 ③锦书难托钗头凤青渡再遇蝶恋花 ④闺中苏辛传孤本词里红瘦咏海棠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 下列选项中,对图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江苏省南通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南通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语文I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格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宋词是由唐诗发展而来的▲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兼有文学和音乐两方面的特点。宋词的流派众多,佳作▲,其中最具代表的婉约、豪放两大流派将宋词推向文学高峰。直到今日,宋词仍▲着人们的情操,给人们很高的艺术享受。 A.别树一帜层出不穷熏染 B.别出心裁不绝如缕陶冶 C.别树一帜层岀不穷陶冶 D.别出心裁不绝如缕熏染 别树一帜:树:立;帜:旗帜。比喻另创一家或另创局面。 别出心裁:别:另外;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层出不穷:层:重复;穷:尽。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不绝如缕: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熏染:熏陶与沾染。 陶冶:指怡情养性,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1.(3分)C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长征的胜利,靠的是红军将士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征服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来完成的。 A.句式杂糅,删去“来完成的”。 B.在去年热带西太平洋综合考察活动中,中国科学家对两套深海潜标成功地进行了改造,破解了深海观测数据实时传输的世界难题。 B.正确 C.为了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和金融市场环境,应关闭引发恶性案件的“校园贷”平台,取缔贷款利率高、催收手段极端的小公司。 C.动宾不搭配“维护”与“环境”不搭配整治环境 D.人与人之间最好的默契,并非是有人懂你的“言外之意”,而是有人懂你的“欲言又止”,也就是知道你想说而没有说出的那些话。 D.不合逻辑。默契是有人懂你的“言外之意”,并非是懂你的“欲言又止” 2.(3分)B 3.某校举办对联大赛,下面是某学生就“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蓬莱阁”四大名楼拟写的对

上海市2019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河北省唐山市2019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河北省唐山市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与人之间要交往和相处,必须建立各种规则体系。道德就是人类为了和谐共处、各得其所而建立的的规则体系。在道德规则体系中,道德基准是最基本、最起码的标准,凝聚和体现着社会共同体成员的道德共识。一个人认同社会共同体普遍信奉的道德基准,并习惯于遵守和践行这个道德基准,他就具备了在这个社会共同体中生活的基本德行。道德基准至少应符合三个条件:一是与其所处时代的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生活方式相适应。二是为社会成员所认同,并且简单、易知、易行,可以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所践行。三是可以作为基本参照,用来审视和规定其他道德规则或标准,用来评判和确认一个人的基本德行。 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相应的道德基准也会有所不同。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首先,工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传统的相对封闭、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方式成为历史记忆。人们的生产生活资料主要不是从家庭获得,而是从市场上获得,从而导致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家长主导制瓦解。其次,个人脱离家庭作为独立个体走向社会,并取代家庭成为最基本的社会细胞。人与人的横向关系成为现代社会关系的主导,以父子纵向关系为主导的传统社会关系被取代。再次,国家不再像传统社会那样由家或家族组成,而是由公民组成,个人以独立的身份与其他个人、社会、国家发生关系。 在我国古代社会,农耕自然经济是人们的基本生产和生活方式,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细胞,父子关系是家庭中最重要的关系,从生到死生活在一起的熟人圈子是人们交往的基本范围,宗法等级制度下的风俗习惯制约着人们的绝大部分行为。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孝”被确立为社会的道德基准。我们的先人把这一道德基准贯彻到道德规范体系、法律规范体系以及官吏的任免之中,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鲜明特色。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中国从传统农耕社会快速发展成为现代社会,社会的基本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社会道德基准也必然相应地发生变化。 确立现代社会的道德基准,对于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当代中国全体公民的社会价值共识。其中着眼于公民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我国公民的基本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要求,彰显个人的价值主体地位,回答了人们处理与他人、社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应秉持什么样的道德标准、价值取向,是现代社会人们应当遵循的道德基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确立的道德基准,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公民道德的新发展。当前,我们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道德基准融入现实社会生活,让现代社会的道德基准具有旺盛生命力和强大行为规范力。 (节选自焦国成《确立现代社会道德基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现代社会生产生活资料不再从家庭获得,导致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家长主导制瓦解。 B.在制定道德、法律规范及官吏任免中贯彻“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鲜明特色。 C.由于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所以它们的道德基准也完全不同。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当代中国公民社会价值共识,是现代社会新的道德基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人与人之间交往必须建立规则体系为前提,论述了道德体系的道德基准问题。

2019届高三语文南通二模教师版

— 1 — 南通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B 科学和艺术是人类文明的两大基石。两者有诸多相通之处——从根本上说它们都是理念和激情 ▲ 的结果。它们是 ▲ 、密不可分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只是两者在呈现方式上 ▲ 。 A .催化 一脉相承 各有千秋 B .催生 相辅相成 各有千秋 C .催生 一脉相承 平分秋色 D .催化 相辅相成 平分秋色 催化: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不影响化学平衡的作用。 催生:催产。 一脉相承: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比喻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 相辅相成: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 各有千秋: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比喻在同一层次内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 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高低, 表示平局。语出《楚辞·九辩》。 2.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李清照故居的一组是(3分)B ①千秋绝唱消魂句 一卷高歌漱玉词 ②东南形胜填词去 岸柳月残煮酒来 ③锦书难托钗头凤 青渡再遇蝶恋花 ④闺中苏辛传孤本 词里红瘦咏海棠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C 在中国思想史上,不止一次出现过这样的情形:不仅仅是避世的道家,就是貌似与道家严重对立、注重事功的儒家, ▲ , ▲ ; ▲ , ▲ , ▲ 。在那种情形中人格的审美理想严重偏离道德的伦理理想,这种偏离使得道家超凡脱俗的个人修行和儒家至大至刚的“兼济天下苍生”都蜕变为“明哲保身”的犬儒哲学。 ①这类人被视为高洁之士 ②而忧天下之患者反被视为俗人 ③往往被嘲讽与讥笑 ④也极为推崇避世风流、个人逍遥 ⑤他们的行为也往往被歪曲 A .①④②③⑤ B .②④③⑤① C .④①②③⑤ D .④②③⑤① 4.下列选项中,分析不.恰当.. 的一项是(3分)A A .该社区男性居民比女性居民更喜欢借阅实用的图书。

南京盐城2019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南京盐城2019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盐城市、南京市xx年。②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③解识行人今古恨,路边惟有短长亭。④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⑤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⑥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A.甲:①④乙:③⑤丙:②⑥ B.甲:①⑥乙:③④丙:②⑤ C.甲:③④乙:②⑤丙: ①⑥ D.甲:③⑥乙:②④丙:①⑤ 5.春华中学举行“全校师生读书月”徽标征集活动,下列是各徽标及推荐理,其中最切合活动主题的一项是 A.①以学生作为画面主体,展现当代青年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定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B.②画面洗练风趣,猫头鹰专心读书的神态启迪学生读书要专注,给学生方法的指导。 C.③众人开卷阅读的画面,既突出了读书的主题,又强调了此次活动“全体性”的特点。 D.④人形的树表达了读书助人成长的寓意,地球图案传达了读书人要行万里路的理念。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 许子良传宋濂

许子良,字肖说,东阳人,姿禀卓荦,幼诵书,一览通大义。及壮,驰骋经史,精文辞,尤长于科目之学,生徒欣欣从之,旬月间,辄知为文肯綮。嘉定丙子,以诗赋魁.江东漕司,试礼部不利,嘉熙戊戌,始登进士第,年已五十馀矣。 调馀姚簿,未上。用宰相乔行简荐,监镇江西酒库。前此赢羡.率自入,子良不纳一札以上归公家,官吏相顾骇叹。淮东转运司辟主管帐司。濒江有芦场三十里所,民资其利,守边吏议清野,欲悉削去,子良諌之止。迁知晋陵县,版籍纷乱,官赋多放失。诸司督逋急如雷电,吏窜匿殆尽,前令以不良去。子良为稽.逃亡,考隠漏,催科定繇,条绪粲然。 俄监安溪酒库,改宣教郎、知都昌县。库藏赤立,子良节缩浮冗,两年之间,供输遂有馀。豪右设诡名以欺租赋,莫敢何问。子良列其主名揭于市,复从而一之。豪右慙愤,阴图中子良,无隙可乗而止。未几,有旨俾阅滞狱八十余,子良为翻案,一一谳之。虽累岁不引决者,一旦曲直皆白。 复转朝散郎,改知台州。弊蠧相仍,负上供钱三百余万。子良节缩如都昌,凡典例所宜得者亦谢去。居半载,郡计裕如。子良听讼,据案与两造相尔汝,以察其情。情既得,

【南通七市】2018-2019学年高三语文二模试卷

201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 (时间:150分钟满分:16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科学和艺术是人类文明的两大基石。两者有诸多相通之处——从根本上说它们都是理念和激情________的结果。它们是________、密不可分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只是两者在呈现方式上________。 A. 催化一脉相承各有千秋 B. 催生相辅相成各有千秋 C. 催生一脉相承平分秋色 D. 催化相辅相成平分秋色 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在中国思想史上,不止一次出现过这样的情形:不仅仅是避世的道家,就是貌似与道家严重对立、注重事功的儒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样的情形中,人格的审美理想严重偏离道德的伦理理想,这种偏离使得道家超凡脱俗的个人修行和儒家至大至刚的“兼济天下苍生”都蜕变为“明哲保身”的犬儒哲学。 ①这类人被视为高洁之士②而忧天下之患者反被视为俗人 ③往往被嘲讽与讥笑④也极为推崇避世风流、个人逍遥 ⑤他们的行为也往往被歪曲 A. ①④②③⑤ B. ②④③⑤① C. ④①②③⑤ D. ④②③⑤① 3. 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李清照故居的一组是(3分)() ①千秋绝唱消魂句一卷高歌漱玉词②东南形胜填词去岸柳月残煮酒来 ③锦书难托钗头凤青渡再遇蝶恋花④闺中苏辛传孤本词里红瘦咏海棠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 下列选项中,对图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2018年幸福社区图书馆图书借阅情况 A. 该社区男性居民比女性居民更喜欢借阅实用性强的图书。 B. 该社区的居民对图书馆的科学普及类图书不太感兴趣。 C. 该社区的居民喜欢借阅休闲娱乐方面的图书。 D. 该社区女性居民图书借阅量超过了男性居民借阅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