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资助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周丽丽
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问题及对策分析

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一些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面临着较大的经济压力,成为了高校贫困大学生,他们的学业和发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如何为他们提供教育救助已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问题现状、原因及对策方面进行分析。
一、问题现状目前,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数量较多,部分贫困大学生因经济原因,无法维持日常生活和学业的需要,他们的生活费、学费、住宿等方面的支出都需要资助,一些贫困大学生甚至不能支付一些必要的借书费用和实验费用,更不用说买一些必要的教材和参加一些学术活动。
而且,他们中的一些人因为不能集中精力学习而导致成绩一直不够理想,甚至有的人可能因为无法支付学费而被校方退学。
二、原因高校贫困大学生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一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无法应对高昂的高等教育费用,同时,由于当地教育经验的影响和家庭环境的不利因素,影响了其学业发展和成绩。
此外,对于一些在校贫困大学生而言,租房、饮食、交通等生活支出也会不断增加。
三、对策方案为了优化贫困大学生的教育救助模式,引导他们响应“扶贫助学”的政策倡导,建立一个全面、系统和可持续的救助制度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具体建议有以下几点:1、完善教育救助政策。
高等教育救助政策的制定需要合理考虑贫困大学生的特殊需求,根据其家庭贫困程度、学习表现等各种因素制定合理的救助政策。
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切实解决其生活困难。
2、增加经济资助。
在政策方面,国家可以逐步加大教育救助的经费投入,同时,高校应该在本校财力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加大借贷、助学金、学费减免等方面的救助力度,采取一些大力度的措施,为贫困大学生提供资助。
3、优化创新教育救助方式。
对于一些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较为困难无法获得经济资助的高校贫困大学生,可以根据其学科和兴趣,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需求,拓宽其能力和机会,并为他们创造一个有利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的空间。
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分析

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分析1. 引言1.1 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完善,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很多家庭的选择。
在高校学习的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面临着经济困难的问题,这类学生被称作贫困大学生。
他们因家庭经济状况困难而无法顺利完成学业,这不仅影响了他们个人的发展,也影响了国家人才的培养计划。
贫困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了帮助这些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国家和各个高校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资助政策和措施。
究竟这些政策和措施是否能够真正帮助到贫困大学生,又是否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和分析。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从贫困大学生的现状、高校资助政策、资助方式、影响因素以及资助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最终旨在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未来改善和完善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提供参考。
的内容到此结束。
1.2 问题意义在当前社会,高校贫困大学生问题日益突出,其学习、生活、发展等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困扰。
这不仅是一种社会问题,更是一个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对于保障学生权益、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校园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
对于推动高等教育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具有显著的经济意义。
对于增强国家软实力、培养各类人才具有重要的国家意义。
深入研究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问题,探索解决之策,不仅是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长远发展的需要。
2. 正文2.1 贫困大学生现状分析贫困大学生是指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顺利完成学业的大学生群体。
目前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人数庞大,他们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贫困大学生生活条件较差。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他们通常生活在简陋的条件下,很难享受到较好的食宿条件,甚至有些学生可能存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
贫困大学生学习压力大。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他们可能需要兼职工作来帮补家用,时间和精力分配不合理,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高校助学金学生受助情况调研报告模版

【主题】高校助学金学生受助情况调研报告模版1. 前言在当前日益普及的高等教育条件下,我国的高校助学金政策及其执行情况备受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高校助学金学生受助情况,以及对助学金政策进行科学评估和有效改进,本文将根据国家教育部门的相关政策文件,结合实地调研数据,撰写一份高校助学金学生受助情况调研报告模版。
2. 调研目的及内容我们的调研旨在全面了解高校助学金学生受助情况,具体包括:受助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助学金的申请、评定及发放流程、助学金使用情况、受助学生的学业表现等方面。
我们也将对高校助学金政策的执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和分析。
3. 调研方法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个别访谈等手段,对各个高校的助学金学生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
我们还将收集相关政策文件及统计数据,结合具体案例进行综合分析。
4. 调研结果分析(1)受助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根据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的结果,大部分助学金学生来自经济困难家庭,家庭收入普遍较低,很多家庭还存在其他负担,如患病老人和残疾家庭成员等。
(2)助学金申请、评定及发放流程:部分学生对助学金的申请流程不够了解,导致申请不及时和不全面。
在助学金评定和发放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公平和不透明现象。
(3)助学金使用情况:绝大部分受助学生都将助学金用于学习必需品和生活必需品上,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将助学金用于不必要的消费。
(4)学业表现:大部分受助学生在学业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有一些学生学习状态不佳,影响到了助学金的使用效果。
5. 对高校助学金政策改进的建议(1)加强对助学金政策的宣传和解释,使更多的学生了解到助学金政策的内容和申请流程。
(2)建立更加公开、公平、透明的助学金评定和发放机制,杜绝不公平行为和现象的发生。
(3)加强对受助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教育引导,鼓励他们正确合理地使用助学金,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益最大化。
(4)建立健全的督查机制,对各高校的助学金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高校贫特困生资助工作的现状与帮困对策

高校贫特困生资助工作的现状与帮困对策
一、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高校贫困生择校
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但是贫困生的留学环境还有很多问题,导致大学贫困
生的学习和社会发展受到影响。
首先,贫困生在考试时成绩未必能够得到
真实的体现,家庭的贫困,要求自己去面对生活的压力,经常不能把时间
用在学业上,从而影响学习。
其次,贫困生往往没有足够的学习条件,贫
困地区的学生自身学习能力水平往往较低,导致他们接受的学习环境也较
为落后,缺乏良好的发展空间,从而影响学习。
另外,贫困生的社会经历
也有助于他们的学习,他们在看到教育公平的时候,会更加珍惜自己的机会,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但也有人因为种种原因放弃,错过了及时获
得帮助的机会。
二、帮困对策
针对贫困生学习发展的问题,政府可以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帮助他们提
升学习能力,帮助他们走出贫困拥抱幸福。
首先,政府可以增加贫困生的
资助力度,提供各种公益性资助,从而给贫困生更多的学习发展的机会,
使他们的学习不受贫困的影响。
其次,政府可以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环境,鼓励学生发展,提供必要的训练,让贫困生得到良好的教育,可以在高校
的学习中。
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探析

先, 资助 名额分 配不尽 合理 。为 了操作方 便 , 许 多高 校 采取按 学生人 数或 贫 困生大概 人数分 配贫 困生资 助 指标 的办法 , 学校将 指标 分解 到学 院 , 学 院分解到
班级, 并 没有按 照 贫 困生 的实 际人 数 进 行 资助 。一
般奖、 助 学金 的 比例 占学 生 总数 的 2 0 %, 而学 校 也
一
、
高校贫 困生管 理工 作现 状及存 在 的 按 此 比例分配 给学 院 , 学 院也按此 比例 分配 到班级 。
也 就是说 , 无论 班 级大 小 , 学 生 多少 , 每 个 班 级 中都
有2 0 %的学 生享 受 到 一定 的资 助 , 这种 “ 一 刀切 ” 、 “ 大锅饭 ” 的做 法 就 会 造 成 资源 分 配 的不 公 平 。有 的班级 有超 过 2 0 % 的贫 困生 , 但 由 于名 额 的 限制 , 无 法得 到资助 ; 有 的班级 名额相对 较多 , 为 了用完指
作者简介 : 赵祥伦 ( 1 9 6 9一) , 男, 贵州遵义人 , 硕士 , 副教授 , 贵州大学学生处副处长 周 莉( 1 9 8 0一) , 女, 贵州六枝人 , 硕士 , 讲师 , 贵州 大学学生处辅导员 ; 陈 琳( 1 9 8 1 一) , 女, 湖北襄樊人 , 硕士 , 讲师 , 贵州大学学生处辅导员。
有 一些需 要完 善 的地方 , 一定 程度 上 影 响 了学生 正
地 或家长 单位所 开 的证 明作 为认 定 依 据 , 没有 收 入 申报 制度 和对收 入 申报 的监控 机 制 , 家 庭 经济 背 景 的真实性 难 以判 断 、 准 确性难 以把 握 , 现 实 中又没有 进 入每一 个家庭 进 行 经济 情 况 调查 的可 能性 , 在 一 定程 度上存 在决 策前 提不充 分或 不完备 的 问题 … 。
某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基本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某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基本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某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基本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从2008年开始,国家大幅增强了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并且扩大了受益面,此举对高校现行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产生了新影响.通过运用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等方法,以江西省某高校为典型案例,对该校现行贫困生资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发现了贫困生资助体系表现出的一些新问题,并从大学生自身、学校、社会、政府相关部门等方面分析了引发问题的原因和高校目前在解决贫困生问题方面存在的困难,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管理科学方法建立了贫困生认定的评价指标体系,从物质、精神和能力三个维度完善了立体式和个性化的贫困生助学体系.
作者:陈求旺陆伟锋周建辉欧青山陈方红 CHEN Qiu-wang LU Wei-feng ZHOU Jian-hui OU Qing-shan CHEN Fang-hong 作者单位:陈求旺,陆伟锋,周建辉,欧青山,CHEN Qiu-wang,LU Wei-feng,ZHOU Jian-hui,OU Qing-shan(南昌工程学院,理学系,江西,南昌,330099)
陈方红,CHEN Fang-hong(南昌工程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99)
刊名:南昌工程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年,卷(期):2009 28(5) 分类号:G64.4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调查分析。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受助需求调研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受助需求调研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就业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开始面临生活和学习的困境。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群体的需求,对其进行精准帮扶,本文将进行一份关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受助需求的调研。
一、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问卷的形式了解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基本情况、生活困难和需求,以及他们对受助方式的意见和建议。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家庭经济情况、生活费用来源、学习生活困难和需求、受助方式意见建议等方面。
问卷制作完成后,将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进行发放,确保覆盖范围和样本量。
二、调研对象本次调研主要针对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主要对象为来自农村和城市贫困地区,并且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学生。
调研对象将根据学校提供的名单进行抽样,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三、调研内容1. 家庭经济情况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家庭的经济情况,包括家庭收入、户口所在地、父母的工作情况等。
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全面评估学生家庭的贫困程度,为后续的帮助提供依据。
2. 生活费用来源调查学生的生活费用来源,包括生活补助金、家庭资助、勤工俭学等方式。
了解他们在生活费用方面的困难和支持情况,为更好地提供帮助做准备。
3. 学习生活困难和需求通过问卷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困难和需求,包括食宿问题、学习用品、医疗保障等方面。
通过这些信息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以便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
4. 受助方式意见建议了解学生对受助方式的意见和建议,包括资助形式、管理制度、使用范围等方面。
通过他们的反馈,对相关政策进行修正和优化,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四、调研意义通过这次调研,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的真实需求和困难,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和政策建议。
也可以帮助学校和社会各界更加重视这一群体,开展相关帮助工作。
五、调研预期目标本次调研的预期目标是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真实情况和需求,为相关部门提供数据支持和政策建议。
贫困学生资助工作调研报告

贫困学生资助工作调研报告贫困生档案是确定国家助学贷款、学费减免、困难补助、勤工助学和社会资助对象,以及评定各类奖学金的重要依据,为了保证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确保资助到位,我校定于每年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对原有贫困生档案进行更新、调整,对新生贫困生档案开始建立。
一、目前在校贫困生的情况:我校地处山区,全县范围大部分地区是丘陵地区,经济欠发达,而且学校大部分学生来源于山区,贫困学生面积面较大,学校每年收集、统计在校贫困学生的人数并认真做好审定工作,制订资助计划,据调查统计,目前学校贫困学生的情况,在校学生6600多人,其中贫困生人数600多人,占全校总人数11%,特困生60多人,占全校总人数1.1%。
学校将会继续加大对贫困学生的扶助力度。
1、不断扩大办学规模,让更多的贫困学生入学就读;2、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使贫困学生资助工作能够获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
二、贫困生、特困生的界定标准和程序:1、贫困生的界定标准,参照当地平均消费水平,贫困生的界定标准暂定为:①本人月平均生活费150元以下、家庭人均年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平时生活节俭,完成学业确有经济困难的学生;②家庭所在地处边远经济较落后的农村地区,或父母下岗无固定经济来源,以及残疾学生、单亲、父母离异(低收入家庭)的学生;③少数民族学生,及少数本人虽未主动申请但家庭确实贫困,且有相关证明情况属实的学生,可列为贫困生。
除符合以上条件外,还具备以下条件的,如烈士子女、孤儿、父母患有严重疾病或残疾(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以及特殊困难家庭,家庭持有《特困证》、《社会扶助证》、《最低生活保障证》及本人月平均生活费与家庭人均收入在100元以下,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列为特困生。
2、贫困生界定程序:学生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出具乡、镇、街道盖章的《贫困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并填写《贫困生消费情况调查表》→交班主任初审→学校审核→贫困生名单公示→贫困生建档→报政教处汇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dustrial & Science Tribune 2012.(11).21
·123·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 年第 11 卷第 21 期
2. 勤工助学。各高校均鼓励贫困生在学习之余,自立自 强,参加勤工 助 学 岗 位 和 创 业 活 动,实 现“学 生 自 助 ”。2012 年 5 所高校共设勤工助学岗位固定岗位约 900 个,机动岗位 1,000 多个,补助金额共计近 200 多万元。
( 一) 政府奖助学金。 1. 国家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 每人每年 8,000 元。2012 年 5 所高校共有 103 人获奖,占学 生比例 1. 56‰,奖励金额共计 84. 2 万元。 2. 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品学兼 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每年 5,000 元。2012 年 5 所高 校共有 1,881 人 获 奖,占 学 生 比 例 2. 85% ,奖 励 金 额 共 计 940. 5 万元。 3. 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为全日制在校学 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均每人每年 3,000 元,具体标准根 据实际情况分 2,000、3,000、4,000 元三档发放。2012 年 5 所 高校共有 12,229 人获助,占学生比例 18. 54% ,助学金总额 4,436. 7 万元。 4.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国家 开发银行江苏省分行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普通高校 新生和在校生发 放,在 学 生 入 学 前 户 籍 所 在 地 办 理,以 借 款 人信用作担保的国家助学贷款。学生和家长( 或其他法定监 护人) 为共同借款人,一起承担还款责任。2012 年 5 所高校 共有 6,130 人办理助学贷款,占学生比例 9. 30% ,贷款金额 3757. 9 万元。 ( 二) 校级奖励助学措施。 1. 校级奖学金。为提高学生勤奋学习、奋发向上的主动 性和积极性,促进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各校均设立院级一、 二、三等奖学金,获奖金额和获奖人数学校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一等奖学金获奖学生数一般占在校生数的 2 ~ 5% ,额度为 1, 000 ~ 2,000 元 / 人·年; 二等奖学金获奖学生数为在校生数的 8 ~ 10% ,额度为 500 ~ 1,000 元 / 人·年; 三等奖学金获奖学生 数为在校生数的 15 ~ 20% ,额度为 300 ~ 500 元 / 人·年。5 所 高校 2012 年度共发放校内奖学金 1564. 5 万元。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 年第 菊媛
【内容摘要】由于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上各种其它因素,高校大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欠发达地区,家庭经济收入较低,学 习、生活存在一定困难。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经济状况和助学工作现状的调查,发现当前助学工作存在的不足,并从 地方政府和高校两个层面出发指出努力方向,以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本情况 国家对贫困学生很关心,2007 年 5 月,《国务院关于建立 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 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制定出台。随后,教育部、财 政部,各省( 市、自治区) 教育厅、财政厅等也都先后下发若干 有关贫困生认定和资助的指导性文件。调研发现,各高校都 能根据上级要求,制定出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 普遍成立了“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中心”。各校还进一步完善 了“奖、贷、勤、助、补、减 ”和“绿 色 通 道 ”综 合 一 体 的 资 助 体 系,建立起国家奖 学 金、国 家 励 志 奖 学 金、国 家 助 学 金、生 源 地信用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资助形式,部分 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设立了奖学金、助学金,共同帮助家庭 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 在调查中发现,2012 年度 5 所学校的在校生共计 65,947 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22,475 人,占数学生总数 34. 08% 。 其中“C 类: 家庭经济一般困难、家庭经济收入不足以支持学 习费用但能保障基本生活费用”学生 6,181 人,占学生总数 9. 37%; “B 类: 家庭经济困难、家庭收入低、或无固定经济收 入、学生本人的在校学习生活无经济保障、完成学业困难”学 生 12,366 人,占学生总数 18. 75%; “A 类: 家庭经济特别困 难、无直接经济来源、难以维持基本生活”学生 3,928 人,占 学生总数 5. 96% 。 二、政府和学校所采取的助学措施 5 所高校采取的助学奖励措施大致相同。根据不完全统 计,5 所学校每年国家奖学金和助学金大约要投入 5,000 多 万。学校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
生投入 1,400 多万。企业、社会及个人投入 100 多万元,用于 奖励和资助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另外国家开发银行向符 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发放生源地 信用助学贷款共计约 3,902 万。
高校学生的奖励资助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打造资助 育人平台,不断完 善 资 助 育 人 工 作 体 系,建 立 起 以 奖 助 学 金 为主,以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绿色通道、勤工助学、企业、社 会与个人资助等方式为辅的多元资助体系。
【关键词】贫困生; 高校学生; 资助政策; 调查分析 【作者单位】周丽丽,淮阴工学院财务处; 姜菊媛,淮阴工学院人文学院
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政府对教 育的投入加大,2012 年教育财政性支出第一次达到 GDP 的 4% 。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稳步发展,办学实力进一 步 增 强。 然而由于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上各种其它因素,学生中有 很大一部分来自欠发达地区,家庭经济收入较低,学习、生活 存在一定困难。为了解贫困大学生及资助工作状态,我们设 计并组织了一次高校贫困生及资助现状的调查,面向江苏北 部某市的 5 所省属高校( 包括本科与高职院校) 进行走访调 研,调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分布、困难程度、以及政府和学 校所采取的助学 措 施,并 给 出 相 应 的 对 策 研 究,以 期 能 对 做 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提供部分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