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学习与探究——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精品课件)八年级地理下册同步备课系列(中图版)

合集下载

5_2学习与探究学习与探究—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中图版八下地理精品导学案】

5_2学习与探究学习与探究—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中图版八下地理精品导学案】

第五章认识大洲第二节学习与探究——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学习目标:1.结合地图和相关资料理解亚洲人口的分布差异及原因。

2.依据相关资料理解亚洲是世界古代文明的摇篮。

3. 结合有关实例了解亚洲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学习重难点]重点结合地图和相关资料理解亚洲人口的分布差异及原因。

难点结合有关实例分析亚洲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夯实基础】请同学们结合教材P11-P15,完成下列要求。

一、众多的人口1.亚洲是目前世界上人口的大洲,有个国家的人口超过1亿。

2.亚洲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有、东南亚、、朝鲜半岛和日本群岛。

3.亚洲是人种的故乡,但在南亚、西亚则主要分布着人种。

二、古老的文明在平原、谷地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出现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三、经济发展不平衡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有的国家是发达国家,如;但大部分国家是发展中国家。

【课堂探究合作共赢】探究一探究亚洲的人口特点读“亚洲人口分布”,完成下列探究。

1.亚洲的人口稠密区分布在哪里?为什么?2.亚洲的人口稀少区分布在哪里?为什么?教师总结:亚洲地域辽阔,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有6个国家的人口超过1亿。

探究二探究亚洲经济发展不平衡读“亚洲部分国家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完成下列探究。

1. 估算图中各大洲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多和最少的国家之间相差多少倍?这说明了什么问题?2.亚洲各国怎样实现经济繁荣?教师总结:亚洲各国国情不同,发展水平不一样,文化多样。

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有的国家是发达国家,但大部分国家是发展中国家。

【当堂达标、巩固知识】1.按照地理方位,亚洲分为六大地理区域,下列关于亚洲国家与其所在地理区域对应错误的是()A.日本──东亚 B.中国──东亚 C.印度──南亚 D.菲律宾──西亚2.下列国家全部属于南亚的一组是()A.缅甸、泰国、老挝、孟加拉国B.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新加坡C.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印度D.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3.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是( )A.亚洲的东部、南部B.亚洲的北部、东部C.亚洲的南部、西部D.亚洲的东部、西部4.图中M点人口稀疏,原因是( )A.该地区位于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B.该地区位于气候潮湿的热带雨林地区C.该地区位于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D.该地区位于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7.不属于亚洲的人类文明发祥地是()A. 古埃及B. 两河流域C. 印度河流域D.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参考答案]【自主学习夯实基础】一、众多的人口1.最多 62. 南亚中国东部3. 黄色白色二、古老的文明1.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黄河三、经济发展不平衡日本【课堂探究合作共赢】探究一1.亚洲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有南亚、东南亚、中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群岛。

5-2 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基础练习)-2024-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同步精品课堂((

5-2  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基础练习)-2024-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同步精品课堂((

第五章认识大洲5.2 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基础练习)班级姓名一、选择题下图表示全球部分国家人口和GDP排名。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亚洲人口说法不正确的是()A.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B.目前亚洲有7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C.亚洲人口分布均匀D.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一半以上2.下列属于亚洲发达国家的是()A.美国B.日本C.中国D.俄罗斯【答案】1.C 2.B【解析】1.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叙述正确,故A正确。

目前亚洲有7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人口占世界人口一半以上,故BD正确。

亚洲东部、南部人口稠密,亚洲的西部和北部人口稀疏,分布很不均匀,故C错误。

根据题意,故选C。

2.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大部分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大多数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其中日本属于发达国家,故B正确。

美国位于北美洲,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俄罗斯位于欧洲,故AC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B。

亚洲地域辽阔,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为了便于认识,按照地理方位我们把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六个地区,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各具特色。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亚洲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该描述可以直接反映出()A.亚洲面积最大B.亚洲人口最多C.亚洲经济发展水平最高D.亚洲气候类型最多4.下面的地理景观图反映的是()的生活情景()A.西亚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B.东南亚印度尼西亚的达雅克人C.北亚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D.南亚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答案】3.A 4.C【解析】3.“亚洲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说明亚洲的面积最大,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A正确。

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长与人口、经济和气候没有关系,BCD错误,故选A。

4.北亚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冰雪覆盖。

当地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住木屋,穿毛皮服装,是为了适应当地纬度高,气候严寒的环境。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我国区域人文环境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我国区域人文环境

中国城市分布图
中国铁路网示意图
农业分布差异
2010年全国各省人均经济
东部高,西部低
风俗差异
生活差异
我们一般午后要休 息一会,晚上9点 以后喜欢走上大街, 很晚才回家。
我们一般午后不休 息,一年中除夏季 外,晚上8点以后, 大街上就很少有行 人了。
生活差异
傣族服饰
生活差异
东北人
生活差异
蒙古族
生活差异
藏族
生活差异
生活差异
生活差异
北 方 民 居
南 方 民 居
生活差异
蒙 古 包
藏 族 碉 楼
生活差异
北 马
南 船
生活差异
骑 马
牦 牛
1.读我国南、北方民居示意图,形成南北方民居庭院大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B )
A. 南方院落小利于排水 B. 北方平原广大、地面平坦,南方平原较小,人多地狭 C. 北方院落大利于保暖 D. 南方是水田耕作,北方是旱地耕作
我国区域人文环境的差异
明明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农业差异
我们这里以高原、 盆地为主,气候 干燥,降水较少, 以畜牧业为主
中国主要的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
我们这里平原面 积广阔,气候温 暖湿润,以种植 业为主
农业差异
农业差异
中国东部地区的农作物分布示意
农业差异
东西差异
中国人口分布图
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分布
东密西疏
经济发展水平
东高西低民族风俗 生活来自惯南方“端午节”、北方“元宵节”、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藏族雪顿节 作息时间、衣、食、住、行等
2.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南、北方地区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文

5-2 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达标训练)-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同步备课系列((

5-2  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达标训练)-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同步备课系列((

第五章认识大洲5.2 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班级姓名一、选择题亚洲地域十分辽阔,是我们生活的大洲。

读下图,完成下列1-3小题。

1.亚洲河流的流向大多()A.自南向北流B.自东向西流C.自东南向西北流D.从中部呈放射状向四周流2.以下四条河流结冰期最长的是()A.黄河B.叶尼塞河C.长江D.恒河3.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地区,人口较为稀少的是()A.甲B.乙C.丙D.丁图为2019年亚洲五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类产业构成图,读图完成下面4-5小题。

4.图示五国中第一产业(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最大的国家是()A.韩国B.印度C.泰国D.缅甸5.由图可知,五国产业构成差异很大,这说明()A.亚洲各国自然条件差异很大B.亚洲各国人口数量差别很大C.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D.亚洲各国政治制度差别很大亚洲地区地域广大,各地自然和人文地理差异很大。

结合亚洲轮廓图,完成下面6-8小题。

6.亚洲各地年降水量差异很大,图中年降水量低于500毫米的有()A.①②③B.③④⑥C.①④⑤D.②③⑥7.沿⑥→③→②→⑤方向,年降水量逐渐减少,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B.海陆C.地形D.洋流8.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④⑤三地地广人稀B.②③⑥三地以黄色人种为主C.④地降水丰富,河湖众多D.⑥地气候湿热,房顶坡度大读下图,完成下面9-10小题9.读亚洲地形图,其中错误的是()A.甲乌拉尔山脉,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B.根据亚洲地形图,可知该洲中间高,四周低C.乙马来群岛,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D.丙日本是亚洲唯一发达国家,岛上多火山地震10.对图中四条河流的流向描述正确的是()A.①河流注入渤海B.②河流注入东海C.③河流流向大致是自西南向东北D.④河流流向大致是自东北向西南下图为“亚洲人口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11-12题。

11.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的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是()A.亚洲的东部、南部B.亚洲的北部、东部C.亚州的南部、西部D.亚洲的东部、西部12.图中M点人口稀疏,原因是()A.该地区位于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B.该地区位于气候潮湿的热带雨林地区C.该地区位于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D.该地区位于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北纬40度被称为“地球的金项链”,这里环境多样、物产丰富。

新城区实验中学八年级地理下册 5.2学习与探究—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教案 中图版

新城区实验中学八年级地理下册 5.2学习与探究—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教案 中图版

《学习与探究—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第二节主要讲授了亚洲的人文环境,其特点为亚洲是“人口众多”,有“多样的地域文化”,存在着巨大“经济发展的差异”。

我们通过大量的图表数据,分析了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使我们学会了运用资料分析地理现象的方法,掌握了如何从地图和数据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亚洲是绚丽多彩的,它是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它有复杂的地形和气候,有多样的文化和民族,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让我们全亚洲人民携起手来,共同把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建设得更加美好!1、知识与技能:(1)读图说出世界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的分布及形成原因;(2)使学生知道各地区的文化都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民族风俗有密切的联系;(3)知道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并理解不平衡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使学生了解到亚洲多样的地域文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2)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1)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的分布及形成原因;(2)地域文化差异的自然条件和民族风俗;(3)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原因。

1、多媒体课件;2、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搜集亚洲相关资料。

阅读材料:“亚洲的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提问:亚洲有哪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回答: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流域)地区。

提问:这三个地区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共同之处?读图:分析三地区气温、降水、地形和土壤,进而说明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小结:都位于北半球温带的南部、亚热带和热带的北部,也就是既没有过于寒冷的地区,也没有过于炎热的地区;从降水来看,既没有极度干旱的沙漠地区,也没有极度湿润的雨林地区;从地形来看都位于大江大河的冲积平原上,而且土壤肥沃。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2 学习与探究——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 学案(无答案)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2 学习与探究——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  学案(无答案)

学习与探究——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学习目标】1.了解亚洲的人文环境与地域差异。

2.知道亚洲有众多的人口。

3.知道亚洲是世界古代文明的摇篮。

4.了解亚洲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学习重难点】1.了解亚洲的人文环境与地域差异。

2.了解亚洲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学习过程】一、众多的人口1.亚洲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约占世界总人口的,有个国家的人口超过1亿。

2.亚洲人口稠密地区主要有、、中国、半岛和群岛。

人口稀少的地区多位于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的、内陆、和。

3.亚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亚洲的各个地区中,和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二、古老的文明1.亚洲是人种的故乡,但在、则主要分布着白色人种。

亚洲是世界上三大宗教的发祥地,也是、、等宗教的发祥地。

2.亚洲是世界古代文明的摇篮,在平原、谷地和中下游地区先后出现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三、经济发展不平衡1.日本是亚洲的发达国家。

2.韩国、新加坡是新兴的工业化国家,这些国家推行的是“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战略。

3.西亚一些国家依靠出口石油获得了大量外汇,成为高收入国家。

4.亚洲的贫困国家,如尼泊尔、阿富汗,自然条件差,经济以农业为主,有的国家还饱受战乱之害。

5.正是亚洲的这种多样性和互补性,使地区内的不同经济实体需要加强交流,这有利于各国更广泛地开拓市场和利用资源,发挥各国经济的互补性,共同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实现共同繁荣。

6.如何在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的情况下,做到可持续发展,是亚洲国家面临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四、练习1.关于亚洲经济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日本是亚洲最为发达的国家B.韩国、新加坡是新兴的工业化国家C.波斯湾地区因气候干旱而经济落后D.尼泊尔、阿富汗等因自然条件差或政局动荡不安,仍未摆脱贫困2.亚洲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国家是()。

A.日本B.中国C.韩国D.新加坡3.下列属于亚洲的发达国家是()。

A.韩国B.中国C.新加坡D.日本4.亚洲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推行的经济发展战略是()。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我国区域人文环境的差异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我国区域人文环境的差异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风情,下列有关这种地域差异的描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
A. 民间体育——南滑雪北赛马 B. 饮食习惯——南米北面 C. 民居风格——南尖顶北平顶 D. 传统交通——南船北马
我国区域 人文环境
的差异
农业生产
“东耕西牧”、“南稻北麦”
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分布
东密西疏
经济发展水平
东高西低
民族风俗 生活习惯
藏 族 碉 楼
➢ 生活差异
北 马
南 船
➢ 生活差异
骑 马
牦 牛
1.读我国南、北方民居示意图,形成南北方民居庭院大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B )
A. 南方院落小利于排水 B. 北方平原广大、地面平坦,南方平原较小,人多地狭 C. 北方院落大利于保暖 D. 南方是水田耕作,北方是旱地耕作
2.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南、北方地区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文
➢ 农业差异
➢ 农业差异
中国东部地区的农作物分布示意
➢ 农业差异
➢ 东西差异
中国人口分布图
中国城市分布图
东密西疏
中国铁路网示意图
➢ 农业分布差异
2010年全国各省人均经济
东部高,西部低
➢ 风俗差异
➢ 生活差异
我们一般午后要休 息一会,晚上9点 以后喜欢走上大街, 很晚才回家。
我们一般午后不休 息,一年中除夏季 外,晚上8点以后, 大街上就很少有行 人了。
学习/教学/复习课件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我
国区域人文环境的差异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我国区域人文环境的差异
明明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 农业差异
我们这里以高原、 盆地为主,气候 干燥,降水较少, 以畜牧业为主

湖北省麻城市集美学校八年级地理下册5.2亚洲的人文环境课件中图版

湖北省麻城市集美学校八年级地理下册5.2亚洲的人文环境课件中图版
第十三页,共22页。
的 地 域 文 化
第十四页,共22页。
10
北亚
东亚
(Dōn
g Yà)
• 0.52亿 / 0.79亿 = 66%
• 结果:世界每自增然加环10境0人,其中有66人在
亚洲
西这亚些不同的人文状况是南由亚什么决定的呢?
(Xī
(NánYà)Fra bibliotekYà)
第十五页,共22页。
(31)说找说出图人中均资国料民所生展产示总的值亚超洲过国1家0 人00均0美 国民元生和产低总于值50的0美差元异的。国家 (42)中估国算在日亚本洲(r的ì 经bě济n)发的展人(均fāz国hǎ民n)生中产处总 于怎值样是的尼水泊平尔。的多少倍,是中国的多少倍。
第七页,共22页。


(y
亚洲人口(rénkǒu)主要分布A在那
à zh
里呢?
B
ōu)
C

A 东亚 .

B
(南D亚ōng Yà) .

思考:人口的分布与自密
C 东南亚 . 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呢?区
第八页,共22页。
第九页,共22页。
自然条件
(tiáojiàn) 优越、地 形平坦, 多为河流 中下游冲 积平原;
2、衡量经济发展的两个标准是:
人均(rén jūn)国民生产 总值
国家的产业结构(三类产业的构成)
第二十二页,共22页。
61%
第五页,共22页。
活动(huó dòng):请完成 P11 (2)
非洲-拉丁美洲-亚洲(yà zhōu)-大洋洲-北美-
欧洲
第六页,共22页。
印度
中国 日本
(zhō (r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 3、亚洲的河流呈_放___射__状流向 周边的海洋 。
4、亚洲的气候特点是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 。
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一 亚洲的地理分区
数一数:亚洲分为几个
区域? 6个
中亚 西亚
北亚 东亚
俄罗斯
北印阿哈新中
亚度富萨加国
属属汗克坡位
于于、斯、于
哪哪伊坦马哪
个个拉属来一
国地克于西分
发展中国家。
20000
20540
28522 16423
10000
8373
9070
3、观察新加坡和尼 泊尔的国内生产总
4433
0中 韩

4614 2250
新泰马蒙以
1375 沙印哈
535 675 尼孟
国国本加国来古色特度萨泊加
值相差多少? 100多倍

西
列阿
克尔拉




国内生产总值 伯

亚洲部分国家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1、发达国家日本:从1968年到2009年,日本一直保持着世界 第二大经济体。
2、亚洲四小龙:韩国、新加坡、台湾和香港。
3、“黑色金子”造就海湾富国
世界唯一七星级饭店浪漫之舟(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的帆船酒店)
倍受战争、灾害之苦的国家
本课小结
世界人口 最多的大洲
人口数量最多 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人口净增数最多
思考
粮食产量下降
恶性循环
如何才能进行良性循环?
良性循环图
A.对粮食的需求减少 B.良性循环 C.控制人口 D.粮食单产提高 E.环境得到改善 F.退耕还林 G.科技兴农
B
控制人 口增长
A
科技兴农 G
D
F
E
三 古老的文明 1、三大古代文明的发祥地 为什么?
①中纬度地区气候适宜 ②地形平坦 ③水源充足 ④土壤肥沃 ⑤交通便利
生活在东西伯利 亚的亚库特人,居住 木屋,身穿毛皮服装, 他们的运输工具是狗 拉雪橇。
在西亚的也门,人们耕种 梯田,房屋依山而建。属于 白种人,讲阿拉伯语。
日本位于东亚,处于板块交 界处,火山和地震频繁,所以 日本的建筑大多为木质结构。
生活在南亚恒河三角洲的 孟加拉国人,以船为生产和交 通的工具,以捕鱼为生。
家理属哪亚区
的分于个、?
领区哪地泰在
土?个理国这

地分属一

理区于分

分?哪区

个中

地还
理有
分哪
区些
?国


连一连 下列国家属于哪个地理分区?
朝鲜 伊拉克 伊朗 巴基斯坦 印度尼西亚 吉尔吉斯斯坦
东亚 东南亚 中亚 南亚 西亚
探究活动
请同学们结合教科书上P4的“亚洲地形”图、P8 的“亚洲的气候类型”图、P11的“亚洲地理分区” 图等探究亚洲某些地区的文化现象与其自然环境的关 系。
中图版 地理 八年级下册
第二节 亚洲的人文环境 和地域差异
1、亚洲位于东(东、西)半球,_北__(南、北)半球。东临_太___平__
温 故 而 知
洋,南临__印__度__洋,北临_北__冰__洋。它是世界上面积 最大 的大 洲, 南北 跨纬度最广, 东西 距离最大的大洲。 2、亚洲地形的特点 亚洲地表起伏大,复杂多样 。地势的 特点是 中部 高, 四周 低。
2、计算:各大洲的人口密度
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欧洲 大洋洲
面积 (万千米²)
总人口 (亿人)
4 400 41.2
3 000 10.3
2 400 5.38
1 800 1 000 3.91 7.39
900 0.37
人口密度(人/ 千米²)
93.6
34.3 22.4
21.7 73.9
4.1
排序
13 4 5 26
亚洲人口占世界的比人重口的百分比
3/5
亚洲 60%
其他各洲之和 40%
3、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2010年)
亚洲的国家有哪些? (万人)
说明了什么?
160000 140000
①亚洲的国家有: 120000 中国、印度、印度 100000 尼西亚、巴基斯坦、 80000 孟加拉国和日本6个 60000 人口过1亿的国家。 40000
(2)、人口稀疏地区 原始森林区、内陆高原高山区和沙漠地区

①青藏高原地区


③西亚的沙漠地区




这些地区自然环境恶劣,


不适合人类居住。


5、亚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排第几位呢? 非洲第一,亚洲第二
(‰)
小结 可以从哪几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
1、人口数量最多 2、人口密度最大 3、亚洲的东部、东南部和南部人口稠密 4、人口过1亿的国家有6个 5、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仅次于非洲
②说明亚洲的人口 众多。
20000 0
人口
4、世界人口分布 (1)、人口稠密地区
世你 界还 上记 的得 人什 口么 稠是 密人 区口 在密 哪度 里吗 ??
欧洲西部 亚洲的东部、东南部和南部 北美洲东部
这些地区人口稠密 的原因是什么?
①自然条件优越 ②开发历史悠久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工农业较为发达
课堂练习
下是关于人口增长对土地带来压力的条目, 请按照相对关系用结构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土地得不到休耕
人口增长
粮食产量下降
要求粮食增产
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加重
恶性循环
土壤肥力下降
开垦坡地和干旱地带
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
人口增长
要求增产粮食
土地得不到休耕
开垦坡地和干旱地带
土壤肥力下降
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加重
2、宗教的发祥地
①基督教发源于西亚
②伊斯兰教发源于阿拉伯半岛
③佛教发源于古印度
亚洲是三大宗教的发祥地
④同时亚洲还是印度教、犹太教和道教等民族宗教的发祥地。
四 经济发展不平衡
1、亚洲有的国家是 60000 发达国家如:日本。 50000
40000
56694 43063
2、但大部分国家是 30000
生活在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加 里曼丹岛上的达雅克人聚居的高 脚屋,长达200米。
二 众多的人口
按照人口数给各大洲排排序
人口
1、人口数量:
45
40
亚洲是目前世界上 35
人口最多的大洲,
30 25
总人口数约为43.9 20
亿(2015年)占世 15
10
界总人口的3/5。 5 0 亚洲 非洲 欧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人口与自然 环境的关系

人口密度最大
洲 的
三大文明发祥地
为什么亚洲多为发展中国家?
从17世纪起到二战结束,西方列强先后对亚洲侵略扩张,大多数亚 洲国家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严重阻碍了亚洲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 致使许多国家和地区一直处于贫穷和落后的状态。二战后,亚洲各国先 后逐步摆脱了殖民统治,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环境不断推进经济的发展。
教科书上P14图F,说明了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