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舞基础知识与赏析论文
舞蹈鉴赏论文

舞蹈鉴赏论文舞蹈是一种能够传递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是人类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舞蹈表演中,舞者通过身体的动作、姿态和表情,准确地传达出舞蹈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而舞蹈鉴赏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对于深入了解和欣赏舞蹈作品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结合相关理论和实例,探讨舞蹈鉴赏的一些关键要素。
首先,舞蹈鉴赏中最核心也最基本的要素是舞蹈的元素。
舞蹈元素包括音乐、节奏、动态、速度、空间位置、动作形态和节奏变异等多个方面。
每一个元素都是舞蹈创作和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这些元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创作者的意图,并从中领悟舞蹈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其次,舞蹈鉴赏还需要重视舞蹈作品所处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
这些背景因素会在作品中得到充分的表现,并对作品所传递的信息和情感产生影响。
例如以古代故事为主题的舞蹈作品,便会在作品的动态和表情中展现出对古代文化的爱慕和敬重。
因此了解舞蹈的社会和历史背景对我们更好地领悟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再次,舞蹈鉴赏需要对舞蹈这一艺术形式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舞蹈是一种表现形式相对自由的艺术形式,舞者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创意来表达情感和意义。
因此,舞蹈作品有着很强的个性和独特性,鉴赏者在观看时也需要有一定的包容和理解。
同时,在鉴赏之前对舞蹈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精髓。
最后,舞蹈鉴赏还需要我们对舞蹈教育和舞蹈理论有一定的了解。
舞蹈教育不仅能够提高舞者的舞蹈技巧和表演能力,而且还能够增强鉴赏者对舞蹈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同时,学习相关的舞蹈理论和批评,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和欣赏舞蹈。
总之,舞蹈鉴赏需要我们对舞蹈元素、社会历史背景、艺术特点以及相关的教育和理论有一定的了解。
只有通过全面的掌握,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舞蹈作品,并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感悟和情感。
探究国际标准舞欣赏与审美关系

探究国际标准舞欣赏与审美关系首先,国际标准舞的审美标准是由其所具有的艺术特征和表现形式决定的。
国际标准舞注重舞者的身体协调性、技术的精准性、舞步的流畅性和音乐的节奏感等方面,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国际标准舞的审美标准。
舞者的身体协调性要求他们在表演时身体各部位的运动协调一致,整体感与和谐感强烈;技术的精准性要求舞者能够对舞步细节和音乐变化的掌握精准并流畅;舞步的流畅性则要求舞者完成场上的连贯舞步,轻松地完成各种拍子;音乐的节奏感对舞者的音乐感要求较高,舞者需要能够准确的感受到音乐节奏,并在表演中将它表现出来。
这些艺术特征和表现形式构成了国际标准舞的审美标准。
其次,国际标准舞的审美标准也与观赏者的文化背景、审美情趣等因素有关。
每个观赏者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其中包括自身的文化背景和艺术素养等方面的因素。
因此,不同的观众会对国际标准舞的表演有不同的感受和评价。
在国际标准舞的表演中,观众可以从身体语言、音乐节奏、舞步流畅性等方面来感受舞者的表现。
而对于不同背景的观众,对这些表现的理解和评价也会不同。
例如,在一个西方观众群体中,他们注重个人舞蹈风格和独特表现力的展现,更倾向于考验舞者的技术素养和流畅度;而在中国观众群体中,往往注重舞者表演中的情感和形象表达,并期望观看一场有着传统艺术元素的国际标准舞表演。
最后,国际标准舞的审美标准也会受到时代和历史背景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和艺术风格的不断创新,舞蹈艺术也随之而变化。
在国际标准舞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它在表现形式、舞蹈风格和审美标准等方面也不断变化和发展。
例如,20世纪初期的国际标准舞主要以爵士舞和探戈为主要表现形式。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人们的审美观念的变化,瑞典人和英国人通过不断的改进和创新,发展出了现代的国际标准舞。
现代的国际标准舞强调舞者的线条美和肢体感官,更加注重技巧上的精准性和准确性。
这些变化和发展都在实践中不断地验证着审美标准的变化。
舞蹈毕业论文

舞蹈毕业论⽂舞蹈毕业论⽂(精选8篇) 难忘的⼤学⽣活将要结束,⼤学毕业前都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毕业论⽂是⼀种有计划的检验学⽣学习成果的形式,那么应当如何写毕业论⽂呢?下⾯是⼩编帮⼤家整理的舞蹈毕业论⽂,欢迎⼤家分享。
舞蹈毕业论⽂篇1 ⼀、引⾔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教师不再是学⽣唯⼀的知识源。
⾛出课堂,从社会这个⼴阔的舞台不断汲取舞蹈艺术灵感,充分调动学⽣的主观能动性,⽽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主动重组和重建⾃⼰的知识体系,让学习充满乐趣,这是每⼀名学⽣和教育者希望看到的。
艺术实践正是舞蹈专业学⽣从被动学到主动吸纳的⼀种转变,能够充分发挥学⽣的创造⼒,发掘学⽣的潜⼒,对培养舞蹈专业的学⽣的艺术表演⼒及综合能⼒有着很重要的作⽤。
⼆、舞蹈艺术实践的定义及内涵 吕艺⽣在《舞蹈教育学》⼀书中,称舞蹈专业的艺术实践就是舞蹈实习,他认为舞蹈实习包括了舞蹈表演、编导、教学、写作等,舞蹈表演专业的实习主要是舞台表演,侧重学⽣舞台表演能⼒的锻炼。
舞蹈教育专业实习的内容包括模拟教学、实际教学和论⽂。
作者认为,舞蹈作为⼀门集⾳乐美、形体美、服装美、舞美设计等多项艺术于⼀⾝的综合艺术,以其⾼雅时尚的艺术品位和凝聚着中华⽂化的翩翩风韵,⽆论是⽣动活泼的舞台演出、还是严谨科学的教育教学、论⽂书写,对于从事舞蹈专业学习的学⽣来说都有着“感于外、发于⼼”的本质提⾼,是艺术表现⼒来源的沃⼟。
三、艺术实践对舞蹈专业学⽣艺术表现⼒的作⽤ (⼀)舞蹈艺术实践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为艺术表现⼒的提⾼打下良好基础 舞蹈课和舞蹈实践活动(如舞蹈⽐赛)结合提⾼学⽣审美观舞蹈课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教学⽅式主要围绕讲解——训练——讲解进⾏,教师以主导地位的⾓⾊传授舞蹈基础知识,学⽣基本是被动接受者,周⽽复始,学⽣对舞蹈课学习的兴趣就会降低。
为提⾼舞蹈课的教学质量,要⿎励学⽣多参加各种舞蹈艺术实践⽐赛活动,把课堂所学知识应⽤到舞蹈实践⽐赛中去,注重学⽣对舞蹈知识的应⽤,体验、赏析和创造。
国标舞,作文

国标舞,作文在我过往的生活中,国标舞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我的世界,给我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与感动。
还记得那是一个阳光并不怎么明媚的下午,我被好友硬拽着去参加一个舞蹈班的体验课。
当时的我,满心不情愿,觉得舞蹈这种东西离我太遥远,我这四肢不协调的人怎么可能跳得好呢?一进舞蹈教室,那种紧张又陌生的氛围就把我包围了。
大大的镜子,光滑的木地板,还有一群身姿曼妙的学员,让我瞬间有种想逃跑的冲动。
然而,好友那坚定的眼神让我只好硬着头皮留了下来。
老师开始讲解国标舞的基本知识,什么是恰恰,什么是伦巴,什么是华尔兹。
我听得云里雾里,只感觉脑袋嗡嗡作响。
终于,到了实际练习的环节,我手忙脚乱地跟着老师的动作,却总是慢半拍,不是脚步错了,就是手势不对。
看着身边的同学一个个渐入佳境,我心里那叫一个着急啊!“哎呀,你这脚步怎么又错啦!”老师的一声呵斥让我瞬间红了脸,感觉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我身上。
我低着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别紧张,慢慢来。
”老师可能也意识到自己的语气重了些,又轻声安慰我。
就在我几乎要放弃的时候,我看到了教室角落里的一位阿姨。
她的动作也并不标准,甚至比我还要笨拙一些,但是她的眼神里充满了坚定和专注。
每一个动作,她都尽力做到最好,哪怕错了,也会立刻调整重新来过。
那一刻,我仿佛被她感染了,心想:人家阿姨都这么努力,我年纪轻轻的怎么能轻易放弃呢?于是,我深吸一口气,重新调整自己的状态,跟着老师的节奏,一步一步地练习。
慢慢地,我发现自己好像没有那么糟糕了,脚步开始跟上了音乐的节拍,手势也逐渐变得自然起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们开始学习一支完整的恰恰舞。
那欢快的节奏,动感的旋律,让我整个人都沉浸其中。
我努力地记住每一个动作的顺序,每一个转身的角度,每一次眼神的交流。
在练习的过程中,我也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们会一起互相纠正动作,一起分享练习的心得,一起在休息的时候谈天说地。
其中有一个叫小雨的女孩,她特别有耐心,每次我有不懂的地方,她都会不厌其烦地给我示范,给我讲解。
舞蹈论文赏析

舞蹈论文赏析舞蹈论文赏析舞蹈既是身体运动,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艺术形式。
舞蹈的艺术价值不仅体现在视觉和听觉上,还涵盖了文化、历史、社会等多个方面。
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需要舞者通过运用身体语言,将情感、思想、文化和理念等表达出来。
舞蹈论文是对舞蹈这一艺术形式的理性分析,并对舞蹈进行研究的文献资料。
本文将从几篇舞蹈论文中进行赏析,了解其研究内容、方法和结论等方面。
论文一:《舞蹈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研究与探索》该论文作者以网络科技为背景,研究了比较传统的舞蹈教学模式和通过网络形式进行的舞蹈教学模式的效果,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科技来促进舞蹈教育的发展。
作者对两种教学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实验比较,并给出了其结论。
该论文特别强调了网络教学模式的优势,如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方便学生更好的利用时间和资源进行学习。
同时,网络教学也可以跨越地域限制,使更多的人受益于优质的教育资源。
作者通过实验数据表明,在传统的舞蹈教学中,学生的掌握程度仅有30%左右,而在网络教学中则可以提高到70%以上,因此网络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通过该论文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在科技的不断发展中,网络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舞蹈教学方法,可以为舞蹈教育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到网络教学模式不能取代传统的舞蹈教学,二者最好能进行相互补充。
论文二:《当代芭蕾舞角色的性别特征分析》该论文作者从舞蹈角色的性别特征入手,分析了在芭蕾舞中不同角色的表现性别差异,旨在研究当代芭蕾舞作品中的性别关系,探讨芭蕾舞中的性别特征如何与当代社会的性别认知相匹配。
该论文通过对3个代表作品中Male Solo、Female Solo 和Pas de deux等不同角色的分析,发现角色的性别特征和表现方式在芭蕾舞中有很大的不同。
如在“Swan Lake”中,黑天鹅的形象是妖媚的、叛逆的,而白天鹅则体现了温柔、纯洁的形象。
通过该论文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当代芭蕾舞作品中各种角色的性别特征是受到当代社会性别认知和话语体系的影响的,同时也反映了舞者所处时代的社会特征。
2021舞蹈鉴赏论文(优选8篇)范文1

2021舞蹈鉴赏论文(优选8篇)范文 舞蹈从人类发源起,伴随着人类的日常生活,它就担负起了传意、说明、抒发还有表达自我等功能,以期达到和神明交流,和自然沟通,和他人互动的目的。
下面是舞蹈鉴赏论文8篇,供大家参考阅读。
舞蹈鉴赏论文第一篇:中国古典舞来源和流派探析 摘要:中国古典舞是凝聚传统文化审美意象的舞蹈样式,泱泱华夏民族自远古走来, 历经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 锻造出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
中国古典舞作为一支多彩绚丽的文明之花, 始终在文化自信与自强的浪潮中迎风绽放。
不同的学术思想, 不同的训练体系以及不同的代表作品, 不仅形成了重彩纷呈的诸多流派, 也为当下中国古典舞多元化的发展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传统文化; 审美追求; 肢体语言; 舞蹈,是一门以人的肢体作为基础传播媒介, 凭借视听融合的表现方式进行传情达意的艺术形式。
在我国古代诗歌理论《毛诗序》中, 曾对舞蹈进行了如下描述:“情动于中而行于言, 言之不足, 故嗟叹之, 嗟叹之不足, 故咏歌之, 咏歌之不足, 不知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也。
”这充分说明了在语言和歌唱艺术之外, 手舞足蹈是人类抒情达意的高级形式。
为此, 人们常说舞蹈是肢体的语言艺术, 也是具有特殊美学属性的语言, 即“body language”, 身体的语言。
一、且看中国古典舞之源 中国古典舞,顾名思义, 它既是古代之经典, 又是长期流传至今且具有典范意义的优秀舞种, 更是凝聚中国传统文化审美意象的舞蹈样式。
泱泱华夏民族自远古走来, 历经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与锤炼, 锻造出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
中国古典舞作为一支多彩绚丽的艺术之花, 始终绽放在这块优秀文化的沃土上。
在原始部落族群中,那些非理性的顺拐动作, 肢体链接中的歇斯底里形成了狰狞而神秘的艺术基调;姬姓族人的崛起谱写出了八佾典仪之华章, 治礼作乐、乐舞治世的初衷客观助推了华夏民族乐舞时代的发轫;汉大帝国的兴盛, 在“翘袖折腰”“踏盘踏鼓”“鱼龙百戏”中镌刻着速度与力量, 奔放与豪迈的美学烙印;在西域文化的交融与渗透中, 唐人们争先恐后的佩月刀、着胡服、舞胡旋, 掀起了“胡风”之热潮, 皇族玄宗更是将《霓裳羽衣曲》《秋风高》《小破阵乐》等大批艺术作品推向文化风尚的高潮。
探究国际标准舞欣赏与审美关系

探究国际标准舞欣赏与审美关系首先,审美是国际标准舞欣赏的基础。
在观赏国际标准舞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首先被其美感所吸引。
美感是舞蹈艺术的重要因素之一,国际标准舞恰恰是将美感发挥到了极致。
国际标准舞主要强调舞姿、身段的优雅和动作的协调。
这些都需要通过高超的技艺来实现,但更需要舞者具备良好的审美眼光以确保舞姿和动作能够得到完美的呈现。
只有将美感体现到极致,才能够吸引观众的目光和欣赏。
其次,国际标准舞的审美标准是文化和历史背景紧密相连而形成的。
在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对美的追求和认知也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和表现方式。
国际标准舞中的审美标准,包括舞姿、动作、服装以及灯光等方面,都与其产生和发展的文化和历史背景息息相关。
例如,国际标准舞中的男舞者必须身穿黑色晚礼服,女舞者则需穿着长裙。
这些规定并非源于技术考量,而是与西方文化的礼仪和习俗有关。
因此,要欣赏国际标准舞,必须要理解其中的文化和历史因素。
再次,审美标准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在国际标准舞领域中,审美标准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是必然的。
这主要是因为舞蹈在不断地进化和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风格。
舞者和裁判员也在不断地创新和调整审美标准。
例如,过去,国际标准舞中的“独角兽动作”被认为是必须掌握的基本动作,但现在已经逐渐退出了现代舞的舞池。
因此,保持警觉,不断地关注发展变化,是欣赏国际标准舞的另一个技巧。
最后,欣赏国际标准舞必须要具备敏锐的感知力和细腻的情感体验。
要欣赏国际标准舞中的美,需要不仅仅是眼力、耳力,也需要对舞者和音乐表达出的情感和意境有所感悟和领悟。
舞者在表演时,不仅仅是在展示优美的姿态和动作,更是在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情绪。
这需要观众具备敏锐的感知力和体会能力。
只有通过深入领悟和体验,才能够深刻感受到国际标准舞中的美和情感。
综上所述,国际标准舞的欣赏与审美是息息相关的。
审美是欣赏的基础,是一种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认识和表达。
同时,审美标准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需要关注发展变化。
探究国际标准舞欣赏与审美关系

探究国际标准舞欣赏与审美关系国际标准舞是一种流行在世界各地的舞蹈形式。
它根植于西方文化,源自英国的皇家舞蹈,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精美、高雅、技巧性高、表现力强、欣赏性强的舞蹈艺术形式。
国际标准舞是由五个类别:华尔兹、快步舞、迪斯科、恰恰舞和拉丁舞组合而成。
舞蹈的审美是一种观赏情趣和人生态度,是记载了文化情感的精神产品,是人们从舞蹈作品中所领悟的内在价值体验。
在欣赏国际标准舞时,要从舞蹈的节奏感、姿态、力度、舞蹈意愿、和舞蹈情感等方面综合分析。
首先,舞蹈的节奏感是指踏脚、步伐和身体的呼吸等所产生的音感节奏,是构成舞蹈结构的基本要素。
它的良好表现对于国际标准舞的成功演出至关重要。
其次,姿态和力度是舞蹈技巧的两大要素。
舞者的姿态应该自然优雅,力度则需要精准掌握力度大小的变化。
再者,舞蹈意愿是指舞者在舞台上的表达意愿,包括情感、思想和主题等。
最后,舞蹈情感是指舞者所传达出来的情感状态,包括愉悦、忧愁、欣喜和激情等。
在欣赏国际标准舞中,戒骄戒躁、淡泊名利、注重细节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戒骄是指不要因自己观赏经验丰富而忽视细节,要注重每一个舞者的表情、姿态和手势等,对细节的把握能使人们更好地欣赏舞蹈艺术的精华所在。
其次,戒躁是指不要急于得出评价,要耐心等待舞蹈过程的发展和完结,对于整体的表现做出评价。
最后,淡泊名利是指欣赏国际标准舞应该放下成见和功利心理,不以舞蹈的表现评定人们对主角优劣,而是更多地体会作品内在的意蕴和文化价值。
在舞蹈艺术中,审美趣味是一个人文、社会、文化和历史的综合体现,而欣赏国际标准舞就是在欣赏这种人文、社会、文化和历史的呈现。
舞蹈艺术既是一种文化形态,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因此,舞蹈艺术的审美趣味不仅仅体现在对作品本身的欣赏上,还体现在舞蹈艺术所传达的文化思想与人生态度上。
欣赏国际标准舞,我们应该从舞蹈艺术本身以及价值观层面进行审美分析,以满足舞蹈艺术欣赏的多元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标舞基础知识与赏析论文——
让国标舞成为大学生的首选舞蹈
第二临床医学院10级临床三班 林惠文 10202030080
关键词:大学生,国标舞,认识,现代,流行
摘要:体育舞蹈,又称“国际标准舞”,由社交舞转化而来,是体育与艺术
高度结合的一项体育项目,是一种男女为伴的步行式双人舞的竞赛项目。国标舞
可以培养大学生对美的认知能力和鉴赏能力。国标舞有着健身作用,可以让大学
生们在舞蹈过程中获得身体的健康。国标舞还有娱乐的作用。国标舞还是一种社
交舞,可以让大学生们认识更多新朋友,在派对中展露光芒。因此,国标舞应成
为大学生选择舞蹈时的首要之选。
正文:
在大学的各种晚会上,少不了的表演就是舞蹈了,而其中最受大学生欢迎与
接受的首推街舞,其次就是国标舞了。如果说街舞代表了大学生对自由、洒脱的
追求,那么国标舞就是代表了大学生对美与优雅的追求。每次在台下看到台上的
舞蹈演员表演者那些优雅的动作时,观众们都会不由得发出感叹与惊呼,心中同
时波涛汹涌,蠢蠢欲试。然而现在大学生们对国标舞的认识仅限于拉丁或华尔兹,
相对于他们对街舞的认识就显得有点苍白无力。
以下是关于国标舞的一些准确的,官方的定义:
体育舞蹈,又称“国际标准舞”,由社交舞转化而来,是体育与艺术高度结
合的一项体育项目,是一种男女为伴的步行式双人舞的竞赛项目。分两个项群:
摩登舞和拉丁舞,十个舞种。其中摩登舞项群含有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探戈、
狐步和快步舞,拉丁舞项群包括伦巴、恰恰、桑巴、牛仔和斗牛舞。每个舞种均
有各自舞曲、舞步及风格。根据各舞种的乐曲和动作要求,组编成各自的成套动
作。
摩登舞(modern)又译"现代舞"。特点是由贴身握抱的姿势开始,沿着舞程
线逆时针方向绕场行进。步法规范严谨,上体和胯部保持相对稳定挺拔,完成各
种前进、后退、横向、旋转、造型等舞步动作。具有端庄典雅的绅士风度。曲调
大多抒情优美,旋律感强。服饰雍容华贵,一般男着燕尾服,女着过膝蓬松长裙。
拉丁舞(latin)的特点是舞伴之间可贴身,可分离。各自在固定范围内辐射
式地变换方向角度,展现舞姿。步法灵活多变,各舞种通过对胯部及身体摆动不
同的技术要求,完成各种舞步,表现各种风格。舞姿妩媚潇洒,婀娜多姿。风格
生动活泼,热情奔放。曲调缠绵浪漫,活泼热烈,节奏感强。着装浪漫洒脱,男
着上短下长的紧身或宽松装,女着紧身短裙,显露女性曲线的美。
自1984年国标舞传入中国开始,就受到各个年龄段的人们欢迎。如今,体
育舞蹈在中国已经非常流行,加上国家的重视,中国参加体育舞蹈英国黑池舞蹈
节比赛的选手已经非常多,水平也已经非常高,目前成绩从21岁冠军一直到职
业新星、职业都能看到中国选手的身影,并且都能获得极为优秀的成绩。
国标舞可以培养大学生对美的认知能力和鉴赏能力。国标舞在高校大学生中
开展以来,非常受欢迎。他集舞姿美、形体美、音乐美、服饰美于一体,可以使
学生在学习和运动的同时产生出各种审美效应,从而使他们得到精神的净化、情
操的陶冶、心灵的愉悦和情感的升华。因此,让国标舞成为大学生的首选舞蹈有
助于大学生培养他们对美的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艺术修为。国标舞的运动美体
现在几个方面:健康的体态(和谐的肌肉线条、挺拔的身躯);高超的技术(娴
熟的舞步中力量、速度、爆发力、柔韧的展现);华丽的难度动作(旋转、托举、
平衡);激烈的竞技比赛(比赛中综合表情、动作、舞步、服饰等严格的要求的
激烈竞争。)
国标舞有着健身作用,可以让大学生们在舞蹈过程中获得身体的健康。国标
舞动作对人体生理功能的作用,早在70年代,国外学者对国标舞进行生理方面
的研究表明:能量代谢方面“伦巴”和“牛仔”接近艺术体操和广播操;“狐步
舞”接近网球;“华尔兹”和“探戈”高于网球;“恰恰恰”和“快步舞”接近马
拉松。以上表述说明,国标舞能使人体心血管系统,心肺功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有明显的强身健体、开发益智的功能。而且国标舞动作变化多样,动作蕴含有空
间、姿态、力度、流畅、时间等要素。人们通过国标舞动作的练习极大提高力量、
耐力、灵敏和协调素质。如拉丁舞能提高髋关节的灵活性和腿部、腰部的肌肉力
量,摩登舞则有利提高全身肌肉的控制力和保持良好的身体姿态。
国标舞还有娱乐的作用。国标舞的音乐能帮助人们消除疲劳,忘却烦恼,放
松身心。捂着步入舞池,和着舞曲踏着各种舞步,使整个身心享受舞曲的优美旋
律和强健的节奏感,用“心”指挥“身”,随心所欲,乐而忘倦,达到忘记小我
的境界。这是国标舞区别于其他运动项目的最大功利之所在。而且舞者通过舞步、
动作、造型充分表达舞蹈的深刻内涵,尽情地展现优美的身体姿态。摩登舞动作
舒展、流畅、造型优美,舞者通过动作、造型表达婉转柔情和无限的延伸,从而
展现优美动人的体态和曲线美,在这种忘我气氛中享受运动的无穷快乐。
国标舞还是一种社交舞,可以让大学生们认识更多新朋友,在派对中展露光
芒。在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国标舞这种独特的社交工具,让大学生们在紧
张繁忙的工作和学习之余变换一下轻松愉快的环境,在优美动听的舞曲中进行全
身心的放松。在欢乐的气氛里更益于进行人际交往,以互相了解、互相认识,进
而发展健康愉快而自然的社会人际关系。
由此看来,国标舞在大学生中传播是势在必行的,而且国标舞应成为大学生
选择舞蹈时的首要之选。
参考文献:
1.体育舞蹈简介及包含项目————百度百科
2.体育舞蹈在中国的发展————百度百科
3.体育舞蹈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美感的培养————湖南理工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4.浅谈欣赏及审美价值观的培养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运用————武
汉体育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5.国标舞对人体生理的影响的研究报告————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