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乡村休闲旅游主要发展模式与经验
县域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基于县域典型调查

县域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基于县域典型调查摘要:在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迎来重大历史性机遇,对欠发达地区的县域城市而言更是助力县域经济发展的良好助推器,本文依托乡村振兴战略这一重要契机,研究了国内外乡村旅游的主要模式及发展现状,并以安岳县及其周边县市乡村旅游经营主体为调查研究对象,探讨欠发达县域城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前景与制约因素,结合实地调查提出欠发达县域城市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有效路径,探索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关键词:乡村旅游 发展模式 发展前景● 刘娅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从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角度,明确提出把乡村休闲旅游作为产业融合的重点,标志着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成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之一。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业态,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得到迅速发展,在活跃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乡村旅游取得较好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产品功能单一、特色不够明显、资源整合有限等诸多问题,尤其是县域乡村旅游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资源利用率不高、投资收益低、金融支持不足等问题。
一、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概况(一)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概况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城市居民愈加向往田园生活和乡间环境,乡村旅游应运而生。
欧美部分发达国家的乡村旅游已具相当规模,并形成了规范发展轨道,如爱尔兰、法国、西班牙等国家,政府把乡村旅游作为经济增长、扩大就业、避免农村人口向城市过度流动的重要手段,在资金、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
许多国家和地区通过完善资源保护、产品开发、管理体系等制度,走出了一条成功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
如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农业旅游业正以逐年上涨的速度发展,在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具有突出作用。
从乡村旅游发展成熟度上看,瑞士、法国和西班牙分别位于第一、第二、第三,亚洲则属日本发展水平最高。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文献综述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文献综述目录1. 内容描述 (2)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意义 (4)1.3 文献综述的目的与方法 (5)2.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6)2.1 乡村旅游的概念与特点 (7)2.2 中国乡村旅游的起源与发展 (8)2.3 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与现状分析 (10)3. 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环境 (11)3.1 相关政策的演变历程 (12)3.2 政策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分析 (14)3.3 政策环境中的问题与挑战 (16)4. 乡村旅游发展的经济效应 (16)4.1 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18)4.2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效益 (19)4.3 乡村旅游经济效应的案例分析 (21)5. 乡村旅游发展的社会文化效应 (22)5.1 乡村旅游的文化保护与传承 (23)5.2 乡村旅游与地方文化特色发展 (24)5.3 乡村旅游在社会融合中的作用 (26)6. 乡村旅游发展的环境影响 (27)6.1 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 (28)6.2 乡村旅游的环境问题与对策 (29)6.3 乡村旅游的环境适应性与可持续发展 (31)7. 乡村旅游发展的规划与管理 (32)7.1 乡村旅游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34)7.2 乡村旅游管理的经验与策略 (35)7.3 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建议与未来展望 (36)8.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7)8.1 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39)8.2 问题的原因分析 (41)8.3 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42)1. 内容描述本文旨在对近年来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进行全面系统的综述,涵盖其发展背景、现状、特征、优势、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系统分析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节点、政策导向下发展模式和实践经验,并探讨其对农村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
发展背景与演变:回顾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历史,分析其受政策、市场和社会需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指出其发展阶段和特点。
美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及经验借鉴

(四)强大的市场需求 美国作为世界经济强国,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高,对旅游的 需求也随之增长。美国人崇尚自由,喜欢旅行和探险,愿意亲近 大自然,对乡村生活充满向往。美国又是一个爱玩的民族,他们 喜欢徒步,滑雪,骑马,垂钓,漂流,冲浪,登山等户外项目带 来的美好体验。所以美国的乡村旅游发展有着强烈的客户需求和 广阔的市场。
徒步; 2.美洲:非青壮年比例多,多来华探亲与旅游; 3.大洋洲:非青壮年比例多,多来华探亲与旅游; 4.欧洲:多为来华留学,相对而言事务较多;
表1 大洋洲 少 中 高 高 主动 事务
表2 大洋洲
完善旅游方案
减少该洲投入 健全居民信息
欧洲 中 高 (距离限制) (距离限制) 被动 休闲
欧洲 完善旅游方案 主攻此类学生 加强该洲合作 加大该洲投入
2017年4月下半月刊
美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及经验借鉴
王 真
美国乡村旅游在美国旅游业中占有重要的比重,促进了美国乡村经济的转型与复苏。本研究从美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原因,美国 乡村旅游发展的特点和对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启示三方面进行分析阐释,为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乡村旅游是指游客在非都市区域的活动和体验。旅游活动 的地点在城市以外。旅游活动的内容具有乡土性,如亲近大自 然,瓜果采摘,农活体验。旅游活动与当地的农户产生交集,如 农家乐,当地民宿。乡村旅游之所以得到发展一方面得益于市场 需求:由于城市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人们需要这样一种旅游方 式来放松身心,回归田园。另一方面则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乡村旅游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利用当地资源,增加就业机 会,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缩小城乡差距。乡村旅游发展主要 有三大载体,即自然资源,历史文化遗产,农场品。
(作者单位:山东旅游职业学院)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典型模式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典型模式作者:莫莉秋来源:《人民论坛》2017年第31期【摘要】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形式,发端于欧洲,是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产物。
发展乡村旅游业不仅能够促进传统乡土文化和文明的发展,还能够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户收入。
故此,发展乡村旅游是推动农村社会持续发展和农耕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农业农村发展困境的一个基本手段。
【关键词】乡村旅游旅游模式村落发展【中图分类号】F591 【文献标识码】A乡村旅游发展的典型国际模式政府主导型:法国模式。
乡村旅游作为法国旅游业的一部分,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稳定的模式。
二战结束后,在政府主导的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大量进入城市,乡村社会空心化较为严重,为了稳定农村社会,缓解农业经济的萧条,法国政府大力扶持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1951年法国开始在乡村地区建设乡村(民俗)旅馆,吸引游客前来观光。
1955年,政府开始向从事乡村民俗、生态旅游的农户们发放信贷支持,启动繁荣小城镇计划,以公共财政来支持“农村家庭旅游服务计划”。
到1962年,法国政府颁布了规范乡村旅游的第一部法律——《马尔罗法》,该法要求乡村旅游服务机构在推进小城镇、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需要注重乡村生态与人文景观的结合,鼓励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组织或中介机构,政府对这些合作组织或中介机构实施免税政策。
由此,法国乡村旅游走上了规范化的发展道路。
1972年,法国政府又颁布了《乡村旅游发展质量规范法》,该法对过去10年来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推出了乡村旅游发展系列质量标准与技术规范,并设立了旅游检查制度,赋予游客评价权。
到了1970年代末期,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放缓,城市人口对于回归乡村有了更多的期待和兴趣,乡村旅游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一度承载了法国旅游业60%的游客。
到今天,法国乡村旅游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模式,乡村旅游类型集中在农业休闲、民俗旅游、美食品尝等方面,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为主导的原生态绿色旅游态势,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
乡村旅游成功经典案例

花香农居
荷塘月色
江家菜地
幸福梅林
东篱菊园
2、多元化乡村旅游知名案例——成都三圣乡五朵金花
2、多元化乡村旅游知名案例——成都三圣乡五朵金花
“五朵金花”发展的主要特点 “五朵金花”的前身是城乡结合部的“垃圾村”,也是“城中村”改造的难点村,又是未来成都市市区的风口绿地。市区两级政府提出了“开发、保护并举,利用、发展并重,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周边环境”的思路,突出了4个方面开发建设: 1. 坚持高起点规划 2000年在规划“五朵金花”建设规模时,成都市政府提出了用景点形式打造国家级品牌“农家乐”的总体方案,一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能够给城乡居民提供市外休闲娱乐场所,有利于当地农民就地转市民;二是有利于保护大城市环境,按照国家5A级风景区标准,突出蜀文化民居风格,建成成都市郊区靓丽风景线。三是有利于形成“一村一品一业”产业特色,为失地农民就地安置提供就业支持等。对市政府的规划建设方案,多次举行由社会各界和规划区农民参加的听证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确定的规划方案,政府、企业和农户一张蓝图干到底。通过5年的建设和经营,“五朵金花”一直保持着5A级风景区的风貌。 2. 坚持把农民摆在创业的主体位置 集中在一个区、一个街道搞涉及3000多户、10000多农民利益的大建设,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在5年的建设发展中,没有因拆迁、占地等问题出现一例农民“告状”、“上访”,非法修建、违法经营等现象,而是农民和政府拧成一股绳加快发展。最根本的做法是把农民摆在创业和受益的主体位置,从规划设计、建设发展到经营管理等重要环节,各级政府都坚持让农民受益,尊重农民意愿,利用农民传统产业优势,提升农民产业规模,在发展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02
国外经典案例
工匠之乡——日本水上町 1项目概况 观光型农业之路的日本乡村水上町的“工匠之乡”包括“人偶之家”、“面具之家”、“竹编之家”、“陶艺之家”等近30余家传统手工艺作坊,其旅游概念的提出吸引了日本各地成千上万的手工艺者举家搬迁过来。1998年至2005年间,每年来“工匠之乡”参观游览、参与体验的游客达45 万人,24 间“工匠之家”的总销售额达3116 亿日元(约合271 万美元)。
法国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背景,特征及经验探讨

法国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背景,特征及经验探讨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人在节日旅游时都会选择出国旅游。
法国是全世界公认的第一旅游胜地,在法国有美丽的滨海,有刺激的高山滑雪活动,有古老的名胜古迹,还有美丽的乡村风光,这些都吸引着大量的中国游客。
法国的乡村风光具有独特的魅力,因此,法国休闲乡村旅游成为一种大热的趋势。
关键词;法国;休闲;旅游前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国之间的文化也在进行互相渗透。
因此出国旅游成为一种风尚。
法国作为一个浪漫的国度,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中国游客前去参观。
其中的休闲乡村旅游在法国旅游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法国的乡村旅游,可以增加我国对外国的文化了解,对外国民俗风情的认知。
出国旅游以增可加两国的友好交流,有利于国际关系的稳定发展。
一、法国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背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也越来越丰富。
出国旅游已经成为大家种享受生活的方式。
法国的乡村旅游,拥有着漫长的历史,由于其自身的神秘色彩,吸引了大量的中国游客的目光。
法国乡村旅游,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起源于19世纪,兴盛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法国乡村旅游最吸引人的一点是,乡村旅游,物美价廉,使游客流连忘返[1]。
在乡村旅游中,能享受到热情的服务,能感受异域风光,价格也比较低廉。
这一特点引起了很多游客的关注。
在法国旅游,能了解最古老的传统文化,感受民众的生活原貌。
法国休闲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将会是广阔的。
二、法国休闲乡村旅游发展的特征(一)旅游项目多样性法国乡村的旅游项目可以划分为美食品尝休闲和住宿舍三大类。
这三大理旅游项目都能从不同的角度,满足游客的需求。
项目的设立,主要是为了营造一个绿色闲适的旅游环境,来吸引广大游客。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法国乡村旅游中的家庭旅馆。
家庭旅馆的建设遵循着自然法则,房子的建筑风格都能与自然的完美和谐统一。
游客在古老的家庭旅馆中居住,能感受到独特的文化气息,能体验贵族的奢华与享受,在这种环境中居住,使游客流连忘返。
乡村旅游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乡村旅游发展经验交流材料乡村旅游发展经验交流材料(20XX年5月30日)一、发展概况近年来,民和旅游业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依托独特的地理优势、区位优势和气候优势,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全县旅游业的重点来抓,通过有序引导和政策支持,使我县乡村旅游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截止目前,全县乡村旅游接待点有66家,其中四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6家,三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9家,直接从业人员达2360人、间接就业人数达5800余人。
20XX年,全县接待人数达135.7万人(次),实现收入1.15亿元,其中,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达77.2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595.04万元,分别占全县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的56.9%和57.3 %,乡村旅游已成为民和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在乡村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设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发展经验1、坚持政府引导先行。
乡村旅游涉及面广、关联性强,针对以上特点,对所有从事休闲园、“农家乐”等乡村旅游经营户进行统一登记、建档立卡,纳入旅游资源数据库,并分别设计制作了“农家乐”、“乡村旅游餐饮接待点”、“乡村旅游住宿接待点”等标牌,实行挂牌经营。
通过这种方式,将全县以休闲园、“农家乐”为主的乡村休闲旅游经营户全部纳入规范管理。
在此基础上,进行规范引导、星级评定、重点扶持,并将星级休闲园、“农家乐”列入县政府职能部门的指定接待单位,极大地调动了经营户上星级、创品牌的积极性,有效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同时,在节庆活动和旅游旺季,联合工商、卫生、物价等部门对乡村旅游接待点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整顿,加大旅游市场监管力度,树立民和旅游良好形象。
2、加大项目扶持力度。
为提高乡村旅游接待点文化品位,编制完成了《民和县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对从事乡村旅游的经营户从规划设计、经营类型、风格定位、服务标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并创新设计、施工改造、提升档次。
法国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背景、特征及经验

法 国位 于 欧洲 西部 ,面积 5 5万 多 k m ,是 西 欧
面 积 最 大 的 国 家 ,人 口约 6 0 0 0多 万 , 它 的 工 业 经
3 O 。 法 国 发 达 的 经 济 和 高 收 入 为 法 国 乡 村 休 闲 旅
学院科研项 目 “ 美 丽 乡 村 背 景 下 浙 江 省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的 保 护 欲 传 承 研究” ( 编号 j z y y 2 0 1 3 1 8 ) 。 作 者 简 介 :娄 在 风 ( 1 9 8 O 一) ,女 ,山东 莱芜 人 ,硕 士,讲 师 ,
世蓼 震业 Wo r i d A g r i c u l t u r e
法 国 乡 村 休 闲旅 游 发 展 的 背 景 特 征 及 经 验
娄 在 凤
( 嘉 兴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嘉 兴 3 1 4 0 1 5 )
摘 要 :法 国 乡村 旅 游 经 过 5 0 多 年 的 探 索 , 形 成 了 较 为 完善 的 经 营 与 管 理 模 式 。 本 文 系统 分 析 了法 国 乡村 旅 游 的 发 展 背 景 , 总 结 法 国 乡村 旅 游 的 产 品 结 构 、行 业 自律 、 经 营 方 式 、 市 场 营 销 等 特 征 , 根 据 中 国 的 实 际 情 况 , 提 出 中 国 乡村 旅 游 产 品 打 造 体 验 性 强 、 文 化 品 位 高 的 乡 村 旅 游 精 品 , 强 化 营 销 意 识 , 形 成 诚 信 、 规 范 的 行 业 自律 的 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乡村休闲旅游主要发展模式与经验
■文/李建辉
乡村休闲旅游是兼具农业生产、观光、休闲、度假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产业,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发展的“强心针”。
衢州作为浙江省的农业大市,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乡村休闲旅游极具发展潜力。
为此,笔者分析总结了国内外乡村休闲旅游主要发展模式与经验,以期为我市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提供借鉴。
国内外乡村休闲旅游主要发展模式
1、传统型乡村休闲旅游。
通常以传统农业特别是特色农业生产过程为卖点,如法国和澳大利亚将当地的葡萄酒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开发出葡萄酒旅游,让旅游者在游览参观葡萄园、酿酒厂的同时参加制酒、品酒、赏酒、健身、美食、购物等娱乐活动。
以色列北部一个地处沙漠的村庄利用当地独特的沙果发展观光农业,让游客在品尝沙果的同时做沙疗,每年吸引游客量均在20万人以上。
2、科技型乡村休闲旅游。
主要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建立小型的农、林、牧生产基地。
例如,新加坡将高科技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集成最新农业科技成果兴建了10个农业科技公园,其中,养鱼池由配有循环处理系统的“水道”组成;菜园由造型新颖的栽培池组成,里面种上各种蔬菜,由计算
- 1 -
机控制养分;田间林荫大道的两边则种上各类新奇瓜果。
3、休闲娱乐型乡村旅游。
主要是通过开发娱乐性强、互动参与性大、表现形式新颖的休闲娱乐项目满足游客需求。
例如,日本的一些农场采用富有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和各种特色的服务设施开发“务农旅游”,让旅游者自由参观园内种植的农作物,亲自参与劳动体验,现场采摘瓜果并制成美味佳肴,从而获得全新的劳动体验。
法国则开发出不同主题、种类齐全的休闲农场,如农场客栈、点心农场、骑马农场、教学农场、探索农场、狩猎农场等,以满足旅游者休闲娱乐的需求。
4、康体疗养型乡村旅游。
主要关注旅游产品的医疗保健功能,开发诸如体检、按摩、理疗等与健康相关的乡村度假项目以满足游客健康需求,如古巴的医疗旅游、日本的温泉旅游、法国的森林旅游、西班牙的海滨旅游等都以旅游服务项目的医疗保健功能而闻名。
5、自我发展型乡村旅游。
通过为旅游者提供轻松舒适的学习环境,让游客在轻松休闲的同时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例如,日本的一些地方为迎合人们对野生鸟类的兴趣专门开发设计了观鸟旅游,让旅游者亲临野鸟栖息地观察鸟类生活,随行配备鸟类专家指导,使游客在旅游中既观赏到了鸟类的生活,也学到了许多关于鸟类的知识。
6、民俗文化型乡村旅游。
以乡村民俗、乡村民族风情以
- 2 -
及传统民族文化为主题,将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
例如,作为乡村文化旅游的典范,匈牙利不断创新乡村文化旅游产品,让游客在领略田园风光的同时,在乡村野店、山歌牧笛、乡间野味中感受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欣赏充满情趣的文化艺术并体味几千年历史沉淀下来的民族文化。
国内外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
1、遵循自然法则,注重亲身体验。
在法国,乡村旅游中的每一个产品都尽量保持其原真性和独特性,每个农场销售的主要农产品都必须自己生产,主要原材料不从外面采购,生产加工也必须在农场内进行,从而保证了每个农场都有自己独特的产品。
此外,法国家庭旅馆也同样遵循自然法则,游客可以选择古老民居改建的家庭旅馆,也可以在洞穴家庭旅馆入住,或在古城堡中追忆奢华和浪漫。
台湾休闲农场的最大特点则是注重游客的亲身体验,让游客在农场中亲手采摘蔬菜和水果,从而增加了旅游的趣味性。
2、塑造旅游主题,不断推陈出新。
在韩国,乡村旅游非常重视主题的塑造,目前已设立了800余个与乡村旅游有关的民俗节,如“泡菜节”和“鱼子酱节”都极具乡土特色。
同时,韩国乡村游在项目和内容上不断推陈出新,如“韩食旅行”让游客前往农村品尝地道的韩式套餐;“周末农场”供城市游客周末携一家老小去耕种和收获,体验劳动的艰辛和乐趣。
- 3 -
3、挖掘文化内涵,强化旅游体验。
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和内在的文化品味成正比,只有注重乡村文化内涵的挖掘才可能提高乡村旅游的附加值。
在国外,酒庄游、庄园游、遗产廊道等都非常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如欧洲的每座古堡都设有自己专门的小博物馆,配备关于古堡历史和传说故事的声光表演以及表现古堡特色的节庆活动。
在我国,有些地区也非常重视对文化内涵的挖掘,如山东省莱州市梅园新村通过持续举办“梅文化艺术节”、“梅文化艺术沙龙”等特色活动,开发与梅花有关的品评、写作、绘画、摄影活动并与当地一些庆典相融合,构筑了以梅花为主题的特色乡村休闲旅游产品。
4、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
乡村旅游开发重在资源独特性,独特性越大,吸引力就越大,因此要提高旅游产品竞争力就必须因地制宜,开展特色旅游。
在阿根廷,一些庄园主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地形优势开展颇具特色的登山探险、水上项目等;欧洲古堡根据自身的历史文化和建筑特色,开展风格迥异、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美国遗产廊道通过挖掘乡土历史文化,大力复兴当地乡村音乐、艺术和手工艺树立了独特的文化形象。
5、多方融资,突破资金瓶颈。
乡村旅游开发往往面临资金不足的瓶颈,对此一些欧美国家采用了多方融资的方法。
如在古城堡的维护上,欧洲一些国家采用城堡认购的方式进
- 4 -
行多方融资。
在德国,花费小笔资金即可在古堡协会注册获得古堡的所有权,但前提是必须按原状恢复并定期维修,从而使大部分城堡得到了有效维护。
此外,美国遗产廊道的建设资金大部分是通过私人投资来实现的,日本则在政策上允许地方发展债券募集乡村旅游开发资金。
□
(作者单位:市农科院)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