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书法线条之气质美
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

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摘要:我国书法的起源最重要的作用并不是满足审美,而是为了表达和记录,后来逐渐演变成艺术。
从类型上看,它从刀刻斧凿的甲骨文逐渐发展到用笔刀而成的隶书,再到纸笔书写的楷书以及行书。
这些不同的书法形式都体现出中国书法独具特色的艺术文化魅力。
而在不同类型的中国文化载体中,书法就是一种感官强烈而审美独特的视觉欣赏艺术。
而书法是汉字表现的外在形式之一。
只有通过汉字的表意表形,书法艺术才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展示。
其中,中国书法的独特线条笔法还有各种的字体结构,都属于书法艺术构成的主要元素,真正体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特点。
据此本文就深入分析了中国书法在审美方面的基本特征关键词:中国书法艺术;审美特征引言:一般而言,书法作为比较独具民族特色的一种文化方面的艺术表现形式,不仅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传统文化意识,而且还代表着我国的精神领域传承。
书法一般是一种以文字符号为载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其基本的艺术形式还有文化意义的表达,都能够体现出我国人民强烈的审美观念价值。
而书法以不同的汉字书写为载体,通过这些具体的线条以及别出机杼的字体结构,就是表达书法艺术价值的重要元素,也充分体现了书法艺术方面的审美。
因此,研究分析中国书法在艺术审美上的特征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在中国书法艺术上线条之美的表达书法过程中的线条,就是作为书法艺术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不仅是人们书写书法作品的主要方面,更是提升书法艺术水平的灵魂。
与此同时,书写不同的线条也是书法家抒发自身情感以及表达心声的重要物质媒介。
因此书法艺术是对汉字书写规则中线条框架的解放,通过运用特定的毛笔,以此来将线条的艺术发挥到书法创作的极致,从而成为书法家的思想与鉴赏者思维之间的沟通桥梁。
而这种对书法创作过程中线条美的艺术追求,就像中国画领域中的工笔流派对事物线条美的追极致求一样。
运用自然流畅的书法线条,不仅可以表达创作者此时的情绪,还可以深层次的蕴含作者的内在精神。
楷书字体的美学价值与艺术境界

楷书字体的美学价值与艺术境界楷书是中国传统四大书体之一,以其端庄、稳重、工整的特点而受到广泛推崇。
本文旨在探讨楷书字体的美学价值以及其在艺术境界中的独特魅力。
一、楷书的美学价值楷书字体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线条优美:楷书的线条流畅、舒展,字形工整有力,既显得沉稳端庄,又蕴含了一种优雅的美感。
这种线条之美,使得楷书成为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
2. 结构稳定:楷书字体的结构稳定,每个字形的构造均匀合理,字形间的比例协调完美。
这种结构稳定性使得楷书在艺术表现中更加具备可塑性,使得书法家可以通过运笔的力度和节奏来展现自己的独特风格。
3. 竣墨生辉:楷书在墨的运用上非常考究。
通过墨的干湿程度、笔墨粗细、上下文轻重,使得楷书字体的线条更加丰满鲜活,呈现出一种浑然天成的美感。
楷书的美学价值不仅体现在字体的形态美,更主要体现在其所传递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
通过楷书的艺术表现,人们能够感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
二、楷书的艺术境界楷书是中国传统书法中最具代表性的字体之一,追溯其发展历史,可以看到楷书的艺术境界在不断演化与提升。
1. 传统之美:楷书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自东汉末年董仲舒的《说文解字》开始,楷书成为官方文书的标准字体,并在隋唐时期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和发展。
楷书的艺术境界也在传统文化的沉淀中不断扩展,成为中国书法艺术中的瑰宝。
2. 独创之美:虽然楷书是传统的书体之一,但其艺术境界并不局限于传统。
许多书法大师在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具有个人风格和时代特色的楷书作品。
他们通过运用不同的笔法、提升墨的品质以及注入新的艺术元素,让楷书焕发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魅力。
3. 时代之美:随着时代的变迁,楷书在艺术境界上也不断与当代文化相结合。
现代的楷书作品将传统与现代审美进行对接,使得楷书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总的来说,楷书字体的美学价值和艺术境界是与时俱进的。
中国书法艺术的主要审美体现和鉴赏要领

中国书法艺术的主要审美体现和鉴赏要领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以线条、结构、章法、墨色等为表现手段,通过书写者的个性和情感,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中国书法艺术的主要审美体现有以下几点:
线条美:中国书法艺术强调线条的韵律感和动态美。
笔画的起落转折,形成了丰富的线条变化,既有刚劲有力的直线,又有柔美流畅的曲线。
结构美:中国书法艺术注重字的结构布局,要求字形规整,结构均衡。
每个字都是一个小整体,字与字之间的空白也是构成美感的一部分。
章法美:中国书法艺术强调整体布局和节奏感。
无论是横排还是竖排,都要求行行整齐,字字有序,形成一种和谐统一的整体效果。
墨色美:中国书法艺术还强调墨色的层次感和质感。
通过控制笔触的深浅、快慢,以及墨水的浓淡,可以表现出丰富的墨色变化,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鉴赏中国书法艺术要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观其形:欣赏书法作品时,首先要看字形是否规整,结构是否均衡。
赏其神:书法是书写者情感和个性的流露,因此要欣赏作品中所蕴含的精神风貌。
品其韵:书法作品要有韵味,这包括线条的韵律感、结构的和谐感以及章法的节奏感等。
书法的艺术特点与美学价值

书法的艺术特点与美学价值书法作为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之一,有着独特的艺术特点和深远的美学价值。
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创作方式,更是一门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书法的艺术特点和美学价值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书法的艺术特点1. 线条之美:书法的艺术创作主要通过线条的运用来表现,线条的粗细、曲直、长短都能展现出不同的韵律和美感。
正是由于线条的独特性,使得书法作品更具表现力和艺术魅力。
2. 空间之美:书法的创作空间相对有限,因此往往通过泼墨、渲染等技巧来创造丰富的空间感,并在有限的篇幅内完成对主题的艺术表达。
这种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书法创作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3. 墨韵之美:墨是书法作品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材料之一。
书法家通过对墨的运用和控制,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墨韵,如浑厚沉稳、婉约秀丽等。
这种墨韵的表现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和艺术性。
4. 结构之美:书法作品的结构是由字与字之间、字与画之间的关系所构成的。
合理的结构能够增强作品的整体美感,使得作品更加和谐统一。
不同字体的运用和排列组合也会带来不同的艺术效果。
二、书法的美学价值1. 传承文化: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书法的创作和欣赏,可以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底蕴和精神内涵,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2. 美的享受: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审美价值。
通过观赏书法作品,人们可以在审美上获得享受,感受到艺术带来的愉悦和美好。
这种审美体验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情感状态有着积极的影响。
3. 精神追求:书法的创作需要艺术家具备高度的专注力和专业技巧,这种追求卓越、追求完美的精神境界,也是书法艺术的一大美学价值所在。
它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艺术家的意志品质和修养素养。
4. 文化交流:书法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跨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价值。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可以通过书法作品的欣赏和创作,加深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总结:书法作为一门独特而古老的艺术形式,具有丰富的艺术特点和深远的美学价值。
论书法线条之美

论书法线条之美作者:黄美婷来源:《艺术科技》2018年第08期摘要:线条是书法艺术的语言,其富有神奇的表现力和美感,线条不仅仅是书法的筋骨皮相,更是书家的精神气韵将所作之书激活,使之原神内蕴而华采外彰。
关键词:线条;美感美是什么?教科书上的概念是,美通常指使人感到心情愉悦的人或者事物,是一种主观感受。
而我们在追求和欣赏中国书法艺术时,它也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的感受,无疑书法艺术兼具了实用和审美的功效。
从有了汉字开始,我们的祖先就一直在追求如何使它们更美。
那些无数被后人传颂千年、追寻千年的书法名作,如王羲之的《兰亭序》、怀素的《自叙帖》、张旭的《古诗四帖》等。
你会发现,观名家书法无疑是一次视觉盛宴,线条之美无以言表,由此可见书法线条美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一幅幅令我们无限景仰的笔墨宝卷,至今焕发着无穷的魅力。
所以,线条是书法艺术的语言,要深刻认识和理解中国书法,必须从研究线条开始。
线条作为我们学习书法的起点,我们只不过在白纸上组合笔画线条,形式简单,可是它却有着千变万化的生动形象,因为我们赋予它神奇的表现力,中国书法之海浩瀚无边,涌现出许多书法艺术家,他们的书法线条或秀美,或厚重,或粗犷。
那么古人是如何去研究和表达这些抽象的、千变万化的书法线条的美?我们会发现古人或者说中国历代书法家、理论家通常用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来形容、比拟书法的线条。
比如,卫夫人《笔阵图》在书法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里面有这么句话,“横如千里阵云,撇如陆断犀象,弋如百钧弩发,竖如万岁枯藤,捺如崩浪雷奔,横折钩如劲弩筋节”。
使用自然之物来比拟书法的线条,纯粹的书法线条在卫夫人描述中竟生出如此奇妙的意境来,竟然用如此开阔的眼界和胸怀来描述,有时候我们不得不赞叹古人的智慧。
赵佶在《宣和画谱·颜真卿》中提出:“后之俗学,乃求其形似之末,以谓蚕头燕尾,仅乃得之。
”这就是我们经常会听到“蚕头燕尾”这个词的出处,它指的是隶书中横波起笔时,形如蚕头;横波收笔时,形如燕尾,或是用来分析颜真卿楷书用笔的特点;范仲淹《祭石学士文》曰:“曼卿之笔,颜筋柳骨。
线条之美:中国书法线条语言的审美解读

语 文 教 学 通 讯
B l t fC i e e ln u g a h n u l i o h n s a g a e t c i g en e
Fe . 2 1 b , 01 Vo . 8 No2 16l .
第 6 8卷 1
第 2期
◆ 谈 艺 录
线 条 的情 感 意 蕴 比其 形 象 更 具 有 不确 定 性 , 我
评 》 【0 ) )】7 5. (4
们面对前贤杰作 , 如果对书家 、 书作及其文字内容一 无所知 , 那么我们很难确定其情感的具体指向。 单凭 颜真卿 < U 3 中使》帖 中那个独 占一行 、纵宕奇逸的 r
子敬草书……如丹穴凤舞 ,清泉龙跃 ,倏 忽变 化, 莫知 所 自或蹴 海移 山 , 涛簸岳 。( 嗣真 《 翻 李 书后 品》[o5 )(1 5 .) 】3
民族的 生命意识和审 美取 向; 书法线条具有严格 的程 式, 包括笔画、 结体和章法等都有严格 的“ 的规 定 法” 性 。正 因为如此 , 书法线条的变化和 自由度是有 限的, 了受线条 固有的程式制 约外 , 除 它还 必须服从 于汉
字本 身、 书体、 内容 , 它还受到书法材质 、 工具、 创作环境和特 定情 绪等的综合 影响 , 这就 注定 , 书法线条 的
舞 蹈 只 能是 “ 戴镣 铐 的 舞 蹈 ” 。
关键词: 书法线条
最高抽 象
东方情调
程式
制约
中图分 类 号 : 9 文 献标 识码 : 文 章 编 号 :0 4 6 9 (0 10 -0 50 J 2 2 A 10 — 0 72 1 )2 0 7 - 4
作者简介 : 陈龙海( 9 2 )湖南长沙人 。书法硕士 、 16 一 , 美学博士。现为华 中师范大学副教授 , 硕士研究
书法的美学特点

书法的美学特点一、引言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是汉字书写的一种艺术形式。
它以笔墨为工具,以纸为载体,通过书写者的巧妙运笔,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书法的美学特点体现在线条、结构、章法、气韵等多个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书法的美学特点,以期深入理解这一古老艺术的内涵与价值。
二、书法美学的核心要素1.线条美书法的线条是其基本构成元素,也是展现书法美学的关键所在。
书法的线条美,体现在线条的质感、流畅度和变化上。
通过不同的运笔方式,如提按、转折、轻重、快慢等,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变的线条,表现出书法的节奏和韵律。
2.结构美结构是书法的骨架,通过合理的布局和组织,使文字呈现出和谐统一的整体美感。
在书法中,结构美主要体现在字形的构造、笔画的位置和相互关系等方面。
优秀的书法作品,其结构往往严谨而富有变化,展现出平衡、对称、呼应等美学原则。
3.章法美章法是书法作品整体布局的法则,涉及到字与字之间的关系、行与行之间的排列等。
章法美要求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和谐统一、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
通过巧妙的构思和安排,书法家能够创作出行间错落有致、气脉相通的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
4.气韵美气韵是书法作品内在精神的表现,涉及到作品的神采、意境和格调等方面。
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往往能够通过笔墨的挥洒,表现出书写者的气质、情感和精神境界。
气韵美是书法家追求的最高境界,需要通过长期的实践和修养才能达到。
三、书法美学的文化内涵1.含蓄之美书法强调含蓄之美,通过简练的笔墨语言,表达出深邃的思想和情感。
在书法作品中,往往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留给观者充分的想象空间。
这种含蓄之美,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庸之道”的理念,即不过分张扬,追求内在的丰富与深刻。
2.人格之美在古代,文人墨客常以书法作品表达自己的气质与修养。
书法家通过笔墨的运用,将自己的性格、情感和价值观融入作品中。
优秀的书法作品往往能够展现出书写者的人格之美,体现出一种高洁、雅致的艺术品味。
中国书法艺术的语言表现形式

中国书法艺术的语言表现形式【摘要】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语言表现形式包括笔墨纸砚的运用、线条之美、结构与布局、字体的变化以及传统与创新。
在书法创作中,艺术家通过对笔、墨、纸、砚的巧妙运用,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线条之美是书法作品的灵魂,精雕细琢的线条展现出中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
结构与布局则是书法艺术中至关重要的方面,艺术家需要灵活运用空间、字体大小等元素来调整作品的整体结构。
字体的变化也是书法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不同的字体风格能够展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
在传统与创新的对立中,中国书法艺术不断创新,融合现代元素,赋予传统书法新的生命力。
中国书法艺术的语言表现形式丰富多彩,传承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
【关键词】引言:中国书法艺术的语言表现形式正文:1. 笔墨纸砚的运用2. 线条之美3. 结构与布局4. 字体的变化5. 传统与创新结论:中国书法艺术的语言表现形式关键词:中国书法,艺术,语言,表现形式,笔墨纸砚,线条,美,结构,布局,字体,变化,传统,创新1. 引言1.1 中国书法艺术的语言表现形式中国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形式之一。
中国书法艺术的语言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是一种通过汉字书写展示审美意境的艺术形式。
书法作品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更是一种蕴含着文化内涵和情感的艺术表达。
中国书法艺术的语言表现形式主要包括笔墨纸砚的运用、线条之美、结构与布局、字体的变化以及传统与创新等方面。
通过运用不同的笔墨、纸砚,书法作品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体现出书法家的个性和风格。
线条之美是书法艺术的核心之一,线条的起伏、粗细、长短都能展现出书法作品的韵律美和动感美。
在书法作品的结构与布局方面,书法家会根据自己的创意和审美观念来设计文本的排列方式,使整体布局更加美观和谐。
字体的变化是书法艺术中的一大特色,不同的书体具有不同的韵味,书法家可以根据作品的主题和氛围选择合适的字体进行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它需要书家经过长期的实践 , 各种书法技巧熟 记于胸中 , 从 而使手中的毛笔幻化 出精妙神奇 的灵动 , 才能让 书家 做到随心所 欲地抒发 自己内心最深处 的心声 。 1 . 藏露气质之美 藏 锋 与露 锋 的气 质 美 是最 能 表 现 书法 线 条 力量 感 的美 的重 要 技巧因素之一 。 这里所谓藏锋即是书写时笔锋藏于线条之 内, 使线 条避去锋芒圭角 , 使线条变含蓄饱满。便应征欲左先右 , 欲下先上 是也。所谓露锋 即是 书写时笔锋 的运行方向与笔画的走 向保持一 致; 一般在书写的过程 中, 通常藏与露是交互并用的。这样便能展 现线条丰富的气质形态美 ,由此书写时不仅要在一个字 中藏露交 互并用, 在一笔之中同样两种笔锋也常交互用之。古人有云: “ 藏锋 以包其气 , 露锋以纵其神。 ” 这里是为说明, 藏锋其 目的是使笔画气 势不散乱 , 凝 聚精神 , 包含着一种人工天公笔工合一体 的力量 , 从 而更显线条厚重沉着 , 健劲有力; 露锋其 目的是让笔画的精神外扬 , 更 显 笔 画 锋 利 挺拔 , 媚态千姿 ; 通 常 字 既 有力 量 又有 节 奏感 , 大 多 两者并施也 。姜夔在其《 续书谱 ・ 用笔》 中有云: “ 笔正则锋藏 , 笔偃 则锋出……露则意不持重: 不欲深藏圭角 , 藏则体不精神 。” [ 3 o 这里 充分表明了藏锋、露锋两种方式在书法线条表现中具有重要作用 以及二者பைடு நூலகம் 间的交互辩证关系。 2 . 方 圆气质之美 所谓方 圆; 简而言之 , 方即是有圭角 , 园即是无圭角是也 ; 古人 有云 : “ 圆笔之绞 , 提也 , 抽也 , 掣也 , 战也 。 方笔之翻 , 顿也, 拓也 , 斫 也, 蹲也 。圆笔如春蚕 吐丝 , 绵延不绝: 方笔如快马破阵 , 所向无敌。 故圆笔之极 , 则超妙绝伦; 方笔之极 , 则雄强无匹 。苟 能寓方于 圆, 或参圆于方 , 驯至渣滓汰尽 , 炉火纯青 , 人书具老之际 , 书之筋骨血 肉, 自然融化 , 雄浑神奇之姿, 独有千秋 。 ” 圆笔的书写要领主要是 会运用提笔、 抽笔 , 以墨裹笔, 从而使笔锋聚拢一起。由此写出的字 线条圆劲有力 , 具有 圆转流畅的韵律美。 方笔 即是指线条的起止处 或者转折处劲拔 , 棱角明显 , 骨力外扬 。 在书写时主要多用顿笔 , 拓 笔, 使笔毫铺开 , 以笔毫裹墨 , 亦行亦按 , 给人 以方整 、 挺拔 、 凝重 、 沉着 , 硬 朗 的艺 术效 果 。 3 . 中侧之气质美 书之妙道在乎顺其 自然是也 ,书法的优劣取决 于笔法 的丰富 性, 书法的妙处在于笔法上 , 而笔法的微妙与否又贵在用锋。笔锋 有中侧锋两个概念 。我们所谓 的中锋即是书写时使笔锋裹在线条 的中心线上 。通常用 中锋写出的字线条 比较沉实、 浑厚有力 , 有较 强的立体感 。所谓侧锋也就是书写时主毫并不是运行在点画线条 中间, 而是在一侧 , 辅毫落在另一侧 。 一般用侧锋较多的字 , 主毫在 的那一侧的线条表现出锋利 、 浓重有力: 副毫一侧则表现出清爽 、 飘 逸, 轻薄等。 朱和羹在其《 临池心解》 中有云: “ 正锋取劲, 侧锋取妍。 ” 口 中
摘. 娶j 中 圆 书 法是具 有生命 意 义的 线条 蔓的艺术 书法: 线条之. 气质 荑的橱成主要表现在线. 条的穷 l 圆 ≈ 粗细轻重 中 侧 藏露等方式来 抒发情感 把具有生 命 的活体 注入单纯的线 条中 从而体现 中国书 法线条富有生命之气质 美 l | 一 ≯ J 曩 _ : 0 . - - l ¨ ≯ 关键 词 : 中国 书 法 线条 气质r 蔓 l | 0 : - …¨ ¨ 叠 中国汉字起源之初是用来记事或表达某种感情 的,而 由于汉 字发展变迁 ,其书写艺术便承载起书法在世界艺林 中独放异彩之 特点。 中国汉字的笔画是由线条组成 , 而线条又能表达及富生命力 的情感 , 干变万化 , 神采飞扬。 艺 术气 质 之 生命 意 味 艺术 的气质和物象生命体是个非常值得思考的话题 , 这样 的说 法 昔人有研究 , 但在今天来研究它又何 尝不是一件有意义 的事。 用人来做类 比要形象而具体 , 线条的无穷变化与人 的筋 肉、 骨气 、 血是有相类 的, 正如清代周星莲在 《 临池管见》 中云 : “ 字有筋骨 、 血 脉、 皮肉、 神韵 、 脂泽、 气息、 数者缺一不可。” 康有为也曾在著作《 广 艺舟双楫》 中有说“ 书若人然 , 须备筋骨血 肉, 血浓骨老, 筋藏 肉莹 , 加之姿态奇逸 , 可谓美矣。” 这表 明一幅优秀 的书法作 品其线条是 要体现书家的生命力 的, 然正 因为书家注入 自己的生命 , 使原本简 单的线条构成的汉字在笔与墨的驱使下具有啦筋血肉骨气 ,使汉 字 变 为活 体跃 然 纸 上 ,无 论 对 书写 者 还 是 观赏 者 都 有较 强 的 感 染 力, 把人带人一个具有生命旋律 的世界 , 从而使艺术得到升华 , 体 现作品优柔赋有旋律的气质美 。 1 . 气质之骨美 书法线条 的气指 的是线条本身的气韵 , 南齐 画家理论家谢赫提 出六法论 , 气韵生动为六法之首 , 正因为这一理论 的提 出 , 成为后 人评价书画高下 的标准, 气韵 既是强调有韵律的生命气息 , 是生命 的活体。在作品中我们会说行气好 , 它体现在开合虚实 , 布白之安 排; 以图式而言 , 黑 白相间 , 疏 密得体等都体现书法气质之美 , 书法 线条之骨 , 指 的是笔过之处 留下的墨痕 刚劲有力 , 挺拔 劲健 , 能让 线条变得厚重、 沉稳苍朴 , 乃线条之骨 , 也是字之骨也 。 有 了骨作为 基甸 ,线条就有 了更为丰富的三维空间。用沈括对徐铉书法线条 有: “ 映 日照之 , 线条中心有一缕浓墨, E l 光不透” 如此 的评价 。 线条 中心一缕浓墨即是说线条中的厚度 、 立体感 、 等 即有骨感 。清代朱 履贞在其《 书法捷要》 中有云: “ 血 肉生 于筋骨 , 筋骨不立 , 则血肉不 能 自荣。 故书以筋骨为先 。 ” 由此看来骨在线条中的有其重要意义 。 从 技法 的层 面 来 谈 , 既是 在 行 笔 的过 程 中 , 要逆锋起笔 , 缓 慢 涩行 运笔 , 回锋收笔 , 提按连贯交互 , 则能体现出书法线条的骨之美。 2 . 气质之肉美 线条之肉指裹在字的筋骨外面的肌 肉。 正是有了肉, 才使线条 健硕丰满 、 焕发光彩。《 翰林要诀 ・ 肉法 》 中有 云: “ 捺满 、 提飞, 字之 肉, 是也 ……捺满 即肥 , 提飞则瘦 。肥者 , 毫端分数足也; 瘦者毫端 分数省也 。” 由此可见 , 线条本身的肉质 , 是由用笔的轻重深浅变 化及施墨 的浓淡枯湿来决定。 气、 筋、 骨、 肉、 血之间缺一不可 , 相互 依存 ,构成了一个密不可分 的整体 。唐代书法家徐浩有云 : “ 学字 “ 宜先立骨 , 筋骨不立 , 肉何 所附? ” 口 ] 宋书法大家米芾有说 : “ 字要骨
谈 中 国 书 法 线 条 之 气 质 美
王 林 ( 贵 州省 安顺 市 安 顺学 院 贵州 安顺
5 6 1 0 0 0 )
中 图分 类 号 : J 2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3 — 5 8 1 1 ( 2 0 1 3 ) 0 2 — 0 0 3 6 —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