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k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暂行技术规定-条文说明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1 总则1.0.1 为了在交流 110~750kV 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中贯彻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可靠、先进适用、经济合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交流 110~750kV 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其中交流110kV~550kV使用单回、同塔双回及同塔多回输电线路设计,交流750kV适用于单回输电线路设计。
1.0.3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应从实际出发,结合地区特点,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推广采用节能、降耗、环保的先进技术和产品。
1.0.4 对重要线路和特殊区段线路宜采取适当加强措施,提高线路安全水平。
1.0.5 本规范规定了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的基本要求,当本规范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1.0.6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架空输电线路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用绝缘子和杆塔将导线架设于地面上的电力线路。
2.1.2 弱电线路 telecommunication line指各种电信号通信线路。
2.1.3 大跨越 large crossing线路跨越通航江河、湖泊或海峡等,因档距较大(在1000m以上)或杆塔较高(在100m以上),导线选型或杆塔设计需特殊考虑,且发生故障时严重影响航运或修复特别困难的耐张段。
2.1.4 轻、中、重冰区 light/medium/heavy icing area设计覆冰厚度为10mm及以下的地区为轻冰区,设计覆冰厚度大于10mm小于20mm地区为中冰区,设计冰厚为20mm及以上的地区为重冰区。
2.1.5 基本风速 reference wind speed按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10m高度处10min时距,平均的年最大风速观测数据,经概率统计得出50(30)年一遇最大值后确定的风速。
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特性解析 常安

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特性解析常安摘要: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作为我国能源远距离输送的“大动脉”,承担着解决我国能源分布不均、推动清洁能源发展的重任。
至2017年,我国已初步建成以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为主干的特高压交直流混合大电网,特高压技术发展已由建设和运维并举,逐步转变为线路精益化运维水平提升。
因此,线路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与科学性成为电力工作者关注的重点问题。
本文对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特性进行解析,为进一步深化特高压线路运维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特性;解析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作为高效解决当前我国电力分布不均问题的重要手段,其运行成效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特高压线路在杆塔结构、导线选型、防雷配置、绝缘配置、防污要求、运行安全等方面与500kV线路有较大不同。
总体来说,1000kV线路杆塔高、绝缘子串长、吨位大、运行安全可靠性要求高。
因此深入解析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特性,创新线路运维方法,对提升运维效率、确保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尤为必要。
一、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特性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具有电力输送容量大、通道地域环境复杂、线路距离长、通道气候复杂多样等特性,导致线路容易受气候等客观条件影响,出现运行能效降低的现象,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故障影响线路运行安全。
且特高压线路跨越山区、河网等多种地形,“微地形、微气象”等情况普遍存在。
因此,自然气象等环境因素给线路维护造成极大困难,易造成线路故障发生[1]。
二、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故障特性1000kV交流特高压线路故障特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风偏故障。
在不同地域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加之杆塔高度较高、绝缘子串较长的特点,容易造成风偏放电故障;二是覆冰故障。
鉴于特高压线路地域跨度大,经常穿过一些环境恶劣的冰害地段,进而容易出现覆冰故障;三是污闪故障。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

3术语和符号
下列术语和符号适用于本规定。
术语
3.1.1
架空输电线路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
架设于地面上,空气绝缘的电力线路。
3.1.2
弱电线路telecommunication line
泛指各种电信号通信线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规定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定,然而,鼓励根据本规定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GB15707—1995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
GB700—1988碳素结构钢
目次
前语和符号1
4总则4
5路径4
6气象条件5
7导线和地线6
8绝缘子和金具9
9绝缘配合、防雷和接地10
10导线布置13
11杆塔型式15
12杆塔荷载及材料15
13杆塔结构设计基本规定21
14基础设计24
15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25
16环境保护30
17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30
3.1.10
不溶物密度(简称灰密)non-soluble deposit density(NSDD)
从给定绝缘子的绝缘体表面清洗的非可溶性残留物总量除以表面积,一般表示为mg/cm²。
3.1.11
重力式基础weighting foundation
基础上拔稳定主要靠基础的重力,且其重力大于上拔力标准值的基础。
上述居民区以外地区,均属非居民区。虽然时常有人、有车辆或农业机械到达,但未遇房屋或房屋稀少的地区,亦属非居民区。
1000KV架空输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工艺导则

4 张力架线施工准备
4.2.3 张力架线中跨越架的几何尺寸应满足DL 5009.2要求:
a) 架顶宽度(沿被跨越物方向的有效遮护宽度): b) 跨越架架面与被跨越物的最小水平距离: c) 跨越架封顶网(杆)高度应考虑风偏要求高度。 d) 跨越多排轨铁路,宽面公路等时,跨越架如不能 封顶,应适当加高跨越架架顶高度。 e) 对软索封顶网应考虑线索的初伸长及恶劣条件的 影响因素。
4 张力架线施工准备
4.3 放线滑车准备 4.3.1 放线滑车的选择: a) 与牵放方式相配合。牵引绳通过滑车中心轮, 同时牵放的各子导线与滑车中心轮严格对称。 b) 牵引板与放线滑车相匹配,保证牵引板的通过 性。 c) 导线放线滑车轮槽底直径应符合DL/T685的规定。 OPGW放线滑轮槽底直径应不小于OPGW直径 的40倍,且不得小于500mm。滑轮的摩阻系数 应不大于1.01。
3 一般规定
3.6 为减少导线损伤,保证输电线路建成 后的运行质量,在张力架线全过程中必须 对导线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应正确悬挂 放线滑车以改善导线在滑车中的通过性; 机具在选用材料和外形上均应有利于保护 导线;选择合适的放线张力,既保证导线 架空,又符合导线防振要求。
3 一般规定
3.7 预防电害是张力架线安全施工的突出 问题之一。电害来自于雷电、平行和邻近 高电压线路的静电感应、邻近强电流线路 的电磁感应以及与带电体发生事故性接触。 必须对施工全过程采取防止电害的安全措 施,设置消除电害的接地系统。
4 张力架线施工准备
4.1.7 导引绳选择。 使导引绳的综合破断力满足;
1 PT Q P 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 张力架线施工准备
4.1.8 张力架线其它特种受力工器具,如 网套连接器、牵引板、平衡锤、抗弯连接 器、旋转连接器、卡线器、手扳葫芦等应 通过施工技术设计,按出厂允许承载能力 选用,并与导线规格和主要机具相匹配。 使用前应对所用工器具认真进行外观检查, 并进行必要的试验。
特高压知识抢答赛决赛题库.

检修公司特高压知识竞赛决赛题库一、行为规范部分A、单选:1、公司员工应努力做到遵纪守法、尊荣弃耻、忠诚企业、奉献社会、爱岗敬业、令行禁止、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努力成为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品质优秀、甘于奉献,适应()现代公司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员工。
答案(A)A“一强三优”;B“三强三优”;C“一强二优”;D“二强五优”;2、公司各级单位成立员工奖惩工作(),负责执行公司奖惩管理制度,开展本单位员工奖惩管理。
答案(C)A领导办公室;B领导小组;C领导小组和办公室;D小组办公室;3、员工在企业安全生产、电网建设、()、经营管理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可予以奖励。
答案(B)A生产管理;B优质服务;C忠于职守;D恪尽职责;4、员工在()、劳动竞赛、知识竞赛中成绩优异的,可予以奖励。
答案(B)A能力竞赛;B技能竞赛;C创新竞赛;D素质竞赛;5、员工在()违规违纪行为,对维护正常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有突出贡献的,可给予奖励。
答案(D)A预防、报告;B阻止、报告;C发现、制止;D制止、预防;6、()以精神奖励为主,一般不进行物质奖励。
答案(A)A通报表扬;B通报表彰;C授予称号;D授予荣誉称号;7、员工违反(),贪污受贿的;以权谋私的;挥霍浪费、损公肥私的,予以惩处。
答案(C)A员工奖惩规定;B安全生产规定;C廉洁从业规定;D健康从业规定;8、对员工的惩处主要包括()、经济处罚和组织处理三种方式,三种惩处方式可单独运用,也可同时运用。
答案(D)A通报处罚;B纪律处罚;C单位处分;D纪律处分;9、留用察看:处分期(),处分期内,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扣除保险后)发放工资,再次发生违规违纪行为的,解除劳动合同。
答案(A)A一至二年;B一至三年;C二至三年;D一年以内;10、国家电网公司供电服务“十项承诺”,提供()电力故障报修服务,供电抢修人员到达现场的时间一般不超过:城区范围45分钟;农村地区90分钟;特殊边远地区2小时。
国家电网公司生产设备大修原则

国家电网公司生产设备大修原则一、编制目的为实现公司建设“一强三优”的发展目标,以设备可靠性为核心,以资产(设备)评价为基础,落实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要求,提高电网设备(设施)大修项目计划编制的科学性、针对性和规范性,有重点、有步骤解决制约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的关键问题,依据《国家电网公司设备大修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原则。
二、编制范围本原则适用于公司总部,各分部以及公司系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国网运行公司、国网新源公司等相关直属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
本原则针对大修对象为生产设备、设施及附属(辅助)设施,主要包括电厂设备、电网一次设备、厂站自动化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电力通信系统、自动控制设备、电网(厂)生产建筑物、构筑物等辅助及附属设施、安全技术劳动保护设施、非贸易结算电能计量装置、监测装置等。
三、总体原则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地方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落实公司相关标准、制度、规定和反措要求,重点解决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生产设备(设施)问题。
2电网设备(设施)大修应有利于提升电网安全稳定水平,有利于提升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有利于提升电网经济运行水平。
3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原则。
在保障电网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基础上,统筹考虑电网设备的安全、效能、周期成本,最大限度发挥资产效益,实现电网资产全过程闭环管控和资产全寿命周期技术经济最优。
4以设备状态综合评价为基础原则。
统筹考虑设备运检环节安全性评价、隐患排查、状态评价、设备故障缺陷状况等因素,以综合评价结果为基础,解决影响人身安全、电网安全和设备安全的突出问题。
优先安排评价认定已处于严重状态,对系统安全运行有严重影响,以及判定为有威胁安全运行的严重缺陷的设备。
5以技术进步为先导,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升电网设备健康水平。
四、通用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标准[详]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标准[详]](https://img.taocdn.com/s3/m/e42bf988c8d376eeaeaa3196.png)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1 总则1.0.1 为了在交流110~750kV 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中贯彻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可靠、先进适用、经济合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交流110~750kV 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其中交流110kV~550kV使用单回、同塔双回及同塔多回输电线路设计,交流750kV适用于单回输电线路设计。
1.0.3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应从实际出发,结合地区特点,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推广采用节能、降耗、环保的先进技术和产品。
1.0.4 对重要线路和特殊区段线路宜采取适当加强措施,提高线路安全水平。
1.0.5 本规范规定了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的基本要求,当本规范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1.0.6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架空输电线路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用绝缘子和杆塔将导线架设于地面上的电力线路。
2.1.2 弱电线路telecommunication line指各种电信号通信线路。
2.1.3 大跨越large crossing线路跨越通航江河、湖泊或海峡等,因档距较大(在1000m以上)或杆塔较高(在100m以上),导线选型或杆塔设计需特殊考虑,且发生故障时严重影响航运或修复特别困难的耐张段。
2.1.4 轻、中、重冰区light/medium/heavy icing area设计覆冰厚度为10mm及以下的地区为轻冰区,设计覆冰厚度大于10mm 小于20mm地区为中冰区,设计冰厚为20mm及以上的地区为重冰区。
2.1.5 基本风速reference wind speed按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10m高度处10min时距,平均的年最大风速观测数据,经概率统计得出50(30)年一遇最大值后确定的风速。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标准[详]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标准[详]](https://img.taocdn.com/s3/m/5ab0f85a4431b90d6c85c7f3.png)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1 总则1.0.1 为了在交流 110~750kV 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中贯彻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可靠、先进适用、经济合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制定本规。
1.0.2 本规适用于交流 110~750kV 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其流110kV~550kV使用单回、同塔双回及同塔多回输电线路设计,交流750kV适用于单回输电线路设计。
1.0.3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应从实际出发,结合地区特点,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推广采用节能、降耗、环保的先进技术和产品。
1.0.4 对重要线路和特殊区段线路宜采取适当加强措施,提高线路安全水平。
1.0.5 本规规定了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的基本要求,当本规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1.0.6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除应执行本规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架空输电线路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用绝缘子和杆塔将导线架设于地面上的电力线路。
2.1.2 弱电线路 telecommunication line指各种电信号通信线路。
2.1.3 大跨越 large crossing线路跨越通航江河、湖泊或海峡等,因档距较大(在1000m以上)或杆塔较高(在100m以上),导线选型或杆塔设计需特殊考虑,且发生故障时严重影响航运或修复特别困难的耐段。
2.1.4 轻、中、重冰区 light/medium/heavy icing area设计覆冰厚度为10mm及以下的地区为轻冰区,设计覆冰厚度大于10mm小于20mm地区为中冰区,设计冰厚为20mm及以上的地区为重冰区。
2.1.5 基本风速 reference wind speed按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10m高度处10min时距,平均的年最大风速观测数据,经概率统计得出50(30)年一遇最大值后确定的风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0k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暂行技术规定-条文说明 附件: 1000k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暂行技术规定 条 文 说 明 目 次 1 范围 ............................................................................................................................................................ 1 4 总 则 ...................................................................................................................................................... 1 5 路 径 ........................................................................................................................................................ 1 6 气象条件 .................................................................................................................................................. 1 7 导线和地线 .............................................................................................................................................. 2 8 绝缘子及金具 ............................................................................................................................................ 5 9 绝缘配合、防雷和接地 ........................................................................................................................... 6 10 导线布置 ............................................................................................................................................ 19 11 杆塔型式 ............................................................................................................................................... 19 12 杆塔荷载及材料 .................................................................................................................................. 21 13. 杆塔结构 .............................................................................................................................................. 28 14 基础设计 ................................................................................................................................................ 29 15 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 ......................................................................................................................... 30 16 环境保护 .............................................................................................................................................. 43 17 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 44 18 附属设施 .............................................................................................................................................. 44 1 范围 由于特高压线路在不同导线布置方式下电气特性有较大差异,本规定给出的部分电气参数主要适用于单回路架设方案,双回路参数有待今后进一步补充完善。 4 总 则 4.1 本条基本同DL/T 5092-1999第3.0.1条。增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词语。 4.2 本条基本沿用DL/T 5092-1999第3.0.2条。根据电网建设的发展,本规定还明确了依靠技术进步,合理利用资源,达到降低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的要求。 4.3 基本沿用DL/T 5092-1999第3.0.3条。并强调设计应符合国家颁发的强制性条文。 4.4根据2008年初我国南方地区线路覆冰灾害情况,1000kV线路杆塔结构重要性系数取1.1~1.2。 4.5 指明本规定条文不同程度要求的规范用语之含义。 5 路 径 5.1针对交流特高压线路为常距离、大容量输送线路,110~750kV输电线路路径选择现已大量使用卫片、航片、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等新技术,因此条文中增加了路径选择中应用新技术的要求。 5.2本条补充国家电网公司跨区电网建设落实十八项反事故措施实施办法中要求:选择线路应尽量避开不良地质地带、采动影响区(地下矿产开采区、采空区)等可能引起杆塔倾斜、沉陷的地段;当无法避让时,应开展详细的地质、矿产分布、开采情况、塌陷情况的专项调查,应开展塔位稳定性评估。增加协调环境的内容。 5.3为使新建线路与沿线相关设施的相互协调,以求和谐共存,明确在选择路径时应考虑对临近设施如电台、机场、弱电线路等的影响。 5.4规划走廊中的两回线路,为节约走廊资源宜采用同杆塔架设。 5.5耐张段长度由线路的设计、运行、施工条件和施工方法确定, 目前国内500kV线路工程除部分大跨越外均为4分裂导线,为降低造价、提高施工效率,工程中使用直线转角塔及具有锚固导、地线放线荷载的直线杆塔,施工采用牵、张机放紧线,故适当延长耐张段。在华东地区建成投产的500kV线路中统计8条线路,总长2038km,最长耐张段为繁瓶线32.654km,其次为徐江线28.195km。 参考以上工程情况,对导线分裂根数为3根及以上的线路,耐张段长度不宜大于20km。 对延长的耐张段,设计中应采取措施防止串倒,例如每隔一定距离安排一基纵向强度较大的加强型直线塔,或者对直线塔增加一个导、地线同时存在纵向不平衡张力的工况(华东电力设计院接受加拿大B.C.Hydro咨询意见,在复冰5mm地区以连续档中有一档脱冰100%的工况计算导、地线的纵向不平衡张力)。 5.6设计应兼顾施工和运行条件,新增路径选择尽量方便施工和运行的条文。 5.7 根据2008年初南方地区线路冰灾情况特提出此条。 6 气象条件 6.1~6.2 目前我国500~750kV输电线路的基本风速重现期为50年,我国现有输电线路风荷载的重现期明显比IEC标准低。但按照DL/T 5092-1999规程中设计的最大风速,其标准已经超过 1 鉴于特高压线路的重要性,确定其基本风速数理统计重现期取100年。统计风速样本的基准高度,统一取离地面(或水面)10m,保持与荷载规范一致,可简化资料换算及便于与其它行业比较。 6.8 ~6.11条文明确安装、雷电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带电作业等工况的气象条件。 7 导线和地线 7.1 架空输电线路的导线,对于不同电压等级,其选择判据是不相同的。但总体上看,都应归结为技术性和经济性两个方面。 从技术性来看,一般要求所选导线应满足线路电压降、导线发热、无线电干扰、电视干扰、可听燥声以及适应线路所经过地区气候条件和地形条件的机械特性等。 就经济性而言,国内以往一般要求导线截面按照经济电流密度选择。表7-1和表7 -2分别列出了前苏联和我国的标准经济电流密度。 2 映数据提出当时的导线选用经济性,这种方法可以简化工作,并在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时间具有准确性。从表7.-2数据可以看出,对于我国架空送电线路所采用的钢芯铝绞线,经济电流密度只与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有关。而数据的来源,基本上是参考了前苏联的经验,而且从二十世纪50年代至今,一直没有变化。 众所周知,线路工程建设费用,在不同的年代是不同的,它将随材料费和人工费的变化而变化。而线路运行费用也要随电力部门人工费用以及销售电价的变化而改变。 前苏联文献指出,“随着线路额定电压的提高,电晕损耗和限制导线电晕无线电干扰水平的要求,对输电技术经济指标的影响越来越大。早在选择330kV线路上的相导线最佳结构时,上述条件就可能是决定性的因素。随着线路电压的提高,按经济电流密度所求得的相导线截面和在合理的相间距离下按电晕及无线电干扰条件所确定的截面,这二者之间会更加不协调。因此就超高压线路而言,关于经济电流密度的概念实际上已不采用,而相导线截面及其参数的选择,则要根据不同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来确定。” 另外,北美也有研究报告专门论述导线及其组合方案经济分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