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 ppt课件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课件

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1.编制依据(1)杭州至黄山铁路毛蓬岗隧道设计图;(2)《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文)(3)毛蓬岗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4)《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5)《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2.工程概况毛蓬岗隧道单、双线全长9437m,隧道左线起终点分别为DK27+600、DK32+909,左线单线长3600m,里程段落为DK27+600-DK31+200,右线单线长4128.794m ,里程段落为YDK27+015- YDK31+143.794,左线双线长1709m,里程段落为DK31+200- DK32+909,其中DK32+065-DK32+275为明洞段。
隧道最大埋深为240.02m,最小埋深为15m,总体属深埋长隧道。
隧道穿越地层以Ⅱ、Ⅲ级围岩为主,Ⅴ、Ⅳ、Ⅲ、Ⅱ级围岩段分别长1794m、1734m、2279m和3630m,分别占隧道总长的19%、18.4%、24.1%和38.5%。
隧道区地质条件复杂,发育有F1、F2、F3、F4、F5、F6、F7共7条断层带,3处接触带、1处节理密集带,断层带地下水发育。
3.地质预报目的地质超前预报对隧道施工具有重要作用已成业界共识,其已被列为隧道施工重要工序。
毛蓬岗隧道地质情况复杂,穿过隧址断层七条,超前地质预报对指导隧道安全施工、避免发生地质灾害意义显然。
针对地质超前预报工作的特点和目前常用技术,以及本隧道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在设计资料基础之上,本方案提出了一套综合的地质超前预报方法;其主要包括隧道所在地区地质分析与宏观预报、隧道洞身不良地质体地质超前预报、超前钻探等三个部分。
方案同时提出了隧道实施地质超前预报的一般程序,以及探测设备配置计划和机构组织方案。
4.地质预报方法(1)隧道地区地质分析与宏观预报对隧道区域进行一次地面地质调查,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做好宏观预报。
《岩溶隧道地质预报》课件

经验总结: 地质预报是 岩溶隧道施 工的重要保 障,需要综 合运用多种 方法进行预
报。
某城市地铁岩溶隧道地质预报案例
城市背景:某城市位于岩溶发育地区,地质条件复杂
隧道概况:地铁隧道穿越岩溶发育区,长度约10公里
地质预报方法:采用地质雷达、地震波反射法等先进技术进行预报
预报结果:成功预报了隧道内的岩溶发育情况,为隧道施工提供了科 学依据
岩溶隧道地质预 报主要包括对隧 道周围的岩溶发 育情况、岩溶形 态、岩溶稳定性 等进行预测和预 报。
岩溶隧道地质预 报的目的是为了 保障隧道施工的 安全,提高隧道 施工的效率和质 量。
岩溶隧道地质预 报的方法主要包 括地质调查、物 探、钻探、监测 等。
岩溶隧道地质预报的重要性
保障隧道施工安全:准确预报岩溶发育情况,避免隧道施工过程中发生坍塌、涌水等事故
性质和规模。
单击添加标题
应用范围:广泛应用于岩 溶发育地区的隧道施工, 对于岩溶发育规律和岩溶 发育形态的预测具有重要
的指导意义。
超前钻探测技术原理
利用钻孔揭示岩溶发育情况 确定岩溶隧道施工中的超前钻孔深度和间距 依据钻孔揭示的岩溶发育情况,分析岩溶发育规律 预测隧道前方岩溶发育情况,为隧道施工提供依据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岩溶隧道地质预报
汇报人: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添加目录项标题 岩溶隧道地质预报概述 岩溶隧道地质构造特征 岩溶隧道超前钻探测技术 岩溶隧道地质预报实践案例 岩溶隧道地质预报技术展望
01
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岩溶隧道地质预报概述
岩溶隧道地质预报的定义
岩溶隧道地质预 报是指在隧道施 工过程中,对隧 道周围的岩溶地 质情况进行预测 和预报,以避免 隧道施工过程中 发生地质灾害。
培训课件:超前地质预报

02
技术创新与研发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技 术手段和设备将被不断研发和 应用,如更高分辨率的地球物 理勘探设备、人工智能和机器 学习算法等,这些新技术将有 助于提高超前地质预报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03
大数据和云计算的 应用
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为超 前地质预报提供了新的可能,通 过处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可以 更深入地了解地下地质情况,提 高预测的精度和可靠性。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案例
01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概述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是指在隧道施工前,对隧道掘进前方及周围一定范围
内的地质情况进行探测和预测,为隧道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02 03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主要采用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和钻探等方法进行 。其中,地球物理勘探具有快速、无损、高效等优点,是隧道超前地质 预报的主要手段。
收集资料
总结词
全面、准确、及时
详细描述
收集施工区域内的地质、水文、气象等资料,以及类似工程经验和教训,确保资料的全面、准确和及 时。
编制方案
总结词
科学、合理、可行
详细描述
根据现场踏勘和收集的资料,编制超前地质预报方案。方案应科学、合理、可行,并明 确预报方法、技术要求和安全措施。
实施预报
总结词
目的
确保工程安全、顺利进行,避免因地 质条件不良而导致的工程事故和损失 。
工作原理
1
利用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等方法获取地质信 息。
2
通过分析地质信息,结合工程设计和施工要求, 预测和评估施工区域或沿线的地质条件。
3
根据预测和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工程措施和应 急预案,确保工程安全、顺利进行。
超前地质预报PPT课件

日本东海道干线旧丹拿隧道(长7.84km)1981年开工后 曾6次遇到大规模高压涌突水,最大一次达3.3m3/s,水 头达1.4~4.2MPa,贯通时总涌水量达1.63m3/s,致使该隧 道 建 设 工 期 达 16 年 之 久 ; 日 本 的 万 之 濑 川 引 水 隧 道 ( 8.2km ) , 在 施 工 中 出 现 严 重 涌 突 水 , 最 大 水 量 2.4m3/s,水头压力高达1.45MPa,致使5次改变施工方案, 延误工期近2年;1992年竣工的辛普伦双孔单线隧道是穿 越阿尔卑斯山的第四座特长隧道,施工期间发生的特大 规模涌水,涌水量达13.4m3/s,水温高达47~56℃;前苏 联 的 贝 阿 铁 路 北 穆 隧 道 ( 长 13.5km ) , 最 大 涌 水 量 达 60×104m3/d。而国内的一些煤矿瓦斯爆炸、隧道塌方事 故也多见报道。这些工程事故给工程本身和周围环境造 成极大的危害。地下工程施工的技术发展,要求产生新 技术解决这一地质问题。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应运而生。
8
日本东海道干线旧丹拿隧道(长7.84km)1981年开工后 曾6次遇到大规模高压涌突水,最大一次达3.3m3/s,水 头达1.4~4.2MPa,贯通时总涌水量达1.63m3/s,致使该隧 道 建 设 工 期 达 16 年 之 久 ; 日 本 的 万 之 濑 川 引 水 隧 道 ( 8.2km ) , 在 施 工 中 出 现 严 重 涌 突 水 , 最 大 水 量 2.4m3/s,水头压力高达1.45MPa,致使5次改变施工方案, 延误工期近2年;1992年竣工的辛普伦双孔单线隧道是穿 越阿尔卑斯山的第四座特长隧道,施工期间发生的特大 规模涌水,涌水量达13.4m3/s,水温高达47~56℃;前苏 联 的 贝 阿 铁 路 北 穆 隧 道 ( 长 13.5km ) , 最 大 涌 水 量 达 60×104m3/d。而国内的一些煤矿瓦斯爆炸、隧道塌方事 故也多见报道。这些工程事故给工程本身和周围环境造 成极大的危害。地下工程施工的技术发展,要求产生新 技术解决这一地质问题。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