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九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 第五章 投影与视图 习题练习一(附答案)

2020-2021学年九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 第五章 投影与视图  习题练习一(附答案)
2020-2021学年九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 第五章 投影与视图  习题练习一(附答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五章投影与视图习题练习一(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一幢4层楼房只有一个窗户亮着一盏灯,一棵小树和一根电线杆在窗口灯光下的影子如图所示,则亮着灯的窗口是()

A. 1号窗口B. 2号窗口 C. 3号窗口D. 4号窗口

2.在同一时刻的阳光下,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长,那么在同一路灯下()

A.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长

B.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短

C.小明的影子和小强的影子一样长

D.两人的影子长度不确定

3.如图所示,该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A.

B.

C.

D.

4.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从左面看是()

A.B.C.D.

5.如图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A.B.C.D.

6.如图,晚上小亮在路灯下散步,在小亮由A处径直走到B处这一过程中,他在地上的影子()

A.逐渐变短B.先变短后变长 C.先变长后变短D.逐渐变长

7.如图,桌面上放着1个长方体和1个圆柱体,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摆放在一起,其左视图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8.如图2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这几何体的展开图可以是()

9.甲乙两人在太阳光下并行,乙的身高1.8m,他的影长是2.1m,甲比乙矮12cm,此刻甲的影长是_____.

10.晚上,小亮走在大街上.他发现:当他站在大街两边的两盏路灯之间,并且自己被两边路灯照在地上的两个影子成一直线时,自己右边的影子长为3米,左边的影子长为1.5米.又知自己身高1.80米,两盏路灯的高相同,两盏路灯之间的距离为12米,则路灯的高为米.

11.如图,是某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则这个立体图形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是__.(结果保留π)

三、解答题

12.在“测量物体的高度” 活动中,某数学兴趣小组的3名同学选择了测量学校里的三棵树的高度.在同一时刻的阳光下,他们分别做了以下工作:

小芳:测得一根长为1米的竹竿的影长为0.8米,甲树的影长为4米(如图1).

小华:发现乙树的影子不全落在地面上,有一部分影子落在教学楼的墙壁上(如图2),墙壁上的影长为1.2米,落在地面上的影长为2.4米.

小丽:测量的丙树的影子除落在地面上外,还有一部分落在教学楼的第一级台阶上(如图3),测得此影子长为0.3米,一级台阶高为0.3米,落在地面上的影长为4.5米.

(1)在横线上直接填写甲树的高度为米.

(2)求出乙树的高度.

(3)请选择丙树的高度为()

A.6.5米

B.5. 5米

C.6.3米

D.4.9米

13.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如图7所示的几何体,分别在图8中画出你所看到的几何体的形状图.

14.如图,由几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一个几何体,请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三种视图.(在所提供的方格内涂上相应的阴影即可)

15.如图是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荐福寺内的小雁塔,是中国早期方形密檐式砖塔的典型作品,并作为丝绸之路的一处重要遗址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小铭、小希等几位同学想利用一些测量工具和所学的几何知识测量小雁塔的高度,由于观测点与小雁塔底部间的距离不易测量,因此经过研究需要进行两次测量,于是在阳光下,他们首先利用影长进行测量,方法如下:小铭在小雁

塔的影子顶端D处竖直立一根木棒CD,并测得此时木棒的影长DE=2.4米;然后,小希在BD的延长线上找出一点F,使得A、C、F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并测得DF=2.5米.已知图中所有点均在同一平面内,木棒高CD=1.72米,AB⊥BF,CD⊥BF,试根据以上测量数据,求小雁塔的高度AB.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根据给出的两个物高与影长即可确定点光源的位置.

如图所示,故选B.

2.【答案】D

【解析】在同一路灯下由于位置不确定,根据中心投影的特点判断得出答案即可.在同一路灯下由于位置不同,影长也不同,所以无法判断谁的影子长.

故选D.

3.【答案】C

【解析】从上往下看,总体上是一个矩形,中间隔着一个竖直的同宽的小矩形,而挖空后长方体内的剩余部分用虚线表示为左右对称的两条靠近宽的线,选项C中图象便是俯视图.

故选:C.

4.【答案】B

【解析】从左面看到的是左面位置上下两个正方形,右面的下方一个正方形,由此得出答案即可.从左面看到的是左面位置上下两个正方形,右面的下方一个正方形的图形是。

故选B.

5.【答案】C

【解析】找到从正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从正面看易得共两层,上层左边有1个正方形,下层有3个正方形。故选C。

6.【答案】B

【解析】小亮由A处径直路灯下,他得影子由长变短,再从路灯下到B处,他的影子则由短变长.晚上小亮在路灯下散步,在小亮由A处径直走到B处这一过程中,他在地上的影子先变短,再变长.

故选B.

7.【答案】C

【解析】根据左视图是从左面看所得到的图形进行解答即可.

从左边看时,圆柱和长方体都是一个矩形,圆柱的矩形竖放在长方体矩形的中间.

故选:C.

8.【答案】A

【解析】根据三视图可得这个几何体为圆柱体,圆柱体的侧面积展开图是一个矩形,上下两个底面是两个圆.A为圆柱的展开图;B为圆锥的展开图;C为三棱柱的展开图;D为矩形的展开图. 9.【答案】1.96m

【解析】根据同一时刻两人的身高与影长成正比列出算式求得甲的影长即可.

解:∵同一时刻两人的身高与影长成正比,

∴1.8:2.1=(1.8﹣0.12):甲的影长,

解得:甲的影长=1.96,

故答案为1.96m.

10.【答案】6.6

【解析】设路灯的高为,∵GH⊥BD,AB⊥BD,∴GH∥AB.∴△EGH∽△EAB.

∴①.同理△FGH∽△FCD.②.∴.

∴.解得EB=11,代入①得,解得x=6.6(米).

11.【答案】65π

【解析】从主视图以及左视图都为一个三角形,俯视图为一个圆形看,可以确定这个几何体为一个圆锥,由三视图可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5,高为12,故母线长为13,据此可以求得其侧面积.由三视图可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5,高为12,所以母线长为13,

所以侧面积为πrl=π×5×13=65π,

故答案为:65π.

12.【答案】(1)5(2)4.2(3)C

【解析】(1)直接利用相似比求甲树的高度;

(2)画出几何图形,把树高分成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等于墙壁上的影长,另外一部分利用相似求出;

(3)先求出第一级台阶上影子所对应的高度,这样就和(2)一样计算了.解:(1)4÷0.8=5(m).

(2)如图:设AB为乙树的高度,BC=2.4,

∵四边形AECD是平行四边形,

∴AE=CD=1.2

由题意得,

解得BE=3,

故乙树的高度AB=AE+BE=4.2米;

(3)如图

设AB为丙树的高度,EF=0.2,

由题意得

∴DE=0.25,

则CD=0.25+0.3=0.55

∵四边形AGCD是平行四边形

∴AG=CD=0.55

又由题意得,

所以BG=5.5

所以AB=AG+BG=0.55+5.5=6.05

故选C

13.【答案】见解析

【解析】根据三视图的画法画出图形即可得出答案.

如图所示:

14.【答案】见详解

【解析】几何体的主视图有3列,每列小正方形数目分别为3,2,1;左视图有3列,每列小正方形数目分别为3,2,1;俯视图有3列,每行小正方形数目分别为3,2,1.即可画出三视图.

解:如图所示:

15.【答案】43米.

【解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等量代换得到=,代入数据即可得到结论.

由题意得:∠ABD=∠CDE=90°,∠ADB=∠CED,∴△CDE∽△ABD,∴=.

∵∠F=∠F,∴△CDF∽△ABF,∴=,∴=,即=,∴BD=60,∴=,∴AB=43.

答:小雁塔的高度AB是43米.

九年级数学上册视图与投影 知识精讲

《部编版》;统编;新人教版 新版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视图与投影 知识要点 1. 主要概念: (1)圆柱的主视图是矩形,左视图是矩形,俯视图是圆。 (2)圆锥的主视图是三角形;左视图是三角形;俯视图是圆,还要画上圆心。 (3)球的主视图是圆;左视图是圆;俯视图是圆。 (4)投影: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在地面或墙上留下它的影子,这就是投影现象。 (5)平行投影:太阳光线可以看成是平行光线,像这样的光线所形成的投影称为平行投影。 (6)中心投影:由一点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是中心投影。 (7)视点:眼睛的位置称为视点。 (8)视线:由视点出发的线称为视线。 (9)盲区:视线看不到的地方称为盲区。 2. 主要原理: (1)画视图时,看得见的部分的轮廓通常画成实线,看不见部分的轮廓线通常画成虚线。 (2)我们在画三视图时,主、左视图的高要相等;俯、左视图的宽要相等。 (3)在同一时刻,不同物体的影子与它们的高度是成比例的。 (4)在同一天中,由早晨到傍晚,物体的影子由正西、北偏西、正北、北偏东、正东的方向移动。 (5)当投影光线与投影面垂直时,形成的投影就是物体的正投影。 【典型例题】 例1. 如图,画出正三棱柱在这两种位置时的视图。 位置(一)位置(二) 解:图中正三棱柱在位置(一)时的三视图如下图所示。 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图中正三棱柱在位置(二)时的三视图如下图所示: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例2. 如图所示,画出下列物体的三视图。 (1) (2) 答:两个物体的三视图如图(a )(b )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a )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b ) 例3. 图1是底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棱柱俯视图,画出它们主视图和左视图。 d A B C D E F a b c (1) (2) 图1 解:如图2。 主视图 左视图 主视图 左视图 b d (1) (2)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 第29章 投影与视图 29.1 投影 复习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9章投影与视图 29.1 投影复习练习 1. 圆形的物体在太阳光的投影下是( ) A.圆形 B.椭圆形 C.线段 D.以上都有可能 2.在同一时刻的阳光下,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长,那么在同一路灯下( ) A.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长 B.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短 C.小明的影子和小强的影子一样长 D.无法判断谁的影子长 3. 如图所示,右面水杯的杯口与投影面平行,投影线的方向如箭头所示,它的正投影图是( ) 4. 在同一时刻,两根长度不等的竿子置于阳光之下,但它们的影长相等,那么这两根竿子的相对位置是( ) A.两根都垂直于地面 B.两根平行斜插在地上 C.两根竿子不平行 D.一根倒在地上 5. 小乐用一块长方形硬纸板在阳光下做投影实验,通过观察,发现这块长方形硬纸板在平整的地面上不可能出现的投影是( ) A.三角形 B.线段 C.矩形 D.正方形 6. 把一个正六棱柱如图1摆放,光线由上向下照射此正六棱柱时的正投影是( )

7.当投影线从物体左方射到右方时,如图的几何体的正投影是( ) 8. 用________照射物体,在某个平面(地面、墙壁等)上得到的影子叫做物体的投影.________光线叫做投影线,________所在的平面叫做投影面. 9.由__________形成的投影是平行投影,由________(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 10. 投影线________投影面产生的投影叫正投影. 11. 物体与________的位置关系不同,其正投影也可能不同. 12. 在一天中,从早晨到傍晚物体的影子由正西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正东方向移动 13. 如图是小明在学校时上午、下午看到的学校操场上的旗杆的影子的俯视图,将它们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为________. 14. 几何体在平面P的正投影,取决于__________(填序号) ①几何体形状;②投影面与几何体的位置关系;③投影面P的大小. 15. 如图,晚上小亮在路灯下散步,他从A处向着路灯柱方向径直走到B处,这一过程中他在该路灯灯光下的影子逐渐变_____

[初中数学]投影与视图全章教案 人教版

《投影与视图》全章教案 课题:29.1投影(1) 一、教学目标: 1、经历实践探索,了解投影、投影面、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概念; 2、了角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区别。 3、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中有关投影的数学问题,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特征; 教学难点:在投影面上画出平面图形的平行投影或中心投影。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你看过皮影戏吗?皮影戏又名“灯影子”,是我国民间一种古老而奇特的戏曲艺术,在关中地区很为流行。皮影戏演出简便,表演领域广阔,演技细腻,活跃于广大农村,深受农民的欢迎。(有条件的)放映电影《小兵张嘎》部分片段---小胖墩和他爸在日军炮台内为日本鬼子表演皮影戏 (二)你知道吗 (有条件的)出示投影: 北京故宫中的日晷闻名世界,是我国光辉出灿烂文化的瑰宝.它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它由“晷面”与“晷针”组成,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中轴上产生投影,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晷针的影的长度发生变化,晷针的影子在晷面上慢慢移动,聪明的古人以此来显示时刻. 问题:那什么是投影呢? 出示投影让学生感受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投影现象。 一般地.用光线照射物体.在某个平面(地面、墙壁等)上得到的影子叫做物体的投影.照射光线叫做投影线,投影所在的平面叫做投影面. 有时光线是一组互相平行的射线.例如太阳光或探照灯光的一束光中的光线(如图).由平行光线形成的投影是平行投影.例如.物体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形成的影子(简称日影)就是平行投影. 由同一点(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例如.物体在灯泡发出的光照射下形成影子就是中心投影.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投影同步练习(3)B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投影同步练习(3)B 一﹨自主学习 1.平行投影中的光线是( ) A.平行的 B.聚成一点的 C.不平行的 D.向四面八方发散的 2.太阳光线可以看成___________. 3.皮影戏中的皮影是由_________投影得到. 4.图29-1是两棵小树在同一时刻的影子,请问图A的影子是在_________光线下形成的,图B的影子是在_________光线下形成的.(填“太阳”或“灯光”) 图29-1 二﹨基础巩固 5.小明在操场上练习双杠时,在练习的过程中他发现在地上双杠的两横杠的影子( ) A.相交 B.平行 C.垂直 D.无法确定 6.太阳光照射一扇矩形的窗户,投在平行于窗户的墙上的影子的形状是( ) A.与窗户全等的矩形; B.平行四边形; C.比窗户略小的矩形; D.比窗户略大的矩形 7.在同一平面内的影子如图29-2所示,此时,第三根木棒的影子表示正确( ) 图29-2 8.有两根木棒AB﹨CD在同一平面上直立着,其中AB这根木棒在太阳光下的影子BE如图

29-3所示,请你在图中画出这时木棒CD的影子. 图29-3 9.如图29-4所示,某校墙边有甲﹨乙两根木杆,如果乙木杆的影子刚好不落在墙上,那么你能在图中画出此时的太阳光线及甲木杆的影子吗?在你画的图形中有相似三角形吗?为什么? 图29-4 10.在同一时刻,两根长度不等的竿子置于阳光之下,但它们的影长相等,那么这根竿子的相对位置是( ) A.两根都垂直于地面; B.两根平行斜插在地上; C.两根竿子不平行; D.一根倒在地上 11.夜晚在亮有路灯的路上,若想没有影子,你应该站的位置是( ) A.路灯的左侧; B.路灯的右侧; C.路灯的下方; D.以上都可以 12.不同长度的物体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的太阳光下得到的投影是( ) A.相等 B.长的较长 C.短的较长 D.不能确定 13.当你走向路灯时,你的影子在你的_________,并且影子越来越________. 14.小亮在上午8时﹨9时30分﹨10时﹨12时四次到室外的阳光下观察向日葵随太阳转动的情况,他发现这四个时刻向日葵影子的长度各不相同,那么影子最长的时刻为( ) A.上午12时 B.上午10时 C.上午9时30分 D.上午8时 15.小军晚上到广场去玩,他发现有两人的影子一个向东,一个向西,于是他肯定地说:“广场上的大灯泡一定位于两人_______________. 16.如图29-5所示,试确定灯泡所在的位置.

【配套K12】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投影与视图》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投影与视图》知 识点归纳 投影: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在地面或墙壁上留下它的影子,这就是投影。影子所在的平面称为投影面。 中心投影:手电筒、路灯和台灯的光线可以看成是从一点出发的,像这样的光线所形成的投影称为中心投影。 平行投影:太阳光线可以看成平行的光线,平行光线所形成的投影称为平行投影。 区分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观察光源;观察影子。眼睛的位置称为视点;由视点发出的线称为视线;眼睛看不到的地方称为盲区。 提示:点在一个平面上的投影仍是一个点; 线段在一个面上的投影可分为三种情况: 线段垂直于投影面时,投影为一点; 线段平行于投影面时,投影长度等于线段的实际长度; 线段倾斜于投影面时,投影长度小于线段的实际长度。 平面图形在某一平面上的投影可分为三种情况: 平面图形和投影面平行的情况下,其投影为实际形状; 平面图形和投影面垂直的情况下,其投影为一线段; 平面图形和投影面倾斜的情况下,其投影小于实际的形状。

正投影:平行光线与投影面垂直,这种投影称为正投影。 视图:用正投影的方法绘制的物体在投影面上的图形,称为物体的视图。 在实际生活的工程中,人们通常从正面、左面和上面三个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物体,分别得到这个物体的三个视图。这本个视图是常见的正投影,是当光线与投影垂直时的投影。 三个视图包括: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 主视图:从正面得到的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高 俯视图:从上面视得的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宽 左视图:从左面视得的视图。反映物体的高和宽 提示:在画视图时,看得见的部分的轮廓线通常画成实线,看不见的部分轮廓线通常画成虚线。 三视图之间要保持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一般地,俯视图要画在主视图的下方,左视图要画在正视图的右边。 视图中每一个闭合的线框都表示物体上一个表面,而相连的两个闭合线框一定不在一个平面上。 在一个外形线框内所包括的各个小线框,一定是平面体上凸出或凹的各个小的平面体。

九年级下册数学《投影与视图》知识点整理

投影与视图 知识要点 1、投影 (1)投影:用光线照射物体,在某个平面(地面、墙壁等)上得到的影子叫做物体的投影(projection),照射光线叫做投影线,投影所在的平面叫做投影面。 (2)平行投影:有时光线是一组互相平行的射线,例如太阳光或探照灯光的一束光中的光线。由平行光线形成的投影是平行投影(parallel projection). (3)中心投影:由同一点(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center projection)。 (4)正投影:投影线垂直于投影面产生的投影叫做正投影。 注:物体正投影的形状、大小与它相对于投影面的位置有关。 2、三视图 (1)三视图:是指观测者从三个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空间几何体而画出的图形。 将人的视线规定为平行投影线,然后正对着物体看过去,将所见物体的轮廓用正投影法绘制出来该图形称为视图。一个物体有六个视图:从物体的前面向后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主视图——能反映物体的前面形状,从物体的上面向下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俯视图——能反映物体的上面形状,从物体的左面向右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左视图——能反映物体的左面形状,三视图就是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的总称。 (2)特点:一个视图只能反映物体的一个方位的形状,不能完整反映物体的结构形状。三视图是从三个不同方向对同一个物体进行投射的结果,另外还有如剖面图、半剖面图等做为辅助,基本能完整的表达物体的结构。 一个视图只能反映物体的一个方位的形状,不能完整反映物体的结构形状。三视图是从三个不同方向对同一个物体进行投射的结果,另外还有如剖面图、半剖面图等做为辅助,基本能完整的表达物体的结构。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精品教案全套291投影

年级九年级课题29.1投影课型新授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目标知识 技能 1.了解投影的有关概念,能根据光线的方向辨认物体的投影. 2.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区别. 3.了解正投影的含义,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过程 方法 通过探索物体与其投影关系的活动,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情感 态度 通过对物体投影的学习,提高学习热情,增强探究意识,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正投影的含义及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教学难点归纳正投影的性质,正确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教学程序及教学内容师生行为设计意图 一、情境引入 物体在日光或灯光 的照射下,会在地 面、墙壁等处形成影 子,影子与物体的形 状有密切的关系. 二、自主探究 (一)基本概念 1.观察图片,尝试叙述:投影、投影线、投影面. 2.师明确叙述,生举生活实例. 3.简述皮影戏、日晷与投影. (二)投影分类 1.下图表示一块三角尺在光线照射下形成投影,观察图形,找异同. 2.师明确叙述中心投影、平行投影,辨别下图中哪个是平行投影,哪个是中心投影?二者有什么区别? 3.图(2)(3)的投影线与投影面的位置关系有什么区别? 结论:图(1)中的投影线集中于一点,形成中心投影; 图(2) (3)中,投影线互相平行,形成平行投影; 图(2)中,投影线斜着照射投影面; 图(3)中投影线垂直照射投影面〔即投影线正对着投影面). 指出:在平行投影中,如果投射线垂直于投影面,那么这种投影就称为正投影. 3.平行投影与正投影之间什么关系? (三)线、面、体的正投影 1、如图,把一根直的细铁丝(记为线段AB)放在三个不同位置: (1)铁丝平行于投影面; (2)铁丝倾斜于投影面, (3)铁丝垂直于投影面(铁丝不一定要与投影面有公共点). 三种情形下铁丝的正投影各是什么形状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 (1)当线段AB平行于投影面P 时,它的正投影是线段A1B1,线段与它 的投影的大小关系为 AB = A1B1 (2)当线段AB倾斜于投影面P时,它的正投影是线段A2B2,线段与它的投影的大小关系为AB > A2B2 (3)当线段AB垂直于投影面P时,它的正投影是一个点A3教师提出问题,学 生举例 教师组织学生按照 探究要求进行活 动,并逐步完善对 概念的叙述. 生说皮影戏、日晷 师补充 在学生独立思考、 讨论的基础上给出 中心投影、平行投 影的概念. 教师进行必要点 拨,明确异同,学 生聆听,进一步完 善探究到的结论. 激起学生的好奇 心,探索欲望. 通过观察图片,建 立感性认识,再通 过语言描述建立理 性认识(概念) 了解中华文化 爱国主义教育 让学生亲自进行观 察,分析,探究, 得到结论,培养学 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结合图片,对比辨 析加深理解和印象 让学生充分暴露自 己的问题,兵教 兵、广参与,同提 高

九年级数学第29章投影与视图导学案

29.1投影(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一)知识技能:1、了解投影的有关概念,能根据光线的方向辨认物体的投影。 2、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区别。 3、了解物体正投影的含义,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二)数学思考:在探究物体与其投影关系的活动中,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解决问题:通过对物体投影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中有关投影的数学问题,提高 数学的应用意识。 (四)情感态度: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重点】 了解正投影的含义,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学习难点】 归纳正投影的性质,正确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学习准备】手电筒、三角尺、作图工具等。 【学习过程】 【情境引入】 活动1 设问:你注意观察过周围物体在日光或灯光下的影子吗?影子与物体有着怎样的联系呢?教师 展示实物及图片,学生观察、思考,感知物体与投影之间的关系。 学生讨论、发表观点;教师归纳。 总结出投影、投影线、投影面的概念。 总结:一般地,用光线照射物体,在 上,得到的 叫做物体的投影, 叫做投影线,投影所在的 叫做投影面。 【自主探究】 活动2 教师给学生展示一组阳光下的投影图片,设问:下列投影中,投影线、投影面分别是什么?这 些投影线有何共同特征?学生观察、思考、归纳,教师指导。 归纳总结:由 形成的投影叫做平行投影。

试举出平行投影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活动3 出示一组灯光下的投影,学生观察投影线、投影面分别是什么?这些投影线有何共同特征?学生分析、回答。 归纳总结:由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 试举出中心投影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活动4 出示教材101页练习:将物体与它们的投影用线连接起来。 【合作探究】 活动5: 问题1 联系:。 区别:。 问题2 图中三角板的投影各是什么投影?它们的投影线与投影面的位置关系有什么区别?学生观察、思考、互相交流。 联系:图中的投影都是投影。区别: 总结出正投影的概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投影(1)

29.1投影(1) 【学习目标】 1、经历实践探索,了解投影、投影面、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概念; 2、了角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区别; 3、学会关注生活中有关投影的数学问题,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学习重点】 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特征 【学习难点】 在投影面上画出平面图形的平行投影或中心投影 【导学过程】 一、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自学提纲: 1、投影的定义:一般地, 叫做物体的投影,照射光线叫做投影线,投影所在的平面叫做投影面. 2、投影的分类 (1)平行投影 ①平行投影的定义:是平行投影.如物体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形成影子(简称日影)就是平行投影. ②太阳光与影子的关系:物体在太阳光照射的不同时刻,不但影子的大小在变化,而且影子的方向也在变化. (2)中心投影 ①中心投影的定义:叫做中心投影.如物体在灯泡发出的光线照射下形成影子就是中心投影. ②产生中心投影光源的确定:分别自两个物体的顶端及其影子的顶端作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即为光源的位置. (3)如何判断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 分别自两个物体的顶端及其影子的顶端作一条直线,若两直线平行,则为平行投影;若两直线相交,则为中心投影,其交点是光源的位置.

二、教师点拨: 例1:王丽和赵亮两个小朋友晚上在广场的一盏灯下玩,如图1,AB 的长表示王丽的身高,BM 表示她的影子,CD 的长表示赵亮的身高,DN 表示他的影子,请画出这盏灯的位置. 例2:某时刻两根木棒在同一平面内的影子如图所示,此时,第三根木棒的影子表示正确的是【 】 例3:如图,路灯距地面8米,身高1.6米的小明从距离灯的底部(点O )20米的点A 处,沿OA 所在的直线行走14米到点B 时,人影的长度【 】 A .增大1.5米 B. 减小1.5米 C. 增大3.5米 D. 减小3.5米 三、针对练习: 1.探照灯、手电筒、路灯等的光线可以看成是从______个点发出的,像这样的光线所形成的投影称为________. 2.投影可分为_____和_____;一个立体图形,共有_______种视图. A C D B 图1 N M

视图与投影的教案

博思教育课堂教案 学生姓名 授课教师 黄晓艳 日 期(周次) 2011.10.19 授课题目: 视图与投影 重点难点: 重点:实现简单物体与其三种视图之间的相互转化.了解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含义及其 简单应用. 难点:根据三种视图描述基本几何或实物原型以及投影生话中简单应用. 课前回顾 (一)、三视图 1.三视图 (1)主视图:从 看到的图; (2)左视图:从 看到的图; (3)俯视图:从 看到的图; 2.画三视图的原则(如图) 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在画图时,看得见部分的轮廓线通常画成实线,看不见的轮廓线通常画成虚线。 (二)、平行投影 1.太阳光线可以看成 平行 光线,像这样的光线所形成的投影称为平行投影. 2.在太阳光下,同一时刻的两物体的影子方向是_相同_的(填“相同”或“相反”),并且同一时刻的物高和影子成 正 比. 3. 物体在太阳光照射的不同时刻,不仅影子的长短在 改变 ,而且影子的方向也在改变 .根据不同时刻影长的变换规律,以及太阳东升西落的自然规律,可以判断时间的先后顺序. (三)、中心投影 1.灯光的光线可以看成是从一点发出的(即为点光源),像这样的光线所形成的投影称为 中心投影 . 2.灯光的光线是有共同端点的一束射线,所以灯光的光线是 相交 的.(填“平行”或“相交”) 3.中心投影光源的确定:分别过每个物体的顶端及其影子的顶端作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的 交点 即为光源的位置. (4)像眼睛的位置称为视点,由视点出发的线称为视线 ,两条视线的夹角称为 ,看不到的地方称为 盲区 。 等相 宽 高 平齐 长对正左视图 俯视图主视图

知识框架 重要知识点讲解 知识点一:物体的三视图 1、三种视图的内在联系 “主俯长对正、主左高平齐、俯左宽相等”是画三视图必须遵循的法则。 2、三种视图的位置关系(次要) 一般地,首先确定主视图的位置,画出主视图,然后在主视图的下方画出俯视图,在

初三数学视图与投影(一)

第12次课:视图与投影(一) 一、考点、热点回顾 (一)三视图 1.视图:我们从某一角度观察一个物体时,所看到的物象叫做一个物体的视图. 2.三视图:我们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时,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其中,把从正面内得到的由前向后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主视图,在侧面内得到的由左向右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左视图,由水平面内得到的由上向下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俯视图.三个视图合起来简称为三视图.3.三视图中三个视图之间的位置关系为:俯视图在主视图的正下方,左视图在主视图的正右方. 4. 三视图中三个视图之间的大小关系为:主视图与俯视图长对正,主视图与左视图高平齐,左视图与俯视图宽相等.这里的长、宽、高分别对应三视图所示物体的左右之间、前后之间、上下之间的长度. (二)投影 1.投影:一般地,用光线照射物体,在某个平面(地面、墙壁等)上得到的影子 叫做物体的投影(projection),照射光线叫做投影线,投影所在的平面叫做投影面. 2.平行投影:由平行光线形成的投影是平行投影(parallel projection). 3.中心投影:由同一点(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center projection). 4.正投影:投影线垂直于投影面产生的投影叫做正投影. 5.正投影的性质:物体正投影的形状、大小与它相对于投影面的位置有关.当物体的某个面平行于投影面时,这个面的正投影与这个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二、典型例题 1.视图”以“视”的基础上的“对应”为特征,建立起三维的基本几何体及简单物体与二维(平面)图形表示方法间的对应关系。 例10.投影线的方向如箭头所示,画出图9-12中圆台的正投影. 图9-12

中考数学复习 第28课时 视图与投影测试

第七单元图形的变化 第28课时视图与投影 1. (xx桂林)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 2. (xx宁波)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俯视图为( ) 3. (xx安徽)如图,一个放置在水平实验台上的锥形瓶,它的俯视图为( ) 4. (xx广安)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上下部分均为圆柱体,其左视图是( ) 5. 关注传统文化(xx永州)湖南省第二次文物普查时,省考古研究所在冷水滩钱家州征集到一个宋代“青釉瓜棱形瓷执壶”(如图所示),该壶为盛酒器,瓷质,侈口,喇叭形长颈,长立把,则该“青釉瓜棱形瓷执壶”的主视图是( )

6. (xx济宁)下列几何体中,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都相同的是( ) 7. (xx娄底)如图的几何体中,主视图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8. (xx河北)如图是由相同的小正方体木块粘在一起的几何体,它的主视图是( ) 第9题图 9. (xx舟山)一个立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如图所示,将其折叠成立方体后,“你”字对面的字是( ) A. 中 B. 考 C. 顺 D. 利 10. (xx南雅中学第七次阶段检测)如图表示一个由相同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上小立方块的个数,那么该几何体的主视图为( )

第11题图 11. (xx荆门)已知:如图,是由若干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所搭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则搭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 ) A. 6个 B. 7个 C. 8个 D. 9个 12. (xx连云港)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比较它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的面积,则( ) A. 三个视图的面积一样大 B. 主视图的面积最小 C. 左视图的面积最小 D. 俯视图的面积最小 第12题图第13题图 13. (xx青岛)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俯视图为正六边形,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________.

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第32课视图与投影)学案

第32课时 视图与投影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以分析实际例子为背景,认识投影和视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视图与投影学习的好奇心,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具体的活动,积累学生的数学经验,发展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习重点 应用盲区的意义解释简单的现实现象. 学习难点 在简单的平面图和立体图中表示视线、视角和盲区. 教学过程 视图与投影与中考中考要求及命题趋势 1、掌握基本几何图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关系;2、理解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性质; 3、理解是的视点、视角及盲区在简单的平面图和立体图中表示。 近年中考视图与投影仍将是考查的重点内容,尤其视图与投影与实际生活有关系的应用问题。应试对策 要正确判断简单几何体三视图,正确画出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实例掌握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的有关性质,根据实际问题画出视线、盲区。 (一)知识点整理与回顾: (二)典型例题分析: 【例1】画出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 视 图 与 投 影 视 图 投 影 圆柱、圆锥、球、直三棱柱、直四棱柱等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平行投影 中心投影 灯光与影子,视点、视线和盲区 主视图 左 视 图

【例2】一只虫子从圆柱上A 点处,绕圆柱爬到B 处.你能说出它爬行的最短路线吗? 注:立体图形上研究两点间的最短距离问题,通常是 将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化空间问题为平面问题; 【例3】如图是四棱柱的俯视图,画出此四棱柱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三)探索研究 【例4】试判断图(1)和(2)中,哪一幅是太阳光下的竹竿及影子,哪一幅是灯光下的竹竿及影子?说说你的理由 (例5) 分析:判断光源是太阳光还是灯光,关键是看光线是平行的还是交于一点.如果光线互相平行,则是太阳光,如果光线交于一点,则是灯光. 【例5】一位画家把边长为1米的7个正方体摆成如图的形式,然后把露出的表面涂上颜色,那涂色面积为___。 【例6】已知:CD 为一幢3米高的温室,其南面窗户的底框G 距地面1米,CD 在地面上留下的最大影长CF 为2米,现欲在距C 点7米的正南方A 点处建一幢12米高的楼房AB (设A,C,F 在同一水平线上) 俯视图 B 主视图 左 视 图 左视图 (1) (2) A B

初三下册—投影与视图测试题(包含答案)

初三数学 投影与视图 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小明从正面观察下图所示的两个物体,看到的是( ) 2.下面是空心圆柱在指定方向上的视图,正确的是( ) 3.如图是某物体的三视图,则该物体形状可能是( ) (A )长方体 (B )圆锥体 (C )立方体 (D )圆柱体 4.下图中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 5.如图所示,左面水杯的杯口与投影面平行,投影线的 方向如箭头所示,它的正投影图是( ) 6.把图①的纸片折成一个三棱柱,放在桌面上如图②所示,则从左侧看到的面为( ) (A )Q (B )R (C )S (D )T 7.两个不同长度的的物体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的太阳光下得到的投影是( ) (A )相等 (B )长的较长 (C )短的较长 (D )不能确定 8.正方形在太阳光的投影下得到的几何图形一定是( ) (A )正方形 (B )平行四边形或一条线段 (C )矩形 (D )菱形 9.小明在操场上练习双杠时,在练习的过程中他发现在地上双杠的两横杠的影子( ) (A )平行 (B )相交 (C )垂直 (D )无法确定 10.在同一时刻,身高1.6m 的小强的影长是1.2m ,旗杆的影长是15m ,则旗杆高为( ) (A )16 m (B )18 m (C )20 m (D )22 m 11.小亮在上午8时、9时30分、10时、12时四次到室外的阳光下观察向日葵的头茎随太阳转动的情况,无意之中,他发现这四个时刻向日葵影子的长度各不相同,那么影子最长的时刻为( ) (A )上午8时 (B )上午9时30分 (C )上午10时 (D )上午12时 (B ) (A ) (C ) (D ) 主视图 左视图 (第3题) (B ) (A ) (C ) (D ) (B ) (A ) (C ) (D ) 图① (第6(B ) (A ) (C ) (D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投影教案

教学内容:29.1投影(1) 教学目标: 1、经历实践探索,了解投影、投影面、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概念; 2、了角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区别。 3、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中有关投影的数学问题,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特征; 教学难点:在投影面上画出平面图形的平行投影或中心投影。 教学资源:多媒体 教学方法:自主阅读法,引导探索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你看过皮影戏吗? 皮影戏又名“灯影子”,是我国民间一种古老而奇特的戏曲艺术,在关中地区很为流行。皮影戏演出简便,表演领域广阔,演技细腻,活跃于广大农村,深受农民的欢迎。(有条件的)放映电影《小兵张嘎》部分片段 ---小胖墩和他爸在日军炮台内为日本鬼子表演皮影戏 (二)你知道吗 出示投影: 北京故宫中的日晷闻名世界,是我国光辉出灿烂文化的瑰宝.它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它由“晷面”与“晷针”组成,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中轴上产生投影,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晷针的影的长度发生变化,晷针的影子在晷面上慢慢移动,聪明的古人以此来显示时刻. 问题:那什么是投影呢?

出示投影让学生感受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投影现象。 一般地.用光线照射物体.在某个平面(地面、墙壁等)上得到的影子叫做物体的投影.照射光线叫做投影线,投影所在的平面叫做投影面. 有时光线是一组互相平行的射线.例如太阳光或探照灯光的一束光中的光线(如图).由平行光线形成的投影是平行投影.例如.物体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形成的影子(简称日影)就是平行投影. 由同一点(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例如.物体在灯泡发出的光照射下形成影子就是中心投影. (三)问题探究(在课前布置, 以数学学习小组为单位) 探究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和性 质和区别

29.1投影(1) 教案-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铁热木镇中学第二学期教案

一、引入新课。 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它由“晷面”与“晷针”组成,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晷针的影子在晷面上慢慢移动,聪明的古人以此来显示时刻。 (教师出示图片,引入新课。学生观察思考,初步感知。) 二、探究新知。 1.影子随处可见,请问你能举出生活中关于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形成影子的实例吗? 投影定义:一般地,用光线照射物体,在某个平面(地面或墙壁)上得到的影子,叫做物体的投影。照射光线叫做投影线,投影所在的平面叫做投影面。 2.观察下列图片,你认为太阳光线有什么特征? 太阳离我们非常遥远,太阳光线可以看成平行光线,像这样的由平行光线形成的投影是平行投影。 3.由同一点(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例如,物体在灯泡发出的光照射下形成的

影子就是中心投影。 (教师引导学生大胆举出身边的例子。学生小组内 合作交流,师生共同归纳得出投影及相关的概念。 教师投影,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平行投影的 概念。 教师结合实例引导学生识记中心投影。学生观察, 理解记忆中心投影。) 4.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的区别与联系。 5.应用举例:例1:(1)下图是两棵小树在同一时刻 的影子。请你在图中画出形成树影的光线。 (2)下图是两棵小树在同一时刻的影子。请你在 区别 联系 光线 物体与投 影面平行 时的投影 平行投影 平行的投射线 全等 都是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在某个平 面内形成的影子。 (即都是投影) 中心投影 从一点出发的投射线 放大(位似变换)

图中画出形成树影的光线。它们是太阳的光线下形成的还是灯光下形成的?画出同一时刻旗杆的影子,并与同伴交流这样做的理由。 6.课前小组活动:让太阳光照射一根竹筷,在矩形的白纸上形成投影;让太阳光垂直照射矩形白纸,改变竹筷的位置、方向,再观察竹筷影子的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课前实践、体验,课堂汇报交流。学生小组内合作交流,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教师出示问题。学生小组讨论解决。 教师引导学生课前实践、体验,课堂汇报交流。学生小组内合作交流,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三、巩固练习。 1.小军晚上到金明广场去玩,他发现有两人的影子一个向东,一个向西,于是他肯定的说:“广场上的大灯泡一定位于两人____________”。 2.两幅图表示两根标杆在同一时刻的投影。请在图中画出形成投影的光线。它们是平行投影还是中心投影?说明理由。

九年级上第四章视图与投影检测题12--九年级数学试题(北师大版)

1 2013-3-24 九年级上第四章视图与投影检测题1 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 三视图是中心投影 B 小华观察牡丹话,牡丹花就是视点 C 球的三视图均是半径相等的圆 D 阳光从矩形窗子里照射到地面上得到的光区仍是矩形 2.平行投影中的光线是 ( ) A 平行的 B 聚成一点的 C 不平行的 D 向四面八方发散的 3.在同一时刻,两根长度不等的柑子置于阳光之下,但它们的影长相等,那么这两根竿子的相对位置是 ( ) A 两根都垂直于地面 B 两根平行斜插在地上 C 两根竿子不平行 D 一根到在地上 4.有一实物如图,那么它的主视图 ( ) A B C D 5.如果用□表示1个立方体,用表示两个立方体叠加,用■表示三个立方体叠加,那么下面右图由7个立方体叠成的几何体,从正前方观察,可画出的平面图形是 ( )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6.在平行投影中,两人的高度和他们的影子 ; 7.小军晚上到乌当广场去玩,他发现有两人的影子一个向东,一个向西,于是他肯定的说: “广场上的大灯泡一定位于两人 ”; 8.圆柱的左视图是 ,俯视图是 ; 9.如图,一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 那么这个几何体是 ; 10.一个四棱锥的俯视图是 ; 二.解答题:(每踢10分,共50分) 11.如图所示:大王站在墙前,小明站在墙后,大王不能让小明看见,请你画出小明的活动区域。 A B C D 俯视图左视图主视图

2 2013-3-24 12.画出下面实物的三视图: 13.李栓身高88.1m ,王鹏身高60.1m ,他们在同一时刻站在阳光下,李栓的影子长为 20.1m ,求王鹏的影长。 14.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如下,请你画出它的立体图形: 15.为解决楼房之间的挡光问题,某地区规定:两幢楼房间的距离至少为40米,中午12时 不能挡光.如图,某旧楼的一楼窗台高1米,要在此楼正南方40米处再建一幢新楼.已知该地区冬天中午12时阳光从正南方照射,并且光线与水平线的夹角最小为30°,在不违反规定的情况下,请问新建楼房最高多少米?(结果精确到1米.732.13≈,414.12≈) 墙大 王俯视图左视图主视图 1(26)题

人教九年级数学投影教案精选版

人教九年级数学投影教 案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教学内容:投影(1) 教学目标: 1、经历实践探索,了解投影、投影面、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概念; 2、了角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区别。 3、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中有关投影的数学问题,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特征; 教学难点:在投影面上画出平面图形的平行投影或中心投影。 教学资源:多媒体 教学方法:自主阅读法,引导探索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你看过皮影戏吗皮影戏又名“灯影子”,是我国民间一种古老而奇特的戏曲艺术,在关中地区很为流行。皮影戏演出简便,表演领域广阔,演技细腻,活跃于广大农村,深受农民的欢迎。(有条件的)放映电影《小兵张嘎》部分片段 ---小胖墩和他爸在日军炮台内为日本鬼子表演皮影戏 (二)你知道吗

出示投影: 北京故宫中的日晷闻名世界,是我国光辉出灿烂文化的瑰宝.它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它由“晷面”与“晷针”组成,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中轴上产生投影,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晷针的影的长度发生变化,晷针的影子在晷面上慢慢移动,聪明的古人以此来显示时刻. 问题:那什么是投影呢 出示投影让学生感受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投影现象。 一般地.用光线照射物体.在某个平面(地面、墙壁等)上得到的影子叫做物体的投影.照射光线叫做投影线,投影所在的平面叫做投影面. 有时光线是一组互相平行的射线.例如太阳光或探照灯光的一束光中的光线(如图).由平行光线形成的投影是平行投影.例如.物体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形成的影子(简称日影)就是平行投影. 由同一点(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例如.物体在灯泡发出的光照射下形成影子就是中心投影.

2021年九年级数学章节专题测试及答案《视图与投影》

数学九年级下册 《视图与投影》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球体的三种视图是( ) A.三个圆 B.两个圆和一个长方形 C.两个圆和一个半圆 D.一个圆和两个半圆,在如图2中,图1的俯视图的是( ) 3,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三视图是中心投影 B.小华观察牡丹话,牡丹花就是视点 C.球的三视图均是半径相等的圆 D.阳光从矩形窗子里照射到地面上得到的光区仍是矩形 4,一天上午,小红先参加了校运动会女子100米比赛,过一段时间又参加了女子400米比赛.如图3A.甲图是参加100米的照片 B. 乙图不是参加100米的照片C.甲图是参加400米的照片 D. 乙图是参加400米的照片5,平行投影中的光线是( ) A.平行的 B.聚成一点的 C.不平行的 D.向四面八方发散的 6,在同一时刻,两根长度不等的柑子置于阳光之下,但它们的影长相等,那么这两根竿子的相对位置是( ) A.两根都垂直于地面 B.两根平行斜插在地上 C.两根竿子不平行 D.一根到在地上 7,人走在路灯下的影子的变化是( ) A.长→短→长 B.短→长→短 C.长→长→短 D.短→短→长 8,有一实物如图4,那么它的主视图是如图5的( ) 图1图2A D B C 乙 甲图3 A B C D 图5图4

9,如果用□表示1个立方体,用表示两个立方体叠加,用■表示三个立方体叠加,那么如图6由7个立方体叠成的几何体,从正前方观察,可画出的平面图形是如图7的( ) 10,在太阳光照射下,下面不可能是正方形的影子的是( ) A.三角形 B.正方形 C.长方形 D.圆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1 ,在平行投影中,两人的高度和他们的影子 . 12,一个物体由几块相同的正方体叠成,它的三个视图如图8所示,则①该物体共有______层;②最高部分位于_________;③一共需要 _______个小正方体. 正视图侧 视图 俯视图 13,如图9是某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则该立体图形的名称是 _______. 正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14,人在地上的影子,常常是早晚较长,中午时较短,这是因为___. 15,人站在门缝往外看时,眼睛离门缝越近,看到的范围越大,这是因为___. 16,小芳晚上到人民广场去玩,她发现有两人的影子一个向南,一个向北,于是她肯定的说:“广场上的大灯泡一定位于两人 ”. 17,圆柱的左视图是 ,俯视图是 .  18,如果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与俯视图都是一样的图形,那么这个几何体可能是__. 19,身高1.8m 的人站在高灯杆6.6m 的地方,影长2.4m,灯离地面____米. 20,如图10中的图(1)是棱长为a 的小正方体,图(2)、图(3)由这样的小正方体摆放而成的. 按照这样的方法继续摆放,自上而下分别叫第一层、第二层、…、第n 层.第n 层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为_____(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 当层数为10 时, 小正方体的个数为A B C D 图7图6图8图9

九年级数学下册投影同步测试(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下册投影同步测试(新版)新人教版29.1__投影__ 第1课时投影[见B本P88] 1.如图所示的物体的影子,不正确的是( B ) 【解析】太阳光线是平行的,故B错误. 2.下面哪幅图可能是早上9点钟天安门广场上国旗的影子( D ) 图29-1-1 A.(2) B.(3)C.(1) D.(4) 【解析】早上太阳在正东,影子在正西,太阳向南移动,影子向北移动,故选D. 3.某小区的健身广场上南北两端各有一棵水杉,下面哪一幅图可能是它们在灯光下的影子( A ) 图29-1-2 A.(1) B.(2) C.(1)(2)都可能 D.无法判断 【解析】连接树顶端和影子顶端的直线相交于一点即为灯光下的影子. 4.如图29-1-3,如果在阳光下你的身影的方向为北偏东60°方向,那么太阳相对于你的方向是( A )

图29-1-3 A.南偏西60° B.南偏西30° C.北偏东60° D.北偏东30° 【解析】由于人相对于太阳与太阳相对于人的方位正好相反,∵在阳光下你的身影的方向为北偏东60°方向,∴太阳相对于你的方向是南偏西60°方向. 5.如图29-1-4,在一间黑屋子里用一盏白炽灯照一个球,球在地面上的阴影的形状是一个圆,当把白炽灯向远处移动时,圆形阴影的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A ) 图29-1-4 A.越来越小 B.越来越大 C.大小不变 D.不能确定 6. 下面是一天中四个不同时刻两座建筑物的影子,将它们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C ) 图29-1-5 A.③①④② B.③②①④ C.③④①② D.②④①③ 【解析】西为③,西北为④,东北为①,东为②, ∴将它们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③④①②. 7. 如图,一束平行太阳光线照射到正五边形上,则∠1=__30°__. 图29-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