螯合剂对飞灰重金属处理效果分析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水泥固化与螯合稳定化重金属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水泥固化与螯合稳定化重金属固定的长效性比较1.前言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以下简称“飞灰”)由于富集多种重金属和二噁英类污染物,且产生量巨大,是我国危险废物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固化稳定化+填埋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飞灰处置方式,水泥和螯合剂则是最为常用的固化稳定化材料,形成了水泥固化和螯合稳定化两条工艺路线。
从各国工程实践来看,两种方法均有可能实现重金属浸出浓度“达标入场”的目标。
但由于两种材料对重金属固定机理不同,自身的化学稳定性也不同,在填埋场地球化学条件下,飞灰固化稳定化产物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老化,导致重金属固定的长效性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目前国内外在不同工艺固定重金属的长效性方面的研究还较为薄弱,造成飞灰固化稳定化工艺设计存在一定的盲区和误区。
本研究通过对比相同自然老化强度下飞灰水泥固化体系和螯合剂稳定化体系的理化特性和重金属浸出特性,采用地球化学模拟方法分析两种体系中重金属赋存的化学形态,揭示水泥固化和螯合剂稳定化两种技术对重金属固定的长效性差异及其作用机制,为飞灰固化稳定化材料选择、工艺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指导。
2.采样说明飞灰取自我国某生活垃圾机械炉排焚烧发电厂,烟气净化基本工艺流程为:SNCR+半干法(石灰浆)+干法(石灰粉)+活性炭喷射+布袋除尘。
飞灰水泥固化工艺中水泥采用的P.O. 32.5,投加量为20%。
螯合剂为高分子硫基有机物,用量为3%,固体含量40%。
飞灰水泥固化样品和飞灰螯合稳定化样品取自专门接受该焚烧厂飞灰的填埋场,均经历6年的自然老化,表层已遭受较为强烈的自然老化侵蚀,因此两种飞灰取样深度为地表之下15~20cm。
水泥固化飞灰样品记做Ce-6-FA,螯合剂稳定化飞灰样品记做Ch-6-FA。
样品的采集和制备参照《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和制样技术规范》(HJ/T20-1998),采样区域为20m*20m,采用棋盘式布点法设置25个采样点,将大块样品晾干、除杂、粉碎、筛分和混匀,采用圆锥四分法进行缩分,所得试样烘干后,密封放置于阴凉处保存备用。
复合螯合剂与液态螯合工艺协同强化垃圾焚烧飞灰固化—脱盐一体化技术及应用

复合螯合剂与液态螯合工艺协同强化垃圾焚烧飞灰固化—脱盐一体化技术及应用摘要: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包括垃圾填埋、堆肥和焚烧,其中垃圾焚烧已成为目前最常用的方式。
随着我国垃圾分类政策的推广和实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技术将再次迎来发展。
通过焚烧发电,不仅可以将垃圾回收/利用为能源,还可以减容80%以上。
综述了我国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的现状,重点介绍了飞灰成分定性与定量分析及螯合处置技术选用、污染物排放控制和智能焚烧,并展望了垃圾焚烧飞灰处置发展趋势。
关键词:垃圾焚烧;飞灰固化;螯合剂;传质;中试引言炉排炉垃圾焚烧发电技术是目前国内外现有垃圾处理技术中最先进、最有效、最广泛使用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技术。
它不仅能有效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能源,形成可再生的绿色动力,变废为宝,减少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排放,减轻温室气体效应,还能节约大量土地和耕地,消除可能发生的渗漏,避免地下水污染事件的发生,防止蚊虫飞散和异味排放,减少传染病的发生,美化和净化环境。
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并不能实现各种污染物的零排放或无排放,而只能通过现有的技术和设备,按现有的标准,对废水、废气、炉渣、飞灰的排放进行调控和限制,将污染物排放降低到一个可以稳定控制、对人类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污染影响最小的状态。
1垃圾焚烧发电综述在工业革命之前,各类废物都是通过自然直接降解的,但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人类产生的各类废物根本无法直接全部消解,在日常生活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物对环境产生愈来愈严重的负面影响。
人们认识到大量废物给自然造成的巨大负担,因此开始积极寻找各种方式和方法来处理废物。
垃圾处理前期是通过填埋方式来实现的,然而随着垃圾填埋场变得饱和,这种处理方法在环境邻避和土地占用等方面往往受到越来越多的制约。
我国到2023年要基本实现主要城市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满足条件的地区加快发展以焚烧为主的垃圾处理方式。
垃圾焚烧发电主要在六七十年代逐步开始发展。
有机螯合剂对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的稳定化试验研究

有机螯合剂对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的稳定化试验研究罗伟;李颖【摘要】选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和亚硫基二乙酸(TDGA)两种有机稳定剂药剂,研究其对焚烧飞灰重金属的稳定化效果.实验表明,焚烧飞灰浸取液中重金属浓度依次为:Zn (124.2mg/L) >Pb (27.98mg/L)>Cu(15.29mg/L) >Cd (7.68mg/L) >TCr (1.16mg/L),重金属Pb、Cd、Cu超出标准;在用EDTA和TDGA处理的稳定化样品浸出液中Pb、Cd、Cu、TCr的浓度随着有机螯合剂投加量的增加而减小,并且TDGA的处理效果优于EDTA;在TDGA投加量相同,且浸取剂pH在3到9的范围内时,随着pH的升高,Pb、Zn、Cu、TCr的浸出浓度逐渐减小,其中pH升高对Cd的浸出浓度影响较小;若有机螯合剂溶液与飞灰搅拌均匀,液固比的增加对螯合反应没有产生影响.【期刊名称】《四川环境》【年(卷),期】2018(037)005【总页数】6页(P19-24)【关键词】飞灰;重金属;有机螯合剂;稳定化【作者】罗伟;李颖【作者单位】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成都610041;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成都610041;四川省科院科技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051 前言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MSWI fly ash)是在生活垃圾焚烧后,被烟气净化系统和热回收系统(如锅炉、节热器等)收集到的颗粒物[1]。
产生的飞灰约占原焚烧垃圾总量的3%~5%[2]。
2014年我国各类危险废物产生总量为3 634万t,其中焚烧飞灰产量为400万t,占比达到了11%。
飞灰中可能含有大量的重金属、二噁英等有毒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可能会从飞灰中浸出,在环境中迁移转化,即使浓度较低也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3]。
由于重金属难以在自然条件下降解,且可通过生物放大转移至生物体内,对人体及其他生物造成伤害[4]。
DTCL螯合剂制备及其在飞灰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DTCL螯合剂制备及其在飞灰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也随之急剧增加。
固体废物焚烧处理技术因兼具“三化”特点,日益成为固体废物污染控制主导技术。
固体废物焚烧产生的焚烧飞灰是一类危险废物(hw18),其中富集了各种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焚烧飞灰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成为固体废物污染控制领域重大课题。
其中,新型高效有机高分子重金属螯合剂制备及其应用研究是本领域研究一大热点。
本文以天然高分子酶解木质素为原料,以甲醛为交联剂,在碱性条件下,合成出满足要求的中间产物木质素胺,再通入二硫化碳,合成出目标产物二硫代氨基甲酸型木质素(dithiocarbamic lignin,dtcl),并将其应用于飞灰重金属的稳定化。
关键词:dtcl螯合剂;制备;飞灰;稳定化中图分类号:tq330.493文献标识码:a固体废物产生量大,且成分和性质非常复杂,其既具有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的特性,又有潜在的资源化价值。
为了预防固体废物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在努力实现固体废物资源化同时,加强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十分必要。
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成为环保领域研究热点。
目前关于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主要有填埋处理、堆肥化处理、焚烧处理。
不仅减量化效果明显,而且无害化充分彻底,又能通过能量转化,日益成为固体废物污染控制主导技术。
焚烧技术虽然是一种有效的“三化”合一技术,但是焚烧固体废物在高温充氧的条件下燃烧,其中无机物特别是重金属类化合物,易于在飞灰和灰渣中富集,且被活化。
可见,焚烧飞灰中富集了各种重金属和二英,已被列入危险废物名录,(编号hw18[1])。
因此,随着固体废物焚烧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工程,随之而来的有关焚烧飞灰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日益迫切,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研究新热点。
1焚烧飞灰及处理技术1.1焚烧飞灰形成机理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的种类及含量决定于原固体废物的组成。
当固体废物进行焚烧处理时,其中的重金属发生迁移转化,从固相向气相中迁移,使烟气和飞灰中的重金属含量增加。
飞灰螯合剂研究进展与应用

—224—2018年第37卷第5期Shanghai Environmental Sciences飞灰螯合剂研究进展与应用The Research Progress and Application of Fly Ash Chelate Agent景学森 刘玉坤 邵 敏 胡建民 (上海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 200040)Jing Xuesen Liu Yukun Shao Min Hu Jianmin (Shanghai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200040)摘要 药剂稳定化是1种较常用的飞灰无害化处理技术,飞灰螯合剂可将飞灰中的重金属转化为难溶解、难迁移的络合物,使重金属离子得到固定,避免二次污染。
介绍了飞灰固化/稳定化处置方法。
评述了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及其衍生物(DTC)类螯合剂以及三巯基均三嗪三钠盐(TMT)类螯合剂的结构、作用及应用。
分析了这些螯合剂的效果及成本。
关键词:垃圾焚烧飞灰 螯合剂 急性毒性 应用Abstract Agent stabilisation is one of the useful technologies to dispose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ion (MSWI) fly ash. Fly ash chelate agent could convert heavy metals in fly ash into refractory and hardly -migratory complexes so that the heavy metal ions would be kept immobile to avoid secondary pollution. The solidifying/stabilising method for disposal of fly ash was introduced. Structures, actions and applications of some kind of the chelate agents were reviewed such as dithiocarbamate (DTC) and its derivatives, and trimercapto -s -triazine (TMT), whilst their effectiveness and costs were analysed as well.Key words :Refuse incineration fly ash Chelate agent Acute toxicity Application当前,焚烧处置是生活垃圾处置的首选技术,2011年底,我国共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厂109座[1]。
螯合剂对飞灰重金属处理效果分析

螯合剂对飞灰重金属处理效果分析摘要:以飞灰中富含的Pb、Cu、Zn为目标重金属,通过三种不同的重金属处理药剂对重金属进行实验研究。
选用K8120、福*宝、东*达三种稳定化药剂,分别向等量的飞灰中添加不同浓度药剂,分析各试剂对重金属的稳定化效果;然后对这些样品进行长达半年的跟踪实验,根据数据折线图研究药剂对飞灰中重金属的长期稳定性效果。
关键词:飞灰;重金属;稳定性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在不断增加,深圳市2011年全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13100吨/天,年增幅约为8%,预计至2015年底将达到17800吨/日。
其中约7500 吨填埋,约5000吨经已建成的七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处理,飞灰产生量约3.3万吨/年。
由于城市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飞灰中含有重金属等污染成分,属于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目前飞灰的去向只能是危险废物填埋场,而深圳市危险废物填埋场处理能力不足,因此为飞灰寻找一个新的出路成为一个急切的难题。
飞灰螯合稳定化技术是目前国内比较新兴的技术,具有无害化、少增容或不增容、处理成本比高温处理技术低廉等优点。
飞灰螯合稳定化技术是通过在飞灰中添加有机螯合剂或无机螯合剂,将飞灰中的重金属以螯合体的形式稳定下来,防止毒性浸出,由于生成的螯合体具有长期稳定性,因此通过螯合处理后的飞灰螯合体在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的前提下,可以进入一般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理。
目前在飞灰螯合药剂这一块,做的比较好的是日本。
本文通过对市面上比较好的三家厂商的的产品进行研究,分析对比这三种螯合剂对重金属的螯合效果及长期稳定化效果,以期为飞灰的螯合稳定化处理方式提供科学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一)材料飞灰样品:来源于南山某垃圾发电厂螯合药剂:东*达(液态)和栗田工业的K8120(粉状)、福*宝(白色粉末状)(二)仪器与试剂分光光度计、振荡器、原子吸收仪(三)分析方法将取的飞灰混合均匀后,分别取800克飞灰与三种螯合剂加水混合,搅拌均匀(东*达分别取4%,6%,8%,10%加25%水做四个样品;K8120分别取4%,6%,8%加25%水做三个样品;福*宝分别取8%,10%,12%加35%水做三个样品;外加一个空白样)。
生活垃圾飞灰螯合反应

生活垃圾飞灰螯合反应
首先,生活垃圾焚烧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方式,它可以将垃圾转化为能量,并减少垃圾的体积。
然而,焚烧过程会产生飞灰,其中包含了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和有机物。
为了减少这些有害物质的释放,可以采用螯合剂来进行控制。
其次,螯合剂是一种能够与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络合物的物质。
在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添加适量的螯合剂可以与飞灰中的重金属离子发生螯合反应,形成稳定的络合物。
这些络合物具有较低的溶解度和较高的稳定性,可以减少重金属的释放和迁移,从而降低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此外,飞灰螯合反应还可以改善垃圾焚烧过程中的燃烧效果。
螯合剂的添加可以促进垃圾的燃烧,提高燃烧温度和燃烧效率,减少有机物的生成和排放。
同时,螯合剂还可以抑制飞灰的粒径增长和聚结,减少飞灰的飘散和扩散,有利于飞灰的后续处理和利用。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螯合剂的选择和使用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螯合剂的稳定性、成本、环境友好性等。
不同的垃圾焚烧设施和飞灰特性可能需要不同的螯合剂和添加方式。
因此,在实际
应用中,需要进行充分的实验和研究,以确定最佳的螯合剂和添加条件。
总结起来,生活垃圾飞灰螯合反应是一种通过添加螯合剂来控制飞灰中重金属离子的释放和迁移的方法。
它可以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改善垃圾焚烧过程中的燃烧效果。
然而,螯合剂的选择和使用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进行实验和研究来确定最佳的应用条件。
垃圾焚烧飞灰螯合物重金属浸出检测及要点分析

为了尽可能避免误操作导致的结果偏差,本文将从飞灰重金属浸出方法、浸出实验中容易误操作的步骤进行分析,梳理形成飞灰浸出实验要求,为垃圾焚烧厂飞灰螯合物自检提供参考。
1 浸出实验分析1.1 浸出方法目前,固体浸出毒性浸出方法有硫酸硝酸法和醋酸缓冲溶液法两种。
苏文渐等[2]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对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浸出特性进行对比试验发现,醋酸缓冲溶液法相对于硫酸硝酸法重金属提取效率明显较高,尤其是Pb 。
因此,采取正确的浸出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对两种方法浸出过程进行对比分析表,如表1所示。
由于实验室接样时固体样品做浸出分析的一般常规采用硫酸硝酸法,因此,送样时一定要特别标注好检测方法。
0 引言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含有铅、镉、汞、铬等重金属和二噁英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一种环境激素类危险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危害极大。
因此,从根本上解决飞灰所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保障市民的身体健康,对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现代化城市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6.3规定,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经过处理后满足条件后,可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1]。
此标准的发布为飞灰处理处置提供了一条出路。
飞灰无害化技术研究过程中检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由于整个飞灰浸出毒性分析过程包括预处理和上机测定,前后约需24小时左右,步骤较多,指标也较多,其中部分步骤的正确执行对最终结果起决定性影响,但在普通试验分析中容易被忽视,从而导致最终结果严重偏离真实值。
垃圾焚烧飞灰螯合物重金属浸出检测及要点分析刘红 赵晓峰 彭贵芬(深圳市能源环保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00)摘要:由于垃圾焚烧飞灰螯合物重金属浸出毒性进场标准要求限值低,其样品预处理过程及检测分析环节出现操作失误都会引起检测结果的偏差,结合飞灰及飞灰螯合物自行检测操作经验,对其预处理及上机检测等过程中容易误操作环节进行总结说明,为飞灰自检及后期对外送检提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螯合剂对飞灰重金属处理效果分析摘要:以飞灰中富含的pb、cu、zn为目标重金属,通过三种不同的重金属处理药剂对重金属进行实验研究。
选用k8120、福*宝、东*达三种稳定化药剂,分别向等量的飞灰中添加不同浓度药剂,分析各试剂对重金属的稳定化效果;然后对这些样品进行长达半年的跟踪实验,根据数据折线图研究药剂对飞灰中重金属的长期稳定性效果。
关键词:飞灰;重金属;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tb484.4文献标识码:a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在不断增加,深圳市2011年全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13100吨/天,年增幅约为8%,预计至2015年底将达到17800吨/日。
其中约7500 吨填埋,约5000吨经已建成的七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处理,飞灰产生量约3.3万吨/年。
由于城市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飞灰中含有重金属等污染成分,属于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目前飞灰的去向只能是危险废物填埋场,而深圳市危险废物填埋场处理能力不足,因此为飞灰寻找一个新的出路成为一个急切的难题。
飞灰螯合稳定化技术是目前国内比较新兴的技术,具有无害化、少增容或不增容、处理成本比高温处理技术低廉等优点。
飞灰螯合稳定化技术是通过在飞灰中添加有机螯合剂或无机螯合剂,将飞灰
中的重金属以螯合体的形式稳定下来,防止毒性浸出,由于生成的螯合体具有长期稳定性,因此通过螯合处理后的飞灰螯合体在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的前提下,可以进入一般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理。
目前在飞灰螯合药剂这一块,做的比较好的是日本。
本文通过对市面上比较好的三家厂商的的产品进行研究,分析对比这三种螯合剂对重金属的螯合效果及长期稳定化效果,以期为飞灰的螯合稳定化处理方式提供科学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飞灰样品:来源于南山某垃圾发电厂
螯合药剂:东*达(液态)和栗田工业的k8120(粉状)、福*宝(白色粉末状)
(二)仪器与试剂
分光光度计、振荡器、原子吸收仪
(三)分析方法
将取的飞灰混合均匀后,分别取800克飞灰与三种螯合剂加水混合,搅拌均匀(东*达分别取4%,6%,8%,10%加25%水做四个样品;k8120分别取4%,6%,8%加25%水做三个样品;福*宝分别取8%,10%,12%加35%水做三个样品;外加一个空白样)。
然后根据《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醋酸缓冲溶液法(hj/t300)》做重金属
浸出毒性检测。
(四)飞灰的重金属选择分析
根据我们以往对市政环卫综合厂、南山垃圾发电厂、老虎坑垃圾发电厂的检测结果,深圳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的pb、cd、ni、cu、zn是比较容易超标的金属元素,在此次检测中,只针对这5种元素进行检测。
二、结果与分析
(一)药剂对焚烧飞灰的处理效果
在本次取样检测的飞灰样品中,空白样中cd、ni都没有检测出来,此次不作讨论,只针对pb、cu、zn三种元素进行讨论。
表1、飞灰重金属含量及加药处理效果 (mg/l)
三种药剂不同浓度剂量稳定后飞灰重金属浸出浓度如上表所示。
pb、cu、zn三种元素均随着药剂量的增加而有所减低。
k8120在添加浓度为4%和6%时,pb的浸出浓度均超出填埋标准,cu、zn 浸出浓度均满足填埋标准;在添加浓度为8%时,pb的浸出浓度满足填埋标准。
福*宝在添加浓度为8%和10%时,pb的浸出浓度均超出填埋标准,cu、zn浸出浓度均满足填埋标准;在添加浓度为12%时,pb的浸出浓度满足填埋标准。
东*达液态螯合剂在添加浓度为4%时,pb的浸出浓度刚好等于填埋标准,cu、zn浸出浓度均满足填埋标准;添加浓度为6%、8%、10%时,pb、cu、zn的浸出浓度均
满足填埋要求。
(二)药剂对飞灰的长期稳定化效果
1、药剂对pb离子的的长期稳定化效果
从k8120对pb离子的长期稳定效果来看,pb离子浸出浓度呈现一定程度的下降趋势。
当添加浓度为4%时,pb离子浸出浓度一直都在0.4mg/l以上;当添加浓度为6%时,第二个月开始,pb离子浸出浓度达到填埋标准,重金属稳定效果良好;当添加浓度为8%时,pb离子浸出浓度略有下降,之后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
福*宝对pb离子的长期稳定效果也比较好,一直处在一个比较平稳的水平上。
当添加浓度为8%和10%时,pb离子浸出浓度超出填埋标准,后期pb离子浸出浓度略有上升;当添加浓度为12%时,pb 离子浸出浓度达到填埋标准,重金属长期稳定效果良好。
东*达对pb离子的稳定效果比较好,在长期稳定性上呈现一种上升的趋势。
当添加浓度为4%和6%时,pb离子浸出浓度符合填埋标准,后期pb离子浸出浓度有所上升,超出填埋标准。
2、药剂对cu离子的的长期稳定化效果
原始灰样中cu离子的浸出浓度为52.2 mg/l,加药稳定后各个样品中cu离子浸出浓度都在8 mg/l以下,去除率最低都达到了85.2%,最高去除率达到95.2%,均达到了填埋标准。
从长期监测结果来看,k8120对cu离子的稳定效果在前4个月比较稳定,后期有
所上升,但还是远低于填埋标准;福*宝和东*达对cu离子的稳定性都比较好,在半年的监测中一直处于比较稳定。
3、药剂对zn离子的的长期稳定化效果
原始灰样中zn离子的浸出浓度为132.43 mg/l,加药稳定后各个样品中zn离子浸出浓度都在50 mg/l以下,去除率最低都达到了62.8%,最高去除率达到94.6%,均达到了填埋标准。
从药剂对zn离子的去除率来看,福*宝对zn离子的稳定效果最好,去除率能达到90%以上,从长期监测结果来看,三种药剂对zn离子的稳定性都比较好,在半年的监测中一直处于比较稳定,曲线波动不大。
三、结论
(一)k8120、福*宝、东*达对飞灰中的pb、cu、zn三种重金属稳定化效果明显。
将这三种药剂分别按照不同质量百分比投加到飞灰中进行稳定化试验,结果表明,3种药剂都对飞灰中的重金属具有明显的稳定化效果,使得浸出液中重金属浓度大大降低,cu、zn两种重金属都可以满足填埋标注;但是由于pb离子浓度较高,k8120在添加浓度达到8%时,pb离子才达到填埋标准;福*宝在添加浓度为12%时,pb离子浸出浓度满足填埋要求;东*达在添加浓度为6%时,pb离子浸出浓度满足填埋要求。
(二)在对三种药剂长达半年的跟踪实验过程中发现,这三种药剂对飞灰中的cu、zn三种重金属长期稳定性上都不错,稳定效
果比较好。
k8120对重金属离子的稳定性来看,随着时间的增加,pb离子的浸出浓度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cu离子的浸出浓度则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但还没有超出填埋限值要求,zn离子则是比较稳定。
(三)实验结果表明,生活垃圾焚烧飞灰重金属处理的难点是pb离子,其他金属离子都比较容易满足填埋要求,只要加药后pb 离子浸出浓度能够满足填埋限值,其他金属离子基本都能达到填埋要求。
参考文献:
【1】刘元元、王里奥、林祥等;城市垃圾焚烧飞灰重金属药剂配伍稳定化实验研究;环境工程时报,第1卷第10期;2007年10月.
【2】张后虎、何品晶、章骅等;有机磷酸hedp稳定垃圾焚烧飞灰重金属的研究;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第七卷第11期;2006年11月.
【3】蒋建国、王伟、李国鼎等;重金属螯合剂处理焚烧飞灰的稳定性实验研究;上海环境科学,2001.
【4】宋玉、张国卿、杨瑾;垃圾焚烧飞灰的稳定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污染防治技术,第19卷第5期;2006年10月。
【5】蒋建国、许鑫、张妍;城市垃圾焚烧飞灰的硅酸盐水泥稳定化效果研究;环境科学,第27卷第12期;2006年12月。
【6】邓友华、汪美贞,冯华军等;危险废物焚烧残渣中铜的浸出特性研究;科技通报,第28卷第7期,2012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