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胶袋基本知识及检验规范

塑料胶袋基本知识及检验规范
塑料胶袋基本知识及检验规范

塑料胶袋基本知识及检验规范

常用的食品包装胶袋多为聚乙烯薄膜制成,该薄膜无毒,故可用于盛装食品。还有一种薄膜为聚氯乙烯制成,聚氯乙烯本身也无毒性,但根据薄膜的用途所加入的添加剂往往是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具有一定的毒性。所以这类薄膜及由该薄膜做的塑料袋均不宜用来盛装食品。

胶袋的原料:

聚乙烯(Polyethylene,PE)

简称PE。是乙烯进行加聚而成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聚乙烯是世界上公认的接触食品最佳材料。无毒、无味、无臭,符合食品包装卫生标准。聚乙烯薄膜,轻盈透明,具有防潮、抗氧、耐酸、耐碱、气密性一般,热封性优异等性能。是塑料包装印刷用量最多、最重要的材料。

PVC--聚氯乙烯

聚氯乙烯简称PVC,分子式为(CH2—CH2)n,是乙烯基聚合物中最主要的一类,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聚乙烯的第二大塑料品种。

Shrinkfilm--收缩薄膜

收缩薄膜(Shrinkfilm),是一种在生产过程中被拉伸定向,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热空气处理或红外线照射便会收缩的热塑性塑料薄膜。热处理后,薄膜就紧裹在被包装物上,收缩力在冷却阶段达到最大值,并能长期保存。

LDPE--低密度聚乙烯

低密度聚乙烯,简称LDPE是各国塑料包装印刷工业中用量最大的品种。比重为0.92~0.93,能浮于水。结晶度低(60%),在压力1000~3000kg/C㎡进行本体聚合,故又称高压聚乙烯。在23摄氏度时,密度在0.92左右。适用于食品包装、纤维制品包装、日化用品包装。[1]

HDPE--高密度聚乙烯

高密度聚乙烯,简称HDPE。用低压聚合而成,故又称低压聚乙烯。呈乳白色,表面光泽较差。加工薄膜可用吹塑法和T模挤出工艺。耐热耐蒸煮,耐寒耐冷冻,防潮、防气、隔绝性能好,并不易破损,强度为LDPE的二倍。极易开口。

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

双轴向拉伸聚丙烯薄膜,也称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英文缩写代码BOPP,其特点为拉伸分子定向,机械强度、对折强度、气密度、防潮阻隔性优于普通塑料薄膜。以单位面积和玻璃纸相比,

单价低于玻璃纸。由于这种薄膜透明度极好,里印后再现色彩格外光亮美观,是塑料复合软包装的重要基材。

胶袋的毒性鉴别

聚乙烯薄膜(无毒性)

薄膜呈乳白色,半透明状(几层叠起来观察尤其明显),摸起来较润滑,好像表面上涂有蜡层,用力抖动,声音发脆,遇火易燃,火焰黄色,燃烧时有粘液滴落,并有蜡烛燃烧时的气味。如:PE 聚氯乙烯薄膜(一般有毒性)

如不加色素,为透明状,摸起来其表面有些发粘,用力抖动,声音低沉,遇火不易燃烧,离火焰即熄,火焰呈绿色。如:PVC

胶袋的现状: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胶袋的通知》,通知要求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胶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胶袋。

塑料胶袋必须明码标价,并另行收款。通知规定,商品零售场所不得无偿提供或将塑料胶袋含在商品总价内收取。同时相关部门将制订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胶袋有偿使用的具体管理办法,逐步形成有偿使用塑料胶袋的市场环境。

胶袋的发展方向:

恶臭的粪便能变成日常生活中需要的物品吗?这不是科幻小说,而是真真切切地被一群大学刚毕业的美国年轻创业者们实现了的。这个设想听上去难以置信,但细细研究之后,却让人不得不钦佩它创意的绝妙之处。这些年轻的创业者们用微生物消化有机肥料中的碳,把它转变为塑料胶袋的原料。这种原料制成的塑料产品被丢弃之后,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降解。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粪便处理问题,还能降低塑料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降低了塑料制品对石油的依赖性。

这种塑料制品不仅能在被丢弃之后在垃圾场降解,植入人体后也可以被降解,而且无毒副作用,也不会产生发炎等排斥现象,这就使得这种塑料在生物医疗上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比如可以制成可吸收医用缝合线,以及免拆除的临时支架或导管等。

这种PHA制成的塑料,降解时间平均为一年半。若是放在货架上或柜橱里,可以储存更长时间。但若是把它们丢到垃圾填埋地、混合肥料堆甚至是海洋里,便会很快降解,且不留任何有害物质。据统计,在北太平洋海域中就漂浮着一亿吨不可降解的塑料,危害着海洋生物,破坏了食物链。应用这一新科技,便有望大大降低塑料对环境的损害。

传统的粪便处理方式主要是焚化或化学处理,这些方法成本高,并会将有机碳元素转化为大量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加重温室效应。传统的塑料从石油中提炼而来,把有限的石油转化为不可降解的白色垃圾,危害环境。而这一创新科技一箭双雕,巧妙利用自然界中的微生物转化,“变粪为宝”,在减少污染的同时又产生了经济效益。

虽然现在这家公司还处于起步试行阶段,每天仅可以处理几吨的粪便淤泥,只产生几十公斤的塑料原料,但该公司已经获得鼓励在水资源领域进行创新的“狩猎女神项目”、2010年“水资源创新领导”等奖项,并获得了一定的投资。

人们有理由希望这项技术可以被广泛采纳和使用,也希望这样对环境友好的商业创意层出不穷,证明环保与效益并不一定背道而驰。通过智慧地创新,环保与效益也可以完美统一。

胶袋的危害:

胶袋的确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是这一时的方便却带来长久的危害。

胶袋回收价值较低,在使用过程中除了散落在城市街道、旅游区、水体中、公路和铁路两侧造成“视觉污染”污染外,它还存在着潜在的危害。不易被天然微生物菌降解,在自然环境中长期不分离。这就意味着废塑料垃圾如不加以回收,将在环境中变成污染物永久存在并不断累积,会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

胶袋的种类:

1、高压聚乙烯胶袋

2、低压聚乙烯胶袋

3、聚丙烯塑袋

4、聚氯乙烯胶袋

5、复合胶袋胶袋的种类:1、胶袋材料: HDPE胶袋,LDPE胶袋,EVA胶袋,CPE胶袋,PPE胶袋,OPP 胶袋,PP胶袋,PVC胶袋等.2、在深圳比较专业的胶袋厂有深圳奇力辉胶袋厂,有十多年的生产经验,可提供设计,制版,生产一条龙服务.

关于晶点的形成原因及消除方法

关于晶点的形成原因及消除方法

晶点是胶袋工业普遍存在的技术问题。对透明胶袋来说,晶点明显影响透明胶袋的外观。

对要求印刷品质较高的胶袋来说,晶点是造成印刷“白点”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大面积的胶袋印刷,晶点所造成的“白点”废次品,是胶袋工业生产工艺上一项较大比例的损耗。因此,控制晶点的产生,消除晶点的成因,是提高胶袋工业技术水平的重要工艺环节。

(一) 什么是“晶点”

晶点实际上是“过度聚合物”,即:“晶点”部位聚合物的分子量要高于周围同种聚合物的分子量。由于分子量高,因此,晶点部位聚合物具有较高的熔点。在熔化时,熔体具有较高的粘度。晶点部位聚合物在吹膜时,不能与周围的同种聚合物相互均匀分散、混合,并在熔体吹成薄膜后,先于周围的同种聚合物凝固。因此,形成“箭头状”或“球状”过度聚合物的凝固体,习惯上被称为“晶点”。

(二) 晶点产生的原因

聚合物之所以产生晶点,是因为

(1) 聚合物中有残留的催化剂。

(2) 聚合物熔体粘滞于生产设备(包括聚合设备及吹膜设备)钢铁表面,在高温下,残留的催化剂对聚合物继续进行催化聚合作用,因此形成过度聚合物。(3)

聚合物中所含的氧,也会使聚合物熔体产生晶点(加入一定数量的抗氧剂,有防止氧对晶点的产生作用)。

晶点来自两个方面:由聚合工艺所造成的晶点。不同的聚合设备及工艺,对晶点的生成有不同的影响。例如:一些名厂原料,因生产技术高,聚合物中残留的催化剂含量低,设备结构好,因此,原料本身所含的晶点少。但

一些品质较差的原料,因生产技术及设备问题,造成原料本身所含的晶点多。(2)

由吹膜工艺所造成的晶点。例如:好的吹膜设备所吹制的薄膜,晶点少。差的吹膜设备所吹制的薄膜,晶点多。

(三) 减少或基本消除晶点的方法

综上所述,在薄膜吹制工艺中消除晶点,主要有两个途径:

(1)提高加工设备的滤网细度(例如:将滤网改为120目,甚或150目-用于超薄膜吹制)。

(2)在生产过程中添加钢铁表面润滑剂,使被加工的聚合物熔体不能粘滞于吹膜设备表面。

从生产工艺上来说,虽使用较细的滤网可滤除大部份聚合物中的原生晶点,同时亦可滤除吹膜设备螺杆及炮筒部位因聚合物粘滞于钢铁表面所造成的晶点,但问题是设备背压因此提高,对某些陈旧吹膜设备来说,难以做到。因此,依靠勤换滤网,也能对控制晶点提供帮助。

到目前为止,在国际上,最有效的晶点控制手段是采用高性能的氟工艺助剂。高性能氟工艺助剂,由于它的聚合物分子具有高极性的特点,使它能从烯烃类聚合物(例如:PE,PP)

熔体中迅速逸出,并粘附于设备的钢铁表面,从而消除了聚合物熔体在设备钢铁表面的粘滞层。因此,聚合物熔体能持续匀速地被推动前进,消除了粘滞于钢铁表面的聚合物熔体过长时间受热的现象,防止了残留的催化剂对聚合物的持续聚合,最终防止了在薄膜吹塑加工工艺中所产生的晶点。

另一方面,由于氟工艺助剂也能粘附于滤网表面,使聚合物熔体流经滤网的阻力下降。因此,氟工艺助剂的使用,为采用较细的滤网提供了工艺条件。而较细滤网的采用,对滤除由聚合物生产时所产生的原生晶点,是重要的工艺措施。

本公司所生产的流动改性剂母料PPAM-01,经过多家生产厂家使用证明,对控制及消除聚烯烃吹膜所产生的晶点,有良好的效能。使用72小时后,吹膜设备中的残留过度聚合物一般均被清除。所吹制的薄膜,基本上已无由吹膜设备而造成的大颗粒晶点。即使有晶点,数量也大为减少,而且直径也小。因此,胶袋更为美观。同时,由晶点所造成的印刷“白点”基本消除,使由晶点而造成的胶袋废次品大幅度下降。所节省的废次品成本,足以抵销因使用该助剂而增加的附加用料成本。

胶袋“起白粉”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对服装包装用胶袋,“起白粉”问题严重影响与买价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起白粉”问题始终困扰几乎所有生产服装袋的胶袋厂。实际上,这个问题是容易解决的。

(一)胶袋“起白粉”是甚么化学物质?对胶袋生产有哪些不利影响?

只有知道“白粉”是甚么化学物质,并追究它从哪里来,才能有效地找到解决胶袋“起白粉”问题的方法。

“白粉”—的化学成份是“硬脂酸锌”。英文名称:Zinc

Stearate。由于是锌盐,具有很高的白度及一定的“遮色力”,其白度近似白色颜料。因此,当它沾在深色服装表面,就显得很白。又因为它是脂肪酸盐,有滑腻而黏的表面物理特性,使服装被沾污后,很难清除,除非将服装重新洗涤,否则是几乎擦不掉的。

胶袋表面“起白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印刷和封口。如上所述,由于硬脂酸锌有滑腻而黏的表面物理特性,因此,也会积聚于印刷设备橡胶辊表面,形成一层白色的粘结物—硬脂酸锌积聚体。硬脂酸锌积聚体经常会从胶辊表面脱落,粘在薄膜表面,造成较大面积的印刷“白点”,产生印刷废品。此外,如粘于胶袋表面的硬脂酸锌积聚体正恰位于封口线部位,则会形成封口不良,产生废品。

(二)为甚么塑料原料中含有硬脂酸锌?

聚乙烯合成时,必需使用催化剂,因此,不可避免地有少量催化剂残留于胶粒中。硬脂酸锌被作为残留催化剂的“中和”剂,添加于聚乙烯胶粒。但实际上,所需的加入量很小。

PE胶粒中所含的少量用于中和残留催化剂的硬脂酸锌,并不会造成在胶袋表面“起白粉”。

问题出在许多PE胶粒生产厂将硬脂酸锌作为开口/爽滑剂,或作为改善熔体流动性的加工助剂,以较高的比例加入PE胶粒。因此,造成在吹膜时,硬脂酸锌从PE

熔体中大量逸出于薄膜表面。薄膜表面的大量硬脂酸锌,即是造成胶袋“起白粉”的原因。

(三)胶袋“起白粉”的解决方法

改变选用PE原料品种,是从根本上解决胶袋“起白粉”的方法。

PE胶粒中含有较大量的硬脂酸锌,在某些场合下,并非不妥。例如:生产重包装用胶袋、一般品质的,并不用于服装包装的胶袋等。但如生产要求较高透明度的胶袋、要求精细铜版印刷的胶袋、用于包装服装的胶袋,PE 原料中的硬脂酸锌含量必需控制在很低的水平。

因此,采用不含开口剂及爽滑剂的纯PE原料是解决胶袋“起白粉”的重要措施技术。因为纯PE原料中所含的硬脂酸锌比例很低。

产品分类:

①按类型分:PE骨袋(又名由任袋、夹链袋)、PE平口袋、拉链袋、PE四方袋、气球袋、串绳袋等。

②按材料分:PE袋、PP袋、OPP袋、PVC袋等。

③按外观分:光身袋、印刷袋等。

④按颜色及透明度分:全透明、有色透明、非透明等。

胶袋检验标准

目视:

产品在距离40w日光灯下60cm到120cm范围内,目视距离20cm至40cm范围内、对特别部分可在60cm处、目光与水平夹角45°±15°进行目视检查,判定时间为3秒。必要时,必须配合限度样品(用于弥补标准的不足或使用标准不便时辅助检验)进行检验。

试验:

印刷掉色与否;静电性能、封合性能、开口性能是否符合要求、骨口开合(5次)是否顺畅、有无错位、松紧是否合适。

检验项目和不良判定

①严重缺点(CR):产品(材料)根本不能使用、达不到产品设计要求或影响人的生命及安全。

②主要缺点(MA):产品(材料)外观差、使用的性能显著降低或不能达到期望的目的。

③次要缺点(MI):产品(材料)外观不良,但只影响视觉,不影响正常使用功能。

[本公司的厚、长、宽公差标准]

●骨袋:厚度公差为±0.002mm,长宽公差为﹢5/﹣2mm。

●平口袋:厚度公差为±0.003mm,长宽公差为﹢3/﹣0mm。

●四方袋:高度公差为1cm。

若客户有特殊要求时,以客户特殊要求为准。

[本公司的孔位偏差标准]

●骨袋:与样板的位置偏差在5mm以内。

●平口袋:与样板的位置偏差在5mm以内;手工打孔在10mm以内。

若客户有特殊要求时,以客户特殊要求为准。

[本公司的印刷内容位置偏差标准]

●骨袋:与样板或客户要求的位置上下偏差在5mm以内。

●平口袋:与样板或客户要求的位置左右偏差在5mm以内;上下偏差在2mm以内。若客户有特殊要求时,以客户特殊要求为准。

[抗静电剂的比例]

抗静电剂在原料中的比例一般为:夏季(或气温较高时)为2.5%,冬季(或气温较低时)为3%。可以根据具体条件(如对抗静电效果的要求程度、加工条件等)适当调整。

[其它性能标准]

拉伸强度:PE袋≥10MPA;PP袋≥120MPA(纵向)/200MPA(横向)。

断裂伸长率:PE袋≤150%; PP袋≤180%

热收缩率: PP袋≤5(纵向)/4(横向)

封边强度: PE袋≥20N;PP袋≥20N

此部分性能仅为客户要求时用于检验的标准。

[品质检验方法及抽样标准]

品检员在首件及巡检时对制程中的半成品或成品进行检验时必须依此标准执行:

1.出筒工序

①首件检验:

先查看卷料颜色是否与样板相符、透明度是否良好、有无起粒、疤点、疤线,有红边要求的是否加红边、印刷料要进行附着边测试(见下一部分);然后在正在运行的卷料上测量其厚度和宽度(若是骨袋,即切成成品后的长度:包括全长、内长/骨下长、骨上长)是否与规格相符,至少必须测量3米才可以进行判定,以免机台还没调试稳定就下判定,导致切出的袋子长短不一(大小袋)、厚度不均匀等不良现象;在料宽与厚度判定OK后,用手测试锁骨松紧/开口性能,查看割边有无锯齿状、膜料有无折皱、污渍、黑点、磨花、划伤、线条等外观不良、查看收料松紧是否合适。若以上项目有不良,马上知会操作人员处理,在以上项目都判定OK后,通知操作员可以正常生产,然后在《首件检验记录表》上作好记录。

②巡检:在正在运行的卷料上每隔40公分左右测量1次厚度及卷料的宽度(若是骨袋,即切成成品后的长度:包括全长、内长/骨下长、骨上长),共测5次;同时在此过程中测试锁骨松紧/开口性能,查看膜料有无起粒、疤点、疤线、折皱、污渍、黑点、磨花、划伤、线条等外观不良、割边有无锯齿状,最后查看收料松紧是否合适。若有前述不良,用笔在膜料上作好显眼标记,以方便切袋员工在切袋过程中自检时易于发现和挑出,同时知会操作员调机改善。每台机每次巡检(每1.5小时至少巡检一次)完后,在《巡检记录表》上作好记录。

2.印刷工序

①首件检验:首先查看印刷所用的材料规格(结合卷料料头的标识和测量卷料的厚度与宽度两者综合判断)是否与生产单相符,若不符,马上查明原因:是印刷员工拿错卷膜还是出筒员工写错标识。若是印刷员工拿错膜料,马上更换;若是出筒员工写错标识,对此前4小时内出筒生产的半成品进行追溯检验(对每一卷料都进行标识检查),标识错误的进行更正。然后查看印刷内容、位置、颜色、相邻两个印刷内容的长度是否与生产单、样板相符,若不符,马上查明原因,予以更正。接着进行附着力测试(见下一部分),附着力测试若不OK,马上知会操作员,重新换料印刷(需重新进行首件检验),不合格已印刷卷料割下报废,对此前4小时内出筒半成品进行追溯检验(对每一卷料都进行测试),不合格未印刷卷料重新进行电晕处理。附着力测试OK后查看印刷内容套位是否准确。若不准确,要求操作员重新调机直至套位准确。最后检查印刷的效果和外观:非印刷部位有无污染,印刷内容有无模糊(或不清晰、色淡)、飞油、油污、露白、重影、积墨、内容残缺、花点或网点,起毛、毛丝等不良。若以上项目有不良,马上知会操作员割下报废或作好标记,以方便切袋员工在切袋过程中自检时易于发现、能及时处理。在以上项目都判定OK后,通知操作员可以正常生产,然后在《首件检验记录表》上作好记录。

②巡检:首先进行印刷内容的附着力测试(见下一部分),附着力测试若不OK,马上知会操作员,重新换料印刷(需重新进行首件检验)并对此前此款印刷半成品进行追溯检验(对每一卷料都进行测试),不合格印刷半成品报废处理,不合格物料重新进行电晕处理。附着力测试OK后要求操作员停机查看以下项目:套位是否准确、非印刷部位有无污染,印刷内容颜色是否相符、有无模糊(或不清晰、色淡)、飞油、油污、露白、重影、积墨、内容残缺、花点或网点,起毛、毛丝等不良。对这些项目的检查必须在卷料长度的0.5米以上。若有前述不良,用笔在膜料上作好显眼标记(以方便切袋员工在切袋过程中自检时易于发现和挑出),同时知会印刷操作员改善。每台机每次巡检

(每1.5小时至少巡检一次)完后,在《巡检记录表》上作好记录。

3.切袋及手工工序

①首件检验:先查看切袋所用的材料规格(结合卷料料头的标识和测量卷料的厚度与宽度两者综合判断)是否与生产单相符,若不符,马上查明原因:是切袋员工拿错卷膜还是上工序员工写错标识。若是切袋员工拿错膜料,马上更换;若是上工序员工写错标识,对此前4小时内上工序相关作业员生产的半成品进行追溯检验(对每一卷料都进行标识检查),标识错误的进行更正。接着对切出的胶袋的尺寸规格进行测量(每次5PCS),不OK则要求操作员重新调尺寸。然后进行封合性能和锁骨性能试验并检查切口是否对称和整齐、封口是否对称、产品外观有无变形或异形。确定胶袋的封合性能是否良好,不OK则要求操作员重新调温。若锁骨性能不良的提醒切袋操作员注意,后续可能还会出现此类不良。若有切口、封口不良或变形要求作业员调机改善。最后对胶袋的外观(每次10PCS)进行检查:有无起粒、疤点、疤线、黑点、油污、皱折、磨花、划伤、线条、毛边、印刷不良。若以上项目有不良,马上知会操作人员作出相应的处理。

同时检查包装所用材料和方式是否正确,小包装的效果(有无不平整、不美观、不结实)和外观(有无油污或脏污)是否良好。在以上项目都判定OK或处理方法落实后,通知操作员可以正常生产,然后在《首件检验记录表》上作好记录。

②巡检:首先对1.5小时内切出的产品随机抽样300PCS(一般为3小包)进行尺寸规格(在300PCS 中抽检5PCS)、封合性能(在300PCS中试验2PCS)、锁骨性能(在300PCS中抽检5PCS)检查。然后对抽样的300PCS的切口封口形状、印刷效果、外观有无起粒、疤点、疤线、黑点、脏污、油污、皱折、磨花、破损、划伤、线条、毛边、有无混装进行全数检验。最后对此三包产品进行点数,以防短装,多装,不够补足,多装取出,并提醒员工注意。

以上步骤若有不良,对1.5小时内生产的产品进行追溯(全检),并知会领班要求切袋作业员进行相应的改善处理。

每台机每次巡检(每1.5小时至少巡检一次)完后,在《巡检记录表》上作好记录。

[胶纸试验(附着力测试)]

1.出筒检验或出筒半成品检验:每1.5小时从筒卷料上挖下一块胶膜,然后用油墨均匀涂在胶膜上,风干,铺平后粘上胶粘带,然后依三部分的②③④步进行判定。

2.印刷检验,将胶粘带迅速按在卷料的印刷内容上,然后将胶纸与印刷面拉开,重复3次。若胶粘带上粘有印墨,则此印刷面印刷附着力不合格。

3.印刷半成品或成品检验:

①从印刷袋中随机抽取3pcs样品、铺平后粘上胶粘带。

②手指并拢摩胶粘带4次,使胶粘带与印刷袋充分粘连,然后将胶纸与印刷面拉开,每袋重复3次。

③印刷面不掉墨,此印刷面印刷附着力合格。

④印刷面掉墨,此印刷面印刷附着力不合格。

[封合性能试验]

为检验时用双手捏住封口线两侧,两手一起用力向外拉,逐渐加大力度,若封口线裂开,则此批产品不合格;若其它部位先破裂(比如用手捏的地方),而封口线不破裂,则此批产品合格。平袋也可先充足气,合住袋口,用手在袋外施加压力,若其它部位先破裂,而封口线不破裂,则此批产品合格。若封口线破裂,则此批产品不合格。

进料检验、成品检验和出货检验时每批试验3pcs;首件检验时每次试验直到OK为止;巡检时每1.5小时试验2pcs。

五金件、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

五金件\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 1目的 本标准定义五金件、塑胶件产品外观品质的基本要求,并确立允收、拒收的准则。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同现有产品所使用的五金件和塑胶件。 3职责和权限 3.1 开发部:对本标准的制定提出指导并提供相关的设计要求。 3.2 生产部:负责对本标准提出改善建议。 3.3 品质部:负责本标准的制定和升级换版。 4定义 4.1 表面重要度定义 A级面:产品正常使用时经常看到的面,如面板,前壳,产品的上表面、正面。 B级面:产品正常使用时不经常看到的面,如产品的后面、侧面等。 C级面:产品在移动或被打开时才能看到的面,如产品的底面,内部零件的表面等。 4.2 缺陷定义 4.2.1 五金件(包括喷粉、丝印)常见外观缺陷定义 4.2.1.1 变形:零件整体或局部有弯曲、凹凸、不平、不直,有明显的形位偏移。 4.2.1.2 毛刺:金属表面、边缘出现余屑和表面极细小的金属颗粒。 4.2.1.3 压痕:零件表面的呈不规则的浅沟。 4.2.1.4 生锈/氧化:暴露在空气中的金属表面发生的化学反应。 4.2.1.5 零件松脱:冲压螺母、螺柱等松动、脱落,铆钉松脱等。 4.2.1.6 划伤:由尖锐物件在零件表面造成的沟痕。 4.2.1.7 软划伤:沒有明显深度的划痕(无手感,但肉眼能明显看出)。 4.2.1.8 露底:露底为该喷的部位没喷或喷涂厚度过薄,可看见底色。 4.2.1.9 气泡:有气泡或无附着力的喷涂区域。 4.2.1.10 杂质:喷涂面上的外来物。 4.2.1.11流痕:喷涂涂料过多且不均匀干燥后导致的流痕。 4.2.1.12尺寸偏差:因加工设备的精度不够,导致产品尺寸偏差超过设计允许水平。 4.2.1.13色差:同一产品上喷涂面颜色不一致或同一批产品里喷涂颜色不一致。 4.2.1.14 丝印不完整:字体、符号、图案印刷不完整 4.2.1.15 锯齿边状:字体、符号、图案边缘不圆滑,拖尾。 4.2.1.16 字体倾斜:字体、符号、图案丝印倾斜。 4.2.1.17 丝印颜色不对:油墨颜色不对。 4.2.2 塑胶件(包括喷油、丝印)常见外观缺陷定义 4.2.2.1 缺料:塑件边缘光滑,形状不规则,有不齐整之感。

最新胶袋检验标准规范

胶袋检验标准规范 1. 目的: 为了品质人员检验时或生产部门与品质部门发生标准争执时提供判断依据;防止不合格制品 流入下道工序及不合格成品交付给客户;让客户对本公司的产品品质信任和满意。 2. 使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所有产品检验标准。适用于采购进料、外协、吹膜、印刷、封切或电压、 手工、包装、出货等各阶段的检验。其中将引用到MIL-STD-105E抽样计划表。 3 .检验规范: a. 检验员:要求矫正视力1.0以上、无色盲、熟悉产品的特性。能运用抽样计划进行抽样检验,并主动及时处理品质异常情况。 b. 检验程序: ①进料检验:接材料单----内容核实----抽样----检验----判定----记录 ②制程检验:(首件检验与巡检)提取样品—检验—判定—记录。 ③最终检验:接报验单----内容核实----抽样----检验----判定----记录 4.产品分类: ①按类型分:PE骨袋(又名由任袋、夹链袋)、PE平口袋、拉链袋、PE四方袋、气球袋、串绳袋等。 ②按材料分:PE袋、PP袋、OPP g、PVC袋等。 ③按外观分:光身袋、印刷袋等。 ④按颜色及透明度分:全透明、有色透明、非透明等。 5.目视: 产品在距离40w日光灯下60cm到120cm范围内,目视距离20cm至40cm范围内、对特别部分可在60cm处、目光与水平夹角45° 土15°进行目视检查,判定时间为3秒。必要时,必须配合限度样品(用于弥补标准的不足或使用标准不便时辅助检验)进行检验。 6.试验:(CR=0 印刷掉色与否;静电性能、封合性能、开口性能是否符合要求、骨口开合(5次)是否顺畅、

有无错位、松紧是否合适。 7.检验 7.1全数检验(全检):将送检批的产品或物料全部加以检验而不遗漏的检验方法。 适用于以下情形: ①批量较小,检验简单且费用较低; ②产品必须是合格; ③产品中如有少量的不合格,可能导致该产品产生致命性影响。 ④一般情况下样品都需要全检。 7.2抽样检验:从一批产品的所有个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检验,并根据样本的检验结果来判断整批产品是否合格的活动,是一种典型的统计推断工作。 ①适用于以下情形:a. 对产品性能检验需进行破坏性试验; b. 批量太大,无法进行全数检验; c. 需较长的检验时间和较高的检验费用; d. 允许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品存在。 ②抽样检验中的有关术语: a. 检验批:同样产品集中在一起作为抽验对象;一般来说,一个生产批即为一个检验批。可以将一个生产批分成若干检验批,但一个检验批不能包含多个生产批,也不能随意组合检验批。 b. 批量:批中所含单位数量; c. 抽样数:从批中抽取的产品数量; d. 不合格判定数(Re):Refuse 的缩写,即拒收; e. 合格判定数(Ac):Accept 的缩写,即接收或称允收; f. 合格质量水平(AQL):Acceptable Quality Level 的缩写。格品 般来讲就是可接收的不合 率。 7.3抽样方案的确定(如何进行抽样检验): 我厂来料及成品出货检验采用的抽样方案根据国际标准《逐批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来设计。具体步骤如下: ①确定产品的质量判定标准:见下表(第10部分)。 ②选择检查水平:一般检查水平分I、U、川;特殊检查水平分S-1、S-2、S-3、S-4。 一般情况下,采用一般水平U。 ③选择合格质量水平(AQL : AQL是选择抽样方案的主要依据,应由生产方和使用方共同商 ④确定样本量字码,即抽样数

塑料袋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docx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页数:第1页/共1页版本:部品类别塑料袋(887)抽样标准C=0 抽样计划表文件编号 关键部品:□是■ 否ESD部品:□是■ 否MSD部品:□ 是■ 否安全部品:□安全部品□ EMC关键部品■ 否 检验工具 /AQL值 序检验项目方法检验依据检验内容及要求(可采取图示) 验收水平 包标识目视AQL=外包装贴有产品编号、数量、生产日期、检验合格证、无铅标签。 装 A =0 1完整性目视C规格书以相同的数量包扎成捆,外包装用大塑料袋,包装整体无破损且有效地保护产品,物料未受潮、 R e=1 未受污染。 日期目视质保来料应为 6 个月内生产的产品 外产品外目视1)表面应平整、清洁,无气泡及因塑化不良形成的“水纹”、“云雾”等线状条纹、粒点状物; 观观2)烫缝线位置、宽度及纹路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平整、无歪斜、封空、无破损,不得有烫焦及 不牢; 2图纸或规3)材质应符合规格书或图纸要求一致; 格书4)塑料袋不得有破损、开裂或袋口不易打开等影响使用的缺陷; 5)若表面印刷图文应清晰、深浅一致,文字图案内容及色彩、位置正确; 6)带密封口的塑料袋密封紧密,无空气外漏; 7)塑料袋开口方式应符合图纸或规格书的要求。 结构尺寸卷尺、千分尺样品1)用卷尺测塑料袋的有效尺寸、应符合规格书或图纸的要求; 3规格书2)用千分尺测塑料袋的厚度应符合规格书或图纸的要求。 图纸3)气泡袋厚度可用比较样品厚度检验。气泡均匀且无破损。. 注意事项: 1、对上批来料出现的质料问题,下批来料应重点检验。 2、当客户有要求时,依客户要求为准。 3、超期复检时只检外观项目。 拟定:审核:批准:

胶袋质量检验标准

1.内容和适应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所有产品检验标准。适用于采购进料吹膜印刷封切手工包装出货等阶段的检验。 本标准规定了吹塑薄膜包装袋的详细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 2.种类 胶袋按其原料和生产工艺不同可分为: 2.1 PE胶袋:将低密度聚乙烯树脂(LDPE)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LLDPE)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为原料的胶袋。 2.2 PP胶袋:以聚丙烯(PP)为原料的胶袋。 2.3 HDPE胶袋;将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为原料的胶袋。 方法(平挤上吹法)生产的胶袋。 2.4 PO胶袋: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原料的胶袋。 3.要求 3.1 料质 胶袋的原料应无色、透明。胶粒应无斑点、杂质、发黄等疵病,包装袋内应干燥,无水珠。 3.2膜料(卷筒薄膜)质量标准 3.2.1工业包装胶袋,服装袋、购物袋、食品袋、普通包装袋、医药保健袋、环保袋等膜料质量标准 3.2.1.1 用于工业包装胶袋,服装袋、购物袋、食品袋、医药保健袋、环保袋、普通包装袋的膜料外观质量应符合表1的要求。

注:(1)水纹和云雾:因塑化不良,在薄膜表面形成的类似水波纹和浮云状现象; (2)条纹:塑料制品表面或内部存在的线状条纹缺陷; (3)鱼眼和僵块:树脂在成型过程中没有得到充分塑化而在薄膜表面形成的粒点或块状物; (4)暴筋:因薄膜较厚点集中堆叠在一处或由于卷取张力在幅宽面上分布不均匀形成的高于薄膜卷其他部位的凸出环 ; (5)电子量不可过高预防击穿薄膜或薄膜边缘处裂开。 (6)焦点:因模头烧焦后在吹出的膜料上形成的褐点; 3.2.1.2 电晕处理 用油墨笔检验(在薄膜表面画几条线,用胶纸粘拉三次不掉色即可)。 3.2.1.3 用于工业包装胶袋,服装袋、购物袋、食品袋、医药保健袋、环保袋、普通包装袋的薄膜厚度及偏差应符合表2要求 表2 项目偏差(mm)项目偏差(mm) 厚(mm)度0.010 ±0.002 厚 (mm) 度 0.045 ±0.004 0.015 0.050 0.020 0.060 ±0.005 0.025 ±0.0025 0.070

新塑料袋检验标准

包装袋检验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cB/T 18893一2002 商品零售包装袋 Shopping bag 2002一11一26发布2003一04一01实施 本标准塑料类袋部分条款参照日本JIS1 711-1994制定《聚乙烯薄膜包装袋》。GB/T 18893- 2002 商品零售包装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商品零售包装袋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聚乙烯薄膜包装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翻月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 T 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 / T 4456-1996 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neqJ IS K6781:1994) GB /T 6672-2001 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的测定机械测量法 (eqvI SO 4593:1979) GB 9 68 7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 /T 12914-1991 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法(恒速拉伸 法)(eqvI SO 1924.2-1985) GB /T 15239 孤立批计数抽样检验程序及抽样表 GB /T 15482 产品质量监督小总体计数一次抽样检验程序及抽样表 QB /T 2358-1998 塑料薄膜包装袋热合强度试验方法 3 产品分类 3.1 以袋子材料不同分为两类:塑料袋类;纸、纸基袋类。 3.2 以袋子结构不同分为两型:提手型;无提手型。 4 材料要求 4.1 塑料袋所用薄膜材质应符合GB/T 4456的要求。 4.2 纸、纸基材袋所用纸质应符合QB/T 1011或QB/T 3516或相应纸的产品标准要求。 5 技术要求 5.1尺寸规格 商品零售包装袋的外形尺寸由供需双方协商决定,长度、宽度偏差为士2%,其他部位偏差由供需双方协商决定。 5.2 厚度

塑料件检验标准

塑料件检验标准.txt爱情是艺术,结婚是技术,离婚是算术。这年头女孩们都在争做小“腰”精,谁还稀罕小“腹”婆呀?高职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检验标准 塑料件检验标准 1目的 本标准为IQC对塑料(包括五金件)来料检验、测试提供作业方法指导。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须经IQC检验、测试塑料(包括五金件)来料的检测过程。 3职责 IQC检查员负责按照本标准对相关来料进行检验、测试。 4工具 卡尺(精度不低于)。 打火机。 5外观缺陷检查条件 距离:肉眼与被测物距离30CM。 时间:10秒钟内确认缺陷。 角度:15-90度范围旋转。 照明:60W日光灯下。 视力:以上(含较正后)。 6检验项目及要求 塑壳 a.所有外观面光滑过渡、无注塑不良。 b.外观面无划伤、痕迹、压痕。 c.非喷涂面不能有喷涂印。 d.喷涂均匀完整、不粗糙、无暗纹、亮斑,不能有局部堆积,少油,纤维丝。喷涂是否牢固,硬度是否符合要求。 e.喷涂层色差光泽均匀、光亮。 6. 尺寸 测量下列尺寸,所有尺寸均须同图纸吻合或与样板一致。 a.五金槽的尺寸。 b.外型轮廓。 c.定位孔位置 d.特殊点位置及规格(超声线)。 a.原材料是符合相关设计要求。 b.防火材料应用打火机做实验(需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进行)。 a.将胶壳与相应的保护板、五金、支架等配件试装应配合良好。 b.必要时应取1-3个胶壳试超声,超声缝隙应均匀一致,焊接良好。 五金件 测量五金的尺寸,须与样品或BOM一致。 目测检查五金的色泽是否与样品一致,是否有划伤、变形,电镀层脱落等。 7检验方法 外观 使用目测法检查被检品的外观。 尺寸

塑胶制品检验一般标准

塑胶制品厂家检验一般标准 1. 目的 本规范旨在定义×××塑胶制品品质标准,为产品设计者提供达到产品图纸图面要求的系统,为质检员提供塑胶制品检验与判定的参考依据,同时是模具及塑胶制品供应商对×××品质要求认知的准则。 2.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中试验证、生产组装所需塑胶制品的成品、部品及其表面的喷油、印刷。 3. 职责 本规范由质量保证部和中试部负责制定,质量保证部负责实施和维护。 4. 定义 4.1 缺陷 发生危险影响产品的安全性能,或产品使用性能不能达到所期望的目标,或显著的降低其实用性质,或不影响产品的实用性但影响产品外观的缺点。 4.2 塑胶制品外观缺陷 4.2.1 欠注———射胶量不足,制件缺料或不饱满。 4.2.2 毛边———分模面挤出的塑胶。 4.2.3 缩水———材料冷却收缩造成的表面凹陷。 4.2.4 凹痕凸起—制件受挤压、碰撞引起的表面凹陷和隆起。 4.2.5 融接痕——塑胶分支流动重新结合的发状细线。 4.2.6 水纹———射胶时留在制件表面的银色条纹。 4.2.7 拖伤———开模时分模面或皮纹拖拉制件表面造成的划痕。 4.2.8 划伤———制件从模具中顶出后,非模具造成的划痕。

4.2.9 变形———制件出现的弯曲、扭曲、拉伸现象。 4.2.10 顶白———颜色泛白,常出现在顶出位置。 4.2.11 异色———局部与周围颜色有差异的缺陷。 4.2.12 斑点———与周围颜色有差异的点状缺陷。 4.2.13 油污———脱模剂、顶针油、防锈油造成的污染。 4.2.14 烧焦———塑胶燃烧变质,通常颜色发黄,严重时炭化发黑。 4.2.15 断裂———局部材料分离本体。 4.2.16 开裂———制件本体可见的裂纹。 4.2.17 气泡———透明制品内部形成的中空。 4.2.18 色差———实际颜色与标准颜色的差异。 4.2.19 修饰不良—修除制件毛边、浇口不良,过切或未修除干净。 4.3 喷油涂层外观缺陷 4.2.1 泪油———油膜向下流动聚集的泪滴状突起。 4.2.2 油泡———喷油涂层表面泡状突起。 4.2.3 油滴———喷溅到制品表面的油点。 4.2.4 杂质———被喷油涂层包覆的尘点、尘丝。 4.4 表面等级 4.4.1 ×××使用罗马数字和英文字母组成的编码指示塑胶制品不同等级的表面或区域,表面的重要程度用罗马数字分类区分,最终使用者目视频率用英文字母排列区分。 4.4.2 Ⅰ类:重要的外部表面。包括:外壳制件的产品正面、上面或指定面的表面,或其它制件与外壳组装后露在产品正面、上面或指定面的表面。 4.4.3 Ⅱ类:除Ⅰ类外,次要的外部表面。 4.4.4 Ⅲ类:内部表面。

塑料件外观检验规范(doc 6页)

塑料件外观检验规范(doc 6页)

第1页共页 作业指导书塑料件外观检验规范 编 号 HWJS—70 04 第 2 版 第0 次 修改 生效 日期 受控分发

1.目的及适及范围: 本检验规范为了进一步提高塑料制品的质量,在产品生产及出厂时能严格把关,制定出适应本公司的塑料件及喷涂件检验标准,为外观检验提供科学、客观的方法。对某些无法用定量表明的缺陷,用供需双方制订的检验标准和封样的办法加以解决。 本检验规范适用于塑料件制成的电子产品(外壳及有关塑料件)以及二次加工件制品(喷涂)的检验与验收。 2.参照文件本检验规范参照《检验和试验工作手册》 3.内容: 3.1术语: 1)异色点:与本身颜色不同的杂点或混入树脂中的杂 点暴露在表面上。 2)气丝:由于种种原因,气体在产品表面留下的痕迹 与底面颜色不同并发亮,带有流动样。 3)塌坑:由于材料收缩,使产品局部整体表面下陷。 4)熔接缝:产品在成型过程中,二股以上的融熔料相 汇合的接线,目视及手感都有感觉。 5)缺料:产品某个部位不饱满。 6)白印:由于内应力,在产品表面产生与本色不同的 白色痕迹。 7)滋边:(毛刺)由于种种原因,产品非结构部分产 生多余的料 8)封堵:应该通透的地方由于滋边造成不通。 9)断裂:塑料理局部断开后的缺陷。 10)拉毛:因摩擦而产生的细皮,附在塑料表面的现 象。 11)油丝:油痕,加种种原因,油污(包括脱模式剂) 在产品表面留下的痕迹,使该部位发光并带有流动

批准人签名审核人签名制定人签名批准日期审核日期制定日期 第2页共页 作业指导书塑料件外观检验规范 编 号HWMQ—第 2 版 第次 修改生效 日期 受控分

软塑料包装膜袋质量要求与验收标准

软塑料包装膜袋质量要求与验收标准 1.目的 制定本标准使品管人员能依照本标准进行进厂软包装袋、膜的验收工作,保证合格的软塑包装袋、膜进厂。 2.适用范围 与本公司产品直接接触所用的所有软塑包装袋、膜的进厂检验、验收。 3.权责 该标准的修订由技术、品保部门负责,由采购部负责告知供应商并约定按此标准提供包装材料。 4.定义 4.1符号意义 符号意义符号意义PET 聚脂薄膜VMPET 镀铝聚脂薄膜CPP 流延聚丙烯薄膜PE 聚乙烯薄膜/ 干式复合NY 聚酰胺薄膜4.2产品分类及用途 序号材质构成参考用途 A NY/PE 真空包装 B NY/CPP 真空高温蒸煮杀菌包装 C PET/VMPET/NY/CPP 真空高温蒸煮杀菌包装 D PET/NY/CPP 真空包装袋

5.检验标准 5.1抽样 5.1.1抽样方法:随机。 5.1.2抽样方案及判定规:按照GB2828.1-2003规定正常检测二次抽样方案抽样并判定。 5.2.理化性能 5.2.1 膜、袋残留溶剂含量:总量≦6mg/㎡.甲苯含量≦0.3mg/㎡ 5.2.2层间剥离强度及其它部分指针 A B C D 层间剥离强度N,≧(平均值)外层 1.0 1.0 4.0 1.0 内层----- ----- 4.5 2.5 封口剥离强度N,≧(最低处) 1.5 13.5 13.5 13.5 耐热能力100℃条件下一步10分钟无异常耐低温能力-30℃条件下无变硬、脆化裂变现象注:两层材料复合时,层间剥离强度均为外层剥离强度。 5.3几何要求 膜和袋的长、宽、各层厚度及总厚度等几何要求由我方提供,尺寸偏差标准如下表: 项目膜袋 厚度偏差±10% ±10% 长度偏差0`+0.5% ±2mm 宽度偏差(mm) ±1.5 ±2

注塑件检验标准

XX厂产品检验规范 版本:1.0 1、本规范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制定出适应本厂的产品检验标准,使质检员检验物料时能按照其标准把关,而采取的为外观检验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 2、本规范用来规定注塑与五金物料的具体检验要求、项目、方法及来料抽样方案,使其能够达到生产的要求,并且能够满足客户的需要。 3、本规范定义产品外观品质的基本要求,并确立允收/拒收之准则, 使公司的产品要求和供应商的来料要求达到统一的质量标准。 一、应用文件: 1.依据MIL-STD-105E II抽样计划表(国家标准GB2828-2003,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 样表),正常检验、单次抽样计划,取一般抽样检验水平II。AQL定为CRITICAL= 0,MAJOR =1.0及MINOR =2.5。 2.依据产品规格书、样板。 3.有关抽样标准或判定标准,可视品质状况或客户要求等做修正。 二、检验工具: 1.胶带:3M600思高原装测试胶带 2.游标卡尺:0~150mm,精度0.02mm 3.千分尺:0~25mm,精度0.01mm 4.推拉力计:NK500, 指针式 5.标准光源灯箱 6.外观检验菲林 7. 塞规0.02-1.0mm 三、检验环境: 照度:飞利浦4000K,800~1200LM,显色指数Ra≥80日光灯 视力:裸视或矫正视力在1.0以上且无色盲 视线与被检物表面角度:45±15° 丝印、移印、喷涂表面检验温度:23±2℃,相对湿度50±5%。 外观与结构检查时间:A面5~6秒/PCS,B面:3~4秒/PCS,C面:3~4秒/PCS 检验项目 1、包装标识的确认; 2、产品外观检验; 3、结构尺寸检验; 4、结构配合的检验;

PP或PE塑料袋质量检验标准

PP/PE塑料袋质量检验标准 1.0前言 1.1塑料袋是用于多个行业领域的软包装材料,不同行业不同客户对塑料袋的验收标准是不同的,根据我司目前的产品类型以及客户分布我们制定了本质量检验标准用于公司内部的质量控制。 1.2本标准兼顾大部分一般客户的要求,例如一般工业企业的过程周转包装,一般生活日用包装,对于要求最高的电子包装产品,我们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单独管控,专门设备专门的检验基准书机器标准进行分层管理。 2.0范围 2.1适用于我公司生产的PP/PE材质的空白塑料袋以及带印刷塑料袋的卷料卷膜的过程以及成品的检验判定。 2.2本标准适用于客户没有专门要求情况下,公司生产的产品的内部控制标准依据。客户有专门要求的情况按照客户标准转化的检验基准书执行检验。 3.0定义 3.1封口:塑料袋开口一端用于密封塑料袋的部分叫做塑料袋封口。 3.2膜厚:PE袋是由吹膜机单层厚度即为塑料袋膜厚。 3.3背胶:用于塑料袋进行封口的胶带,切袋时在封口端粘附的胶条。 3.4 自封:塑料袋开口部分可以通过塑料袋封口上面的背胶或者夹链将塑料袋自动封闭的性能叫做自封。 3.5 透气孔:为了便于开口或者防止儿童套头造成窒息,一定尺寸的塑料袋冲出的孔叫做透气孔。 3.6开口性能:用户使用塑料袋时,打开塑料袋的容易程度叫塑料袋的做开口性能。

3.7 蛇口:自封背胶塑料袋伸出部分用于折回封口的区域。 3.8塑料袋结构简介: 4.0 范围 4.1 本标准适用于过程的自检,主要针对生产操作人员,在吹膜切袋等工序操作如调机换料首检时的判断与预防; 4.2 本标准适用于过程巡检人员,作为对生产过程中吹膜,切袋,黏胶各工序首检巡检过程中的判断依据; 4.3 本标准用于成品检验人员对产成品的入库检查验收的以及出货检验判定依据。 5.0质量检验标准项目 5.1 外观质量检验标准 5.1.1外观项目是判定塑料袋质量的基础性项目,由于其可测量性不佳拿捏尺度不好管控,这里做个详细解释,便于检验人员进行判定。 5.1.2塑料袋外观检验的一般条件是被检品距40W 白炽灯1 米左右的距离,

塑胶原料来料检验规范.doc

塑胶原料来料检验规范 1目的 规范生产物料的质量控制内容、方式方法及检验标准、允收准则。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司塑胶原材料的来料检验 3相关文件 国标文件: GB/2028.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4定义 4.1致命缺陷:(Critical)危及人生安全或易招致不安全因素的项目以及导致其基 本功能质量失效的项目。严重缺陷:(Major )不符合特性要求,且可能导致 功能失误或降低原有使用功能的项目。次要缺陷:(Minor )单位产品的一般 性质量特征不符合规定或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对产品的 使用性能没有影响或只有轻微影响的项目。 5规范 5.1 检验项目与检验标准 5.1.1 IQC按照下表内容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记录于《来料检验报告》中。 序检验项目检查内容及质量要求检查时机检验方法允收准则检验 号及工具Maj Min Cri 色泽对比首批来料留样颜色,不可有明显色 领用前目视无色差√差。 1 外 杂点 将抽取的原料放在干凈白纸上检查,原料 领用前目视无杂点√ 观中应无黑点和杂质。 外形常见塑胶原料外观特征详参见 5.2 领用前目视相似√ 1. 要求供应商提供材料物性表确认是否 入库前√满足客户要求 2. 请供应商提供有害物质分析数据报告 入库前√确认是否符合客要求。 目视经生产能 3. 必要时可做燃烧试验:用镊子夹持胶 2 满足试样 特性粒在火焰中燃烧 ,观察火焰的颜色和燃 领用前的特性要√烧时挥发出的气味。 (常见塑胶燃烧时求。 火焰颜色和气味参见 5.3)。 目视比对 制品的强韧性、光亮度、透明度、颜色量产前弯曲冲击√ 试验 3 包装1.包装不可有潮湿、破裂现象,封口应严 入库前目视正确√密。

塑胶原料检验规范

温州恒田模具发展有限公司电器部 企业标准 HTDQ-BZ-026 检验标准及规范(塑胶原料检验规范) 受控状态:受控A/0 文件版号:文件制订:品质部 文件审核:张丹鹰

文件批准: 实施2018-08-10发布 2018-08-15 温州恒田模具有限公司电器部发布 标准文件修改页

1.目的 规范生产物料的质量控制内容、方式方法及检验标准、允收准则。 2.范围 适用于我司塑胶原材料的来料检验。除另有特殊要求外,均按此文件执行。 引用文件3. )检索的逐批检验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3.1 GB/T2828.1-2012抽样计划 4.定义 4.1致命缺陷:(Critical)危及人生安全或易招致不安全因素的项目以及导致其基本功能质量失效的项目。 4.2严重缺陷:(Major)不符合特性要求,且可能导致功能失误或降低原有使用功能的项目。 4.3次要缺陷:(Minor)单位产品的一般性质量特征不符合规定或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对产品的使用性能没有影响或只有轻微影响的项目。 5.职责 5.1质量部负责编制来料的检验标准和方法。 5.2物料部负责按需求采购塑料粒子,并要求供应商提供检测报告。 6.规范 6.1检验项目与检验标准

求供应商提供相关检测报告,如SGS检测报告等。 6.5可靠性测试:加工成塑胶部件后的测试项目与测试方法 6.5.1外壳韧性强度试验 6.5.1.1外壳、内盖或其他塑胶部件注塑成型后,待部件自然冷却后,用弹簧冲击锤在其薄弱部位,连续施加0.5J的冲击力6次,部件完好无损为合格,不应出现部件有破损、裂纹等。 6.5.1.2用夹具固定好外壳、内盖或其他塑胶部件,并用测试治具固定待部件的另一端测试部位,用推拉力计,施加5KG的力。测试后部件不扭曲变形即为合格。(测试的具体操作方法见参考图) 6.5.2连接头抗拉伸强度试验 6.5.2.1连接头部件注塑成型后,待部件自然冷却后,将连接头横向固定在夹具上,并在连接头的另上端施加10KG垂直重力。历时1分钟,部件完好无损为合格,部件不应出现有断裂等现象。 6.5.3部件耐高温测试 外壳、隔热盒等类型的部件,各准备几个样本,放入烘箱内,将烘烤温度设置为

胶袋质量标准

胶袋质量标准 1. 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所用的胶袋的检验。 2. 质量要求 2.1 材质:符合合同规定或样板的要求。 2.2 规格:符合合同规定或样板的要求。 2.3 印刷:字迹清晰,套色套位准确,版面清洁,无重影漏印。 2.4 封边:平整,牢固,封边宽度一致,复膜平整,紧凑,焊缝宽度1cm。 2.5 颜色:色度饱和,颜色鲜艳,同样板一致。 2.6 白点直径小于1mm数量不超过5个,细线宽度小于0.2 mm不超过2条。 1. A 类缺陷: 3.1 材质不符合合同规定,或同样板差异较大。 3.2 规格偏差大于3mm。. 3.3 印刷内容及排版错误。 3.4 印刷图案不清晰,版面有污渍,套色移位。 3.5 封边皱缩,复膜粘连,松脱,封边宽度不一致大于1cm。 3.6 白点直径小于1mm数量超过10条,细线宽度小于0.2mm超过4条。 2. B 类缺陷: 4.1 规格尺寸:3mm<正负偏差<5mm。 4.2 套色套位偏差<0.5mm。 4.3 白点直径小于1mm数量不超过10个,细线宽度小于0.2mm不超过4条。 4.4 封边皱缩,宽度小于1cm。 5. 判定: A 类不合格:在3. A类缺陷中有一项的检样批为A类不合格。 B 类不合格:在4. B类缺陷中有一项的检样批为B类不合格。 6. 质量合格水平: A类不合格质量水平 AQL=1.0 B类不合格质量水平 AQL=2.5 7. 抽样: 按《包装材料抽样标准》进行抽样。 8. 检验: 8.1 测量工具: 卷尺直尺电子千分尺 8.2 感官指标: 感官检验 9. 检验结果判定: 根据检验结果对照抽样方案检索出的判定数组[Ac Re]值对检验批进行判定。 B类不合格可以考虑让步接受,A类不合格检验批不能让步接受,正常情况下退货,在生产急用时可以采取选用方式,用前全检,合格品用于生产。 卷膜质量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生产所用的卷膜的检验、验收。 2. 质量要求: 2.1 规格:符合合同规定的要求。 2.2 印刷:图案清晰,色度饱和,字迹正确、工整,无重影、漏印,套色套位准确。2.3 材质:符合合同规定的要求或同样板一致。

(完整版)塑料件检验规范(修订)

[键入文字]
Q/YKZ
XXXXXXXX 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YKZ18-2012
塑料件检验规范
2012-07-31 发布
[键入文字]
2012-08-01 实施

[键入文字]
本检验规范适用于本厂生产的塑料制品、外协塑料配件以及二次加 工件制品(软喷、丝网印、涂漆)的检验规范,其它通用件可参照执行。 一、 检验依据
各有关标准及零部件按图纸上的技术要求、工程样板。正常抽检一 次抽样方案按 GB/T2828.1-2003(见附表 1、2)。相关抽样标准或判定标 准可视品质状况或客户要求等做修正。 二、 检验项目 1. 外观检查 1.1 缺陷定义 1.1.1 点(含杂质):具有点的形状,测量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其尺寸。与 本身颜色不同的杂点或混入塑料中的杂点暴露在表面上。 1.1.2 飞边(毛刺):在塑料零件的边缘或结合线处线性凸起 (通常为 成型不良所致), 产品非结构部分产生多余的料。 1.1.3 银丝:在成型中形成的气体使塑料零件表面退色(通常为白色)。 这些气体大多为塑料粒子的湿气,某些塑料粒子吸收湿气,因此制造前 应加入一道干燥工序。 1.1.4 气泡:塑料内部的隔离区使其表面产生圆形的突起。 1.1.5 变形:制造中内应力差异或冷却不良引起的塑料零件变形。 1.1.6 顶白:成品被顶出模具所造成之泛白及变形﹐通常发生在顶出稍 的另一端(母模面)。 1.1.7 缺料:由于模具的损坏或其它原因﹐造成产品某个部位不饱满。 1.1.8 分层: 由于原料污染或混入异物或不同塑料混杂。 1.1.9 流纹:由于成形的原因﹐在浇口处留下的热溶塑料流动的条纹。
[键入文字]

塑胶件检验与验证标准

文件修订/变更记录表 文件发放控制记录表

《GB/T 2423.5-1995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第二部分:机械冲击试验》 4外观检查面定义: A 面:暴露在外,正常使用中可直接看到的主要表面,除 LCD 显示视窗区外的手机直视面。 B 面:暴露在 外,且正常使用时候并直接看到的次要表面,如底壳组件的正面,上部与底 部、两侧面,电池盖,正常使用时可看到的区域。 C 面:正常使用时看不到,只有在卸电池或 SIM 卡时可看到的内表面及手机配件。如:底 壳的电池仓、电池盖的内表面,彩盒及手机配件(电池、耳机、数据线)。 5塑胶件不良缺陷术语及定义 1.1点缺陷:具有点形状的缺陷。测量尺寸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准。 1.2混色:不能被完全熔融的、不同于机壳颜色的其它异色。 1.3顶高:由于塑胶件较难脱模,顶针局部受到强大的顶出力所产生的凸起。 1.4顶白:由于塑胶件较难脱模,顶针局部受到强大的顶出力所产生的白印。 1.5硬划痕(有感划痕):由于硬物摩擦而造成样品表面有深度的划痕。 1.6细化痕(无感划痕):指样品表面没有深度的划痕。 1.7批锋:由于注塑参数或模具的原因,造成在塑胶件的边缘、分型面、顶针孔、镶 件等处溢出的多余 胶料,摸上去有刮手的感觉。 1.8磨花:由摩擦造成的塑胶件表面轻微的划伤痕。 1.9批伤:削除批锋时由于操作工艺的不当造成的削痕。 1.10拖伤:因注塑压力过大或型腔不平滑,脱模时所造成边缘的擦伤。 1.11缺胶:因注射压力不足或模腔内排气不良等原因,使熔融胶料无法到达模腔内 某一角落而造成的射 胶不足现象。 1.12熔接线:塑胶熔体在型腔中流动时,遇到阻碍物(型芯等物体)时,熔体在过 阻碍物后 不能很好的融合,于是在塑胶件表面形成一条明显的结合线。 1目的 制定控股有限公司各种类型手机用塑胶件的检验标准和试验方法,确保智能终端事业部所 有采购、生产的手机用塑胶件能满足研发设计、生产及用户使用的要求。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手机用塑胶件的检验及认证。 3引用标准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3.1 3.2 3.3 3.4 3.5 3.6 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 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试验N:温度变化试验方法》 试验:温度冲击试验方法》 第二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d:自由跌落》 3.7

塑料原料检验标准

检验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产品名称塑料原料版本A/0生效日期 1、目的 规范塑料原材料的检验和试验要求,确保塑料原材料的进货质量,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 2、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所有的塑料原料的常规检验或全性能检验。 3、检验要求: 3.1检验时间:外观类检验应在收货当场进行,其余检验宜在收货后三天内完成. 3.2检验环境:温度15-25度,相对温度40% 3.3检验场地:因塑料原料有异味,故宜在空旷通风的场地进行检验. 3.4抽样方案:详见下面”备注(抽样)”. 3.5 检验视角要求 检验员眼睛与手上检测物品成30~45度角,并沿着垂直轴向左/右各旋转15度。 3.6 检验距离要求 眼睛距离产品40~50cm直视为准。 4、相关术语 4.1 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通常为浅黄色或乳白色的粒料。 4.2 PC: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基的高分子聚合物,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塑料。 4.3 POM:甲醛聚合物,一种没有侧链、高密度、高结晶性的线型聚合物,表面淡黄或白色。 4.4 PA66:半透明或不透明乳白色结晶形聚合物,具有可塑性。 4.5 PA6:乳白色或微黄色透明到不透明角质状结晶性聚合物。 4.6 PP:由丙烯聚合而得的热塑性树脂,通常为半透明无色固体,无臭无毒。 4.7 PE:由乙烯聚合制得的热塑性树脂,无臭无毒,手感似蜡。 4.8 PVC:氯乙烯聚合而成的热塑性树脂,为无定形结构的白色粉末,支化度较小。 4.9 TPR:具有橡胶弹性同时无需硫化的热塑性橡胶材料,为透明或本白色颗粒,表面呈亮面,具 有较好的反光性能。 4.10 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是一种透明的塑胶颗粒。 4.11 PMMA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具有优良的透明度。 4.12 PBT: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为主体所构成的乳白色半透明到不透明、结晶型的热塑性树脂。 4.13 PPO: 由 2,6-二甲基苯酚合成的聚苯醚,一般呈土黄色粉末状。 4.14 SAN(AS):丙烯腈-苯乙烯的共聚物。透明椭圆柱状固体颗粒,一般有浅蓝色和浅黄色两种 底色。 编制部门审核审核批准 第1 页共3页

塑料产品外观印刷质量检验标准

塑料产品外观印刷质量检验标准 1.0目的 明确塑料产品外观印刷质量的检验标准,促使生产单位按标准要求生产,有利于检验者对质量控制,满足客户质量要求。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需要外观印刷产品的检验,但纸张印刷品和有关部门对特定的产品 有特别规定时除外。 3.0职责与权限 本标准所进行的业务管理部门是本公司品 本标准适用过程的任何有争议的裁决者是技术部经理或管理者代表。(副总经理以上) 4.0定义 颜色无明显差异:指任何人在同一自然光或室内灯光环境下以10°~90°的同一观察角 度目视比较两种以上部品的颜色,看不出有颜色差别的程度,比 较时两种以上部品的放置位置要作左、右调换比较,方可得出结 论,下图所示: 5.0内容 5.1印刷文字和图案的外观检验标准:(以下标准和客户标准有相异时,最终判定以客户标准 优先) (单位:mm) NO. 缺陷项目项目说明判断 缺陷大小容许量 4 油墨飞扬BEST DATA 0.08m㎡以下直径¢200范围内1处允收 5 锯齿状 (毛边) A≦2.0,0.1m㎡以下¢100范围1处允收 A≦2.0,0.2m㎡以下¢200范围1处允收 距离:L A B B A --

6 相邻文字 偏移 DATA L≦2.0mm 0.2允收BEST 20<L≦100 0.3允收 L>100 0.5允收 7倾斜字母长度:I I≦50 0.2以下允收 50<I≦300 0.4以下允收 I>3000.5以下允收 8 其它(1)字体大小与标准样品或PANTONE色卡比对,目视无明显差异允 收. (2)油墨颜色 (3)断字,字体相连 不允许 (4)漏印,错印,多印 5.2印刷文字和图案的附着性检验标准 NO.项目试验方法判断标准 1 附着性用专用胶带(3M透明胶带)完全贴紧 印刷面, 再向贴紧面垂直方向迅速揭下胶带. (同一处只进行一次) 油墨不可脱落 2 耐药品 性用干净的白棉布渗入适量酒精,放在 印刷面,用手指轻轻地压住(50gf 左右),来回摩擦5次.(同一处只进 行一次) 印刷不变. (无底面露出, 无变色) 6.0量具 6.1度量印刷缺陷时长度时,用2次元投影机。 6.2度量印刷缺陷时的面积时,用外观缺陷图表肉眼比对。 --

塑料胶袋基本知识及检验规范

塑料胶袋基本知识及检验规范 常用的食品包装胶袋多为聚乙烯薄膜制成,该薄膜无毒,故可用于盛装食品。还有一种薄膜为聚氯乙烯制成,聚氯乙烯本身也无毒性,但根据薄膜的用途所加入的添加剂往往是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具有一定的毒性。所以这类薄膜及由该薄膜做的塑料袋均不宜用来盛装食品。 胶袋的原料: 聚乙烯(Polyethylene,PE) 简称PE。是乙烯进行加聚而成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聚乙烯是世界上公认的接触食品最佳材料。无毒、无味、无臭,符合食品包装卫生标准。聚乙烯薄膜,轻盈透明,具有防潮、抗氧、耐酸、耐碱、气密性一般,热封性优异等性能。是塑料包装印刷用量最多、最重要的材料。 PVC--聚氯乙烯 聚氯乙烯简称PVC,分子式为(CH2—CH2)n,是乙烯基聚合物中最主要的一类,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聚乙烯的第二大塑料品种。 Shrinkfilm--收缩薄膜 收缩薄膜(Shrinkfilm),是一种在生产过程中被拉伸定向,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热空气处理或红外线照射便会收缩的热塑性塑料薄膜。热处理后,薄膜就紧裹在被包装物上,收缩力在冷却阶段达到最大值,并能长期保存。 LDPE--低密度聚乙烯 低密度聚乙烯,简称LDPE是各国塑料包装印刷工业中用量最大的品种。比重为0.92~0.93,能浮于水。结晶度低(60%),在压力1000~3000kg/C㎡进行本体聚合,故又称高压聚乙烯。在23摄氏度时,密度在0.92左右。适用于食品包装、纤维制品包装、日化用品包装。[1] HDPE--高密度聚乙烯 高密度聚乙烯,简称HDPE。用低压聚合而成,故又称低压聚乙烯。呈乳白色,表面光泽较差。加工薄膜可用吹塑法和T模挤出工艺。耐热耐蒸煮,耐寒耐冷冻,防潮、防气、隔绝性能好,并不易破损,强度为LDPE的二倍。极易开口。 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 双轴向拉伸聚丙烯薄膜,也称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英文缩写代码BOPP,其特点为拉伸分子定向,机械强度、对折强度、气密度、防潮阻隔性优于普通塑料薄膜。以单位面积和玻璃纸相比,

塑料原料购销合同标准版

塑料原料购销合同 供方:__ _ (以下简称“甲方”) 需方:__ _ (以下简称“乙方”) 甲、乙双方为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基于各自的真实意思表示,达成本合同以便共同遵守。 一. 产品名称、型号、数量、金额 二.产品质量 1. 双方一致确认,本合同约定之产品应达到的质量标准为: 2. 为证明其出售的产品符合双方约定的质量标准,甲方应在出售给乙方的所有产品上标注该产品经过出厂检验合格的标志或附有以标签、文件等方式制作的产品合格证,甲方承诺:该标志、合格证所称的“合格”,即表示该产品质量符合甚至高于本合同第二条约定的质量标准。

3. 如甲方产品质量不符合约定的标准,甲方应承担违约责任和赔偿责任,赔偿乙方的直接经济损失和因此导致乙方重新购买同类产品的合理差价、乙方因此需向第三方承担的违约责任、赔偿责任等相关间接经济损失。 付款及结算方式:三. 1. 款到两日内发货,11月15日前首甲方支付首次货款金额 90%共计232575元(人民币贰拾叁万贰仟伍佰柒拾伍元整),余款10%共计25875元(人民币贰万伍仟捌佰柒拾伍元整)在甲方验收合格后的5个工作日内一次结清。 2. 结算方式:甲方以银行划转方式与乙方结算。乙方指定财务人员银行收款帐户为: 银行户名:腾滇 银行账号:622848************* 银行开户行:农业银行广州钟落潭支行 四.交付方式 1. 经双方协商一致,共同确认本合同约定之产品的交付方式为甲方送货至乙方指定的 地点。甲方因送货发生的费用由甲方自行承担。在甲方将产品送达至乙方指定的地点之前,在乙方检验并在送货单灭失等一切风险均由甲方承担,该产品的损毁、无论乙方付款与否, 上签字确认接收后,该风险始转移给乙方。 2. 交付地点 乙方指定的交付地点为:广州市白云区红旗路29号之一广州蓝茜塑胶制品有限公司内。 3. 甲方向乙方交付产品时,应该由甲方或实际承运人向乙方提供送货的产品清单并留存 一份给乙方保存。乙方接收人员在送货单上的签字或乙方在该送货单上的盖章行为,视为为甲方完成交付义务。但上述行为仅表明乙方接收了甲方发送的如该清单所列的数量、型号的产品,并不表示乙方已经检验完毕,乙方检验应该在检验期内进行。 4.甲方应按照乙方送货通知指定的期间向乙方履行交付义务。 如甲方超出乙方指定的交付期___5__日交付的,乙方可以拒绝接收,同时单方解除合同并要求甲方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包括乙方因此延误工期形成的罚款、损失以及临时购买其他替代产品的差价。 五.检验及质量保证 1. 在甲方将本合同约定的产品按照本合同的约定交付乙方后,乙方应首先即时对甲方送货的数量、型号进行清点、检查,并在甲方或承运人提供的送货单上签字。对于产品数量不符合本合同约定的,乙方有权只按照实际接收的数量签收。对于产品型号与本合同约定不一致的,乙方有权只签收符合约定的部分,对不符合约定的产品由甲方负责调换,因此发生的费用由甲方自行负责。因上述情况导致乙方没有按照本合同约定的数量接收产品的,对未接收部分的检验期间顺延,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