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岩土测试技术A卷及答案

土木工程岩土测试技术A卷及答案
土木工程岩土测试技术A卷及答案

岩土工程测试与监测工程期末考试试题卷(A)

适用班级:考试日期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岩土测试包括:------、-----、----、-----、-等,在整个岩土工程占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

2.传感器通常由--------、---------和-----三部分组成。

3.描述测试系统静态特性的主要参数有----、--- 、--- 。

4.常用的静力载荷试验设备一般都由----、----、----组成。

螺旋板载荷试验常用来测求土的-----、---和----等一系列主要参数。

5.扁胀试验的成果可以用来-------、------、-----、------。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目前,土工试验大致可分为观察判别试验、物理性质试验、化学性质试验和力学性质实验。( )

2.钢弦式仪器是根据钢弦张紧力与谐振频率成单值函数关系设计而成的( )

3.地面变形是边坡监测中最常用的方法。( )

4.静力触探具有勘探和测试的双重功能,可以根据数理模型对静探成果进行解释。()

5.扁胀试验可以测定土的静止侧压力系数。()

6.换填垫层法的加固深度不宜大于3米,但也不宜小于0.5米。()

7.我国建筑相关规范对单桩静载荷试验的试桩数量要求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2根。( )

8.单桩静载荷试验要求试桩的桩头混凝土强度等级比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1-2级,且不低于C35。( )

9.基坑沉降监测时,应在基坑四周适当位置埋设不少于4个基准点。( )

10.隧道拱顶内壁的相对下沉量称为拱顶下沉。( )

三、名词解释与简答(每小题4分,共20分)

1.原位测试

2.传感器的静态特性

3.地基加固

4.基桩高应变动测

5.围岩应力

四、问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岩土工程监测的目的是什么?

2.静力载荷试验加载终止条件是什么?

3.请简述十字板剪切试验中的两个假定,并说明其原理。

4.强夯加固后检测的时间要求什么?强夯试验现场测试的内容有哪些?

5.什么是地下工程的“信息化施工”?

岩土工程测试与监测期末考试试题卷(A)答案

适用班级:考试日期时间:120分钟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岩体力学试验原位测试原型试验现场监测)

2.(敏感元件转换元件测试电路)

3.(灵敏度线性度(直线度)回程误差(迟滞性))

4.(加荷稳压系统、反力系统、量测系统)

5.(变形模量不排水抗剪强度固结系数)

6.(划分土类确定静止侧压力系数确定土的变形模量估算地基承载力)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目前,土工试验大致可分为观察判别试验、物理性质试验、化学性质试验和力学性质实验。(√)

2.钢弦式仪器是根据钢弦张紧力与谐振频率成单值函数关系设计而成的。(√)

3.地面变形是边坡监测中最常用的方法。( √)

4.静力触探具有勘探和测试的双重功能,可以根据数理模型对静探成果进行解释。(×)

5.扁胀试验可以测定土的静止侧压力系数。(√)

6.换填垫层法的加固深度不宜大于3米,但也不宜小于0.5米。(√)

7.我国建筑相关规范对单桩静载荷试验的试桩数量要求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2根。(×)

8.单桩静载荷试验要求试桩的桩头混凝土强度等级比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1-2级,且不低于C35。( ×)

9.基坑沉降监测时,应在基坑四周适当位置埋设不少于4个基准点。(×)

10.隧道拱顶内壁的相对下沉量称为拱顶下沉。(×)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原位测试

答:原位测试一般是指在现场基本保持地基土的天然结构、天然含水量、天然应力状态的情况下(2分),测定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试验方法。(2分)

2.传感器的静态特性

答:所谓静态特性,直指当被测量的各个值处于稳定状态时(2分),传感器的输出值和输入值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曲线或数表。(2分)

3.地基加固

答:地基加固是指为提高地基承载力,改善其变形性质,渗透性质、动力特性(2分)及特殊土的不良地基特性而采取的人工加固地基的方法。(2分)

4.基桩高应变动测

答:基桩的高应变动测就是在动测得过程中利用外力使桩身产生较大的位移,进而可以对桩身的质量和其承载能力进行判断。(2分)常用的高应变动测方法有锤击贯入法和波动方程法等。(2分)

5.围岩应力

答:由于洞室的开挖,改变了部分岩体的原岩应力状态,(2分)而把岩体中原岩应力改变的范围成为围岩,其应力称为围岩应力。(2分)

四、问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岩土工程监测的目的是什么?

答:岩土工程监测的目的在于:

1)检验岩土工程施工质量是否满足岩土工程设计和有关规程、规范要求。(1分)

岩土工程实习报告

岩 土 工 程 认 知 实 习 报 告 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姓名刘顺顺 学号 321307020220

目录 0 前言 (3) 1 实习目的 (4) 2 实习地点简介 (5) 3 实习内容 (6) 3.1地基与基础工程 (6) 3.1.1地基工程 (6) 3.1.2基础工程 (10) 3.2岩土工程勘察 (11) 3.3隧道工程 (14) 3.3.1隧道分类 (14) 3.3.2隧道施工 (16) 3.4边坡工程 (17) 4 总结 (20)

0 前言 岩土工程专业是土木工程的分支,是运用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岩石力学解决各类工程中关于岩石、土的工程技术问题的科学。按照工程建设阶段划分,工作内容可以分为: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设计、岩土工程治理、岩土工程监测、岩土工程检测。 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各种建筑工程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座座水库波光粼粼,栋栋高楼鳞次见比。在各种土建工程中,岩土工程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岩土工程是以土力学、岩体力学及工程地质学为理论基础,运用各种勘探测试技术对岩土体进行综合整治改造和利用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这一学科在国外某些国家和地区被称为“大地工程”、“土力工程”或“土质工程”。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智研咨询资料统计,它包括岩土工程勘察、设计、试验、施工和监测,涉及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在房屋、市政、能源、水利、道路、航运、矿山、国防等各种建设中,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实习目的 作为一名刚刚接触专业知识的大学生来说,如果在学习专业课之前直接就接触深奥的专业知识是不科学的,为此,学院带领我们进行了这次实习活动,让我们从实践中对这门自己即将从事的专业获得一个感性认识,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今后书本与实践的结合打下基础。 参加实习,我们能深入到生产第一线,正式的接触到这个行业,在企业老前辈和老师的指导下,参加管理和生产工作,能确切的了解建设工程的计划、生产、技术、质量管理等具体工作,熟悉工程项目部各个部门的工作。 参加实习,让我们了解建筑行业更多的方面,使我们认识到自身的渺小与不足,促使我们积极奋进,督促我们更努力的学习更多的知识来提升自己的能力。 参加实习,就是为了能在课堂上更加容易学习理论知识,能把脑海中的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进一步的强化巩固以后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 参加实习,也让我们认清了自己在这个行业的优劣势,为以后的人生职业规划确定了方向。

浅谈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浅谈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摘要: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是现今社会中较为重要的施工手段之一,它具 有较强的实用性,同时也属于一种对施工人员经验要求较高的施工技术。时代的 不断发展使得这种技术的应用价值不断提高,很多行业在发展中将这种技术的价 值不断上升。本文主要针对岩土工程深基坑支付的施工技术种类,分析了深基坑支 护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前沿 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全面进步,近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不 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隧道工程、高层建筑以及地下工程不断涌现。其中应用 极为广泛、作用较为突出的是岩土工程的深坑基支护施工技术,它为建筑工程争 取了大量的可用面积,为国家节约了大量土地,因此在建筑行业中也发挥了重要 的作用。但是该项技术也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完善。 一、深基坑支护技术介绍 岩石工程中应用较为普遍的的深基坑技术包括钢板桩支护、深层搅拌桩支护、排桩支护等,具体情况如下: 1、钢板桩支护技术 由带锁口或者钳口的热轧型钢制成钢板桩,多个钢板桩彼此连接形成钢板桩墙,主要用于挡土和防水,其中常用的有U形、Z 形和直腹板形几种。钢板桩支 护技术的优点是施工简单,应用范围大,缺点是容易导致影响到周围低级,引发 变形或者噪声震动,通常不用于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还有一个问题,钢板桩自 身刚度有限,如果周围支撑物件设置不当就会导致变形加剧,因而深度超过7厘时,一般不予采用。采用时必须考虑对周围环境和土壤的影响。 2、深层搅拌桩支护技术 即以水泥和石灰为原材料进行固化,使用机械对软土和固化原料进行深层搅拌,使软土通过硬化处理具有整体性和稳定性,进而形成强度较大的桩块。深层 搅拌桩支护一般表现为格栅,通常用于基坑深在7米以下时,利用水泥的不透水 性实现土防水防渗的功能。深层搅拌桩支护技术能够凭借搅拌自身的重力抵抗侧 向力,内部无需支撑,因而成本较低、施工便利,也不需要水泥之外的其他原材料,因而经济效益较好。 3、排桩支护技术 这种技术依靠的在柱列间设置钢筋混凝土挖孔和冲灌注桩,从而起到挡土的 作用。桩柱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保持一定的疏密程度。这种支护技术刚度较强,缺陷是桩柱之间的连接必须依靠钢筋混凝土帽梁进行加固,从而防止地下水和沙 粒回流,为规避这个问题通常采用高压灌浆,还需要配置搅拌桩和旋喷桩等辅助 措施。排桩支护技术无需人工介入,没噪音,不影响周围的环境及土壤,且成本 低廉,因而应用极为广泛。 二、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基坑土体的取样具有不完全性 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之前,必须对地基土层进行取样分析,以取得土体比 较合理的物理力学指标,为支护结构的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一般在深基坑开挖 区域内,按国家规范的要求进行钻探取样。为减少勘探的工作量和降低工程造价,尽可能避免钻孔过多的现象。因此,所取得的土样必须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不完

土木工程测试技术考试参考资料

土木工程测试技术(仅供参考) 1.测试技术是由测量技术和试验技术组成。 2.一个测试系统可以由一或若干个功能单元所组成。 3.一个完善的力学测试系统由荷载系统、传感器、信号变换与测量电路和显示记录系统四大部分组成。即信号采集、信号处理、信号显示和记录四大部分。 4.测试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精确度、稳定性、测量范围(量程)、分辨率和传递特性。 5.静态方程:当测试系统处于静态测量时,输入量和输出量不随时间而变化,因而输入和输出的各阶导数等于零,此时线性系统方程简化为Sx x b a y ==0 0。 6.标定(率定):就是通过试验建立起传感器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的关系。 7.求取静态标定曲线:通常以标准量作为输入信号并测出对应的输出,将输入与输出数据描在坐标纸上的相应点上,再用统计法求出一条输入- 输出曲线。 8.测试系统精度和误差:指测试系统给出的指示值和被测值的真值的接近程度。 9.传感器:将被测物理量直接转化为相应的容易检测、传输或处理的信号的元件。 10.传感器的命名:可以按照原理或被测物理量命名,比如电阻应变式、钢弦式压力盒属于原理命名,而土压力盒属于被测物理量命名。 11.传感器的组成: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测量电路和电源组成。 12.应力计和应变计的原理: (1)K <<k ,说明弹簧元件加进前后,系统的变形几乎不变,弹簧元件的变形能反应系统的变形,因而可看做一个测长计,把它测出来的值乘以一个极定常数,可以指示应变值,所以它是一个应变计; (2)K >>k ,说明弹簧元件加进前后,系统的受力与弹簧元件的受力几乎一致,弹簧元件的受力能反应系统的受力,因此可看做一个测力计,把它测出来的值乘以一个标定常数,可以指示应力值,所以它是一个应力计; (3)K ≈2k ,即弹簧元件与原系统的刚度相近,加入弹簧元件后,系统的受力和变形都有很大的变化,则既不能做应力计,也不能做应变计。(k 为两侧弹簧的弹簧常数,K 为中间弹簧的弹簧常数。) 13.电阻式传感器工作原理:将被测物理量的变化转换成自身电阻值的变化,再经相应的变换电路和装置显示或记录被测量值的变化。 14.电阻式传感器按其工作原理分类:电阻应变式、电位计式、热电阻式、半导体热能电阻传感器。 15.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工作原理:基于电阻应变效应,在被测拉压力的作用下,弹性元件产生变形,贴在弹性元件上的应变片产生一定的应变,由应变仪读出读数,再根据事先标定的应变-力对应关系,即可得到被测力的数值。 16.钢弦式传感器基本原理:是由钢弦式应力的变化转变为钢弦振动频率的变化。 ρσL f 21=,KP f f =-202 17.钢弦式传感器的构造和性能:构造简单,测试结果比较稳定,受温度影响小,易于防潮,可用于长期观测,缺点是灵敏度受压力盒尺寸的限制,并且不能用于动态测试。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论文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探讨 摘要:本文从使用先进技术、人员培训和体制建设等方面为了提高岩土工程的勘察水平并保证工程的质量,则仅就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和内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method and content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and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from the us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personnel training and system construction, etc.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探讨;建设 key words: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exploration technology;discussion;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3-0078-02 0 引言 岩土工程勘察是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查明 并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和环境特征、分析岩土工程条件。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内容是编制满足不同阶段所需的成果报告文件,并最终对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现场检验和检测、勘探及采取土试样等几种或全部手段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价。国家分别对港口码头、水利水电工程、公路工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6529

陈山油库山北扩建工程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初步勘察阶段) 一、工程概况 受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的委托,我院对拟建的陈山油库山北扩建工程进行初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 本工程由中德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拟建建(构)筑物的勘探点位置图和勘察技术要求由设计单位提供。 拟建建(构)筑物平面特征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编号: 1),有关拟建建筑物性质见下表。 拟建建(构)筑物性质一览表表:1 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和地基等级均为中等复杂程度,综合确定本工程的勘察等级为甲级。2.勘察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勘察目的、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2.1勘察执行的主要规范标准 本次勘察依据下列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石油化工建(构)筑物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453-2008)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50585-2010); 《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GB/T 50269-97); 浙江省工程建设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33/T 1065-2009)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33/1001-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浅层地震勘查技术规范》(DZ/T0170-1999)。 2.2勘察目的 本次勘察为初步勘察,其目的是为地基基础设计,地基处理和地基施工方案提供初步的岩土工程地质资料,并做出分析评价与建议。 ⑴、初步查明建筑物地基压缩层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的构成、成因、分布、特征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⑵、初步查明场地内暗浜、墓穴、地下洞室、地下障碍物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范围、埋深。 ⑶、对场地20m深度范围内饱和砂质粉土和砂土进行液化判别,并对场地地震效应作出评价,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判定建筑的场地类别,提供抗震设计有关参数。

岩土工程施工技术中难点及对策分析 劳鹏飞

岩土工程施工技术中难点及对策分析劳鹏飞 摘要:我国的建筑地形十分复杂,且存在多种不同类型的岩体,很大程度上影 响了建筑物的岩土工程质量。作为建筑物中的荷载支撑,岩土工程对周围的建筑 物也具有一定的施力作用,尤其直接影响了建筑的安全与使用性能。为此,在岩 土施工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以上因素,以充分减少不利影响。当前的技术与管 理水平依然受限,在岩土工程分析以及参数设计方面存在着很多技术难度,由此 可见,加强岩土工程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岩土工程;施工技术;难点;对策 1引言 在岩土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中,对于技术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并且岩土工 程施工流程较为复杂,施工操作难度较大,不仅需要挖掘岩土内部的空间,同时 还要对地下空间进行施工,铁路施工、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等都与岩土工程联系 密切。因此以岩土体性质角度来看,需要对岩土进行合理、有效区分,这样无疑 加大了对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效率的要求。只要对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难点进行全面、仔细的分析,并采取有效对策予以解决,才能保证岩土工程的顺利完工,提升施 工质量。 2岩土施工技术难点剖析 2.1不确定性 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的难点在于其具备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的难点主要体现 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勘察报告中的不确定性,众所周知,勘察报告在 岩土工程中是起到指导作用的,如果勘察报告不够准确,就会给后续施工带来许 多不确定性的因素,而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很可能会造成施工成本的大大增加,施 工难度的大幅度提升。第二个方面是地质条件的不确定性,由于岩土工程施工区 域的地质结构较为复杂,环境多变,而地下中的某些结构很可能会由于环境的变 化而发生结构或性能的改变,另外,在岩土工程施工中,也很可能会造成这些地 质结构受到施工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第三个方面是地质结构改变给施工带来的不 确定性影响,地质结构及性能参数如果发生改变,就很可能对施工区域的受力情 况造成影响,进而给工程施工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 2.2依赖性 在岩土工程施工中,环境的影响尤为重要,环境不仅会对岩土结构带来影响,还会给工程施工带来很大影响,因此,工程是依赖于环境进行施工的,而这也正 是影响岩土工程施工技术顺利开展的又一难点。为了使工程对环境的依赖性得以 降低,就必须对施工技术进行改进,使其具有针对性的特点,并做好地形勘察工作,确保环境对施工技术的影响最大程度的降低,以此来保障施工技术的针对性 特点。 2.3隐蔽性 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有许多施工都是隐蔽工序,而隐蔽工序的施工质量也 直接决定着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如果不能有效保障隐蔽工序的施工质量,就会 给岩土工程的后续维护与管理带来较大的麻烦,并且,隐蔽工序如果不合格,不 仅会产生众多的安全隐患,还会给安全隐患的判断及整改带来巨大的困难,而通 过采取相应的检测技术来对这些隐蔽工序的质量进行检验,能够有效的解决隐蔽 性所带来的影响。 3岩土工程施工技术控制

土木工程测试技术-回弹法测量技术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应用 摘要:回弹法是通过测定混凝土表面硬度,来推算抗压强度的一种现场非破损检测技术。因其操作简便、使用快捷,且具有很高的测试精度,因而广泛应用于工程施工中对混凝土、砌体砂浆的强度检测。对回弹法检测的使用条件、影响因素进行了技术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回弹法测强精度的措施及检测中注意事项。 关键词:回弹法;回弹仪;检测;混凝土强度;非破损检测;抗压强度;影响因素;提高措施;注意事项;工程实例。 1.引言 目前,在现场检测混凝土强度过程中,有许多种不同的检测方法,如钻芯法、拔出法、压痕法、射击法、回弹法、超声法、回弹超声综合法等,其中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是应用最广的无损检测方法。下面我们就以回弹法检测进行探讨,回弹法是通过测定混凝土表面硬度从而推定混凝土整体强度的力学方法之一。根据混凝土强度与表面硬度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用检测混凝土表面硬度的方法间接检验或推定混凝土强度,即采用定值动能的弹簧与钢锤冲击混凝土表面,其回跳值与表面硬度也存在着相关关系。因此,通过试验的方法,建立混凝土强度与回跳值的相关关系来确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这就是回弹法测定混凝土强度的基本原理. 2.回弹仪在非破损检测中的正确运用 2.1 如何合理布置构件测区 ( 1) 测区应根据结构或构件的大小及质量而定。当批量检测的构件数量不到足10 个时,应逐个布置测区。每一测区的面积宜≯0. 04 m2,每一测区应记取16 个回弹值。回弹仪按水平方向测得混凝土构件浇注侧面的16 个回弹值后,分别剔除3 个最大值和3 个最小值,按余下的10 个回弹值取平均值Rm。构件数量> 10 个时,随机抽样的数量不应少于构件总数的30 %,测区也应≮10 个。 ( 2) 测区位置的布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2 m 以内,测区距构件边缘的距离宜≯0. 5 m,回弹仪置于构件最大受力处。测区位置内的回弹仪应处于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注的侧面,混凝土表面必须清洁、平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2)

实验三基坑与边坡稳定性监测实验 一、实验目地 1.了解基坑与边坡稳定性监测实验方法. 2.了解滑动式测斜仪地工作原理. 3.掌握滑动式测斜仪地使用方法. 4.掌握数据处理方法 二、实验原理 深层水平位移就是测量围护桩墙和土体在不同深度上地点地水平位移,通常采用测斜仪测量,将围护桩墙在不同深度上地点地水平位移按一定比例绘制出水平位移随深度变化地曲线,即围护桩墙深层挠曲线.测斜仪由测斜管、测斜探头、数字式测读仪三部分组成,测斜管在基坑开挖前埋设于围护桩墙和土体内,测斜管内有四条十字型对称分布地凹型导槽,作为测斜仪滑轮上下滑行轨道,测量时,使测斜探头地导向滚轮卡在测斜管内壁地导槽中,沿槽滚动将测斜探头放人测斜管,并由引出地导线将测斜管地倾斜角或其正弦值显示在测读仪上. 测斜仪地原理是通过摆锤受重力作用来测量测斜探头轴线与铅垂线之间倾角φ,进而计算垂直位置各点地水平位移地.图4.1为测斜仪量测地原理图,当土体产生位移时,埋人土体中地测斜管随土体同步位移,测斜管地位移量即为土体地位移量.放人测斜管内地活动深头测出地量是各个不同量测段上测斜管地倾角φ,而该分段两端点(探头下滑动轮作用点与上滑动轮作用点>地水平偏差可由测得地倾角φ用下式表示: <1) 式中——第i量测段地水平偏差值(mm>; ——第i量测段地长度,通常取为0.5m、1.0m等整数(mm>; ——第i量测段地倾角值(°>. 当测斜管埋设得足够深时,管底可以认为是位移不动点,从管底上数第n量测段处测斜管地水平偏差总量为: (2> 显然,管口地水平偏差值就是各量测段水平偏差地总和. 在测斜管两端都有水平位移地情况下,就需要实测管口地水平偏差值,并从管口下数第n量测段处地水平偏差值,即: <3) 应该引起注意地是:只有当埋设好地测斜管地轴线是铅垂线时,水平偏差值才是对应地水平位移值,但要将测斜管地轴线埋设成铅垂线是几乎不可能地,测斜管埋设好后,终有一定 地倾斜或挠曲,因此,各量测段地水平位移应该是各次测得地水平偏差与测斜管地初始水平偏差之差,即:

我岩土工程原位测试实验报告

岩土工程生产实习原位测试报告 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应用(岩土)班级: 2011级--1班 学号: 3110510738 学生: 日期: 2014年11月

目录 1静力载荷试验 (1) 2静力触探试验 (8) 3十字板试验 (12) 4点荷载试验 (17) 5原位剪切试验 (22) 6回弹试验 (26) 7旁压试验 (32) 8渗透试验 (37) 9轻型动力测试试验 (39) 10波速测试试验 (43) 参考文献及致谢 (46)

《岩土工程原位测试报告》 1静力载荷试验 1.1 试验的目 (1)确定地基土变形模量; (3)估算地基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 (4)确定地基土的基床系数 (5)掌握静力载荷试验试验步骤和认识仪器设备; (6)提高对数据处理及科学计算的能力; (7)运用试验所得数据对场地的岩土工程性质进行初步评价。 1.2 试验的适用范围 浅层平板载荷实验适用地表浅层地基土,包括各种填土和含碎石的土,也用于复合地基承载力评价。 1.3 试验的基本原理 在拟建建筑场地上将一定尺寸和几何形状的刚性板,安放在被测的地基持力层上,逐级增加荷载,并测得相应的稳定沉降,直至达到地基破坏标准,由此可得到荷载(p)-沉降(s)曲线。典型的静力载荷试验p-s曲线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如下图所示。 静力载荷试验P-s曲线 p,称为比(1)直线变形阶段:p-s呈线性关系,对应于此线性段的最大压力0 例界限。

(2)剪切变形阶段:当荷载大于0p,而小于极限压力了u p,p-s关系由直线变为曲线关系,曲线的斜率逐渐增大。 (3)破坏阶段:当荷载大于极限压力pu时,即使维持荷载不变,沉降也会急剧增大,始终达不到稳定标准。直线变形阶段:受荷土体中任意点产生的剪应力小于土体的抗剪强度,土的变形主要由土中空隙的压缩引起,并随时间趋于稳定。可以用弹性理论进行分析。 1.4 试验仪器及工具 (1)承压板:应具有足够的刚度,一般采用圆形或正方形钢质板;也可采用现浇或预制混凝土板,面积可采用0.25~0.50m2,不应小于0.1m2。本次试验采用圆形钢质板,面积为0.5m2 (2)加荷装置:包括压力源、载荷台架或反力构架。 ①压力源:可用液压装置或重物,其出力误差不得大于全量程的1%;安全过负荷率应大于120%。本次试验采用液压提供压力源。 ②载荷台架或反力构架:必须牢固稳定、安全可靠,其承受能力不小于试验最大荷载的1.5-2.0倍。本次试验采用钢质反力架,使用地锚提供反力。 (3)沉降观测装置:其组合必须牢固稳定、调节方便。位移仪表可采用大量程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等,相应的分度值为0.10mm。本次试验才采用百分表进行沉降观测,分度值为0.01mm。 (4)试坑开挖。本次试验在一班的试坑基础上开挖至一定深度,并使其符合锚杆反力装置和试坑仪器安装要求。 1.5 试验的技术要求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对于静力载荷试验,应当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静力载荷试验宜采用圆形刚性承载板,根据土的软硬或岩体裂隙密度选用合适的 m,当在软土和粒径较大尺寸;对于静力载荷试验,承压板面积不应小于0.252 m。 的填土上进行试验时,承载板尺寸不应小于0.52 静力载荷试验的试坑宽度或直径不应小于承载板宽度或直径的3倍。试坑底部的岩土应避免扰动,保持其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在承压板下铺设不超过20mm的砂垫层找平,并尽快安装设备。 (1)加荷等级不小于8级。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地基土承载力设计值的两倍,荷载的量测精度控制在最大加载量的±1%以内。

浅谈岩土工程施工技术

浅谈岩土工程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16-08-30T14:49:15.543Z 来源:《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8月下作者:顾浩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岩土工程施工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顾浩 (江苏省安捷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江苏徐州221000) 摘要:岩土工程对于城市建设以及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提高岩土工程施工技术,是经济发展和建设的要求。本文从岩土施工技术的方法以及未来发展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岩土工程;施工技术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岩土工程施工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岩土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的施工原则,并严格按照施工要点的要求进行施工,将有助于提升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因此,加快对岩土工程施工技术要点的研究,是当前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又紧迫任务。 1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的一些原则 1.1实用性原则 由于岩土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受很多条件的限制,而技术成熟与否只是岩土工程非常小的因素,而施工人员的技术成熟度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天气和施工的资金是否到位都是施工中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往往不使用最先进的技术,而是使用最适合当地的施工技术。 1.2经济性原则 岩土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目前的技术还不是非常完善,而施工过程中的地质条件也千差万别,因此难以制定固定的施工方案,但是无论如何,在施工的过程中,要讲究经济性,在资金预算范围内进行施工,要符合我国的国情。 1.3实践性原则 目前岩土施工已经存在的技术形式非常多,在众多的技术中,有些是通过模拟以及实验室中计算出来的,在实践上还是存在差距,因此对于岩土的施工技术要建立在实际的运用上。然而目前很多设备以及机械都是建立在实际的实践基础上,给岩土的施工带来了很多的方便,同时对于岩土工程成本控制也有非常大的帮助。 2我国城市岩土工程施工技术方法 2.1深层搅拌桩支护 深层搅拌桩支护是采用深层搅拌机就地将软土固化剂(水泥、石灰等材料)强行搅拌,利用固化剂与软土间产生的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及一定强度的桩体(水泥土柱状加固体挡墙),以作为深基坑的支护结构。该支护方法常适用于基坑深度不大和(或)需要采用重力式挡墙结构形式的基坑;另外,搅拌桩支护通常厚度较大,只有在建筑红线位置和周围环境允许时方能使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防止影响周围环境。 2.2排桩支护 排桩按照排桩的材料划分分为钢板桩支护、钢筋混凝土板桩支护、钻孔灌注桩支护及人工挖孔桩支护等;按照排桩的结构可分为柱列式排桩支护、连续排桩支护及组合式排桩支护。其中,柱列式排桩支护适用于边坡土质较好、地下水位较低的区域;连续排桩支护适用于软土或软粘土的支护;组合式排桩支护常用于地下水位较高的软土地区;排桩支护由于占用场地面积较小,当施工现场面积受限时极其适用。 2.3土钉墙支护 土钉墙支护具有主动嵌固作用,可增加边坡的稳定性。该支护方式适用于土质较好、开挖深度不大、周围建筑或地下管线对沉降及位移要求不高的基坑支护,多出现在我国华北以及华东北部。 2.4预应力锚杆(索)支护 预应力锚杆(索)支护操作起来简单,产生的效率高,同时施工费用经济性高。此技术是在土体周围放入抗拨性质、有效锚固长度的杆体,以此增强土体的抗剪能力,增加土体周围的强度,在进行此施工技术时,需要注意地下水位的变化,如果高于锚杆之上,要进行降水。 2.5地下连续墙支护 地下连续墙一般会在软土层中基坑开挖深度不小于十米、周围建筑或是对地下管线沉降或位移高的范围。地下连续墙具有三个优点:一是刚度大;二是止水效果好;三是结构与地基变形较小;这种方式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但是地下连续墙的造价高,对于施工设备的要求也高,因此,没有大范围的推广使用。 2.6支承柱施工逆作法 逆作法是一种基坑支护技术,也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是高层地下室或是多层地下结构使用最为广泛的技术。支承柱施工逆作法是其中应用较为普遍技术方法。施工原理:在建筑物地下室内部进行桩基施工并在中间完成支承柱工作,同时顺着沿地下室轴线或周围施工地下连续墙或其他支护结构,作为建筑围护结构外墙。然后开挖土方至负一层地下室底面标高,进行负层柱墙、顶板、梁的施工,以及上下各层结构的施工,直至工程结束。 3岩土工程施工新技术应用 3.1岩土工程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是现代岩土工程常用施工技术,随着施工设备与工艺材料的不断发展,其自身衍生出的新技术在桩基工程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具有无噪音、无振动、无积压等优点,是为了在地下水位较浅的地层中施工而采取的一种施工方法。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原理是将钻渣利用泥浆带出,并保护孔壁不致坍塌。再使用水下混凝土浇筑的方法将泥浆置换出来,从而完成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具体施工工序为定桩位、护简埋设、钻机就位、钻孔、终孔、第一次清孔、下放钢筋笼、接人导管、第二次清孔、灌注混

岩土工程论文选题1

土木工程(岩土工程)论文选题 1、岩土工程勘察岩石风化程度的判定 2、岩土工程勘察基础资料的评价 3、岩土工程勘察原位测试的重要性 4、岩土工程勘察孔的合理布置 5、岩土工程勘察根据静力触探划分土层的方法 6、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均匀性评价要求 7、岩土工程勘察黄土湿陷性判断 8、岩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质条件勘探的方法和重要性 9、岩土工程勘察施工勘察的方法及重要性 10、击实试验及其对工程的指导意义 11、岩土工程施工湿陷性黄土勘察和地基处理方法 12、结合具体工程论述某一种地基处理方法的质量控制要点和质量评价方法(可以是换填法、堆载预压、真空预压、降排水、水泥土搅拌桩、注浆、碎石桩、石灰桩、CFG桩、预应力管桩、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桩、旋挖桩等等) 13、结合具体工程论述某一种边坡支护方式的质量控制要点和质量评价方法(可以是重力式挡墙、挂网喷浆、土钉墙、锚杆、地下连续墙等等) 14、结合具体工程论述基坑监测的方法及重要性 15、×××公司(队)工程地质勘查施工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策的探讨 16、××机台安装管理的现状调查报告 17、项目施工经验与体会 18、岩土工程技术问题的探讨——以×××项目为例 19、工程地质勘查技术总结——以×××项目为例 20、钻孔灌注桩灌注过程中质量控制 21、不稳定地层钻井液的控制方法 22、承压水地区灌注桩施工注意事项探讨 22、挤土桩施工顺序探讨(可以是某个工艺的) 23、硬脆碎地层切削具性能的探讨

24、××工程土层指标的测试与分析 25、××试验在工程中的应用 26、土工试验发展前景浅析 27、土工试验参数相关性分析 28、浅析××试验 29、标准量入试验在工程地质勘查中的应用 30、如何选取土工试验参数 31、基桩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32、工程勘查报告编写中应注意的问题 33、工程勘查中有关水文地质问题的浅谈 34、地基勘查中应注意的问题 35、举例分析岩土工程勘查方法的优缺点 36、岩土工程勘查相关问题 37、岩土工程勘查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岩土工程测试与检测技术复习资料

岩土工程测试与检测技术 名词解释6?4分=24分 简答(基本概念、方法)7?6分=42分 计算与论述 4个 34分 §1概念、系统选型精度高量程低,如何选择仪器 测试技术基本概念(线性度、灵敏度) 压电式、正弦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稳定性、误差等选测试方法 §2 传感器:相关概念、分类、命名了解 (压电式如何标定、如何采用措施消除误差 正弦式原理(土压力计典型代表、相应计算) 正弦式基本概念及计算 §3 声波测试、声发射(课件) 声波测试基本原理 纵、横波概念、计算方法、 测桩完整性、裂缝测试等测试方法 新测裂缝测试反象 在岩体中测试应用:完整性指标凯瑟效应 §4载荷试验:静载荷试验(及基本原理) 拐点——判断桩的极限荷载 加载方法:终止加载的判断 判桩的极限荷载——拐点 承载力特征值与极限荷载的确定(曲线拐点) 桩基础检测、多根桩——求平均值——误差系数(<,均值——特征荷载;>,——查表修正)动测:应力波反射法曲线判定桩体缺陷的位置——计算 §5现场检测的常用特殊方法 边坡、 基坑、的安全监测监测: 地下洞室(多点位移计、收敛观测) 监测内容:{锚杆检测、地表变形——大地水准测量、水平监测——原理、方法(基坑顶部、坑底) 项目选取 沉降观测、大地水准测量 深层水平位移的方法、原理了解 垂直监测 水平监测 测试系统元件的选取(参数) 锚杆无损检测 第一、二章测试技术基础知识、传感器 1.检测的基本概念: (1)检测与测量:检测是意义更为广泛的测量;测量是以确定被测对象的属性和量值为目的的全部操作。 (2)检测技术:包含测量和信号检测极为重要。

(3)测试系统的原理结构:被测对象的被测量传感器数据传输环节数据处理环节数据显示环节。 (4) 测量系统:由传感器(一次仪表)、中间变换和测量电路(二次仪表) 组成。 (5)显示和记录系统:它是将信号及其变化过程显示或记录(或存储)下来,是测试系统的输出环节。 2.传感器:指能感受规定的物理量,并按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入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3.组成:敏感元件、转换元件、测试电器 参数:a灵敏度:单位被测量引起的仪器输出值的变化。 b线性度:标定曲线与理想直线的接近程度。 c迟滞性:指输入逐渐增加到某一值与输入逐渐减小到同一输入值时的输出值不相等。(百科:指一系统的状态(主要多为物理系统),不仅与当下系统的输入有关,更会因其过去输入过程之路径不同,而有不同的结果。) d分辨率:指传感器可感受到的被测量的最小变化的能力。 4.传感器的分类:(1)按变换原理分类:电阻式、电容式、压电式、钢弦式、光电式等;(2)按被测物理量分类: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速度传感器。 5.传感器的命名: 6.(1)传感器的全称由“主题词+四级修饰语”组成。 7.一级修饰语——被测量(位移、压力、速度) 8.二级修饰语——转换原理(应变式、电阻式、电容式、压电式、钢弦式、光电式) 9.三级修饰语——特征描述(指务须强调的传感器结构、性能、材料特征及敏感元件等) 10.四级修饰语——主要的技术指标(如,量程、精度、灵敏度等) 11.(2)使用场合不同修饰语排序亦不同 12.a在有关传感器的统计表、图书检索及计算机文字处理等场合,命名顺序为正序“主题词+一级修饰语+二级修饰语+三级修饰语+四级修饰语”;(例,传感器、位移、应变式、100mm) 13.b在技术文件、产品说明书、学术论文、教材、书刊等的陈述句中,传感器名称采用反序为“四级修饰语+三级修饰语+二级修饰语+一级修饰语+主题词”(例,100mm应变计式位移传感器) 14.压电式传感器:是基于压电效应的传感器,其敏感材料由压电材料制成。原理:压电材料受力后表面产生电荷,电荷经电荷放大器和测量电路放大和变换阻抗后就成为正比于所受外力的电量输出,从而达到检测目的装置。 15.优点是频带宽、灵敏度高、信噪比高、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和重量轻等。缺点是某些压电材料需要防潮措施,而且输出的直流响应差,需要采用高输入阻抗电路或电荷放大器来克服这一缺陷。 16.压电效应:指某些物质,当沿着一定方向对其加力而使其变形时,在一定表面上将产生电荷,当外力去掉后,又重新回到不带电状态的现象。 17.振弦式(钢弦式)传感器:敏感元件为一根金属丝弦。原理:将敏感元件与传感器受力部件连接固定,利用钢弦的自振频率与钢弦所受到的外加张力关系式测得各种物理量。 18.优点:结构简单可靠,传感器的设计、制造、安装和调试非常方便,且钢弦经过热处理后蠕变极小,零点稳定。 19.计算:书P15(2-12、2-13) 20.传感器的标定(率定): 21.(1)定义:是利用精度高一级的标准器具对传感器进行定度的过程,从而确定其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同时也确定不同使用条件下的误差关系。 22.(2)标定原因:由于传感器在制造上的误差,即使仪器相同,其输出特性曲线也不尽相同。尽管传感器在出厂前都作了标定,但传感器在运输、使用等过程中,内部元件和结构因外部环境影响和内部因素的变化,其输出特性也会有所变化,因此,必须在使用前或定期进行标定。

市政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石狮市嘉禄路(濠江路至东环路)市政道路工程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第一章、前言 一、勘察目的与任务 受石狮市市政建设管理处的委托,我院承接了石狮市嘉禄路(濠江路至东环路)市政道路工程岩土工程详细勘察任务,目的是查明沿线工程地质条件,为路基设计、边坡的稳定性处理与加固,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施工设计排水等提供工程地质依据和必要的设计参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具体任务为: (1)、查明沿线各地段地质构造,岩土类型,各岩土层的空间揭露规律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2)、查明不良地质的成因、类型、性质、空间揭露范围、发生和诱发条件等,论证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并提出计算参数及整治措施的建议; (3)、查明地下水的类型、水位、埋藏条件、水位变化幅度与规律;地表水的来源、水位、积水时间以及排水条件,查明沿线路基的湿度状况提供划分干湿类型所需的参数;并判定地下水和地表水对路基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及稳定性影响; (4)、查明沿线暗埋的河、湖、沟、坑和坟场的揭露情况,回填土的土类、厚度及密实度,判定场地地震效应等。 (5)、未尽事宜详见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及2009年修订本)及行业标准《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等有关规范要求。 二、勘察依据的技术标准 (1)勘察合同及委托技术要求; (2)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及2009年修

订本); (3)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及2008年修订本); (5)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6)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7)行业标准《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 (8)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9)行业标准《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10)行业标准《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11)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12)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13)行业标准《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 (14)福建省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13-84-2006); (15)福建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J13-07-2006) (16)《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等。 三、拟建工程概述 拟建石狮市嘉禄路(濠江路至东环路)市政道路工程:本次施工路段从K0+036.074至K1+165.795,道路全长为1129.721m,;道路设计起点坐标(X=35809.166 Y=14831.661),终点坐标(X=35519.613 Y=16014.400),设计起点位于濠江路,桩号为K0+000,设计路面标高为23.75m,西北至东南走向,终点相交于东环路,桩号K1+165.795,设计路面标高为40.89m;为城市Ⅱ级主干道,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行车速度为40 km/h,设计荷载城-A,设计年限30年,设计道路宽为26m,双向四车道,两侧设人行道,路面交通等级为轻等级,轴载标准BZZ-100,

浅谈岩土工程深基坑施工技术研究

浅谈岩土工程深基坑施工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19-08-07T14:52:18.750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第10期作者:冯炎庆俞梁钦 [导读] 企业需要重视地铁工程的深基坑施工质量,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选择适宜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来带动整个工程质量的提升。 博大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新昌312500 摘要:基坑支护工程是矿山施工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而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是整个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的重要保障。简单的基坑支护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矿山对基坑的施工要求,开采深度的增加导致基坑形式也在变化,基坑支护对施工技术要求越来越高。 关键词:岩土工程;深基坑;施工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使很多新材料、新技术应用于城市轨道领域,促进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但同时,轨道交通行业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在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支护的边坡修理问题、土层开挖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地铁工程的质量。因此,企业需要重视地铁工程的深基坑施工质量,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选择适宜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来带动整个工程质量的提升。 1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的主要类别 1.1深层搅拌桩支护技术 深层搅拌桩技术属于比较基础性的深基坑支护技术。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将石灰和水泥土等基础性材料通过机械搅拌的方式进行混合,使二者之前产生相应的反应,从而形成具有足够强度的桩体。这种深基坑支护技术在重力坝式挡墙中应用较为广泛,因为形成的搅拌桩本身的强度较大,所以可以支撑住来自于基坑侧向的土层压力,最大限度地保持稳定性。一般情况下,深层搅拌桩支护技术在内测并没有支撑,这样就提供了非常大的施工空间,并且其原材料价格低廉,加工方式也很简单,是最经济的深基坑支护技术之一。 1.2锚杆支护技术 锚杆支护技术多应用于隧道、采集场、以及边坡深基坑等场所的岩土施工工作当中,其锚杆的制作材料主要是聚合性材料、木材料以及金属材料等。操作方法是将符合标准的锚杆打入到事先钻好的锚杆孔当中,通过锚杆自身结构的特殊性从而将岩体和围岩进行深度结合,进而增强整个工程的稳定性。锚杆支护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支撑体所承受的拉力,并且锚杆在制作的过程中不需要耗费很多的原材料,加入的金属材质可以有效保证锚杆的强度,是一种十分高效的深基坑支护技术。 1.3地下墙支护技术 地下墙施工技术是指使用人工手段或机械手段,在基坑事先制定的点进行挖掘,并遵照相应的施工要求挖掘出单元的沟槽,之后将沟槽进行拉通处理,随后利用水泥对沟槽内壁进行加固,最后在沟槽中放置钢筋笼,浇筑混凝土从而形成连续的地下支护墙。这种支护技术的强度非常高,同时具有非常强的防水性和防渗透性,还能够有效抵御土压力和侧向流动水压力,对地上建筑物的竖向沉降有着非常强的防护作用。但这种方式工程量较大,相较于前两种施工技术来说所耗费的成本较高,因此要在合适的施工场所进行使用。 2基坑支护方法 基坑支护方法有很多种类型,深基坑支护方法主要分为混合式支护结构、悬臂式支护结构、重力式挡土结构等,不同的基坑支护方法适合不同类型的基坑施工。不同的基坑支护方法可以满足不同类型的基坑工程施工。在选择基坑支护方式时,一定要进行现场考察,结合矿山实际地形特点和地质特点以及基坑施工深度进行综合选择,必要时可以将多种支护方式结合起来,来保证基坑工程的稳定性,以此来确保基坑工程能够满足矿山施工需求。 3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在操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3.1土层开挖与边坡支护方面的问题 深基坑支护施工,需要由专业的施工团队来完成,虽然深基坑支护开挖工作,技术要求低、难度小,但挡土支护施工,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准,而且管理难度较大,很多施工团队难以高质量的完成该项工程施工。在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多个平行分包合同,这为整个项目工程的协调增加了难度。同时还存在一些企业,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没有按照规定流程进行开挖工作。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挡土支护工程的施工,进而影响了之后的挡土施工,导致工程进度缓慢,无法按照计划工期如期完工。还有部分企业,为了减少成本支出和增加自身经济利益,会在施工过程中更改施工方案,也会影响工程质量和增加施工风险。例如某企业,为了赶进度,提高自身经济效益,没有按照规定流程进行土石方开挖,虽然在工程前期,该项目土石方开挖速度有了明显提升,但由于前期的不规范施工,给后期挡土支护施工造成了很多影响,拖慢了挡土支护工程施工速度,反而影响了工程的整体施工速度。因此,企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从大局着想,不能为了阶段性利益而不顾工程的整体布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施工方案,进而推动整个项目工程的顺利实施。 3.2边坡修理无法满足相关规定 在深基坑支护工作中,经常会出现欠挖和超挖的现象。众所周知,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开挖工作都是先通过机械手段来进行的,在机械完成大规模的开挖工作之后,再由人工来完成细致的修补工作。在实际的施工操作当中,由于管理人员的协调工作不到位,就会经常出现分段分层的开挖规格不一致。在操作层面上,由于技术人员的个人操作原因,经常会造成边坡表面的坡度不一,进而影响后面的铺网工作,导致支护结构较差。 4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分析 4.1钢板桩支护技术 在深基坑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将热轧型钢加工处理成钢板桩,才可将其用于工程施工,加工处理方法有钳口式和锁扣式两种,然后将钢板桩互相连接,可形成板桩墙。在建筑工程中,使用板桩墙用于基坑支护,能够挡水、挡土的作用,可以保证基坑施工的安全。在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一般常用的钢板截面形式,主要为U字形和直腹板形两种。钢板桩因为简单,便于操作,在深基坑施工中有着较大应用,但钢板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周围地形的影响,在外力作用下使其发生变形、震动等。钢板自身具有一定的柔性,这使其在施工过程中,若没有对钢板做好支撑和锚拉,可能会使钢板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建筑物密度较大的区域,不适合使用钢板支护技术。 4.2深层搅拌桩支护技术 简单来说,深层搅拌桩支护技术是将胶凝材料和软土混合搅拌在一起,使它们之间发生物理、化学反应,改变它们的性能,进而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