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五 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
《综合探究五_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作业设计方案》

《综合探究五_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乾隆盛世的历史背景和特点,掌握乾隆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2.分析乾隆盛世时期的危机因素,探讨乾隆时代的矛盾和问题。
3.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乾隆盛世的历史背景和特点2.乾隆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3.乾隆盛世时期的危机因素4.乾隆时代的矛盾和问题三、教学方法:1.讲授相结合:通过讲解历史背景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乾隆盛世的基本情况。
2.讨论分析:组织学生讨论乾隆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分析乾隆盛世时期的危机因素。
3.小组合作:让学生分成小组,共同探讨乾隆时代的矛盾和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乾隆盛世的景象,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
2.讲解:讲解乾隆盛世的历史背景和特点,介绍乾隆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3.讨论:组织学生就乾隆盛世时期的危机因素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分析乾隆时代的矛盾和问题。
4.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乾隆时代的矛盾和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展示给全班。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乾隆盛世的危机因素和矛盾问题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思考和探索。
五、教学评判:1.教室表现:根据学生的教室表现和参与水平进行评判,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发言。
2.作业评定:安置相关作业,如写作、钻研报告等,评定学生的表现和成绩。
3.小组展示:评判学生小组讨论的效果和解决方案,鼓励学生展示团队合作的效果。
六、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乾隆时代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
2.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深入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因素和矛盾问题。
3.开展相关主题钻研,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乾隆时代的历史背景和特点,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和实施,旨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乾隆盛世的历史背景和特点,探讨乾隆时期的危机因素,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为他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历史奠定基础。
《综合探究五_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综合探究五_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作业设计方案《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设计背景与目标乾隆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达到了鼎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被誉为“乾隆盛世”。
然而,在这璀璨的背后,也隐藏着诸多危机。
本次作业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乾隆盛世的内在矛盾与潜在危机,理解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分析能力。
二、作业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乾隆时期的基本历史背景,理解盛世背后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危机。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文献阅读、资料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钻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多维性,培养对历史的敬畏之心和客观评判历史的态度。
三、作业内容与要求1. 阅读材料:提供关于乾隆时期的史料、钻研论文等阅读材料,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并做好笔记。
2. 主题探究:学生需盘绕“乾隆盛世的危机”这一主题,选择一个具体角度进行深入探究,如经济危机、政治腐败、文化保守等。
3. 资料搜集: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搜集相关资料,丰富探究内容。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钻研效果,形成小组共识。
5. 撰写报告:每个小组需撰写一份探究报告,字数不少于1300字,要求内容详实、逻辑清晰、论据充分。
四、作业实施步骤1. 导入阶段:教师简要介绍乾隆时期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 阅读与笔记:学生自主阅读提供的材料,记录关键信息和自己的思考。
3. 主题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材料内容,确定探究的具体主题。
4. 资料搜集:学生利用各种资源搜集资料,为探究报告做准备。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资料和观点,形成小组报告的框架。
6. 报告撰写: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撰写探究报告,确保内容的完备性和深度。
7. 报告展示:每个小组在班级中展示自己的探究报告,接受同砚和教师的评判。
五、作业评判标准1. 内容深度:报告是否深入分析了所选主题,揭示了乾隆盛世的危机本质。
综合探究五 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 课件ppt反思(共10张PPT)

文化专制,禁锢思想如 思想文化繁荣活跃,如文艺
思想文化 八股取士、文字狱, 复兴,启蒙运动。科技世界
科技落后
领先
闭关锁国、限制贸易 对外政策 (不是禁止)脱离世
界潮流
在全球殖民侵略扩大国际 贸易成为世界霸主
综合国力 日趋衰落
世界强国
审视“盛世危机”
阅读课文P28——29的六则资料,说说英国使团关注哪些社会问题? 这些问题会对中国产生哪些影响?
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 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 它在近150年间没有沉没。它那巨大的 躯壳使周围的邻国见了害怕,假如来 了个无能之辈掌舵,那船上的纪律与 安全就都完了”。船“将不会立即沉 没”,但“它将永远不能修复”。
对话“盛世危机” 示好 示威
地球仪
新式步枪
越野炮
音乐钟
“君主号”战舰模型
看了马戛尔尼带来的这些礼品你有什么想法?
对话“盛世危机”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 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 即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 专属。此事尤不便准行。
1.准英商在舟山、宁波等地贸易。 2.准英商在北京设货栈。 3.于舟山附近指定一个小岛,为英商停泊、 居留、存放货物之所。 4.在广州附近辟一地,准英商享有与上款相 同的权利。 5.英商在澳门、广州内河运河得免税或减税。 6.粤海关除正税外悉免其他一切税收,中国 应公布关税额例,以便遵行。
透视“盛世阴影”
阅读课文P27的三则资料,说说乾隆时期存在哪些社会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 官场腐败。 大兴文字狱,造成社会恐怖气氛,思想控制严密。
对话“盛世危机”
乔治•马戛尔尼
(George Macartney1733—1806)
综合探究五 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

二、透视“盛世阴影”
乾隆时期,一方面是清 朝入关后的的顶峰,另一 方面是清朝被世界甩下的 时期。欧洲这时建造出新 式战舰,在各个方面迅猛 变革、发展之时,也正是 在乾隆皇帝自我陶醉之际, 与清朝帝国擦肩而过,迅 速超越。乾隆盛世下的危 机,不论国内还是国外, 都已充分暴露出来。
乾 隆
三、从马戛尔尼使华看盛世危机
对华要求
1.将舟山附近一海岛 让给英国人居住和存货 2.开放通商口岸 ……
结合书本的观点,说说你是否认同上述观点? 两个人的观点片面,拒绝英使要求在抵制西方殖民侵 略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闭关自守使中国失去了一次 了解世界,扩大经济文化交流和社会前进的历史机遇!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三、从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尔尼使华看盛世危机
乾隆观看军舰模型 后的反应说明了什么 问题?
乾隆帝观看军舰模型 后的反应说明,乾隆帝对 英国的野心是有所认识的, 但是,他仍然比较自信大 清帝国的实力可以抵御外 来入侵,反映了统治者的 盲目自大。
三、从马戛尔尼使华看盛世危机
阅读马戛尔尼留下的资料,说说预言和预言 应验的原因?
乾 隆
二、透视“盛世阴影”
结合书本P27资料,说说分别反映了乾隆 时期哪些方面的危机? 你认为还有哪些危机? 1、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社会危机; 2、政治机构腐朽,官场腐败; 3、连年出现文字狱,造成社会恐怖气氛; 4、工业化水平停滞不前,中英之间的差距 开始拉开 5、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6、重农抑商政策 7、…… 哪种危机的后果最为严重?
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
一、回望“盛世余晖”
结合书本P26资料,说说“乾隆盛世”主 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空前巩固和发展, 确立了世界大国地位 2、农耕文明达到鼎盛,农业、手工业、商 业取得巨大进步
综合探究五 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

按时完成能力训练
点此进入
(3)文化上:对中国古代文化作了大规模的清理和总 结,如《四库全书》 ;产生了许多影响深远的文学 作品,如《红楼梦》 。
二、透视“盛世阴影”
1.人口增长过快,社会负担严重。 2.官场腐败。
3.连年出现文字狱,思想控制严密。 4. 工业化水平低, 18 世纪末中英之间的差距开始拉开。
◆知识拓展 这些危机中最严重的是中英之间的差距开始拉开。 此时, 欧洲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而清朝统治者却还在竭 力维护专制统治,对内“重农抑商” ,对外采取闭关政 策, 清朝的工业化水平依旧保持在农业社会的水平, 与 西方国家的力量对比发生逆转。
乾隆帝对英使首次来华极为重视。1793 年 8 月, 马戛尔尼一行抵达大沽, 旋由接待大员陪同经北京前往 热河行宫。关于觐见礼节,马戛尔尼拒绝行跪拜礼。军 机大臣和珅在热河约见使团, 马戛尔尼称病不见, 只派 副使斯当东前往要求举行谈判。 乾隆帝称该使“妄自 骄矜” ,对其来华别有所图更具戒心,但仍表示可“顺 其国俗” ,行免冠屈一膝深鞠躬礼。
1.乾隆盛世:经历清初倒退逆转之后,清前期社会经 济迅速恢复发展。乾隆在位期间,清朝达到鼎盛, 史称“乾隆盛世” 。
2. “乾隆盛世”的主要表现
(1)政治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巩固和发展, 确立了世界大国的地位。
(2)经济上:农业技术提高,粮食产量不断提高;对 外贸易居世界前列;GDP 在世界份额中占到将近 三分之一。
三、从马戛尔尼使华看盛世危机 1.马戛尔尼使华时间:1792 年。
2 .马戛尔尼使华的目的:名义上是为乾隆祝寿,实际上 是要打开中国封闭的大门,以开拓英国的海外市场。 3.马戛尔尼使团的要求:开放通商口岸、割让岛屿、 改善贸易关系等。
《综合探究五_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综合探究五_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乾隆时期中国社会政治经济进步的特点;2. 精通乾隆时期的盛世和危机并存的状况;3. 能够分析乾隆盛世的原因和危机的根源;4. 提高同砚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独立沉思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乾隆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2. 乾隆时期的经济进步和财政状况;3. 乾隆时期的社会状况和文化风貌;4. 乾隆盛世的原因和危机的根源。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乾隆时期的盛世和危机并存的状况;2. 乾隆盛世的原因和危机的根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结合案例分析;2. 小组谈论;3. 视频资料观览;4. 教室互动。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乾隆盛世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乾隆时期的政治局面,引发同砚对乾隆盛世的熟识;2. 讲解:讲解乾隆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强调其特点和影响;3. 案例分析:分析乾隆时期的政治事件,让同砚了解政治局势的动态变化;4. 谈论:同砚分组谈论乾隆时期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的优缺点,并展开互动谈论。
第二课时:乾隆盛世的经济进步和财政状况1. 导入:通过视频资料展示乾隆时期的经济茂盛景象,引发同砚对乾隆盛世的沉思;2. 讲解:讲解乾隆时期的经济进步和财政状况,探讨其原因和影响;3. 案例分析:分析乾隆时期的经济政策和财政措施,让同砚了解经济状况的变化;4. 谈论:同砚分组谈论乾隆时期经济进步的影响和启迪,并展开互动谈论。
第三课时:乾隆盛世的社会状况和文化风貌1. 导入:通过文献资料展示乾隆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引发同砚对乾隆盛世的爱好;2. 讲解:讲解乾隆时期的社会状况和文化风貌,探讨其特点和影响;3. 案例分析:分析乾隆时期的社会风气和文化现象,让同砚了解社会生活的多样性;4. 谈论:同砚分组谈论乾隆时期社会状况和文化风貌的变化,并展开互动谈论。
第四课时:乾隆盛世的原因和危机的根源1. 导入:通过历史资料展示乾隆盛世和危机并存的状况,引发同砚对乾隆时期的沉思;2. 讲解:讲解乾隆盛世的原因和危机的根源,探讨其内在联系和进步趋势;3. 案例分析:分析乾隆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让同砚了解盛世和危机的干系;4. 谈论:同砚分组谈论乾隆盛世的持续和危机的爆发,并展开互动谈论。
《综合探究五_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综合探究五_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乾隆盛世的历史背景和主要特点;2. 掌握乾隆盛世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3. 分析乾隆盛世的危机原因和影响;4.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乾隆盛世的历史背景和主要特点;2. 乾隆盛世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3. 乾隆盛世的危机原因和影响;4. 学生自主选择并深入钻研一个与乾隆盛世相关的话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示乾隆盛世的繁荣景象,引发学生对该时期的兴趣;2. 进修:教师讲解乾隆盛世的历史背景、主要特点及发展情况,引导学生了解该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乾隆盛世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并展示他们的钻研效果;4. 教室展示:学生展示自主选择并深入钻研的乾隆盛世相关话题,分享他们的钻研效果;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乾隆盛世的危机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四、作业要求1. 撰写一篇1000字以上的文章,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原因和影响;2. 选择一个与乾隆盛世相关的话题,进行深入钻研并撰写一份钻研报告;3. 参与小组讨论并展示钻研效果,积极参与教室展示。
五、评判方式1. 作业质量占总成绩的50%;2. 小组讨论和展示占总成绩的30%;3. 教室表现和参与度占总成绩的20%。
六、参考资料1. 《中国历史大事记》2. 《乾隆年间的社会变迁》3. 《乾隆帝的治国理政》七、备注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乾隆盛世的历史背景和危机,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学术水平。
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完成作业,积极参与讨论和展示,取得优异成绩。
《综合探究五_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综合探究五_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 了解乾隆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2. 分析乾隆盛世背后隐藏的危机因素;
3. 探讨乾隆盛世的持续时间和结束原因。
二、导学内容:
1. 乾隆时期的政治状况:乾隆时期是清朝的全盛时期,政治稳定,皇帝权力壮大,但也存在着官僚腐败、贪污现象;
2. 乾隆时期的经济状况:乾隆时期的经济繁荣,国家财政充裕,但也存在着农民肩负加重、商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3. 乾隆时期的社会状况:社会风气淳朴,文化繁荣,但也存在着人口过剩、民生问题等社会矛盾。
三、导学问题:
1. 乾隆时期的政治状况如何?为什么会存在官僚腐败、贪污现象?
2. 乾隆时期的经济状况如何?为什么会存在农民肩负加重、商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3. 乾隆时期的社会状况如何?为什么会存在人口过剩、民生问题等社会矛盾?
四、导学步骤:
1. 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乾隆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乾隆盛世背后隐藏的危机因素;
3. 学生展开讨论,探讨乾隆盛世的持续时间和结束原因;
4. 学生撰写小结,总结乾隆盛世的危机因素和结束原因。
五、导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应该能够深入了解乾隆盛世的真实面貌,认识到盛世背后隐藏的危机因素,从而对历史的发展有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学生应该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提高历史分析能力,为今后的进修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戛尔尼的预言
清帝国实质上是虚弱的,中国军队战斗力很弱,所用武 器落后。只需几艘三桅战船就可以摧毁其海岸舰队。但 清朝统治者仍认为是全世界的“天朝”。 马戛尔尼认为中国军队不能抵抗洋兵的依据是什么?
马戛尔尼说:“广东一处地 近海洋,洋人到中国者必在此 间登岸,中国为防御洋人起见, 特设重兵镇之……此辈宽衣大 袖之兵队,既未受过军事教育, 而所用军器又不过刀、枪、弓、 矢之属,一旦不幸,洋兵长驱 而来,此辈果能抵抗与否?尚 属一不易置答之疑问也。” (马戛尔尼《乾隆英使觐见记 》)
○马戛尔尼的要求和乾隆帝的答复:
要求 割让岛屿 答复(逐条驳斥,完全拒绝) 评价 “天朝……各有专属。”
改善贸易关系
“天朝物产……以通有无”
正确
错误
阅读P28二则资料回答: 你是否认同上述观点?说说你的看法。
对英国使团领土方面的要求,应该断然拒绝;对于改 善贸易的要求,应结合自身的情况以积极的态度应对, 不应闭关自守。
②官员不为民办实事 ——失去民心
③思想控制严密 ——思想文化停滞 ④工业化水平停滞不前 ——中英差距拉开
乔治•马戛尔尼(George Macartney, 1733—1806),英国外交官、勋爵,受 英国议会和国王乔治三世派遣于1792年以 庆贺乾隆寿辰为由出使中国。
■马戛尔尼来华
○时间:1792年(18世纪末) 借口:名义是代表英王乔治三世为乾隆帝祝寿 ○目的: 实际上是要打开中国封闭的大门, 真实目的: 以开拓英国的海外市场
■马戛尔尼的中国印象
下列哪些图片是马嘎尔尼在中国所见,哪些是在英国所见?
英 国
中 国
阅读P28-29六则资料回答: 1、上述资料中,哪些反映的是中西文化习俗上的差 异? 资料1、3 2、上述资料中,哪些反映的是中西发展程度上的差 异? 资料2、4、5、6 3、你认为哪些差异会对中西方实力的对比产生决定 性的影响?你的理由是什么?资料5、6
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 制度
中国的封建专制皇权 高度加强
经济上
完成工业革命,经济 迅速发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生产力水平低下
思想文化 上
民主开放、繁荣活跃、 文化专制、愚昧落后 科技领先 殖民侵略,扩大国际 贸易 闭关锁国,禁止海外 贸易
对外关系 上
对比结论
中国专制主义日趋腐朽,中国国力和西方的 差距大大拉开了。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 大挑战
■马戛尔尼的礼物 2 、4 、5 、7
哪些是马戛尔尼准备的?
丝绸
1
地球仪
2
瓷器
3
音乐钟
4
玉器
战舰模型
5
景泰蓝
6
越野炮
7
问:在你看来,马嘎尔尼携带这些礼品一怎样的用意? 向中国显示西方文明的先进,改善中英关系,达 到打开中国市场的目的。
○乾隆对礼物的反应:
乾隆对装有110门大炮的”皇家号“军舰模型尤其感 兴趣。认为英吉利“恐其心怀叵测,不可不留心筹 计,预为之防”。但又认为英国人优势在海上,而 不在陆地,如果海岸防守严密,他们也无计可施。 问:乾隆观看军舰模型后的反应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乾隆对英国的野心是有所认识的,但他仍比较 盲目自信,认为大清帝国可以抵御外来侵略 。
半个世纪后,马嘎尔尼这个看似荒诞狂妄大 约的预言居然应验了。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
1856年,英法联军侵华
1860年,火烧圆明园 1894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1895年,《马关条约》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1901年,《辛丑条约》
……
清与同期西欧的对比
西欧 政治上 中国
综合探究五
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
阅读P26四则资料回答: 说说“乾隆盛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和发展,确立了世 界大国地位
②农耕文明达到鼎盛,农业、手工业、商业取 得巨大进步
③中国经济总量世界领先 ④文化继续发展
阅读P27四则资料回答: 资料反映了乾隆时期哪些方面的危机?这些危 机中,哪些危机的后果最为严重?说说你的理由。 ①人口增长过快 ——社会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