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家风能促成好的社风

合集下载

家风与社会风气

家风与社会风气

家风与社会风‎气家风即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是一家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为人处事的‎态度。

可以说经过一‎代代的传承与‎累积,它不仅蕴含着‎深厚的道德力‎量而且形成一‎股无形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成长‎。

自古以来,人们就意识到‎了树立良好家‎风的重要性。

《礼记·大学》有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由此可见,“家齐”是“治国”和“平天下”的前提与基础‎。

所谓“齐”就是治理、整理的意思。

所以齐家则是‎整肃家风家规‎使家庭关系能‎够和睦融洽。

“修身”虽为“齐家”之本,自身的修养亦‎离不开良好家‎风的熏陶。

建立良好的家‎风更是历史上‎很多仁人志士‎的追求。

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朱熹的《朱子家训》,《傅雷家书》,《曾国藩家训》等作为人们行‎事的准则在民‎间广为流传。

而历史上“孔融让梨”,“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也证实了良好‎的家族传统的‎重要。

树立端正的家‎风,传承优秀的家‎规和家训,的确是值得弘‎扬的民族文化‎。

如果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那么家风则是‎民风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风浓缩了中‎华民族的美德‎,无论是形诸文‎字的,还是言传身教‎代代相因的,都体现了主流‎的价值判断。

相信绝大多数‎家庭不会将蝇‎营狗苟、舍义取生作为‎家庭之准则世‎代传承。

家风是社风的‎涓涓细流,如果所有的家‎庭家风不振,家规颓败,又何来社会风‎气的良好向上‎呢。

家风正,则社会风气正‎。

家风明,则社会风气清‎。

社会的和谐往‎往是从小家庭‎的和谐起步的‎。

倡导好的家风‎不仅对于个人‎和一个家庭有‎利,推广开来也会‎使整个国家的‎社会风气也会‎随之改善。

正如孟子所说‎:“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人应当做的就‎是推广爱和好‎的品质使之及‎于更远的社会‎成员。

“善推其所为”,这样坚持下去‎,相信社会将蓬‎勃发展达天下‎之大同,中国民族的文‎明程度将进一‎步提高。

良好家风对社会风气的引领作用探究

良好家风对社会风气的引领作用探究
| 专题研究 |
良好家风对社会风气的引领作用探究
文 / 刘志勇
摘要:良好的家风对于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在当前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社会风气方面的问题 不断凸显,如何塑造良好的家风,充分发挥良好家风对于社会风气的引领作用,这成为了社会发展领域的一个重要课 题。本文首先对于家风与社会风气内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随后系统的阐述了良好家风对社会风气的 引领作用,最后对于如何塑造良好的家风进行了策略探讨。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让人们对于良好家风在社会风气方 面的引领作用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从而能够注重良好家风的塑造,并实现社会风气的好转。 关键词:家风 社会风气 内涵 关系 作用
一、家风与社会风气之间内涵以及关系探讨 家风和社会风气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对于 这两个概念的内涵以及关系进行探讨非常有必要,这有助于 更好地去利用良好的家风给社会风气带来积极的、正面的影 响。 (一)家风与社会风气内涵 家风也往往被称之为门风,从字面意义上来看是指一个 家庭的世代相传的生活作风、行为准则、精神风貌、道德品质 等内容的总和。家风是一个家庭道德、伦理、美德等方面的集 中体现,家中长辈身体力行并言传身教,从而使之成为能够传 承下来的,约束引导家庭成员行为的一种感染力量、家庭风 气。每一个家庭成员都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家风的影响,从而促 使家庭能够更加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社会风气是指一个社 会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区域,普遍流行的一种风气,这种风 气是一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情况的综合反映,体现出了 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与精神面貌,主要包括家风、 民风、党风,政风等等方面。如果说家风如何直接决定了一个 家庭是否和谐、幸福,那么社会风气的好坏就一定程度上决定 了一个国家的存亡、民族的兴衰与社会的安危。 (二)家风与社会风气关系 家风与社会风气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一方面,社会是由 无数个家庭所组成,家风肯定会一定程度的反映在社会风气 上面,必然对社会风气带来一定影响。从范畴来看,家风属于 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是社会风气的土壤以及底色, 只有家风良好,才能实现社会风气的风清气正。如果一个社会 绝大部分的家庭,都有良好的家风,那么也必然会引领社会风 气趋好,反之社会风气就很难好到哪里去。另一方面,社会风 气毫无疑问也会对家风产生重要影响,任何一个家庭都不是 孤立的,而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难以避免的会受到社

传承优良家风的重要意义

传承优良家风的重要意义

传承优良家风的重要意义家风,是指一家人世代相传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家庭文化。

优良的家风代表着家庭的品质和家族的传统,对于一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承优良家风不仅可以培养家庭成员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还能够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因此,传承优良家风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传承优良家风可以培养家庭成员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家庭是人们最早接触社会的地方,家庭的风气和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一个传承优良家风的家庭,往往注重家风的培养和传承,注重家庭成员的品德修养和行为规范。

家庭成员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往往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懂得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助人为乐,形成积极向上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这不仅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也对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传承优良家风有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一个家庭的家风不仅影响着家庭成员,也会扩散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传承优良家风的家庭,往往注重家族的传统和文化,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相处,注重家庭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这种家庭文化会逐渐传递到社会中,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这样的家庭中,家庭成员往往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关心他人的困难和需要,形成互助互爱的社会风气。

这种家族的价值观和文化,能够凝聚社会的力量,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传承优良家风还有助于家族的延续和发展。

家族是一个血脉相传的群体,家风是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传承优良家风的家族,代代相传,不仅可以保持家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还可以将家族的传统和价值观念传承下去。

家族成员在这样的家风熏陶下,会更加重视家族的荣誉和传统,更加注重家族成员之间的亲情和团结。

这种家族的凝聚力和传统文化,对于家族的延续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承优良家风对于一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培养家庭成员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同时也有助于家族的延续和发展。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家庭的家风传承,注重培养良好的家庭文化,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家族的繁荣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优良家风塑造社会正能量

优良家风塑造社会正能量

优良家风塑造社会正能量家风,又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多年来形成的传统风气、风格和风尚,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文化氛围、理念、价值观和人生观等,这些建构成一个家庭或家族独特的特色。

我们稍加梳理,解读一下历史,不难发现,许多长盛不衰、地位显赫的家庭家族,度会有各自兴旺发达的秘诀——家训,又可称为家风,它贯穿于整个家庭或家族辉煌的始终。

一个家族的振兴与发达,离不开引领家庭家族走向成功者所创立的家风和家教。

家风与家教的形成都会经历一代甚至几代人的积淀和努力,它总结了前世中无数家庭的得与失以及经验,结晶成为独一无二、适合自己家庭或家族实际的法宝,引领家庭或家族走向辉煌。

站在历史长河之上,回顾总结无数曾经辉煌一时的家庭,还有那传承已久的国粹——国学,他们的家风各有千秋,其中不乏许多可称为经典的精华:齐家、治国、平天下;岳母为儿刺字“精忠报国”,“忠”为岳家之家风;林则徐勤俭持家,生活简朴,他认为“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增其过。

”崇尚“俭”为林家之家风;曾国藩以为“勤”为人生第一要义,崇尚“勤”为曾家之家风;……优良的家风形成,往往是通过创立者的建立,和几代甚至数代人的不懈努力,践行而形成的,通过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相互濡染的家庭教育氛围,在生活的点滴之中不断地践行,形成一种无言、无声的教诲,最为直观、最为直接、最为基本、最为经常的家庭教育,在一代又一代的践行过程中,铸就了家庭言传身教的典范,铸就一代又一代的英才。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最为重要的、无以替代的精神财富;它弥漫于整个家庭或家族之中,影响到每一个家庭成员,惠泽于家庭的成员;家风也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魂魄之所在,支撑着家庭的进步与发展。

传统中国,人人都崇尚、向往底蕴厚重、有着浓厚文化氛围的家风;这也是众多人所追求向往的目标之一。

对于有着敦厚家风的家庭和家族,众多人都是顶礼膜拜,心仪向往的,甚至渴望进入那样的家族,成为其中的一员。

如何通过好家风的传承弘扬社会

如何通过好家风的传承弘扬社会

如何通过好家风的传承弘扬社会
1.注重挖掘提升。

要深刻挖掘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家风家训的传统,提炼出有益于社会的思想精华,之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提炼升华出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历史发展潮流、契合人民群众需求的新的优秀家风文化,最大限度地彰显其丰厚的道德资源和人文价值。

调动起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发挥高校、文化传人等专家学者和民间力量的作用,凝聚起传承优良家风文化的强大合力。

2.注重典型引路。

一方面,依托区域特有的文化资源,挖掘和宣传历代名人、知名公众人物的家风家训,发挥名人资源的感召效应。

另一方面,也要将视角聚焦到普通家庭的家训家规,挖掘展示静安家庭的风采和智慧,以看得见的感召力,引领群众,培育新风尚。

在媒体宣传方面,要注重发挥网络媒体特别是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力强、受众覆盖面大的优势,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好家风好家训做实、做活、做优。

浅谈家风传播对社会风气的引导作用

浅谈家风传播对社会风气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 :家风传播 ;党风 ;政风 ;学风 ;和谐社会
家风是指作为伦理亲缘共 同体 的家 庭 (家族 )在长期 的家庭 生 活传承 中 ,逐渐 形成和 积淀 起来 的 日常生活 方 式、家庭文化风范和道德伦理 品格 。党 的十八大 以来 ,习 近平 总书记在多次讲话 中将家风 、家教上升到核 心价 值观 的高度,纳入治 国理政 的大格局 。家风 正,则民风淳 ;民 风正,则社稷兴 。我们要充分发挥 良好家风建设 与传播对 社 会 思 想 风 气 的 引 领 作 用 , 以 良好 家 风 促 党 风 好 、 政 风 清 、学风盛,促进 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与巩 固。
浅谈家风传播 对社 会风气 的引导作用
媒 介研 究
李永红
内容提 要 :正确履 行新 闻舆i-' e_r-作职 责 ,加强 家风 建设和 良好 家风的传播 ,以 良好 家风 促进党风 正、 政风 清、学风盛 ,对培 育和优化 文明和谐 的社 会环境 ,促 进新 时代 各项建设 事业发展 ,实现社会 的进 步、 国 家的 长治 久安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二 )家风建设 与传播 是涵 养治 国理政清 朗政 风的现 实需要 。家是 最小国,国是最大家。高度融合的家 国情怀
是中华民族家风的至善境界 。一方面 ,优 良的家风有助 于 夯 实政 风 的 基 石 , 清 正 的 家 风 能 让 人 守 住 从 政 的本 色 , 向 国 家 公 职 人 员 队 伍 注 入 道 德 的正 能 量 ,带 来 家 风 正 则 政 风 清 、政风纯 则社 稷兴的可喜变化。另一方面, 良好的家风 能够 帮助领 导干 部牢固树立清正廉洁的职业道德 ,使 国家 政 治形成清 朗政 风,从而净化政治生态。涵养忠诚报国 、 勤 俭建 国 、实干兴 国 的优 良政 风 需要 良好 家风 的建 设传 播 ,学 习和 传 承 家 国 情怀 需 要 良好 家 风 的 建 设 传 播 ,领 导 干 部 提 高政 治 思 想 水 平 、 增 强 治 国理 政 能 力 需 要 良好 家 风 的建 设 传 播 。

好家风支撑社会好风气作文

好家风支撑社会好风气作文

好家风支撑社会好风气作文咱都知道,家是咱温暖的港湾,而家风呢,就像是港湾里的灯塔,照亮着咱们前行的路。

一个好的家风,那可真是能支撑起社会的好风气!你想想,要是每家每户都有着尊老爱幼的家风,那咱们走在大街上,看到的就都是年轻人恭恭敬敬地扶着老人过马路,小朋友们乖乖巧巧地给长辈让座。

这画面多美呀,整个社会都充满了爱和关怀。

再比如说,要是家里都讲究诚实守信,那出去做生意的人就不会缺斤少两、以次充好,大家都实诚待人,生意场上也就少了那些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买东西的人放心,卖东西的人舒心,这社会能不和谐吗?还有啊,如果每家都教育孩子要勤劳节俭,那孩子们长大了就不会铺张浪费、好逸恶劳。

一个个都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努力工作创造价值。

这样一来,社会的发展也就更有动力啦。

我家隔壁的王大爷家,那家风就特别好。

他们家一直教育孩子要善良正直,乐于助人。

有一回,小区里的张奶奶不小心摔倒了,王大爷家的小子二话不说就跑过去把张奶奶扶起来,还送她回了家。

这事儿在咱们小区传了好久,大家都夸这孩子有教养,这就是好家风培养出来的好孩子呀!反过来想想,如果家风不好,那会咋样?要是有的家里整天吵吵闹闹,不讲道理,孩子长大了能有好脾气、好品德吗?要是有的家庭只知道溺爱孩子,放纵他们为所欲为,那这孩子长大了不得无法无天,给社会添乱吗?所以说呀,咱们每个家庭都得重视家风的建设。

家长们要以身作则,给孩子们树立好榜样。

别小看这一家一户的小风气,聚在一起那可就是社会的大风气啦!让咱们都从自己家做起,传承好家风,用千千万万个好家风,支撑起整个社会的好风气。

这样,咱们的生活才能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心得

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心得

好家风是一个家庭优良品质的体现,是由多层次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心理和行为规范。

好家风可以帮助家庭成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对于孩子的成长和社会文明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下,全社会的风气也会变得更加良好。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如何培养好家风,促进社会风气的良好形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话题。

通过深入探讨和总结对此话题的心得感悟,也许可以为更多家庭和社会各界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一、好家风反映了家庭的文明程度。

文明家庭是社会文明的基石,而好家风则是文明家庭的直接体现。

好家风不仅包括家庭成员的行为举止,更涉及到他们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等多个方面。

只有家庭成员自身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更好地传递和延续好家风。

好家风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要培养好家风,首先要从家庭成员自身做起,做到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宽容他人,自觉遵纪守法,培养正确的道德品质,形成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

社会各界也需要加强对好家风的宣传和引导,形成更好的社会氛围,进一步促进好家风的形成。

二、好家风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孩子的一切行为习惯都是在家庭中养成的。

好家风对于孩子的影响尤为重要,良好的家风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修养,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以身作则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父母作为孩子的榜样,要自觉做到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行为引导孩子。

孩子在家庭中的行为习惯和品德修养,往往是父母言传身教的结果。

做好好家风的培养工作,需要家长们从自身做起,自觉树立好榜样,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和教育孩子,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品德修养。

三、好家风对于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好家风在千千万万个家庭中得到了体现,形成了整个社会的风气。

好家风不仅可以帮助家庭成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更能够进一步促进社会风气的良好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的家风能促成好的社风、民风以及政风、党风;而好的家教本身就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征,并且在上述意义上保证了好的家风持续产生“正的外部效应”。

倘若每一个家庭都有良好的家风家教,那么,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将获得无尽的能量。

家风是一家或一族在世代繁衍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以及为人处世之精神风貌的总和,它通常以生活经验、实践智慧或价值理念的形式蕴含于家训、家规、族谱等文献载体中,也以实践理性的样态渗透在家庭成员的日常行为中。

家风的世代传承通常要依凭良好的家教。

家教是在家庭或家族中展开的对其成员的涵养、教化,尤其是对下一代的教导与培育。

在传统中国,“家国一体”,“家”是缩小的“国”,“国”即放大的“家”。

在此情况下,家风家教被提高到了关乎社稷兴衰与天下存亡的高度,受到了上至天子下至庶民的高度重视,这对中华文化数千年传承从未中断可谓居功至伟。

与之相应,家风家教也在岁月的积淀中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

然而,时至今日,在历经各种运动的风雨洗礼后,家风在现代化进程中遭受工具理性一次又一次地“拷问”,它不是被笼统地当作“反动的传统”,就是被片面地看成“害人的枷锁”,被很多人否弃、淡忘了。

作为传承家风的重要方式,家教面临的形势也不容乐观。

在智识教育兴盛而价值教育式微的背景下,家教从注重德行教育而忽视知识教育的一端滑向了重视知识教育而忽视德行教育的另一端。

应该如何传承优良家风、重视传统家教,从而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能量,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理当深思的问题。

家风家教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风和家教是紧密相连的,家风本身就是一种润物无声、耳濡目染式的家教;家教既是家风的传承方式,本身也是一种家风。

在传统中国,家风家教既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的基本内容,并且在长期的岁月延传中成为了根深蒂固的传统。

从文化角度看,家风家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色。

如果放眼整个世界,我们会发现:几乎没有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传统文化能够像中国传统文化那样把家风家教提升到国家兴衰与天下存亡的高度;如果纵览整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我们则会发现:关于家风家教的各种名言、典故、佳话以及家训、家规等文献记载不仅多如繁星,而且大多数内容质量上乘,以至今天依然具有指导价值和借鉴意义。

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关于家风家教的文献记载似乎从未中断过,每一个历史时期我们都能举出关于家风家教较具代表性的文化内容。

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也是一部关于家教家风的记载史。

从教育角度看,家风家教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主要内容。

中国传统教育有两层内涵,一是对现代人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和认知,二是中国古代或者传统中国的教育。

不管基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哪一层内涵,家风家教似乎都是绕不开的内容。

从对现代人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和认知来看,家风家教是其重要的内容。

中国古代的教育主要是德行教育;主要养成的方式和路径是“家教—看官(以吏为师)—习典(见贤思齐或学习前人典章)”;基本维度是“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目的是养成德行以“成己成物成人”。

中国古代教育把家风和家教放在了安邦治国的基础性位置,把家族成员的个人得失与民族社稷之兴衰联系起来。

因此,无论是基于文化视角还是教育之维,家风家教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好的家教家风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发展
做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家风家教也有好坏之分。

所谓“好的家风家教”就是那些既保持先辈优秀遗风又能根据时代要求做出适当调整的家风家教。

而“坏”的家教家风虽然也包括那些贻误子弟或者培养“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家庭风气和教育,但更多地指向那些未能因时而动最终失去传延生命力的家教家风,这种家教家风贻害后人,长期延传无疑自毁家族、家庭的根基。

好的家风家教是家族子弟养成良好德行、素质的基础,是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的保证。

家风作为既有的家庭文化传统和精神氛围,既是先辈生活智慧与生存经验的结晶,也是前人对后人的人生期许。

家风尽管表现形式各不相同,或以诗书传家、或以勤俭持家……但都潜藏着某种为人处世的基本价值,并且或隐或显地指向了某一种理想的人格,正是这种理想人格为家族后来子弟树立起了成长的标杆。

家风不仅为家庭成员确立了理想的人格范型,而且以日浸月染的方式为其达致理想人格提供了担保。

当然,好的家风也不是凭空传承的,需要良好的家教。

家教是教育的起点,良好的家教可以使家风代代相传。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历史上很多优良的家风本身就包含了家教,把良好的家教作为家风予以传承。

因此,好的家风与好的家教通常呈现出良性循环的特征,二者共同为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提供了保证。

好的家风家教还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

好的家风家教不仅在纵向的代与代的延传中确保了家族成员的健康成长,而且在横向的辐射与熏染中产生了“正的外部效应”——对其家庭或家族成员而言不仅是一种无形的规约,而且是一种潜在的人生信仰,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是其家风的“流动载体”,到一方就影响一方、熏染一方。

因此,好的家风能促成好的社风、民风以及政风、党风;而好的家教本身就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征,并且在上述意义上保证了好的家风持续产生“正的外部效应”。

倘若每一个家庭都有良好的家风家教,那么,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将获得无尽的能量。

好的家风家教需要教育有所作为
家庭是个体的第一学校,个人良好的德行、优秀的素质主要是在家庭中养成的,好的家风家教既是教育发挥作用的前提,也是教育的结果。

只有有了好的家风家教,其他层面的教育才能发挥良好的作用。

因此,家风家教对于其他层面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塑造良好的家风家教过程中教育理当有所作为。

首先,通过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风家教有正确的认知。

源远流长而又独具特色的家风家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的重要载体和媒介,为何历经
千年的发展之后,在近现代被人们否弃、淡忘,国人对家风家教缺乏正确的认知或是最为重要的原因。

在现代化浪潮迅猛推进的时代境况中,人们更多地关注的是“效率”“时尚”等象征“现代”与“进步”的新事物,而家风家教则被当作“传统”“封建”或者“落后”的代名词,还没来得及仔细反思就被时代抛弃了。

然而,流逝的时间和生活的实践证明,我们在抛弃、遗忘家风家教的同时,也毁掉了中国传统文化赖以延传的根基,丢掉了安身立命的财富。

因此,我们要“找回”被遗忘、被忽视的家风家教。

在此过程中,教育所要发挥的首要作用就是唤醒国人,让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风家教有正确的认知,既要看到其时代局限性,也要看到其价值和作用。

这里的关键是要把关于家风家教的认知贯穿并融合到国民教育的各个层次,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深谙家风家教的重要性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关于家风家教的悠久历史。

其次,通过教育,矫正当前家教重智识教育而轻德行涵育的偏差。

当下中国的家教几乎完全蜕变成了智识教育,德育已成为了家教的辅助。

不可否认,知识的教授理应成为家教的重要内容,但德行教育乃家教之本,没有良好的德行,即便懂得再多的科学知识也难以“成己成物”。

因此,古代只重视德行教育而缺乏自然科学知识教育的家教对现代社会而言具有片面性,同样,现代社会只注重科学知识教育的家教亦不可取。

当下,教育需要矫正重智识教育而轻德行涵育的家教偏差。

再其次,通过教育,把塑造好的家风家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结合起来。

我国古代把家风家教建立在家国一体的封建制度之上,有其不合理的地方,但也要看到其借鉴价值。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亡国之家何谈家风。

虽然,时代在变,制度在变,但家与国、与天下的联系不会改变。

因此,良好家风家教的塑造理当与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前途紧密相连。

结合当前中国发展实际,塑造好的家风家教可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结合起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蕴含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无疑与好的家风家教的内容有相契合的地方。

当然,这要靠国家的引导和人们的自主选择,而这一切都需要教育的整体推进。

只有通过
教育,才能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家风家教与国家是同体共存的
把这份能量和爱传出去,和更多人一起,每天为自己种下一个善根,让我们共同努力,把世界变的更美好。

心存善念、相信自己的信念,我们都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