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能量转化的量度学案与练习

九年级科学能量转化的量度学案与练习
九年级科学能量转化的量度学案与练习

第2节 能量转化的量度

1. 情景1:举重运动员用力举起杠铃的过程中,会消耗人体的_________能。

情景

2:马拉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全消耗马体的________能

试综合两个情景归纳:

(1)力的角度:杠铃和车都受到了___________的作用。

(2)运动的角度:杠铃和车都在______方向上通过了_____。

2. 下列关于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 )

A. 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水平草地对足球的支持力对足球做了功。

B. 悬挂着的电灯,电线的拉力对电灯做了功。

C. 用手提一桶水,沿水平直线匀速运动,提力对水桶做了功。

D. 由于惯性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溜冰运动员,有推力对运动员做功。

3. 相同体重的甲、乙两人都从一楼上四楼,甲慢慢走上去,乙很快地跑上去,则下列说确的

是 ( )

A. 甲做功多,甲的功率大

B. 甲做功多,乙的功率大

C. 乙做功多,乙的功率大

D. 甲、乙做功一样多,乙的功率大

1. 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物体受到_________的作用,并且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做功为零的三种情况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用力推石块,推不动,推力没有做功。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作匀速有线运动,但没有力做功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木块在光滑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但没有力做功

3. 功的计算公式与单位

(1)功的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

(2)功的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焦耳的含义:1牛的力使物体压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为______米时所做的功为1焦耳。

4. 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是因为它具有_____,做功的过程实质上就是_____________的过程,

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就有_________发生了转化。

5. 功率的概念与公式

(1)定义:我们把___________里完成的功叫功率,它表示物体_______的科学量。

(2)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国际制单位:____________,曾用单位还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 应用功的公式进行计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明确是哪个力对物体做功,或是哪个施力物体对哪个受力物体做功。

(2)公式中的F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S是物体在F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3)F是使物体沿F方向上通过距离S的过程中,始终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它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4)单位必须是F取牛,S取米,W才是焦耳。

2. 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其大小与做功的多少无直接关系

1. 下列对功的理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做的功越多

B. 物体通过的距离越大,做的功越多

C. 有力作用在运动物体上,此力对物体一定做功

D.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 在下列情况下,力所做的功约为1焦耳的是 ( )

A. 把一台电视机匀速举高1米

B. 把一支圆珠笔匀速举高1米

C. 把一个鸡蛋匀速举高2米

D. 把一块砖块匀速举高2米

3. 甲、乙两物体在相同的水平推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甲在光滑的平面上运动,乙

大粗糙平面上运动,若两物体在移动相同距离的过程中,推力做的功为W甲和W乙,则()

A. W甲> W乙

B. W甲= W乙

C. W甲< W乙

D.无法判定

4. 运动员一脚将20牛的足球踢出50米远,脚踢球的力是500牛,那么踢球所做的功是

( )

A. 1000焦

B. 25000焦

C. 26000焦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5. 用8牛顿的力使重100牛的铁球沿水平地面滚动10米,重力对铁球所做的功是 ( )

A. 80焦耳

B. 103

焦耳 C. 0 D. 800焦耳

6. 如图:甲是一物体在100牛顿的拉力作用下升高1米,乙是另一物体在100牛顿平行斜

面的拉力作用下沿斜面移动1米,丙是又一物体在100牛顿水平拉力作用下沿F 方向移动了1米,则这三种情况 ( )

甲 乙 丙

A. 甲图中的拉力做功最多

B. 乙图中的拉力做功最多

C. 丙图中的拉力做功最多

D. 三种情况拉力做的功一样多

7. 在一次体育课上,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爬竿比赛,甲、乙在同一位置匀速爬到竿顶用时分

别为9秒和10秒,若甲、乙两人的体重之比为5:6,则它们爬竿的功率之比 ( )

A. 4:30

B. 3:4

C. 27:25

D. 25:27

8. 重为200牛的物体在10牛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以0.5米/秒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8秒钟,则 ( )

A. 重力做功为1600焦耳

B. 拉力做功80焦耳

C. 所受摩擦力为200牛

D. 拉力做功的功率为5瓦

9. 小敏同学和他所骑的自行车总重约为600牛,上学路上他骑车在20秒匀速通过了一段

长100米的平直公路。若自行车所受路面的阻力约为人和车总重的0.05倍,则通过这段公路时,小敏同学蹬车的功率约为 ( )

A. 150瓦

B. 300瓦

C. 1500瓦

D. 3000瓦

10. 两台机器的功率之比为5:4,它们做同样多功所需的时间之比为__________;在相同

时间所做功之比为____________。

11. 判断物体做功的快慢,我们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做功时间相同时,比较做功多少;另

一种则是________相同,比较________。

12. 正常人的心脏推动血液流动的功率约为 1.5瓦,那么在一昼夜心脏做功约为______焦

耳,这些功可把一个质量为60千克的人匀速举高_________米。(g 取10牛/千克)

13. 某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出租车的牵引力为3×103牛,图为他乘车到

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求:(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3)出租车这段时间所做的功。(4)出租车的发动机这段时间的平均功率。

14. 九年级三班男生要进行爬楼比赛,看谁的功率大。要测出某同学爬楼的功率。

(1)已测得这位同学的质量为m,还要测出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__。

(3)由测得的量,计算出这位同学爬楼功率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消耗的功率

人要维持生命和进行活动(包括体力的和脑力的活动),就必须消耗能量做功。在不同情况下消耗的功率大小是不同的。

一个成年人在熟睡的时候,消耗的功率大约是80瓦特,这个功率用来维持其身体的代,因此把这个功率叫做基本代率。在进行一般脑力劳动时,例如学生在上课时,消耗的功率约为150瓦特,其中约80瓦特为其本代率,约40瓦特消耗的功率约为500瓦特。在比较剧烈的运动中,例如打篮球时,人消耗的功率约为700瓦特。在更加剧烈的运动情况下,例如在

百米赛跑中,一个优秀运动员消耗的功率可超过1000瓦特。

人在一秒钟能做多少机械功呢?研究表明,人在长时间做功的情况下,即使消耗的功率超过1000瓦,其中只有约100瓦的功率可作为机械功输送到体外。而马可以在长时间以500瓦的功率做机械功,在短时间的机械功率可以达到700至800瓦,可见,人输出机械功的本领比起马的本领小多了。

参考答案

第二节能量转化的量度

课前导学1、化学能化学能(1)力(2)力的距离2、B 3、D

课堂探究1、力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 2、(1)有力作用,无距离(2)无力作用,有距离(3)有力作用通过距离,但力与距离的方向垂直。3、(1)W=F·S(2)焦耳(3)1 4、能能量转化多少能量5、(1)单位时间慢做功快慢(2)P=w/t(3)瓦特千瓦兆瓦

自评演练

1、D

2、C

3、B

4、D

5、C

6、D

7、D

8、D

9、A 10、4:5 5:4 11、

所做的功做功所需要的时间 12、1.296×105 216 13、(1)5分钟(2)20米/秒(3)1.8×107焦(4)6×104瓦14、(1)楼高h,登楼时间t(2)米尺,秒表(3)P=mgh/t

初中九年级科学 1.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第七章能源与社会 第一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古塘中学陈丽君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对本章及以前所学科学知识从能量的观点进行了一次综合、深化和再认识。教材分析一系列熟知的能量转化的事例,揭示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能量和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最后阐述了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强调定律的两个方面:转化与守恒.另外还指出了能量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一个普遍适用的定律,对生产、生活中几个实例的分析不能说明它的普遍意义,教材对几个最普遍,最简单的实例进行归纳。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能量守恒定律,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2)初步形成用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分析自然现象的意识 (3)初步了解现实生活中能量的转化与转移有一定方向性 二.技能目标: 会用能量守恒定律来描述一些生产和生活实例中反映的能量转化的情况。 三.情感目标: 通过对“实践—认识—再实践”的体验过程,接受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让学生了解能源技术是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对能量守恒定律和能量的开发利用有一个综合的理解,并能探究能源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教具 【教学方法】 讨论和合作学习 【教学步骤】 引入:移动电话必须经常充电,电子表用久了必须更换电池,小麦和水稻必须在阳光下才能生长结实,我们必须每天进食,才能正常工作…… [问]:是什么东西在支持着这些不同事物的正常运动,正常生长与正常工作?[答]:…… [问]:什么是能量呢?周围自然界中那哪些事物显示着能量的活动?能量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呢? 【新课教学】 【板书】第一节、能量的转换与守恒 一.自然界中的能量

九年级科学上册 3_3 能量转化的量度(第1课时)教案 (新版)浙教版ok

能量转化的量度 教学目标1、理解功的概念,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 2.知道功的计算公式W=FS,能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3.知道功的国际单位是焦。 教学 重点 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有关功的计算 教学 难点 判断是否做功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哑铃、粉笔、讲台 教学过程1.举重运动员占旭刚举重。 2.引导分析:运动员举重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转化了多少呢? 1.实验1:教师拿起哑铃模仿举重。 提问:和举重运动员相比,谁消耗的化学能多?为什么? 引导:在举重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物体的机械能的多少和施加在 物体的力大小有关。 2.实验2:教师举哑铃较短一段距离(明显比第一次低)。 提问:和第一次比,那一次消耗的能多?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 分析:人的化学能转化为物体的机械能的多少和物体(允许学生不 说出在“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有关。 3.实验3:拿起哑铃,静止→在水平方向移动和第二次相同的距离 →静止。 提问:哑铃的机械能变了吗?为什么? 引导:哑铃的高度不变,运动状态不变,机械能不变。 引导学生从力的大小,通过的距离两方面和第二次实验比较, 有何不同点。 修正策略

能量转化的多少,和两个因素有关,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能量转化的多少,我们通常用功来量度。上例中,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多少可以用对哑铃做了多少功来表示。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 ②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投影科比打篮球的四种不同情况,托着篮球不动,托着篮球走向队友,手举篮球跳起扣篮,将篮球传给队友,请同学分析是否做功,加深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的理解 归纳总结,三种不做功的情况 1.实验4:教师尝试举起讲台,但讲台没有动。 提问:我对讲台做了多少功? 引导从两方面分析: ①从能的转化的角度:讲台的机械能增加了多少?我有多少的化 学能转化为讲台的机械能? ②从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讲台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 提问:能利用身边的物体举例做功与不做功的例子或生活场景吗功有大有小,那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探究:设计实验分析做功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利用身边的物1.公式及单位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功的大小和两个因素有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越大,这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越多。故科学上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思考:这句话是不是可以简单说成“功等于力和距离的乘积”。(教师应强调力和距离的对应关系) 公式:W=Fs 单位:1焦(J)=1牛(N)·米(m)

最新九年级科学-能量转化的量度

第三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第2节能量转化的量度 一、教材分析 功的概念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之一,其概念及应用贯穿于全章。通过本节学习,应使学生初步建立功的概念,并学会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为本章以后的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从功的角度来分析力学现象。通过实验和实例的分析,注重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受到学习方法的训练。 本节另外一个知识点是需讲明功率的概念,阐明其为比较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通过类比讲明什么叫功率,功率的计算公式及单位。同时,结合机器实际的功率值,理解应用过程中怎样选择合适的机器。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理解用功来量度能的转化多少。 3、知道功的计算公式,知道功的单位,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知道功率的概念,功率的意义和单位,初步掌握功率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功的概念和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的计算公式。 功率的概念、功率的计算公式、一些机器或生物体的功率。 教学难点:功的概念。 四、教学准备: 五、课时安排:3课时 六、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引入】分析在下列情景中,能量如何转化? (1)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时;(运动员体内的化学能转化为杠铃的势能) (2)马拉车时;(马体内的化学能转化为车的动能和各种摩擦产生的热能) 提问:在上述的例子中,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举杠铃和马拉车的速度都影响能量转化的快慢,为了量度能量转化的多少,描述能量转化的快慢,我们需要学习功和功率的有关知识。引出课题 【新课教学】 提问:平时,我们常用力去移动物体,使其位置改变。下面请同学们一起做三个小实验。学生实验1:用手匀速将放在桌旁地面上的书包和4本书分别提到桌面上。 问:两次移动的距离怎样?哪次“累”一些呢?为什么? 生:两次移动的距离相同,提书包“累”一些,因为提书包需较大的拉力。 师:移动相同的距离,需要的力越大越“累”。 学生实验2:用手将放在桌旁地面上的书包分别匀速提到凳子上和桌面上。 问:哪次“累”一些呢?为什么? 生:提到桌面上“累”一些,因为移动的距离较大。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第3章第3节能量转化的量度第1课时优质课教案

九年级科学教案: 第3章第3节《能量转化的量度》(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2)认识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3)知道W=Fs求功。 2.过程与方法: (1)会运用能量转化做出做功的判断; (2)能运用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判断是否做功; (3)能运用W=Fs进行简单的计算。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体验做功的实质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2)引导学生知道了做功的判断,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2)运用W=Fs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教学难点:(1)做功的判断(2)运用W=Fs进行简单的计算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说出下图中举重运动员的能量转化 2.说出下图中马拉车时的能量转化

化学能转化杠铃势能化学能转化为车的动能 能量转化多少=做功多少 功量度能量转化的多少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师:读图3-25 和图3-26 是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做功的实例。想一想,在这两个实例中有什么共同特点? 图3-25 图3-26 生:讨论、交流,找出共同特征。 (1)都是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2) 都受到了力的作用,并且都在力的方向上运动了一段距离。 师:读图3-27 和图3-28 是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没有做功的实例。想一想,在这两个实例中有什么共同特点? 图3-27 图3-28 生:讨论、交流,找出共同特征。 (1)都是化学能没有转化为机械能; (2)受到了力的作用,但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 师:如何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生:根据做功与不做功的分析,讨论、回答。 做功必须同时满足的两个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师:下图的力对物体做功了吗?

小学科学《能量的转换》说课稿

小学科学《能量的转换》说课稿 小学科学《能量的转换》说课稿 一、说教材 《能量的转换》是《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的第二课(放映幻灯1),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放映幻灯2)通过第一课《各种各样的能量》的学习,学生对能量以及能量形式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本课进一步引领学生探究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的,为第三课《能源》第四课《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建构坚实的科学知识基础,也为他们今后学习物理学最普遍的定律之一——能量守恒定律打下感性认识基础。四课之间是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 本课将指导学生认识能量最基本的特点——能量的转换。教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认识什么是能量的转换。 第二部分:认识能量转换的过程。 第三部分:做一个简单的能量转换玩具。 第四部分:拓展活动——画能量转换的卡通画。 (放映幻灯3)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遵循课标精神,我确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让学生建立能量转换的概念,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2.科学探究: (1)能根据现象进行猜想、推测,并能通过实验验证发现规律,亲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2)指导学生探索,能针对具体情境说出什么形式的能量转换成了什么形式的能量。这是本课学习的难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乐于合作,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懂得看似平常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科学道理,并能不断地提出一些问题,自己设计研究方案去解决问题。 二、说教学策略、方法以及教学准备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在启发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力图体现以活动组织教学,通过营造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问题、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去认识能量的转换。为此特做如下教学准备:录音机、火柴、缝衣针、花生、凉水、不锈钢汤勺、软木塞、大扣子、长1米左右的线绳、DVD教学资料。 三、说教学过程 对于本课的教学,我主要安排5个环节组织教学。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认识能量转换的概念。 六年级学生对能量转换基本没有科学的清晰的认识,教学时通过 (放映幻灯4)身边的生活实例帮助学生弄清能量的转换是怎么回事, 再通过开灯、放录音、搓手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能量可以转换并经

九年级科学第三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知识点整理汇总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1.能量转化的普遍性 (1)雪山上疾驰的汽车被快速滑落下来的积雪推翻并吞没,积雪的势能转化为动能。 (2)人造卫星在太空中的电能靠太阳能转化而来。 (3)火山地带的热泉水向外喷出的能量多由地热能转化而来。(4)青蛙从地上跃起,捕捉害虫的能量是由生物质能转化的。 大量事实表明,自然界中各种形式的能量都不是孤立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会发生相互转化,能量也会在不同的物体间相互转移。所谓“消耗能量”“应用能量”或者“获得能量”,实质上就是能量相互转化或转移过程。能量转化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自然界中物质运动形式的变化总伴随着能量的相互转化。 2.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各种能量之间都可以相互转化,同种能量在不同的物体上可以发生转移。 (1)胶片感光成像——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2)激光切割金属——光能转化为内能; (3)特技跳伞——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4)水电站发电——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5)植物生长需要阳光——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质能(生物化学能)(6)森林火灾——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7)后面的球将前面的球装走——后面球的动能转移到前面的球上;(8)热传递——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3.识别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法 (1)从能的形式变化上辨别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如果某物体有能量增减,并且在增减过程中能的形式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就是能的转化过程。如果某物体的能量有增减,且在增减过程中能的形式没有发生变化,这个过程是能量转移的过程。 (2)识别物体的能量转化成了什么能量时,首先要确定物体原来具有什么能量,后来哪些能量有增减,再依据现象分析减少的能量到哪儿去了,增加的能量从哪儿来。 4.能量广泛地联系着各种自然现象 (1)摩擦生热:摩擦属于机械运动,生热与热现象有关,这是机械运动和热现象之间的练习。 (2)电灯发光:电灯与点现象有关,发光与光、热现象有关,这是电现象与光、热现象之间的联系。 (3)电池供电:电池供电是电池内部发生化学反应,这是化学现象与电现象之间的联系。电动机是利用电来使物体运动,这充分体现了电现象与机械运动之间的联系。 各种自然现象都存在着相互联系,这些联系都依存着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5.功:能量转化多少的量度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

科学九年级上浙教版3.2能量转化的量度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功的概念,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 2.知道功的计算公式W=FS,能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3.知道功的国际单位是焦。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时,会将体内储存的化学能转化为杠铃的势能;为了量度能量转化的多少,需要学习功的有关知识。 新课教学 一、功 (一)功的概念 引导:让学生读教材中“举重”和“马拉车”图:从力和运动角度分析,举重运动员向上举起杠铃和马向前拉车两种情景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结论:引导学生分析并形成结论; 1杠铃和马车都受到力的作用, 2在力的方向上都发生了移动。 引导;如果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力做功也常说成物体做功,如运动员作用在杠铃上的力对杠铃做功,也可以说成什么物体对杠铃做功? 归纳;师生共同归纳并板书;功 (一)功的概念: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引导:“举重”和“马拉车”图中各是什么物体用力?什么物体受力?在力的方向上产生了什么效果? 结论: 1、功的另一种说法 阅读:让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思考; 1、力做功也常说成什么做功?这里的物体是指施力物体还是受力物体。 2、如运动员作用在杠铃上的力对杠铃做功,也可以说成什么物体对杠铃做功?) (二)功的两个的因素 引导:做工和我们日常所说的“做工”或“工作”一样吗?它需要哪两个必要的因素? 归纳;师生共同归纳并板书;(二)功的两个的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 2、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巩固;搬运工扛着货物在平地上行走,他对货物做功了吗?若搬着货物上楼呢? (1)物体受了力,但却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如推桌子 (2)物体没有受力,但是却通过了一段距离:沿光滑水平面匀速直线运动的小球 (3)物体受了力,也通过了一段距离,但是不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一段距离:如提着一桶水水平移动了一段距离。 根据以上的一些例子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几种不做功的情况: ⑴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但因为惯性通过一段距离;(F=0) ⑵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没有移动距离;(s=0) ⑶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同时也运动了一段路程,但在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力和通过的距离方向垂直)(F⊥s) “做功”比“工作”的涵义要狭窄且严格得多。 2.理解与巩固:塔式起重机下挂着重物,在重物静止不动、匀速向上运动、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三种情形中,钢索的拉力是否都对它做了功? 二、功的计算 (一)功的计算公式 引导:功有大小,运动员举起杠铃时,作用的力越大,杠铃举得越高,所做的功就越大。 阅读:教材中相关内容 1、用记号笔在教材中描述功的定义式的文字下面画线。 2、功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式中各字母表示的含义各是什么?

九年级上科学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全

九上生物知识点 一、食物体内氧化和体外燃烧之间的区别和共同点 1、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能释放热量 2、不同点:体内氧化是一个缓慢的氧化过程,能量是逐步释放的; 体外燃烧是一个剧烈的氧化过程,迅速地放出热量。 实验:测试食物能量的实验结论:花生仁(脂肪)是较好的能量来源。 热量价――每克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的产生的能量。 三大营养物质的热量价蛋白质:16.7千焦/克糖类:16.7千焦/克脂肪:37.7千焦/克 二、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作用 1、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水、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粗纤维等7大类。 2、七大营养素的作用。 (1)糖类:①是人体细胞最重要的供能物质;②人体细胞的—种组成成分。 (2)蛋白质:①是细胞生长和修补的主要原料;②可以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部分能量;参与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3)脂肪:生物体贮存能量的物质。 (4)水:①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②各种生理活动的基础。 (5)无机盐:不能提供能量,但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6)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除维生素D外,其他维生素人体均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 (7)粗纤维:来源于植物性食物,由纤维素组成,不能被消化吸收,但对人体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进肠道蠕动,利于排便等。 牙齿是人取食和消化的重要器官,能切割、撕裂、捣碎和磨细食物。人的牙的总数为28颗~32颗。

(1)牙的组成 牙冠——牙被牙釉质所覆盖的部分,也是发挥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 牙颈——牙冠和牙根的交界处称为牙颈。 牙根——牙被牙骨质所覆盖的部分。 (2)牙的分类 ①从成分上分: 牙本质——构成牙的主要成分。 牙骨质——牙根的表面。 牙髓腔——由牙本质围成,内有牙髓,为富有神经、血管的结缔组织。 4.2 1.消化系统的组成: 2.三类大分子物质最终消化产物。 ①淀粉 → 葡萄糖 ②蛋白质 → 氨基酸 ③脂肪 → 甘油与脂肪酸 3、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具有的特点) ①小肠很长②内壁有许多皱襞③小肠内壁有绒毛④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⑤小肠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4、七大营养素在消化道被吸收的情况: 胃:酒精和少量的水 小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水、维生素、无机盐 大肠:少量的水、无机盐、部分维生素 5、消化分为两类: 物理性消化:牙齿――切、撕、磨(咀嚼) 胃――搅拌 小肠――蠕动 胆汁――乳化作用 化学性消化:各种消化液中的消化酶的作用 实验:唾液淀粉酶的作用 实验方法:对照实验。 酶的特点:多样性、高效性、专一性 酶的催化条件:温度、PH 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一、 酶 (1) 酶的概念 (2) 酶的作用特点 (3) 酶缺乏或不足,会导致代谢紊乱,甚至出现疾病,如白化病。 ???? ????? ? ?????????? ???????????????? ???????? ?????盐酸和胃蛋白酶胃腺:分泌胃液,含有多种消化酶肠腺:分泌肠液,含有小消化腺消化酶肝脏:分泌胆汁,不含多种消化酶胰腺:分泌胰液,含有 有唾液淀粉酶等唾液腺:分泌唾液,含大消化腺消化腺肛门大肠部位小肠:消化道中最长的部位胃:消化道中最膨大的 食道咽口腔消化道消化系统

能量的相互转化及转化的量度

能量的相互转化及转化的量度2 1.小明用100 N的力将重80 N的铅球掷出7 m远,则铅球抛出后的运动过程中,人对铅球所做的功是 A.0 B.700 J C.560 J D.1 260 J 2.用大小不同的甲、乙两个力拉同一物体,两力所做的功W与这两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 离s的关系图像如图,由图可知,甲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A.F甲>F乙 B. .F甲<F乙 C. F甲=F乙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3.司机师傅很轻松地转动方向盘就能改变汽车的行驶方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同学们利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研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绕在大轮上的细绳向上运动时,小轮绕着共同的 轴心转动可以提升物体。要使挂在小轮上重力为2N的物体匀速上升10cm,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0.8N,上升距离为30cm。由此可知,利用此装置可以(选填省力或省功),其机械 效率是。 4.学业水平体育测试立定跳远项目中,体重为500N的某同学从最高点到落地点的过程中,重心 下降的最大距离为0.3m,用时0.5s,轨迹如图。则此过程重力做的功为 J,重力做功的 功率为 W。 5.为了参加义乌市中学生承重塔制作比赛,某校进行了选拔。丁丁同学用横截面积为0.06cm2的均匀竹签等材料制成了一个质量为60g、高为50cm的三棱柱形承重塔。,(总共只有3根竹签与地面接触,g取10N/kg) 求:(1)把放在地面上的3kg物体放到承重塔上时至少需要做多少功? (2)放上该物体后承重塔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6.某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出租车的牵引力为3×103牛,右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求: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 (3)出租车在这段时间内所做的功。

九年级科学上册 3_3 能量转化的量度(第1课时)教案 (新版)浙教版 (2)

能量转化的量度 使用范围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第3节第1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功的二个必要因素,理解能的转化与做功的关系 (2)知道功的计算公式,知道功的单位,初步掌握功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日常生活做功的现象的分析与体验理解功的二个必要因素 (2)通过探究与比较知道功的计算方法,初步理解的转化与做功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与活动体验让学生知道科学来自生活实践,科学问题可以通过实验来解决。 教学重点 (1)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功的二个必要因素,理解能的转化与做功的关系 (2)知道功的计算公式,知道功的单位,初步掌握功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知道功的二个必要因素,理解能的转化与做功的关系. 教学器材准备 身边的学习用具,课本,桌子、笔等 教学设计 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三章第2节的第一课时。它的主要内容为:功的定义,做功的二个必要因素,做功的计算、单位以及功与能的关系。本节课联系了已有知识并将对其进行深入。同时它又为动能、势能以及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等各后续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而对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进行抽象思维的基本能力,也学习了力的基础知识以及能的转化。对功与能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但对于功的二个必要因素,特别是力与距离的对应关系的应用有

一定的难度。同时对能的含义与做功实质的理解不可能马上到位,需要有一个过程,而课本也安排了以后的动能势能、内能的转化,直到最后一节学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即到了最后一节才会对功能关系有一个深入的理解。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以下几点: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实验体验、分析归纳等各种方式理解上述知识,从而培养自己正确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及课标的要求,我确定上述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针对学生的特点并充分发挥科学这门课的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我采用以探究体验为主、启发并结合分析归纳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和体验学习中参与知识迁移的全过程。本节课我以“功”为主线,把各个知识点连贯起来。结合各种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并利用身边的学习工具,充分挖掘身边实验在教学中的运用功效。学生在“体验—探究—发现—归纳—应用”的过程中探索发现知识和规律,并内化为能力。实现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兴趣的激发者的角色转化。充分体现将课堂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教学过程 PPT2:显示二个常见情境,推车不动,马拉车的动画,应用成语中得到“功”在物理上有成效的意思,而“功到自然成中”功含有努力工作的意思 PPT3:物理中功含有的成效的意思,可以体现在哪些量上呢,比较二个过程的共同点 PPT4:分析二个过程的力及方向,以及。 PPT5:总结做功的二个必要因素。 PPT6:学生在短时间无法理解二个因素中通过距离的方向与力的方向的一致性。开始让学生进行体验,力及方向,在力的方向上的距离,并进行分析。 师:问:是否符合二个必要因素,有力无距 是否符合二个必要因素,有距无力。 是否符合二个必要因素,力距垂直 师:总结三种不做功的情况 PPT11-12:判断,让学生来分析 PPT13-14:通过走楼梯,竖直向上的支持力通过的距离---球从楼梯滚下重力通过的距离分析

六年级科学下册《能量的转换》教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能量的转换》教案 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1、能够制作出简单的能量转换玩具。 2、能用画图(模式图、卡通图)的方法揭示能量转换的过程。 3、能够选择合适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与结果。知识与技能: 1、知道能量转换就是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2、知道能量转换的过程是怎样进行的。 3、知道模式图、卡通图是用结实研究过程和结果的一种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看似平常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科学道理。 2、愿意合作与交流。 3、体验到能量的神奇。 二、教学重点:知道能量转换的过程是怎样进行的。 三、教学难点:能够选择合适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与结果 四、教学准备:纽扣、线、赛车、电池、剪刀、画笔等。 五、课时安排:二课时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效果分析 一、导入新课

1、复习:什么是能量?举例说说能量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能量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关系? 2、揭题:今天我们继续研究能量的知识。 二、认识什么是能量转换。 1、游戏研究:搓手。请大家做个游戏,和我一起搓搓手,想想在这个游戏过程中有哪些能量的存在? 2、学生游戏思考,学生汇报 。 3、这些能量是怎样产生的?板书:食物的化学能摩擦产生的热能 4、通过简单的分析,你有什么发现? 5、小结:我们发现能量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这是能量一个重要特征。 6、请你举例: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能量转换的事例。 7、学生汇报 。 8、实物投影或看P45图分析:图中有哪些能量的存在,这些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9、学生讨论分析并汇报 记录。 10、小结。板课题。 三、了解并描述能量转换的过程。

1、过渡: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一些能量转换的问题,它们之间是怎样转换的呢,我们通过研究已经有共识了,那怎样具体的表现出了?我们可以继续运用上节课画卡通画的形式表现。 2、学生自由构思绘画。 3、展评小结。 四、做一个简单的能量转换玩具。 1、过渡:我们每个人都有玩具,在这些玩具中也隐藏着能量转换的科学知识。 2、如:小三轮车、小火车、遥控赛车、溜溜球……,你说说。 3、我们一起做个玩具,研究它的能量转换方式。 4、学生看图制作。 5、学生分析,汇报 。 6、小结:科学知识隐藏在生活中,需要我们自己去发现。 五、布置作业 1、本课习册学习传真机部分。 2、回家观察各种物品使用能量的情况。板书设计: 2、能量的转换化学能→机械能→热能 (xx)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能量及其形式 教案

能量及其形式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例子认识能的多种形式(机械能、化学能、声能、电磁能等); 2、能在具体例子中识别能量的形式; 3、通过对日常生产生活中各种能量的了解,知道能量在生产、生活中具有普遍意义。 2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九上第三章的起始内容,学生在七年级、八年级科学的学习中,已经接触到有关能量的初步概念,如电能、机械能、化学能、热能等。本节课就是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生产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使同学们认识到能量无处不在,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3重点难点 1、认识能的多种形式(机械能、化学能、声能、电磁能等); 2、理解什么是能量。 4教学过程 4.1一、课题引入: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能量极其形式》。今年的9月4日—5日,大家知道我们杭州有什么重要会议吗? 生:“G20”峰会! 师:对,届时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首脑将汇聚杭州,共谋发展。作为杭州人我们很自豪,很骄傲。今天我们一起来设计一款概念车,为“G20”峰会献礼。或许有同学会问,什么是概念车?简单地说就是“未来的车,想像中的车”,请大家开动你的脑筋,发挥想像,为我们的概念车出谋划策,好不好? 生:好! 学习能量的各种形式(任务驱动): 师:看!现在概念车处于什么状态? 生:静止。 师:现在想让车动起来,除了用手推或者用马拉,你还有其它方法吗?好,先小组讨论一下!等会儿一起分享。

小组讨论1—2分钟…… 师:下面请小组汇报一下,谁先来? 生:装电池;装太阳能电板;风吹;汽油机;原子核;蒸汽;斜面(抬高);……师:这些物体都能让车动起来,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都具有能量。 师:关于能量,我们小学知道有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到初中我们将更深入学习能量的形式(贴出板书—能量的形式)。 师:风吹和手拉都在做哪种最简单的运动? 生:机械运动。 师:这些做机械运动的物体我们说它具有机械能,你还能举一些具有机械能的物体吗?生:流动的水、游动的鱼等等 师:这里的电池给车提供什么形式的能呢? 生1:电能有不同意见吗? 生2:化学能 师:谁对呢?我认为都有道理。其实电池内部含有的是化学能,而输出的是电能。那么这里的汽油内部也含有什么形式的能量? 生:化学能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它燃烧后能释放热量。 师:对,所有的燃料都储存化学能。那它内部储存有化学能吗?(先后出示苹果和树枝)生:都有,因为食物可以吃,人和动物从食物中获取化学能。树枝干枯以后至少可以燃烧。师:太阳能中其实包含光和热,这里的太阳能汽车主要是吸收什么呢? 生:光 师:光含有的能小学我们把它叫光能,到初中我们还可以更深入分析,光的本质是什么?生:电磁波 师:对,光是电磁波的一种,所以它属于电磁能的一种。电磁辐射具有的能我们都把它叫电磁能。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电磁能,你能举例吗? 生1:天地对话用到电磁波,具有电磁能。 生2:遥控器发射红外线,是电磁波具有电磁能。 生3:手机能辐射电磁能。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能量转化的量度 教案

能量转化的量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功的概念,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 2.知道功的计算公式W=FS,能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3.知道功的国际单位是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情境中例子的分析,主动建构功的概念。 2.通过对实例、实验的观察、分析、对比,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教学过程的各环节中,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构建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乐趣。 2学情分析 “功”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知识,但通过前一节及以前的学习,学生对能量有了初步的认识,尽管学生尚未学过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但这并不影响学生根据经验判断具体物体的势能的大小。而且学生对不同事例中能量转化的多少凭自己的生活经验也能作初步的判断。但在实例中能量转化究竟应该如何量度,学生还感到比较迷茫。教材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引入主要是由于:①学生对能量有了初步的认识;②学生对不同事例中能量转化的多少凭自己的生活经验也能作初步的判断。在实例中能量转化究竟应该如何量度,学生还感到比较迷茫,故教师可以借此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需求,让学生主动的建构知识。 3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有关功的计算 难点:判断是否做功。 4教学过程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引入 (一)引入(取材我们浙江的骄傲和拉车达人,激发 学生的求知欲) 活动1.观察图片,说说这两个过程能量转化

占旭刚举重:; 头发拉车:。 链接语:杠铃和车增加能量,为了知道能量转化了多少,请从力和运动的角度分析、比较,杠铃被举起和车被拉动的情景有什么共同特点? 活动2【活动】1.功的条件 从力和运动的角度分析、比较,杠铃被举起和车被拉动的情景有什么共同特点? 实例 能量的变化 受到的力及方向 发生距离的方向 Ⅰ Ⅱ (1)总结功的条件(1); (2)。 活动2.找出下列情景中,戴罗建对铅球做了功。() ①从地上捡起铅球放在肩部②托着铅球在原地不动 ③手握铅球,向前推一段距离④迅速投球后,铅球在空中飞行 ⑤托着铅球慢慢走向队友 本次活动学生熟悉了做功的条件,而且从中归纳得到不做功的情况,为两个条件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3、4为后面的例2做铺垫。 (2)归纳不做功的情况: ①。 ②。 ③。 (3)总结功的定义,。 活动3.运动会结束戴罗建将铅球带回家的途中判断对铅球有没有做功? 1.手拿着铅球在水平路面上走了50米 2.手拿着铅球站在水平匀速行使的汽车上 3.乘电梯时,将铅球放在电梯上,电梯从1楼上升到3楼 4.手拿着铅球,在电梯中从3楼上升到10楼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能量的转化及守恒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能量的转化及守恒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如图所示,两个灯泡L1、L2阻值分别为6欧和10欧,闭合开关后的现象是() A.通过两灯泡的电流I1:I2=3:5 B.灯泡两端的电压U1:U2=3:5 C.灯泡的电功率P1:P2=5:3 D.灯泡L1比L2暗 2 . 如图所示,在四个相同水槽中盛有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纯水,现将阻值为R1、R2的电阻丝(R1

A.用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 B.若G1=G2,则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 C.若G1=G2,则拉力F1与F2所做的总功相等 D.若G1=G2,则甲、乙滑轮组所做的额外功相等 5 . 下列现象与物质状态变化的联系正确的是() A.泡有热茶的茶杯口飘出的“白气”——汽化 B.固体石蜡加热后变成液体石蜡油——液化 C.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产生固体沉淀——凝固 D.冬天结冰的衣服在0℃以下环境中也能晾干——升华 6 . 下列现象,能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烤火感到暖和B.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有灼热感 C.炒菜时锅铲发烫D.铁丝在火炉中被烧得通红 7 . 一只电能表上标明“220V 3A”字样,此电能表最多可接“220V 60W”的电灯数是() A.5盏B.11盏C.22盏D.25盏 8 . 使用以下工具可以省力的是 A.B. D. C. 9 . 为了搬运一个很重的机器进入车间,某工人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圈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形钢管的横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A. D. B.C. 10 . 某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转速是1200r/min,如图是该汽油机工作的一个冲程,则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能量转化的量度 练习

第三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复习题 一、能量的相互转化 1、常见的能有: 2、自然界中各种形式的能量都不是的,各种能量会发生相互或 3、说出下列现象中能量的转化过程: (1) 下降的雨滴(2) 青蛙跳跃 (3) 木柴燃烧(4) 电灯发光 (5) 手机充电(6) 植物生长 (7) 水力发电(8) 电风扇转动 4.火力发电时能量的转化过程是 ( ) A.热能→化学能→机械能→电能 B.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C.化学能→机械能→热能→电能 D.热能→机械能→化学能→电能 09浙台)3.台州的能源结构日趋多样化,其中利用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C A.临海括苍风力发电场 B.温岭江厦潮汐电站 C.玉环华能火力发电厂 D.仙居下岸水力电站 二、能量转化量度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功的计算公式:.功的单位: 3.功率 (1)功率是反映物体的物理量。 (2)功率的定义: (3)功率的计算公式: (4)功率的单位:常用单位还有: (5)1千瓦= 瓦1兆瓦= 瓦 人步行的功率约70瓦,表示:。 1、分析下列情况是否做功 A、叉车举起货物 B、、直升机吊起架电线的铁塔 C、小红提水沿水平面前进了100米, D、工人背着工具乘电梯从1楼到3楼 E、李刚用力推但没有推动大石块 2、用10牛竖直向上的拉力,使放在水平地面上重力为8牛的物体竖直向上移动了2米,则拉力做 功为() A.36焦B.20焦C.16焦D.4焦3、一个人用同样大小的水平方向的力拉木箱,分别在光滑和粗糙两种水平地面前进相同的距离.关于拉力所做的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粗糙地面上做功较多B.在光滑地面上做功较多 C.物体运动快的,做功较多D.两次做功一样多 4、关于功和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器做功少,功率一定小B.功率小的机器做功不一定慢。 C.功率大的机器做功一定快D.功率大的机器一定比功率小的机器做功多 5、跳绳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某同学作了相关的测量:小军的体重为400牛,跳起时重心升高的高度平均为0.02米,则小军跳一次做功焦;若小军1分钟跳150次,则小军跳绳时的功率为瓦 (09浙丽)6. 青少年在安静思考问题时,心脏推动血液流动的功率约为1.5W,则你在考试的2小时内,心脏做功约为▲ J,用这些功可以让一个质量为50kg的物体匀速升高▲ m。 (g取10N/kg)(09浙嘉)36.沪杭高速铁路日前正式开工建设,嘉兴一村民的别 墅正好位于规划线路上,为了节约拆迁成本,他采用了整体平移 的新技术,为“高铁”建设让路,见右图。 (1)平移过程中,用推力为4×106牛的机械推动别墅缓慢平移 了50米,机械对别墅做了多少功? (2)这幢别墅质量达2×106千克,而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不能超 过5×105帕,为防止房屋下陷,支承面至少要多大面积?(g=10 牛/千克) 三、简单机械 1、杠杆:叫做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 3、杠杆平衡: 4、杠杆平衡原理:,即 5、杠杆的分类 (1)L1>L2时,叫,其特点是省了但费了。如 (2)L1<L2时,叫,其特点是费了但省了。如 (3)L1=L2时,叫,其特点是不省也不费,不省也不费。如 6、滑轮 (1)定滑轮是杠杆,不省,但可以改变。 (2)动滑轮是杠杆,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 (3)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力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总重力的:F= ,拉力所通过的距离为物体上升距离的几倍。 7\机械效率 (1)有用功:我们把必须要做的这部分功。 (2)额外功或无用功: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那部分功。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3章: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单元测试(含解析)

第3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 1.立定跳远时的动作分解如图,在此过程中运动员() A. 上升时,动能减小,势能减小 B. 上升时,动能增大,势能增大 C. 下落时,势能增大,动能减小 D. 下落时,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2.下列用电器主要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A. 电饭煲 B. 电视机 C. 洗衣机 D. 油烟 3.为便于研究,某健身器材中训练拉力部分的机械结构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 滑轮组。若不计摩擦,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两个滑轮在装置中起的作用相同 B. 拉力移动的距离与配重上升的距离相同 C. 沿方向1与2匀速拉动配重,所用的力大小相等 D. 将配重提升相同高度,用该装置与直接提升所做的功相等 4.国际千克原器作为质量计量标准,由铂铱合金制成,科学家发现其质量有 极微小变化。2019年5月20日,服役129年的国际千克原器退役,今后将 使用普朗克常量来定义千克,以提高千克定义的精确性。下列关于国际千克原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铂铱原子不做热运动,不具有内能 B. 用铂铱合金制作的原因之一是其耐磨损 C. 存放双层玻璃钟罩内有助于防氧化、防腐蚀 D. 质量变化过程中,所含铂铱合金的多少发生变化 5.关于温度、热量、热传递和内能,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A. 0℃的冰块内能一定不为零 B.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C. 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D.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 6.使用如图滑轮组,在2s内将重为500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 0.8m,所用水平拉力F为200N,物体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f为物 重的0.5倍。在此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的拉力为400N B.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2m/s C.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7.5% D. 拉力F的功率为160W 7.下列有关如图所示四幅图的观点中(不计摩擦),分析错误的是() A. 图甲中,起跳离开地面后,人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B. 图乙中,在下降过程中,滚摆的动能逐渐减小 C. 图丙中,卫星在近地点的速度最大 D. 图丁中,小球运动到③位置时速度不为零 8.如图所示电路图,灯泡标有“12V 6W”,滑动变阻器R1标有“100Ω 1A ”,电压表 量程为0-15V,电流表量程为0-0.6A,只闭合开关S1、S2,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阻值为16Ω时,灯正常发光;只闭合S1、S3,A示数为0.2A,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源电压为20V B. R2的电阻为76Ω C. 只闭合S1、S2时,灯泡的最小功率约为1.04W D. 只闭合S1、S2时,为了保护元件的安全,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 阻值范围是0-72Ω 9.物体A在拉力F作用下以0.2米/秒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运动,如图所示,拉力 F的功率为4瓦,A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A重力的0.3倍,若整个装置的机械效率为90%,则() A. 1s内物体A克服重力做功3.6焦耳 B. 1s内物体A克服摩擦力做功3.6焦耳 C. 物体A与地面的摩擦力为9牛顿 D. 拉力F为20牛顿 10.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R0为定值电阻,R1为滑动变阻器(其最大阻值为40Ω)。闭合 开关S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移至b端的过程中,R1消耗的电功率随R1电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3.1《能量及其形式》优秀教案

最新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3.1《能量及其形式》优秀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能量及其形式》优教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机械能、光能、热能、电能、化学能、太阳能、核能等自然界中能量存在的各种形式。 2.能在具体情景中分析能量的存在形式。 过程与方法 1、学会从具体事例的分析中,得出一般规律的方法。 2、通过设计实验和操作体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 重点:能在具体情景中分析能量的存在形式。 难点:能在具体情景中分析能量的存在形式 教学过程: 活动1:新课导入 是什么使下图的物体动起来? 1.骑车的人利用双脚蹬动自行车踏板提供能量使自行车动起来。 2.太阳能汽车是利用太阳的能量转化成电能后,使车里的马达运转起来,使车向前进。 3.电车利用电能让车动起来。

4.风车叶片的转动时由于风的能量驱动的。 …… 活动2:教师讲解 任何物体的工作都需要能量,那么什么是能量呢? 能量简称“能”,指用作功的本领量度的物质及其运动的属性。 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者运动的本领叫做能量。 活动3:玩“溜溜球”。 提问:溜溜球在我们手中时具有什么能为什么 生:重力势能,因为溜溜球被举高了。 进一步提问:我们投放溜溜球时,溜溜球又具有什么能? 生:此时既有重力势能又有动能。 提出问题:生产生活离不开能量,那么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常利用的有哪些形式的能量呢? 活动4:能量的存在形式及其利用 比一比:哪组知道的能量形式最多? (分组讨论,记录下来哦!)实物投影展示各组的讨论结果并作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常用的各种形式的能量板书在黑板上:电能、化学能、太阳能、光能、机械能…… 讨论:我们是如何利用这些能量的? (1)问题:我们是如何利用电能的? (学生列举利用电能的方法,即电流通过各种用电器,用电器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