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彩电业的竞争模式

合集下载

机遇和挑战 中国彩电新征途——记2008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公报暨中国彩电行业研究年度发布会

机遇和挑战 中国彩电新征途——记2008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公报暨中国彩电行业研究年度发布会

在此 形 势 下 国 内各 大彩 电企 业 开 始精 耕 细 作 :创维 的 农
村液 晶倍 增计 划 预 计至 2 0 0 g年 1 ,在 农村 市 场销 量达 5 月 O万 台 。该 计 划还包 括 在全 国农 村县 乡镇 市 场迅 速建 成 3 0 0 0个 液 晶 专 门店 ,销 售从 1 到2 9寸 6寸共 约 1 型号 的 小尺 寸液 晶等 一 系列 0大 营销 措施 ;康 佳从 2 0 0 7年底 至 今 ,完 成 了对 三 四级 市场 1 0 0家 0 核 心 门店 的 改造 ,连 平板 电视 在 内的 产 品都 已覆 盖 到 全 国 主 要 县 和 乡镇 网点 。 中国 电子视 像 行业 协会 与 奥维 咨 询 ( V ,历 时三 个月 从 A C) 制造 商 到 渠道 商 到 消 费者 ,从 全 国 到 各 省 到各 县 市 全 面 深入 地 研 究 了中 国三 四级 家 电市 场 的 需 求 规模 和 需 求 特 点 以 及 未 来 发展 趋 势 在 对 中 国三 四 级 家 电市 场 细 分 市 场规 模 消 费 者 需 求及 预 购 、渠道 模 式及 发展 . “ 电下 乡 工 程影 响 等方 面进 行 了深入 研 家 究 后 ,综合 与 会 专 家意 见 形成 了 《 国三 四 级 家 电市 场 白皮 书 》 中 ,
经 营 稳定 则对 国 民经 济 在 金 融 危 机 时 期 的平 稳 过 渡有 着 重 要 意义 。
因此 , 中国视 像 行 业协 会 与奥 维 咨询 ( AVC)推 出 《 中国三 四级 家 电市 场 研 究 报 告 》 系列 .期 待 助 力 中 国家 电行 业 的持 续 发 展 以 及 帮 助 家 电企 业更 好地 把 握 三 四级 市 场 的 开 发 战 略 。 奥维 咨 询 ( AVC)副 总 经理 盛 哲 的讲 话 中谈 到 经过 调研 分

中国液晶电视市场分析及建议

中国液晶电视市场分析及建议

中国液晶电视现状分析及建议摘要: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莫过于电视的发明。

目前大部分国内外电视厂商都将液晶电视列为终端技术产品,液晶电视将成为市场主流。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液晶电视作为一款重要的家用电器,在国民经济生产和人们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

进入新世纪,中国液晶电视产业呈加速发展态势,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

关键字:液晶电视、发展现状、建议。

正文部分:一、液晶电视概念及其历史液晶显示器,英文通称为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液晶电视主要采用TFT型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主要的构成包括了,萤光管、导光板、偏光板、滤光板、玻璃基板、配向膜、液晶材料、薄模式晶体管等等。

世界上第一台液晶显示设备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初,被称之为TN-LCD (扭曲向列)液晶显示器。

尽管是单色显示,它仍被推广到了电子表、计算器等领域。

80年代,STN-LCD(超扭曲向列)液晶显示器出现,同时TFT-LCD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技术被研发出来,但液晶技术仍未成熟,难以普及。

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掌握了STN-LCD及TFT-LCD生产技术,LCD 工业开始高速发展。

2001年10月15日,康佳集团在深圳推出中国第一台自主研制的液晶显示器LC1520。

康佳LC1520从造型、结构、模具开发到硬件、软件设计均由康佳集团自主完成,从而使康佳成为目前中国第一家集液晶显示器的自主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企业。

液晶电视属于平板电视大类,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是目前平板电视市场的两个主流种类。

二、液晶电视的优缺点1、液晶电视的优点:(1)、体积较小,重量轻,轻薄便携。

(2)、分辨率大,清晰度高。

(3)、绿色环保。

液晶电视不存在屏幕闪烁现象,不易造成视觉疲劳。

(4)、耗电量低。

2、缺点(1)、在显示反应速度上,传统显示器由于技术上的优势,反应速度非常好。

LCD的响应时间比较长,因此在动态图像方面的表现不理想。

中国家电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选择

中国家电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选择

中国家电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选择摘要:中国的家电企业想要走出国门,进入发达国家的市场,大致分为四种模式:国内生产,国外销售模式;海外品牌兼并与收购模式;贴牌生产和自创品牌相结合模式;在发达国家建厂模式。

四种模式各有利弊,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选择。

关键词:家电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模式我国加入WTO之后,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更低,我国品牌产品面临的不再仅仅是同国内企业的竞争,而是需在全球范围内与国际知名品牌竞争。

国际化战略是我国许多企业的必然选择。

找到适合自己的国际市场进入模式已成为我国许多家电企业的重点工作。

1.国内生产,国外销售模式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采用的国际化战略是国内生产,国外销售模式。

有利方面:充分利用国内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其产品价格与日、韩竞争者同类产品相比,具有较大的价格优势。

对那些追求物有所值而不是名牌产品的顾客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若能扩大在该层面顾客的市场份额,使顾客逐步认同和接受中国品牌产品,将有利于提高其品牌的知名度。

为吸引顾客,零售商总是在寻求价格适宜的优质产品,为新产品留有一定的货柜空间,尤其是在竞争对手较少的高端电视市场。

如果上广电能提供价格具有吸引力且制造精良的品牌产品也是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的。

一旦能站稳脚跟,将有巨大的市场。

相对于在国外建厂或兼并国外企业模式而言,国内生产,国外销售在管理上相对较简单,可控制性强,不存在文化上和管理上的整合。

通过与海外经销商合作,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公司在海外的营销能力,逐步增进对国际市场规则和顾客行为的了解。

和在海外建厂相比,投资小,经营风险较小,且能在较短的时期内给企业带来利润。

不利方面:发达国家的市场进入门槛最高。

主要表现在:国际品牌众多,销售网络固定;消费者需求已得到较好满足,且大多数消费者都拥有自己熟知和喜欢的品牌如松下、索尼、LG等。

由于顾客对价格不敏感,一些大型超市如美国沃尔玛必须向顾客提供国际知名品牌的产品,而美国的大宗市场经销商控制了美国50%以上的电子产品市场,而且有加速的趋势。

对中国彩电业发展乱象的分析与思考

对中国彩电业发展乱象的分析与思考

对中国彩电业发展乱象的分析与思考摘要:彩电工业是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主要支柱之一,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做了重要贡献。

“十一五”期间,中国彩电行业经历了产业转型、技术升级、需求膨胀等变化,在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惠民等刺激政策的拉动下,中国彩电行业稳中有升。

奥维咨询(A VC)数据显示,中国彩电销售量规模由2006年3563万台增长到2010年的3998万台,增长率达12%,销售额则由2006年的927亿元增长到五年后的1515亿元,增长率达63%。

当前,中国的彩电市场正朝着平板化、数字化、高清化、网络化等方向上快速推进。

客观地讲,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力度扶持平板显示关键配套材料研发及其产业化,我国彩电工业逐步向上游核心器件渗透,国内彩电骨干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步增强,产业结构渐趋优化、产业链建设日臻完善、产品创新和技术发展取得了较大进步。

关键词:彩电发展分析2010年以来,国内彩电骨干企业多数出现库存增加,利润下滑等状况,中国彩电业依然面临着创新能力不足的考验。

随着家电下乡政策利好发酵成熟,农村市场需求受到抑制;而城市市场面临着液晶电视从CCFL为背光源向以LED 为背光源过渡,消费需求相对集中到LED背光源液晶电视上,造成CCFL背光源电视库存增加。

面对相对沉寂的市场,国内彩电企业普遍加大宣传力度,“高清电视”、“互联网电视”“3D电视”“智能电视”等概念频频现于各大媒介,企业希望运用吸引用户眼球的“新概念”、“热点词”提升产品竞争力。

这样的宣传确实能够抓住消费者心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彩电的销售。

然而,从中国彩电业发展的长久之计上来讲,笔者认为,国内彩电企业的这种做法是浮躁的,犯了急功近利的错误,随着这种乱象不断演进,中国彩电业会一步步陷入发展的误区。

基础不牢、盲从跟风只能导致被国外主要竞争对手牵着鼻子走。

以下笔者将对此进行深入的分析。

1、平板电视启动时未能形成良性开端在平板电视刚刚进入市场时,国内彩电企业在宣传过程中就已经出现拔苗助长、误导消费者的情况了,如引入“高清”、“数字”等概念并大肆宣扬,高清液晶电视、高清等离子电视等标语布满彩电卖场,其时很多消费者误以为平板电视就是高清电视。

彩电业将如何转化危机?

彩电业将如何转化危机?

彩电业将如何转化危机?导语:当智能电视概念席卷中国彩电市场之时,业内出现了中国彩电业即将超越日韩企业的舆论,一时间智能时代能否扭转中国彩电业相对弱势的产业地位成为热议话题。

提升内容平台运营能力才是国内厂商掌握智能电视产业主导权的关键。

当智能电视概念席卷中国彩电市场之时,业内出现了中国彩电业即将超越日韩企业的舆论,一时间智能时代能否扭转中国彩电业相对弱势的产业地位成为热议话题。

对中国彩电企业来讲,随着国内高世代面板生产线相继量产,面板受制于人的局面或将有所改观。

此时智能电视的兴起将大部分单纯硬件制造企业拉回到同一起跑线,在全新的产业价值分配体系中,中国彩电企业无疑再次陷入了关键资源相对缺失的行业困境。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彩电业要把握云时代带来的战略机遇就必须跳出当前固有的发展模式,构建起适应云时代持续发展的新型战略架构,否则将再次落入尴尬的产业处境中。

云时代带给彩电业的最大变化不是单纯电视屏幕大小的变化,而是基于不同“云”之上的电视整机运算处理能力的提升与云内容的极大丰富。

此时的电视已不再是单一接收节目的硬件终端,而演化为相对智能的信息处理终端,于是软件、操作系统等应用工具迅速集成到电视终端中。

客观地讲,这给彩电业带来了两大变化:一是彩电产业价值链被重塑。

与此前整个产业链条中几乎是清一色的硬件制造企业不同,智能电视时代的产业参与者就囊括了操作系统供应商、软件研发者以及内容运营商等,整个产业的价值分配体系也随之改变。

二是彩电产业链条被迅速扁平化。

此前只有具备相当产能的硬件制造企业才能参与到彩电产业分工中,而这一现象已遭到颠覆。

随着谷歌、苹果等IT巨头切入彩电业,以往日韩企业以面板资源为关键筹码主导全球产业发展的格局被彻底颠覆,此前寄希望于通过硬件相对垄断控制全球产业发展的计划将无法成行,这对在平板时代就一直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国彩电业倒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从目前市场情况看,中国彩电企业推出的所谓智能电视仅仅停留在概念阶段,更多的是充当了一个产业整合者的角色,意在用新概念拉动市场。

2023年我国家电行业现状分析:市场趋于高端化和细分化

2023年我国家电行业现状分析:市场趋于高端化和细分化

2022年我国家电行业现状分析:市场趋于高端化和细分化近年来,家电消费升级大潮正渐渐向小家电领域扩散,越来越多的高端、智能、健康类的家电开头走入寻常百姓家。

顺应80、90后等新一代消费者需求转变,家电厂商正加快转移阵地。

9月14日,海尔集团与全球最大的家化公司之一利洁时集团宣布战略合作,开拓中国洗碗机市场。

而在上个月,小米刚刚发布了首款扫地机器人。

新消费群体带来新的消费结构。

随着消费升级和智能化浪潮全面到来,满意品质、健康、绿色消费的小家电和万物互联的智能家电将成为行业竞争的主战场。

以下是2022年我国家电行业现状分析:家电“四大件”饱和,小家电异军突起过去30年,以彩电、冰箱、空调、洗衣机四大件为主的大家电在中国家庭的进展普及,成就了中国家电制造商的全球崛起。

随着市场的饱和和消费习惯的变迁,各种改善和提高生活品质的“非必需”小家电开头受到人们的青睐。

瞄准细分市场的家电新品类、新应用层出不穷,高端、智能、健康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成为拉动家电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

一是健康类小家电走俏。

榨汁机、原汁机、破壁机、豆浆机、真磨醇浆机、智能电饭煲、面包机、电烤箱……厨房炊具不仅种类繁多,还增加了更多的智能化和时尚因素。

家电在功能上花样翻新的背后,是人们对健康化、精细化、多样化饮食的不懈追求。

二是“懒人经济”至上,厨卫小家电加快更新换代。

随着新一代消费群体的壮大,对时间的价值更加重视。

洗碗机、扫地机器人、炒菜机、等解放双手的新产品也开头走入中国市场。

以洗碗机为例,目前,国内洗碗机渗透率仅为1%,欧美发达国家的渗透率则达60%-70%。

据券商研报分析,随着产品功能大幅改善,消费者认知度渐渐加深,众多企业纷纷推出新品,中国洗碗机市场即将爆发。

依据测算,将来5年洗碗机行业复合增速有望达到59.5%,5年后实现年销量200万台以上,有望成为厨房标配。

如今,海尔、美的、华帝、老板等国内厂商都纷纷推出洗碗机产品。

三是美容健身类家电渐渐被大众接受。

寡占市场结构下的企业价格同盟研究——以中国彩电行业为例

寡占市场结构下的企业价格同盟研究——以中国彩电行业为例
维普资讯
20 第 0 0 8年 3期 ( 总第 9 4期 )
沿 海 企 业 与 科 技
COA T T P S S A C EN S AL EN ER m E ND S I CE & T C E HN OGY OL
NO.32 0 0 ,0 8 C muaievN0.4 u lt l 9 v
( ) 一 中国彩电行业步入成熟期
外资彩电品牌也大批量进入 中国 , 从此 , 国内彩 电 经过 2 多年 的发展与壮大 , 0 中国彩电行业已 开始进入 了品牌竞争时代。如今 , 早已完成资本原 经逐步走入 了成熟阶段。企业间市场份额的争夺 始积累的我 国彩 电行业开始走向市场地位与份额 更为激烈 , 由于产 品的差异化很小 , 价格成了企业 的争夺 , 伴随而来 的是企业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 , 间相互竞争最有力的武器。
最常采用的共谋方式。文章以彩 电业为例, 采用图表分析 法以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的研究方法, 阐述在寡 占市场结构下, 企
业采取价格 同盟的背景、 价格 同盟的形成方式及最终失败的原因。
[ 关键词] 价格同盟; 共谋; 寡头垄断; 彩电行业
[ 作者简介 ] 尤 家恬,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产业经济学研 究生, 研究方向: 金融 。 上海 ,0 2 4 2 03 [ 中图分类号 ] 2 1 F 7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 号] 07 72 (0 80 — 14 0 0 10 — 73 20 )3 0 2— 0 3
14 2
维普资讯
场价格抬高 , 社会资源就更多地流入这一领域。随 着资源的流入 , 需求得到满足 , 供需平 衡 , 价格下 降, 资源的流入减缓 , 直到停止流入。这就是市场 优化资源配置的机理。在市场竞争上表现为行业 初期市场需求大、 给小 、 供 价格高、 企业利润高 、 资 金及企业大量涌入 。在打破垄断后 , 彩电生产商的 数量大幅上升 , 彩电产品的供应量也大大增加 , 短 期 内需求保持平稳而供给量激增 ,打破原来 的价 格平衡 , 导致价格下降。在经历不断的竞争后 , 价

中国彩电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彩电业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案例:中国彩电业的发展历程一、案例内容中国的彩电生产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1980年长虹从日本引进第一条彩电生产线。

但当时,黑白电视机刚刚进入普通百姓家,买得起彩电的人是极少数。

统计资料显示,1985年城市居民每百户拥有彩电仅有17.2台,农村居民每百户彩电拥有量为0.8台。

到了八十年代后半期,人们开始进行电视更新换代,于是彩电开始走俏。

随着价格管理逐步放开,彩电的市场价格不断攀升,到1989年底,20寸上海牌彩电卖到3500元一台。

(购买者还要找关系,走后门,先弄到票才能买到)。

彩电价格的持续上涨,引发了彩电生产热,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国内众多生产厂家从国外购进彩电生产线。

到九十年代初,全国有97家企业共引进彩电生产线120条。

到1995年已形成彩电生产能力4467万台,而当年的实际产量只有2058万台,当年的市场销售量不足2000万台。

(其中还有相当部分是进口彩电)。

生产能力严重过剩,1995年彩电生产能力平均利用率为46.1%,个别厂家的生产能力利用率只有0.8%。

而1995年又有14个新投资项目上马,其设计生产能力为541.5万台。

生产能力过剩导致产品供过于求。

到1998年全国彩电库存超过1500万台。

于是引发了彩电业一轮又一轮的降价风。

1996年3月26日,长虹首先刮起降价风,以后,一年强似一年。

到2000年21寸彩电从3000多元跌到了1000元以下,个别品牌已降到了600—700元,而29寸彩电则从7000多元跌到了2000元以下。

彩电价格的不断下降,使彩电生产厂家的利润率越来越低,众多厂家经不起降价的打击,纷纷改行、停业,甚至破产。

2001年彩电业出现行业亏损。

在一片“无奈”声中,2001年6月9日,全国九家较大的彩电生产厂家,包括康佳、TCL、创维、乐华、夏华、海信、金星等,在行业老大长虹缺席的情况下,在深圳的五洲宾馆召开了“中国彩电企业高峰会”,试图通过企业联盟形式,共同控制彩电销售价格,会议规定了各类型彩电销售的最低限价,如21寸普通直角平面彩电的最低限价为1050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2)Abstract....................................... .. (3)第一章济南彩电市场现状 (4)第一节普通彩电是城市居民家庭拥有的主体 (4)第二节国产与进口产品纷纷跳水 (5)第三节国产与进口主要品牌销售排名 (6)第四节国产品牌以良好姿态发展 (7)第二章济南彩电市场竞争激烈 (9)第一节国产品牌与洋品牌竞争激烈 (9)第二节国产品牌集体胜出的关键因素 (11)第三章彩电出口有喜有忧 (13)第一节彩电出口的喜 (13)第二节彩电出口的忧 (13)第四章彩电市场未来展望 (14)第一节未来平板电视市场发展趋势判断 (14)第二节中国彩电市场将形成新的竞争格局 (16)参考文献 (17)摘要随着城乡居民对家电商品的消费不断升级拥有量不断攀开的同时,家电价格却一直处在下滑的趋势。

家电价格一直在较低的价位上运行,这种家电的持续低迷是由国内外多种因素造成的,诸如供大于求,企业规模扩大,使单位商品分担的成本大幅度降低。

营销渠道的恶化现代物流的发展以及零售业连锁经营规模的扩大等等原因。

国内企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90年代彩电消费热潮曾造就了长虹等民族彩电巨头,但随着产能的过度扩张及需求的饱和,价格战也曾让国内彩电企业惨淡度日,彩电股也从市场追捧的绩优股变成了无人理睬的绩差股。

但是世易时移,彩电股又面临发展的机遇。

随着数字电视时代的到来,平板电视的价格下降,又一次的彩电消费热潮正涌起。

在这一轮的彩电换代升级中,国内彩电企业仍在供应链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如上游关键零部件仍被几家国外巨头垄断,但国内企业已经摈弃单纯的价格战,注重对技术的前期投入和积累,终端产品制造上可与外资彩电生产商保持同步,摆脱了低价、低质产品的形象。

在技术相当的情况下,国内企业成本世纪优势和对本地市场的把握力使其在这一轮的彩电消费盛宴中可望扮演主角。

关键字:竞争价格出口发展AbstractThis market is undergoing major transformations, but nevertheless saw sustained growth. The price of the televisions is coming down; the price is rounding on the low line. This phenomenon is caused by kinds of ingredients.The Chinese manufacturers of low-end color television sets have been experiencing hardship in the recently years due to lack of core technologies. The tendency for low-end color televisions towards homogenization has given rise to the extreme reduction of profits and the price wars; the Chinese color television industry does not possess upstream resources and no any complete industrial chains at all. Chinese color TV manufacturers actually provide the large-scale assembly lines in the midstream and downstream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Consequently, when the low-end color televisions become high homogeneity, the price wars are unavoidable.The success in the high-end color TV market requires two preconditions: one, the availability of the upstream resources; secon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brand resources. The channel resources and low labor costs are not very important factors.Chinese corporation is in the face of many opportunities. In the further, it will do well done and go farther.Key Words: Competition, Price, Export, Development第一章济南彩电市场现状第一节普通彩电是城市居民家庭拥有的主体从单从拥有率看,目前我国城市电视机市场已经饱和。

从电视机拥有量看,当前城市居民家庭中拥有1台彩电的家庭比重为63.7%,约有3成的居民家庭彩电拥有台数超过两台以上。

从全国范围看,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城市居民家庭彩电拥有率基本接近,主要区别在于所拥有的彩电品牌、大小和类型。

产品类型主要体现在纯平彩电和背投彩电的拥有率上。

当前我国城市居民家庭普通彩电拥有率最高;纯平彩电预期需求量最大;背投、液晶、等离子彩电已逐步进入居民家庭。

从彩电的显示技术分类看,城市居民家庭所拥有的彩电主体是平面直角和超平面屏幕普通彩电,其所占比重高达77.1%。

拥有纯平彩电的家庭比重已达到21.2%,大中城市拥有率明显高于小城市。

在纯平彩电的品牌拥有方面,国内品牌达到了70%,这表明在纯平彩电市场国内品牌已具有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

通过我自己到商场了解到的情况,背投彩电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度较高,主要表现在产品的质量、音响效果和清晰度方面,只是对某些产品的外观造型和画面亮度的满意度稍低。

在背投彩电的品牌拥有方面,国外品牌的拥有比重高达70%以上,明显居于市场主导地位,国内品牌除长虹稍具领先优势。

通过对济南几个商场的了解,在未来1年里,有23.4%的城市居民家庭表示肯定或可能会购买彩电,纯平彩电是我国当前城市居民家庭普遍看好的彩电类型。

在明确表示在未来1年中对彩电有消费意向的消费者中,绝大多数的人首选购买纯平彩电,成为城市彩电消费市场的主流类型。

此外,有13.1%的预期消费者看好背投彩电,有3.6%的预期消费者准备购买液晶彩电,有1.7%的预期消费者准备购买等离子彩电。

尽管预期消费者普遍对新技术彩电产品消费趋向明显,但是并不意味着普通彩电从此失去了市场,统计结果显示,有11%的预期消费者出于各种考虑因素,仍然选择购买普通彩电。

由此可见,普通彩电尽管受到新技术彩电的猛烈冲击,但凭借其良好的产品性能和极具竞争力的价格优势,被大众阶层所青睐,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仍然具有较稳定的消费需求和市场规模。

第二节国产与进口产品纷纷跳水近来,济南市场上的平板电视价格纷纷跳水,最高降幅达1万多元,降价的品牌也由国产品牌的“独角戏”变成了合资、外资品牌一起大合唱,整个平板电视市场呈现出普降格局。

从济南国美电器了解到,价格上一向雷打不动的进口品牌如夏普、三星等也开始降价。

松下的42英寸等离子电视就由32000元降到了18000元,下降了近50%,另外32英寸的液晶电视价格也从13000元降到了8000元左右。

在市场占有率上,国产品牌与进口品牌比较相近,在销售数量上,国产平板电视已经超过了国外品牌,但在销售总额上,国产平板电视还不如进口品牌。

从苏宁电器了解到,日系平板降价声未绝于耳的时候,韩系平板宣布将联手降价在苏宁火并日系平板,对比度10000:1的三星、LG42英寸等离子首次跌破12000元;一款原价10000元的LG32英寸液晶仅售8000元;一款三星26英寸液晶首度跌破7000元,降幅达3000元。

韩系平板降价宣言更是逼得日资平板再度降价,主流品牌一款42英寸等离子跌破10000元,日立42英寸高清等离子彩电首次跌破13000元、日立一款55英寸等离子首次跌破40000元;松下一款86亿色42英寸等离子仅售13800元;一款原价5900元的夏普20英寸液晶首次跌破4000元,降幅超过30%;一款索尼32英寸液晶仅售13000元,还赠送索尼DVD;东芝一款37英寸液晶跌破17000元,降幅达4000元。

进口平板降价了,海信、长虹、厦华、创维等国产彩电巨头坐不住了,纷纷宣布将在苏宁降价应对日韩平板降价。

国产20英寸液晶2000元起售、26英寸液晶仅4000元起售、32英寸液晶仅售6000元、37英寸液晶8000元起售;新上市的一款具有双USB 接口的创维40英寸液晶彩电仅售13900元;创维46英寸液晶一款仅售27000元,这一价格较夏普45英寸液晶低了22500元;原价15900元的厦华、长虹42英寸液晶仅售14000元;国产50英寸等离子彩电首次跌破20000元;海信42英寸液晶仅售16000元、原价27999元的47英寸液晶降至24000元;同时,针对不同市场需求,苏宁还将CRT及背投拉入降价阵营,一款飞利浦43英寸高清背投跌破4000元;一款康佳53英寸高清背投仅售5000元左右;1200元的29英寸纯平彩电敞开供应;飞利浦29英寸纯平彩电仅售1690元。

国产名牌21英寸彩电仅售485元、国产名牌29英寸彩电仅售1085元。

在济南三联家电商场看到,有两款海信高端彩电率先大幅降价,一款是106厘米数字高清等离子的价格从39000元降至29800元,一款是38厘米TFT液晶电视的价格从7800元调整到4380元。

第三节国产与进口主要品牌销售排名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产能的提高,平板电视的价格不断下调,真正开始走近了寻常百姓的生活。

如今30英寸的液晶电视(LCD)已降至1万元左右,42英寸LCD也将低于2万元,由于液晶屏幕生产工艺的改进,批量生产的液晶屏已经达到47英寸。

原本以为42英寸以上是等离子(PDP)的天下,但如今受到液晶的竞争挤压,等离子价格也随着下降,并且只能朝着更大尺寸发展。

新技术彩电品牌竞争将更趋激烈,而且新的竞争格局也将初步形成。

目前TCL、长虹和康佳成为国内家庭彩电拥有率的前三甲,而其他国内外品牌如海信、索尼、创维和飞利浦构成第二集团,表明国产品牌在纯平彩电市场已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