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保护的配置原则

线路保护的配置原则
线路保护的配置原则

线路保护的配置原则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llOkV线路保护配置一般装设反应相间故障的距离保护和反应接地故障的零序方向电流保

护(或接地距离保护),釆用远后备方式。当距离、零序电流保护灵敬度不满足要求或

llOkV线路涉及系统稳定运行问题或对发电厂、重要负荷影响很大时,考虑装设全线路

快速动作的纵联保护作为主保护,距离、零序电流(或接地距离)保护作为后备保护。必须指出,U前llOkV数字式线路保护装置一般同时具有接地距离保护与零序电流保护功能,在零序电流保护整定特别是[|段整定出现灵敏度不满足要求的悄况下,可考虑通过降低电流定值,延长保护动作时间等方法进行整定,山于接地距离保护一般灵敏度都能满足要求,因此保护对于接地短路的速动性不会受到影响。

1距离保护

距离保护是以反映从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之间阻抗大小(距离大小)的阻抗继电器为主要元件(测量元件),动作时间具有阶梯特性的相间保护装置。当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之间的实际阻抗大于预定值时,表示故障点在保护范M之外,保护不动作;当上述阻抗小于预定值时,表示故障点在保护范B之内,保护动作。当再配以方向元件(方向特性)及时间元件,即组成了具有阶梯特性的距离保护装置。

距离保护可以应用在任何结构复杂、运行方式多变的电力系统中,能有选择地、较快地切除相同短路故障。在电网结构复杂,运行方式多变,采用一般的电流、电压保护不能满足运行要求时,则应考虑釆用距离保护装置。距离保护的基本原则如下:

(1)距离保护具有阶梯式特性时,其相邻上、下级保护段之间应在动作时间及保护范ffl上相互配合。同时,距离保护也应与上、下相邻的其他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及保护范H上相配

合。例如:当相邻为发电机变压器组时,应与其过电流保护相配合;当相邻为变压器或线路时,若装设电流、电压保护,则应与电流、电压保护之动作时间及保护范ffl相配合。

(2)在某些特殊悄况下,为了提高保护某段的灵敏度,采用所谓“非选择性动作,再山重

合闸加以纠正”的措施。例如:当某一较长线路的中间接有分支变压器时,线路距离保护装置第I段可允许按伸入至分支变压器内部整定,即可仍按所保护线路总阻抗的

80%"85%ii算,但应躲开分支变压器低压母线故障;当变压器内部发生故障时,线路距离

保护第I段可能与变压器差动保护同时动作(因变压器差动保护设有出口跳闸自保护回路),而山线路自动重合闸加以纠正,使供电线路恢复正常供电。

(3)采用重合闸后加速方式,达到保护配合的U的。釆用重合闸后加速方式,除了加速故

障切除,以减小对电力设备的破坏程度外,还可借以保证保护动作的选择性。这可在下述悄况下实现:当线路发生永久性故障时,故障线路山距离保护断开,线路重合闸动作,进行重

合。此时,线路上、下相邻各距离保护的I、[I段可能均山其震荡闭锁装置

所闭锁,而未经震荡闭锁装置闭锁的第III段,在有些悄况下往往在时限上不能互相配合 (因有时距离保护III段与相邻保护的第[I段配合),故重合闸后将会造成越级动作。其解决办法是釆用重合闸后加速距离保护III段,一般只要重合闸后加速距离保护III段在

1.5?2s,即可躲过系统震荡周期,故只要线路距离保护III段的动作时间大于2?

2. 5s,

即可满足在重合闸后仍能互相配合的要求。

2零序电流保护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发生接地短路,将发生很大的零序电流分量,零序电流只在故障点与中性点接地的变压器之间流动,并山大地构成回路。零序电流的分布网络就是零序网络。利用零序电流分量构成保护,可作为一种主要的接地短路保护。因为它不反映三相和两相短路,在正常运行和系统发生震荡时也没有零序分量发生,所以它有较好的灵敏度。

另一方面,零序电流保护仍有电流保护的某些弱点,即它受电力系统运行变化的影响较大,灵敏度将因此降低;特别是在短距离的线路上以及复杂的环网中,山于速动段的保护范M太小,其至没有保护范a,致使零序电流保护各段的性能严重恶化,使保护动作时间很氐,灵敏度很低。

所以当零序电流保护的保护效果不能满足电力系统要求时,则应装设接地距离保护。接地距离保护因其保护范围比较固定,对本线路和相邻线路的保护效果都会有所改善。

110KV线路零序电流保护整定原则(单侧电源为例)

电测电源线路的零序电流保护一般为三段式,终端线路也可以采用两段式:

(1)零序电流I段电流定值按躲过本线路末端接地故障最大三倍零序电流整定,线路附

近有其他零序互感较大的平行线路时,应计互感的作用。

(2)三段式保护的零序电流II段电流定值,应按保本线路末端接地故障时有不小于规定

的灵敬系数整定的,还应与相邻线路零序电流I段或[I段配合,动作时间按配合关系整定。

(3)三段式保护的零序电流III段作本线路经电阻接地故障和相邻元件接地故障的后备保

护,其电流一次定值不应大于300A,在躲过本线路末端变压器其他各侧三相短路最大不平衡电流的前提下,力争满足相邻线路末端故障有灵敏系数的要求,校核与相邻线路零序电流II段或III段的配合悄况,动作时间按配合关系整定。

(4)终端线路的零序电流I段保护范圉允许伸入线路末端供电变压器(或T接供电变压

器),变压器故障时,线路保护的无选择性动作山重合闸来补救。

(5)终端线路的零序电流最末一段作本线路经电阻接地故障和线路末端变压器故障的后备

保护,其电流定值应躲过线路末端变压器其他各侧三相短路最大不平衡电流。

(6)采用前加速方式的零序电流保护各段定值可以不与相邻线路保护配合,其定值根据需

要整定,线路保护的无选择性动作山顺序重合闸来补救。

对于llOkV输电线路,因三相断路器为同时动作,不存在单相重合闸操作,因此,整定过程中无需考虑单相重合闸时的非全相运行问题。

线路保护的配置原则

110kV 线路保护配置一般装设反应相间故障的距离保护和反应接地故障的零序方向电流保护(或接地距离保护) ,采用远后备方式。当距离、零序电流保护灵敏度不满足要求或110kV 线路涉及系统稳定运行问题或对发电厂、重要负荷影响很大时,考虑装设全线路快速动作的纵联保护作为主保护,距离、零序电流(或接地距离)保护作为后备保护。必须指出,目前110kV 数字式线路保护装置一般同时具有接地距离保护与零序电流保护功能,在零序电流保护整定特别是Ⅱ段整定出现灵敏度不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可考虑通过降低电流定值,延长保护动作时间等方法进行整定,由于接地距离保护一般灵敏度都能满足要求,因此保护对于接地短路的速动性不会受到影响。 1距离保护 距离保护是以反映从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之间阻抗大小(距离大小)的阻抗继电器为主要元件(测量元件) ,动作时间具有阶梯特性的相间保护装置。当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之间的实际阻抗大于预定值时,表示故障点在保护范围之外,保护不动作;当上述阻抗小于预定值时,表示故障点在保护范围之内,保护动作。当再配以方向元件(方向特性)及时间元件,即组成了具有阶梯特性的距离保护装置。 距离保护可以应用在任何结构复杂、运行方式多变的电力系统中,能有选择地、较快地切除相同短路故障。在电网结构复杂,运行方式多变,采用一般的电流、电压保护不能满足运行要求时,则应考虑采用距离保护装置。距离保护的基本原则如下: (1)距离保护具有阶梯式特性时,其相邻上、下级保护段之间应在动作时间及保护范围上相互配合。同时,距离保护也应与上、下相邻的其他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及保护范围上相配合。例如:当相邻为发电机变压器组时,应与其过电流保护相配合;当相邻为变压器或线路时,若装设电流、电压保护,则应与电流、电压保护之动作时间及保护范围相配合。 (2)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提高保护某段的灵敏度,采用所谓“非选择性动作,再由重合闸加以纠正”的措施。例如:当某一较长线路的中间接有分支变压器时,线路距离保护装置第Ⅰ段可允许按伸入至分支变压器内部整定,即可仍按所保护线路总阻抗的80%~85%计算,但应躲开分支变压器低压母线故障;当变压器内部发生故障时,线路距离保护第Ⅰ段可能与变压器差动保护同时动作(因变压器差动保护设有出口跳闸自保护回路) ,而由线路自动重合闸加以纠正,使供电线路恢复正常供电。 (3)采用重合闸后加速方式,达到保护配合的目的。采用重合闸后加速方式,除了加速故障切除,以减小对电力设备的破坏程度外,还可借以保证保护动作的选择性。这可在下述情况下实现:当线路发生永久性故障时,故障线路由距离保护断开,线路重合闸动作,进行重合。此时,线路上、下相邻各距离保护的Ⅰ、Ⅱ段可能均由其震荡闭锁装置所闭锁,而未经震荡闭锁装置闭锁的第Ⅲ段,在有些情况下往往在时限上不能互相配合(因有时距离保护Ⅲ段与相邻保护的第Ⅱ段配合) ,故重合闸后将会造成越级动作。其解决办法是采用重合闸后加速距离保护Ⅲ段,一般只要重合闸后加速距离保护Ⅲ段在 1.5~2s,即可躲过系统震荡周期,故只要线路距离保护Ⅲ段的动作时间大于2~2.5s,即可满足在重合闸后仍能互相配合的要求。

10kV配电变压器保护配置方式的合理选择.doc

10 kV配电变压器保护配置方式的合理选择 - 摘要:10 kV配电变压器的保护配置主要有断路器、负荷开关或负荷开关加熔断器等。负荷开关投资省,但不能开断短路电流,很少采用;断路器技术性能好,但设备投资较高,使用复杂,广泛应用不现实;负荷开关加熔断器组合的保护配置方式,既可避免采用操作复杂、价格昂贵的断路器,弥补负荷开关不能开断短路电流的缺点,又可满足实际运行的需要,该配置可作为配电变压器的保护方式,值得大力推广,为此,对10 kV环网供电单元和终端用户10 kV配电变压器采用断路器、负荷开关加熔断器组合的保护配置方式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供配电网的设计和运行管理部门参考。 关键词:10 kV配电变压器;断路器;负荷开关;熔断器;保护配置 无论是在环网供电单元、箱式变电站或是终端用户的高压室结线方式中, 如配电变压器发生短路故障时,保护配置能快速可靠地切除故障,对保护10 kV高压开关设备和变压器都非常重要。保护方式的配置一般有两种:一种利用断路器;另一种则利用负荷开关加高遮断容量的后备式限流熔断器组合。这两种配置方式在技术和经济上各有优缺点,以下对这两种方式进行综合比

较分析。 1环网供电单元接线形式 1.1环网供电单元的组成 环缆馈线与变压器馈线间隔均采用负荷开关, 通常为具有接通、隔断和接地功能的三工位负荷开关。变压器馈线间隔还增加高遮断容量后备式限流熔断器来提供保护。实际运行证明,这是一种简单、可靠而又经济的配电方式。 1.3环网供电单元保护配置的特点 负荷开关用于分合额定负荷电流, 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便宜等特点, 但不能开断短路电流,高遮断容量后备式限流熔断器为保护元件, 可开断短路电流,如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可满足配电系统各种正常和故障运行方式下操作保护的要求。断路器参数的确定和结构的设计制造均严格按标准要求进行,兼具操作和保护两种功能,所以其结构复杂,造价昂贵,大量使用不现实。环网柜中大量使用负荷开关加高遮断容量后备式熔断器组合装置,把对电器不尽相同的操作与保护功能分别由两种简单、便宜的元件来实现,即用负荷开关来完成大量发生的负荷合分操作,而采用高遮断容量后备式限流熔断器对极少发生短路的设备起保护作用,很好地解决问题,既可避免使用操作复杂、价格昂贵

高压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设计浅谈

高压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设计浅谈 前言 随着电力系统迅速发展,我们不断对它提出新的要求,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继电保护的原理是利用被保护线路或设备故障前后某些突变的物理量为信号量,当突变量到达一定值时,起动逻辑控制环节,发出相应的跳闸脉冲或信号。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性能要求是有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 这次课程设计以最常见的110KV电网线路保护设计为例进行分析设计,要求对整个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方面的课程有综合的了解。特别是对继电保护、电力系统、电路、发电厂的电气部分有一定的研究。重点进行了电路的化简,短路电流的求法,继电保护中电流保护、距离保护的具体计算。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 设计基础条件 (1) 1.2 设计内容 (1) 1.3 设计要求 (2) 第2章短路电流计算 (3) 2.1 短路电流计算原则 (3) 2.2 电力网络元件参数计算 (3) 2.3 最大运行方式 (4) 2.4 最小运行方式 (5) 第3章110kv高压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7) 3.1 三段式方向性电流保护整定计算 (7) 3.11 QF6的三段式电流保护整定计算 (7) 3.12 QF4的三段式电流保护整定计算 (8) 3.13 QF2的三段式电流保护整定计算 (9) 3.2 三段式距离保护正定计算 (10) 3.21 QF6的距离保护 (10) 3.22 QF4的距离保护 (10) 3.23 QF2的距离保护 (11) 3.3 线路差动保护 (12) 3.31 A’C段线路差动保护 (12) 3.32 BC段线路纵差保护 (12) 3.33 AB段线路纵差保护 (12) 第4章自动重合闸装置 (13) 第5章电力系统各元件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 (14) 5.1 保护配置 (14) 5.2 各插件原理说明 (14)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配置原则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配置原则 一、概述 电力系统是指由发电、送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各个环节(一次设备)所构成的有机整体,也包括相应的通信、继电保护(含安全自动装置)、调度自动化等设施(二次设备)。 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是指运行中所有电力设备必须在不超过它们所允许的电流、电压、频率及时间限额内运行(强调充裕性)。不安全的后果可能导致电力设备的损坏,大面积停电。 2003年8月14日下午,美国纽约、底特律和克利夫兰以及加拿大多伦多、渥太华等城市均发生停电事故。事故原因俄亥俄州阿克伦城的第一能源公司的两根高压电线其中一根因树枝生长碰至线路后跳闸,另外一条线路因安全自动装置误动,导致第二条线路跳闸,最终导致各个子电网潮流不能平衡,最终系统解列。 可见,要保证电力的安全稳定运行,必须配置安全可靠的继电保护装置和安全自动装置。继电保护顾名思义在系统发生故障时及时隔离故障点保护一次设备,同时能够让电力系统继续安全稳定运行。 二、基本要求 继电保护配置方式要满足电力网结构和厂站的主接线的要求,并考虑电力网和厂站的运行方式的灵活性。所配置的继电保护装置应能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

1)要根据保护对象的故障特征来配置。 继电保护装置是通过提取保护对象表征其运行状况的故障量,来判断保护对象是否存在故障或异常工况并米取相应的措施的自动装置。用于继电保护状态判别的故障量,随被保护对象而异,也随电力系统周围条件而异。使用最普遍的工频电气量,而最基本的是通过电力元件的电流和所在母线的电压以及由这些量演绎出来的其它量,如功率、序相量、阻抗、频率等,从而构成电流保护、电压保护、方向保护、阻抗保护、差动保护等。 2)根据保护对象的电压等级和重要性。 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网的保护配置要求不同。在高压电网中由于系统稳定对故障切除时间要求比较高,往往强调主保护,淡化后备保 护。220kV及以上设备要配置双重化的两套主保护。所谓主保护即设备发生故障时可以无延时跳闸,此外还要考虑断路器失灵保护。对电压等级低的系统则可以采用远后备的方式,在故障设备本身的保护装置无法正确动作时相邻设备的保护装置延时跳闸。 3)在满足安全可靠性的前提下要尽量简化二次回路。 继电保护系统是继电保护装置和二次回路构成的有机整体,缺一不可。二次回路虽然不是主体,但它在保证电力生产的安全,保证继电保护装置正确工作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复杂的二次回路可能导致保护装置不能正确感受系统的实际工作状态而不正确动作。因此在选择保护装置是,在可能条件下尽量简化接线。 4)要注意相邻设备保护装置的死区问题

防护设计方案

防护设计方案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即墨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楼 射线防护工程 设计方案 设计单位:济南锐天防护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济南市长清区经十西路陈庄段 联系人:张洪刚

射线防护工程设计方案 根据国际标准IBSS和《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GBZ130-2002、《医用X射线CT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GBZ/T180-2006、《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20-2006等相关的标准要求,根据实践的正当化、合理化、防护与安全的最优化的防护三原则,我方(济南锐天防护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师经过仔细查看图纸,详细了解情况,而精心组织的设计方案如下: 一、X光机房、CT机房、模拟定位机房、ECT机房的总说明 1、按图纸设计要求机房墙体均采用240mm厚的粘土砖砌体,墙面防护设计采用我公司生产的高能复合防护材料做防护处理,抹厚40mm达到铅当量,表面装饰部分可以按满刮腻子乳胶漆处理。机房顶面采用复合防护材料做防护处理,其中机房的顶面应当处理一层的地面,地面不考虑防护。 2、防护门表面为不锈钢饰面,机房外门全部改为电动推拉式,电磁门锁,内门采用平开式,观察窗采用防辐射铅玻璃,图纸中设计为1500*1200,公司考虑到经济实用的情况下铅玻璃观察窗全部改为1500*900,预留铅玻璃洞口:1620*1020,并配不锈钢防护框。防护门、窗洞口设计不锈钢防护门套,美观大方。 二、ECT区域部分防护改造说明 1、候诊区与候诊限制区之间的防护门可以改为一套平开双扇门,设计规格为:1600*2100既方便人员及工作车的进入也节省了空间利用; 2、图纸上标明的分装间与注射室之间的墙体向南移动,注射窗口外预留2000的区域既可满足使用要求,分装储存室位于中间房间,放置单联分药通风橱1台,注射窗口一个,防护平开门1套;最北边外间2000*3000的房间设计为登

变压器的保护配置

电力变压器的保护配置 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变压器的安全运行更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而合理可靠的保护配置是变压器安全运行的必备条件。现代生产的变压器,虽然在设计和材料方面有所改进,结构上比较可靠,相对于输电线路和发电机来说,变压器故障机会也比较少,但在实际运行中,仍有可能发生备种类型的故障和异常运行情况,这会对供电可靠性和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严重影响。为了满足电力系统稳定方面的要求,当变压器发生故障时,要求保护装置快速切除故障。 第一章电力变压器的故障及不正常工作状态 (一)变压器的故障 变压器的故障可以分为油箱外和油箱内两种故障。油箱外的故障,主要是套管和引出线上发生的相间短路和接地短路。油箱内的故障包括绕组的相间短路、接地短路、匝间短路以及铁芯的烧损等。油箱内故障时产生的电弧,不仅会损坏绕组的绝缘、烧毁铁芯,而且由于绝缘材料和变压器油因受热分解而产生大量气体,有可能引起变压器油箱的爆炸。因此,当变压器发生各种故障时,保护装置应能尽快的将变压器切除。实践表明,变压器套管和引出线上的相间短路、接地短路、绕组的匝间短路是比较常见的故障形式,而变压器油箱内发生相间短路的情况比较少。 (二)变压器的不正常运行状态 变压器的不正常运行状态主要有变压器外部短路和过负荷引起的过电流;中性点直接接地电力网中,外部接地短路引起的过电流及中性点过电压;风扇故障或漏油等原因引起冷却能力的下降等。这些不正常运行状态会使绕组和铁芯过热。大容量变压器在过电压或低频率等异常运行工况下会使变压器过励磁,引起铁芯和其他金属构件过热。变压器处于不正常运行状态时,继电保护应根据其严重程度,发出告警信号,使运行人员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变压器

220kV线路保护配置及运行方式

220kV 线路保护配置及运行方式 概况 220kV 踏九线线路保护装置由两套独立的、配置相同保护功能的保护装置组成。两套装置配置了光纤差动保护、零序保护、距离保护。两套装置都带有重合闸功能,其中2号保护装置单相重合闸启用。 光纤差动保护 输电线路保护采用光纤通道后由于通信容量很大所以往往做成分相式的电流纵差保护。输电 线路分相电流纵差保护本身有选相功能,哪一相纵差保护动作那一相就是故障相。输电线路两侧的电流信号通过编码成码流形式然后转换成光的信号经光纤输出。传送的信号可以是包含了幅值和相位信息在内的该侧电流的瞬时值,保护装置收到输入的光信号后先转换成电信号再与本侧的电流信号构成纵差保护。 纵联电流差动继电器的原理 I 0dz K=0.6I CD I f K=0.752 1 3 dz I 许继差动特性 四方差动特性 本装置差动保护由故障分量差动、稳态量差动及零序差动保护组成。 差动保护采用每周波96点采样,由于高采样率,差动保护可以进行短窗相量算法实现快速 动作,使典型动作时间小于20ms 。故障分量差动保护灵敏度高,不受负荷电流的影响,具有很强的耐过渡电阻能力,对于大多数故障都能快速出口;稳态量差动及零序差动则作为故障分量差动保护的补充。 比例制动特性动作方程如下: CDset N M I I I ?+. . (3)

N M N M I I K I I . ...-?+ (4) ***************************************************************************** 讲解例子 设流过两侧保护的电流M I 、N I 以母线流向被保护的线路方向规定为其正方向,如图中箭头方向所示。 以两侧电流的相量和作为继电器的动作电流d I ,N M d I I I +=。该电流有时也称做差动电流。另以两侧电流的相量差作为继电器的制动电流r I ,N M r I I I -=。纵联电流差动继电器的动作特性一般如图(b )所示,阴影区为动作区,非阴影区为不动作区。这种动作特性称做比率制动特性,是差动继电器(线路、变压器、发电机、母线差动保护中用的差动继电器)常用的动作特性。图中qd I 为起动电流,r K 是制动系数。 当差动继电器的动作电流d I 和制动电流r I 满足两个动作方程时,它们对应的工作点位于阴影 区,继电器动作。 当线路内部短路时,如图 (c)所示,两侧电流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此时 K N M d I I I I =+= ,动作电流等于短路点的电流K I ,动作电流很大。而制动电流r I 较小,N K N N M N M r I I I I I I I I 22-=-+=-=,小于短路点的电流K I 。如果两侧电流幅值相等的话,制动电流甚至就为零。因此工作点落在动作特性的动作区,差动继电器动作。当正常运行或线路外部短路时,如图 (d)所示,线路上流的是穿越性电流,N 侧流的电流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a) 系统图I r I (b) 动作特性 图2-29 纵联电流差动保护原理 (c) 内部短路N (d) 外部短路

最新继电保护保护设计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姓名: 学号: 20 指导教师: 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2012 年 7月 7日

1 设计原始资料 如下图所示网络,系统参数为: 3115/E =? kV ,Ω=15X G1、Ω=10X G3,60L L 21== km 、40L 3=km , 50L C -B =km ,30L D -C =km ,20L E -D =km ,线路阻抗0.4Ω/km ,2.1K =I rel 、1.15K K III rel ==∏rel ,A 300I m ax C.-B =、A 200I m ax D.-C =、A 150I m ax CE -D =, 1.5K SS =, 85.0K =re 电路图如图1所示: 图1 原始材料电路图 对线路2,9处进行三段电流保护的设计。 2 题目分析与方案设计 2.1 题目分析 (1)保护的配置及选择。 (2)短路电流计算(系统运行方式的考虑、短路点的考虑、短路类型的考虑)。 (3)保护配合及整定计算。

(4)保护原理展开图的设计。 (5)对保护的评价。 2.2 方案设计 (1)短路电流计算 在决定保护方式前,必须较详细地计算各短路点短路时,流过有关保护的短路电流。然后根据计算结果,在满足“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技术规程”和题目给定的要求条件下,尽可能采用简单的保护方式。 (2)保护方式的考虑及整定计算 采用什么保护方式,主要视其能否满足规程的要求。能满足要求时,所采用的保护就可采用;不能满足要求时,就必须采取措施使其符合要求或改用其他保护方式。 3 电流保护的分析设计与计算 3.1 本设计的保护配置 (1)主保护配置 选用三段式电流保护,Ⅰ段,Ⅱ段电流保护作为线路主保护。 (2)后备保护配置 选用Ⅲ段电流保护作为线路后备保护。 3.2短路电流计算 (1)等效电路的建立 由已知可得 X=ZL (1)其中,Z—线路单位长度阻抗; L—线路长度。 将数据代入公式(1)得 L10.46024() X=?=Ω L30.44016() X=?=Ω

主变压器保护配置

主变压器保护配置 1、主变差动保护 (1) 采用了二次谐波制动的比率差动保护,变压器正常运行时励磁电流不超过额定电流的2—10%,外部短路时更小。但变压器空载合闸或断开外部故障后,系统电压恢复时出现的励磁电流,大小可达额定电流的6—8倍,称励磁涌流。励磁涌流只流经变压器的电源侧,因而流入差动回路成为不平衡电流,励磁涌流高次谐波分量中以二次谐波分量最显著,根据这一特点采用励磁涌流中二次谐波分量进行制动,以防止保护误动作。(2)作为主变绕组内部、出线套管及引出线短路故障的主保护,其保护范围为发电机出口至主变高压侧及高厂变高压侧各CT 安装处范围内。(3)主变差动出口逻辑: (4)差动保护瞬时动作全停,启动快切、启动失灵。 (5)TA 断线闭锁功能,当差电流大于一定值时(一倍额定电流)TA 断线闭锁功能自动退出,开放保护动作出口。TA 断线0.5S 发信号。 2、发变组差动保护 与主变差动保护构成原理相同,但其保护范围是发变组及其引出线范围内的短路故障,即发电机中性点及主变高压侧,高厂变高压侧各CT 安装处范围以内的短路故障。发变组差动保护瞬时动作于发-变组全停,启动快切、启动失灵。 3、阻抗保护 (1)作为发变组相间短路的后备保护,同时作为220KV 系统发变组相邻元件如线路故障后备保护。 (2)作为近后备保护,按与相邻线路距离相配合的条件进行整定,正向阻抗Z dz 1:按与之配合的高压侧引出线路距离保护Ⅰ段配合,反向阻抗Z dz 2:按正向阻抗 的10%整定。 (3)时限t 1与线路距离Ⅲ段相配合,时限45.05.31′′=′′+′′=t 发信号,该时限较 长,能可靠躲过振荡。时限t 2与t 1配合5.45.042′′=′′+′′=t 解列灭磁、启动快切、 启动失灵。 (4)该保护测量元件是主变220KV 侧CT 及220KV 母线PT 。即阻抗保护装于

220kV线路保护配置及运行方式

220kV线路保护配置及运行方式 概况 220kV踏九线线路保护装置由两套独立的、配置相同保护功能的保护装置组成。两套装置配置了 光纤差动保护、零序保护、距离保护。两套装置都带有重合闸功能,其中2号保护装置单相重合闸启用。 光纤差动保护 输电线路保护采用光纤通道后由于通信容量很大所以往往做成分相式的电流纵差保护。输电 线路分相电流纵差保护本身有选相功能,哪一相纵差保护动作那一相就是故障相。输电线路两侧 的电流信号通过编码成码流形式然后转换成光的信号经光纤输出。传送的信号可以是包含了幅值 和相位信息在内的该侧电流的瞬时值,保护装置收到输入的光信号后先转换成电信号再与本侧的 电流信号构成纵差保护。 纵联电流差动继电器的原理 I CD 3 12 K=0.75K=0.6 I0dz I dz I f 许继差动特性四方差动特性 本装置差动保护由故障分量差动、稳态量差动及零序差动保护组成。 差动保护采用每周波96点采样,由于高采样率,差动保护可以进行短窗相量算法实现快速 动作,使典型动作时间小于20ms。故障分量差动保护灵敏度高,不受负荷电流的影响,具有很强 的耐过渡电阻能力,对于大多数故障都能快速出口;稳态量差动及零序差动则作为故障分量差动 保护的补充。 比例制动特性动作方程如下: .. I M I I N CDset (3)

. I . . . M I K I I N M N (4) ***************************************************************************** 讲解例子 I d E S M I M I N N E R TA TA K r (a) 系统图 I qd I r (b) 动作特性 E S M I I N M N E R E S M I I N M N TA TA I K TA TA I K (c)内部短路(d)外部短路 图2-29 纵联电流差动保护原理 设流过两侧保护的电流I M 、I N 以母线流向被保护的线路方向规定为其正方向,如图中箭头 方向所示。 以两侧电流的相量和作为继电器的动作电流I d ,I d I M I N 。该电流有时也称做差动电流。另以两侧电流的相量差作为继电器的制动电流I,I r I M I N 。纵联电流差动继电器的动 r 作特性一般如图(b)所示,阴影区为动作区,非阴影区为不动作区。这种动作特性称做比率制 动特性,是差动继电器(线路、变压器、发电机、母线差动保护中用的差动继电器)常用的动作 特性。图中I qd 为起动电流,K r 是制动系数。 当差动继电器的动作电流I和制动电流I r 满足两个动作方程时,它们对应的工作点位于阴影 d 区,继电器动作。 当线路内部短路时,如图(c) 所示,两侧电流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此时I d I I I ,动作电流等于短路点的电流I K ,动作电流很大。而制动电流I r 较小, M N K I 2 2 ,小于短路点的电流I K 。如果两侧电流幅值相等的 r I I I I I I I M N M N N K N 话,制动电流甚至就为零。因此工作点落在动作特性的动作区,差动继电器动作。当正常运行或

电网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配置选型原则示范文本

电网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配置选型原则示范 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电网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配置选 型原则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天津电网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配置选 型原则》(以下简称《配置选型原则》)依据了《继电保 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 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反事 故措施要点》及华北网局颁发的有关规程、规定和技术标 准,结合天津电网运行的特点制定的。 第二条天津电网内的新建、扩建、和技改等工程均应 执行本《配置选型原则》,对现有变电站、发电厂已投入 的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不满足本《配置选型原则》 的,可分轻重缓急有计划地予以更新改造,已严重威胁安

全运行的必须立即改进。 第三条接入电网的发电厂和用户的继电保护的配置要遵守本《配置选型原则》,并接受调度部门的技术监督和专业管理。 第四条继电保护装置应选用通过行业鉴定,经过国家级质检中心检验、符合有关反措要求,产品质量过硬,有成功运行经验,性能价格比高,售后服务好,满足电网运行要求,运行维护方便的产品。 第五条第一次进入天津电网的继电保护装置,应通过华北网局及市电力公司继电保护部门组织的检测,并经市电力公司继电保护归口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采用。 第六条所有入网运行继电保护装置的选型和配置,从初步设计至投产运行各阶段都必须经过相应各级调度部门的审核。 第七条继电保护装置新产品进入电网试运行,应经所

变压器和母线保护配置重点讲义资料

1.1.10.4MVA及以上车间内油浸式变压器和0.8MVA及以上油浸式变压器,均应装设瓦斯保护。当壳内故障产生轻微瓦斯或油面下降时,应瞬时动作于信号;当壳内故障产生大量瓦斯时,应瞬时动作于断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瓦斯保护应采取措施,防止因瓦斯继电器的引线故障、震动等引起瓦斯保护误动作。 1.1.2对变压器的内部、套管及引出线的短路故障,按其容量及重要性的不同,应装设下列保护作为主保护,并瞬时动作于断开变压器的各侧断路器: 1.1. 2.1电压在10kV及以下、容量在10MVA及以下的变压器,采用电流速断保护。 1.1. 2.2电压在10kV以上、容量在10MVA及以上的变压器,采用纵差保护。对于电压为10kV的重要变压器,当电流速断保护灵敏度不符合要求时也可采用纵差保护。 1.1. 2.3电压为220kV及以上的变压器装设数字式保护时,除非电量保护外,应采用双重化保护配置。当断路器具有两组跳闸线圈时,两套保护宜分别动作于断路器的一组跳闸线圈。 1.1.3纵联差动保护应满足下列要求: a.应能躲过励磁涌流和外部短路产生的不平衡电流;

b.在变压器过励磁时不应误动作; c.在电流回路断线时应发出断线信号,电流回路断线允许差动保护动作跳闸; d.在正常情况下,纵联差动保护的保护范围应包括变压器套管和引出线,如不能包括引出线时,应采取快速切除故障的辅助措施。在设备检修等特殊情况下,允许差动保护短时利用变压器套管电流互感器,此时套管和引线故障由后备保护动作切除;如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有要求时,应将纵联差动保护切至旁路断路器的电流互感器。 1.1.4对外部相间短路引起的变压器过电流,变压器应装设相间短路后备保护。保护带延时跳开相应的断路器。相间短路后备保护宜选用过电流保护、复合电压(负序电压和线间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或复合电流保护(负序电流和单相式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 1.1.4.135kV~66kV及以下中小容量的降压变压器,宜采用过电流保护。保护的整定值要考虑变压器可能出现的过负荷。 1.1.4.2110kV~500kV降压变压器、升压变压器和系统联络变压器,相间短路后备保护用过电流保护不能满足灵敏性要求时,宜采用复合电压起动的过电流保护或复合电流保护。 1.1.5对降压变压器,升压变压器和系统联络变压器,根据各侧接线、连接的系统和电源情况的不同,应配置不同的相间

输电线路保护讲义

线路保护讲义 §1、220kv线路保护配置: 220kV线路保护按加强主保护简化后备保护的基本原则进行配置和整定。按照双重化进行配置;以双重化的全线速动保护及快速独立主保护和不带时限的线路I段保护作为本线路的主保护,其中每套全线速动主保护对全线路内发生的各种类型故障,均能快速动作切除故障;而配置的快速独立主保护(如工频变化量主保护)则对近处的严重故障快速跳闸从而达到提高系统稳定性的目的;双重化的后备保护作为本线路的近后备及相邻线路的远后备。 一般由阶段式的距离保护和零序保护构成,在主保护很强的情况下,为了简化后备保护,主要以相间距离保护和接地距离保护作为后备保护,同时应和相邻线路和变压器的主保护和后备保护配合;220kv线路的重合闸主要以单相重合闸为主。双重化的配置为两套重合闸,采用单相重合闸提高系统的稳定性。§2线路距离保护 (一)距离保护的基本概念 所谓距离保护就是反应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之间的距离,并根据该距离的大小确定动作时限的一种继电保护装置。当故障点距离保护安装处越近时,保护装置感觉的距离越小,保护的动作时限就越短;反之,当故障点距保护安装处越远时,保护装置感觉的距离越远,保护的动作时限就越长。 距离保护一般由三段式相间距离保护和三段式接地距离保护构成。相间距离保护主要反应各类相间故障及三相短路,接地距离保护主要用于反应单相接地故障。一般情况下,无时限的I段作为本线路的主保护,带时限的II段作为本线路后备,III段主要作为相邻线的后备。同时由于相邻线有配置齐全的快速全线主保护,所以往往本线II段和相邻线路纵联保护配合。 (二)距离保护的实质 距离保护测量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的距离,其实就是测量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的线路阻抗。

超高压线路纵联保护配置方案

超高压线路纵联保护配置方案 王 颖,王玉东 (东北电力设计院系统处,吉林省长春市130021) 摘要:根据目前电力通信系统状况和线路保护的设备水平,阐明了用于超高压线路纵联保护传输信号的通信方式,例如载波、光纤及微波通道等。针对这些不同的通信方式的保护形式进行选择分析后认为:在考虑22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线路纵联保护方案时,保护信号传输通道应首选复用数字通信电路,逐渐淘汰载波通道,保护形式应首选分相电流差动保护;允许式方向或距离保护复用通信通道,经R S 2232串行口与通信终端连接,其起止式异步传输方式值得借鉴。关键词:纵联保护;超高压线路;保护信号传输;光纤通信;微波通信中图分类号:TM 773 收稿日期:2002201201;修回日期:2002201230。 0 引言 目前,我国超高压电网中,22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线路基本上都配置有双套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线路主保护一般为纵联保护。纵联保护形式的选择,以前由于受到通信手段的限制,基本上都是采用电力线载波通道的闭锁式或允许式距离、零序或方向保护(相差保护已基本淘汰)。随着计算机和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光纤及微波通信系统在电力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可供继电保护使用的信号传输通道不再单一,而主保护的形式根据通信方式的不同可有不同的选择。 1 保护信号传输通道的选择 目前,在发、输变电工程中,根据不同的电力通信系统可选择的保护信号传输通道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专用载波通道(ON 2O FF )、复用载波机(FSK )、复用微波通道(FSK ,64kb it s );专用光纤通道(64kb it s ,R S 2232串行口)、复用光纤通道(FSK ,64kb it s ,R S 2232串行口)。111 专用载波通道 继电保护装置利用专用收发信机经高频加工设备使用电力线载波通道传输保护信号,是以往电力系统中最常见的,例如高频闭锁距离或方向保护。但是,由于载波通道是由电力线构成,在系统内发生故障或电力设备投入、退出操作时,会对载波通道构成严重干扰,经常出现因收发信机故障、载波通道故障或噪声干扰造成线路保护误动或拒动。此外,使用专用载波通道的纵联保护的年投运率较低,按1994年电力工业部颁布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 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规定,年投运率仅为90.4%。 112 复用载波机 复用载波机也是利用电力线载波通道传输保护信号,但保护装置不需设置收发信机,而是利用通信专业的电力线载波机传输保护信号。正常运行时,载波机传输话音信号,当线路发生故障需要传输保护信号时,载波机将切断话音信号,以移频键控的方式传输保护信号。 这种交替式复用载波机的方式与专用载波通道方式相比有两大好处:一是可以充分利用载波机设备本身可靠性较高的优势,而且载波机的年投运率为99%以上;二是不必占用专用频率,可以节省频率资源。 113 复用微波通道 复用微波通道是利用通信的微波通道传输保护信号,在微波通信的终端设备PC M 复接所要传输的保护信号。微波通信不受任何电力设备故障和操作的影响,具有较高的信号传输质量。而且,微波通信是采用数字信号传输技术,不仅能传输音频信号,还能经数据口传输数据信号。为了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电力系统微波通信电路通常采用1∶1的主备用方式,当主用频道故障时,进行无损伤切换,使用备用频道的微波信号。 根据《电力系统微波通信工程设计技术规程》规定,数字微波通信电路64kb it s 输出端的误码率(B ER )为:①任何月份0.4%以上时间1m in 平均误码率不大于10-6;②任何月份0.054%以上时间1s 平均误码率不大于10-3,年可用率大于99.7%。其中第2个误码率(10-3)也就是严重误码秒,是微波通道需要进行无损伤切换的门限值。但按保护闭锁率为10-5推算,要求严重误码秒不大于10-4,此无损伤切换门限值应提高到10-4,可在具体工程中 2 6第26卷 第22期 2002年11月25日 V o l .26 N o.22 N ov .25,200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配置原则资料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配 置原则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配置原则 一、概述 电力系统是指由发电、送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各个环节(一次设备)所构成的有机整体,也包括相应的通信、继电保护(含安全自动装置)、调度自动化等设施(二次设备)。 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是指运行中所有电力设备必须在不超过它们所允许的电流、电压、频率及时间限额内运行(强调充裕性)。不安全的后果可能导致电力设备的损坏,大面积停电。 2003年8月14日下午,美国纽约、底特律和克利夫兰以及加拿大多伦多、渥太华等城市均发生停电事故。事故原因俄亥俄州阿克伦城的第一能源公司的两根高压电线其中一根因树枝生长碰至线路后跳闸,另外一条线路因安全自动装置误动,导致第二条线路跳闸,最终导致各个子电网潮流不能平衡,最终系统解列。 可见,要保证电力的安全稳定运行,必须配置安全可靠的继电保护装置和安全自动装置。继电保护顾名思义在系统发生故障时及时隔离故障点保护一次设备,同时能够让电力系统继续安全稳定运行。 二、基本要求

继电保护配置方式要满足电力网结构和厂站的主接线的要求,并考虑电力网和厂站的运行方式的灵活性。所配置的继电保护装置应能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 1)要根据保护对象的故障特征来配置。 继电保护装置是通过提取保护对象表征其运行状况的故障量,来判断保护对象是否存在故障或异常工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的自动装置。用于继电保护状态判别的故障量,随被保护对象而异,也随电力系统周围条件而异。使用最普遍的工频电气量,而最基本的是通过电力元件的电流和所在母线的电压以及由这些量演绎出来的其它量,如功率、序相量、阻抗、频率等,从而构成电流保护、电压保护、方向保护、阻抗保护、差动保护等。 2)根据保护对象的电压等级和重要性。 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网的保护配置要求不同。在高压电网中由于系统稳定对故障切除时间要求比较高,往往强调主保护,淡化后备保护。220kV及以上设备要配置双重化的两套主保护。所谓主保护即设备发生故障时可以无延时跳闸,此外还要考虑断路器失灵保护。对电压等级低的系统则可以采用远后备的方式,在故障设备本身的保护装置无法正确动作时相邻设备的保护装置延时跳闸。 3)在满足安全可靠性的前提下要尽量简化二次回路。 继电保护系统是继电保护装置和二次回路构成的有机整体,缺一不可。二次回路虽然不是主体,但它在保证电力生产的安全,保证继电保护装置正确工作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复杂的二次回路可能

kV线路保护配置及运行方式

2 20k V 线路保护配置及运行方式 概况 220kV 踏九线线路保护装置由两套独立的、配置相同保护功能的保护装置组成。两套装置配置了光纤差动保护、零序保护、距离保护。两套装置都带有重合闸功能,其中2号保护装置单相重合闸启用。 光纤差动保护 输电线路保护采用光纤通道后由于通信容量很大所以往往做成分相式的电流纵差保护。输电线路分相电流纵差保护本身有选相功能,哪一相纵差保护动作那一相就是故障相。输电线路两侧的电流信号通过编码成码流形式然后转换成光的信号经光纤输出。传送的信号可以是包含了幅值和相位信息在内的该侧电流的瞬时值,保护装置收到输入的光信号后先转换成电信号再与本侧的电流信号构成纵差保护。 纵联电流差动继电器的原理 许继差动特性四方差动特性 本装置差动保护由故障分量差动、稳态量差动及零序差动保护组成。 差动保护采用每周波96点采样,由于高采样率,差动保护可以进行短窗相量算法实现快速动作,使典型动作时间小于20ms 。故障分量差动保护灵敏度高,不受负荷电流的影响,具有很强的耐过渡电阻能力,对于大多数故障都能快速出口;稳态量差动及零序差动则作为故障分量差动保护的补充。 比例制动特性动作方程如下: CDset N M I I I ?+.. (3) N M N M I I K I I ....-?+ (4) ***************************************************************************** 讲解例子 设流过两侧保护的电流M I &、N I &以母线流向被保护的线路方向规定为其正方向,如图中箭头方向所示。 &&(a) 系统图I r I 图2-29 纵联电流差动保护原理 &&(c) 内部短路&&(d) 外部短路

保护配置原则

目录 5 保护配置原则 5.1 设备级保护 5.1.1 系统控制与通信单元1+1备份 5.2 网络级保护 5.2.1 光线路保护 5.2.2 板内1+1保护 5.2.3 客户侧1+1保护 5.2.4 SNCP保护 表格目录 表5-1光线路保护相关单板 表5-2板内1+1保护相关板 表5-3客户侧1+1保护相关板 表5-4 SW SNCP保护相关单板 表5-5 ODUk SNCP保护相关单板 表5-6 VLAN SNCP保护相关单板5保护配置原则 ? 5.1 设备级保护 ? 5.2 网络级保护

5.1 设备级保护 设备级保护包括系统控制与通信单元1+1备份。设备级保护的详细说明请参见《OptiX OSN 3800 集成型智能光传送平台产品描述》。 ? 5.1.1 系统控制与通信单元1+1备份 父主题:5 保护配置原则 5.1.1 系统控制与通信单元1+1备份 功能 系统控制与通信单板SCC采用1+1备份。在主用SCC单板处于正常工作方式时,备用SCC 单板处于备用工作方式。当备用SCC单板在收到主用SCC单板工作异常的信息或网管下发的倒换命令时,立刻接管主用SCC单板的工作,将自己设置为主用工作模式,并上报倒换事件。 配置原则 SCC单板优先插放在IU9。若配置主控板备份,则插放在IU8。 父主题:5.1 设备级保护 5.2 网络级保护 网络级保护包括光线路保护、板内1+1保护、客户侧1+1保护和SNCP保护。网络级保护的详细说明请参见《OptiX OSN 3800 集成型智能光传送平台产品描述》。 ? 5.2.1 光线路保护 ? 5.2.2 板内1+1保护 ? 5.2.3 客户侧1+1保护 ? 5.2.4 SNCP保护 父主题:5 保护配置原则 5.2.1 光线路保护 功能 光线路保护运用OLP单板的双发选收功能,对站点间的线路光纤提供保护。

分级保护方案设计详细讲解

iiu第三章安全保密风险分析 3.1脆弱性分析 脆弱性是指资产或资产组中能被威胁所利用的弱点,它包括物理环境、组织机构、业务流程、人员、管理、硬件、软件及通讯设施等各个方面。脆弱性是资产本身存在的,如果没有被相应的威胁利用,单纯的脆弱性本身不会对资产造成损害,而且如果系统足够强健,严重的威胁也不会导致安全事件发生,并造成损失。威胁总是要利用资产的脆弱性才可能造成危害。 资产的脆弱性具有隐蔽性,有些脆弱性只有在一定条件和环境下才能显现,这是脆弱性识别中最为困难的部分。不正确的、起不到任何作用的或没有正确实施的安全措施本身就可能是一个弱点,脆弱性是风险产生的内在原因,各种安全薄弱环节、安全弱点自身并不会造成什么危害,它们只有在被各种安全威胁利用后才可能造成相应的危害。 针对XXX机关涉密信息系统,我们主要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分析其存在的安全脆弱性。 3.1.1 技术脆弱性 1. 物理安全脆弱性: 环境安全:物理环境的安全是整个基地涉密信息系统安全得以保障的前提。如果物理安全得不到保障,那么网络设备、设施、介质和信息就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环境事故以及人为物理操作失误或错误等各种物理手段的破坏,造成有价值信息的丢失。目前各级XXX企业的中心机房大部分采用独立的工作空间,并且能够达到国

家标准GB50174.19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2887.1989《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GB9361.1998《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和BMBl7—2006《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技术要求》等要求。 设备安全:涉密信息系统的中心机房均按照保密标准要求采取了安全防范措施,防止非授权人员进入,避免设备发生被盗、被毁的安全事故。 介质安全:目前各级XXX企业的软磁盘、硬盘、光盘、磁带等涉密媒体按所存储信息的最高密级标明密级,并按相应的密级管理。 2. 运行安全脆弱性分析 备份与恢复:备份与恢复是保证涉密信息系统运行安全的一个不可忽视问题,当遇到(如火灾、水灾等)不可抗因素,不会造成关键业务数据无法恢复的惨痛局面。同时将备份关键业务数据的存储介质放置在其他建筑屋内,防止在异常事故发生时被同时破坏。 网络防病毒:各级XXX企业涉密网络中的操作系统主要是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虽有安全措施,却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安全漏洞。同时,病毒也是对涉密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有些病毒可感染扩展名为corn、exe和ovl的可执行文件,当运行这些被感染的可执行文件时就可以激活病毒,有些病毒在系统底层活动,使系统变得非常不稳定,容易造成系统崩溃。还有蠕虫病毒可通过网络进行传播,感染的计算机容易导致系统的瘫痪。近年来,木马的泛滥为计算机的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问题。木马通常是病毒携带的一个附属程序,在被感染的计算机上打开一个后门,使被感染的计算机丧失部分控制权,另外还有黑客程序等,可以利用系统的漏洞和缺陷进行破坏,都会为涉密网络带来安全风险。各级XXX企业涉密网络中采用网络版杀毒软件对涉密系统进行病毒防护,并制定合理的病毒升级策略和病毒应急响应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