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水环境承载力分析

合集下载

《2024年鄱阳湖水环境特征及演化趋势研究》范文

《2024年鄱阳湖水环境特征及演化趋势研究》范文

《鄱阳湖水环境特征及演化趋势研究》篇一一、引言鄱阳湖,作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位于江西省北部,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地。

其独特的水环境特征及演化趋势不仅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还对区域乃至全国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鄱阳湖的水环境特征及演化趋势,为保护和合理利用鄱阳湖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二、鄱阳湖水环境特征(一)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鄱阳湖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显著,雨量充沛。

其独特的气候条件为湖泊生态系统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能量来源。

(二)水文特征鄱阳湖的水文特征主要表现为水位变化大、水质清澈。

湖泊的水位受季节性气候变化影响显著,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此外,湖泊的流域面积广阔,河流众多,水系发达。

(三)生物多样性鄱阳湖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多种鱼类、鸟类和其他水生生物。

其中,以候鸟越冬和繁殖为主要特点的湿地生态系统在全球享有盛名。

三、鄱阳湖的演化趋势(一)水位变化趋势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鄱阳湖的水位呈现出显著的变化趋势。

一方面,全球气候变化导致降雨量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湖泊的水位;另一方面,人类活动如水资源开发利用、流域污染等也导致湖泊水位发生波动。

(二)水体污染趋势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鄱阳湖面临着严峻的水体污染问题。

主要污染源包括工业排放、农业面源污染、城市生活污水等。

这些污染源导致湖泊水质恶化,严重威胁着湖泊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保护与修复趋势针对鄱阳湖的生态环境问题,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采取措施进行生态保护与修复。

主要包括加强湖泊水体监测与治理、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大湿地保护力度等措施。

这些措施有助于改善湖泊生态环境,促进湖泊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对鄱阳湖水环境特征及演化趋势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鄱阳湖作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地,其水环境特征及演化趋势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湖泊面临着水位变化、水体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为保护和合理利用鄱阳湖水资源,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加强湖泊水体监测与治理、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大湿地保护力度等。

鄱阳湖水资源与水环境科学研究

鄱阳湖水资源与水环境科学研究
总磷、总氮
III
总磷、总氮
IV
总磷
IV
总磷
2008
III
总磷、总氮
IV
总磷、总氮
V
总磷
IV
总磷
鄱阳湖监测点位水质状况
年份
评价面积/km2
达I、II类水质标准水体面积比例/%
达III类水质标准水体面积比例/%
劣于III类水质标准水体面积比例/%
富营养化评分值
富营养化程度
1999年
2184
85.9
19.9
27.24
32.91
293.95
2008年
189.67
47.49
24.42
25.58
28.07
35.81
351.04
鄱阳湖湖区水资源现状
分区名称
平原丘陵地区
湖区水面水量(亿m3)
水资源总量(亿m3)
地表水资源(亿m3)
地下水资源(亿m3)
重复水量(亿m3)
水资源量(亿m3)
湖东北区
13.35
3.92
局部地区、个别时段出现水问题
水资源评价结果
鄱阳湖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准则层
指标层
参照值
2008年实际
赣江流域
抚河流域
信江流域
饶河流域
修河流域
鄱阳湖区
外河流域
水资源条件
人均水资源量(m3)
>1700
2908
3535
2980
4304
4831
2654
1871
产水模数(104m3/km2)
>80
75.77
81.73
面源污染

鄱阳湖水环境现状

鄱阳湖水环境现状
01 湖泊面积约为3,000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一大淡水 湖。
02 水位受长江和周边河流影响较大,季节性变化明 显。
02 湖泊形态呈南北狭长状,湖岸线曲折复杂。
生态系统
拥有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 包括鱼类、贝类、水生植 物等。
湖泊生态系统较为脆弱, 易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 的影响。
是候鸟的重要越冬栖息地, 每年吸引大量候鸟前来越 冬。
气候变化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鄱阳湖 的水文特征和生态环境可能发生变 化,需要加强监测和研究。
应对策略
01
02
03
强化水质监测
加强鄱阳湖的水质监测力 度,及时掌握水质状况, 为治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 据。
推进生态修复
实施湖泊生态修复工程, 恢复湖泊湿地功能,提高 湖泊生态系统稳定性。
严格环境执法
加强环境执法力度,对污 染源进行严格监管,严厉 打击违法排污行为。
可持续发展
促进绿色发展
推动绿色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 构和能源结构,减少污染物排放, 保护生态环境。
加强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湖泊保护合作,引 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共同应 对全球环境挑战。
提高公众意识
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 众对湖泊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03
建立公众参与平台,让公众能够参与到水环境治理和保护的决
策中来。
05
未来展望
预期变化
水质改善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治理 措施的落实,鄱阳湖的水质有望 得到改善,减少污染负荷,恢复
湖泊生态功能。
生态恢复
通过湖泊生态修复和湿地保护工程, 鄱阳湖的生物多样性将得到保护和 恢复,提高湖泊生态系统稳定性。

鄱阳湖水环境现状与思考

鄱阳湖水环境现状与思考

鄱阳湖水环境现状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在我国四大淡水湖中鄱阳湖没有富营养化、水质一流的淡水湖,鄱阳湖是江西的母亲湖、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我们的任务,也是我们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崇高使命。

调查经过:利用端午假期时间到鄱阳湖当地进行调查,利用课外时间上网查阅资料调查总结:1 水文特征1.1 水位以位于鄱阳湖北部湖口水道进口处的星子水文站为代表,叙述鄱阳湖水位特征。

星子站历年(1950~2007年)最高水位22.52m,出现在1998年8月2日;历年最低水位7.11m,出现在2004年2月4日;多年水位变幅达15.41m,居长江中下游各大湖泊之首。

星子站多年平均水位13.39m,月平均水位以7月的17.80m最高,其次是8月的16.78 m和6月的16.13m;月平均水位最小值出现在1月,为9.03m,其次是2月的9.67m和12月的9.81m;月平均水位1月至7月逐月升高,7月至12月逐月降低。

星子站年最高水位16.00~22.52m,其多年平均值19.14m;年最高水位一般出现在5~9月,出现在5月的仅占3.6%,出现在6~7月的占78.2%,以出现在7月的最多,占58.2%,出现在8月和9月的分别为10.9%和7.3%。

年最低水位7.11~9.44m,其多年平均值8.04m,一般出现在12月~次年3月,以出现在12~1月的最多,占70.9%(12月和1月分别为34. 5%和36.4%);其次是2月,占23.6%;出现在3月的较少,只占5.5%。

星子站年最高水位在1953~2007年55年中总的变化趋势为上升,平均升高速度为每十年0.12m;年平均水位在1953~2007年中总体变化趋势为稍下降,平均下降速度仅为每十年0.02m,可以忽略不计;年最低水位在近55年中也呈现升高变化的总趋势,平均升高速度为每十年0.09m,明显小于年最高水位的升高速度,表明鄱阳湖水位的年变幅呈逐渐加大趋势。

但无论是年最高水位、年最低水位,还是年平均水位,进入21世纪以来均呈下降趋势,相对于55年的总体(直线)趋势而言,以年最高水位的下降最剧烈,其次是年最低水位,年平均水位的下降相对较为平缓。

鄱阳湖水资源与水环境科学研究

鄱阳湖水资源与水环境科学研究

未来研究方向
气候变化对鄱阳湖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影响
深入研究气候变化对鄱阳湖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影响,预测未来发展趋 势,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生态保护与修复
加强鄱阳湖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研究,探讨湖泊生态系统退化的原 因和修复措施,促进湖泊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管理
研究鄱阳湖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管理的方法和策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 率,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由于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 高,导致藻类等水生生物大量繁殖, 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水质污染
水环境问题成因
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等 因素导致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水环 境容量下降,加剧了水环境问题的发 生。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化肥和农 药等污染物排入鄱阳湖,导致水质受 到严重污染。
水环境治理与修复
政策建议与决策支持
基于研究成果,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了有关鄱阳湖水资源与 水环境管理的政策建议和决策支持,推动了湖泊科学研究 的成果应用和社会价值的实现。
04
鄱阳湖水资源与水 环境管理对策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01
制定严格的鄱阳湖水资源与水环 境保护法规,明确各级政府和企 业的责任与义务。
02
完善水资源与水环境执法监督机 制,加大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确保法规的有效执行。
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估
加强鄱阳湖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估的研究,建立完善的水环境质量监 测网络和评估体系,为水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可持续发展目标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鄱阳湖水资源与水环境研究应致 力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 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保障水资源安全
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高 鄱阳湖水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水

鄱阳湖水环境承载力及主要污染源研究

鄱阳湖水环境承载力及主要污染源研究

鄱阳湖水环境承载力及主要污染源研究余进祥;刘娅菲;钟小兰【期刊名称】《江西农业学报》【年(卷),期】2009(021)003【摘要】通过研究鄱阳湖水环境承载力、水污染主导因子及其主要来源,为科学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布局和发展规模,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鄱阳湖水资源承载力0.5216,表明鄱阳湖水资源对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还有一定的承载空间;水质承载指数6.179,说明流域范围内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鄱阳湖的水质承载力;水环境承载力4.295,反映出鄱阳湖虽然水资源丰富,但水环境较差的水质性缺水的生态问题仍然存在,防治流域水污染刻不容缓.鄱阳湖水体中BOD、COD的年纳污量虽小于Ⅲ类水质控制纳污量,但TN的年纳污总量介于Ⅲ类水和Ⅳ类水质的控制纳污量之间,TP年纳污量大于Ⅳ类水质的控制纳污量,TN和TP成为湖区水体的主要污染因子.鄱阳湖水体中的COD、TN、TP主要来源于城镇生活污水和非点源污染,其中非点源污染的贡献率最大,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应成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重点.【总页数】5页(P90-93,106)【作者】余进祥;刘娅菲;钟小兰【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南昌,330045;江西省农业环境监测站,江西,南昌,330046;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广州,5106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26【相关文献】1.鄱阳湖水环境承载力分析 [J], 鄢帮有;谭晦如;邢久生2.基于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的鄱阳湖流域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及污染源分析 [J], 李艳红;葛刚;胡春华;刘雪莹;周晓岚3.影响胶州湾海域海水水质的主要污染源分析——李村河及其主要支流流域水质现状评价 [J], 牛青山;亓靓4.基于源汇过程模拟的鄱阳湖流域总磷污染源解析 [J], 杨中文;张远;张萌;郝彩莲;后希康;王璐;夏瑞;尹京晨;马驰;王强5.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农业成主要污染源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鄱阳湖水环境特征及演化趋势研究

鄱阳湖水环境特征及演化趋势研究

鄱阳湖水环境特征及演化趋势研究鄱阳湖水环境特征及演化趋势研究引言:鄱阳湖位于中国江西省境内,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湖泊自然保护区、东南亚重要湿地及国际重要湿地。

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其成为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系统和旅游景点。

然而,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鄱阳湖水环境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本文旨在研究鄱阳湖水环境的特征及演化趋势,以期为湖泊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一、鄱阳湖水环境特征1. 湖泊形态特征:鄱阳湖为江西省最大的淡水湖泊,总面积约为3,355平方千米。

其主要由湖区、河湖交汇区、河道区和三大湖岸带组成。

湖区分为东部浅滩区、南部浅水区、西部浅滩区和北部深水区,其中东部浅滩区最为庞大,面积约占湖区总面积的60%以上。

2. 水体水质特征:鄱阳湖水体呈碱性,pH值一般在7.5~8.2之间。

总溶解固体量较低,约为100mg/L左右。

湖泊富含氨氮、亚硝酸氮和硝酸氮等营养物质,其中氮的总含量较高,表明湖泊水体处于较为富营养的状态。

同时,湖泊中悬浮物的含量较高,一般在15mg/L以上。

3. 水域生物特征:鄱阳湖水域是一个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拥有丰富的鱼类资源,包括鲢鱼、鳙鱼、鲮鱼等。

同时,湖泊还是众多候鸟的栖息地,每年冬季都会有大量的候鸟迁徙至此。

此外,湖泊中还有许多常见的湖泊浮游生物,如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等。

二、鄱阳湖水环境演化趋势1. 水位变化:鄱阳湖的水位变化往往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湖泊的水位呈现出明显的波动。

尤其是干旱时期,鄱阳湖的水位往往较低,甚至干涸。

这种水位变化对湖泊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了重要影响。

2. 水质变化: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鄱阳湖的水质也逐渐恶化。

陆源污染和生活污水排放等温室气体排放等因素,导致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的加剧。

高浓度的氮磷等养分物质对湖泊水体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带来了极大威胁。

鄱阳湖水环境承载力分析

鄱阳湖水环境承载力分析

鄱阳湖水环境承载力分析鄢帮有;谭晦如;邢久生【期刊名称】《江西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04(026)006【摘要】从水环境承载力概念出发,首先选择适应模型,依据现有资料数据设定边界条件,定量分析计算出鄱阳湖主要污染物水环境容量是:按国家Ⅱ、Ⅲ类水标准COD 分别为768288.5t/a、1576982.5t/a;TP分别为7161.2t/a、TP14322.4t/a;TN分别为143224t/a、286448t/a.继而分析了鄱阳湖水环境系统调节能力:洪水调节能力对五大河最大入流量一次洪水调蓄量为(74~246)×108m3,调蓄率为16%~60%,年均34%.严重洪涝灾害发生频率16%,防洪体系承载力弱,安全度低.为维持生态平衡生态需水量(枯水期)为(29.9~53)×108m3;水土流失和土地风沙化尚未有效控制,经济、社会、环境发展协调度不高,生态环境成本达19.85×108元,占GDP比重达10.56%.【总页数】5页(P931-935)【作者】鄢帮有;谭晦如;邢久生【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江西省科学院,江西,南昌,330029;江西省水文局,江西,南昌,33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43【相关文献】1.加快鄱阳湖九江区域水环境治理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 [J], 张瑞琴;王河山2.鄱阳湖水环境容量及水环境管理研究 [J], 方豫;邢久生;谭胤静3.典型工业城市水环境承载力分析评价——以黄石市为例 [J], 朱家栋;刘蓬;仇梦璇;蒋衡;徐银4.基于水环境容量的水环境承载力分析 [J], 陈艳;林斌;张品汉5.基于水环境容量的水环境承载力分析 [J], 陈艳;林斌;张品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 !(() ; *( ; *(
万方数据 基金项目: 鄢帮有 ( *="> ; ) , 男, 博士生, 副研究员, 主要从事区域发展规划、 生态保护与流域综合管理工作。
・ ’+"・
! 江 西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第 "# 卷
! ! 水环境承载力是指水环境系统功能可持续正常发挥前提下接纳污染物的能力 ( 即纳污能力) 和承
! ; 234 最大允许负荷量, F? 0 G; #$ ; 234 控制浓度, <? 0 @; #% ; 234 现状浓度, <? 0 @; ) ; 234 综 % 0 =; ’ ; 自净时间, =; ( ; 入湖流量, <+ 0 = 。 合衰减系数, 氮、 磷水环境容量计算公式: ! C *+・, #$・!・*+ C 万方数据 % ; .+
[ %] "$$% ) 。对鄱阳湖水环境承载力可以从两个 受对其基本要素改变的能力 ( 系统调节能力) ( 廖文根等,
方面进行分析, 一是在水环境功能现状条件下, 水体受纳污染物的最大数量, 即纳污能力; 二是承受对湖 泊水环境基本要素改变的调节能力。
!" 鄱阳湖纳污能力
! & !" 现状评价 %’’# ( "$$$ 年鄱阳湖水质监测结果, 全湖平均有 #)& "* 的断面为!类水, +$& ,* 的断面为 " 类水, ( #类水) , 污染分担率较大的项目为总磷、 总氮、 高锰酸盐指数和挥发酚。从直接排 超标断面为 ,& +* 其中污染物 234 % #$"& # / 0 1, 总磷 %"& ’ / 0 入鄱阳湖的污水来看, 年均污水排放量为 " ,%-& ’ . %$ ) / 0 1, 1、 总氮 %#5& # / 0 1, 234、 总磷 ( 67) 、 总氮 ( 68 ) + 项占为主要污染物。因此, 可以说鄱阳湖的主要污染物 为总磷、 总氮和有机污染物。 ! & #" 水质目标 鄱阳湖水环境集工农业供水和生活、 渔业、 景观、 生态环境用水等多种功能, 为保证湖区社会、 经济、 环境协调可持续协调发展, 保持湿地生态过程和生命支持系统, 保护生物遗传资源的多样性, 保障人类 对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物种的持续利用, 鄱阳湖水环境质量应综合控制在国家 《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才能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9:+5+5 ; "$$" ) "类或"类以下, ! & $" 边界条件
表 !" 有机物水环境容量计算的边界条件 年均入 湖流量 0 <+ ・ = ; % ) 5+, 湖泊设 计体积 0 <+ -$& $# . %$ 5 自净 时间 0= 5& ’ . %$ # 综合衰 减系数 0 % ・= ; % #& ’ . %$ ; 5 234<> 现状浓度 0 <?・@ ; % "& % 234<>!类 控制浓度 0 <?・@ ; % ) 234<>"类 控制浓度 0 <?・@ ; % # 234AB 0 234<> "& )
鄱阳湖水环境承载力分析
鄢帮有* ,谭晦如! , 邢久生>
@ @ (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江苏 南京 !*(((< ;!& 江西省科学院, 江西 南昌 >>((!= ;>& 江西省水 文局, 江西 南昌 >>(((! ) 摘要: 从水环境承载力概念出发, 首先选择适应模型, 依据现有资料数据设定边界条件, 定量分析计算出鄱阳湖 主要污染物水环 境 容 量 是: 按 国 家 !、 * ?C" =<!& ? - D .; EF 分 别 为 " 类 水 标 准 AB: 分 别 为 C"< !<<& ? - D .、 C *"*& ! - D .、 EF*) >!!& ) - D .; E’ 分别为 *)> !!) - D .、 !<" ))< - D .。继而分析了鄱阳湖水环境系统调节能力: 洪 水调节能力对五大河最大入流量一次洪水调蓄量为 ( C) G !)" )H *( < I> , 调蓄率为 *"J G "(J , 年均 >)J 。严 防洪体系承载力弱, 安全度低。为维持生态平衡生态需水量 ( 枯水期) 为 ( !=& = G 重洪涝灾害发生频率 *"J , ?> )H *( < I> ; 水土流失和土地风沙化尚未有效控制, 经济、 社会、 环境发展协调度不高, 生态环境成本达 *=& <? H *(< 元, 占 K:F 比重达 *(& ?"J 。 关键词: 鄱阳湖; 水环境; 承载力 中图分类号: L*)>@ @ 文献标识码: +
第 !" 卷第 " 期 !(() 年 *! 月
江 西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 +/01,2%-20.3 45163071-.-17 81.5/9135717
#$%& !" , ’$& " :3,& , !(()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 鄱阳湖水环境系统调节能力分析
鄱阳湖水环境的基本要素是水体 ( 包括水量、 水质、 入出湖水流状况) 、 湖盆 ( 包括湖盆形态、 面积、 表 !" 鄱阳湖水环境容量与现状纳污量 容积) 和湖岸 ( 包括入 湖河口、 湖区植被及景 "#$ % &・’ ( ) *+ % &・’ ( ) *, % &・’ ( ) 观) , 任何一个基本要 直接入湖 ) !-./ ! )./ 0 )!1/ ! 素的改变, 都可能造成 现状纳污量 间接入湖 23./ 44 3 0-3/ 5) 水环境功能和生态安全 五河入湖 !2. 45-/ 3 )2 400/ -. 0. )))/ -5 合6 6 计 !23 )52 )2 043/ 35 05 )13/ 21 状况的变化, 而水环境 5!1 .11/ 4 5 )!)/ . )32 ..3 !类水控制纳污量 对基本要素改变的承受 ) 45! 01./ 4 )3 2../ 3 .1! 331 "类水控制纳污量 能力, 也就是水环境的 间接入湖包括: 降雨 *,. 3!. & % ’、 *+53/ 21 & % ’, 降尘 *,2!/ 1 & % ’、 *+53/ 21 & % ’, 系统调节能力, 是水环6 6 6 注: 境承载力的另一方面, 底泥释放 *,. .30/ 0) & % ’、 *+)1-/ 10 & % ’, 候鸟等产生 *,)4! & % ’、 *+.3 & % ’。 (以 它综合反映水环境及其 上数据来源于江西省水环境监测中心) 。 流域的生态安全和发展 协调度。 ( / $" 洪水承载能力及安全度 ( ) )洪水发生频率: 以都昌水位站水位 ")0/ 4 : 为较大洪水年, 水位 ".-/ 4 : 为大洪水年作为统 [ .] )04) 7 .--- 年鄱阳湖洪水发生频率 如表 3 。 计标准, 据实测资料, )04) 7 .--- 年 4- 年间鄱阳湖共出现较严重洪涝灾害年 .3 年, 发生频率为 ( . )洪涝灾害发生频率: 318 , 其中严重洪涝灾害年 1 年, 发生频率 )!8 。较严重洪 涝 灾 害 受 灾 农 田 面 积 一 般 在 ( ) 7 3 )A 3 . 3 . 3 . 严重洪涝灾害受灾农田面积在 3 A )- B: 以上, 有的甚至超过 .- A )- B: , 或出现人员死 )- B: , 亡, 或重要铁 表 #" $%&$ ’ ())) 年 &) 年鄱阳湖洪水发生演变规律及频率 路、 公路干线 中断运行。 年份 )04) 7 )0!- )0!) 7 )05- )05) 7 )01- )01) 7 )00- )00) 7 .--( 2 )洪水 年数 ) 3 ! 4 1 承载能力及安 较大洪水 频率 % 8 )3!41年数 ) ) 2 . 4 全 度 分 析: 洪 大洪水 频率 % 8 ))2.4水 承 载 能 力: 洪水承载能力 指鄱阳湖湿地对洪水的调节能力, 也就是调蓄能力或调蓄功能。调蓄能力通过调蓄量和调蓄率来反映: ! < ! ( ! 调蓄量: 入 出 调蓄率: 0< ( -! + ! 入 )A )-- 1 !入 、 ! 出 分别为同时段入湖总水量和出湖总水量, 调蓄量、 调蓄率为正时, 表示该时段入湖水量大于 出湖水量, 尚在调蓄能力限度内, 反之则表示超出调节能力限度。选择 )043 、 )044 、 )0!. 、 )0!0 、 )052 、 )012 、 )00! 、 )001 年等 1 个大洪水年的实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洪水调蓄情况如下: 当五河入湖流量大, 长江 ( 湖口) 水位低时, 鄱阳湖对五河最大入流量的一次洪水调蓄量为 ( 53 7 1 2 .3! )A )- : , 调蓄率为 )!8 7 !-8 , 平均调蓄率为 238 , 对五河洪水调蓄能力巨大, 对降低长江中下游 万方数据 汛前洪水位产生作用。
总氮"类 控制浓度 0 <?・@ ; % %& $
% ,", . %$ 5
% ,", . %$ 5
"-& #’ . %$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