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煤化学工程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采矿学_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采矿学_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采矿学_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采用倾斜分层的台阶的平盘与水平面的夹角可以任意确定。

答案:错误2.以下不是及时支护优点的是()。

答案:控顶宽度小3.随着______的发展,为矿井向运输连续化、大型化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斜井应用数量的比例逐渐增加。

答案:胶带输送机4.西北五大煤炭基地是陕北、黄陇、山西、神东、新疆。

答案:错误5.国内综采工作面多采用割三角煤端部斜切进刀方式。

答案:正确6.当工作面遇到陷落柱时,应综合考虑哪些因素来确定如何处理陷落柱()?答案:陷落柱含水量大小_陷落柱岩石软硬情况_陷落柱直径_陷落柱在工作面的位置7.采煤机截深与截割高度没有关系。

答案:错误8.在联合布置采区,一般将上(下)山布置于下部稳定的煤层或底板岩层中,主要原因是()。

a.能适应煤层下行开采顺序;b.提高采出率,煤损少;c.采区生产系统可靠,易维护;d. 易接近富含水层。

答案:abc9.以下不属于评价落矿效果主要指标的是()。

答案:矿石的破碎难易程度10.采区式通风的缺点是回风井及所需通风设备较多。

答案:正确11.基建费与生产经营费相比,()的计算误差较大。

答案:生产经营费12.多井筒分区域开拓利用主斜井或主平硐集中出煤,效率高,可解决大型矿井长距离辅助运输和_______,生产高度集中,分区可分期建井,建井速度快。

答案:通风困难问题13.下列哪种方式不属于硐室爆破()?答案:浅眼爆破14.目前国内采煤机截深有减小的趋势。

答案:错误15.影响矿井生产能力的因素有()。

答案:矿井地质条件_开采技术水平与装备条件_储量条件_矿山经济及社会因素16.阶段运输大巷胶带运输一般要求巷道_______。

答案:取直或分段取直17.阶段运输大巷集中布置用_______联络各煤层。

答案:采区石门18.山坡露天矿延深时,延深方向通常与_______一致,可减少新水平开拓准备工程量。

答案:山坡倾斜方向19.采矿方法选择只须考虑矿床地质条件就可以。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安全技术及工程研究生入学04至10年试题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安全技术及工程研究生入学04至10年试题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4年安全技术及工程研究生入学试卷科目名称:安全系统工程一正误判断(对的打Y ,错的打N 10*4=40分)1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技术手段包括安全系统分析安全系统评价安全决策与事故控制。

()2安全系统工程也可称为系统的事故预测技术。

()3事故树的最小径集是保证顶事件不发生的充分必要条件。

()4事故树顶事件的状态变量,仅取1或0两种状态。

()5安全标准体现了绝对安全的内涵。

()6安全评价的内容包括系统危险性分析和危险性评价。

()7美国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支书评价法和英国帝国化学公司蒙特评价法的应用范围是一样的。

()8安全评价的单元危险性快速排序法中的物质系数和美国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中的物质系数的定义有所不同。

()9事故树的割集是引起顶事件发生的充分必要条件。

()10安全决策过程中的评价是狭义评价。

()二简答题(50分)1.事故树安全分析法在进行系统安全分析过程中有何优缺点?(14)2.请简述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方法在进行系统安全分析过程中应采取的研究步骤。

(16)3.请简述安全决策方法中,评分发的意义机器决策过程。

(20)三综合问答题(60分)1.请简述美国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第七版的评价程序。

并根据评价内容说明其适用范围。

(32分)2.简述预先危险性分析和故障类型影响分析的异同。

并根据自己的认识说明应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

(28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5年安全技术及工程研究生入学试卷科目名称:安全系统工程一正误判断(对的打Y ,错的打N 10*4=40分)1事故树的最小径集是保证顶事件不发生的充分必要条件。

()2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技术手段包括安全系统分析安全系统评价安全决策与事故控制。

()3安全系统工程也可称为系统的事故预测技术。

()4事故树顶事件的状态变量,仅取1或0两种状态。

()5事故树中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分析只是按事故树的结构,分析个基本事件对顶事件的影响程度。

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_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_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_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间歇操作中,能产生预定粒度晶体的操作方法是()参考答案:加有晶种缓慢冷却2.常压下,已知甲、乙两地的空气温度恰好都为t,甲地空气的相对湿度是20%,乙地空气的相对湿度是40%,则甲地的湿球温度乙地的湿球温度,甲地的露点乙地的露点。

参考答案:低于;低于3.将不饱和空气在总压和湿度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为湿空气的_______参考答案:露点4.在恒定干燥条件下用热空气干燥某物料,当干燥速率降为零时,物料中剩余的水分是。

参考答案:平衡水分5.萃取剂加入量应使原料和萃取剂的和点M位于。

参考答案:溶解度曲线之下方区6.萃取是利用各组分间的差异来分离液体混合物的。

参考答案:溶解度7.通常所讨论的吸收操作中,吸收剂用量趋于最小用量时,完成一定的分离。

参考答案:填料层高度趋向无穷大8.当组成为yA的气体和组成为xA的液体相互接触时,如果与气相成平衡的液相组成x′A>xA时,这一过程是过程。

参考答案:吸收9.对逆流操作的填料吸收塔,当脱吸因数S>1时,若塔高为无穷大,则气液两相将于达到平衡。

参考答案:塔底10.填料塔的吸收面积等于________。

参考答案:塔内润湿的填料表面积11.板式塔的常见塔板中,的操作弹性最小,可以处理粘性较大的物料。

参考答案:筛板;泡罩塔板12.填料塔的有效传质面积为。

参考答案:塔内润湿的填料表面积13.在同样空塔气速和液体流量下,塔板开孔率增加,则漏液量参考答案:增加14.下面填料中,气体流通阻力小,表面利用效率高。

参考答案:阶梯环;弧鞍填料15.A和B组成的混合物的速度(以质量为基准,下同)为0.6m/s,A相对于混合物的速度为0.2m/s,B相对于混合物的速度为0.1m/s,则A的绝对速度为 m/s。

参考答案:0.816.已知A和B组成的混合物中,A的浓度为1kg/m3,A的绝对速度为0.6m/s(以质量为基准)为,A相对于混合物的速度为0.1m/s,混合物中,则以绝对速度表示的A的质量通量为 kg/(m2·s),以扩散速率表示的A的质量通量为 kg/(m2·s),以主体流动速度表示的A的质量通量为 kg/(m2·s)。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真题2022-202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真题2022-202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真题2022-20222022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科目名称:矿山压力及其控制一、解释下列概念(30分)1、矿山压力2、顶板破碎度3、巷道松动圈围岩压力4、岩石残余碎胀系数5、增载系数6、岩石蠕变7、地表倾斜变形8、井田9、近水平煤层10、长壁工作面二、在均质岩体中开一巷道,已知岩石的内摩擦角Φ=30°,内聚力C=40Mpa,由实测知道巷道围岩所受平均铅直应力不从心,σ1=200Mpa,这种情况下至少应对巷道边帮提供多大的侧向应力(σ3)才能维持巷道边帮的平衡?(10分)三、试述原岩应力的概念、主要组成部分及分部基本特点(5分)四、绘图说明采煤工作面前方支承压力分布的基本规律(10分)五、绘图论述双向等压条件下圆形巷道周边的应力分布规律(20分)六、试述采场矿山压力估算的常用方法(10分)七、试述影响采场矿山压力显现的主要因素(10分)八、试述一般情况下采场支架的工作阻力为什么会小于上覆岩层的重力(5分)九、绘图解释支架工作阻力与顶板下沉量(P—ΔL)是一近似双曲线关系的实际含义(10分)十、试述锚杆支护常用的支护理论及适用条件(15分)十一、试述冲击矿压发生的机理与理论依据(15分)十二、阐述放顶煤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的基本特征(10分)2022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科目名称:矿山压力及其控制一、解释下列概念(30分)1、岩体变性能;2、莫尔库伦强度理论;3、顶板破碎度;4、RQD指标;5、增载系数;6、周期来压;7、非充分采动;8、支架的工作阻力;9、关键层;10、冲击矿压二、经测定,弹性波在某岩体中传播速度v=1750m/,弹性波在该种岩石中传播速度v=2120m/,岩石单向抗压强度Rc=220Mpa,单向抗拉强度Rt=20Mpa,试求该岩体的准岩体强度Rcm及Rtm。

(10分)三、对某矿石灰岩进行抗剪强度测试,测试结果为:当σn=4.8Mpa 时τ=15.8Mpa;当στ=18Mpa。

2022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高等选矿学试题答案

2022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高等选矿学试题答案

2022 年高等选矿学试题1、举例说明解决潮湿粘性物料干法筛分的方法和设备特点〔10 分〕。

所谓干法筛分,即是在原煤进入分级筛时,不加冲水,不增加进入分级筛的原煤水分的分级方法。

通过综合考虑筛分过程的各个环节和合理化布置,干法筛分也能够到达准确筛分的效果。

目前,在选煤生产中,原煤筛分大多承受干法筛分工艺。

主要优点在于:对于动力煤,不增加煤炭水分,保证原煤的发热量不会由于水分增加而降低;对于炼焦煤等需要进一步分选的煤种,承受干法筛分,可以削减选煤系统中的循环水量,削减煤泥水系统的煤泥量,简化选煤厂煤泥水处理系统。

针对粘湿原煤不简洁分层的问题,可从以下几个因素考虑。

(1)振动筛的振幅应当保证在肯定的范围之内,最正确单振幅为5.5mm,即双振幅把握在11mm。

比较大的振幅使得原煤被抛起时有足够的空间,从而有利于颗粒分层。

在惯性力的作用下,大的煤块或煤粒团位于物料层的上部,末粉煤位于物料层的下部,也就是接近筛面的位置,有利于筛分的进展。

(2)振动筛的筛面倾角尽可能选用大倾角,筛机入料端倾角应当300;筛面抱负长度为2.4m-3.6m;筛板的形式应承受长孔的模式,长孔的长宽比为5:1 或3:1,此时筛机的振动频率把握在15r/s。

(3)G 值的调整。

G 值是筛面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依据物料筛分理论,除了要考虑筛板的开孔率、自清理力量,还要考虑筛面的抛射强度。

粘湿原煤的分层需要筛面产生一个足够的抛射力,使物料抛散开。

依据近代建立的筛上物料群间冲击或碰撞传递理论的分析,抛射强度K=3.3 己不再具有临界意义。

由于粘湿原煤彼此间张力作用大于一般原煤,因此需要更大的抛射力才能够完成。

对于一般原煤的抛射强度在分层段为4.1 一4.3,而粘湿原煤需要的抛射强度为4.5-4.7。

适当转变G值可以得到适宜的抛射强度,G 值的调整与激振频率、筛面角度、振幅、激振器的安装角度等有关系,一般激振器的安装角度为45 度(4)料层厚度的调整。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考研真题总汇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考研真题总汇

2008年一.名词解释1.矿山压力2.岩石的强度理论判断岩石试件在复杂应力状态下是否破坏的理论和准则。

(我自己写的,在书上没有找到标准答案)3.RQD指标p37钻孔中直接获取的岩心总长度,扣除破碎岩心和软弱夹泥的长度后的长度,与钻孔总进尺之比。

4.岩石的变形能5.原岩应力6.直接顶7.碎胀系数8.周期来压9.充分采动地表最大下沉值不再随采区尺寸增大而增加的开采状态。

(网上搜到的)10.冲击矿压二.论述岩体的基本特征有哪些?三.绘图说明结构面对岩体的强度影响。

见p35-36,绘图1-31答:结构面产状,即结构面与作用力之间的方位关系对岩体强度产生影响。

当岩体中存在一组结构面时,其强度随结构面与主应力之间夹角的不同而不同,即造成岩体强度明显的各项异性。

如图所示,层状岩体在单向压缩下,加载方向与层理面呈不同角度,极限强度会随夹角不同而有规律的变化,并且平行于层理加载的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小于垂直于层理方向加载时的相应强度,抗拉强度则大于垂直于层理的抗拉强度。

但如果岩体中存在多组倾角不同的结构面,由于各组结构面影响范围的交叉重叠,反而会使岩体强度各向异性的程度减弱。

结构面密度,即单位岩体内发育的结构面数量。

其对岩体强度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相同条件下,岩体内结构面数量越多,密度越大,变形也越大,但强度越低;岩体强度不会因结构面密度的增大而无限降低,而是存在一个临界值,大于此值时,结构面密度对岩体变形和强度的影响就很小。

四.假设岩体为各向性均质连续的弹性体,岩体的泊松比u=0.2,试估算埋深500m 处岩体的自重应力大小。

见p41/cug/soil_mechanics/COURSE/CHAPTER3/Chap3_2.ht m上面这个网址可供参考。

我感觉这道题少了一个条件:岩层平均体积力r,见p63,习题2。

竖直向自重应力σz=rH 水平向自重应力σx、σy=(u/1-u)rH五.绘图论述双向等压条件下圆形巷道的应力分布规律。

煤化学考试题及部分参考答案最新

煤化学考试题及部分参考答案最新

煤化学考试题及部分参考答案最新期末考试题一.填空题。

(共10分;每空0.5分。

)1.腐殖煤的宏观组成由(镜煤)、(亮煤)、(暗煤)、(丝炭)。

2.煤中的硫作为有害元素,一般可分为(有机硫)和(无机硫)。

其中(有机硫)和(硫铁矿硫)属于可燃硫。

3.胶质体的性质主要有(热稳定性)、(透气性)、(流动性)和(膨胀性)。

4.中国煤炭分类以(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 daf】)和(胶质层最大厚度【Y】)为标准,将烟煤进行了分类,为研究烟煤奠定了基础。

当V daf.>37%和G R.I.<5时,利用(透光率【P M】)来区分烟煤和褐煤。

5.在测定空气干燥煤样挥发分时,气态产物为(内在水分)和(低分子化合物);固态产物叫做(焦渣),由(灰分)和(固定碳)组成。

二.判断题。

(共10分,每小题1分。

)1、煤的比热容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

(×)2、煤炭加氢液化反应初期,使自由基稳定的氢主要来自氢气,而不是加氢溶剂。

(×)3、我国煤炭分类中,以挥发分为分类第一指标,区分肥煤和其他较强粘结性煤以Y值为划分指标。

(√)4、导电率随煤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导电率越大,导电能力越强。

(√)5、黏结指数适于区分粘结性弱的煤,而奥亚膨胀度适于区分黏结性强的煤。

(√)6、视密度可用来计算煤的埋藏量、煤堆重量和煤仓的大小等特性。

(×)7、煤的湿润性越好,接触角越大,可浮性越好,反之,越小。

(×)8、煤的孔隙度和内表面积的变化可以反映煤内部结构的变化。

(√)9、弹筒发热量扣除硫酸和硝酸的生成热便得到低位发热量。

(×)10、煤质评价是对煤加工利用的评价。

(√)三.简答题。

(30分)1.煤大分子的基本结构单元是如何构成的?(5分)答:煤的大分子是由多个结构相似的“基本结构单元”通过桥键连接而成的。

这种基本结构单元类似于聚合物的聚合单体,它可分为规则部分和不规则部分。

规则部分由几个或十几个苯环、脂环、氢化芳香环(含氮、氧、硫等元素)缩聚而成,构成基本结构单元的核或芳香核。

中国矿业大学煤化学复习思考题

中国矿业大学煤化学复习思考题

煤化学复习思考题1、中国能源构成有何特点?其发展趋势是什么?2、为什么我国煤化工产业能够迅速发展?3、如何学好煤化学?复习思考题1.煤是由什么物质形成的?2.植物的主要化学组成是什么?它们各自对成煤的贡献如何?3.煤的成因类型有哪几种?4.由高等植物形成煤,要经历哪些过程和变化?5.泥炭化作用、成岩作用和变质作用的本质分别是什么?6.煤变质作用的因素是什么?哪个因素是最重要的,为什么?7.什么是希尔特定律?煤的性质在埋藏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有何变化规律?8.什么是煤化程度(变质程度、煤级、煤阶)?9.试论影响煤质的成因因素(从杂质含量、物理组成(煤岩组成)、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工艺性质等方面论述)。

10.简述成煤作用各个阶段及其经历的各种化学、物理、生物和地质的作用。

11.煤层气是如何产生的?煤层气与常规天然气有何异同?复习思考题1、煤化学结构的概念;煤物理结构的概念。

2、煤大分子结构的概念。

煤分子结构单元是如何构成的?结构单元之间如何构成煤的大分子?3、描述煤分子结构的参数有哪些?4、煤分子中有哪些官能团?5、什么是煤中低分子化合物、其来源是什么?煤中低分子化合物对煤加工转化的影响有哪些?6、煤分子结构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随煤化程度的提高,煤分子结构呈现怎样的规律性变化?7、常见的煤结构模型有哪些?试说明其特点。

复习思考题1.解释下列名词术语宏观煤岩成分,显微煤岩组分,凝胶化作用,丝炭化作用,块煤光片,粉煤光片,煤薄片。

2.煤岩学研究的方法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3.宏观煤岩成分有哪几种?各自有何特点?4.有机显微组分包含哪几种组分组?5.试述各显微组分在透射光、反射光下的特征及其随煤化程度的变化规律。

6.简述显微组分、宏观煤岩成分之间的关系。

7.从煤的生成过程分析凝胶化作用和镜质组的形成。

8.惰质组的主要形成方式有哪几种?9.壳质组是如何形成的?10.凝胶化组分与丝炭化组分在成因上有何区别与联系?11.为什么镜质组分的细胞结构保存的不够完好,而惰质组分却能使植物细胞结构较好地保存下来?12.试分析泥炭化作用和煤化作用对分别煤岩组成的不同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简述以煤为原料制取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的方法;针对传统煤化工的缺陷,说明现代煤化工完善的途径。

答:以煤为原料制取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煤的干馏,受热分解生成煤气、焦油、粗苯、和焦炭的过程,称为煤干馏,煤干馏分为:低温干馏500-600℃,中温干馏700-900℃,高温干馏900-1100℃。

煤的低温干馏,生产低温焦油,经过加氢生产液体燃料,低温焦油分离后可得到有用的化学品,低温半焦可作为无烟燃料,或气化原料、发电燃料以及碳质还原剂,低温煤气可做燃料气。

煤的高温干馏即煤在焦炉内隔绝空气加热到1000℃左右,一般简称炼焦,煤焦油经过加工得到萘、蒽、吡啶、酚、沥青和碳素制品,焦炉煤气经过分离得到用于城市煤气的煤气和苯、甲苯、二甲苯,焦炭用于冶金。

2.煤气化,即煤在特定的设备内,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使煤中的有机质与气化剂(如蒸汽/空气或氧气等)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将固体煤转化为CO、H2、CH4等可燃性气体。

生产的气体经过净化后合成合成气,用于合成氨,甲醇合成,费托合成液体燃料和化学品(煤间接液化),乙酐的合成。

3.煤的直接液化,即煤高压加氢液化,用于生产液体燃料。

4.其他方式:用于生产褐煤蜡,活性炭分子筛。

5.煤与石灰熔融生产电石:工业电石是由生石灰与焦炭或无烟煤在电炉中2200℃反应而制得。

电石是生产乙炔的重要原料,将电石水解即可得到乙炔。

传统的煤化工泛指煤的气化、液化、焦化、及焦油加工、电石乙炔化工等,也包括利用煤的性质通过氧化、溶剂处理制化学品以及煤为原料制取碳素材料和煤的高分子材料等。

传统的煤化工产业长期粗放型发展模式积累的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产业结构调整不理想,随着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的日益强化,非高炉炼铁的发展,重点是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

当代煤化工完善的途径和方法:1.煤制天然气,煤制天然气的能量转化效率高,能达到50%-52%,是最有效的煤炭利用方式。

通过煤炭的清洁转化,生产工业和民用天然气,可以补充我国常规天然气产量的不足,对于缓解我国天然气资源短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地球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煤制油,煤制油技术可以解决能源结构多煤少油国家的石油供应相对不足的问题。

包括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

直接液化是将煤制成油煤浆,于450℃左右和10-30MPa 压力下催化加氢,获得液化油,并进一步加工成汽油、柴油及其他化工产品。

煤的间接液化是将煤气化并制得合成气,然后通过F-T合成,得到发动机燃料油和其他化工产品的过程。

3.煤制甲醇、二甲醚。

甲醇在化学、医药、轻工、纺织等行业有着广泛的用途。

甲醇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通过羰基化可进一步制取醋酸、醋酸酐、甲酸甲酯、甲酸等重要的化工产品。

煤气化后得到的粗煤气(CO2、H2)先经预变换,再经低温甲醇洗、压缩、甲醇合成、甲醇精馏,最后制得液体甲醇。

二甲醚可以代替柴油作为发动机燃料,也可以作为民用燃料代替LPG。

4.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IGCC),即将多种煤炭转化技术通过优化耦合集成在一起,以同时获得多种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包括芳香烃和脂肪烃)和多种洁净的二次能源(气体燃料、液体燃料、电等)为目的的生产系统。

该技术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目前燃煤电站效率低,污染大的问题,而且也克服了天然气供应不足和价格昂贵的问题。

2 简述煤气化的原理。

从多相反应的原理出发,分析煤气化过程强化的途径和方法。

答:煤的气化过程是一个热化学过程。

它是以煤或煤焦为原料,以氧气(空气、富氧或纯氧)、水蒸气或氢气等做气化剂(或称气化介质),在高温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将煤或煤焦中的可燃部分转化为气体燃料的过程,气化时所得的可燃气体称为气化煤气,其有效成分包括CO 、H 2、CH 4等。

气化过程主要包括煤的干燥、热解、主要的化学反应三个过程。

1. 煤的干燥煤的干燥实质上是水份从微孔中蒸发的过程,理论上接近水的沸点下进行。

但实际生产中和具体的气化工艺过程及其操作条件有很大关系。

一般增加气体流速,提高温度可以增加干燥速度。

干燥过程的主要产物是水蒸气以及被煤吸附的少量的CO 和CO 2等。

2. 煤的热解煤是复杂的有机物质,其主体是含碳、氢、氧和硫等元素的极其复杂的化合物,并夹杂一部分无机化合物。

当煤被加热时,分子键的重排将使煤分解为挥发性的有机物和固定碳。

挥发分实质上是由低相对分子量的氢气、甲烷和一氧化碳等化合物至高相对分子质量的焦油和沥青的混合物构成。

一般来讲,热解反应的宏观形式为:242232CO CO CH H O H NH H S ++−−−→加热煤煤气(、、、、、、)焦油(液体)焦炭3. 主要化学反应煤炭气化过程中存在许多化学反应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反应① 碳的氧化燃烧反应。

煤中的部分碳和氢经过氧化燃烧放热并生产CO 2和水蒸气,由于处于缺氧环境下,该反应仅限于提供气化反应所必需的热量。

22C+O CO +394.55kJ/mol −−→2C+O CO+110.4kJ/mol −−→222H +0.5O H O+21.8kJ/mol −−→② 气化反应。

气化炉中最重要的还原反应,发生于正在燃烧而未燃烧完的燃料中,炭与CO 2反应生产CO ,在有水蒸气参与反应的条件下,炭还与水蒸气反应生产H 2和CO 2,这些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2CO +C 2CO-173.1kJ/mol −−→←−−22C+H O CO+H -131.0kJ/mol −−→③ 甲烷生产反应。

当炉内反应温度在700-800℃时,还伴有以下的甲烷生产反应,对煤化程度浅的煤,还有部分甲烷产生自煤的大分子裂解反应。

242C+2H CH +O −−−→催化剂242CO+3H CH +H O −−−→催化剂2242CO +4H CH +2H O −−−→催化剂2422CO+2H CH +CO −−−→催化剂2422C+2H O CH +CO −−−→催化剂④ 其他反应。

因为煤中有杂质硫存在,气化过程中还可能同时发生以下反应:22S+O SO −−→←−−2222SO +3H H S+2H O −−→←−−22SO +2CO S+2CO −−→←−−2222H S+SO 3S+2H O −−→←−−2C+2S CS −−→←−−CO+S COS −−→←−−223N +3H 2NH −−→←−−222N +H O+2CO 2HCN+1.5O −−→←−−22N +xO 2NOx −−→←−−气化过程中的反应既有气体反应物与产物或产物之间的均相反应,又有气、固两相之间的非均相反应,而气化反应中很多主要的反应为非均相反应。

在固体碳表面进行的非均相反应经历着以下几个阶段:①气体反应物向固体碳表面转移或扩散。

②气体反应物被吸附在固体碳表面上。

③被吸附的气体反应物在固体碳表面起反应而形成中间配合物。

④中间配合物的分解或与气相中到达固体碳表面的气体分子发生反应。

⑤反应产物从固体碳表面解吸并扩散到气体空间。

碳的氧化反应、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碳与水蒸气的反应,碳与氢的反应均属于多相反应。

综上气化过程的强化途径有以下几种方式(1)提高气化反应的温度——气化反应是吸热反应。

(2)减小原料煤粒度——增大固体颗粒与气相物质的接触面积。

(3)提高气化剂流速——增大气化剂与煤粒的相对运动。

(4)提高气化剂中含氧量。

(5)增大压力——提高单位体积内气体物质的分子数。

(6)使用催化剂——降低活化能,改变反应的路径。

3 结合煤分子结构的现代认识,说明烟煤炼焦的原理;讨论炼焦工艺参数对结焦过程的影响,并分析改善炼焦过程、提高焦炭质量的途径。

答:煤在焦炉内隔绝空气加热到950-1050℃,经过干燥、热解、熔融、黏结、固化、收缩能阶段,获得焦炭、化学产品和煤气,此过程称为高温干馏或高温炼焦,简称为炼焦。

烟煤是复杂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

它的基本单元结构式聚合的芳核,在芳核的周边带有侧链。

年轻烟煤的芳核小,侧链多,年老的烟煤则与此相反。

煤在炼焦过程中,随温度的升高,连在核上的侧链不断脱落分解。

芳核本身则缩合并稠环化,反应的最终形成煤气、化学产品和焦炭。

在化学反应的同时,伴有煤软化形成胶质体,胶质体固化黏结,以及膨胀、收缩和裂纹等现象产生。

高温炼焦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①干燥预热阶段:煤由常温逐渐加热到350℃,失去水分。

②胶质体形成阶段:当煤受热到350-480℃时,一些侧链和交联键断裂,也发生缩聚和重排等反应,其次是形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有机物。

粘结性煤转化为胶质状态,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以气态形式析出或存在于胶质体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以固态形式存在于胶质体中,形成了气、液、固三相共存的胶质体。

由于液相在煤粒表面形成,将许多粒子汇集在一起,所以,胶质体的形成对煤的黏结成焦十分重要。

不能形成胶质体的煤没有黏结性,黏结性好的煤热解时形成的胶质状液相物质多,而且热稳定性好。

又因为胶质体透气性差,气体不易析出,故产生一定的膨胀压力。

③半焦形成阶段:当温度超过胶质体固化温度480-650℃时,液相的热缩聚速度超过其热解速度,增加了气相和固相的生成,煤的胶质体逐渐固化,形成半焦。

胶质体的固化是液相缩聚的结果,这种缩聚产生于液相之间或吸附了液相的固体颗粒表面。

④焦炭形成阶段:当温度升高到650-1000℃时,半焦内的不稳定有机物继续进行热分解和热缩聚,此时热分解的产物主要是气体,前期主要是甲烷和氢,随后,气相相对分子质量越来越小,750℃以后主要是氢。

随着气体的不断析出,半焦的质量减少较多,因而体积收缩。

由于煤在干馏时是分层结焦的,在同一时刻,煤料内部各层所处的成焦阶段不同,所以收缩速度也不同;又由于煤中有惰性颗粒,故而产生较大的内应力,当此应力大于焦饼强度时,焦饼上形成裂纹,焦饼分解成焦块。

炼焦工艺参数对结焦过程的影响:①煤样粒度。

装炉配煤粒度,一般控制在<3mm的占90%左右。

煤粉碎得过细,能降低堆密度,对炼焦不利。

煤中惰性成分细碎,可以减少因惰性颗粒存在而形成裂纹网。

黏结性好的成分不过细粉碎,可使堆密度不下降,并使黏结性弱的配煤提高黏结性。

②堆密度。

提高装炉煤的堆密度,有利于提高焦炭的质量,同时可以提高焦炉的生产能力。

③加热速度。

低温阶段:提高加热速度使煤样的胶质体温度范围加宽,流动性增加,从而改善煤样的黏结性,使焦块致密。

高温阶段:在较低的升温温度下,可以防止焦炭开裂。

④添加物:可以加入粘结剂、瘦化剂等。

改善炼焦过程、提高焦炭质量的途径:①合理配煤,选择破碎煤可以扩大炼焦煤源,改善焦炭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②提高装炉煤的堆密度是改善煤炭质量的主要途径,可以用不同方法增加弱黏结性煤用量,其中包括捣固装煤,部分配煤成型或团球,配煤中配有有机液体及选择破碎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