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皱整理
服装的功能整理

连续式蒸呢机有单辊筒蒸呢机、双辊筒蒸呢机和煮 呢—蒸呢联合机等。
三、影响蒸呢的主要因素 影响蒸呢效果的主要因素有蒸汽压力、蒸呢时间、蒸呢 温度、织物卷绕张力、抽冷时间以及包布的质量、品种等。
(三)服装耐久定型整理
一、预敏化处理法 (织物浸渍还原剂,烘干,成衣汽蒸压烫) 二、后处理法 (成衣喷洒还原剂,汽蒸压烫) 三、全定型法 (不采用还原剂,只汽蒸)
纤维无定型区的变
毛织物的防毡缩整理
三、等离子体羊毛防毡缩整理
等离子体: 是指电离的气体,在加热或放电的条件下,部分气体分子会成为激发 态的高能荷电离子,当电离产生的带电粒子密度超过一定值时,物质呈 现新状态——等离子态。 产生等离子体的方法除了加热、放电外,还可采用高能射线或强光照 射,但在纺织上广泛采用的是气体放电等离子体,且由于其聚集体温度 在300~500K,所以又被划归为低温等离子体。 在强电场作用下,气体被击穿而导电的物理现象称气体放电,由此 产生电离气体称为气体放电等离子体。不同的气体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
二、防皱整理的原理和方法
(一)织物产生折皱的原因
折皱的形成可以简单地看成是由于外力使纤维弯 曲变形、放松后未能完全复原所造成。 纤维晶区的变化
在纤维的晶区,纤维素大分子间存在强的氢键作用和分子间引力,当 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阻滞纤维素分子链之间的相对运动,因而只能 发生较小程度形变。 可以认为纤维的晶区是防皱的。
第四节 防皱整理
一、概述
(一)防皱整理定义及目的
防皱整理是利用整理剂对织物进行处理,改变 织物及纤维的物理及化学性能,提高织物防缩、 防皱性能的整理工艺。 目的:为了克服纤维素纤维及其混纺织物弹性 差、易变形折皱的缺点。
(二)防皱整理发展过程
认识防皱整理(二)

的断裂 , 从而 加 速试 剂的 扩散和 渗透 。 E T A与
交 联 剂一 起 使 用 ,能增 加 交联 的 长度 和接 枝 的复 杂性 。 入 T A后 , 力集 中度减 小 , 加 E 应 强
力保 留度 可增加 约 1 0%。 除 了调节 反应 程 度外 ,添加 剂还 可 用于 抑 制无 甲醛交 联体 系 中 的泛 黄现 象 。据 有关
纺织 导 报 Chn e teL a e . 0 8N 3 iaT xi e d r 2 0 o. l
维普资讯
物 的强 力保 留率可 提 高到 7 5%。湿 固着 工艺 和高 温 汽蒸 焙烘 也 会 对交 联 剂在 纤 维表 面 的
分散 情况 造成 影响 。 速聚 合反应 , 加 强力保 留 率可提 高 1 0% ~ 2 0%。
纤 维 素
O H
OH
生物酶后处理
人们 认为 在 传统 的 防皱 整理 中引起 强 力 下 降 的原 因有 2 : 维 素分 子链的 交联 反应 个 纤
于柠 檬酸 体 系 。
柔软剂
添 加 剂 为 防止 发生 大 范 围交联 ,需要 加 入添 加
剂促进 聚合 物的缩 聚 。 Na 在 DMDHE 对 C1 U体
在 交联 体 系 中应 用有 机硅 柔软 剂 的主 要 目的 之一 是 减 小 强力 损 失 。有人 认 为 柔软 剂
能 降 低 蒸 发 率 ,防 止 树 脂 在 纤 维 表 面 的 泳
a d p s i l o u in , ng e t r e al n o sbes l t s i r ae ti. o d
认识 防皱整理 ( ) 二
真丝织物抗皱整理工艺探讨

真丝织物的抗皱整理工艺探讨前言丝绸因其柔和的光泽、优良的吸湿性、优异的悬垂性、优雅的外观和优良的舒适性,成为人们最受青睐的高品质纺织原料之一。
遗憾的是真丝织物湿弹性低,在家庭洗涤时或在湿态时容易产生折皱,造成使用过程中的诸多不便。
真丝织物的湿弹性低是由纤维结构决定的。
丝蛋白和羊毛角蛋白不同,丝蛋白中没有胱氨酸残基,蛋白质分子之间没有化学交联。
当纤维吸收水分并膨化时赋予纤维高度干折皱回复性的聚合物之间的盐键被破坏,没有了在水中不容易被破坏的化学交联,使真丝织物的湿态抗皱性很差。
如果在丝纤维结构中引入化学交联,则可以限制丝纤维分子链在水中的相对运动,因而可提高真丝的湿弹性。
国内外纺织界进行了许多提高真丝织物抗皱性的研究。
随着国际上对环保的日益重视“用无甲醛整理剂对真丝织物进行抗皱整理”已成为近期研究的重点。
目前研究较多的是用多元羧酸作交联剂,含磷酸的碱金属盐类作催化剂整理织物。
最近有关用多元羧酸作交联剂和含磷酸的碱金属盐类作催化剂对棉织物进行无甲醛抗皱整理的研究表明,整理后的棉织物具有耐洗性极好的抗皱(DP)性,其中最有效的交联剂是1,2,3,4-丁烷四羧酸(BTAC),最好的催化剂是次磷酸钠,经BTAC整理后的织物,可获得满意的弹性和白度、耐洗性、强力保留值和良好的手感等,但由于BTAC的价格昂贵,其推广受到限制。
人们更多的考虑用与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树脂(DMDHEU)价格相近的柠檬酸(CA)来代替四元羧酸。
目前棉织物用CA进行非甲醛DP整理获得了较大的成功,这就启发人们用CA对丝织物进行非甲醛DP整理。
本文研究了真丝织物用CA进行抗皱整理的可行性,优化了整理条件和配方,评估了整理后真丝织物的性能。
[1]1、真丝1.1蚕丝的结构特点1.1.1蚕丝的化学组成蚕丝主要是由丝素和丝胶两部分组成的,它们占蚕丝总重量的90%以上,此外还含有少量的无机物、脂蜡、色素和碳水化合物等其他组分。
丝素和丝胶都是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都是α–氨基酸,根据资料介绍作为蚕丝为主体的丝素含有多种氨基酸,侧链小的乙氨酸和丙氨酸的含量特别多,其次是丝氨酸和酪氨酸,这四种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绝大部分。
防皱整理对棉纤维结构的影响

() 1
其 中 j r 为 2 =1。 p h 0 9的衍射 强 度 , 示无 定 形 表 区的衍 射 强度 ; 。 为 02晶面 的衍 射 强 度 , Jz 。 0 表示 结 晶 区的衍射 强度 。
组 成 和结 晶结 构 进行 观察 i 定 , 贝 4 比较 整理 前 后 织 物 的 区别 , 明其 防皱整 理 的可行 性 。 说
( ) 丝素对 棉织 物 防皱 整 理 : 1纯 将纯 棉 织 物浸 泡 在
丝素溶 液 ( 中加 适 量 戊 二 醛 和 Mg 1, 搅 拌 均 匀 ) 其 Cz且 中, 压 、 干 、 洗 、 挤 烘 水 晾干待 用 。
N X 60 E US 7 红外一 拉曼光谱仪测定 , 分辨率为 2 每个 , 样 品扫 描 10次 。制 备 50mg干 燥 纤 维 粉末 与 20 0 . 0 mgKB 的混合 压 片 , r 以备测 试 。
射 线 , 压 4 V, 管 Ok 管流 4 0mA, 扫描 速度 2/ n 扫 描  ̄mi, 范围 5~5 。 。 O。 棉 的结 晶度 可利 用 Sg l 出 的结 晶指数 ( r) ea提 C I来
表示。
C I 一 .0 - 1 mr r 1 — 了 Ao— 1 0 0 2- p h× 0
・
2 ・ 2
纺织科 技 进展
21 年第 3 00 期
防皱 整理 对 棉 纤 维 结构 的影 响
伍 宝华 吕庆 永 ,
(. 南 质 量 工 程 职 业 学 院 食 品 化 工 系 , 南 平 顶 山 4 7 0 ; 1河 河 6 00
2 河南平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 . 河南 平顶 山 4 7 0 ) 6 00 摘 要 : 用扫描 电镜 、 ,光谱仪 、 采  ̄3 1 - x射 线衍射仪等测定 了防皱整理前后棉纤维的形态结构、 分子组成和 结晶结构 。
现代丝绸防皱整理技术的现状和趋势

的发 展 , 将 各 种 防皱 技 术 进行 对 比 , 并 进 一 步 提 出 了其 研 究 方 向 。
关键 词 : 丝绸 ; 防皱 ; 后 整 理
丝绸起 源 于 中国 。蚕 丝 经 缫 丝 过程 获得 长 丝 , 长 丝 的织 物称 为丝 绸 、 绸 缎 。蚕丝 织 物有 桑蚕 丝 , 俗
整 理 的方法 虽然 能 使 丝 织 物 获得 良好 的抗 皱 效 果 , 但 是在 使用 过程 中会 缓 慢 的 放 出含 醛 类 物 质 , 对 人
虽然 丝绸 具有 其他 纤 维所无 法 相 比的优 良的性 能, 但 是 由于蚕 丝蛋 白的结 晶度 低 , 分子 间 的化学 交 联少 , 造 成其 湿 态 折皱 回复 性 差 。当蚕 丝 织 物 受 到 外部 作 用力 如水 分 子 的作 用 时 , 蛋 白质 大 分 子 间的
强捻 、 改变 丝 织 物 的 织 物 组 织 、 后 整 理 等 方 向来 进 行 。其 中 , 以后 整 理 带 来 的效 果最 为 明显 3 J 。这 是 因为后 整理 中使 用 的整理 剂 经化学 作 用可 限制 蚕丝 聚合物 链 节 的移 动 , 从 而 从 根 本 上 防 止织 物发 生 不
2 O 1 3年 ( 第2 9卷 ) 第 l 期
酯 键 和 酰 胺 键 ] , 增 加 了 蚕 丝 蛋 白 无 定 形 区 的 交
2 0 0 9年陈美 云 、 袁 德宏 等 人 丁 F 发 研 究 出 了柠檬 酸一 水解 淀粉 防皱 整理 剂 , 并确 定 了最佳 的 : [ 艺 条件 为: 淀粉 用量 2 , 柠檬 酸 用量 7 , 次 亚磷 酸钠用 量 6 , 三 乙醇胺 用量 2 , 渗 透剂 J F C 2 mI / i ,1 7 0 C 烘焙 9 0 s 。结果 表 明 , 经 柠 檬 酸 水解 淀 粉 整 理 剂 处 理的丝绸湿 缓弹折 皱 回复角从 2 0 4 . 0 。 提 高 到 2 7 7 . 7 。 , 且 白度、 断 裂 强 力 和 耐 洗 性 能 均 较 好 。 随后 在 2 0 1 0年他 们 又 在研 究 的基 础 上 在整 理 剂 中 加 入 了酒石酸 。其作用 是作 为柠 檬酸 与纤 维交联 的
常用毛衫 工艺介绍

常用毛衫整理工艺介绍一、基本整理工艺1.拉幅(stentering)拉幅整理是利用纤维素、蚕丝、羊毛等纤维在潮湿条件下所具有的可塑性,将织物幅宽逐渐拉阔至规定尺寸并进行烘干,使织物形态得以稳定的工艺过程,故也称定整理。
织物在整理前的一些加工如练漂、印染等过程中,经常受到经向张力,迫使织物的经向伸长,纬向收缩,并产生其他一些缺点,如幅宽不匀、布边不齐、手感粗糙、平带有极光等。
为了使织物具有整齐划一的稳定门幅,同时又能改善上述缺点并减少织物在服用过程中的变形,一般织物在染整加工基本完成后,都需经拉幅整理。
2.预缩(pre—Shrinking)预缩是用物理方法减少织物浸水后的收缩以降低缩水率的工艺过程。
织物在织造、染整过程中,经向受到张力,经向的屈曲波高减小,因而会出现伸长现象。
而亲水性纤维织物浸水湿透时,纤维发生溶胀,经纬纱线的直径增加,从而使经纱屈曲波高增大,织物长度缩短,形成缩水。
当织物干燥后,溶胀消失,但纱线之间的摩擦牵制仍使织物保持收缩状态。
机械预缩是将织物先经喷蒸汽或喷雾给湿,再施以经向机械挤压,使屈曲波高增大,然后经松式干燥。
预缩后的棉布缩水率可降低到1%以下,并由于纤维、纱线之间的相互挤压和搓动,织物手感的柔软性也会得到改善。
毛织物可采用松弛预缩处理,织物经温水浸轧或喷蒸汽后,在松弛状态下缓缓烘干,使织物经、纬向都发生收缩。
织物缩水还与其组织有关。
织物的缩水程度常用缩水率来考核。
3.防皱(CreaSe—reSiSting)改变纤维原有的成分和结构,提高其回弹性,使织物在服用中不易折皱的工艺过程称为防皱整理。
主要用于纤维素纤维的纯纺或混纺织物,也可用于蚕丝织物。
防皱整理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脲醛初缩体的防皱整理主要用于粘胶纤维织物,使其尺寸稳定,缩水率降低。
2)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美国开始生产免烫棉织物,该织物在干、湿状态下都有良好的防皱性。
后处理)

织物的一般整理轧光整理:通过轧光机的机械压力、湿热的作用,借助于纤维的可塑性,使表面纤维呈现平行排列,以提高表面光滑平整度,对光产生规则的反射,进而提高织物色泽的目的。
电光整理:电光整理机多为一硬一软的两辊式,硬辊可以加热,且表面上刻有与轧辊轴心成一定角度的相互平行的斜线。
整理时在织物表面轧上大量和织物表面纱线捻向一致的平行线纹,掩盖了织物表面纤维不规则排列现象,从而对光线产生规则的反射,赋予织物丝绸般的光泽。
轧纹整理:轧纹整理机同一只可加热的硬辊与一只软辊组成。
硬辊表面刻有阳纹花纹,软辊则刻有阴纹花纹,两者相互吻合。
整理时借助于织物在湿热条件下的可塑性,利用阴阳辊压轧织物,使织物产生凹凸花纹的效应。
(柔软整理、硬挺整理略)上蓝增白:采用少量的上蓝剂(蓝紫色染料或涂料)处理漂白织物,以吸收可见光中的黄橙光,减弱织物上的黄褐色泽。
这是因为练漂后的纤维中残存少量杂质会过量吸收可见光中的蓝紫光,使织物带有浅黄色或浅褐色。
而蓝、紫色系染料或涂料可以吸收黄橙光,因此上蓝增白后,织物对黄橙光的反射有所降低,故提高了白度。
但是由于总的光反射率降低,使亮度下降。
荧光增白:荧光增白是采用少量的荧光增白剂处理漂白织物,以吸收紫外光而放出可见的蓝紫光(波长400~600nm),这些蓝紫光与织物上偏重的黄橙光混合成白光,同时提高了织物对可见光的总反射率(甚至超过100%),从而使织物的白度和亮度都增加。
但在紫外光源较弱的情况下,增白效果较差。
棉、丝绸用增白剂:荧光增白剂VBL;涤/棉织物用增白剂:荧光增白剂DT第十章防缩整理何谓"干燥定形"形变?织缩:纺织品进行湿处理时,纵向和横向尺寸发生变化而造成面积有较明显的收缩的现象缩水率:织物按规定方法洗涤前后的径向或纬向的长度差,占洗涤前长度的百分率。
毡缩:对于羊毛织物,除了具有一般的缩水现象外,在一定条件下洗涤时,由于机械作用纤维会产生特殊的蠕动而相互纠缠,并使织物缩成紧密状态,这种现象称为毡缩。
树脂抗皱整理工艺及发展趋势(外部分享版)(1)

纤维保护剂
10 - 30g/l
有机硅柔软剂 10 - 30g/l
工作液PH值控制在1.1-1.4
轧液率一般为60-70%左右。
干燥应在不高于95℃下烘干至正常含潮率(5-7%之间)。
注意事项:
1)注意必须进行打卷落布,以保证湿度不会因环境变化
而变化,影响交联效果。
2)保温堆置时温湿度要保持稳定,必要时单独密闭存放。
树脂抗皱整理工艺及发展趋势
日 期: 2020年10月
C目 录 ONTENTS
0 1 织物折皱原因及树脂交联剂
0 2 树脂抗皱工艺流程 0 3 各种树脂抗皱整理的对比
0 4 树脂整理发展方向
一、折皱原因
l1. 织物产生折皱的原因 外观表征:在外力作用下,纤维发生弯曲变形,外力放松后,不能恢复原样,即 产生折皱。
H2O
O
O OH
HO
HO O
HO O
OH OH
O H2O
O OH
HO HO OH
水洗或穿着 过程中氢键 被打破
在干燥时建 立新的氢键
缩水 折皱
5
其他纤维的抗皱性分析
树脂抗皱整理产生
树脂抗皱整理随人们对棉织物服用性能的要求提高而产生
棉织物的优点:
• 吸湿透气性好 • 手感柔软 • 穿着舒适 • 易于生物降解
先进设备控制
世界先进的德国MONFORTS拉幅机及MOHLO湿度自动调节装置保 证潮交联加工过程安全稳定。
• 织物一制衣一上树脂一干燥一熨烫一焙烘
• 5、气相交联(VP整理)
— 织物一制衣一熨烫一气相处理
2020-11-23
11
成衣前免烫 成衣后焙烘 成衣免烫
1、前焙烘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