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皱整理

合集下载

第十一章 防皱整理

第十一章 防皱整理

18
11.3.1 Theory of resin aggradation 树脂沉积理论: • 处理到织物上的整理剂,经焙烘后会在纤维内部 形成网状结构缩聚物的树脂,沉积在纤维的无定
形区; • 沉积的树脂通过物理-机械作用,阻碍纤维素纤 维中大分子或基本结构单元的相对移动(依靠机
械摩擦作用或氢键,改变纤维的流变性)。
5
Non Iron(免烫) Wash and Wear( W & W 整理,洗可穿)
Durable Press ( DP 整理,耐久压烫)
Permanent Press ( PP 整理,耐久压烫) and other terms such as minimum care(易洗免烫), easyto-care, crease resistant, wrinkle resistant, wrinkle free are used for anti-crease or easy care finishes.
3
防皱整理的发展历史 • 第一阶段:防皱防缩整理 粘胶织物:透气性好、吸水性强、穿着舒适、价格便 宜;尺寸稳定性差 • 第二阶段:洗可穿整理 随着各种合成纤维的出现,由于其具有:洗后不易起 皱、经一定温度压烫后服装所产生的折缝或褶裥不会 因洗涤而消失的特点而倍受消费者青睐。因此人们希 望纤维素纤维织物也能具有上述优点,在防皱防缩整 理的基础上开发了洗可穿整理。 棉织物的免烫整理(或称洗可穿)
10
Resistance to creasing is imparted to cellulosic fibers by restricting the slippage of molecular chains. Chain slippage can be restricted by adding chemical crosslinks between the molecular chains in the amorphous regions of the fiber or by deposition of a polymeric substance in the amorphous regions. Permanent creases may be placed in a fabric by creasing the fabric at the desired location before the crosslinks are formed.

防皱整理

防皱整理

多元羧酸
用多元羧酸对织物进行防皱整理, 用多元羧酸对织物进行防皱整理,从根本上 避免了甲醛对环境和人体造成的各种危害, 避免了甲醛对环境和人体造成的各种危害,因 此受到人们的重视。 此受到人们的重视。 它的优点是整理后的织物上无游离甲醛存在, 它的优点是整理后的织物上无游离甲醛存在, 同时可以达到树脂整理的抗皱基本要求; 同时可以达到树脂整理的抗皱基本要求;缺点 是干缓回弹低、强力降低较大、白度低, 是干缓回弹低、强力降低较大、白度低,因此 应根据客户要求选择整理方式。 应根据客户要求选择整理方式。
目前已广泛用于休闲服( 恤 衬衣、帽等)、 )、职 目前已广泛用于休闲服(T恤、衬衣、帽等)、职 业装、窗帘、床单等。测试证明:经过SRD787整理的 业装、窗帘、床单等。测试证明:经过 整理的 织物,褶皱回复角可达200°以上,平挺度在 级以 织物,褶皱回复角可达 °以上,平挺度在3.5级以 强力保留率在70%以上。 以上。 上,强力保留率在 以上 是公认的效果最好的多元酸, 丁烷四羧酸 (BTCA)是公认的效果最好的多元酸,实验 是公认的效果最好的多元酸 表明其整理品无论白度,耐洗性, 表明其整理品无论白度,耐洗性,强力保留率都 令人 满意,完全可以替代2D树脂 只是价高(10美元 树脂。 美元/磅 , 满意,完全可以替代 树脂。只是价高 美元 磅), 是2D的10倍,因而至今未能实现工业化应用。 的 倍 因而至今未能实现工业化应用。 柠檬酸 ( citric acid ):三羧酸循环中从草酰乙 酸与乙酰辅酶A首先合成的三羧酸化合物 首先合成的三羧酸化合物。 酸与乙酰辅酶 首先合成的三羧酸化合物。
H+
醚化剂:甲醇、乙醇、异丙醇、多元醇等; 醚化剂:甲醇、乙醇、异丙醇、多元醇等; 整理过程氯损小,织物不泛黄, 整理过程氯损小,织物不泛黄,释放甲醛也少

防皱整理

防皱整理

防皱整理1引言防皱整理最早是用于对纤维素纤维的加工。

纤维素纤维特别是棉织物,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质,但却存在着弹性较差的缺点,不像毛织物在服用过程中,能保持平挺的外观,于是便出现了提高织物从折皱中回复原状能力,以模仿毛织品弹性为主要目的的折皱整理。

织物从折皱中回复原状能力的衡量方法很多,例如取一定尺寸的矩形布条,使之对折,并用重锤压一定时间,然后去压,并设法使折缝两侧的一-翼与地面保持垂直,待回复一定时间后,测定折缝两翼间的夹角,称为折皱角或回复角,也有用回复角或两翼间最大距离对180°,或试样原长的百分率来表示织物的防皱性,称为回复度。

织物的回复角越接近180°或两翼间的距离越接近试样原长,防皱性越好。

由于合成纤维的迅速发展,在衣用织物中所占比重也日益增大,除了具有洗后不易起皱的特性外,对经一定温度压烫后的服装所产生的折缝,也不会因为洗涤而消失。

为了使棉织物能具有合成纤维织物的这种优良性能,于是在防皱整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棉织物免烫(或称“洗可穿”)和耐久压烫(简称PP或DP)整理。

天然蛋白质纤维如蚕丝和羊毛织物的弹性,虽然都比纤维素织物优良很多,但是与合成纤维的织物相比,不论是真丝织物还是羊毛织物在湿弹性和耐久定型性能,以及湿、热条件下的防皱性都不如合成纤维。

因此,近20年来,对真丝织物的免烫整理和羊毛织物的防皱和耐久压烫整理,进行了较多的研究。

2折皱形成的原因织物上折皱的形成,可以简单的看作是由于外力使纤维弯曲变形,放松后未能完全复原所形成。

纤维的弯曲可看作与直棒的弯曲一样,中心区域不受影响,外层受到拉伸,而内层受到压缩。

纤维内个区域,随所受应力的不同而发生不同程度的拉伸或压缩变形。

拉应力和压应力的方向相反,但导致纤维中基本结构单元的变化是相似的。

当外力除去后,随纤维的品种,外力的大小和作用时间的长短,而有不同程度的回复。

经过研究发现纤维从弯曲状态中的回复性能,与它的拉伸回复性能有这某种对应关系。

衣物防皱小妙招

衣物防皱小妙招

衣物防皱小妙招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衣物起皱的问题,尤其是在旅途中或者长时间坐办公室,这对形象和自信心都有一定的影响。

然而,通过一些小妙招,我们可以轻松地解决这个问题。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衣物防皱的小妙招,帮助你保持衣物的整洁和平整。

1. 折叠整齐首先,正确的折叠方式是防止衣物起皱的关键。

无论是衬衫、裤子还是连衣裙,都需要按照其原本的形状进行折叠。

对于T恤和毛衣等松软的衣物,可以采用叠放的方式,避免在折叠的过程中产生皱褶。

同时,在放置之前,试着将衣物上的气泡挤出,使其紧贴着摺叠。

2. 使用挂烫机挂烫机是一个非常方便的家电,能够快速地解决衣物起皱的问题。

在使用挂烫机之前,首先要确保衣物清洁干燥,因为潮湿的衣物很容易导致热气不能均匀地穿透,从而形成新的皱褶。

将衣物平整地放在挂烫机上,根据服装标签上的建议设置适当的温度和时间。

在热气蒸发后,轻轻拍打衣物,使其回复到原来的平整状态。

3. 蒸汽熨斗蒸汽熨斗也是一个有效的防皱工具。

如果你没有挂烫机,蒸汽熨斗是另一个不错的选择。

它通过将蒸汽直接喷洒在衣物上,使布料变得柔软,从而去除皱褶。

使用蒸汽熨斗时,不要将喷头直接放在衣物上,以免留下水渍。

建议将熨斗悬空,并在距离衣物几厘米处喷洒蒸汽,然后用手轻轻整理衣物,让蒸汽渗入并放松纤维。

4. 空气烘干机空气烘干机不仅可以快速排除衣物内的水分,还可以减少衣物的皱褶。

在使用空气烘干机之前,先将湿润的衣物晾晒一段时间,待其稍干后再放入烘干机中。

使用低温或无热风的设置,避免过高温度对衣物造成损坏。

在烘干过程中,适时取出衣物并摊开,拉直衣物上的皱褶,让其在高速旋转的过程中恢复平整。

5. 空挂衣物除了机器设备,合理的衣物摆放也是防止皱褶产生的好方法。

例如,对于外套和西装等容易起皱的衣物,应该挂在宽松的衣架上,并尽量避免靠近其他服装,以免摩擦导致皱褶。

此外,避免针对性地将压重物悬挂在衣物上,这样会导致衣物变形或产生痕迹。

6. 使用衣架或挂饰一些特殊的衣物如丝质服装和针织衫等可能需要特殊的防皱方式。

纺织防皱整理

纺织防皱整理

3、浸轧
轧液率: 轧液率越低越好, 一般70 %~80 % 轧液率高的缺点: 能量浪费 烘干时发生泳移,产生表面树脂 手感僵硬 弹性差 强度低 摩擦牢度差
4、预烘
目的:使初缩体均匀渗透到纤维内部 意义:直接影响树脂分布和整理品的质量 原理:浸轧后,浓度外大于内,预烘时,依浓度 梯度,使树脂向内扩散。 控制条件: 轧液率尽量低 预烘温度不宜太高,一般80℃ 最好不用接触式烘干,而用红外和热风烘干
5、焙烘
目的:使初缩体与纤维发生交联反应 条件控制: 温度和时间 催化剂为MgCl2,150℃~160℃,3~5min 高效催化剂,170℃~180℃,30~60s 烘房温度要均匀 张力 尽量采用低张力,以免内能储存,引起尺寸不稳定 良好的密封和通风排气 排出CH2O,H2O,CH3OH
3.耐久压烫整理


特点:抗皱性能提高,同时还起到保持服装形 态和褶裥定形作用; 二羟甲基二羟基亚乙基脲、二羟甲基二羟基亚 丙基脲
4.低、无甲醛整理
织物抗皱性的提高和改善使得其他性能恶化, 尤其是强度; 每提高折皱回复角20º ,其相应强力指标下降 7% ; 发展目标:平衡弹性提高和强力下降的关系 减少织物甲醛释放 如:醚化二羟甲基二羟基亚乙基脲 多元羧酸、环氧类树脂、乙二醛类树脂等



早期出售的树脂整理织物甲醛释放量为3000~5000PPM; 1965年以后,美国只允许释放甲醛量<2000PPM的产品 进入市场, 1973年降至1000PPM, 1987年再次降至500PPM。 甚至有些工厂提出生产释放甲醛量<100PPM的超低甲醛 整理剂。

在日常生活环境里,要完全排除甲醛的存在,既不可 能也无必要,自然界中存在,如苹果、西红柿等; 截至1994年,美、英服装业对各类服装的甲醛释放量 限为500PPM。 芬兰规定,儿童内外衣≤30PPM,成人内衣≤75PPM,外 衣≤100PPM,装饰用≤130PPM, 我国参照国外一些法规,规定生产车间内空气中甲醛 含量的极限值,取样8h以上时,必须低于(即3PPM), 织物上游离甲醛含量的最高允许值也趋下降倾向。

纯棉织物的后整理之二-防皱整理

纯棉织物的后整理之二-防皱整理

2、防皱整理的概念
防皱整理就是利用防皱整理剂来改变纤维及织物的物理和 化学性能,提高织物防缩、防皱性能的加工过程。
由于最初是利用脲醛树脂作为整理剂对纤维素纤维进行防 皱整理的,因此该整理又称为树脂整理,先后出现了脲醛 树脂、三聚氰胺一甲醛树脂、二羟甲基乙烯脲、醚化的三 聚氰胺树脂、醚化脲醛树脂及相应整理工艺。
③耐久压烫(PP或DP)
洗可穿,改善缝线部分或褶裥处的平挺度。 WRA280~300°,DP级4~5,抗张强力损失50~60%。
Permanent Press或Durable Press可统称为“防皱整理 (树脂整理)”
④低、无甲醛整理
织物抗皱性的提高和改善使得其他性能恶化,尤 其是强度;
1、防皱整理中催化剂应具备的条件:
(1)具有优良的促使树脂焙固的作用。 催化剂的用量要少,对纤维无损伤。 (2)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选用的催化剂应与柔软剂、荧光增白剂和硬挺剂等常用添加剂
有良好的相容性。 (3)在工作液中要有良好的稳定性。 催化剂与树脂在室温下不发生化学反应,不会发生树脂过早聚
6.后处理
水洗——皂洗——水洗——烘干 洗去: 游离甲醛 甲醛有毒,有刺激性,其含量越少越好 未反应的树脂 表面树脂 表面树脂会影响织物手感,降低防皱性 副产物 甲胺等副产物有鱼腥味
(二)免烫整理工艺
主要有四种加工方式 (1)干态交联法:增加整理剂的用量。 (2)湿态联法:织物在水溶胀状态下交联,浸轧→打卷 处理15h(20~25℃) 问题:干防皱性↓ 优:湿防皱性好、手感柔软、耐洗性优良。
总之,尽管织物经不同工艺整理后,防皱性在不 同湿度下不一致,但整理品的含湿若与交联时的 含湿(这是什么意思?)相当,防皱性最佳。
(三)耐久压烫整理工艺

防皱整理

防皱整理

6.后处理
水洗——皂洗——水洗——烘干 洗去: 游离甲醛 甲醛有毒,有刺激性,其含量越少越好 未反应的树脂 表面树脂 表面树脂会影响织物手感,降低防皱性 副产物 甲胺等副产物有鱼腥味
免烫整理工艺

主要有四种加工方式 (1)干态交联法:增加整理剂的用量。 (2)湿态联法:织物在水溶胀状态下交联,浸轧→打卷 处理15h(20~25℃) 问题:干防皱性↓ 优:湿防皱性好、手感柔软、耐洗性优良。 (3)潮态交联:织物浸轧后烘至一定含水率(棉织物 为6~12%)→打卷处理24h→水洗 耐磨性好,手感柔软,湿弹性好,但干防皱性仍差。

4.防皱整理原理

沉积理论: 具有多官能团的树脂的初缩体是很小的微粒, 能够扩散到纤维无定形区内,树脂化后即沉积 于纤维中,和纤维分子建立氢键,将纤维分子 互相缠结起来,结果限制了分子链的相对移动 性能,改善了织物的变形。
4.防皱整理原理——共价交联论
防皱整理剂可与纤维素纤维发生反应,在大分子之 间建立共价交联,从而:
3.耐久压烫整理


特点:抗皱性能提高,同时还起到保持服装形 态和褶裥定形作用; 二羟甲基二羟基亚乙基脲、二羟甲基二羟基亚 丙基脲
4.低、无甲醛整理
织物抗皱性的提高和改善使得其他性能恶化, 尤其是强度; 每提高折皱回复角20º ,其相应强力指标下降 7% ; 发展目标:平衡弹性提高和强力下降的关系 减少织物甲醛释放 如:醚化二羟甲基二羟基亚乙基脲 多元羧酸、环氧类树脂、乙二醛类树脂等
H O C
δ- δ-
H
H O
N
H H
δ+ δ-
+
2C
H
k1 k2
O C
N CH 2OH N H CH 2OH

防皱整理学习.pptx

防皱整理学习.pptx

第54页/共58页
第三章 防皱整理
第二节 常用的防皱整理剂
焙烘时树脂初缩体渗入织物内部生成树脂,生成的树脂有两种作用 。
NHCH2OH nO C
NHCH2OH
N CO N CO
N CH2 N CO N
CH2
CH2
N CH2 N CO N
CH2
CH2
N CO CH2 N CO N
(自身缩聚)
NHCH2OH
酸催化
CH2O + HA(酸) NH + CH2OH NHCH2OH + A
CH2OH + A NHCH2OH NCH2OH + HA
碱催化
NH + B(碱) N + CH2O
N + BH NCH2O
NCH2O + BH
第165页/共58页
NCH2OH + B
第三章 防皱整理
第三节 树脂整理的化学基础
第三章 防皱整理
第二节 常用的防皱整理剂
5.低甲醛的醚化2D树脂(M2D) 为了获得低甲醛整理剂常将2D树脂改性,与醇反应后得到醚化DMDHEU, 简称M2D。2D醚化如下所示:
OH OH HC CH
HOH2C N N CH2OH C
O
+ 2R OH H+
OH OH
HC CH
+ 2H2O
ROH2C N N CH2OR
O C NCH2
R
O C N CH2 + Cell OH
R
O C N CH2 + H2O
R
O C NCH2OH + H
R
O C N CH2O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预烘
目的:使初缩体均匀渗透到纤维内部 意义:直接影响树脂分布和整理品的质量 原理:浸轧后,浓度外大于内,预烘时,依浓度
梯度,使树脂向内扩散。 控制条件: 轧液率尽量低 预烘温度不宜太高,一般80℃ 最好不用接触式烘干,而用红外和热风烘干
5、焙烘
目的:使初缩体与纤维发生交联反应 条件控制: 温度和时间 催化剂为MgCl2,150℃~160℃,3~5min 高效催化剂,170℃~180℃,30~60s 烘房温度要均匀 张力 尽量采用低张力,以免内能储存,引起尺寸不稳定 良好的密封和通风排气 排出CH2O,H2O,CH3OH
1928年,Lee公司提出应用脲-甲醛生产抗皱织
物;
脲+甲醛
热 酸性催化剂
树脂
黏胶织物
三聚氰胺/醛和环亚乙基脲/醛
干弹性好,湿弹性差 穿着时起皱少,洗涤时仍易起皱
棉织物
2.洗可穿整理
20世纪40年代涤沦纤维问世,其优良的弹性、洗可穿 性能受各界人士青睐,从此纤维素纤维整理的发展被 推上了模拟合纤的洗可穿性能的道路,并作为与合纤 争夺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手段。
第二节 发展历史
一般防缩防皱 免烫(或“洗可穿”) 耐久压烫(简称PP或DP整理) 低、无甲醛整理
历史:
20年代,尿素-甲醛树脂 苯酚-甲醛树脂(有颜色)
30年代,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50年代,环次乙基脲-甲醛(DMEU)
二羟基环次乙基脲-甲醛(2D) 90年代,多元羧酸
1.一般防缩防皱
4.防皱整理原理——共价交联论
防皱整理剂可与纤维素纤维发生反应,在大分子之 间建立共价交联,从而:
封闭了部分羟基,减少了羟基引起的应变硬化 分子间的交联提高了纤维从形变中恢复的能力
2D树脂
O C O H2CN NCH 2 O CH CH OH OH
5.弹性测定方法
测定方法:
一定压力下压折一定时间后,除去压力,看恢复情况。
OH OH OH OH
形变
OH OH OH OH OH OH
其他纤维的弹性分析
羊毛—— 弹性好 二硫交键使分子间不易相对滑移,受力后变形,内 能增加,放松后,回复力大 肽链柔性大,卷曲 伸直,变形大,回复大
锦纶—— 弹性很好 大量的-(CH2)n— 存在,柔性大,弹性好。 涤纶—— 弹性较好
3.耐久压烫整理
特点:抗皱性能提高,同时还起到保持服装形 态和褶裥定形作用;
二羟甲基二羟基亚乙基脲、二羟甲基二羟基亚 丙基脲
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低、无甲醛整理
织物抗皱性的提高和改善使得其他性能恶化, 尤其是强度;
每提高折皱回复角20º,其相应强力指标下降 7% ;
发展目标:平衡弹性提高和强力下降的关系 减少织物甲醛释放
(3)潮态交联:织物浸轧后烘至一定含水率(棉织物 为6~12%)→打卷处理24h→水洗 耐磨性好,手感柔软,湿弹性好,但干防皱性仍差。
大分子有苯环结构,刚性较大,模量高,受力后不 易产生移动 可通过—CH2 CH2— 的内旋转回复
4.防皱整理原理
沉积理论: 具有多官能团的树脂的初缩体是很小的微粒, 能够扩散到纤维无定形区内,树脂化后即沉积 于纤维中,和纤维分子建立氢键,将纤维分子 互相缠结起来,结果限制了分子链的相对移动 性能,改善了织物的变形。
拉伸
压缩
2.影响织物折皱的因素
纤维的弹性——纤维素纤维弹性差 织物的组织结构
3.纤维素纤维弹性差的原因
大分子链僵硬(糖环),内旋转困难
分子上含有大量的羟基——产生应变硬化
当大分子链段变形时,移动到新位置的羟基会形 成氢键,将形变固定下来,使得外力放松后,纤 维难以恢复原状,既产生塑性形变,引起折皱 。
评定指标:
回复角(折皱回复角)WRA、CRA
回复角越大,弹性越好
一般给出的数据是经向和纬向回复角之和
未整理棉织物
150°~160°
一般防皱整理
220°~230°
洗可穿整理
250°~280°
耐久压烫整理
280°~300°
DP等级
主观判断 外观平整度、接缝外观、褶裥外观三个指标 AATCC立体耐久压烫平挺度标样 分为1、2、3、3.5、4、5级
美国化学整理研究中心于1955年正式推出新棉布 (New Cotton),称“Wash&Wear”。“Eeay Care”、 “Non-iron”、“Mini Care”预示其性能可与合纤维媲 美。这是化学整理领域中第一个里程碑。
干弹性和湿弹性均好 如二羟甲基氨基甲酸酯等 缺陷:压烫的裤线、裙褶仍不经洗涤
树脂初缩体 抗皱整理剂 催化剂(常用MgCl2) 加快整理剂与纤维的反应 润湿剂(常用JFC) 帮助渗透 柔软剂 改善手感和耐曲磨性,提高撕破强力 热塑性树脂 改善耐平磨性
3、浸轧
轧液率: 轧液率越低越好, 一般70 %~80 % 轧液率高的缺点: 能量浪费 烘干时发生泳移,产生表面树脂 手感僵硬 弹性差 强度低 摩擦牢度差
6.后处理
水洗——皂洗——水洗——烘干 洗去: 游离甲醛 甲醛有毒,有刺激性,其含量越少越好 未反应的树脂 表面树脂 表面树脂会影响织物手感,降低防皱性 副产物 甲胺等副产物有鱼腥味
免烫整理工艺
主要有四种加工方式 (1)干态交联法:增加整理剂的用量。 (2)湿态联法:织物在水溶胀状态下交联,浸轧→打卷 处理15h(20~25℃) 问题:干防皱性↓ 优:湿防皱性好、手感柔软、耐洗性优良。
抗皱整理 Anti-crease finishing
张晓莉
目的
提高织物的弹性 减少折皱,提高纺织品形态的稳定性 使织物外观平挺,免于熨烫 裙子、裤子等保持褶裥
也称:免烫整理、防缩防皱、树脂整理
第一节 抗皱原理
1. 织物产生折皱的原因
在外力作用下,纤维发生弯曲变形,外力放松后, 不能恢复原样,即产生折皱。
如:醚化二羟甲基二羟基亚乙基脲 多元羧酸、环氧类树脂、乙二醛类树脂等
发展趋势
棉织物上整理扩展到毛、丝、麻和新型再生纤 维如Tencel和竹纤维等
免烫整理与其他各种功能整理的结合; 环保要求
第三节 抗皱整理工艺及整理剂
一、整理工艺 1、工艺流程 浸轧树脂工作液→预烘(拉幅烘干)→焙烘→后处理 2、工作液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