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之美优秀课件-完整版

四年级口算题小数的保留

四年级口算题:小数的保留(1)5.61 保留两位小数(2)14.294 保留一位小数(3)11.014 保留整数(4)14.598 保留一位小数(5)7.169 保留两位小数(6)2.705 保留两位小数(7)5.886 保留整数 (8)4.627 保留两位小数(9)4.512 保留一位小数(10)14.695 保留两位小数(11)19.612 保留两位小数(12)2.828 保留一位小数(13)16.378 保留两位小数(14)6.298 保留一位小数

(15)4.691 保留整数

写作特点: 课文在描写实实在在的事物时,加进了人物由实实在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使文章表达的感情更深刻。 27 蒙娜丽莎之约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探访、交涉、风采、赴约、淡雅、捉摸、衬托、幻觉、深远、有朝一日、大样彼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3.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对照插图,把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部分找出来,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如幻的妩媚微笑,引导学生从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双手和背景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 教学准备: 1.课前,安排学生查阅达?芬奇的资料,搜集蒙娜丽莎的画册、照片、挂历等,欣赏一下这幅世界名画。 2.教师准备此画的挂图。 3.组织学生事先相互交换传阅,对名画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过 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美妙的乐曲,令人回味无穷;杰出的画作,让人百看不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介绍的是有关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 2.师生交流有关达·芬奇以及《蒙娜丽莎》的资料。 3.出示课题:蒙娜丽莎之约(齐读) 读了课题有什么想问的吗?(学生紧扣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反馈交流。 课文先是描述了大家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队等候欣赏《蒙娜丽莎》的心情和此画来纽约展出的原因;接着介绍了《蒙娜丽莎》画像,具体介绍了画的尺寸大小,人物的外形,特别详细描写了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和神秘的微笑,以及她优雅的坐姿、交叠的双手和幽深茫茫的背景;最后告诉大家,蒙娜丽莎给人带来心灵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三)再读课文,感受名画魅力 1.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这幅名画,找到课文5──7自然段。 2.出示《蒙娜丽莎》的图画,让学生自由观赏,谈谈体会。 3.从同学们惊叹的眼神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画的喜爱,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同桌交流说说感受最深的一点)

六年级《蒙娜丽莎》教学设计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对照画面,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通过品读感悟《蒙娜丽莎》的魅力。(重点) 2、学习作者按照一定顺序进行介绍和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难点)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通过网络、书籍等搜集关于介绍达·芬奇和他的世界名画《蒙娜丽莎》、以及罗中立的油画作品《父亲》的文字、图片资料。 2.教师ppt课件、世界名画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罗中立的油画作品《父亲》。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趣——自读(自读体验) 预学提纲: 1、旁征博引:搜集关于介绍达·芬奇和他的世界名画《蒙娜丽莎》、以及罗中立的油画作品《父亲》的文字、图片资料。 2、自由悦读:自主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聚沙成塔: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对于字词,要牢记音形,理解词义。 4、静心初悟:通过预学,你认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你初步感受到了什么? 导趣揭题: 美妙的乐曲,令人回味无穷;杰出的画作,让人百看不厌。下面就请欣赏著名画家达·芬奇创作的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蒙娜丽莎》。(教师出示画作《蒙娜丽莎》,学生凝神细赏。) 欣赏了这幅画后,你有什么想表达的吗?请用一两句话或一个词语来谈谈你的感受。 今天我们就随作家王克难先生一起去赴《蒙娜丽莎之约》,看看他在欣赏完《蒙娜丽莎》这幅画后有着怎样的感受。 二、导思——细读(细读积淀)

预读反馈: 1、小组内交流“聚沙成塔”积累的好词佳句、以及各自搜集到的关于介绍达·芬奇和他的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的文字、图片资料。 2、检测汇报: 我会读:耐人寻味交涉沐浴矜持 难以捉摸肖像璀璨微抿 永不磨灭脸颊恬静蜿蜒 转瞬即逝悄然 我会说: ①本文主要写的内容是: ②本文写作的思路是:先写,再写,最后写。(试填二字词语) 细读静思: ⑴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前的提示语,找出本课的学习要求。 ⑵教师整合并出示本课的自主合作学习单。 自主合作学习单 1、利用圈点勾画法标记出文中最能表现《蒙娜丽莎》这幅世界名画的巨大魅力的极富表现力的词句,并用一两个词在旁边作出批注。 2、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介绍画作的?作者除写了自已看到的,还写了什么内容来表现画作的巨大魅力? (学生先独立自主地思考学习,再组内交流,教师巡导。) 三、导悟——品读(品读感悟) 展示汇报: 分组展示——组际互评——教师点拔 预设一:“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cuǐ)璨(càn)的明珠,她的光辉照耀着每一个有幸看到她的人。” ——作者把《蒙娜丽莎》这幅画比作是一颗璀璨的明珠,“璀璨”的本意是形容玉石的光泽鲜艳夺目,在课文中是指《蒙娜丽莎》的光辉夺目,影响到每一个有幸看到她的人,前一句用比喻高度评价了她的艺术价值和影响力。

六年级上册《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及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 2、培养学生欣赏绘画的能力。 3、培养欣赏名画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欣赏绘画的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两节课中,我们欣赏了中外名家所演奏曲子、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幅世界名画《蒙娜丽莎》、 二、介绍达·芬奇多媒体课件展示资料 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最著名的巨匠,他不仅是一位天才的画家,同时是大数学家、科学家、力学家与工程师,是一位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人、他有着多方面的才能,对人类作出过多方面的贡献、他不仅会画画,雕塑,建筑房屋,还会发明武器,设计过世界上第一个飞行机。他又是一个医学家。音乐家与戏剧家,而且在物理学、地理学与

植物学等其它科学的研究上也特别有成就。他道德高尚,举止温雅,且体格健壮,力量过人,据说他一只手就能轻易地折断马蹄铁。他左右手都会写字。作画,他用左手写的字是反向的,人们只有在镜子里才能看明白。达·芬奇出生于佛罗伦萨附近的芬奇镇,这是一个景色秀丽,风景如画的地方,展现出一派田园风光:山坡上有葡萄园,山谷里耸立着四季常绿的树木,潺潺的溪水与叽叽喳喳的鸟叫声构成了一曲欢快悦耳的音乐。在如此美丽的自然环境的熏陶下,达芬奇的观察力与感受力都逐渐敏锐与丰富起来、 三、阅读课文,初步感知 1、看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自己说说有什么感受: ⑴ 笑得有时觉得舒畅温柔。 ⑵ 有时又觉得严肃、安详。 ⑶ 有时略含哀伤。 ⑷ 有时甚至显出讥嘲与揶揄、 2、阅读课文,看看作者的分析: 读课文时要注意字词的读音。 四、深入分析课文 1、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来说明《蒙娜丽莎》的? (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由局部到整体。) 2、阅读课文后,您觉得蒙娜丽莎美在哪里?说说您的理由。

六年级上册蒙娜丽莎之约说课稿

六年级上册《蒙娜丽莎之约》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参赛选手们:大家好! 我是白沙小学的李春。美妙的乐曲让人陶醉,杰出的画作让人欣赏,感受艺术,陶冶情 操。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蒙娜丽莎之约》,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应用五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蒙娜丽莎之约》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作者王克难先生用诗意盎然的语言,描述了画作中蒙娜丽莎温婉、优雅、端庄的形象; 并展开丰富的想象,解读了蒙娜丽莎那神秘微笑背后蕴含着的复杂情感。与本组教材的主题“感受艺术的魅力”一脉相承。文笔洗练,文字浅显流畅,可谓是介绍艺术品的传神之作。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充分考虑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读记生字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3、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本课的重点是:对照插图,把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部分找出来,欣赏蒙娜丽莎神 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 梦似幻的妩媚微笑。 本课的难点是:引导学生从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坐姿、双手和背景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

二、说教法: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 被点燃的火把。”为了点燃学生的思想火把,我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 1、引导自读自悟法:我紧扣高年级略读课文的特点,结合单元训练,抓住重点,在读悟的过程中感受《蒙娜丽莎》的魅力。 2、创设情境法: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直观形象展示《蒙娜丽莎》的魅力。 三、说学法: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本课我教给学生以下方法: 1、诵读法——自读自 悟, 读中感 受。 2、讨论法——积极参 与, 总结规 律。 3、合作法——小组合 作,共同探讨。 四、说教学程序: 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和教材,体现“学生为主体,教 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我将本课的教学程序设 计为三大板块。三大板块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浑然一体: (一)激趣导入,发现“美” 好的开始是课堂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我就巧妙地利用“班班通”出示视频以及图画《蒙娜丽莎》让学生欣赏,问:你觉得这幅画给你什么感觉呢?使学生对《蒙娜丽莎》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 (二)品读课文,感受“美”:这是本课的重要环节,为了

六年级语文:第27课《蒙娜丽莎之约》(教学方案)

( 语文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六年级语文:第27课《蒙娜丽莎之约》(教学方案) 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 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

六年级语文:第27课《蒙娜丽莎之约》(教 学方案)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探访、交涉、风采、赴约、淡雅、捉摸、衬托、幻觉、深远、有朝一日、大洋彼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3.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对照插图,把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部分找出来,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如幻的妩媚微笑,引导学生从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双手和背景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

教学准备: 1.课前,安排学生查阅达·芬奇的资料,搜集蒙娜丽莎的画册、照片、挂历等,欣赏一下这幅世界名画。 2.教师准备此画的课件。 3.组织学生事先相互交换传阅,对名画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看一幅画——生:(齐)《蒙娜丽莎》 (课件出示画面) 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看一个人——生:(齐)蒙娜丽莎 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赴一个约会——生:(齐)蒙娜丽莎之约 师板书课题——蒙娜丽莎之约 2、师:这就是世界上拥有最多发烧友的一幅画,它曾经迷倒了

27《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

27、蒙娜丽莎之约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照画面了解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 和想象到的自然融合到一起的写作方法。 2、读读记记文中出现的新词语。感受名画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对照画面了解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融合到一起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在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卢浮宫中珍藏着三件宝,其中一件就是《蒙娜丽莎》,它是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几百年来,这幅画一直让人们百看不厌,蒙娜丽莎的微笑也成了世界上最神秘的微笑!你们想去看看吗?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探访蒙娜丽莎! 2、(出示)课题:蒙娜丽莎之约 来,请大家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设计意图:之约,仿佛是在跟朋友约会,感觉好浪漫;作者没有把它当成一幅画,而是当成一个人,可以看出作者对这幅画的喜爱。) 二、初读课文,感受名画。 1、这是一篇课内阅读课文,我们首先要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确。课文中一些词语和 生字容易出错,请大家看课件。课件出示: 有朝一日赴约交涉脸颊颈项微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 矜持悄然流露转瞬即逝蜿蜒隐去璀璨的明珠难以捉摸 2、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写了作者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参观世界名画《蒙娜丽莎》,并对这幅画的艺术魅力进行了赞赏。) 三、欣赏名画,感受魅力。 1、默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这幅名画? (找到5——7自然段) 2、请大家自由阅读5——7自然段,并根据学习要求读懂课文。请看课件:

用心读5——7自然段,你从哪些具体描写中看到了这幅世界名画的魅力?作者看到这幅画产生了怎样的想象,请用波浪线批画出来。 3、学后交流: ⑴课件出示:她的脸颊泛着红光,一头黑发轻松地垂落双肩。她的眼神是那样柔和与明亮,嘴唇看来不像是涂抹的色彩,而是真的血肉。仔细看她的颈项,你会怀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设计意图:她不像是画中的人物,而跟真的一般,太神奇了;当我读到这句话时,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美丽端庄的女子,真美;作者看到这幅画就如同跟真人面对面,可见这幅名画的魅力。) ⑵出示:蒙娜丽莎那微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好像有话要跟你说。在那极富个性的嘴角和眼神里,悄然流露出恬静、淡雅的微笑。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预设:蒙娜丽莎的微笑让人产生无数的想象,很难想象这只是一幅画;这几句话是对蒙娜丽莎的微笑进行的具体描写,作者把看到的跟自己的想象结合起来,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她神秘的微笑一样。)达芬奇凭着自己的天才想象力及他那神奇的画笔,使蒙娜丽莎转瞬即逝的面部表情,成了永恒的美的象征。想不想看看?(出示图片)说说你看到什么,想象到什么? 引入资料:(课件出示)500多年来,人们一直对《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隐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嘴唇披上了一层面纱。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显的界线,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 看了这则资料,你有什么想法?(体会达芬奇的精湛技艺和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⑶过度:达芬奇精湛的艺术,这幅画独特的魅力除了体现在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上,还体现在哪里?(引出第七自然段) 课件出示第七段(达芬奇不仅把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画得耐人寻味,还注重她的身姿、服饰的搭配以及他身后背景的衬托,可见达芬奇的艺术高超。 ⑷作者用优美生动的语言细致地向我们描述了蒙娜丽莎这幅世界名画的魅力,让我们感到蒙娜丽莎仿佛就在我们眼前。回顾这三段话,想想作者是如何来介绍的?课件出示:尺寸大小、色彩、整体外形,面部表情、神秘的微笑,身姿、服饰、身后背景。描写中加入自己的想象。 过渡:从作者的具体描述中我们感受到了这幅世界名画的魅力,除了这些,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蒙娜丽莎的无穷魅力?请大家读读课文的1——4自然段,看看会有什么发现? 4、学生读课文1——4段,思考回答:(抓住两个“慢慢”体会;抓住“队伍之长”体会) 四、总结升华。

蒙娜丽莎之约说课稿

《蒙娜丽莎之约》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参赛选手们: 大家好!我是白沙小学的李春。美妙的乐曲让人陶醉,杰出的画作让人欣赏,感受艺术,陶冶情操。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蒙娜丽莎之约》,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应用五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蒙娜丽莎之约》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作者王克难先生用诗意盎然的语言,描述了画作中蒙娜丽莎温婉、优雅、端庄的形象;并展开丰富的想象,解读了蒙娜丽莎那神秘微笑背后蕴含着的复杂情感。与本组教材的主题“感受艺术的魅力”一脉相承。文笔洗练,文字浅显流畅,可谓是介绍艺术品的传神之作。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充分考虑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读记生字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3、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本课的重点是:对照插图,把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部分找出来,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似幻的妩媚微笑。 本课的难点是:引导学生从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坐姿、双手和背景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 二、说教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

被点燃的火把。”为了点燃学生的思想火把,我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 1、引导自读自悟法:我紧扣高年级略读课文的特点,结合单元训练,抓住重点,在读悟的过程中感受《蒙娜丽莎》的魅力。 2、创设情境法: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直观形象展示《蒙娜丽莎》的魅力。 三、说学法: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本课我教给学生以下方法: 1、诵读法——自读自悟,读中感受。 2、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 3、合作法——小组合作,共同探讨。 四、说教学程序: 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和教材,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我将本课的教学程序设计为三大板块。三大板块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浑然一体: (一)激趣导入,发现“美” 好的开始是课堂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我就巧妙地利用“班班通”出示视频以及图画《蒙娜丽莎》让学生欣赏,问:你觉得这幅画给你什么感觉呢?使学生对《蒙娜丽莎》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 (二)品读课文,感受“美”: 这是本课的重要环节,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感受《蒙娜丽莎》的美,我设置了以下三个步骤。 步骤一,萧伯纳说过:“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

六年级语文:《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教案文本)

小学语文标准教材 六年级语文:《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教案文本) Peopl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nguage is the brid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nk.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六年级语文:《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教 案文本) 一、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探访、交涉、风采、赴约、淡雅、捉摸、衬托、幻觉、深远、有朝一日、大样彼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3、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对照插图,把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部分找出来,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如幻的妩媚微笑,引导学生

从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双手和背景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 三、教学准备: 1、课前,安排学生查阅达.芬奇的资料,搜集蒙娜丽莎的画册、照片、挂历等,欣赏一下这幅世界名画。 2、组织学生事先相互交换传阅,对名画有初步的认识。 3、制作课件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欣赏激趣,整体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艺术作品。 小结:艺术就在我们身边。第八组课文将带我们走进艺术的殿堂。打开书p136(齐读第八组导读)美妙的乐曲,令人回味无穷;杰出的画作,让人百看不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介绍的是有关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打开书p142齐读导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