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经济学考试资料

投资经济学考试资料
投资经济学考试资料

一、不定项选择题(1*15=15分)

1、下列行为不属于投资的是(C)。

A. 购买汽车作为出租车使用

B. 农民购买化肥

C. 购买商品房自己居住

D. 政府出资修筑高速公路

2、投资活动是投资主体的一种( B )。

A.政治行为

B.经济行为

C.投机行为

D.生活行为

3.投资主体按层次分,可分为( ABCD )。

A.政府投资主体

B.企业投资主体

C.社团投资主体

D.个人投资主体

4.证券投资包括()。

A.债券投资

B.信贷投资

C.股票投资

D.信托投资

5.按投资资金来源分,投资可分为()。

A.财政投资

B.金融机构贷款投资

C.自筹投资

D.利用外资

6、投资的收益和风险往往(A )。

A. 同方向变化

B. 反方向变化

C. 先同方向变化,后反方向变化

D. 先反方向变化,后同方向变化

7、购买一家企业20%的股权是()。

A. 直接投资

B. 间接投资

C. 实业投资

D. 金融投资

8、下列哪项不属于间接投资?( B )。

A.购买股票

B.房地产开发

C.信托投资

D.购买债券

9、下列哪项不属于直接投资?()。

A.扩建分厂

B.房地产开发

C.信托投资

D.设备更新

10、在下列证券中,投资风险最低的是( A )

A、国库券

B、金融债券

C、国际机构债券

D、公司债券

11、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买卖证券的目的是( D )

A、赚取利润

B、控制股份

C、分散风险

D、宏观调控

12、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双重效应是指(AD )

A、创造需求

B、创造就业

C、创造公平

D、创造供给

13、传统理论认为投资资金来源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三大基金,这三大基金是(ABD )

A、消费基金

B、补偿基金

C、预算基金

D、积累基金

14、按照现代经济学观点,整个社会的储蓄包括(ABCD )

A、居民储蓄

B、企业储蓄

C、政府储蓄

D、外国储蓄

15、(A )指储蓄者通过购买证券而将储蓄转渡到投资者手中,由投资者进行投资。

A、间接转化机制

B、金融转化机制

C、直接转化机制

D、财政转化机制

16、投资的转化机制有多种,从转化的手段分,有( CD )

A、直接转化机制

B、间接转化机制

C、利率转化机制

D、汇率转化机制

17、利用外资供应渠道的形式主要有(BCD )

A、境外抵押贷款

B、借用境外资金

C、吸收境外直接投资额

D、境外商品信贷

18、年度投资规模反映一年内投入到()在生产上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数量。

A、固定资产

B、流动资产

C、人力资本

D、在建工程

19、年度投资规模的短期波动性其特点表现为波动方向与国民经济波动方向(A )

A、相同

B、相反

C、前同后反

D、无关

20、年度投资规模与在建投资规模有以下不同(ABCD )

A、统计口径

B、影响因素

C、对国民经济影响

D、调节难度

21、在建投资规模是年度投资规模与( B)的乘积

A、投资比率

B、建设周期

C、资金占用率

D、新增规模扩大率

22、适度投资规模需要( ABCD)

A、消费与投资增长相协调

B、投资效益提高

C、协调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

D、有利于社会总供求平衡

23、()从结构上研究分析投资和国民经济的关系。

A.投资产业结构

B.投资结构

C.投资主体结构

D.投资来源结构

24、下列属于我国的基础部门的是( C)

A.轻工业

B.重工业

C.农业

D.服务业

25、劳动力在产业间分布的状况是( A )

A.第一产业减少,第二三产业增加

B.第二产业减少,第一三产业增加

C.第三产业减少,第一二产业增加

D.第二三产业减少,第一产业增加

26、工业结构高度化趋势是投资部门结构演变的重要特征,其过程可分为哪些阶段?( BCD )

A、轻工业化阶段

B、重工业化阶段

C、高加工度化阶段

D、资源集约化阶段

27、根据工业区域理论,影响工业区位成本的主要因素有()

A、运输成本

B、劳动力成本

C、集聚 D交通拥挤程度

28、根据区域经济网络发展模式观点,一个经济区域的空间结构应同时具备哪三个要素?( ACD )

A、点

B、线

C、面

D、网络

29.投资环境的特点包括(ABCD )。

A.系统性 B.区域性 C.差异性 D.动态性

30、按投资环境( )的不同,可将投资环境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

A.要素的物质形态

B.研究层次

C.组成要素

D.阶段

31、以下( D)属于投资软环境.

A.能源

B.交通

C.通讯

D.行政管理效率

32.投资环境评价原则包括( ABCD)。

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比较性原则

D.定量性原则

33.投资环境的评价标准包括(ABC )。

A.吸引力标准

B.获利性标准

C.安全性标准

D.合法性标准

34、“冷热”分析法是由( A )提出的.

A.伊尔和彼得

B.罗伯特和彼得

C.罗伯特和伊尔

D.闵建蜀

35、多因素评价法是由(D )提出的.

A.伊尔和彼得

B.罗伯特和彼得

C.罗伯特和伊尔

D.闵建蜀

36、 ( A)是影响境外投资活动的首要因素.

A.政治环境

B.自然环境

C.经济环境

D.法律环境

37、国际生产折中理论是由(B )提出来的

A、杜能

B、邓宁

C、韦伯

D、斯蒂格利茨

38、投资宏观调控的手段有( BCD )

A、市场调控手段

B、经济调控手段

C、行政调控手段

D、法律调控手段

39、近年来,我国多次对中石化进行财政补贴,这种补贴为(A )。

A、政策性亏损补贴

B、价格补贴

C、财政贴息补贴

D、能源专项补贴

40、直接融资的特点(ABCD)

A、直接性

B、长期性

C、流通性

D、不可逆性

41、间接融资的特点(ABCD)

A、间接性

B、短期性

C、非流通性

D、可逆性

42、一般而言,下列债券的信用风险依次从低到高排列的顺序为(C )。

A、地方政府债券、公司债券、金融债券

B、金融债券、公司债券、地方政府债券

C、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

D、金融债券、地方政府债券、公司债券

43、某一年期无息票债券的面值为100,发行价格为93.45,该债券给投资者的到期收益率为( B )。

A.6.45% B.7% C.8% D.6%

44、市场上一年期国债的利率为7%,两年期国债的利率为8%,第二年的远期利率为( B)

A.8% B.9.01% C.7% D.9.58%

45、美国“9?11”事件发生后引起的全球股市下跌的风险属于( A )

A.系统性风险

B.非系统性风险

C.信用风险

D.流动性风险

46、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创始者是( A )

A.哈里.马科威茨

B.威廉.夏普

C.斯蒂芬.罗斯

D.尤金.珐玛

47、反映投资者收益与风险偏好的曲线是( D )

A.证券市场线方程

B.证券特征线方程

C.资本市场线方程

D.无差异曲线

48、不知足且厌恶风险的投资者的偏好无差异曲线具有的特征是( B )

A.无差异曲线向左上方倾斜

B.收益增加的速度快于风险增加的速度

C.无差异曲线之间可能相交

D.无差异曲线位置与该曲线上的组合给投资者带来的满意程度无关

49、构建证券组合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投资者在构建证券组合时应考虑所选证券是否易于迅速买卖。该原则通常被称为( A)

A.流动性原则

B.安全性原则

C.良好市场性原则

D.收益性原则

50、构建证券组合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是证券投资组合不要承担过高风险,要保证投资的本金能够按期全部收回,并取得一定的预期投资效益。该原则通常被称为()

A.流动性原则

B.安全性原则

C.良好市场性原则

D.收益性原则

51、我国的国债可分为(ABCD)

A、凭证式国债

B、记账式国债

C、无记名国债

D、特种定向国债

52、债券融资与其他融资方式相比较,存在的不足有()

A、融资数额小

B、发行债券的限制条件多

C、财务风险大

D、融资成本高

53、(B )是风险投资退出的最理想方式

A.出售

B.公开上市

C.股份回购

D.破产清算

54、风险投资的融资主体多数是()

A、高新技术企业

B、中小企业

C、高新技术中的中小企业

D、创业企业

55、风险投资融资的特点有()

A、融资条件要求高

B、融资门槛低

C、融资程序简单

D、容易失去控制权

5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银行贷款特点的是()。

A.融资速度快

B.借款企业或项目的效益要好

C.借用款比较灵活

D.涉及企业资产所有权的转移

57、间接融资过程中融资的主动权掌握在(A )手中

A、中介机构

B、资金提供者

C、资金需求者

D、政府部门

58、下列选项中,属于国际商业银行贷款融资特点的是(ABCD )

A、融资成本高

B、资金使用自由

C、融资手续简便

D、币种可选择

59、在关于政府投资改革的理论中,掀起了以追求“3E”(经济、效率和效益)为目标的行政改革浪潮的是( C )

A、公共产品理论

B、公共选择理论

C、新公共管理理论

D、公共财政理论

60、从“经济人”假设出发,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政府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政府失败”结论的理论是( B )

A、公共产品理论

B、公共选择理论

C、新公共管理理论

D、公共财政理论

61、公共财政理论中的三个重要的分支理论是()

A、功能财政理论

B、财政支出理论

C、财政预算管理理论

D、效益财政理论

62、政府投资领域界定的基本原则是()

A、市场有效性原则

B、非营利性原则

C、示范性原则

D、产权标准和效率原则

63、在不同阶段,政府投资职能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在经济成熟时期政府投资应该主要侧重于( B )

A、经济增长

B、社会公共领域

C、资源优化配置

D、基础设施建设

64、政府投资决策的参与者包括(ABCD )

A、政府投资主管部门

B、政府投资专业主管部门

C、相关领域专家学者

D、公众

65、国民经济评价的主要目标包括()

A、执政稳定性效果

B、宏观经济效果

C、社会效果

D、资源优化配置效果

66、投资前期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可行性研究和()。

A.培训员工

B.委托设计

C.制定企业发展战略

D.资金筹措

67、一般而言,大型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包括()三个阶段。

A、市场调查研究

B、投资机会研究

C、初步可行性研究

D、详细可行性研究

68、要回答投资的六个“W”方面的问题是处于投资可行性研究的哪个阶段()

A、市场调查研究阶段

B、投资机会研究阶段

C、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

D、详细可行性研究阶段

69、被人称中国的“土地革命”是因为在土地出让中引入了哪些制度?()。

A、协议出让

B、招标出让

C、拍卖出让D挂牌出让

70、以下哪些风险是企业投资过程中的系统性风险?()

A、战争

B、金融风暴

C、法律更改

D、企业投资决策失误

71、以下哪些风险是企业投资过程中的非系统性风险?()

A、完工风险

B、生产风险

C、环境保护风险

D、政权更迭风险

72、()是对已建成的投资项目和单项工程进行全面考核,检验以及办理交接手续和工程价款的结算。

A.负荷试运转

B.试车

C.竣工验收

D.工程招标

73、产业投资的市场调查是市场分析的基础,其主要内容包括产品特征的调查、外在环境的调查、市场现状的调查和()的调查。

A.消费者偏好

B.产品质量

C. 顾客满意度

D.市场份额

74、()是确定项目投资额和编制投资计划的依据,是考核设计经济合理性和建设成本的依据,是进行融资的依据。

A.可行性研究报告

B.工程概预算

C.项目评估报告

D.投资决策书

75、()实施设计方案和投资计划的关键环节。

A.施工准备

B.组织施工

C.生产准备

D.竣工验收、交付使用

76、()是由协调者以函件形式向互不见面的专家发出问题表,收回的答卷经协调者归纳整理,将结果再以函件的形式发给专家,反复数次,直到获得一个比较一致的预测值为止。

A.专家预测法

B.德尔菲法

C.顾客意愿调查法

D.历史引申法

77、企业投资一般要经历()阶段。

A、投资前期阶段

B、实施投资阶段

C、投资回收阶段

D、投资营运阶段

78、在风险发生前,力求消除风险因素,降低风险发生频率;在风险发生时,将风险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这是企业投资风险处置的( A )。

A、风险控制法

B、财务法

C、风险自留法

D、风险转移法

79、企业投资风险处置的财务法包括()

A、风险回避法

B、风险中和法

C、风险自留法

D、风险转移法

80、企业投资回收与增值的资金来源主要有()

A、折旧资金

B、摊销资金

C、利润

D、对外投资收益

81、按经济用途划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可分为()

A、基本建设投资

B、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

C、非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

D、技术更新改造工程投资

82、根据企业投资的市场分类,企业保值增值投资包括()

A、证券投资

B、依托投资

C、期货投资

D、杠杆收购

83、按成本与投资效益的关系,企业投资成本可分为()

A、主要成本

B、从属成本

C、有形成本

D、无形成本

84、按成本的表现形态分类,企业投资成本可分为()

A、主要成本

B、从属成本

C、有形成本

D、无形成本

85、在企业投资的过程中,有些成本中既包含变动成本又包含固定成本,这种成本称为()

A、机会成本

B、沉没成本

C、混合成本

D、付现成本

86、按照人力资本形成的途径不同,可将人力资本投资划分为()

A、教育投资

B、培训投资

C、医疗、卫生、保健投资

D、“干中学”投资

8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散化投资使系统风险减少

B.分散化投资使因素风险减少

C.分散化投资使非系统风险减少

D.分散化投资既降低风险又提高收益

88、企业的设备选择要考虑设备的配套性、先进性和()。

A.加工对象的影响

B.经济性

C.均衡协调性

D.规模性

89、华为技术被称为中国国内通信业巨头,目前它的技术来源主要是()。

A.自主研发

B.引进国外技术

C.向国内研究机构或企业购买技术

D.其他

90、中小企业的主要优势是( )。

A.投资少,建设周期短,收效快。

B.有利于实现标准化、专业化和简单化。

C.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更新产品设计。

D.对资源和原材料要求较高。

二、 名词解释(3*5=15分)

1、投资

2、重置投资

3、间接投资

4、投资需求效应

5、投资供给效应

6、投资周期

7、直接转化机制

8、间接转化机制

9、投资规模

10、投资结构 11、投资布局 12、年度投资规模 13、在建投资规模

14、投资环境 15、国家信用 16、直接融资 17、间接融资

18、可转换债券 19、政府债券 20、金融债券 21、企业债券

22、风险投资 23、政策性银行贷款 24、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25、租赁融资 26、政府投资 27、公共产品 28、新公共管理理论

29、社会评价 30、可行性研究 31、项目评估 32、盈亏平衡分析

33、敏感性分析 34、风险控制法 35、人力资本 36、人力资本投资

37、即期利率 38、远期利率 39、差额流量法 40、投资回收期

能源投资学补充:

1、分布式能源

2、《能源宪章条约》

3、第三次工业革命

4、生物质能

三、 计算题(8*2=16分)

1.假设你购买了1000元的20年期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政府债券(零息票债券),购买价格为103.67元,试问:a.该债券的名义收益率是多少?b.该债券是不是一种无风险的投资?c.如果通货膨胀率为13%,这个债券20年的实际年收益率是多少?d.如果我们观察到无风险名义利率为每年7%,无风险真实利率为3.5%,市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是多少?

[参考答案]

a .设该债券的名义收益率为r ,则:

103.67*(1+r )20=1000

r = (1000/103.67) (1/20) -1= 12%

b .虽然该债券将未来的货币量锁定为1000,但是在20年之后货币的购买力会发生变化,导致投资者从名义上固定的货币量中所获得的实际财富会发生变化,因此该债券不是一种无风险的投资。

c .实际收益率%9.01%

131%1211p 1r 1i -=-++=-++= d .市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38.31%

5.31%711i 1r 1p =-++=-++= 2.某债券面值100元,票面年利率6%,2000年1月1日发行,2005年1月1日到期,

复利计息,一次还本付息。投资者于2002年1月1日购买该券,期望报酬率为8%, a .该债券的价值评估为多少?

b .如果每年1次计提利息,并支付利息,其它条件相同,计算该债券的投资价值。

[参考答案]

a .23.106%)81(%)61(*100)r 1()i 1(F V 35n N 0=++=++=

b .85.94%)81(100}%)81(1%)81({%8100%6)r 1(F })r 1(1)r 1({r F i )r 1(F )r 1()i 1(F i V 3

33n n n n 1t n n 1t 0=+++-+?=+++-+?=++++?=

∑=- 3.投资证券甲的可能收益率如下表,请计算该证券的预期收益率及风险大小。 经济状况

可能的收益率% 概率P i 1

0 0.2 2

10 0.1 3

20 0.4 4

30 0.2 5

40 0.1

[参考答案]

根据预期收益的公式 %

191.0%402.0%304.0%201.0%102.0%0_

1_=?+?+?+?+?==∑=i N i i r x

p r

由于投资的风险定义为实际收益偏离预期收益的潜在可能性,因此,可以借预期收益的标准差作为衡量风险的标准。代入数据可得

%31)(12=-=

∑=n i i i p x μσ

4.—投资者的资金总量是100万元,投资于证券A ,证券A 的预期收益率为20%;另外该投资者还要在证券B 上做30万元的卖空,即借30万元的证券B 售出,假设证券B 的收益率为10%,售后收入全部投资于证券A ,试问该投资者这一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如何?

[参考答案]

在卖空的情况下,投资者在本投资组合中在两种证券投资上的权重分别是A为1.3,B 为-0.3。在两种证券上投资的权数之和为1。

根据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率计算公式,代入相关数据可得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为:

% 23

%

10

)3.0

(

%

20

3.1

_ 1

_

=

?

-

+

?

=

=∑

=

i

N

i

i

r

x p

r

5.某地区某年新开工3个建设项目,其概预算投资额分别为4000万、5000万、6000万元,建设期分别为3年、4年、5年,当年投资额分别为2400万元、2600万元、3000万元;另外还有两个续建项目,其概预算投资额分别为6000万元和7000万元,以往年份已经完成投资额分别为5000万元和5500万元,当年尚需投资1000万元和1500万元,那么该地区的年度投资规模和在建投资规模分别为多少?

[参考答案]

(1)年度投资规模:2400+2600+3000+1000+1500=10500(万元)

(2)在建投资规模:4000+5000+6000+6000+7000=28000(万元)

6.凯华公司生产某种新型材料,假设每公斤售价6元,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变动性制造费用等变动成本计4.8元。原来该企业每月固定成本4800元。经公司开发部研究,准备开发一条新的生产线,可使生产效率翻一番。经过投资测算,预计需要追加固定资产投资60万元。该生产线投产以后,单位产品售价不变,单位变动成本维持不变。由于新增投资而使每月的折旧费增加,使固定费用上升到7200元。问:企业每月需要生产多少这种新型材料才能保本?这样的规模比原来提高多少倍?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如何?

[参考答案]

(1)增加投资的保本点:7200/(6-4.8)=6000(公斤)

(2)原保本点:4800/(6-4.8)=4000(公斤)

(3)6000/4000 =1.5倍

预测的结果表明,企业生产效率比原来翻一番,但保本点规模只需要扩大50%。可见企业这一新增投资项目的抗风险能力还是很强的。

7.某投资项目建成后,在正常生产年份产品售价为10元/个,年产量2000万个,年固定成本2000万元,单位变动成本为3.5元,销售税率为15%,分别计算以实际产量和销售单价表示的盈亏平衡点。

①由实际产量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 =F/(P-V-PM)=2000/(10-3.5-10×0.15)=400

②以销售单价表示表示的盈亏:

BEP =F/Q(1-M)+V/(1-M)=2000/2000(1-0.15)+3.5/(1-0.15)=1.18+4.12=5.30(元)

8.从某企业某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中可知,初始估计值为:销售数量为15000单位,售价为40元/单位,固定成本为150000元,变动成本包括原料成本5元/单位与其他变动成本20元/单位,假定变动范围为5%,试对该项目进行敏感性分析。

[参考答案]

初始时期企业利润为:15000×(40—20—5)—150000=75000(元)

影响项目投资效益的主要因素有:销售数量、售价、固定成本、原料成本、其他变动成本。

(1)当销售数量变化5%时,企业利润为:

15000×105%×(40—20—5)—150000=86250(元)

利益变动率为:(86250—75000)÷75000×100%=15%

(2)当售价变化5%时,企业利润为:

15000×(40×105%—20—5)—150000=105000(元)

利益变动率为:(105000—75000)÷75000×100%=40%

(3)当固定成本变化5%时,企业利润为:

15000×(40—20—5)—150000×105%=67500(元)

利益变动率为:(67500—75000)÷75000×100%=—10%

(4)当原料成本变化5%时,企业利润为:

15000×(40—20—5×105%)—150000=71250(元)

利益变动率为:(71250—75000)÷75000×100%=—5%

(5)当其他变动成本变化5%时,企业利润为:

15000×(40—20×105%—5)—150000=60000(元)

利益变动率为:(60000—75000)÷75000×100%=—20%

由计算可知,当所有变量都分别变动5%,其对利润影响程度的大小依序为:售价、其他变动成本、销售数量、固定成本和原料成本,即售价为最具敏感因素,而原料成本为其中最不具敏感性因素。

9.某投资项目有三种设备选择方案,各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分别是:A设备13万元;B设备10万元;C设备11万元。系统要素有6个要素组成,各设备对应要素得分(按10制评分)和要素权重经专家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序号系统要素权重(%)A设备B设备C设备

评价得分评价得分评价得分

1 可靠性25 98% 9 95% 8 90% 7

2 安全性20 较安全8 安全10 一般 5

3 耐用性20 15年7 10年 5 20年10

4 维修性1

5 很好10 较好8 一般 5

5

环保性 15 很好 10 一般 8 很好 10 6

灵活性 5 良好 8 较好 7 一般 5 合计PS 100 52 46 42 请问哪种设备费用效率最高,经济性最好?

[参考答案]

根据系统效率公式

∑==n

i ij ij j PF r SE 1

65.8805.01015.01015.072.082.0925.0=?+?+?+?+?+?=A SE

75.7705.0815.0815.052.0102.0825.0=?+?+?+?+?+?=B SE

25.7505.01015.0515.0102.052.0725.0=?+?+?+?+?+?=C SE

根据费用效率公式

LCC)SE)

CE)费用(设备有效使用期内的总系统效率(费用效率(=

665.013/65.8==A CE

775.010/75.7==B CE

659.011/25.7==C CE

因此,B 设备费用效率最高,经济性最好。

四、问答题(6*4=24分)

1、投资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说投资所获取的效益具有不确定性?

2、什么是投资需求效应?什么是投资供给效应?其各有什么特点?

3、简述投资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4、投资资金有哪些来源?目前理论界的看法有哪些?

5、“瓦格纳规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我国有何启示?

6、年度投资规模与在建投资规模的区别主要有哪些?

7、投资结构的决定因素主要有哪些?如何进行投资结构优化?

8、什么是投资环境?投资环境的具体作用有哪些?

9、简述投资环境的主要评价方法。

10、投资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什么?实现投资宏观调控目标的手段有哪些?

11、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有什么区别?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12、什么是风险投资?其特点有哪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有什么样的作用?

13、什么是国内贷款融资?其优缺点分别是什么?

14、什么是国际贷款融资?其优缺点分别是什么?

15、什么是租赁融资?其优缺点分别是什么?

16、什么是新公共管理理论?其对我国政府投资有何借鉴意义?

17、简述政府投资评价的特点。

18、简述投资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主要体系。

19、企业作为投资主体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20、企业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21、什么是土地出让的“招、拍、挂”方式?在中国土地改革过程中其有什么重要意义?

22、企业投资风险的估量方法主要有哪些?

23、企业投资风险的处置方法主要有哪些?

24、简述企业成本核算的主要方法。

25、如何理解人力资本的含义?它与物质资本有何区别?

26、现代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五、综合运用题(30分)

大学透视学考试资料[管理资料]

大学透视学考试资料[管理资料] 一( 判断正误(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1(一点透视又称为成角透视图。( ) 2(1525年丢勒的著作《圆规和直尺测量法》出版,提出一种分格画法,试图以平行透视正方形网格作精确的余角透视图。( ) 3(正常视域是由目点引出的视角约为30度的圆锥形空间。( ) 4(著名壁画《最后的晚餐》运用的是平行透视线条汇聚的特点,将观者的视线引向主人公耶稣的头部。( ) 5(透视学著作第一本出版物于1505年在法国巴黎出版,作者是牧师让.佩雷林。而此前的 透视论著均为手抄本。( ) 6(著名壁画《最后的晚餐》运用的是平行透视线条汇聚的特点,将观者的视线引向主人公 耶稣的头部。( ) 7(轴测图即透视图。( ) 8(透视分为三种,其中消逝透视是使观者识别画面空间距离最有效的表现手法。( ) 9(15世纪末,意大利画家达芬奇阅读了13世纪波兰学者维太罗的透视学著作,以及弗朗西斯卡的《绘画论》和阿尔贝蒂的《绘画透视学》。( ) 10(一点透视又称为平行透视。( ) 11(采用透视的方法绘图,画面的景物具有近小远大,近实远虚的特点。( )

12(15世纪末,意大利画家达芬奇阅读了13世纪波兰学者维太罗的透视学著作,以及弗 朗西斯卡的《绘画论》和阿尔贝蒂的《绘画透视学》。( ) 13(传统中国画采用的透视方法按照现在科学的透视方法来衡量是完全准确的。( ) 14(视点是投影中心,眼睛的位置。( ) 15(平行透视中,景物空间的方形景物中平行于透视画面的主体原线与面,在透视画面上发 生透视方向的改变。( ) 16(透视是一种视觉现象。( ) 17(一点透视(平行透视)在表现画面空间的活泼和灵活方面是比二点透视(余角透视)更 好的表现手法。( ) 18(沈括提出中国山水画因其视点、位置的变化而产生了“高远、深远、平远”的三种透视 变化构图特点。( ) 19(中国山水画的透视多为近视距。( ) 20(透视是在平面上的中心投影或平面上的圆锥形投影。( ) 21(中国山水画的透视多为远视距。( ) 22(在我国明代出版了中国第一本透视书。( ) 五(填空题。 1. 15世纪末意大利画家______________阅读了13世纪波兰学者维太罗的透视学著作,以 及弗郎西斯卡的《绘画透视学》和阿尔贝蒂的______________,写了不少关于透视学、

遗传学考试复习题库

遗传学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 (W)存在时,则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现有基因型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 A.4种,9:3:3:1 B.2种,13:3 C.3种,12:3:1 D.3种,10:3:3 2、某种生物核酸中的碱基组成是嘌呤碱基占52%,嘧啶碱基占48%。此生物不可能是() A.烟草 B.小麦C.烟草花叶病毒D.噬菌体 3、对某生物进行测交实验得到4种表现型,数目比为58:60:56:61,则此生物的基因型不可能是(三对基因自由组合)() A.AaBbCC B.AABbCc C.aaBbCc D.AaBbCc 4、乳酸杆菌的遗传信息存在() A.细胞核中 B.细胞核和细胞质C.DNA和RNA D.DNA 5、一个随机交配的群体,某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19,则杂合子 Aa的频率是() A.0.1 B.0.6 C.0.9 D.0.18 6、下列在生物体体细胞增殖过程中肯定发生的变化是() A.染色体自由组合 B.纺锤体的形成 C.基因突变 D.DNA含量 7、下列①一④的叙述是() ①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染色体片段的交换属于染色体变异 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③基因型Dd的豌豆经减数分裂会产生雌雄各两种配子,雌雄配子比例为1:1 ④豌豆的灰种皮(G)与白种皮(g)植株相互授粉,它们的种子全部为灰种皮

A.一种正确B.二种正确C.三种正确D.都正确8、科学工作者分离得到了某生物的基因A,将其解离成两条单链,用其中一条与基因A的信使RNA杂交配对,结果如右图所示,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基因A来自真核生物或原核生物 B.1~7代表了基因A的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C.1和7位于基因结构中的非编码区 D.2、4、6属非编码序列 9、原核生物中多基因组成的基因表达和调控元件称为() A. 顺反子 B. 操纵子 C. 密码子 D. 基因组 10、随着杂交时代的推移,杂种群体狭义遗传力的数值应该是:() A. 加大 B. 不变 C. 减小 D. 下降为零 11、加入两个突变的噬菌体都不能在E.coliK菌株上,但是它们同时感染一个E.coliK时,可以生长,那么这两个突变体是:() A. 互补 B. 突变在同一基因内 C. 突变在不同基因内 D. A与C正确 12、在真核生物的转录起始点上游约25bp左右的区域有一段保守序列,可能与RNA酶的正确定位结合及转录起始有关,这段序列是:() A. CAAT box B. Enhancer C. TATA box D. Promoter 13、表兄妹结婚所生子女的近交系数是:() A. 1/4 B. 1/8 C. 1/16 D. 1/32 14、以下关于F因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哪个?() A. F+通过性伞毛与F-结合,传递F因子; B. F-得到F因子变成F+,F+失去F因子变成F-; C. F因子在F+细胞内以两种形式存在,游离于细胞质中或整合在细菌染色体上; D. F+和F-杂交通常指转移F因子,染色体上基因转移的频率很小,不到10-6。 15、关于RNA转录合成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有:() A. 转录过程RNA聚合酶需要引物; B. 转录时只有一股DNA链作为合成RNA的模板; C. RNA链的伸长方向是5,—3,; D. 所以RNA聚合酶都不能特异性地识别promoter。 16、下列哪一个有关DNA突变修复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A. DNA修复机制有时也会引起突变; B. 在细胞生长的任何时期都可以探测到DNA突变,并加以修复; C. 很多DNA修复机制都可以在将受损的DNA切除,再以其完好的互补

遗传学重点复习内容

请认真复习以下内容: 回复突变 剂量补偿效应 冈崎片段 C值悖论 微卫星DNA 同源染色体 内含子 转化 转导 中心法则 外显子 隔裂基因 复等位基因 伴性遗传 F因子 F'因子 近亲繁殖与杂种优势 转座因子(跳跃基因) (了解专座的发现,经典案例) 细胞质遗传 核外遗传 母性影响 (了解持久母体影响:田螺的遗传)基因工程 共显性 假显性 不完全连锁 完全连锁 基因突变 位置效应 移码突变 重组DNA技术 平衡致死品系 连锁群性导 图距 常染色质 异染色质 世代交替 上位效应 阈性状 遗传漂变 孟德尔群体 适合度 瓶颈效应 生物信息学 连锁图谱 遗传学的分支学科 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的异同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 DNA复制的方式与基本规律 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和间接证据 复等位基因 ABO血型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三点测交法 三点测交法的优势 两点测交法 染色体畸变的种类 基因突变产生的原因 Hardy-Weinberg定律 区别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并发系数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 减数分裂 遗传三大定律 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类型 环境因子决定性别的类型 果蝇、蜜蜂、鳄鱼、青蛙、后螠的性别决定方式 系谱图常用符号P65 几种遗传学分析图谱的作图 经典的人类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21三体、多指等) 课后计算习题 遗传学的各种经典案例(需要了解!) Ps:祝大家考试顺利!羊年快乐

回复突变 回复突变(reverse mutation): 突变体(mutant)经过第二次突变又完全地或部分地恢复为原来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完全恢复是由于突变的碱基顺序经第二次突变后又变为原来的碱基顺序,故亦称真正的回复突变.部分恢复是由于第二次突变发生在另一部位上,其结果是部分恢复原来的表现型。亦称为第二位点突变(second site mutation)或基因内校正(intragenic suppression)。 突变基因再次发生突变又恢复原来的基因,这类突变称为回复突变。但单是表现型变得和原来一样,并不一定被称为回复突变。与这种回复突变相对应,最初的那种突变被称作正向突变。就一个基因而言,回复突变率通常要比正向突变率低,有的突变基因完全不发生回复突变,这样的基因认为是由于原来的基因发生缺失造成的。 由于它的表现型效应被基因组第2位点的突变抑制,所以回复突变又称抑制突变。 剂量补偿效应 剂量补偿效应,英文名是 dosage compensation 。使细胞核中具有两份或两份以上基因的个体和只有一份基因的个体出现相同表型的遗传效应。一个细胞核中某一基因的数目称为基因剂量。在以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动物中,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剂量并无差别,因为雌雄两性动物的常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相同。但是对于性染色体来讲,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雌性个体的每一体细胞中有两条X染色体,所以在X染色体上的基因剂量有两份,而雄性个体只有一条 X染色体,基因剂量只有一份。 C值悖论编辑 在每一种生物中其单倍体基因组的DNA总量是特异的,被称为C值(C-Value)。 DNA的长度是根据碱基对的多少推算出来的。各门生物存在着一个C值范围,在每一门中随着生物复杂性的增加,其基因组大小的最低程度也随之增加 微卫星DNA 重复单位序列最短,只有2~6bp,串联成簇,长度50~100bp,又称为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 STR)。广泛分布于基因组中。其中富含A-T碱基对,是在研究DNA多态性标记过程中发现的。1981年Miesfeld等首次发现微卫星DNA,其重复单位长度一般为1~6个核苷酸,双核苷酸重复单位常为(CA)n和(TG)n。同源染色体 是在二倍体生物细胞中,形态、结构基本相同的染色体,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参考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中彼此联会(若是三倍体及其他奇数倍体生物细胞,联会时会发生紊乱),最后分开到不同的生殖细胞(即精子、卵细胞)的一对染色体,在这一对染色体中一个来自母方,另一个来自父方

地图学考试资料简整

考试题型:判断(10′)、选择(30′)、填空(20′)、简答(30′)、计算(10′) 第一章导论 1.地图的定义 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星球)上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经济现象,通过制图综合所形成的信息,运用地图语言——符号系统缩绘到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1)地图的基本特性 1、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建立的图形——有特殊的数学法则产生的可量测性 数学法则:地图投影、地图比例尺、地图定向等 地图投影的任务是掌握误差的性质、分布和大小。 2、地图是通过地图语言——系统符号表示的图形 地图语言:地图符号和地图注记 地图表现的客体主要是地球。地球上具有数量极其庞大的,包括自然与社会经济现象的地理信息。只有透过完整的符号系统,才能准确的表达这种现象。 3、地图是经过科学概括的图形 4、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 2. 地图的构成要素 1)图形要素(地图符号、注记)2)数学要素(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3)辅助要素(图名、图例、地图编号,编制和出版地图的单位、时间,主要编图过程及参数)4)补充说明(地图、统计图表、剖面图、照片、文字) 3. 地图的基本功能 (一)地图信息的载负与传递功能(二)地图模拟功能 (三)地图认知功能 (1)可以组成整体、全局的概念,也就是确立地理信息明确的空间位置。 (2)获得物体所具有的定性及定量特征。 (3)建立地物与地物或现象与现象间的空间关系(4)易于建立正确的空间图像。 第二章地图的数学基础 基础 1.地球物理表面: 当海洋静止时,自由水面与该面上各点的重力方向(铅垂线)成正交,这个面叫水准面。在众多的水准面中,有一个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相重合,并假想其穿过大陆、岛屿形成一个闭合曲面,这就是大地水准面。它所包围的形体称为大地体。大地水准面包围的球体,叫大地球体,它是对地球形体的一级逼近。 3.地球体的数学表面——地球椭球表面,它是一个规则的数学表面,是对地球形体的二次综合,用于测量计算的基准面。地球椭球体是地球形体的二级逼近。 将地球椭球体摆到与大地水准面最贴近的位置上——地球椭球体定位——对地球形体的三级逼近。 这种局部定位的地球椭球体,称为参考椭球体 一、地理坐标——用经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的球面坐标。 ①天文经纬度②大地经纬度③地心经纬度 天文经纬度:表示实际地面点在大地水准面上的位置,用天文经度和天文纬度表示。 大地经纬度:表示地面点在参考椭球面上的位置,用大地经度l 、大地纬度 和大地高h

透视学考试重点

透视学考试重点 透视学 1、简述平行透视在绘画上的运用。 荷兰霍贝玛的<林间小道> 将观者视线顺引导深处,产生画面的深度距离感适 合表现长廊隧道公路铁路 意大利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突出中心人物形成一种稳静的气氛起到截止视 线下行的作用(基督的冷静与十二门徒三人一组一字排开的对称构图形成静与动的对比制约(全开放的艺术处理方法,使观者身临其境( 意大利拉斐尔的,雅典学院,中心人物不大但平行透视的构图方法对称的高 大的建筑直角边线直指画幅中心因此牵引掌握了视线使主要形象得以突出一道拱门形成了很深的透视感( 2、简述变线的种类及各类变线的透视消失方向。 答:变线分两大类: 1)、和基面平行的水平变线,灭点在视平线上。其中,和画面垂直的直角线消失于心点;和画面成其他角度的成角线消失于心点以外的余点、距点上。 2)、和基面成一定角度的倾斜变线,不论与画面成多大角度,他们的灭点都在视平线以外。其中,和画面、基面成近低远高角度的直线消失到视平线以上的天点;和画面成近高远低角度的直线消失到视平线以下的地点。 3、原线的种类与透视特征有哪些? 答:原线是指与画面保持平行关系的直线,无论怎样延伸也不会和画面相交, 同类线彼此也不会聚拢、消失。原线包括平行于基面、平行于画面的水平线,垂直于基面、平行于画面的垂直线,倾斜于基面、平行于画面的斜线三大类。原线不产生消失现象,无灭点。 4、简述远近视距的构图效果。

答:视距决定、制约着60度正常视域圈内的画幅,保证表现透视空间的最近、最大合理容量。视距短画面容量小,视距长画面容量大。 5、简述中国山水画和西洋风景画在透视手法上的差异。答:中国山水画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手法,画面视觉空间不受限制。具有时空跨度自由、表现幅度随意的特点,画面容量大。西洋风景画采用焦点透视的构图手法,画面视觉空间受限制。时空容量、表现幅度有严格的限制,画面容量小。 6、平行透视特点: 1)立方体的前后两个面与画面平行,底面、顶面与基面平行。 2)所有向远处消失的立方体各边线都集中到视平线上的心点消失。 3)平行透视指视者在视域60度角之内所表现的画面中只有一个消失点(心点) 4)平行透视画面中大多数线条是平行、垂直线,比较稳定、平衡,适合于表现庄重、宏大的场面。 7、成角透视的画面特点: 成角透视所表现的空间和物体,都是与画面有一定角度的立方体。画面上的立方体空间感较强,画面中主要有左右两个方向的消失点,大多数与底面平行的线条都消失于这两个点。使画面产生强烈的不稳定感,同时也具有灵活多变的特性。在实践运用中往往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画法,表现娱乐、欢快的场面。 8、倾斜线的消失特点: 1)、平行透视中的倾斜线为变线时,表现为近高远低或近低远高两种状态。 2)、平行透视中的倾斜线为原线时,保持原状。 3)、斜面上的变线消失到外面的消失点上。 9、倾斜透视的画面特点: 倾斜透视的画面,具有强烈的不稳定感,相对于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画面视觉冲击力更强,给观者的震撼力更大。倾斜透视展现了不同于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

医学遗传学复习思考题(详细答案)

医学遗传学复习思考题 1、医学遗传学的概念是什么? 是遗传学基本理论与医学紧密结合的一个学科,是以人体的各种病理性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人类遗传病的发生、发展、遗传方式、转归、诊断及预防治疗措施的一门学科。 2、什么是遗传病?遗传病与先天性疾病、家族性疾病的关系如何?狭义遗传病:由于配子或受精卵的遗传物质发生结构或功能的改变,导致所发育成的个体产生的疾病。 广义遗传病:由于遗传因素而罹患的疾病。包括生殖细胞和体细胞遗传物质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先天性遗传病不全是遗传病;遗传病不一定具有先天性。 家族性遗传病不完全是遗传病;遗传病不一定具有家族性。 3、确定某种疾病是否有遗传因素参与的方法主要有哪些?如何进行确定? 1. 群体筛选法 情缘关系越近,同病率越高——有遗传因素参与 2. 双生子法 同卵双生与异卵双生的同病率差异大——有遗传因素参与 3.种族差异比较 同一居住地不同种族之间发病率有明显差异——有遗传因素参与 4.伴随性状分析 某一疾病经常伴随另一种已经确定由遗传决定的性状或疾病出现— —有遗传因素参与4、赖昂假说有哪些基本内容?

①女性有两条X 染色体,其中一条有转录活性,另一条无转录活性,在间期细胞核中螺旋化呈异固缩状态。 ②失活发生在受精后的第十六天(细胞增殖到5000-6000,植入子宫壁时) ③失活的X染色体是随机的和恒定的。 ④计量补偿,X染色质数=X染色体数一1 5、性染色质的数目与性染色体数目的关系如何?X染色质数二X染色体数一1 Y染色质数二Y染色体数 6、什么是减数分裂?减数分裂各时期各有何主要特点? 减数分裂:真核生物配子形成过程中,DNA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数目由二倍体减少到单倍体的现象。 减数分裂I 前期I 细线期: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呈细线状。偶线期: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粗线期:染色体变短变粗,非姐妹染色体见发生交叉。双线期:联会复合体解体,交叉端化。 终变期:四分体更短更粗,交叉数目减少,核膜、核仁消失。中期I :四分体排列在赤道面上,纺锤体形成。 后期I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各二分体移至两级后解旋、伸展,核膜重新形成。减数分裂II 前期II :二分体凝缩,核膜消失。中期II :二分体排列在赤道面上后期II :染色单体被纺锤丝拉向两级。 末期II :染色单体到达两级后解旋伸展,分别形成细胞核,细胞一分为二。

遗传学复习考试思考题重点汇总及答案

1、医学遗传学概念 答:是研究人类疾病与遗传关系的一门学科,是人类遗传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2、遗传病的概念与特点 答:概念:人体生殖细胞(精子或卵子)或受精卵细胞,其遗传物质发生异常改变后所导致的疾病叫遗传病。 特点:遗传性,遗传物质的改变发生在生殖细胞或受精卵细胞中,包括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终生性,先天性,家族性。 3、等位基因、修饰基因 答: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 修饰基因:即次要基因,是指位于主要基因所在的基因环境中,对主要基因的表达起调控作用的基因,分为加强基因和减弱基因。 4、单基因遗传病分哪五种?分类依据? 答:根据致病基因的性质(显性或隐性)和位置(在染色体上的),将单基因遗传病分为 5 种遗传方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X连锁隐性遗传病,X连锁显性 遗传病,Y 连锁遗传病。 5、什么是系谱分析?什么是系谱? 答:指系谱绘好后,依据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特点,对该系谱进行观察、分析和诊断遗传方式,进而预测发病风险,这种分析技术或方法称为系谱分析。 6、为什么AD病多为杂合子? 答: 1 遗传:患者双亲均为患者的可能性很小,所以生出纯合子的概率就很小 2 突变:一个位点发生突变的概率很小,两个位点都突变的概率更小 7、AD病分为哪六种?其分类依据?试举例。 答:①完全显性遗传:杂合子(Aa)表现型与患病纯合子(AA)完全一样。例: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短指 ②不完全显性遗传:杂合子(Aa)表现型介与患病纯合子(AA)和正常纯合子(aa) 之间。例: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侏儒) ③共显性遗传:一对等位基因之间,无显性和隐性的区别,在杂合子时,两种基因的 作用都表现出来。例:人类ABO血型,MN血型和组织相容性抗原 ④条件显性遗传:杂合子在不同条件下,表型反应不同,可能显性(发病),也可隐性(不发病),这种遗传方式叫显性遗传,这种遗传现象叫不完全外显或外显不全。例:多指(趾) ⑤延迟显性遗传: 基因型为杂合子的个体在出生时并不发病,一定年龄后开始发病。 例:遗传性小脑性运动共济失调综合征,遗传性舞蹈病 ⑥从(伴)性显性遗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由于性别差异而出现男女分布比例或基因表达程度上的差异。例:遗传性斑秃 8、试述不完全显性遗传和不完全外显的异同。 相同点:1、都属于AD,具有AD的共同特点; 2 、患者主要为杂合子; 不同点:1、不完全显性遗传是一种遗产方式; 不完全外显是一种遗传现像; 2 、不完全显性遗传中杂合子全部都发病,但病情轻于患病纯合子; 不完全外显中杂合子部分发病,只要发病,病情与患病纯合子一样; 9、试述AR病的特点 答:1、患者多为Aa 婚配所出生的子女,患者的正常同胞中2/3 为携带者; 2 、病的发病率虽不高,但携带者却有相当数量;

地图学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1、地图的基本特征: 答:1、地理信息的载体;2、数学法则的结构;3、有目的的图形概括;4、符号系统的运用。 2、我国地图学家把地图学分为哪几个分支学科组成: 答:我国地图学家把地图学分为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与应用地图学三个分支学科组成。 3、结合所学的地图知识,谈谈地图的功能有哪些: 答:认识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载负与传递功能。 4、测制地图有哪些方法: 答:实测成图,编绘成图。 5、简述地图的构成要素及其作用: 答: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及(补充说明)。 6、地图学与GIS的关系: 答:GIS就是地理学、测量学、地图学、遥感等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地图学时基础,GIS就是对地理信息的采集、分析、储存等综合的学科。 7、如何而判定正轴切圆锥投影的投影性质: 8、我国现行的基本比例尺的地图采用什么投影?各有什么特征: 9、地图投影会产生什么变形,如何表示她们: 答:①等角投影:投影后角度保持不变 ;②等面积投影:投影后面积保持不变 ;③任意投影:角度与面积都有变形,其中一种特殊投影就是等距离投影。可以通过等变形线与变形椭圆来表示。 10、方位投影有何特点,适合何种区域制图: 答:方位投影的特点就是:在投影平面上,有投影中心(平面与球面相切的切点,或平面与球面相割的割线的圆心)向各方向的方位角与实地相等,其等变形线就是以投影中心为圆心的同心圆。因此,这种投影合适作区域轮廓大致为圆形的地图。

11、如何理解地图投影对地图比例尺的影响: 12、投影按变形性质分为哪几类,有何特点: 答:等角投影,等积、任意 13、地图比例尺通常表现为哪几种形式: 答:数字式、文字式、图解式、比例尺 14、地图投影变形表现在那几个方面;为什么说长度变形就是主要的变形: 答:1地图投影变形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长度(距离)变形,角度(形状)变形与面积变形。 2答:因为在地图投影中,一般就是借助对变形椭圆与微分圆的比较去解释各种变形的特征的。而当微分圆主方向的长度变形已经确定,则变形椭圆的大小与形状可显示该圆的各种变形特征,如任意方向长度比μ=R′/R= 最大角度变形公式 ,面积比P=A〃B,,其中A、B为主方向长度比,总上所述,成都变形可以反映出各种变形的主要特征,就是衡量地图投影变形的主要变形。 15、O 16、何谓变形椭圆,研究变形椭圆有何意义:P50 17、地图投影选择的主要依据就是:P65 答:制图区域的范围、形状与地理位置、制图比例尺、地图的内容、出版方式。 18、说明圆锥投影的变形分布规律与适宜制图的区域范围:P73 19、为什么我国编制世界地图常采用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 答:该投影就是属于面积变形不大的任意投影,从整体构图上有较好的球形感。 陆地部分变形分布比较均匀,其轮廓形状比较接近真实,并配置在较为合适的位置,完整的表现了太平洋及沿岸国家,突出了我国与太平洋各国之间的联系20、简述墨卡托投影的性质与用途: 答:(1)就是等角圆柱投影;(2)在等角圆柱投影中,球面上微分圆投影后的图形保持圆形,即一点的长度比向任何方向均相等;(3)投影后经线与纬线正交,且所有经线相互平行,所有纬线相互平行;(4)具有等角航线的重要特征(5)沿赤道向两

《遗传学》期末考试题(A卷)-2006无答案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2006学年第一学期 考试科目:遗传学 考试类型:(闭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学号姓名年级专业 题号一二三总分 得分 评阅人 (注意事项:试题共6面。答案请写在答卷纸上,不要写在试卷上。答卷纸上要写上姓名和班级。要求保持卷面整洁。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选择题(共45题,每题1分,共45分;选择答案可以多个) 1 遗传学(Genetics)是研究的科学: A 生物遗传 B 变异 C 生殖发育 D 新陈代谢 2 Mendel 1866年首次提出: A 分离规律 B 独立分配规律 C 连锁遗传规律 D 获得性状遗传规律 3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式是于1953年提出的: A Watson(美国)和Crick(英国) B Mendel C Morgan D Johannsen 4植物细胞的组成是: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细胞核 5 原核细胞(prokaryotic cell)含有: A 核物质 B 核膜 C 核糖体 C 诸如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 6 以下哪些生物是原核生物? A 细菌 B 蓝藻 C SAS病毒 D 禽流感病毒 7 染色质是: A 细胞处于分裂间期一种形态 B 核内由于碱性染料而染色较深的、纤细的网状物 C 细胞处于分裂时而卷缩形成具一定形态结构的物质 D 细胞内可染色的物质 8 染色体一般含有: A 一个着丝粒 B 2个被着丝粒分开的臂 C 端粒 D 核仁 9 同源染色体(homologous chromosome)是指: A 形态和结构相似的一对染色体 B 来源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C 其中之一来自父本, 之二来自母本的一对染色体 D 形态和结构不同的一对染色体

最新地图学考试题(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 ?地图: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星体)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4?电子地图:是指在计算机环境中制作和使用的,是由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构 成的能够动态显示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及实时处理的数字图像。 5 ?地图学:研究地理信息的表达、处理和传输的理论和方法,以地理信息可视 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 二、填空题 1 ?地图的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 2 ?按内容可将地图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大类。 3?普通地图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两种类型。 4 ?地图的基本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认知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负载和传递功能。 5 ?专题地图上的地理要素分为地理基础要素和主题要素。 6?普通地图上的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水系、地貌、土质植被。 7?普通地图上人社会文要素包括居民点、交通网和境界线。 8?现代地图学体系应包括以下三个分支: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应用地图学。 9 ?地图学研究地理信息的表达、处理和传输的理论和方法,以地理信息可视__________ 为核心,探讨地图的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 10. 控制点分为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前者又分为天文点和三角点。 三、简答题 1. 简述地图的定义及其基本特性。 答: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 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地图的基本特性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2 )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3)使用地图语言,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 2. 什么叫做地图?地图的功能有哪些? 答: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地图的功能有:认识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载负和传递功能。 3. 简述电子地图的基本特点 答:(1)交互性;(2)无缝;(3)动态载负量调整(4)多维化;(5)信息丰富;(6)共享性(7)计算、统计和分析功能; 4. 简述地图学的现代特征。 答:(1)地图学已跨界于几个科学部门 (2)横断科学为地图制图学的理论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3)地图制图学在生产、研究与应用上的计量化 (4)计算机技术拓宽了地图制图学的领域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 ?地图分幅:指用图廓线分割制图区域,其图廓圈定的范围成为单独图幅。

协和医学遗传学基础考试总结(个人整理)

1.医学遗传学(Medical Genetics):是遗传学与医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研究人类病理性状的遗传规 律和物质基础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为人类遗传病,研究遗传病发生机理、传递方式、诊断、治疗、预后、再发风险和预防方法,从而控制遗传病在一个家庭中的再发,降低它在人群中的危害,提高人口素质。 2.遗传病(inherited disease):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的人类疾病 3.基因(Gene):是位于染色体上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4.基因型(Genotype):个体一定基因位点上等位基因的组成 5.表现型(phenotype):一定基因型的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机能、行为和生化等表现 6.遗传病的分类: 根据在疾病形成过程中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所起作用的大小,将人类疾病分为四大类: 1.遗传因素决定发病,看不到特定环境因素的作用,如短指(趾) 2.基本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但需要一定的环境因素诱发,如苯丙酮尿症等 3.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都起作用 4.基本上是环境因素决定发病,与遗传因素无关。 7.遗传病的特征: (1)家族聚集性:遗传病往往表现为家族聚集性,但家族聚集的疾病并非都为遗传病,如坏血病等。 (2)先天性:遗传病多数为先天性疾病,但先天疾病并非都为遗传病,如由于母亲感染风疹病毒引起的胎儿白内障。 (3)遗传物质突变。 (4)垂直传递。 (5)终生性。 细胞分裂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开始,到下次细胞分裂结束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叫做一个细胞分裂周期,一个细胞分裂周期所需要的时间叫做细胞周期时间。细胞周期可分为间期和有丝分裂期。 突变Mutation致病突变Disease-causing mutation Exon外显子Intron内含子 核型:一个体细胞中全部染色体系统排列所构成的图像 核型分析:将一个细胞的全部染色体按照染色体的大小、着丝粒位置及其他特征配对、排列,以确认其是否具有正常的核型组成的过程。 染色体组(chromosome set):人类等二倍体生物的每一个正常的精子或卵子的全部染色体。 亚二倍体(hypodiploid): 染色体数目少于二倍体数。缺失一条染色体的那对染色体将构成单体型(monosomy)。典型病例为45,X的女性性腺发育不全(Turner综合征)。 相互易位(平衡易位)(reciprocal translocation):两条染色体发生断裂后形成的两个断片,相互交换连接而形成两条衍生的染色体。 罗伯逊易位(robertsonian translocation):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着丝粒处发生断裂,在着丝粒处重接,也称着丝粒融合(centric fusion)。 1. 三倍体形成的原因? 1)双雄受精(dindry):受精时同时有两个精子入卵受精,可形成69,XXX;69,XXY;69XYY。 2)双雌受精(digyny):卵子发生第二次减数分裂时,次级卵母细胞由于某种原因,其第二极体的那一染色体组没有排出卵外,而仍留在卵内这样的与一个正常的精子受精后,即可形成核型为69,XXX或69,XXY 的受精卵。 2. 四倍体形成的原因? 1)核内复制(endoreduplication): 在一次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不是复制一次,而是复制两次。每个染色体形成4条,染色体两两平行排列在一起,经过正常的分裂中期、后期和末期后,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均为四倍体细胞。 核内复制与四倍体形成是癌细胞较常见的染色体异常特征之一。 2)核内有丝分裂(endomitosis): 是在进行细胞分裂时,染色体正常地复制一次,但至分裂中期时,核膜仍未破裂、消失,也无纺锤丝

遗传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遗传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通常认为遗传学诞生于(C)年。 A 1859 B 1865 C 1900 D 1910 2、水稻体细胞2n=24条染色体,有丝分裂结果,子细胞染色体数为(C)。 A、6条 B、12条 C、 24条 D、 48条 3、公认遗传学的奠基人是( C): A J·Lamarck B T·H·Morgan C G·J·Mendel D C·R·Darwin 4、染色体存在于植物细胞的( B)。 A内质网中 B细胞核中 C核糖体中 D叶绿体中 5、一个合子有两对同源染色体A和A'及B和B',在它的生长期间,你预料在体细胞中是下面的哪种组合( A ): A AA'BB' B AABB' C AA'BB D A'A'B'B' 6、蚕豆正常体细胞内有6 对染色体, 其胚乳中染色体数目为 ( D )条。 A、3 B、6 C、 12 D、18 7、一个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四个大孢子,最后形成( A)个雌配子。 A、1 B、2 C、3 D、4 8、一个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四个小孢子,最后形成( A )个雄配子. A、8 B、6 C、4 D、2 9.由等位基因A-a组成的遗传平衡群体,A基因频率为0.8,那么Aa基因型频率为( C ) A、0.8 B、0.64 C、0.32 D、0.16 10、AaBb的个体,减数分裂后,产生的配子组合是( C )。 A、 Aa AA aa Bb BB bb B、 A a B b C 、 AB Ab aB ab D、 Aa Ab aB Bb 11、分离定律证明, 杂种F1形成配子时, 成对的基因( B )。 A、分离, 进入同一配子 B、分离, 进入不同一配子 C、不分离, 进入同一配子 D、不分离, 进入不同一配子 12、Aabb与AaBb杂交产生A_B_类型子代的比率为( D ) A、9/16 B、7/8 C、5/8 D、3/8 13、豌豆红花基因(R)对白花基因(r)是不完全显性,另一对与之独立的高杆(T)对矮杆(t)是完全显性,RrTt的个体自交后代会产生( B ) A.1/8高杆,开粉红色花 B.1/8矮杆,开粉红花 C.3/16矮杆,开白花 D.3/16矮杆,开红花 14、有一豌豆杂交:绿子叶×黄子叶→F1全部黄子叶→F2 3黄子叶:1绿子叶。那么F2中能真实遗传(即纯合体)的黄子叶的比率是( D )。 A、3/4 B、2/3 C、1/3 D、1/4 15、杂种AaBbCc自交,如所有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且无连锁关系,基因显性作用完全,则自交后代与亲代杂种表现型不同的比例是(C ): A、1/8 B、25% C、37/64 D、27/256 16、在独立遗传下,杂种AaBbDdEe自交,后代中基因型全部纯合的个体占( C ): A、25% B、1/8 C、1/16 D、9/64 17、一个性状受多个基因共同影响, 称之( C )。 A、一因多效 B、一因一效 C、多因一效 D、累加效应 18、某一合子,有两对同源染色体A和a,B和b,它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应该是( C )。

最新地图学考试题(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地图: 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星体)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4.电子地图:是指在计算机环境中制作和使用的,是由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构成的能够动态显示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及实时处理的数字图像。 5.地图学:研究地理信息的表达、处理和传输的理论和方法,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 二、填空题 1.地图的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 2.按内容可将地图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大类。 3.普通地图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两种类型。 4.地图的基本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认知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负载和传递功能。 5.专题地图上的地理要素分为地理基础要素和主题要素。 6.普通地图上的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水系、地貌、土质植被。 7.普通地图上人社会文要素包括居民点、交通网和境界线。 8.现代地图学体系应包括以下三个分支: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应用地图学。 9.地图学研究地理信息的表达、处理和传输的理论和方法,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 10.控制点分为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前者又分为天文点和三角点。 三、简答题 1.简述地图的定义及其基本特性。 答: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 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地图的基本特性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2)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3)使用地图语言,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 2.什么叫做地图?地图的功能有哪些? 答: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地图的功能有:认识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载负和传递功能。 3.简述电子地图的基本特点 答:(1)交互性;(2)无缝;(3)动态载负量调整(4)多维化;(5)信息丰富;(6)共享性(7)计算、统计和分析功能; 4.简述地图学的现代特征。 答:(1)地图学已跨界于几个科学部门 (2)横断科学为地图制图学的理论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3)地图制图学在生产、研究与应用上的计量化 (4)计算机技术拓宽了地图制图学的领域 第二章

透视学 复习资料

1、15世纪,意大利画家皮耶罗.德拉.弗兰西斯卡继续发扬马萨乔的显示主义传统,他与1485年写的《绘画透视学》一书为系统地研究透视学奠定了科学基础。 2、散点透视是我国传统绘画中应用透视理论的一种提法 3、透视就是透过透明平面来观察景物,从而研究它们的形状的意思。 4、物体、画面、眼睛是构成透视图形的三个要素。 5、画者眼睛做在的位置叫做视点。 6、作画时假设竖在物体前面的透明平面,是构成透视图行比备的条件,叫做画面。 7、以灭点为圆心,以灭点到视点的距离为半径所作的圆与视平线的交点,叫做测点M 。 8、中心视线与画面垂直的交点,叫做视心。 9、不平行与画面的直线无限远的投影点,叫做灭点。在地平线以上的叫天点,在地平线以下的叫地点。 10、固定视点做能见到的空间范围,叫做视域,绘画上通常采用60度以内对此作画。 11、变线,凡是与画面不平行的直线均称变线,此种线段必定消失。 12、原线,凡是与画面平行的直线均称原线。此种线段在视圈内永不消失。 13、灭线,又称消失线,画面种景物变线与消失点连接的线段称灭线。 14、物体的透视特征:等高的物体近大远小;等宽的距离近宽远窄。构成透视图中的物体在一定的视距内,越远越模糊,越近越清楚。 15、、同远近的景物,距离视平线远时所见面积宽,反之所见面积窄,等高缩窄为一条直线。 16、、视向总体上可分为平视、仰视和俯视三种。 17、、凡在空间相互平行但不平行于画面的水平线段,看起来都愈远愈相互靠拢(呈射线状),到无穷远时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 18、从透视原理来讲,一幅画只能有一个视向。作透视图和作画之前都必须首先固定视点的位置和确定注视的方向,因为这是作画和作透视图的先决条件。 19、成角透视又叫余角透视,是由于物体与画面构成角度,所以形成了一条向左边消失的线,另一条向右边消失的线,还有第三种垂直向下和画面平行,没有形成消失点。我们习惯把成

遗传学考试资料

名词解释 染色体组:生物细胞内所有的一定大小,形态和数目的染色体。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同源染色体:在生物体中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异源染色体:在生物体中形态和结构不同的各对染色体。 染色体组型分析:对生物细胞核内全部染色体的形态特征所进行的分析。 联会: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过程。 胚乳直感:在3n胚乳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 果实直感:如果种皮或果皮组织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影响而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 纯合体:具有纯合基因的个体。 杂合体:具有杂合基因的个体。 单位性状:植物所表现的性状总体区分为各个单位作为研究对象,被区分开的每一个具体性状称为单性性状。 基因互作:由于不同对基因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交换值:指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有关基因的染色片段发生交换的频率。 完全连锁:在同一同源染色体的两个非等位基因间不发生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则这两个非等位基因总是联系在一起而遗传的现象。 结构基因:是指可编码RNA或蛋白质的一般DNA序列。 染色体组: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最低限度的一套染色体。 半保留复制:随DNA分子双螺旋完全拆开,就逐渐形成两个新DNA分子与原来的完全一样。 简并:一个氨基酸由一个以上的三联体密码所决定的现象。 基因突变:在染色体某一基因位点上内部发生了化学性质的变化与原来基因形成对性关系。复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基因位点上的各个等位基因在遗传学上称复等位基因。 自交不亲和性:是指自花授粉不结实,而株间授粉却结实的现象。 植物雄性不育:雄蕊发育正常,不能产生有正常功能的花粉,而雌蕊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 细胞质遗传: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 保持系:N(W)具有保持不育性在世代中稳定传递的能力。 不育系:曲于S(W)被N(W)所保持,从而在后代出现全部稳定不育个体。 恢复系:N(RR)和S(RR)具有恢复育性的能力。 固异缩:细胞分裂时, 核内染色质要凝缩成染色体结构,对碱性染料着色很深,一旦脱离分裂期, 染色体去凝集成松散状态, 此时染色着色力减弱。但是,有些染色体或其片段的凝缩周期与其它的不同,这种现象称为异固缩 填空 1)1900年孟德尔规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的诞生。2)建立在细胞染色体的基因理论之上的遗传学,称之经典遗传学。3)遗传学中研究基因化学本质及性状表达的内容称分子遗传学。4)通常认为遗传学诞生于1900年5)公认遗传学的奠基人是G·JMendel 。6)植物雄性不育的类型可分为:核不育型、质不育型、质核不育型。7)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变异、的科学。8).遗传学研究是以:微生物、植物、动物、人类、为对象,研究他们的遗传和变异。9)生物的体细胞的染色体个数是其性细胞的2倍,用2n和n表示。10)减数分裂过程中包括两次分裂:减数的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的第二次分裂。11)减数分裂前期可分为: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12)减数分裂后期I实现了2n 数目减半。13)减数分裂后期II着丝点分裂为二。14)遗传学研究的任务:阐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及表现规律、探索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及物质基础内在规律、进一步指导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育种实践。15)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表现最为明显。16)胚、胚乳和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