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设备线夹断裂事件分析
定位线夹断裂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定位线夹断裂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定位线夹是机械设备中十分重要的零部件,它用于固定电线或电缆的位置,以保证电线电缆的正常运行。
在使用过程中,定位线夹断裂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它会导致电线电缆的松动或断裂,影响整个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针对定位线夹断裂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解决这一问题。
一、断裂原因分析1.材料质量不达标定位线夹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如果选用的金属材料质量不达标,可能会导致定位线夹在使用过程中易断裂。
材料强度不足、韧性差等问题都会导致定位线夹断裂。
2.安装不当定位线夹在安装过程中,如果受到外力的过大冲击或者安装位置选择不当,都可能导致定位线夹出现断裂现象。
安装时未有考虑到受力方向、受力均匀度等因素,都会增加定位线夹的断裂风险。
3.负荷过大定位线夹所固定的电线或电缆,在使用过程中承受的负荷过大,会导致定位线夹本身出现断裂现象。
这可能是因为原设计不合理、无法承受所施加的负荷,或者是因为负荷超出了定位线夹所能承受的极限。
4.受腐蚀影响定位线夹在使用环境中受到腐蚀影响,例如潮湿环境、酸碱环境等都可能导致定位线夹材料的腐蚀,最终导致断裂。
二、解决方案1.选材优质要解决定位线夹断裂问题,就要从材料入手。
选择优质的金属材料,确保其强度和韧性达标,以提高定位线夹的抗断裂能力。
2.合理安装在安装定位线夹时,要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并且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正确的安装。
在安装的要注意安装位置的受力方向,确保受力均匀。
3.合理负荷在选用定位线夹时,要根据实际负荷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规格和尺寸。
对于超过其承受极限的负荷,则需要进行合理增加定位线夹数量,或者选择更大尺寸的定位线夹,以确保其能够承受所施加的负荷。
4.防腐处理对于定位线夹所处的环境,如潮湿、酸碱等环境,可以采取防腐处理措施,使用带有防腐涂层的定位线夹,以提高其抗腐蚀能力,延长使用寿命。
5.定期检查定期对定位线夹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更换或修理,以避免断裂导致的安全隐患。
浅谈一起配网设备线夹烧毁故障及解决措施

1 故障处理过程
某年的2月28日9时30分,10kV某线路过流Ⅰ段开展了动作 跳闸,并且重合成功。运行人员对于线路设施开展检查的时候 发现了10kV某线路1号塔的电缆头V相的铜铝设备线夹出现了断 裂,并且U、V相避雷器上面的引线被烧断。在15时53分获得调 度许可将安全措施做到位之后,对于铜铝设备线夹开展更换,同 时压接U、V相避雷器上面的引线,在16时36分恢复了供电。线 路在出现跳闸的时候是浓雾天气。在2月24日,对于开展红外测 温,温度是15.8℃。从现场的查看情况可以知道,铜铝设备线夹 的铜铝接触位置的断口有三分之二是平整的,有三分之一是烧蚀 的,因此推断可以知道,接口处置由于负荷太重引起金属的疲劳 断裂,因为断口的距离比较短,大致只有7cm,并且还存在浓雾 天气,所以造成了抢弧问题,断口存在烧蚀。结合对于现场的查 验可以知道,W相的瓷担存在烟熏的迹象,可以知道当时吹的是 南风,风把电弧吹向了U相,使得U、V两相之间出现了短路跳 闸 ,最后导致电弧烧断了U、V相避雷器上面的引线[1]。
3 其他常用设备线夹的优缺点
(1)钎焊平面接触类型的铜铝设备线夹。使用钎焊平面 接触类型的铜铝设备线夹可以非常好的改善以往铜铝设备线夹 极易产生断裂的情况。重点是因为该种设备线夹铜铝这两种材 料是平面接触类型的连接,平面接触可以非常好的改善以往铜 铝设备线夹的应力汇集问题,不会产生断裂。钎焊平面接触类 型的铜铝设备线夹两种材料是平面接触形式的连接方式,接触 面跟以往铜铝设备线夹相比增加了非常多,所以导电性能更为 优良。装设注意问题:采取钎焊平面接触类型的铜铝设备线夹 需要注意不可以施加应力,如果该线夹或者是线耳出现了弯曲 将会使得铜铝接触位置产生分离。
(3)将负荷接入管理工作开展到位,避免线路设备出现 重过载运行。
500kVXX甲线光缆线夹断裂故障分析

500kVXX甲线光缆线夹断裂故障分析0 引言低温凝冻天气会造成输电线路覆冰,导致导地线受力增加,脱冰时会造成导地线舞动,对金具的作用力会相应增大,如若所使用金具未达到标准,会造成金具受损,严重时会引起导地线掉落,造成线路故障,影响供电可靠性。
本文通过对一起500kV线路光缆悬垂线夹在脱冰时断裂造成设备停运的案例进行分析,为覆冰区段金具的选型和运维提供参考。
1 500kVXX甲线光缆脱落事件概述2021年1月12日13:26 500kV某某变500kVXX甲线纵联差动保护动作跳闸,重合闸动作,重合不成功;2021年1月12日13:39 500kVXX甲线强送不成功。
巡视发现发现500kVXX甲线#173、#175、#176、#177塔左边光缆预绞式悬垂线夹断裂,光缆脱落至导线横担处,分析为#176-#177左边光缆掉落短接C相导线,导致线路强送不成功,光缆上还有少量覆冰,如图1所示:图1 500kVXX甲线#173塔光缆线夹断裂图2 光缆悬垂线夹断裂原因分析2.1 覆冰比值超过设计值导致受力超过设计值的可能性经查阅图纸,500kVXX甲线#168-#186段OPGW光缆单联悬垂线夹设计垂直破断强度为不小于89kN,500kVXX乙线#166-#185段右侧OPGW光缆与甲线为同一设计图纸且使用同一厂家生产的金具。
设备损坏情况如下:500kVXX甲线#173-#181左侧光缆出现不同程度破损与断裂,500kVXX乙线#169-#170、#173-#176左侧光缆、#181右侧光缆出现不同程度破损。
原设计的500kVXX乙线的设计基本风速均为27m/S,设计覆冰20mm(地线按增加5mm 覆冰验算杆塔强度),线路属重冰区,按设计气象条件,挑选高差角相对较大的500kVXX乙线#170-#178耐张段验算光缆下倾角,下倾角大小主要由相邻挂点高差及地线垂直荷载引起,经查阅资料可知 #175杆塔的前后侧下倾角之和最大为16.76°,根据单悬垂线夹下倾角校验原则(设计手册),两侧下倾角之和的一半小于线夹允许转向角即可,当下倾角之和的一半大于线夹允许转向角时可采用双悬垂线夹或允许悬垂角较大的线夹。
一起铜铝过渡设备线夹断裂事件分析

一起铜铝过渡设备线夹断裂事件分析【摘要】铜铝过渡型设备线夹在运行时较易在铜铝过渡连接处发生断裂事故。
而设备线夹发生断裂会造成较为严重的电网事故,甚至是大面积停电事故。
但在电力生产中,其往往因各种原因被忽视,造成了重大安全隐患。
本文以禹州市供电公司110KV鸿畅变电站110东表刀闸电压互感器侧铜铝过渡设备线夹在一次降雨过程中发生断裂,致使该铜铝过渡设备线夹处放电发红隐患为例。
分析并总结了设备线夹在选型及运行维护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铜铝过渡;设备线夹;断裂;预防措施一、前言铜铝直接连接会产生电化学反应,在潮湿的空气下铝材会迅速老化腐蚀,增大接触电阻,严重者甚至烧毁接头。
故在变电设备间铜的连接点均采用铜材料连接,铝的连接点均采用铝材料连接。
对铜铝接点之间要使用铜铝过渡型设备线夹连接。
因目前电力系统大量使用的是采用闪光焊、摩擦焊等技术焊接在一起的铜铝过渡型设备线夹,在运行时较易在铜铝过渡连接处发生断裂事故。
而设备线夹发生断裂会造成较为严重的电网事故,甚至是大面积停电事故,在电力生产中是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重大安全隐患。
110KV鸿畅变电站的设备线夹在运行中,巡视发现110东表刀闸电压互感器侧铜铝过渡设备线夹在一次降雨过程中发生断裂,致使该铜铝过渡设备线夹处放电发红隐患,给电网安全运行埋下安全隐患。
因此该起事件具有典型意义,本文将对其断裂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禹州市电网的现状提出几点改进意见。
二、事件经过2014年7月18日天气炎热,气温高达37度,傍晚乌云密布狂风暴雨侵袭了该变电站区域;21点钟左右,运行人员在巡视到110千伏东表设备时,发现连接鸿110东表刀闸B相与鸿110东表PT引流线的铜铝过渡设备线夹处有一个烟头大小的红点并伴有“吱吱”放电声。
用强光灯照射铜铝过渡设备线夹铜铝焊接处有明显的放电痕迹;用红外线测温仪测量该点温度41度。
这时运行人员立即汇报值班调度及有关领导;调度随即下令将该设备停止运行,转为检修状态。
五家渠变110kV岗五线母刀闸设备线夹断裂事故分析

五家渠变110kV岗五线母刀闸设备线夹断裂事故分析【摘要】110kV户外敞开式变电站的隔离开关一般都配置铜铝过渡线夹,日常运行维护中接线板也是巡视检查的重点;根据日常工作经验就铜铝过渡线夹出现断裂,给出了分析、判断和防范措施。
【关键词】隔离开关;铜铝过渡;电力金具;防范措施1 事故前五家渠变运行方式五家渠变电站110kVⅠ、Ⅱ母分列运行,110kV母联断路器热备用;1号主变1101、110kV岗五线1587在Ⅰ母运行,2号主变1102、110kV安五线1580在Ⅱ母运行。
2 事故经过2014年1月5日13:31时,110kV五家渠变岗五线1587跳闸(安宁渠远方备自投动作,跳开110kV五家渠变岗五线开关,合上110kV母联1150断路器)10kV3号电容器102R3跳闸(10kV3号电容器欠电压动作)运行人员检查站内设备,发现110kV岗五线母侧刀闸15871母线侧B相引线线夹断裂。
3 处理过程检修人员接到通知后赶到现场,经检查发现110kV岗五线母侧15871隔离开关B相靠近母线侧设备线夹铜铝过渡处断裂,接线座底部和支柱瓷瓶上部有放电痕迹。
线夹断裂后,引线甩动,造成A、B相间短路,造成A相接线座底部和支柱瓷瓶上部有放电灼伤痕迹。
事故照片如图所示:检修人员将断裂的线夹拆除,更换新的铜铝过渡线夹,并将接触面打磨后进行紧固。
然后对A、C相接线板进行检查,经检查全部正常。
对A、B相接线座及支柱瓷瓶放电部位进行检查,清扫,确认不影响设备绝缘水平。
进行全面检查无异常后,恢复送电。
4 原因分析4.1 现场情况调查分析(1)12月12日,检修人员对110kV岗五线母侧15871隔离开关进行测温,触头及设备线夹温度均正常,无烧伤、灼伤痕迹,因此,线夹原来不存在发热问题。
(2)经检查110kV岗五线15871隔离开关母线侧引线裕度不大,会使设备线夹受到斜向上的拉力。
线夹断裂处断面整齐,放电痕迹集中在两侧尖端。
且断面下沿有旧伤痕迹,说明该线夹原来就存在裂痕。
变压器出线套管线夹开裂事故分析与预防

变压器出线套管线夹开裂事故分析与预防21世纪电力电网的迅猛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增长的强效助推剂,而电力设备特别是主变压器设备的运行质量是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近几年浙江省主变压器套管线夹开裂事故频发,对电网的可靠性和设备运维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标签:变压器;出线套管线夹开裂;事故分析与预防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电力需求与日俱增,电网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主变压器及其附属设备质量问题造成的设备事故中,出线套管线夹开裂事故占据过半数比例。
据了解,主变设备出线套管线夹按材质又可分为铜铝过渡设备线夹和铝设备线夹,现有运行设备多采用铜管/铝管焊接端子板或整体铸造的方法加工。
然而,无论是采用焊接还是铸造的加工方法,管形结构和端子板之间的接合处始终是一个薄弱环节,此处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形成缺陷,在使用過程中容易产生失效,进而危及设备安全。
1宏观检查在近期发生的主变压器(以下简称“主变”)出线套管线夹事故中,我选取了三起典型的事故进行宏观检查。
一是某变电站一台500kV主变B相35kV侧出线套管线夹(1号线夹)裂纹的局部照片,如图1,裂纹贯穿整个横面,但未贯穿纵面,底部尚有部分相连。
该线夹系一体铸造而成,厂家提供为HPb59-1材质。
二是另一主变110kV套管线夹(2号线夹)裂纹宏观照片,如图2所示,裂纹由外壁延伸至内壁,已贯穿。
开裂处位于线夹的变截面部位,且贯穿整个部件。
这三起典型事故是同一主变发生的多起套管线夹碎裂事故中的其中两个失效线夹,如图3(3号线夹)和图4(4号线夹)所示,可见其断裂位置均位于线夹管型结构和端子板结合位置,且裂纹都沿45°方向贯穿壁厚。
综上,这三起典型线夹开裂位置均位于变截面、变弧处等应力集中处。
2变压器套管引出线及出线结构特点介绍①低压线圈导线(1)轴向出线后以一角度(避开夹件腹板下边沿)从线圈压板的豁口引出,沿线圈压板向变压器油箱侧水平布置,直到伸出线圈压板边沿第一距离后再向下方垂直布置到第二距离,最后向两边(a,x各走一边)水平布置到低压引线接线端子(4),与铜排(3)连接,再由铜排(3)引出到低压套管接线板(8)上。
一起主变高压抱箍线夹断裂现象的分析研究

一起主变高压抱箍线夹断裂现象的分析研究本文介绍了一起主变高压抱箍线夹贯穿性断裂的事件,通过金属成分检测分析该抱箍线夹为黄铜材质,并对材质不合要求的抱箍线夹进行更换,确保主变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标签:抱箍线夹,贯穿性断裂,金属成分检测1.背景近年来,随着长沙电网“630攻坚”和提升电网供电能力三年行动计划的持续开展,对供电安全可靠性要求逐步提高,对电力设备金属成分检测越来越重视。
电力设备金属成分组成是决定设备性能的主要因素,由于金属的选材不当或使用不当会造成材料的过早失效,严重的可能会发生重大事故。
通过对金属材料的成分进行分析,了解材料的成分,对产品质量进行监控,对于出现问题的产品进行分析,及时处理,消除设备运行隐患[1-2]。
2.现场异常现象长沙某35千伏变电站在巡视时检修人员发现#2主变高压侧抱箍线夹A、B 两相有明显裂纹现象,如图1所示。
进一步观察发现线夹裂纹从上至下完全贯通,裂纹非常明显,判断断裂线夹开裂纹部位位于抱耳与接线板连接位置,方向与接触导电杆所受应力方向一致,线夹断口较为一致,未见明显裂纹源,属典型的脆性断裂,断口处有台阶分布现象,属于典型的沿晶断裂。
3.分析处理将此抱箍线夹进行成分检测,检测结果如表1,主要成分为铜、锌,根据《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GB/T5231),此线夹材质为铅黄铜,而标准中规定铅黄铜中Pb含量最高为2.5%,此材料中铅含量超标58.4%。
Pb在铜锌合金中的固溶度很小,其主要存在于固熔体晶界处,晶界处的单质Pb硬度很低,具有很强的润滑和减磨作用,可使合金具有极高的切削性能,但是线夹中由于Pb含量超标,导致晶界弱化,致使合金的力学性能下降,在螺栓紧固力的作用下变得脆度大,易断裂。
黄铜材质中的Zn对线夹的应力腐蚀有加强作用。
应力腐蚀是指金属材料在特定介质中与拉应力的同时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破裂现象,应力腐蚀引起的部件失效往往无明显预兆而突然发生脆性断裂。
当Zn含量高于20%时,高Zn的α相及β相对应力腐蚀十分敏感,此断裂线夹中Zn含量到达36.38%,所以具有很强的应力腐蚀倾向。
一起220kV架空输电线路耐张线夹断裂故障原因分析

一起220kV架空输电线路耐张线夹断裂故障原因分析作者:林健枝周亚兵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4年第18期摘要:在架空输电线路工程建设中,导地线的接续属隐蔽工程,当施工工艺不良、施工质量监控不到位时,容易造成隐蔽缺陷,在日后设备运行过程中将可能出现严重的后果。
本文就一起220kV架空输电线路耐张线夹断裂故障进行原因分析,探讨相应预防措施。
关键词:架空输电线路;耐张线夹;断裂1 故障简要情况某年7月17日14:54时,清远220kV阳燕乙线两侧开关C相故障跳闸,重合不成功跳三相。
阳山站:主一纵联保护、主二纵联保护以及距离一段保护动作;燕河站:主一纵联保护、主二纵联保护动作。
15:46时燕河站对220kV阳燕乙线强送不成功,手合后加速保护动作。
经查线发现220kV阳燕乙线#4-#5塔之间C相双分裂导线中的下子导线断线,并确认C相子导线断线是由#4铁塔C相大号侧的耐张线夹断裂而造成的。
2 断裂导线材质试验分析2.1 光谱分析用芬兰α-2000A直读光谱仪对断裂导线钢芯进行成分分析,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断裂导线钢芯成分与标准规定的Q235A材质基本相符。
表1 断裂导线钢芯光谱成分分析元素 C Si Mn Cr Ni Al V Nb S Fe含量(wt%) 0.233 0.098 0.477 0.219 0.241 0.004 0.001 0.030 0.045 余量2.2 外观检查对断裂导线钢芯断口处进行变形测量,断口处有明显的缩颈现象,用游标卡尺测量断口处直径,经计算得出断面收缩率约为86%,说明材料塑性很好,满足标准规定的要求。
2.3 金相组织观察截取断口处一段导线钢芯,经镶嵌、磨样、抛光并用3%硝酸酒精腐蚀后,在德国Leica DMI 3000M型金相显微镜观察下金相组织观察结果表明,导线钢芯纵截面的不同部位组织均匀,均为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组织观察未见异常。
3 线路耐张线夹断裂原因分析220kV阳燕乙线#4铁塔C相断裂耐张线夹型号为NY-300/40,与阳燕乙线双分裂2×LGJ-300/40型导线配套,故障的耐张线夹运行两年即发生断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起设备线夹断裂事件分析
【摘要】铜铝过渡型设备线夹在运行时较易在铜铝过渡连接处发生断裂事故。
而设备线夹发生断裂会造成较为严重的电网事故,甚至是大面积停电事故。
但在电力生产中,其往往因各种原因被忽视,造成了重大安全隐患。
本文以吐鲁番电业局35千伏火车站变的35千伏楼火线出线穿墙套管处的铜铝过渡设备线夹在一次降雨过程中发生断裂,致使线路缺相运行的事故为例。
分析并总结了设备线夹在选型及运行维护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铜铝过渡;设备线夹;断裂;预防措施
1.前言
铜铝直接连接会产生电化学反应,在潮湿的空气下铝材会迅速老化腐蚀,增大接触电阻,严重者甚至烧毁接头。
故在变电设备间铜的连接点均采用铜材料连接,铝的连接点均采用铝材料连接。
对铜铝接点之间要使用铜铝过渡型设备线夹连接。
因目前电力系统大量使用的是采用闪光焊、摩擦焊等技术焊接在一起的铜铝过渡型设备线夹,在运行时较易在铜铝过渡连接处发生断裂事故。
而设备线夹发生断裂会造成较为严重的电网事故,甚至是大面积停电事故,在电力生产中是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重大安全隐患。
35千伏火车站变35千伏楼火线的设备线夹在运行数年后,突然断裂,使得整个火车站镇停电,给吐鲁番电网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因该起事件具有典型意义,本文将对其断裂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吐鲁番电网的现状提出几点改进意见。
2.事件经过
2012年6月5日,35千伏火车站变35千伏楼火线线路缺相运行。
在接到调度通知后,吐鲁番电业局相关部门立即组织人员对线路进行巡视,并进行拉路试验,未发现异常情况。
调度随即下令将该线路停止运行,转为检修状态。
次日凌晨7点钟左右,运行人员在巡视到35千伏楼火线设备时,发现连接该线路C相穿墙套管与出线引流线的铜铝过渡设备线夹已经断裂。
且A、B两相穿墙套管导电铝排对地都有明显的放电痕迹。
为了尽快的恢复供电,该局检修工区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修,将有放电痕迹的穿墙套管导电铝排更换为铜排,以增加载流能力、提高了机械强度。
将断裂的设备线夹及更换为采用钎焊工艺的新型铜铝过渡线夹,避免过渡接口应力集中的缺陷,彻底杜绝线夹断裂现象。
3.线夹断裂原因分析
抢修工作完成后,在该局组织的分析会上,经专业人员讨论后一致认为下面五方面原因导致了该事件的发生:
3.1 线夹选型不当
在现场检查发现,该断裂线夹连接的导线及穿墙套管导电铝排均属铝质,而此处却选用了SLG-III型铜铝过渡线夹,不符合电力系统相关规程的要求。
而实践也证明,铜质和铝质材料直接接触时,在周围环境湿度较大时会形成电位差(相当于1.68V的原电池)。
在原电池作用下,铝会很快的丧失电子而被腐蚀掉,从而使电气接头慢慢松软,增大接触面的接触电阻。
长期运行会严重发热,而发热将使铝本身的塑性变形,进一步增大接触电阻。
从而恶性循环,直到烧断接头,如图1。
3.2 线夹的质量问题
铜、铝的焊接性能较差,即便是同种材料焊接时也要采用相应的辅助方法才
能获得较好的强度。
而该线路穿墙套管与导线连接选用的SLG—III型设备线夹,是将铜板和铝板直接焊接在一起的过渡线夹。
由于是异种金属焊接,不能使两种母材的接口在焊接时完全而充分的形成“熔池”,加之铝的熔点远远低于铜,其微观结构不均匀,有些裂纹或裂缝甚至肉眼即可辨识。
接口的强度远远低于预期,使铜铝过渡处在设备线夹运行中易发生焊接部位断裂。
3.3 在运行中线夹易受力
因线夹本身就存在焊接缺陷,且检修人员在现场拆除故障设备时发现,旧线夹属竖直安装。
该种安装方式增加了受风面积,在长期的风摆中使得线夹缺陷扩大。
加之设备线夹在电场的交变电应力作用下使得焊接缺陷进一步扩大。
种种原因造成了应力的集中,从而造成了线夹的疲劳断裂,为故障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此外,由于该设备线夹安装部位在穿墙套管处,停电检修时经常要在此处装设接地线,运行人员在装设接地线时多采用简单粗暴的拉拽法,也对线夹铜铝过渡部分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如图2。
3.4 当地的气候因素
当地气候十分干燥,少雨多风,刮风时风力较大,线夹风摆情况严重。
事件发生当晚,该地区少见的下起了大雨,周围空气湿润造成设备对地绝缘强度降低。
穿墙套管表面发生沿面闪络,使得该线路设备线夹及穿墙套管导电铝排对地放电。
在放电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热量,因铜与铝的热膨胀系数不一样,恶化接口的受力条件,使得本存在缺陷的设备线夹焊接部位所受应力进一步加大。
加剧了线夹的缺陷,并发展为线夹铜铝过渡部位产生虚接,电阻急剧增高,在电流流过时严重发热,直到线夹烧毁。
造成本已受伤的C相线夹断裂,线路缺相运行。
3.5 运行巡视不到位
任何事故的发生都是由潜伏隐患生成开始,由渐变到突变,由量变到质变的扩大发展过程,最终导致成为事故。
该设备线夹的铜铝过渡部位出现断裂事件不是突然发生的,在事件出现以前应有发热、应力集中等缺陷,但因该线夹在进行穿墙套管位置,运行人员巡视设备时极易被忽视,未能及时发现缺陷最终导致安全事件。
4.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从以上的原因分析中可以得出结论,此次事故先是因设备线夹的错误选型埋下了隐患。
然后由于铜铝过渡线夹的特殊性质,该局在运行维护的过程中未能充分认识到铜铝过渡线夹可能断裂及断裂后产生的后果,因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防范此类事故再次发生的措施。
4.1 严把设计及验收初始关
在设备投运以前一定要严把设计验收的初始关,要严格审查线夹的选型是否符合要求。
对于诸如此类选型不当的地方要及早提出整改,力求在设备投运以前解决。
同时在验收时要重视穿墙套管及设备线夹等细小部位的验收。
对于铜铝过渡线夹要重点检查铜铝过渡处有没有裂纹。
4.2 使用新型的铜铝过渡线夹
钎焊是将一薄铜片与全铝设备线夹经药物升温粘连,机械力压接后将铜片焊接在铝板上的一种加工方式。
该方式工艺简单、质量可靠,受其他条件影响时不会出现断裂,是最保险的铜铝过渡设备线夹。
在线夹易受机械力且必须使用铜铝过渡线夹的地方,可使用采取钎焊工艺的新型铜铝过渡线夹,从根本上解决铜铝过渡线夹易断裂的问题。
但应注意的是,在施工时要按照正确的方法对其进行钻
孔或冲孔。
4.3 减少线夹过渡处受力
运行人员要加强对设备线夹的巡视。
在巡视过程中如发现某处线夹存在严重风摆或者受机械力的情况,要及时上报缺陷申请处理。
同时在操作隔离开关等旋转设备时要注意与之连接的设备线夹是否会随之扭动。
如果发现扭动,也应及时上报处理。
在挂接地线时应注意不能用力过猛,使线夹受伤。
应选择适当型号的接地线并按操作要求进行悬挂,以尽量减少对经常悬挂接地线部位铜铝过渡线夹的损伤。
5.结束语
根据吐鲁番电网历年来的缺陷统计,自2010年至2012年因铜铝过渡设备线夹断裂造成的设备停电事故已发生了3起。
设备线夹虽小,但其断裂将对电网的安全运行造成巨大影响。
如不能及时治理,会严重影响到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目前,全网各变电站内采用老式铜铝过渡线夹的地方还很多,在今后的检修工作中应予以高度重视,避免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
参考文献
[1]国网公司安监部文件.江西南昌220kV昌东变电站母线失压事件通报.
[2]国家电力公司发输电运行部.电力工业技术监督标准汇编(金属监督).
[3]徐杰.110kV设备线夹断裂原因及改进措施[J].电力安全技术杂志,2006.
[4]钟相源.变电站铜铝过渡设备线夹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王仁智,吴培远.疲劳失效分析[M].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