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田间试验小结

水稻田间试验小结
水稻田间试验小结

水稻小区试验经验小结

一、小区试验的步骤

一、确定初步方案

在查看田块后,确定田块的规划及各小区处理用肥量。对于机播田块,宽为3.8m 为宜(插秧机插秧宽度为3.6m )。对于人工插秧,长宽不受限制。小区最好设置为长方形或正方形,尽量避免不规格形状,面积以1分地(66.7m 2)或2分地(133m 2)为宜。中区最好为长方形或正方形,面积不受限制。一般小区试验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

小区田块规划好后,随机编号。例如7个处理、1个CK ,三次重复具体如下图所示:

实例图如下:

二、建立小区

确定试验田的规划,插标、开沟、起垄。开沟和起垄是为保证各田块间肥水不流通。对

T2-1

T7-1 T1-1 CK-1 T1-2 T1-3 T6-1 CK-3

T4-1

T3-1

T2-3 CK-2

T3-2 T2-2

T5-1 T3-3

T4-3

T4-2

T5-2 T5-3 T6-2

T6-3

T7-2

T7-3

不作为试验田

于机播田块,需要先开沟(如有需要),后插秧,再起垄。如果开沟后起垄,撒施肥料后再插秧,会造成重新起垄、肥水流通的情况。

如有条件,尽量在小区田块间开沟,以模拟一般的田间条件。如无条件,也应起垄阻隔肥水流动。

开沟及起垄的示意图如下:

实例图如下:

二、肥料称量

准备编织袋或者环保袋20-30个,按各个处理所需试验肥提前称取,并在每个编织袋或环保袋内放入标有试验肥品种及重量的纸条,以免混淆。

开沟

起垄

三、田间插牌

按试验方案在相应田块插上相应试验牌,并在试验牌上表明试验编号、试验肥品种及重量,以免将肥料撒在错误的田块。

四、撒施肥料

按照田块编号从专人处提取相应编号的试验肥,在专人的监督下对应撒施。做到撒施均匀,不浪费,不保留。

监督下撒肥:

五、后期跟进

一般在插秧后25天和收割前两三天跟进两次。

二、水稻小区试验的考虑因素

一、时间:

收听天气预报,确保施肥前1-3天及施肥后3天内均无大雨。

二、地点:

及早提醒农户预留田块。田块最好靠近公路,以便肥料的搬运及示范试验的开展。三、与农户的沟通

联系农户,提前确定插秧时间、工人的数量、工作时段、报酬结算,是否吃饭。

四、肥料的准备

提前将肥料搬运到车上,适量多准备一些肥料。

五、其他工具的准备

1、称量:秤(0-50公斤,精确到0.01kg),瓢或者碗(用于盛装),编织袋或环保袋20-30个,绳子若干。

2、书写:纸笔若干,用于记录和书写纸条,记号笔

3、搬运:如有小型推车,将会提高效率

4、起垄:需要准备细棉线及木棍(或竹竿),激光笔

5、测量:30米以上皮尺若干

6、计算:计算器

7、其他:刀具、草帽、桶(用于撒肥)

县20xx年水稻机插秧推广工作总结最新总结

县xx年水稻机插秧推广工作总结 xx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在州、县农业局的领导下,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奋斗目标,进一步加强水稻生产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根据德农发[2xx]60号文件;德宏州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及精确定量栽培现场会议精神要求;按质按量完成2xx年水稻机插秧推广工作任务,现将机插秧推广工作总结如下: (一)、制定水稻机插秧推广目标任务工作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根据德宏州农业局下达2xx年机插秧推广任务布置,xx县完成机插秧推广任务200亩。由于xx机插秧起步晚、插秧机少,为确保完成推广任务,县农业局要求农机推广中心克服各种困难,力争2xx年全县突破300亩机插秧任务,并拟定完成区域为:章凤镇芒弄村委会150亩,城子镇城子村委会,结合水稻高产创建机插秧精确量栽培50亩,户撒乡项姐村委会100亩。 (二)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为切实做好2xx年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工作,农业局成立以局长xx为组长,副局长xx为副组长,农机股股长xx,农机推广中心主任xx、副主任xx,农技推广中心主任xx,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

农机推广中心,主任由丁宏担任。负责组织、实施水稻生产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明确推广职责,按质按量完成州下达的工作任务。 (二)、机插秧推广工作措施。 (一)搞好宣传动员,增强农民对水稻机插秧的认识。 水稻机械化插秧对于我县来说,起步晚,发展步伐较慢,经过试验、试点、推广今年是第二年,去年主要是集中试点,因此全面普及推广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做好此项工作,让农民认识是关键。我们通过召开动员会、撰写印发技术资料、现场培训、机具演示等多种形式和途径进行广泛宣传发动,举办培训班6次,机具演示会4次,培训技术员人次、农民238人次,发放《xx县水稻机插秧育、插技术》等各种技术宣传资料1000余份。推广组深入到村、社及农户,让广大农民群众认识机械插秧,支持机械插秧,为机械插秧示范推广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注重农机农艺结合,完善技术体系。 水稻生产机械化必须与品种、栽培方式、田间管理等密切配合,才能突出其优势。所以必须要农机和农艺有机结合,坚持农机、农技的协调发展,优势技术集成整合。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农机推广中心、农技推广中心、植保站等部门共同参加试验示范及推广工作,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了科学、实用、统 (一)、低成本、可操作性强的技术体系,用以指导和推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推广。进一步提升水稻育插机械化技术应用的质量和效

水稻品种(系)对比试验总结

水稻品种(系)对比试验总结 发表时间:2012-05-10T11:35:53.533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2年第2期供稿作者:刘传琴辛学敏段晓明郜海涛[导读] 由结果与分析中可知,由于2011年特殊的气象条件,所有的品种都未发现稻瘟病、并且都能够正常的成熟。 刘传琴辛学敏段晓明郜海涛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建三江管理局科研所 156300 摘要本文对水稻品种(系)对比试验总结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品种比较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空育131、龙粳26、龙粳25、龙粳31、龙粳29、龙粳20、龙交04-908、龙交06-2110、龙交04-2717、龙交09-1116、龙交06-192、龙稻一号、三江一号。 1.2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选择在鸭绿河农场科技园区地处第三管理区157号地,土壤类型为草甸白浆土。旱改水第七年,土壤有机质含量5.4%、pH值5.86、碱解氮210.91mg/㎏、速效磷20.2mg/㎏、速效钾163.15mg/㎏、速效硅133.76mg/㎏。 1.3试验设计 以当地主栽品种空育131为对照,4月21日播种,5月20日插秧,每一处理7行,行长40米,不设重复,插秧规格为9*3寸,每穴3-5株。施肥量:亩施肥总量31kg/亩,其中尿素10kg,二铵9kg,钾肥12kg;硅肥5kg/亩。氮肥按照基肥:分蘖肥:调节肥:穗肥=3:3:1:3的比例施入;磷酸二铵在基肥时全部施入;钾肥按照基肥:穗肥=6:4施入。其它管理同常规。 2.结果与分析 2.1生育期 表1 不同品种、品系的生育期 品种播种期出苗期插秧期始穗期抽穗期齐穗期 龙粳264月21日4月28日5月20日7月22日7月26日7月27日 龙交04-9084月21日4月28日5月20日7月24日7月26日7月27日 龙粳314月21日4月29日5月20日7月18日7月21日7月26日 龙交06-21104月21日4月28日5月20日7月24日7月27日7月30日 龙交04-27174月21日4月28日5月20日7月20日7月22日7月26日 龙交09-11164月21日4月29日5月20日7月18日7月21日7月23日 龙粳254月21日4月29日5月20日7月20日7月23日7月26日 龙稻一号4月21日4月28日5月20日7月19日7月24日7月26日 空育1314月21日4月29日5月20日7月20日7月23日7月26日 三江一号4月21日4月29日5月20日7月19日7月21日7月23日 龙交06-1924月21日4月28日5月20日7月24日7月29日8月2日 龙粳294月21日4月28日5月20日7月18日7月24日7月26日 龙粳204月21日4月29日5月20日7月15日7月18日7月21日由表1可知,在相同播期、插秧期条件下,各品种(品系)的始穗期、抽穗期和齐穗期虽都存在一定差异,但除了龙交06-192是12片叶品种外,其余的品种与对照品种空育131都能正常成熟。 2.2抗性比较 表2 不同品种(品系)抗性比较 品种株高(cm)倒伏程度(﹪)叶瘟(级)穗颈瘟(级) 龙粳26110.3000 龙交04-9081042000 龙粳3193.6000 龙交06-2110103.61000 龙交04-271798000 龙交09-111689000 龙粳2588.6000

小课题研究阶段总结报告

小课题研究阶段总结报告 小课题研究阶段总结报告 小课题:初中体育实践课男女生分组教学的探究立项后,我如期按计划实施,现将我在立项――开题报告――中期报告实施过程及相关情况做如下总结: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一直以来体育课都是男女生一起参与、一起练习,这样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参与运动锻炼的积极性和效果,同时也会影响学生个体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上体育课时参与练习的积极性也不高,即使参与了也没有认真、尽力去练习,只是应付着去完成。初中阶段体育实践课实行男女生分组教学,是体育课实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有的放矢的最好途径,使学生得到全面锻炼和提高的最好方法。首先,从思想上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生生长发育的不断成熟,男女生身体差异的不断变化,使得他们在思想 上潜意识的认为男女是有别的,男女生在一起练习,显得有些不自在。比如在体育课上女生比男生更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男生在场时一些女生有害羞感,而男女生分开上体育课,可满足男女生的不同心理 要求,上课更有安全感,更专注地锻炼。其次,从心理方面初中阶段男女生的心理特征处于不稳定和不成熟时期,大部分学生的情感比较内向、敏感、自尊;在意识上表现为畏难、经不起失败的考验;在体育课上表现为情感内向、懒动。同时,伴随着青春期的先后到来,随着身体的生长和发育使学生的性别意识更进一步强化,男女生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存在着的两性差异越来越大,同时在体育的兴趣、爱好、素质、能力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而,男女生混合在一起上体育课,男生喜欢的内容女生不喜欢,女生喜欢的内容男生又不喜欢,会造成男生“吃不饱”,而女生“吃不了”的现象存在。因此,初中阶段体育实践课有必要对男女生进行分组教学。二、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关键词:初中、实践课、分组教学初中:义务教育阶段七至九年学生。实践课:将体育课划分为理论课与实践课两部分,实践课是在室外操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实践活动。分组教学:是将学生按照不同属性划分成小组合作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本课题按照性别属性将学生分成

绥阳县水稻肥料利用率试验方案设计设计

绥阳县水稻肥料利用率试验方案 市、县土肥站试验组 1、目的和意义 通过多点田间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对比试验,摸清在优化栽培管理条件下,水稻作物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现状,进一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 2、试验设计 2.1试验设置: 试验设5个处理,包括:处理1:施肥区(即优化施肥和栽培管理区);处理2:优化栽培管理下无氮区;处理3:优化栽培管理下无磷区;处理4:优化栽培管理下无钾区;处理5:优化栽培管理下无肥区,小区面积20m2。 2.2供试材料:水稻品种以当地主栽品种为主,肥料品种分别为:尿素(含N 46%)、普通过磷酸钙(含P2O516%)、氯化钾(含 K2O60%)。 田间排列图

处理肥料用量 2.4施肥要求:20%尿素、磷肥全部、钾肥80%作底肥(耙面肥),尿素70%在水稻返青后作第一次追肥施用,尿素10%、钾肥20%作水稻粒肥施用。 2.5收获测产:水稻收获时及时分小区进行理论考种测产,全田验收小区水稻产量。 2.6样品的采集与分析:试验前,采用多点混合采样法,每个试验地块采集1个混合土样进行分析测试,分别测定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PH值。收获时在一个重复内分小区分别采集1个植株样(包括根茎叶和果实)并进行分析测试,测定全氮、全磷、全钾。 2.7在试验实施过程中想方设法控制好无肥区,绝对不允许在试验过程有肥水串灌、农户自己施肥等现象发生。

绥阳县水稻配方验证试验方案 市、县土肥站试验组 1、目的和意义(约) 2、水稻不同配方验证试验方案 2.1试验地点:试验根据给定的水稻配方按照高中低肥力设3个试验点进行配方验证。水稻三个配方为:

黎平县水稻综合防治示范点工作总结

黎平县2010年水稻重大病虫综合防治 示范点工作总结 黎平县植保站2010.11.5 为推广水稻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提高综合控害能力,减少粮食损失,我站根据上级业务部门要求,结合本县实际,在历年水稻病虫发生较早、危害程度较重的中潮镇潘老厂村创办“水稻重大病虫综合防治示范点”。中心示范点严格按照技术要求组织实施,圆满完成工作任务,经测产验收,加权平均单产706.64公斤,较非示范区(平均621.2公斤/亩)亩多挽回粮食损失85.44公斤,共挽回粮食25632公斤,增产13.75%。实现了预期的产量目标,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一、技术手段及任务目标 中心示范区安装悬挂频振式杀虫灯18盏实施绿色杀虫控害技术,并适时配以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实行机动联防。防治效果达85%以上,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30%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农药残留不超标,主要病虫害可持续控制。 二、示范点基本情况 水稻重大病虫综合防治示范点位于中潮镇潘老厂村园田化田坝,距县城30公里,黎从公路穿田坝而过,海拔450米,光照、水源条件较好,前作绿肥、油菜和蔬菜,肥力中上等,但历年水稻病虫发生早而重。中心示范点面积300亩,共涉及1、2、3、4、7五个村民小组,153户,辐射带动防治5000亩。种植水稻品种主要有中浙优1号、川香优178

号、中优158号等。于4月23-28日播种,5月10日开始移栽,5月22日移栽结束。 由于该示范点海拔较低,气温相对较高,适宜早播,2010年播种时间较当地农民习惯播“谷雨籽”的一般早12天左右,这样就形成了害虫集中繁殖危害的桥梁田。今年稻纵卷叶螟虽迁入峰期不明显,但田间实际发生较重。稻飞虱出现三个迁入峰分别是5月18-20日、5月27日-6月1日、6月7-11日,迁入较去年偏早,恰逢水稻分蘖始盛期,危害较重。其它病虫害如负泥虫、稻秆蝇、稻曲病轻发生,二化螟、纹枯病、稻瘟病、普通矮缩病零星发生。 三、主要防治技术措施 示范项目区由于耕作水平高、密度大、田间湿度大,与一般地区农户种植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病虫易发生,是“两迁”害虫重点发生危害区域,尤其是稻瘟病、稻曲病的发生危害更加危险。因此,我们从播种到成熟收割整个生产过程,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用农业、物理、化学等综合防治措施,有效地遏制了病虫的危害,实现了目标产量。其主要措施有: (一)严把种子消毒关:对实行旱地育秧的,采用广枯灵和辛硫磷喷施苗床杀灭土传病害及地下害虫,并用“旱育保姆”处理浸泡过的种子后直接播种育秧。种子采用“强氯精”或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处理后洗净浸种催芽,示范区内种子消毒处理的达90%。移栽时,用20%三环唑600倍液浸秧根一分钟,再闷堆30分钟后移栽大田,消灭第一次浸染源,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

水稻肥田间试验报告

水稻肥田间试验报告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水稻应用生物有机肥肥效验证 试验报告 黑龙江省土肥管理站 2014年12月 水稻应用生物有机肥肥效验证试验报告 尚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尤四海 1试验目的 为了验证“方依达”牌生物有机肥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为该肥料产品的登记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2014年黑龙江省土肥管理站受该公司委托,在尚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进行肥效验证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2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点:尚志市鱼池乡 试验作物及品种:水稻品种松粳9。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时间:2014年4月至2014年11月。 供试土壤:供试土壤为草甸黑土、有机质含量为kg,碱解氮含量为kg,速效磷kg、速效钾kg,。 生物有机肥(颗粒,技术指标:有效活菌数≥亿/克、有机质≥40%,由哈尔滨肥黄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提供;其他肥料由试验单位自筹,主要有尿素(含氮46%),磷酸二铵(五氧化二磷含量46%、氮含量18%),

硫酸钾(氧化钾含量40%)。 试验方法 本试验采用小区试验,设4个处理,3次重复,共计12个试验小区,每个小区面积20平方米,各小区随机排列,单排单灌。 处理1:比当地常规施肥减施5%施肥量,同时亩施用生物有机肥5公斤做底肥,一次性施入。 处理2: 比当地常规施肥减施5%施肥量,同时亩施用灭活的生物有机肥5公斤做底肥,一次性施入。 处理3:常规施肥。 处理4:空白(不施任何肥料)。 施肥方法 常规施肥:亩施掺混肥(18-14-16)35公斤做底肥一次性施入。 3试验结果 应用生物有机肥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施用生物有机肥的处理与其他处理相比,根系发达,分蘖多,长势好。 施用生物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影响 表1 2014年小区实测产量

2017年水稻肥效校正试验方案

2017年水稻肥效校正试验方案 为了探索我县水稻最佳施肥方法,进一步优化肥料配方,综合比较肥料投入、作物产量、经济效益、肥料利用率等指标,为客观评价测土配方施肥效益提供依据,我县今年进行早稻肥效校正试验,现制定该试验实施方案。 一、试验设计。 设置配方施肥、常规施肥、空白对照三个处理,不设重复,来进行肥效校正试验。其中处理1为配方施肥区;处理2为习惯施肥区;处理3为空白对照区。 二、肥料品种选择。 本试验肥料为尿素(含N 46%)、磷肥(含P2O5 12%)、氯化钾(含K2O 60%)、45%三元复合肥(含N、P2O5、K2O各15%),各处理小区施肥量见附表。 三、试验田块选择。 应选择本区域内具有代表性的田块,要符合肥料试验的基本条件,以方块田为好,面积稍大,地势平坦,肥力中等,不易受旱涝灾害影响,不易因降雨、灌溉无法控制而易造成串灌现象发生等。 四、试验作物的选择。 要求选择当地水稻主栽品种。 五、栽插规格。 早稻5.5*6寸,即亩栽1.82万株 六、试验小区的要求。 试验田块面积要求1.5亩以上,其中小区面积配方施肥区、习惯

施肥区为200m2、空白对照区为30m2,试验不设重复,小区排列采用随机排列,各处理之间作田埂,然后用塑料薄膜包裹,防止肥水渗透,并进行单灌单排,不串灌,试验小区四周设置不施任何肥料的保护行,保护行内水层低于处理区内水层。各小区农事操作内容和时间必须完全一致,每小区的基本苗、种植密度力求严格一致。 七、试验观察与记载。 1、试验前:及时采集试验田块的土样,进行分析测试; 2、试验实施期间:要及时观察并记载各小区的水稻长势及其生长发育情况,如基本苗数、分蘖数、有效穗数等; 3、水稻成熟后:要及时进行田间测产,并进行经济性状考察。考种指标包括株高、穗长、亩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秕粒和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理论产量、实际产量等。收获时记录实际产量。 八、总结。 及时进行资料整理,并写好总结材料,交县土肥站存档。 附表: 注:施肥方法:磷肥全作基肥,复合肥和尿素按基追比6:4,氯化钾按基追比4:6施下。其中肥料价格按当前市场价尿素2元/公斤、磷肥0.655元/公斤、氯化钾3.4元/公斤、复合肥2.3元/公斤计算,配方区和习惯区各同106.2元/亩的投入。 2017年03月15日

稻田养鱼工作总结

稻田养鱼工作总结 篇一:养鱼稳粮工作总结 20XX年养鱼稳粮工作总结 原标题:20XX年稻鱼共生工作总结 一、养鱼稳粮实施概况 1、项目实施目的意义 地处山区的**市山多田少,粮食生产主要是种植单季杂交籼稻,农民分散种植稻谷比较效益低下,生产积极性受挫,为提高种粮效益、稳定粮食生产,通过土地流转集中大户种粮的面积逐年扩大,至20XX年全市大户种粮面积达13000余亩。但近年来,由于生产成本不断上扬,主要是土地流转金已从300元/亩涨至540元/亩,雇工工资从55元/天涨至120元/天,传统的麦-稻、油菜-稻生产模式已使种粮大户处于微利或保本经营状态。探索不减少粮食生产面积、产量的前提下,发展种养结合模式,不仅增加养殖收入,又能通过水稻生态化种植,加工生态米提高附加值,从而提高种粮效益,增强种粮积极性。 为此,我们积极实施稻田养鱼项目,旨在通过引进美国青蛙,通过种蛙繁育、苗种培育、稻蛙共生,以稻田害虫作牛蛙主食,可使水稻从搁田后都不用农药治虫,实现稻米生态化生产,牛蛙仿野生养殖,使稻米、青蛙产量、品质双提

高,提高经济效益。20XX年计划示范推广面积300亩,为**市西北部水稻种植大户提供借鉴模式。对增加种粮效益,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促进我市低碳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篇二:20XX年渔业水产业工作总结 荆州区地处城郊结合部,环拥荆州古城,西与枝江、当阳接壤,北与荆门相连。共有宜渔水域面积万亩,其中池塘7万亩,水库26座万亩,湖泊7个万亩,河滩沟渠万亩;有低洼冷浸田及荒水荒滩6万余亩,水产资源丰富。近几年以来,全区水产业紧紧围绕市委“重抓水产”和“水产壮大工程”的指导思想,以创建水产大县为契机,突出发展城郊现代渔业,打造城郊特色水产板块,全区特色渔业经济取得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全区水产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一)产业规模成倍扩大。与XX年比呈现出四个增长:一是养殖面积增。20XX年全区养殖面积为18万亩(含虾稻连作5万亩),比XX年的9万亩增加9万亩,增长100%;二是水产品产量增。20XX年全区为万吨,比XX年的5万吨增加了万吨,增长71%;三是渔业产值增。20XX年全区实现渔业产值77566万元,比XX年59179万元增加18387万元,增长31%;四是渔业效益增。20XX年全区农村人均纯收入为5350元,其中水产业贡献1208元,比XX年的700元增加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一直以来学生的计算能力的提高始终困扰着每位数学教师,许多数学教师经常会说:“教学中,批改学生的作业时,总是发现我们的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常出现:不是看错数字,就是抄错数字;或是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或是把加法当减法,把乘法当除法等的错误;更有在作业本上有时用橡皮擦擦了一次又一次,用涂改液涂了一次又一次……”因此我们就把“计算教学中算理和算法的体验”来作为这一学期教研课题研究的重点,也是本学年教研工作的重点。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收获,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每位教师从思想上重视计算课的教学。 以前,在数学教师的心目中总认为计算对于学生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而对于计算课的教学没有足够的重视,对于学生作业中存在的计算问题也没有深入的研究,因此对于上述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么教师就简简单单归结为马虎,要么就是老师反复对学生说:“做题一定要仔细,做完认真检查……”这样的话语,其结果是收效甚微。自从我们把“计算教学中算理和算法的体验”来作为这一学期教研课题研究之后,老师们对于计算课的教学有了新的认识,从思想上有了足够的重视,计算课的教学有了新的起色。 二、把研讨工作落实到平时的教学工作中。 这个学期我们教研组教师集体研修共组织的两大活动,首先是全组教师的听评课活动,在四月份完成了,此次活动展示了每位教师计算课的教学情况;其次是集体备课活动,在五月份中旬开始,六月初结束,通过这一轮的集体备课,既优化了每位教师的教学,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研讨能力。 在为期将近三个多月的分散研修过程中,每位教师通过读书,认真做好学

习笔记,提升了自己的理论水平;每位教师不断探寻提高计算能力的方法,现在全组基本形成了这样的统一模式:上好计算课——反思调整——日常口算练习——计算练习综合课——阶段性总结——改进再调整 三、教研效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研讨,每位教师的计算课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学生的计算问题有了明显的好转,数学成绩有了一定提高。 总之,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希望通过自己认真的研究有更多新的突破,切实提高每位教师的教学水平。

水稻肥效田间试验总结

水稻肥效田间试验总结 1试验目的 通过田间试验,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不同作物优化施肥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量、农作物需肥参数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为建立水稻平衡施肥专家系统和推广科学施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2材料与方法 2.1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选在米泉市长山子镇土窑子村,占地面积1.17(667m2),多年连作水稻,供试土壤类型青泥水稻土,质地中壤,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43.3g/kg,全氮2.05g/kg,磷解氮68mg/kg,速效磷14.1mg/kg,速效钾100mg/kg,PH值8.0。 2.2试验材料供试作物水稻,品种秋田39。供试肥料为尿素(含N46%)、三料磷肥(含P2O546%)和硫酸钾(含K2033%)。 2.3试验设计与方法试验设氮、磷、钾3个因素,各因素有4个水平,14个处理,随机排列,小区面积为28m2(宽4m×长7m)。试验田田间管理与大田一致。四水平(0水平为空白,2水平为当地估计最佳施肥量,1水平为2水平的一

半,3水平为2水平的1.5倍),其中N、P、K的2水平分别为16.1kg/667m2、11.5kg/667m2、2.5kg/667m2。 2.4试验实施 2006年4月8日播种,方式为中棚旱育秧,4月27日整地、开渠、打埂子、放水进行耙地,5月10日用地膜处理埂子防止各小区串水。5月11日施肥(试验中的N肥尿素1/3作基肥,2/3作追肥,三料磷肥和钾肥硫酸钾全部作基肥)然后人工耙地,5月14日人工插秧,行距和株距为30cm×12cm,全生育期追肥4次,人工除草3次,晒田一次。 3结果分析 3.1不同处理生育期调查 通过缓秧情况调查,发现处理5、7、9(氮肥二水平组合)生长最好;插秧后14天调查发现处理5、7、9分蘖速度最快,处理3、4、6、8、10、11、13次之,处理1、2(无肥区和缺氮区)、12、14最慢。 3.2不同处理产量构成从表1可看出,各处理间水稻产量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为5、7、11、14、6、9、4、10、8、3、13、12、1、2,氮、钾最佳施肥量范围内产量最高。 3.3获得的相关参数 3.3.1地力贡献率:地力产量=533.4kg/740.5kg=72%

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导写探究”的研究课题实验 . 在欧阳正平老师的指导下 , 在全体实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 , 通过半年的研究、实验 , 初步取得了一些的成绩. 现总结如下 : 一、强化管理、保障有力 自我校申报“现代文导读导写探究”的研究课题立项后 , 首先在校内成立了以欧阳正平为组长的实验课题研究课题小 组 , 由苏海英、幸沧粟、汤育林、黄建峰、李兵、杨若雯、邹月英等八位实验教师组成实验课题小组 . 同时, 为保证课题研究能在科学有序的工作状态下顺利开展 , 我们制定了课题研究的管理细则 . 要求实验课题领导小组做到 "三必须 ": 必须随时听课 , 了解实验的状况;必须加强学习 , 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必须准时参加每月两次的课题小组学习活动 , 及时了解课题研究的动态 . 课题组要在期中、期末分别进行一次初评和总评, 及时交流 . 要求实验教师加强自身理论的学 习 , 做实验记录 ,每学期上一节实验汇报课 , 写一份实验论文或实验心得体会、教学反思等, 做到边实践边学习边总结 . 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 , 使我校课题研究处于严格管理之中 , 也使课题小组成员凝聚成了一个团结合作的整体 、加强理论学习 , 提高科研水平 加强理论学习是我们顺利实施本课题的有力保障 , 我们在课题组学习中明确 : 1、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自学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处于

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的阶段) , 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 , 这应该作为一条规则 , 而不是一种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的方式 . 先学后教 : 教学的规律 当然,这时只靠学生自己自学和思考还不能解决全部问题 . 所以, 我们一定要针对学生独立学习中提出的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 . 这就是教学的针对性 . 而没有针对性的教学就是一般化的教学;一般化的教学是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 . 针对性: 教学的法宝 2、当学生不具备独立阅读教材和思考问题的时候(处于依靠教师的阶段) , 教师要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学生学会阅读和学会思考上面,这同样是教学的一条规则 , 而不是一种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的方式.当然, 教师不能脱离学科性质、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认识水平来单独传授所谓的方法 , 而应该把方法传授有机地渗透和溶入知识的教学中,并引导和教育学生保持对学习方法的关心 , 养成“方法”的意识. 生活化: 教学的根本 3、一切教学都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 .奥苏伯尔说得 好 :“影响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 这也是教学的一条规则,而不是一种方式 . 当然,学生的实际不仅仅包括已经掌握的知识还包括学习经验、背景知识和学习方法等 .让学生积极思维 ,任意表达 , 敢于标新立 异 .

水稻氮磷钾利用率试验总结

水稻氮磷钾利用率试验报告 Experimental report on the utilization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Rice 时长春①邹忠②章晓峰③ ①丁堰镇农业服务中心;②如皋市土壤肥料指导站;③如皋市财政局 SHI Chang-chun①Zou Zhong②Zhang Xiao-feng③ ①Dingyan Town Agricultural Service Center;②Rugao soil and Fertilizer Station Guide;③Rugao City Bureau of Finance 摘要 通过试验研究,摸清配方施肥下水稻氮磷钾肥料利用率,为水稻精准施肥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Abstract Through the experimental study, to find out the formula fertilization and the use rate of ric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fertilizer,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ice precision fertilization program. 关键词 水稻;氮磷钾;肥料利用率。 Key word Ric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fertilizer utilization ratio. 基金项目 获得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109-4)项目资助。 正文 1试验目的 随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水稻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氮磷钾肥料三要素在水稻上的利用率也必将发生新的变化,为摸清氮磷钾在水稻生产中的利用率现状,为下一步制定更加精准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方案提供技术支撑,根据市土肥站的要求,特在丁堰镇开展了水稻氮磷钾利用率试验研究。 2材料与方法 2.1处理设置 试验设8个处理,包括常规施肥全肥、常规施肥无氮、常规施肥无磷、常规施肥无钾、配方施肥全肥、配方施肥无氮、配方施肥无磷、配方施肥无钾。常规施肥水平根据当地习惯施肥量选定,配方施肥方案根据市农业部门推荐的测土配

黎平县水稻综合防治示范点工作总结

黎平县水稻综合防治示 范点工作总结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黎平县2010年水稻重大病虫综合防治 示范点工作总结 黎平县植保站2010.11.5 为推广水稻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提高综合控害能力,减少粮食损失,我站根据上级业务部门要求,结合本县实际,在历年水稻病虫发生较早、危害程度较重的中潮镇潘老厂村创办“水稻重大病虫综合防治示范点”。中心示范点严格按照技术要求组织实施,圆满完成工作任务,经测产验收,加权平均单产706.64公斤,较非示范区(平均621.2公斤/亩)亩多挽回粮食损失85.44公斤,共挽回粮食25632公斤,增产13.75%。实现了预期的产量目标,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一、技术手段及任务目标 中心示范区安装悬挂频振式杀虫灯18盏实施绿色杀虫控害技术,并适时配以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实行机动联防。防治效果达85%以上,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30%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农药残留不超标,主要病虫害可持续控制。 二、示范点基本情况 水稻重大病虫综合防治示范点位于中潮镇潘老厂村园田化田坝,距县城30公里,黎从公路穿田坝而过,海拔450米,光照、水源条件较好,前作绿肥、油菜和蔬菜,肥力中上等,但历年水稻病虫发生早而重。中心示范点面积300亩,共涉及1、2、3、4、7五个村民小

组,153户,辐射带动防治5000亩。种植水稻品种主要有中浙优1号、川香优178号、中优158号等。于4月23-28日播种,5月10日开始移栽,5月22日移栽结束。 由于该示范点海拔较低,气温相对较高,适宜早播,2010年播种时间较当地农民习惯播“谷雨籽”的一般早12天左右,这样就形成了害虫集中繁殖危害的桥梁田。今年稻纵卷叶螟虽迁入峰期不明显,但田间实际发生较重。稻飞虱出现三个迁入峰分别是5月18-20日、5月27日-6月1日、6月7-11日,迁入较去年偏早,恰逢水稻分蘖始盛期,危害较重。其它病虫害如负泥虫、稻秆蝇、稻曲病轻发生,二化螟、纹枯病、稻瘟病、普通矮缩病零星发生。 三、主要防治技术措施 示范项目区由于耕作水平高、密度大、田间湿度大,与一般地区农户种植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病虫易发生,是“两迁”害虫重点发生危害区域,尤其是稻瘟病、稻曲病的发生危害更加危险。因此,我们从播种到成熟收割整个生产过程,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用农业、物理、化学等综合防治措施,有效地遏制了病虫的危害,实现了目标产量。其主要措施有: (一)严把种子消毒关:对实行旱地育秧的,采用广枯灵和辛硫磷喷施苗床杀灭土传病害及地下害虫,并用“旱育保姆”处理浸泡过的种子后直接播种育秧。种子采用“强氯精”或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处理后洗净浸种催芽,示范区内种子消毒处理的达90%。移栽时,用20%

0.3%印楝素乳油对水稻稻纵卷叶螟及稻飞虱防治试验方案

0.3%印楝素乳油对水稻稻纵卷叶螟及稻飞虱防治试验方案 一、试验目的 1、评价0.3%印楝素乳油对稻纵卷叶螟及稻飞虱的防效。 2、通过试验,评价生物农药的安全性。 二、试验对象及时间 1、第三代稻飞虱(褐飞虱),低龄若虫期,8月下旬用药 2、第四代稻纵卷叶螟,卵孵盛期至2龄若虫期,8月下旬用药 三、试验剂量、处理及重复 1、0.3%印楝素乳油 设50ml/亩、75ml/亩、100ml/亩三个处理,每处理4次重复,另设空白对照(同样4个重复)。计16个小区,每小区20平方米。 2、防治稻纵卷叶螟及稻飞虱可以同时进行,相同剂量处理。 四、调查方法及统计方法 1、试验前调查飞虱基数,试验药后2天和7天调查活虫数。 试验前调查稻纵卷叶螟卷(白)叶率,药后7天及14天调查卷(白)叶率。 2、稻飞虱用平行跳跃取样,每个小区(重复)拍查10点,每点两穴,计拍查20穴。稻 纵卷叶螟用五点取样法,共查25穴,统计卷叶率。 3、药效计算方法 (稻飞虱)虫口减退率(%)=药前虫数-药后虫数 ×100药前虫数 (稻飞虱)校正防效(%)=对照区虫口减退率-施药区虫口减退率 ×100 100-对照区虫口减退率 (稻纵卷叶螟)卷叶率(%)=调查卷(白)叶数 ×100调查总叶数 (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对照区卷(白)叶率-药剂处理区卷(白)叶率 ×100 对照区卷(白)率 五、安全性调查 调查施药区与空白对照区稻田有益生物(主要包括蜘蛛天敌)的数量变化。统计分析不同剂量对天敌的影响及施药区与对照区天敌有无差异。 六、试验要求 1、防治稻纵卷叶螟在卵孵盛期至2龄幼虫期。 2、虱低龄若虫期喷药,药后24小时无雨。 3、用水量90公斤,喷药均匀周到。 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

小学生习作指导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小学生习作指导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平梁小学肖玉琼 时间来去匆匆,一晃又是一个学期。本学期,课题组围绕习作指导的研究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分别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学习了作文课标 通过作文课标的学习,我们清楚地知道了各年级段关于“写作”的要求。我任教四年级,因此就特别留意了三、四年级的习作要求。对于三、四年级的习作,小语课标有这样的要求: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2、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在教学中,我也经常指导学生不拘形式的进行写作训练。学校集会后,我引导学生将集会的场面描写下来。有一次,因为学校临时开了个短会,我进教室晚了两分钟的时间。老远就听到教室里闹哄哄的,一进教室,孩子们马上就安静了下来。我本来准备上课的,临时改变了主意,我让孩子们拿出笔和习作本,以“上课铃响了……”开头写话,要求孩子们写出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一下子,孩子们兴奋了,根本停不下笔,将上课铃响了到老师走进教室两分钟的时间内发生的事情,清清楚楚地写了下来。其中一个孩子是这样写的:上课铃响了,我们快速走进教室,拿出语文书,放在桌子上,安静地等

老师来上课。可左等右等都不见老师,咦,这是怎么了?以前老师都是早早地来到教室,只要铃声一响,就会开始给我们上课。今天,铃声早就响结束了,却还不见她的身影。同学们有的已经坐不住了,开始窃窃私语,有的东张西望,还有胆子大一些的,干脆跑到教室门口去偷偷看看。老师还没有来,大家都没事可做,我想:老师会不会忘了这节是语文课?要不要去找找她呢?正当我犹豫不决的时候,坐在门口的同学回过头来提醒我们:老师来了!我引导她可以继续写,写一写老师来到教室时的动作、表情、语言

水稻实习心得体会

华中农业大学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作物生产教学实习报告 (水稻部分) 姓名:李杨红班级:植科 0703 学号:2007301204009 指导老师:易斌 实习地点:种子挂藏室 水稻实习报告 栽培方式:育苗移栽 一.水稻的生育期 我国由南往北,温度由高到低,故有一年种三季稻到只种一季稻的变化。长江中下游地 区为双季早、晚稻和一季中(晚)稻并存。早稻一般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7月中下旬 收割,全生育期110—120天;中稻一般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全生育120—150天;二 季晚稻一般6月份播种,全生育期110—140天。一季晚稻一般5月中旬播种,全生育期140 天左右。 从生产上讲,育苗移栽水稻从播种至成熟,经历立针现青期、三叶期、移栽期。三叶期 以前称为幼苗、三叶期以后至移栽时为成苗期。移栽前称为秧田期。直播稻则没有秧田期和 返青期。 二.水稻栽培要点 1.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秧田制作:施基肥、犁、耙、平田、开沟作厢等种子处理:晒种,清选种子,种 子消毒及浸种催芽等 2.适时适量播好种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前作收获时间及所采用品种的生育特点综合考虑后,再确定播种时 间;一般常规稻每40-70kg/亩,杂交稻10-25kg/亩,在此范围内早稻播量>中稻播量> 晚稻播量。播种时要分厢定量播种,种子要播匀。 3.秧田管理 主要是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2—3叶前坚持湿润管理,以后保持浅水层;2—3叶期施 断奶肥,尿素2—3kg/667㎡,移栽前4—5天施送嫁肥,尿素;喷“川化018”等防白叶枯 病,喷敌杀死和杀虫脒防稻蓟马和螟虫。秧龄30天左右。 4.插秧 5.施肥 6.水分管理 7.及时中耕除草和防治好病虫害 根据品种特性和田间病虫害发生情况,防治纹枯病、螟虫等病虫害。 三.田间记录 1.移栽期:09-05-06 收割期:09-07-19 移栽管理: 5月底6月初移栽,移栽后10天,中耕除草施分蘖肥,尿素6-8kg/亩,分两次施,2-3kg 在移栽15天后施平衡肥,6月中旬在中耕,结合施氯化钾5-6kg/亩,7月上旬-中旬施穗肥, 尿素8-10kg/亩 2.水稻播种15kg/亩 播种后覆盖薄膜 09—05—06 水稻插秧 插秧之后未进行管理 3.叶龄与分蘖数调查记录汇总表 四.室内考种 水稻考种表 1 2 3 4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一、建立规章制度,加强业务学习,多措并举确保课题顺利实施 为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加强领导 ①成立课题工作领导小组。由徐校长担任组长,分管主任高新美为副组长,全面组织调控课题研究的开展情况。 ②实行“课题骨干教师交流制度”。精挑细选养成教育经验丰富的老师组成课题骨干小组,先期参与课题研究的准备工作,实施过程中,负责汇总课题研究中的困惑及经验,共同研讨解决办法。 2、健全制度 学校领导制定了《课题研究奖惩制度》、《课题研究案例撰写制度》等一系列课题研究工作制度,并将教师的课题研究成绩纳入教师年度考核中。 3、重视培训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为了更好的开展课题研究,我校特别重视课题组成员的培训工作。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理论学习和经验聚焦两大方面。理论方面重点学习的是著名教育专家林格主编的《怎样培养习惯》一书;经验聚焦方面,我们一是学习前辈在习惯养成方面的经验做法,二是通过网络搜集其他学校的借鉴性经验做法;三是通过撰写“课题研究案例”引导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二、营造科研氛围,开展实践活动,潜移默化育习惯 1、努力培植丰富的文化环境 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学生获取知识、养成习惯的隐形阵地,对学生的习惯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①营造习惯培养的物质环境。我们努力让每面墙壁都说话,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成为习惯培养的可利用资源。教学楼内的内容更是丰富多彩:大厅用醒目大字雕刻着“为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教学楼道内有“请讲普通话请写规范字”等提示语;每个班级根据自身不同的特色构想建起不同主题的走廊文化:诗词长廊、成语长廊、对联长廊等特色鲜明,寓意深刻。孩子每天沐浴在这温馨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 ②营造习惯培养的精神环境。我们的做法是:一是通过“国旗下的讲话”讲习惯养成的意义、方法等;二是各班每月利用一次班队活动议习惯。三是建立“好习惯积累卡”,广泛开展“我的好习惯”记事活动。通过以上方法,激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调整,强化自律,逐渐形成好习惯。 2、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①举行“好习惯我能行誓师大会暨良好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开题会”。誓师大会鼓舞了大家的信心,为整个课题研究的成功展开奠定了良好基础。 ②开展“十个基本行为习惯我知道”教育活动。学校通过宣传栏、主题班会等形式,组织学生学习、了解“十个基本行为习惯”的内容及具体要求。 ③开辟“周行为导航语”专栏。每周各班结合本班实际,确定一个小的习惯养成主题,然后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具体化,写在“周行为导航语”专栏里,用以提醒同学时时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 ④开展“寻找身边的十大陋习”活动。我们发放了“寻找身边的不良习惯”调查问卷,引导学生去寻找反省自身或他人身上存在的不良习惯,使其在讨论过程中区分好坏、明辨是非。 ⑤编写行为习惯“八荣八耻”歌和一日常规三字歌。内容包括:进校、升国旗、课前准备等方面。 ⑥编写校本课程,开设礼仪课堂。我们编写了《文明礼仪在身边》读本,内容包括:基本礼仪、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区礼仪四个方面,利用每周1节的校本课程时间带领学生学习。

水稻育种攻关2014工作总结

省水稻育种攻关2014年度工作总结 会议议程 2015年1月8日下午,报到注册,18:30晚餐,晚上自由安排 2015年1月9日上午9:00——12:00 ●开幕,会议主持单位领导主持会议,致开幕词 ●省科技厅有关领导作指示讲话 ●各攻关单位汇报2014年度工作进展(顺序见附件1) 2015年1月9日中午12:00——14:00 午餐、休息 2015年1月9日下午14:00——18:00 ●各攻关单位汇报2014年度工作进展(顺序见附件1) 2015年1月9日晚上18:00—— 晚餐、自由安排 2015年1月10日上午9:00——12:00 ●专家学术报告(顺序及题目见附件2) ●分组讨论“十三五”工作重点及研究思路等 2015年1月10日中午12:00——14:00 午餐、休息 2015年1月10日下午14:00——18:00 ●会议总结,科技厅领导指示,攻关组领导指示,主持单位领导点评,首席专家点评●晚餐、散会 附:会议地点:图书馆会议室就餐地点:教工食堂3楼会务组成员及联系电话,有事敬请联系! 邓其明:138******** 李仕贵:137******** 王玉平:136******** 张涛:180******** 马炳田:135******** 徐培洲:135********

附件1、攻关单位2014年度汇报顺序 序号攻关单位序号攻关单位 1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 所 13四川禾嘉种业有限公司 2仲衍种业股份有限公司14四川隆平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3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 成都分中心 15 四川绿丹种业有限责任公 司 4中国种子集团四川川种有限 责任公司 16 四川西科种业股份有限公 司 5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17川江水稻研究所 6四川农大高科农业有限责任 公司 18 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 四川省阳禾种业有限责任 公司 7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19四川天宇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8四川华丰种业有限公司20西南科技大学 9宜宾市农科院21成都市农林科学院10内江市农科院22南充市农科院 11四川省农科院生物技术核技 术研究所 23 四川国豪种业股份有限公 司 12绵阳市农科院24乐山市农科院 附件2、专家学术报告 序号专家姓名报告题目 1 熊洪杂交水稻人工直播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2 任鄄胜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29的克隆与应用 3 马均水稻生产机械化现状与思考 4 王文明水稻稻瘟病抗性的分子调控机理 5 陈学伟水稻抗病理论研究与育种应用进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