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克思主义形势观
关于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思考

关于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思考国防大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2006年06月22日10:54●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历史形成并在实践中不断巩固的。
新形势下社会思想呈现多样、多元、多变的特点,是一种正常现象。
承认社会思想的多样化,并不意味着可以削弱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可以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以此来引领和整合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确保我国的文化安全。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指导地位。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当20世纪即将落幕之际,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马克思遥遥领先,高居榜首。
之所以在世界各种文化相互激荡、国际共运出现严重挫折的情况下,出现这样的评选结果?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历久弥真,虽然历经一个半世纪风霜雨雪的考验,依然充满旺盛的生命力。
一个政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一个民族的团结振兴,离不开科学理论的引领。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是我们党的根本方针和一贯要求。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社会思想出现多样化的社会实际,如何有效地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历史的选择,是实践的呼唤。
正如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的那样:“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
”近代以来,特别是“五四”运动前后,社会思想五花八门,各种社会思潮诸如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无政府主义等思想流派纷纷登台表演,都是昙花一现。
唯独在十月革命影响下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很快就以其真理性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吸引到这面旗帜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
浅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题中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品质所决定的。
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同我国社会实践相结合,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意义目录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涵3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32.1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32.2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历史传统相结合32.3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民族文化相结合 (3)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43.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着在自身的发展错误!未定义书签。
3.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43.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4参考文献 (4)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涵马克思主义是严密而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在中国进一步民族化和具体化,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首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其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通过总结经验,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再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而得以生根、开花和结果、发扬光大、更上一层楼。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2.1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五观

马克思五观引言马克思是近代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他对社会和经济问题的深刻洞察使他的思想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马克思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和观点,在这些理论和观点中,有五个是他特别强调的,它们被称为马克思五观。
本文将对这五个观点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探讨。
一、历史唯物主义观1.1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之一,它认为社会发展受到物质生产力的推动和物质生产关系的制约。
历史唯物主义关注社会变革的动力和规律,主张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历史和社会现象。
1.2 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意义历史唯物主义观对我们认识和改造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历史唯物主义观,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找到改进社会制度和促进社会进步的路径。
二、阶级斗争观2.1 阶级斗争的本质和形式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是不同社会阶级之间为了争夺社会资源和权力而进行的斗争。
阶级斗争的形式包括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斗争等。
2.2 阶级斗争的发展和消灭马克思认为,阶级斗争的发展呈现起伏波动的趋势,不同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阶级斗争形式和强度。
最终,随着社会主义的实现,阶级斗争将被消灭。
三、剩余价值观3.1 剩余价值的产生和实现剩余价值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概念。
剩余价值是指工人通过劳动创造的价值中,超过实际工资的部分。
剩余价值的实现依赖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
3.2 剩余价值的分配和利用马克思强调,剩余价值的分配不公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基本问题。
资本家占有大部分剩余价值,而工人只能得到微薄的工资。
解决剩余价值分配不公的问题,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关键之一。
四、唯物史观4.1 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对历史和社会现象的独特解释。
唯物史观认为,意识形态和文化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反映,是经济基础决定性的上层建筑。
4.2 唯物史观的意义和应用唯物史观对我们正确理解社会现象和推动社会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观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的基本立场之一,它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指导下形成的。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观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使命,引领着中国社会向着更为充满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不断前进。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观的内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观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于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思想方法的总体观。
其核心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原理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全社会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观的重要作用1. 引领社会发展方向。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观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为整个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指引,明确了社会前进的方向和目标。
2. 强化党的组织力量。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观作为党的一项基本观念,能够凝聚党员干部的思想共识,增强党的组织力量,推进党的建设。
3. 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观的实现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
通过倡导诚信、公正、自由、平等、法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起一种积极向上、科学合理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
4. 推动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观对于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观的指引下,推动文化创新,倡导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先进文化相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观的实践与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观的实践发展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
在我国的实践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观与时俱进,与社会主义发展相互促进。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新阶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观需要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1. 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观要正确看待历史,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巨大成就,坚定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
2. 推动全面深化改革。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观要认识到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关键,继续坚持和深化改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浅析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与时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与时代价值摘要:马克思主义历经了近两个世纪的时间,却仍然在世界上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其生命力的强大是显而易见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的原因在于其四个特性:时代性,实践性,开放性,科学性。
关键字:时代性、实践性、开放性、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已经历经了一个半世纪,在此期间,马克思主义也曾遭受过批判,围攻,甚至是歪曲。
然而,尽管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却依旧顽强的留存了下来。
并且不断发展,传播。
从马克思主义经历的这一切中不难看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生命力与其四个特性息息相关:时代性,实践性,开放性,科学性。
一:时代性如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本主义内部的各种弊端纷纷显露。
资本主义世界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重新梳理了整个世界的进程和格局。
随着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解体以及中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
于是,有人认为产生于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对于现在21世纪风雨突变的世界已经过时了。
然而,在我看来,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他们没有认清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含义,他们只是将马克思主义粗略地等同于共产主义,却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应该是唯物主义和辩证的思考的方法,而这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大量事实表明,马克思主义对于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是具有长久生命力的,例如2008年欧洲金融危机,马克思的旷世著作《资本论》在欧洲热卖脱销。
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已经提出资本主义的弊端:过度商品化、资本肆意扩张和经济理性泛滥,以上论点也得到了西方经济学家们的赞同。
2000年新千年的交际之际,马克思被评为“千年思想家”的榜首,这也再一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永恒性和时代性。
二:实践性胡锦涛曾说:“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加强理论武装和推进理论创新。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具有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面临的困境及出路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在我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新形势下,传统的灌输方式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澄清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错误论断并探索其在当代中国的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标签: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困境;出路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正在势不可挡地席卷整个世界,世界各国间综合实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而我们国家又处于社会转型的变革时期。
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我们国家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和生活方式日趋多元化,西方文化也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思想观念。
这就使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
一、新形势下有关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错误论断(一)认为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已过时主张这一观点的人们认为,列宁主张灌输理论是由于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决定的,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过程中,无产阶级与广大人民群众革命意识初醒,政治水平尚不成熟,且文化水平较低,要想最大程度地发动基层群众参与,团结、依靠最广泛的群众力量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就必须依靠强制的灌输方法向工人阶级以及广大的人民群众宣传和教育正确的革命精神和思想意识,在当时的条件下,灌输理论确实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从而保证无产阶级在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
〔1〕但是伴随着无产阶级获得国家政权,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教育水平普遍提高,政治意识也逐渐增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的改变,再继续依靠旧的灌输方法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形势发展的需要,是过时的。
(二)认为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已无用主张这一观点的人们认为,在无产阶级革命期间,位于社会最底层的工农群众处处受到资本家们的残酷剥削以及压榨,由于当时物质的极度匮乏,人们只能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追求物质,又由于基础知识的匮乏,想要唤醒广发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与革命精神,就需要通过各种途径由外而内的向他们灌输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
《形势与政策》专题一

从组织实体看,有国家政 策、政党政策、社会组织
斗纲领、总政策、基本方 针政策和具体政策等。
部门政策;
从横向看,政策可分为经
从范围上看,有对外、对 内、特殊政策(如港、澳、 台政策)等。
济、政治、文化、社会、 军事、教育、卫生、科技、 外交、民族等方面的政策。
从制定机关看,有中央、 地方、部门政策等。
马克思主义形势观与政策观
目 录
学习形势与政策的意义
形势与政策的学理基础
正确认识形势和政策的立 场、观点、方法
引言:形势与政策对于人生的作用
人生在世,办各种事情: 一靠科学 二靠才能(未来哪些行业会被智能机器人替代?) 三靠政策(人们的行为与政策导向的相关度很高)
天宫二号
嫦娥四号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4、政策的特征: (1)原则性与灵活性 (2)现实性与长远性 (3)稳定性与可变性
5、形势与政策的关系:
形势与政策既区别又相互 联系,它们是一对矛盾的 统一体。
首先,形势是制定政策的 客观依据,又是检验政策 的客观标准。
其次,政策对形势也有推 动作用。
马克思主义形势观与政策观
正确认识形势和政 策的立场、观点、
状况和主要趋势。
“形”是指客观事物发展的现状, 即客观事物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和制约,在某一阶段、某一时期 或某一区域所表现出来的外在静 态形象。
“势”是指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向, 客观事物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所 呈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动态趋向。
形势是静态形象与动态趋 向的统一。因此,认识形 势不仅要看当前的静态表 现,还要看受到各种因素 影响而出现的发展趋向。
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意义
1.有助于我们认识社会,了解世界状态与发展走向,以 培养我们形成双向思维方式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总结。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含义、核心观点以及对当代社会实践的指导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含义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着眼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旨在为革命实践和社会变革提供科学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核心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即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强调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它认为社会发展是一个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是由量变到质变、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还强调了社会发展的辩证性,即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这种辩证关系在社会历史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核心观点1.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从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 社会发展的规律是辩证发展。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强调了社会发展的辩证性,即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相互作用、矛盾斗争和统一发展的过程。
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是包含着相互矛盾的一切事物统一发展的规律。
3. 社会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认为,社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将摆脱一切剥削和压迫,实现全面自由和全面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既为革命实践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又为社会变革提供了思想方法和道路选择。
1.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指导着社会变革的方向。
通过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入认识,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社会的发展趋势和阶段性特征,为社会变革提供科学的战略和策略指导。
2.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对于社会矛盾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矛盾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指出社会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究中心 , 开发整理本土的音乐 、 歌舞 、 服 源, 吸纳融合多元文化 。
市委决定采取“ 国家 金 融 特 许 +地
饰、 民居 、 饮食 、 民间故事 等民族 文化资
这对于实现远大 目标来说是极 装, 将 其经营权 、 管理 权和所有 权相分 势 , 把形势 问题放到社会历史发展 的长 的事情 , 离, 把旅 游资源市 场化 , 通过转让 景 区 河 中来 认识 ,不 断形成 了科学 的形势 为重 要 的 。 对 于 国民 经 济 和社 会 发 展 来 景 点经营权 , 吸引经营理念 先进 、 综合 观 。在新时期 , 马克思主义形势观为人 说 , 一旦偏离主题 、 主线 , 必将导致丧失 实力雄 厚 的战略性旅游 投资企业 参与 们分析 复杂多变 的经济 、 社会 、 政 治与 黄金发展期 的危险 。 马克思主义形势观 各景 区景点建设 , 并把转让景 区景点经 国际 形 势 提 供 了 有 益 的 思想 方 法 。 主要 之所 以反复 强调把握 时代主题 的重要 营权所得资金分期全额返还给投资者 , 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 用 于建设景 区景点。 展提供智力支持。 一方面要继续重视领
会 与 政 治 发 展 的 阶 段性 特征 , 及 时 总 结
资主体多元 化 , 形成“ 政府 主导 、 市场运 作、 社会参 与 、 多元投资 ” 的文化产业发
形成带有规律性的认识成果 , 以求解疑
释惑 , 推动 实践 与 理 论 的 发 展 。
展格局 。 市财政要建 立文化产业发展基 金, 以贷款贴息 、 扶优扶强 、 以奖代补等
一
意义 , 正是基 于一种主动精 神 、 战略 眼
、
善 于把握社会 历史规 律 、 时 代 光 和 忧 患 意 识 , 以坚 实 的 步 伐 推 进 发
展。
( 五) 创新人才机制 , 为文化产业发 主 题 与 国 情
首先 , 强 调 认 识 社 会 历 史规 律 。社
最后 , 强调科学分析 国情 。国情就
浅析马克思主义形势观
方 优惠政策 =零成本 获取 国家 级旅游 景 区经营权” 的模式 , 拿出 1 2个优质旅 游 景 区景点 和 2个开 发项 目,统一包
个字。 要认准一个时代或时期 的主要 问 题, 加 强统筹协 调 , 在 做好大量 经常性
马克思主义重视观察形势 、 分 析 形 工作 的同时集 中精力 抓几件 最为 紧要
还 复合型人才 的培养。 实行优惠政策 和人 律 , 在理论 上有着 强大 的生命 力 , 在实 情的实际,无论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 才流动新机制 , 加大文化产业拔尖人才 践 中不 断 得 到 多个 方 面 的检 验 。 社 会 历 是 时代主题 , 都将 是悬置半 空 , 无从发 的引进力度 , 着力引进一批我市急需 的 史规律 的价值在 于 ,人们 一旦认识 了 力 。 我 国仍处于并将 长期处 于社会 主义 高层次文化人才 , 广泛吸引 国内外知名 它 , 人 民 日益 就能够 从未来 的高度看现在 , 把目 初级 阶段 的基本 国情没有变 , 艺术家 、 经 纪人 、 企业家来张 掖创业 。 加 前 阶段 作为整个 发展过程 中 的一 个具 增 长的物质 文化需要 同落后 的社会生 快创新用人机制 , 运用市场机制合理配 体阶段来正确地认识 , 而不再是把 当前 产 之 间 的矛 盾 这 一 社 会 主 要 矛 盾 没 有 置人 才资源 , 建立竞 争 、 激励和分 配约 发生的政治经济与社会 事件 等 , 理解成 变。 只有科学分析国情 , 进而对省情 、 市 束机制 。 加大本土文化经 营人才和文化 为和整个 历史发 展过程孤 立开来 的零 情 、 县情 、 厂情、 校情等做 出详实研究 ,
军人才 , 发挥领头羊 的作用 ; 另一 方面 , 会历史规律 , 就是际” 。从实际出发 , 实事求
要重视经营管理人才 、 专业技术人才等 主 义 所 揭 示 的人 类 社 会 历 史 发 展 的 规 是 , 离不开科学分析 国清 。一旦脱离 国
F A z H A N ・ X U E s H U z o N G H E N G
( 四) 创新投 融资机制 , 为文化产业
发展破除资金瓶颈。要整合 资源 , 建立
紧密的协作机制 , 积 极 推 进 文 化 产 业 投
学 术
纵 横
理分析问题 , 认识 问题 。要坚持人类社 会历史发展规律 , 深入研究 当前经济社
一
究、 开发 , 给予资金扶持 ; 对市场前景好 的文化企业 , 给予资金 、 信贷 、 贴息等支 持; 对项 目推进等作出重大贡献的有功 人员 , 给予直接奖励 。重 点扶 持和奖励 重大题 材文艺作 品的创作 ; 扶持和补助
民间文化 艺术研究 , 尽快成 立张 掖“ 丝 路 文化 ” “ 红色文化” 资 源 发 掘 整 理 和研
方 式 支 持 文 化产 业 发 展 。对 重 大 项 目 , 给 予 前 期启 动经 费补 助 ; 对 文 化 产 业 研
其次 , 强调把握时代主题 。时代主 题是指一定时期 , 特别是较长时期形势 发展 中呈现出的主要趋 势 , 以及有待解 决的重大课题 。把握 时代 主题 , 即把握
口
个历史 阶段世界或 国内形 势演变 的
最重要特征。 人 类 社 会 历 史 发 展 道 路 往
赵 竹 村
往一波三折 , 充满艰辛与挑战。在总的 发展趋向下 , 每一个时代 总有集 中体现 那个时代特征的主要 问题 。 改革开放以 来, 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是 当代 世界 两大问题 的科学判断 , 是我们党分析 国 际形势的指导思想 的一次重大飞跃 , 直 接指引 了国 内外政策 和方针 的转变 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