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职业观

合集下载

论马克思的职业选择观及其教育意义

论马克思的职业选择观及其教育意义



他看 到工人被压迫 被剥削的苦难 1青年 马克 思认 为 。 . 人不 同于 动物 , 择 是人 比其他 创 造 到农民终年劳累却 一无所获 , 选 生活 。 听到受苦群众 愤怒的呼声 。社会最底层 百姓的生 活现 他 物更为优越 的特征 。 认 真地权 衡这种选择 , “ 无疑是开始走 上生
选择的职业是不 是真的怀有热情 自我们内心 的声音 是不是 之源 。 发 二、 马克 思职 业选择观 的现 实指导 意义 同意选择这种职业 ~如果 我们 经过冷静 的考察 , 了所选 认清 择的职业 的全部分量 , 它的 困难 以后 , 了解 仍然对它 充满热 情 , 1 . 选择对人 的主体性 提出更高的要求 职业 人的 主体 性表现为人 具有能动性 、 自主性和创造性 。人 的 仍然爱它 , 自己适合 于它 , 时我们 就可以选择 它。” 觉得 那 意义 和价值 , 使人成 为 自己人 3青年 马克思 特别 指出 , 固然可 以选 择 自己 的职 业 , . 人 但 主体 性使得人 生活 动具有 目的 、 生活动 的主人 。正是人的主体性使人创 造了人 生的价值 。 职业 我们并不总是能够选择我们自己认为适合的职业,我们在社 人 会上 的关系 , 还在我们 有能力决 定它们 以前就已经在 某种程度 选择体现 了人 的主体性 ,职业选择 内在地包含 了人 生 目的 、
的本 质。 职业选择在 某种 程度上就 是检验一 个人 准确把握人的 社会 关系的总和 ” 能力 , 一个人公 共性 实现的程 的 检验 4青年 马克 思由此 告诫 说 , . 青年 在选 择职 业 的时候 , 应该 本质 即“ 理想 的职业选择要求一个人 的本 质实现程度或公共 全面衡量自己的能力 、 特点和体质 , 挑选最 适合 自己的职业 。 在 度 或水平 。 这里青年马克思尖锐地 批评两种倾 向 : 是追名逐 利的利 己主 性程 度自然也是很 高的。 一 义人生哲学。 他说 , 如果谁被名 利的恶 魔所诱惑 , 他就不可 能保 2 . 职业选择 要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 想的统一 每个人都 有自己的个人 理想 ,它是个体 对自己未来 生活 、 持清醒的理智和持久 的热情 。随着岁月的流 逝 , 他就会 情绪低 是个人行动 的方向和 目标 。社会理想是 指 落, 怨天尤人 , 悲观 厌世 。二 是甘当 自暴自弃 、 甚至 无所作 为的 事业的追求和 向往 ,

解读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解读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解读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社会公众大都从兴趣爱好或者工资多少、职位高低、福利待遇等层面考虑一份职业的好坏,而很少有人能把它作为达成“使人类和他自己趋于高尚”的目标的手段来看待。

当初周恩来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让多少纨绔子弟面红耳赤?真正的伟人凡事绝不是只为自己考虑,他不会只为一己私欲而作出抉择。

但同时,他也不会一味委曲求全责难自己,他们会更倾向于选择自己最擅长而又能使人民受益最多的职业。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意识深深烙印于物质,而格局决定了高度。

有人真的社会地位、家庭出身就是我们的起跑线,而有人长大就衣食无忧生在终点线,于是奋力拼搏以填补自己的“先天不足”与身份地位的差异,或者怨天尤人,浑浑噩噩,虚度年岁。

其实,搞事情的初衷也就是我们的起跑线,我们对自己所专门从事职业的信仰、思想的高尚程度、处事时所希望的效益与服务的人群也在一定程度上同意了我们能够跑多离。

正如文章所言,“我们的使命决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因为它不是那种使我们长期从事而始终不会情绪低落的职业。

”我们应该选择能把自己能力最大化于社会的工作,选择自己存在感最强的工作,选择使我们自己能真正受到鼓舞的工作,不为名不为利,不为虚荣心。

生命本就是无意义的,人向死而生,生就是一个不断为自己的存在寻找意义的过程。

为浮名虚利的打拼注定是不能长久的,这样的挣扎迟早会耗尽你所有的热情。

若是习惯了在这温柔乡里消沉,再想摆脱,想重归正途,便更加吃力了。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可是,“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希望我们在选择职业时不要在尘世繁华与纸醉金迷中迷失了自己的初心。

哪怕最初的想法已经改变,也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为什么出发。

马克思主义职业观 (2)

马克思主义职业观 (2)

马克思主义职业观----青年应如何选择职业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目标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职业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基本思想,也激励着我们在选择职业的道路上做出正确的选择。

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开始,一代又一代的无产阶级的领导人都在自己的职业选择方面为我们树立了楷模与榜样,他们有的放弃了荣华富贵,只为为更多的人谋幸福;有的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以保证革命的胜利:历史上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无论在中国还是国外,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都在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在选择职业的方面,坚持着自己的信仰,为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终生。

伟大的共产主义者马克思在他17岁时就曾经写道:“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以人类的福利和个人的理想为主要指针。

我们不应当认为这两种利益之间可能发生对立冲突,不应当认为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利益,因为人生来就是这样安排的;他只有为了社会进步和同时代人的福利而努力,才能够使自己完善起来。

”恩格斯放弃自己的荣华富贵的生活,积极投入到无产阶级革命的事业中,成为马克思强大的后盾。

毛泽东一生为中国的革命事业而奋斗,从小立下志向,亲力亲为,积极考察农民运动,深入群众,成为中国的伟大领袖,终于为中国人民带来了胜利的希望。

周恩来从小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刻苦求学,成为人民爱戴的好总理。

邓小平在领带中国人民继续奋斗的道路上,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李大钊,刘胡兰等无数革命先辈,在选择自己的职业的道路中,坚持了自己的信仰,为人民群众的利益战斗一生。

没有他们的选择,就没有今天的中国,也就没有今天幸福生活的我们。

马克思主义职业观与大学生就业

马克思主义职业观与大学生就业

马克思主义职业观与大学生择业如今,就业难题已成为全国人民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之一,许多大学生一毕业便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

选择什么样的职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对于刚要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十分重要。

职业是人实现其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平台,也是获得基本生活来源的手段。

择业是人生至关重要的一步,因此在选择职业时要慎重思考。

首先,我们要有正确的择业观。

一、我们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的基础上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并且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自觉到基层工作。

因为在那里我们的理论知识可以得到更好、更宽广的应用与发挥。

同时在与广大基层群众的交流中我们可以学习到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我们可以在实践中去检验我们的理论知识的正确性。

二、在择业的过程中不要被虚荣心所支配。

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提出“伟大的东西是光辉的,光辉则引起虚荣心,而虚荣心容易给人鼓舞或者是一种我们觉得是鼓舞的东西;但是,被名利弄得鬼迷心窍的人,理智已无法支配他,于是他一头栽进那不可抗拒的欲念驱使他去的地方;他已经不再自己选择他在社会上的地位,而听任偶然机会和幻想去决定它。

我们的使命决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因为它不是那种使我们长期从事而始终不会情绪低落的职业,相反,我们很快就会觉得,我们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我们理想没有实现,我们就将怨天尤人。

”因此我们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实际出发。

三、我们并不总是能够选择我们自认为适合的职业。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这个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在青年马克思职业观里有所萌芽:“我们并不总是能够选择我们自认为适合的职业;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还在我们有能力对它们起决定性影响以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确立了。

”其次,我们要在正确的择业观的基础上,从大学时代开始就进行就业准备。

(一)、我们要探寻并制定明确的个人目标。

大学时代是学习知识的黄金时代,又是塑造品格,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在这四年里,我们应不止一次地在脑海中描绘自我设计的蓝图。

青年马克思的择业观及其现实启示

青年马克思的择业观及其现实启示

青年马克思的择业观及其现实启示马克思一生的各个时期都有着对社会和个人发展的深入思考,青年马克思就曾对青年人的职业选择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在《青年人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他认为青年人在面临职业选择时应当理性分析,树立崇高的价值取向。

这些观点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又独具青年马克思的蓬勃朝气、锐利思想和人本情怀。

研读青年马克思的文章,剖析青年马克思的择业观,对于思想多元多样形势下指导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群体择业与就业,意义深远。

一、青年马克思择业观的内容解读(一)青年人职业选择的个人维度一一理性而冷静的自我分析青年人的择业选择对其个人发展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需要理性而冷静的分析,这也是人思维发展的体现。

正如青年马克思所说:“能有这样的选择是人比其他动物远为优越的地方。

因此,认真的考虑这种选择一一这无疑是开始走上生活道路而又不愿拿自己最重要的事业去碰运气的青年的首要责任”在《考虑》中,青年马克思认为承担择业这种“首要责任”,首先要有理性而冷静的自我分析。

首先,青年马克思认为目标是人认识自我,分析自我的第一步。

“每个人眼前都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至少在他本人看来是伟大的,而且如果最深刻的信念,即内心深处的声音,认为这个目标是伟大的,那他实际上也是伟大的”。

其次,青年马克思认为,个人理想偏好是理性自我分析的重要方面。

“我们狂热的追求我们以为是神本身给我们指出的目标。

但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东西很快就使我们厌恶一一于是我们的整个存在也就毁灭了。

”为了真正分析自己的志趣与理想偏好,“我们应当认真思考:所准备的职业是不是真正使我们受到鼓舞?我们的内心是不是同意,我们受到的鼓舞是不是一种迷误?我们认为神的召唤的东西是不是一种自欺?”。

在《考虑》中,青年马克思强调了所选职业要符合个人旨趣及理想偏好,认为不退化的工作热情在职业生涯中扮演重要的作用。

与尚未完全走向成熟、人生经验阅历有所欠缺的当今青年人一样,年轻的马克思重视父母长者的间接经验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的职业观

马克思的职业观

马克思的职业观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政策不断改进,高校近些年不断大规模的扩招,使得在校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毕业生的人数也逐年增加。

据统计我国2005-2014年的毕业生人数分别为504万、530万、567万、599万、629万、630万、660万、681万、699万以及727万。

增长速度非常之快,致使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更为突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莫荣说,“我国每年新进入市场的劳动者大约1500万人,2014年727万人差不多占到一半了。

综合考虑,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因此,大学生是否能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对于大学生正确的择业和就业具有重大意义。

职业观,就是择业者对职业的认识、态度、观点,如对职业评价、择业方向等的认识,是择业者选择职业的指导思想。

正确的职业观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职业观,择业要以国家需要为重,追求美好的生活、理想的职业和个人的前程是正常的。

但是要清楚地认识到美好的生活来自于奋斗,个人理想和前途根基于国家的前途、人民的事业。

因此,个人选择首先要服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充分考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把择业同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联系起来,并以此为己任,要提倡无限奉献的精神。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曾于1835年8月12日在中学毕业考试中,以一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对这个问题作出了不同凡响的回答。

阅卷老师批阅这篇文章时,评论道:“思想丰富,精彩有力,值得赞许。

”特里尔中学校长威登巴赫读后也赞扬:“此文以思想丰富和结构严谨而引人注目。

”虽然这时的马克思尚没有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但他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表述的优秀思想观点和理想信念却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在未来都将永葆其青春的价值。

年轻的马克思的一些见解仍对我们当代青年正确的树立职业观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指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应遵循两个方面的原则。

第一个方面,选择职业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相关性讨论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相关性讨论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相关性讨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班别:机械0903班学号:0806090403姓名:王剑雄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相关性讨论【摘要】由于社会因素的制约作用, 人们不能选择自认为最适合的职业。

选择职业应遵循的应该是根据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 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

马克思的价值观对于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本文分析了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结合马克思理论做出了一些分析。

【关健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马克思价值理论求职影响因素理性的就业观引导【正文】人们的实践和社会关系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人的价值也是不断变化的。

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的价值的实现是不一样的。

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变迁,就反映了在不同的历史时段,人们实现自己价值的不同方式。

在职业选择过程中,大学生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对某种职业作出一定的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除此之外,这种价值选择还受到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

因此,当代大学生在职业价值观上不仅崇尚实现个人志向和人生理想,更重视社会的发展和需要。

职业价值观,是指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

它体现了大学生在人生的特殊领域——职业生涯中对待职业选择和职业活动特有的价值取向, 是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

职业价值观包含社会价值层面和自我价值层面。

从社会价值层面来看, 任何个人的职业价值观都应包含着对一定社会责任的认同, 体现着社会对个人职业角色安排的价值认定。

从自我价值层面来看, 职业是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实现自身潜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职业价值观作为一种价值取向, 对个人职业选择、从业态度及社会整体就业环境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青年的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就曾阐述了他的择业观, 并以“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作为自己的目标, 并为此无怨无悔地奋斗了一生。

(原创)马克思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而奋斗终身

(原创)马克思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而奋斗终身

(原创)马克思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而奋斗终身文|杜文杰马克思(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4日)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发起了科学社会主义,创建了第一国际,发现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德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和社会学家。

著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会光辉著作。

马克思主义学说深深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理想和追求,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路明灯。

马克思在职业追求和伟大事业中经历了许多坎坷,为共产主义事业,不畏艰险,置个人及家庭安危于不顾,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马克思学识渊博,是天才的理论家、革命家和实践家。

看了马克思的职业追求,我们很多人会感到震撼而又惭愧。

马克思是用一生实践和战斗,践行了为穷苦人民大众服务的理想;用一生拼搏和智慧探索了人类光辉灿烂的发展道路。

一、坚强的战士,光辉的职业马克思和一切伟大的战士一样,把实现自己为人类谋福利的职业理想,看得高于一切,坚持通过哲学思辨和力量,马克思高举批判旧世界黑暗统治的旗帜,而卷入了当时激烈的政治斗争旋涡之中。

即使丢掉很多理想的工作,主编的《莱茵报》被查封,甚至被当时的普鲁士政府驱逐,后流亡辗转去巴黎。

1845年,马克思参与编写了《前进周刊》,因其对德国的专制主义进行了尖锐的批评,普鲁士政府要求法国政府驱逐马克思,同年秋,马克思又被法国政府流氓殴打,并被驱逐出境,只好被迫来到比利时布鲁塞尔。

在恩格斯的坚定支持下,一起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书中批判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及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不彻底性进行了分析,从而第一次系统阐述了他们所创建的历史唯物主义,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为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奠定了初步的理论基础,并成立了共产主义同盟及1848年完成了指导世界无产阶级开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同盟纲领《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就像一个坚强的战士,从不向反动派低头,不怕迫害,不怕因失去工作而贫困,坚持定不移走自己的路,为革命事业置生死度外,不顾一切,为创建人类美好的未来作不懈的斗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题报告《马克思主义的职业观》
马克思主义的职业观
产生背景: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数量的增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特别是在我国经历了十余年平稳的社会转型期之后,又遭遇到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大规模扩招,使得在校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毕业生数量也连年攀升。

据统计,我国2001~2009年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 115、145、212、280、338、413、495、559及630万,十年间,数字增加了5倍之多。

而在这期间,我国的GDP一直稳定在8%的增长速度,严重的供需不平衡,使得就业面临泰山压顶之势。

因此,大学生是否能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对于大学生正确的择业和就业具有重大意义。

定义:
那什么是职业观呢?所谓职业观,就是择业者对职业的认识、态度、观点,如对职业评价、择业方向等的认识,是择业者选择职业的指导思想。

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我们都会面对职业选择的问题,职业观的不同,使我们每一个人拥有自己独特的职业生涯,职业是人实现其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平台,也是获得基本生活来源的手段。

择业是人生紧要处的重要一步,因此在选择职业时要慎重思考。

一、选择职业的原则
马克思写道“我们应当认真考虑,所选择的职业是不是真正使我们受到鼓舞?我们的内心是不是同意?我们受到的鼓舞是不是一种迷误?”深层考虑,我们有必要找出鼓舞的来源。

影响职业选择的三大因素:个人喜好、身体条件、自身能力。

1.个人喜好,即是个体自身的兴趣,能否将自己的兴趣与自己所选的职业相结合。

人们在自己的兴趣与好奇心的驱使下往往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去进行创造性的工作,从而使兴趣与工作都能够得到发展。

马克思说“如果我们通过冷静的研究,认清了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份量,了解它的困难以后,我们仍然对它充满热情,我们仍然爱它,觉得自己适合它,那时我们就应该选择它,那时我们既不会受热情的欺骗,也不会仓促从事。


2.身体条件因素,身体条件即一个人的体质能否胜任工作。

“我们的体质常常威胁我们,可是任何人也不敢藐视它的权利。

”十七岁的马克思如是说。

当我们的外部条件限制了我们主观愿望的前进的时候,我们就会感到阻力,受挫的感觉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像我们袭来,那么即使原来的热情也会被消耗,厌世的情绪油然而生。

马克思不主张青年超越体质的限制选择职业,“诚然,我们能够超越体质的限制,但这样一来,我们也就垮得更快”;差强人意的体质使我们不能持久地工作,“工作起来也很少乐趣。

如果我们选择了力不能胜任的职业,那么,我们决不能把它做好”。

3.个人能力因素,个人的自身能力也是我们考量选择职业的一个原则,马克思曾经说过:“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在我们现在的社会状态中,职业是谋生的手段,具有异化和剥削性质,人们并不总是能够选择自认为适合的职业,只有当各方面的客观社会条件具备以后,才有可能选择理想的职业。

马克思强调青年应该在正确估计自身能力的基础上选择职业,“如果我们错误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那么这种错误将使我们受到惩罚。

”“会感到比外界指责更为可怕的痛苦”。

二、选择怎样的职业
这一原则体现了对职业选择的价值追求,马克思提出了选择有尊严的职业、深信其正确的职业、能为我们提供广阔场所的完美境地的职业,其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1.有尊严的职业,尊严是什么?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是使他无可非议、受到众人钦佩并高于众人之上的东西。

所谓有尊严的职业是能给人以尊严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

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不一定是最高贵的职业,但总是最可取的职业。

”“2.深信其正确的职业,马克思从反面论述错误思想上的职业“使我们感到压抑、自我欺骗乃至使仓促从事的人毁灭”;正面论述正确思想上的职业会使我们行为高尚,拥有高尚的地位,提高自身的尊严。

”一言概之,建立在错误思想上的职业使我们受压抑,甚至使仓促从事的人毁灭,而建立在正确思想上的职业使我们有尊严。

3.遵循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就是把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结合起来获得主客观统一的职业,追求人类幸福的职业是“能为我们提供广阔场所的完美境地”的职业。

马克思说个人完美与人类幸福这两种利益不是敌对、互相冲突的。

人类的天性本身应该是——“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过得完美。


例如:感动中国人物中支教大学生徐本禹,在大学毕业以后到贫困农村扎根支教,即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也为整个社会作出了贡献,为当地的孩子们带去了希望。

这些选择,都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职业观的选择,因为他们通过自己的选择为社会作出了贡献,为其他的人带去了幸福。

同时也做到了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三、我们如何用马克思的职业观指导职业选择
青年时期是尝试规划自己的人生、设计自己的未来之时,马克思说:每个人眼前都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至少他本人看来是伟大的。

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马克思以17岁的年龄谈了青年必须认真考虑职业规划的重要性、职业选择必须考虑的若干因素以及自己职业选择的初步方向。

在接近伟人思
想的时刻,我们应该尝试着考虑自己一生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社会对用工的需求是我们择业的客观因素,社会发展对从业者的胜任力要求有什么变化也是我们应考虑的因素,应用型、能力型、复合型的人才才是社会青睐的职业人,这也指导我们在校学习期间要多实践。

个人选择职业,社会选择业者,双向选择决定我们不能只考虑一端,把个人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发展结合、一致,青年才能获得适合于自身的职业。

马克思说并非“两种利益是敌对的”,并非“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

我们在为建设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完成自我的完善、事业的发展——这就是我们应持的职业观。

四.寄予同学
职业的选择是我们每个人人生中必须要面对的重大选择之一,对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人生幸福的追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的职业选择观以其卓越的思想内涵和可操作性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是无数有志青年人生历程的航标灯。

我们作为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应以马克思为学习实践的榜样,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践行马克思的职业观,为了理想,为了人类美好的事业,去奋斗,去探索。

最后希望马克思伟大的职业观对我们在座的同学在择业的路上有所帮助,更希望同学们在三年甚至更久远后可以做出正确选择也能获得真正适合自己的
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