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温室气体减排政策适用性研究

合集下载

农田固碳措施对温室气体减排影响的研究进展

农田固碳措施对温室气体减排影响的研究进展
有 待进 一步研 究 。
22 秸秆管理措施 .
作 物秸秆 作为 土壤有机 质 的底 物 , 且作 物秸 秆返 还量 与 S C含 量 呈线 性关 系 , O 因此 作物 秸 秆是 决定 S C含量 O 的关键 因子 之一 。秸秆还 田有利 于土壤 碳汇 的增 加 , 同时 避免秸 秆焚烧 过程 中产 生温室气 体 。因此 , 秸秆 还 田是 一 项重要 而又 可行 的农 田碳 汇管理 措施 。秸秆 还 田 以后 , 一 部分残 留于 土壤 中成为土 壤有机 质 的来 源 , 一部 分将会 另 以 C : 体 的形 式散 逸到 大气 中 , O气 因此 , 随着 秸秆 还 田量 的增加 C : O 排放 也会增 加 。有 研究 表明 , 秸秆 经过多 年分
中国人口・ 源与环境 资
21 0 2年
第 1期
定、 累积与 分解过 程 影 响着 全球 碳 循 环 , 界 环境 的变 化 外

部分碳 以气体 的形 式从 农 田释放人 大气 。 免耕会 导致 表层土壤容 重的增加 , 生厌氧 环境 , 产 减少
也强 烈 的影 响着地 上 部植 物 的 生长 与 土壤 微 生 物对 土壤 累积 碳 的分 解 。Ll 为 S C的增 加 可 以起 到改 善 土 壤 a认 O
响 , 采 用保 护性 / 如 免耕 措施 、 广秸 秆 还 田 、 推 平衡 施 用 氮 肥、 采用 轮作 制度 和土 地 利用 方 式 等 , 述 管理 措 施 的差 上 异 导致农 田土壤 有机碳 库 的显著差别 , 并影 响农 田温 室气 体 排放水 平 。
均大于常规耕作; 由于 N O和 C H 的排放受多种 因素的 综合影响, 因此耕作措施对这两种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还
的主要因素, 同时还受土地利用方式 、 气候变化等多因素

基于公平与效率双重视角的中国农业碳减排潜力分析

基于公平与效率双重视角的中国农业碳减排潜力分析

自然资源学报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第30卷第7期2015年7月V ol.30No.7Jul.,2015基于公平与效率双重视角的中国农业碳减排潜力分析吴贤荣1,2,张俊飚1,2*,田云3,薛龙飞1,2(1.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武汉430070;2.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武汉430070;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武汉430073)摘要:科学估算减排潜力是实施减排责任分摊的基础。

论文将环境因素纳入到经济生产体系,构建含有期望产出与非期望产出的农业经济核算框架,借助方向距离函数方法,对2000—2011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农业碳边际减排成本进行估算。

在此基础上,利用人均农业碳排放、人均农业生产总值、农业碳排放强度与农业碳排放影子价格4个指标,构建农业碳减排潜力指数,基于公平与效率双重视角,对各省区农业碳减排潜力水平进行评估与分析。

结果显示:①农业减排成本地区差异较大。

其中,海南、福建、山东、辽宁、广东、北京、天津等省区减排成本较高,其年均农业碳排放影子价格居于全国前列,最高值达2.542×108元/104t ;而西藏、青海两地农业碳排放影子价格最低,分别为0.105×108元/104t 和0.542×108元/104t ,农业减排成本较低。

②基于农业碳减排的公平性与效率性差异,将中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域划分为四大类:西藏等1省2区属于“高效较公平”型地区;甘肃1省1区属于“高效欠公平”型地区;辽宁等8省2区属于“低效较公平”型地区;北京等12省4市属于“低效欠公平”型地区。

③西藏、海南、青海、内蒙古四地农业碳减排潜力指数在三种情景下均排名前四,北京、黑龙江、山西三地均排名最后。

④决策者对于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的不同偏好会导致各省区减排责任分摊机制不同。

关键词:低碳农业;农业碳排放;减排潜力;边际减排成本;方向距离函数中图分类号:F223;X5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3037(2015)07-1172-11DOI :10.11849/zrzyxb.2015.07.010全球气候变暖日趋严峻,碳排放量逐年增加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

生态环境部发布的首批4个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CCER方法学额外性要求

生态环境部发布的首批4个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CCER方法学额外性要求

首批4个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CCER方法学额外性要求2023年10月24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了首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首批方法学,包括《CCER-01-001 并网光热发电》、《CCER-01-002 并网海上风力发电》、《CCER-14-001 造林碳汇》、《CCER-14-002 红树林营造》等4个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4个方法学对项目的额外性论证要求有所不同,其中光热、海风、红树林营造3种项目可免予论证额外性,而造林碳汇视造林类型区分为免予论证额外性和一般论证额外性两种情况。

免予论证额外性将降低相关CCER项目开发的难度。

以下为4个方法学对项目额外性论证的相关规定:1、《CCER-01-001 并网光热发电》-并网光热项目符合方法学适用条件的项目,其额外性免予论证。

因为实现长时储能和稳定供能,并网光热发电项目能量转换环节较多,投资建设成本及后期运维成本高。

同时,由于并网光热发电项目仍处于产业发展初期,存在因技术和投资风险带来的投融资障碍。

2、《CCER-01-002 并网海上风力发电》-并网海上风电项目符合方法学适用条件的项目,其额外性免予论证。

因并网海上风力发电项目受海洋环境复杂、关键设备依赖进口等因素影响,建设成本远高于同等规模的陆上风力发电项目。

并网海上风力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前沿领域,相关技术专业性、创新性强。

海上风力发电场运行维护工作量远高于同等规模陆上风力发电场,对技术人员和设备的数量、施工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并网海上风力发电项目普遍存在技术障碍。

3、《CCER-14-001 造林碳汇》-造林碳汇项目1)免予论证额外性的情形(类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造林项目,其额外性免予论证:a)在年均降水量≤400mm的地区开展的造林项目;注:年均降水量≤400mm的地区可参考《国家林业局关于颁发<“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的规定>(试行)的通知》(林资发〔2004〕14号)。

中国农业领域温室气体主要减排措施研究分析

中国农业领域温室气体主要减排措施研究分析

收汇约为 01 . 2亿 t ,水土流失治理活动约为 0 3 C . 0 亿 t[,合理的管理措施 ,如侵蚀控制 、 C引 保护 陛耕 作、 秸秆还 田和施用有机肥等都可以增加土壤碳储
基 金项 目 :国家“ 十一 五” 支撑计 划项 目 ( 08 A 5 3 20 B D9B1 )

相当于 7 . Mt 8 标煤【 ,年农作物秸秆年产量约为 4 l 们 6 t 折标准煤约 2 0 【, 亿 , 8 2 农业废弃物合理开发 MtJ 利 用也 可 以实现 可观 的减排 量 。 在农业领域积极减排 , 转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 展方式 ,有助于国家有效应对气候变化 ,降低农业 源 污染 和 G HG 排放 ,减 轻环境 压力 ,促 进 经济 的 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 前对农业减 排 已有众多研究成果 , 但是已有的成果但多是针对 某一或几条管理措施开展的研究 ,缺乏涵盖农业系 统的较全面的研究分析 ,即使是相同措施 的不同研 究结果之间也存在差异 ,这种情况对减排措施的选 取造成 了一定的障碍。因此本文在分析前人研究结 果 的基 础上 ,综 述 了农 业 领域 主要 GHG 减 排措施 的减排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以期为措施的合理选取 和农业领域有效减排提供参考 。
中国农业领域 温室气体 主要减 排措施研 究分析
邹 晓霞 ,李 玉娥 ,高 清竹 ,万运 帆 ,石 生伟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农业环境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 8 ; 00 1
2 .中国科 学 院大气 物理 研究 所 ,北京 102 0 09
1 农 业生产活动减排措施分析
11 农 田 N O减 排 .
111 施肥 管理 ..
肥 料能直接或间接供给植物所需养分或改善 土壤 、水质 以提高植物产量和品质 ,对于高产优质 农业有 重要作用 ,但化肥施用过多或施肥方式不 当,不但会造成环境污染 ,还可以导致农 田 G G H 排放量增加[-】 94年我 国农 田 N O 直接排放 1¨,19 1 2

中国省级区域农业碳排放公平性研究

中国省级区域农业碳排放公平性研究

中国省级区域农业碳排放公平性研究作者:田云张俊飚来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11期作者简介:田云,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与环境经济、低碳经济。

通讯作者:张俊飚,博士,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资源与环境经济。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气候框架公约下农业碳排放的增长机理及减排政策研究”(编号:7127310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农业生产净碳效应测度与价值实现路径研究”(编号:2013YB12);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问题研究”(编号:T201219)。

摘要本研究在全面测算我国31个省(市、区)2010年农业碳排放、碳吸收总量的基础上,构建了农业碳排放公平性评价模型,并引入基尼系数,从生态承载力、农业经济贡献力两方面考察了各省级行政区域农业碳排放的公平性与差异性。

研究结果表明:①吉林农业碳排放生态承载力最强,黑龙江、广西分列第二、三位;西藏、青海、福建则处于倒数第一、二、三位。

北京农业碳排放经济贡献系数值最高;辽宁、山东分列第二、三位;西藏、青海、贵州则排在倒数第一、二、三位。

②2010年,我国农业碳排放生态压力模型的基尼系数为0.215 2,处于“相对平均”状态;农业碳排放经济效率模型的基尼系数为0.182 8,处于“高度平均”状态。

③基于生态承载系数、经济贡献系数的数值差异,将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划分为四类:天津等7省1市属于“高-高”型地区;黑龙江等2省2区属于“高-低”型地区,即生态容量较高,但农业经济贡献系数值较低;北京等5省2市属于“低-高”型地区,生态容量较低,但农业经济贡献系数值较高;内蒙古等8省1市3区属于“低-低”型地区。

关键词农业碳排放;公平性;碳吸收;生态承载;基尼系数中图分类号 F323,X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3)11-0036-09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3.11006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也是人类面临的最为严峻的全球环境问题,大气中CO2、N2O、CH4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是引致全球气候变暖的根源之一。

中国农业碳排放研究回顾、评述与展望

中国农业碳排放研究回顾、评述与展望
却 不 应低 估 。我 国作 为 一个 发展 中农 业 大 国 , 农 业 富 了低 碳 农业 内涵 , 使其 理 论高 度得 到极 大提 升 _ 5 ; 可 持 续发 展 和 粮 食 安 全 面 临着 气 候 变 化 的严 峻挑 许广 月 、 郑恒 等 、 冉 光 和等 结 合 我 国农 业发 展现 状 ,
罗吉文等进一步丰富了低碳农业内涵使其理论高度得到极大提升许广月郑恒等冉光和等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并充分吸收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对我国低碳农业发展模式进行了相关探索认为应在完成政策制度设计的基础上坚持减源型农业与增汇固碳型农业相结合的原则大力推进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田云等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定量评估了我国31省市区低碳农业发展水平相关结论为各地区循序渐进推进低碳农业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特定视角下的农业碳排放研究特定视角下的农业碳排放研究即围绕农业某一方面对其碳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测度与分析
速 气 候变 暖 的重 要 诱 因 。虽 然从 比例 来 看 , 农 业 碳 农 业碳 汇功 能尽 可 能 降低 其 碳 排 放 功 能 , 进 而 实现
推进 低碳 发 展也 是 实 现 生 态 文 明建 设 的 重 要途 径 。
排 放 仅 占我 国温 室气 体 排 放 总量 的 1 6 ~1 7 l 3 ] , 食 品生产 全过 程 的低 碳 排 放 , 在 此 基 础 上 还 阐述 了 但 其 所拥 有 的减 排潜 力 以及 由此 带来 的正 外 部效 应 低碳农 业 的来 源 、 原理 及策 略 _ 4 ; 罗 吉文 等进一 步 丰
间格 局 、 产业 结构 、 生 产方 式 、 生 活方 式 , 从 源 头上扭

转 生态 环境 恶 化 趋 势 L 】 ] 。从 报 告 中不 难 发 现 , 大 力

中国农业碳排放测算研究综述

中国农业碳排放测算研究综述

DOI: 10.12357/cjea.20220777胡永浩, 张昆扬, 胡南燕, 武拉平. 中国农业碳排放测算研究综述[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中英文), 2023, 31(2): 163−176HU Y H, ZHANG K Y, HU N Y, WU L P. Review on measurement of agricultural carbon emission in China[J].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2023, 31(2): 163−176中国农业碳排放测算研究综述*胡永浩, 张昆扬, 胡南燕, 武拉平**(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 100083)摘 要: 碳排放精准测算是“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

在进行农业碳排放测算时, 作物类型、生产方式、地理区位等因素均会对碳排放产生影响, 因此, 虽然诸多学者尝试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农业碳排放展开测度, 但在估计方式、样本选取和测算结果等方面仍未形成一致的有效结论。

本研究首先介绍了中国农业碳排放的主要核算方法, 包括排放系数法、模型模拟法和实地测量法; 其次, 从投入产出、生产过程、碳汇以及碳足迹4个方面对现有农业碳排放核算方式进行梳理; 再次, 对农业碳排放的核算结果进行归纳总结; 最后, 分析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并对未来农业碳排放核算研究进行了展望。

研究发现: 现有研究在农业碳排放测算时, 存在遗漏排放源、排放系数使用不科学以及研究视角过多集中于宏观层面等不足。

建议未来从构建科学全面的农业碳排放核算体系、完善排放系数以及加强农户等微观层次研究等方面展开。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碳排放测算; 排放系数法; 碳汇; 碳排放来源中图分类号: X322; F323开放科学码(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Review on measurement of agricultural carbon emission in China*HU Yonghao, ZHANG Kunyang, HU Nanyan, WU Laping**(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Abstract: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carbon emissions is crucial for achieving dual-carbon goals. Agricultural carbon emissions are affected by various crop types, production methods, geographical locations, and other factors. Therefore, although scholars have at-tempted to measure China’s agricultural carbon emissions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 consistent and effective conclusion regarding the estimation method, sample selection, and calculation results does not exist. First, this study introduces the main accounting meth-ods for agricultural carbon emissions, including the emission factor method, model simulation method, and field measurement meth-od. Second, it segregates agricultural carbon emission accounting methods from the existing four aspects: input and output, produc-tion process, 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carbon footprint. Third, the accounting results for agricultural carbon emissions are summar-ized. Finally, the limitations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are analyzed, and a prospect for agricultural carbon emission accounting is spe-cified. This study discovered shortcomings in the existing research, including the omission of emission sources, inappropriate use of emission factors, and excessive concentration perspectives at the macro level. Future research can be continued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constructing a scientific and comprehensive agricultural carbon emission accounting system, improving emission factors, and strengthening micro-level research on farmers.Keywords: Agricultural carbon emissions; Carbon emission measurement; Emission factor method; Carbon sink; Carbon emissions source* 中德国际研究培训项目(IRTG 2366/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273139)和中国农业大学2115人才工程(1111-00109015)资助** 通信作者: 武拉平, 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管理、农产品市场和粮食经济。

我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我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我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摘要】我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是当前环境保护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我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研究进行了分析,包括文献数量、来源和研究热点等方面。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统计和分析,可以揭示我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研究的发展趋势和重点。

研究发现,我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领域研究数量逐渐增加,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气体排放控制和减排技术等方面。

本文还对研究的启示和未来方向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我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为环保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关键词: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文献计量学、研究现状、研究方法、文献数量分析、文献来源分析、研究热点分析、研究启示、未来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我国而言也是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

据统计,我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全国总排放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球气候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当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研究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规模、来源、影响因素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应用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我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情况,可以为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制定和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本文旨在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的方法,系统地研究我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文献,深入探讨我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为解决我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提供科学支持和决策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的方法,深入研究我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领域的现状和特点,探讨其发展趋势和热点问题,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具体来说,本文的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我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现状,探讨其主要排放来源和排放规模,为深入了解和有效治理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提供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 室气 体是 影 响 全球 气 候 变化 的重 要 因素 , 而 农 业活 动是 温室 气体 的主 要排 放源 之 一 。联合 国政 府 问气 候变 化专 门委 员会 (P C 指 出 , 业 温 室气 IC ) 农 体 排放 在全 球温 室气体 排 放总 量 中所 占比例 大于整 个 运输 业所 占比例 , 占全 球 温 室气 体 排 放 总量 的 约
对 农 业 温 室 气 体 减 排 政 策 在 我 国 的适 用 性 问题 , 用 IC 的相 关权 威 标 准进 行 了评 价 , 出 了 当前 政 策 工具 的 不 运 PC 指 足 。提 出 了通过 财 政 购 买建 立 新 的 C DM 机 制 来 解 决我 国农 业 温 室 气 体 减 排 问题 的 构 想 。 关 键 词 : 业 ; 室 气 体 减 排 ; 策 适 用 性 农 温 政 中 图分 类 号 :8 0 2 F 1 . 文献 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7 2 4 2 1 )2 0 9 —0 1 0 —3 6 (0 10 — 0 1 4
农 民的强烈 反对 。再 者 , 碳税 的定义 , 根据 碳税应 当
∞∞ ∞ ∞∞ ∞ ∞ ∞
主要对 化石 能源 引起 的 温室 气体 排 放征 收 , 农业 而 耕 作 和废弃 物处 理方式 落后 引起 的温室气体 排放不 在 此列 , 若对 这部 分温 室气体 排放征税 , 在排放 量 的
我 国农 业 温 室 气 体 减 排 政 策 适 用 性 研 究
刘 衡 , 胡 碧
( 西安财 经学院 经济 学院 , 陕西 西安 70 0 ) 1 1 0
摘要 : 业活动是 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 源之 一 , 农 近期有 关农 业温 室气体减排 的研 究 已成 为我 国农 业热点 问题 。针

般 来说 , 贴政 策范 围覆盖 很 大 , 补 由此带来 的财政
负担 也很 重 。最后 , 国 目前 的财 政农 业 补 贴 基 本 我
都是 一次 性 的 , 温 室气 体 减 排 是 一 个 长期 和持 续 而
于对 C M 本 身 的 依 赖 性 很 大 不 确 定 性 很 高 , 业 D 农 项 目在 C M 中 也 处 于 一 种 先 天 不 足 的环 境 , 表 D 这
这 样 的 投 人 水 平 仅 用 来 发 展 农 用 沼 气 已 略 显
不 足[ 。
蕾 , 志坚认 为 我 国 的农 村 生 产 和 生 活 都 表 现 出典 蔡
型 的 高碳排 放特 征 , 碳农 村 的建 设势 在必 然 , 低 并指
出改善 土地 利用 、 展农 业 相关 低 碳 产 业 以及 在 开 发
面 的文献 研究 视 点主要 集 中在我 国农业 温室 气体 排 放 现状 , 减排 技术 与措施 及 其经 济性研究 上 , 对减 排 政 策和机 制涉 及较 少 , 也未 详 细 比较过 相 关 政 策 在 我 国的适 用性 问题 , 因此本 文将从 这一 视点 出发 , 探
讨最适 合 我 国农 业 温室气 体 减排 的政策 机制 。
现在 :
性 的过程 , 次性 的 资金 资助 只涉 及 到 减排 设 施 的 一
展 [ 。程序认 为 生 物质 能具 有 温 室 气 体 减 排 效 应 , 2 ]
农 业是 惟 一生产 生 物 质 的 产业 , 我 国 的 节 能 减排 在 及 向低 碳经 济 战 略 转 型 中 , 发 挥 重 大作 用 [ 。张 可 3 ]
在 我 国财 政 农 业支 出 中 , 温 室气 体 减排 的有 与 关 的补 贴较 少 ,09年用 于直 接 支持 温 室 气体 减 排 20 的资金 只有 约 3 O亿 元 , 要 用 于 农 民户 用 沼气 补 主 贴 , 占财政 支 出 0 0 , 业 支 出 的 0 7 。而 仅 .6 农 .8
1 我 国农 业 温 室 气 体 减 排政 策现 状 及 存 在 的 问题
当前 在农业 温 室 气 体 减 排方 面 , 业 部 主要 实 农 施 的政 策包 括 以下 三种 : 一是 以农 村沼气 为重 点 , 实 施 了农 村 生态家 园富 民计 划 ; 二是 开 展 了测 土配 方
技 术测定 上 也存 在 很 大 困难 。最 后 , 国农 业 温室 我
气 体减排 的主要 障碍 在 于 资金 与 技术 上 , 收碳 税 征 不 能改变 原有 的农 业 活 动方 式 , 而 减少 了农 业 资 反
金, 无助 于问题 的解 决 。 综 上所 述 , 用碳 税政 策 的成本 有效性 、 配效 使 分

9 ・ 2
西

邮 电 学



2 1 年 3月 01


加 : 5 2 m
污 染与 生产量 呈正 比。但是 目前我 国农 业 的温室气 体 排放均 为正 常农 业 活 动 中产 生 , 收碳 税 有 可 能 征 引起 正 常农业 活动 的减 少 , 造成 粮食减 产 , 这将 是得 不偿 失 的 。其 次 , 国 已经 取消农 业税 , 我 突然开 征碳 税, 不仅将 导致 农业人 口的人 均 收入降低 , 还会 招致
发低 碳 能源 的基 础上实 施 清洁 生产 和绿 色 消 费是农 村低 碳发 展 的 可持 续 之 路 [ 。 目前 而 言 , 内这 方 4 ] 国
收 稿 日期 :0 1 l 0 2 1 一O 一 2
由 以上 资料 分析 可见 , 国 目前 尚没 有针 对性 我
的农 业 温室气 体减 排政 策 , 财政投 入严重 不 足 , 无法
果进 行分 析 , 出农 业 源 占全 国温 室 气 体 排 放 比例 得
为 1 , 文建 议 尽 快 开 展 减 排 技 术 示 范 , 相关 7 该 对 技术 的适 应性 和经 济 性 进 行 评 价[ 。张 文 学 , 刚 1 ] 孙 (0 8 分 析 了农 业 、 牧 业 发 展 C M 项 目的 巨 大 20 ) 畜 D 潜 力 , 出 了农 业 、 提 畜牧 业通 过 发 展 C M 项 目将 大 D 幅减 弱 全 球 温 室 效 应 , 可 促 进 我 国 的 可 持 续 发 又
以 C M 机 制 为 基 础 的 政 策 设 想 优 点 是 借 D C DM 引 进发 达 国家 的 资 金 与 技 术 , 国不 用 承 担 我 较 大 的财 政 负担 即 可进行 农业 温室 气体 减排 。 但 是 , 一政 策设 想存 在 较大 障碍 , 这 主要 缺 陷在
很难 确定 , 府 只能通 过试错 的方法来 决 定补贴 率 , 政 这严 重 的降低 了财 政 资金 使 用 的 效 率 , 同时补 贴政 策如 何保 持 连续 性 与 有 效性 也 是 一 个 难 题 。其 次 ,
之 问相互 买 卖 。
由于 以 配 额 为 基 础 的交 易 机 制 牵 扯 利 益 方 太
的方式 , 一定 程度 上 解 决 了沼气 池 初 始 投 资 较 大 的
问题 , 快 了我 国沼气 技术 的推 广速 度 , 加 目前 我 国沼
多, 在我 国 现状 下 , 期难 以出 台全 国性 的排放 权交 短 易体 系 。 目前 有 关 我 国农 业碳 排放 权 交易 的主 流观
施 肥行 动 , 提高科 学施 肥 的水平 , 少 了农 田氧 化亚 减
氮 的排 放 ; 三是 推广 以秸 秆 覆 盖免 耕 为 主要 内容 的 保 护性 耕种 , 加 土壤 的有 机碳 的含 量[ 。但 就 总 增 5 ] 体 而言 , 采取 的财政 措 施 很 少 , 相关 投 入 不 足 , 乏 缺 长 期激 励机 制 。
作 者 简 介 : 衡 ( 9 6) 男 , 士研 究 生 , 究 方 向 : 共 投 融 资 , - i su iuo o s e cr; 碧 (9 2) 女 , 授 , 究 刘 18 一, 硕 研 公 E ma :h a i o@}no,o 胡 l lz i n 16 一 , 教 研
方 向 : 共投融资 。 公
减 自己的减 排额 度 。由于发 达 国家 完成二 氧化碳排
放 项 目的成本 远 远高于 发展 中国家 , 因此 , 他们 愿意 向发展 中 国家转 移 资金 、 技术 , 提高 能源利用效 率和 可 持续发 展能力 , 以此履 行 《 都 议定 书 》 并 京 规定 的
义务 。在 降低 了发 达 国家 减 排 的成 本 的 同时 , 展 发
应 以及机制 可行 性均 较低 , 非适 当 的政 策工具 。 并
2 2 碳排 放权 交易体 系 ( 放许可证 交易 ) . 排
碳 排放 权 理 论基 于科斯 定理 而来 , 科斯 定 理简
单 的说 , 就是 明确产 权 , 计较 低 的交 易成本 。市场 设 机 制会 自然地 把外 部 效 应 内部 化 , 而达 成 帕 累托 进 最 优 。由于 温 室 气 体 排 放 具 有 一 种 生 产 要 素 的价
1 。近年来 , 4 随着气候 变化 的显 著影 响 , 际间 围 国
绕农 业 温室气 体 减排 问题 的研 究 逐 渐 增 多 , 中关 其 于减 排 政策机 制 和标准 的探 讨 占据 了很 大篇 幅。 在 我 国 , 关 农 业 温 室气 体 减 排 的研 究 同样 是 有 方兴 未艾 : 红敏 , 董 李玉 娥通 过对 大 量文 献 和研究 结
值, 因此 只要设 定 了其 排放 的所有权 , 可 以进行 排 就 放权 的交 易 。通 过 碳 排放 许 可权 交 易 市场 , 定 各 确
企业 的排放 量 。可 以实现社 会排放 削减边 际成本 的 - 均等化 。 碳 排放权 交 易体 系作为一 种市 场化 的温 室气体
排 放削减 手段 , 目前受 到 国际 间 的欢迎 并 得 到广 泛
中国家用 减排额 度换来 的资金 和技术 帮助本 国减 少 了环境 污染 , 而构成 一种 双赢 的机制 。 从 另 一种是 以配额 为基础 的交 易 。在配 额基础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