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3横突综合症

合集下载

小针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护理

小针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护理
药 杂 志 ,0 6 1 ( ) 8—9 实 20 ,0 4 :88.
我院 2 0 —2 0 0 5 0 7年 接 诊 的第 三腰 椎 横 突 综 合
征 门诊 患者 5 0例 , 龄 2 ~ 7 年 6 2岁 , 3 男 O例 , 2 女 0 例 。双 侧患 病 1 7例 , 程 1周 ~2年 。 病 1 2 临床表 现 .
本 病多 见于从 事体 力劳 动及 爱好剧 烈运 动 的青
第三腰 椎横 突综 合征 是 临床 常见病 、 发病 , 多 多 见于 长期从 事 弯腰劳 动 的青壮 年 。 由于 第三 腰椎 横
突处 特有 的解剖 特 点 , 处 附着 的软 组 织 易 发 生撕 该 裂性 损伤 而导致 出血 、 液性渗 出 , 后 导致粘 连 以 浆 最 及瘢 痕形成 , 可牵拉 、 迫横 突背侧 的腰 神经 后外 并 压
参 照《 中医病 征诊 断疗 效标 准 》 定 _ 。治 愈 : 拟 1 ]
药卫 生 ,0 4, 0 1 ) 1 8 — 2 1 2 0 2 (3 :2 018 .
( 上接 26 能恢 复股 骨 上段 正 常 解 剖 和本 体感 觉 , 1 页) 也 更符合 人 体 生理 结 构 。术 后 加 强 卧 床期 护 理 , ] 密 切观察 病情 变化 , 早 督 促 进行 肢 体 功 能 锻 炼 及 及
详 尽 的 日常生 活行 为 指 导 , 维护 髋 关 节 的稳 定 和 对
E1 戴亚 芬. 工 全髋 表 面 置换 术 术后 护 理. 东 医学 , 2 人 广
2 06, 7( 0 2 9): 43 1 3.
[ ] 方 文 妃 , 文 英 , 志 华 . 部 肿 瘤 行 特 制 人 工 假 体 置 3 苏 游 髋

综合疗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综合疗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 :6 1 + R 8 .3 文献 标识码 : 5 B
文章 编号 :0 6 0 7 ( 0 0 2 — 0 2 0 10— 99 21 )10 0— 2
第 三腰 椎 横突 综合 征 是康 复科 临 床常 见 病 症 之一 , 者 近 3 疗 效评 定 笔
年来 采 用长 针透 刺结 合手 法 和药 物离 子导 入 治疗 , 效 满意 , 疗 现 31 效标 准 : 愈 : 痛 消失 , 动 正常 , 三横 突 附 近无 压痛 , .疗 治 腰 活 腰 局

内蒙古 中医药
应 根 据患 者 的病情 选 择最 佳 的治疗 时机 , 早 的进 行 干预 , 缓 【] me M,o m T e tea et oe o R lc a e i 尽 延 4We r C B h M.h h rp ui rl f AS bo kd n c H F的发展 , 高患 者 的生存 率具 有重 要 意义 。 提
i oi 】 h r c1 c 2 0 ( 2 - 8 . f rs J_P a a o S i 0 92: 5 2 4 b s[ J m . , )7
v r s e lrt es maea uf s叨. a h so h r c l2 0 ,74:1- . C nJP yil amao, 0 98 (j 3 P 30 1 7
参 考 文献 c r i h a i r J T e A v ad v c i 2 0 , 3 17 1 7 ho c er f l e ] h r d r i a s 0 8 ( : - 7 . n ta u [ . C o s D , 2)6
【】 吉 耀 , 二 元 , 品 津 , . 5王 廖 胡 等 内科 学 【 . 京 人 民 出版 社 . M] 北

林定坤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经验介绍

林定坤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经验介绍
三腰椎横突较长, 椎体有旋转 。 或
2 中医综合治疗
2 1 揉 攘 、 点按 、 弹拨 手 法 .
2 3 中药疗法 .
林 师 多选 用 独 活 寄 生 汤 化 裁 治 疗 。痛 甚 者 , 加 川 乌 、 地 酌
患者取俯 卧位, 以双手触摸腰 部肌 肉、 骨节, 以确 定病变部
位, 当遇 有 痛 性 结节 、肌 肉痉 挛 , 用 攘 法 、 法 在 患 者该 部施 先 揉

92 ・
Chi s J ur o I f mat o o T M ne e o na1 f n or in n C
S p. 1 V .1 N .9 e 20 1 o1 o 8
・专 家 经 验

林 定坤 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经验介绍
黄 江发 , 陈平
( 东省 中 医 院, 东 广 州 5 0 2 ) 广 广 1 10
合参 , 多种疗法配合, 可取得较好 的疗效 。 方 参考 文献 :
[] 国勋 , 1段 庞龙 , 熊天琴 , 9 例酸 反流 型 胃食管 反流 病 中医辨 证特 点 分 等, 7 析 [] 中医杂 志 ,00 4 () 5 —55 J. 20 , 19 :54 5. []李 道 五 , 艳 旭 , 天 喜 . 2 杨 张 中西 医结 合 治疗 胃食 管反 流 病 5 6例 临床 观 察 [] 四 川中 医,0 22 (2 :3 —3 . J. 20 ,0 1) 7 8 []朱凌云 , 3 朱远熔 , 晏, 平调气 机法治疗 胃食 管反流病 的临床研 究 [] 刘 等. J. 辽宁 中 医杂志 ,0 03 () 7 —6 5 21 ,74 :6 3 7.
苍术等 ;正虚不 明显者, 可减地黄、党参。水煎服 , 臼 1剂, 每 早晚各 1次 口服, 7 d为 1个疗程。

针刀配合拔罐治疗腰3横突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与评价

针刀配合拔罐治疗腰3横突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与评价
1 资 料 与 方 法
5 8岁 , 平均 ( 3 9± 7 ) 岁; 病程 2 9 d~ 4 . 2年。其中有外伤 史者
2 4例 , 无外 伤史 者 6例 。疼 痛单发 于右侧 9例 , 左侧 1 6例 , 双 侧 5例。2组患者性别 比 、 年龄 、 病程及 有无外伤 史等 , 差异尢
各种脑血流 图的总体构 成 比差 异有统 计学 意义 ( x . 7 - 7 0 . 1 1 0 ,
P< 0 . 0 5 ) 。见 表 1 。
表 1 治疗前后脑血流图的变化 n= 8 0 , 例( %)
穴下 部为椎动脉经过部位 , 针刺这些 穴位可直接影 响颈上神经 节, 调整颅内外血管舒 缩功 能 , 改善供血情况 , 使颅 内血 流循 环 趋 于正常。 S G B能阻断通往头部 的交感神经 , 阻断交感神 经引起 的痛
参 考 文 献
1 李 向农 , 余永华 , 曾部雄 . 预 防腰麻后头痛 的探 讨一麻 醉前补液降低 腰麻后头痛的发生率. 临床麻醉学杂志 , 1 9 8 8 , 4: 9 7 - 9 8 .
2 中 华人 民共 和 国 国家 标 准 ・ 经穴部位 ( G B 1 2 3 4 6 - 9 0 ) .
3 8 0 4
可 北 医药 2 0 1 3年 1 2月 第 3 5卷 第 2 4期
H e b e i M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 , 2 0 1 3 , V o l 3 5 D e c N o .但大部分患者头痛症状缓解 。治疗前后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2- 7 3 8 6 . 2 0 1 3 . 2 4 . 0 6 7

推拿配合侧扳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

推拿配合侧扳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

推拿配合侧扳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发表时间:2014-08-06T09:53:37.03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13期供稿作者:王奕斌[导读] 多发于青壮年。

由于第三腰椎生理结构特殊,椎体单侧或双侧横突部位软组织筋膜易发生疲劳损伤导致无性炎症。

王奕斌(河南推拿职业学院附属医院 471003) 【中图分类号】R2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3-0358-02 第三腰椎横突出综合症是指曲扭转外力或长期弯腰劳动等因素,引起第三腰椎横突部筋肉组织异常,出现腰痛或腰伴腿痛,腰部活动障碍与腰三横突部压痛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伤病,又称第三腰椎横突周围炎,或第三腰椎横突滑囊炎。

多发于青壮年。

由于第三腰椎生理结构特殊,椎体单侧或双侧横突部位软组织筋膜易发生疲劳损伤导致无性炎症。

引起腰部剧烈疼痛,甚至伴有单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

近年来笔者运用推拿配合侧扳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患者106例,其中,男性66例,女性40例,年龄18-56岁,38.82±7.97岁,病程1个月-6年,平均2.78±1.32年,39例男性患者和21例女性患者发病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体力劳动,18例男性患者和12例女性患者因长期坐姿不正而发病,9例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曾有外伤史,脊柱划痕实验和棘突触诊示棘突偏歪者69例,X线片示棘突连线偏歪者73例,余正常。

1.2症状体征伤后始感腰部中段一侧或两侧疼痛、酸胀、乏力或伴有臀部疼痛,不能弯腰和久坐、久立,休息后缓解。

久之,晨起或腰前屈时痛著,弯腰直立困难,轻微活动则痛减,但劳累或感受寒冷、潮湿及天气变化时会使症状加重,疼痛多呈现持续性,常扩散至同侧臀部或下肢膝平面以上的大腿内侧,少数病例疼痛可窜至小腿外侧,但不会因腹压增高使疼痛加重,脊柱划痕试验阳性,直腿抬高试验一般是阴性,偶可出现阳性,但直腿抬高足背伸试验阴性。

第三腰椎横突的应用解剖

第三腰椎横突的应用解剖

第三腰椎横突的应用解剖摘要】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本文应用文献分析的方法,从解剖病理方面着手,对第三腰椎横突的应用解剖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临床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提供解剖学依据。

【关键词】第三腰椎横突应用解剖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以第三腰椎横突部有明显压痛为特征的慢性腰痛,又称为“腰三横突滑囊炎”、“腰三横突滑膜炎”、“腰三横突周围炎”、“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等,是腰肌筋膜劳损的一种类型, 本病好发于青壮年从事体力劳动和爱好较剧烈体育运动者,多系慢性劳损所致。

其临床症状主要有腰痛或腰臀痛,少数病人的疼痛范围波及同侧股部、膝下、腹股沟或腹部,轻者表现为腰部酸困不适,活动受限,重者则卧不安席,翻身及行走困难。

临床上对此病的治疗方法颇多,常见的有中药、针灸、推拿、拔罐、注射疗法、针刀松解及综合治疗等。

但由于各种原因各种疗法都存在有效率高、治愈率低、复发率高等问题。

本文对第三腰椎横突的应用解剖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临床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提供解剖学依据。

1、腰椎横突陶甫[1]等在1981年首次提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并对其解剖情况作了详尽描述,第三腰椎位于腰前凸曲线之顶点,是五个椎体的活动中心。

其横突最长,它不似第一、二腰椎横突有肋骨保护,也不同于第四、五腰椎横突有骶骨保护,且在第三腰椎横突的尖部有许多与躯干活动有密切关系的肌肉和筋膜附着,故第三腰椎两侧横突所受的拉应力最大,是腰椎的活动中心,为腰椎屈、伸、侧弯及旋体的枢纽,所受的杠杆作用最大,故最易引起其上所附着的肌肉、肌筋膜损伤,出现出血、无菌性炎症、机化而发生粘连,反复牵拉,压迫刺激临近的腰脊神经后支和软组织而发生腰痛和臀部痛,甚至向大腿后侧至胭窝平面以上扩散。

2、相关的肌肉、筋膜、韧带第三腰椎横突上附着有大小不等的肌肉,刘靖[2]等对45例成人男性L1-5干燥腰椎骨共45套进行了多项指标的测量,认为横突各方附着的肌肉主要有①前侧的腰大肌、腰方肌②横突之间的横突间肌③横突背侧的竖脊肌④自胸腰筋膜起自L1-4横突的腹横肌、腹内外斜肌(腰背筋膜中层附着于腰椎横突尖)。

“三位一体腰三综合疗法”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40例

“三位一体腰三综合疗法”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40例

确切 , 明显 不 良反 应 , 得 临床 推广 使用 。 无 值
2 2 不 良反应 由于雷公藤 多甙 片剂量 为 l mg t , . O , d i ( 规为 2 mg t ) 疗 期 间两 组 均 未 出现 明 显不 良 常 0 ,d 治 i
参 考 文 献
[ ] R t m M. hoi utai n uom n yi i ae i tee 1 oe C r c rcr adatimuet r dds s : r t n i a h o e sh
反应 , 治疗 组 出现 5例 轻度 胃肠 不适 , 3例 乏力 、 和 嗜 睡; 对照 组 出现 5例 乏 力 、 睡 , 所 有 不 良反 应 均 能 嗜 但 耐受 , 不影 响继续 治疗 , 停药 后症状 自行 消失 。
3 讨 论
al k J . uo u eR v20 ,( )6 -2 n ?[ ] A ti n e ,0 32 2 :97 . i mm

1 6・ 0
光 明 中医 2 1 0 2年 1月 第 2 7卷 第 1期
CG M Jn a 0 2 V l 7 1 J MC aur 2 1 . o 2 . y
数 = ( 疗 前 总 分 一治 疗 后 总 分 ) 治 疗 前 总 分 × 治 /
者 血清 中存在 自身抗 体如抗 甲状腺 抗体 、 IE或 IE 抗 g g 受 体抗 体 , 以 导 致 组 胺 释 放 … 。 单 纯 用 抗 组 胺 药 可 物, 只是 暂 时阻 断慢 性荨麻 疹病 理过程 的一个 环节 , 并 未 对机体 的免 疫系 统进 行 调节 , 因此 只能 达 到 临床 症
关键词: 三位一体腰三综合疗法; 腰椎横突综合征 第3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推拿治疗体会点滴谈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推拿治疗体会点滴谈

本组 治疗 8 9例 , 程长 者 3 疗程 , 者 5天 。 疗 个 短
其 中痊 愈 5 6例 , 6 . % ; 转 2 占 29 2 好 7例 , 3 . % ; 占 03 4 无效 6 , 67 %。 例 占 . 4
6 典型 病例
次完 成 , 经缓 慢活 动后疼 痛 缓解 。 痛 一般呈 持续 疼
特 征为 : 局部 有 明显压 痛点 , 触摸 到条 索样 或不 规 可
掌根按 压 与另一 拇指 背上 ,掌根 带动 拇指 ,增 加 力
度 , 手配合 反 复挤压 数次 。 双 33 再用 双拇 指 分别 向相反 方 向用 力推 抹 , . 由轻 至 重反 , 反
复数遍 即 可 。 后 以点穴结 束 治疗 。 穴 : 最 取 阿是 穴 、 肾 俞 、 海俞 、 肠俞 等穴 、 下 肢 症 状者 可 加取 : 气 大 有 环
则 点块状 硬 节 , 者表 现为腰 部 单侧 或双 侧 的急 、 患 慢
性 疼痛 , 时 , 痛 向大腿 前 外侧 放 射 , 有 疼 但很 少 超 过
膝 关节平 面 。其腰 部 活动受 限 ,影 响正 常生 活和 工 作。 该病 用 推拿治 疗 即可 获得较 满 意 的疗 效 。 者 5 笔 年来 治 疗该 病 8 例 , 个 别病 例 无 效 外 , 都 获 0余 除 大
得较 理想 效 果 , 现报 道 如下 。
1 资料
跳、 承扶 、 市等 穴 , 风 以拇指 或肘 尖点 之 。 如果 患者第 三 腰椎 或相邻 腰椎 棘 突偏歪 ,应 采取 定点 斜扳 法予 以整复 。 次数 视病 情 而定 。 本治 疗每 天一 次或 隔 日一 次 ,0次 为 1个疗程 。疗 程之 间休 息 2 5天 。 1 ~ 4 疗效 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