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路运输设施与设备
水运工程知识点

水运工程知识点水运工程是指利用水体进行货物和人员运输的相关工程。
它是水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包括水路本身的建设和维护,也包括与之相关的港口、码头、船只等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
水运工程涉及的知识点很多,下面将从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设备运营等方面介绍一些水运工程的重要知识点。
一、规划设计阶段1.水运工程选址:选取适宜的水域作为水运工程建设的位置,考虑水深、水流情况、地理条件等因素。
2.航道设计:确定航道的宽度、深度、曲线半径等参数,确保船只顺利通行。
3.港口设计:设计港口的布局、泊位数量和尺寸,考虑到船只停泊、装卸货物等需求。
4.码头设计:设计码头的结构和设备,包括装卸设备、堆场、货物存储设施等。
二、建设施工阶段1.土建施工:水运工程的建设需要进行土方开挖、填筑、浇筑混凝土等工程。
2.结构施工:建设码头、泊位、船闸、船坞等结构设施,确保其稳固可靠。
3.设备安装:安装码头起重设备、装卸设备、导航设备等,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4.建设验收:对已建成的水运工程进行验收,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安全标准。
三、设备运营阶段1.航道维护:定期对航道进行疏浚,清除淤泥和杂草,保持航道畅通。
2.港口管理:管理港口的进出口货物,组织装卸作业,维护港口设施的日常运行。
3.设备维护:定期检修和保养码头起重设备、装卸设备等,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安全管理:制定并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水运工程的安全监控和事故预防工作。
四、水运工程的意义1.便捷高效:水运工程能够提供便捷高效的货物运输方式,节省时间和成本。
2.促进贸易:水运工程能够促进国内外贸易,扩大商品流通范围。
3.保护环境: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水运工程对环境影响较小,能够减少空气污染和交通拥堵。
4.促进经济发展:水运工程的建设和运营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繁荣。
总结起来,水运工程的知识点涵盖了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和设备运营等方面。
它不仅提供了一种便捷高效的货物运输方式,还能促进贸易发展、保护环境和推动经济发展。
设备5水运

设备5水运
24
(2)港内水域
➢ 3、船舶调头区
➢ 港内航道与码头之间一般要有供船舶进行回转的调头区,这 段水域要有足够的宽度。
➢ 大型海轮在港内靠离码头时常有拖轮协助,而内河船靠泊时 为便于控制常常需要将船首对着水流的方向,调头区正是供他 们使用的。
设备5水运
25
2.港口陆域
➢概念:港口陆域是供旅客上下船,以及货物的装卸、堆存
和转运使用的,因此陆域必须具有适当的高程、岸线长度和纵 深,以便在这里安置装卸设备、仓库、堆场、铁路、公路,以 及各种必要的生产和生活设施等。
➢主要设施:码头与泊位、仓库和堆场、铁路及道路、起重
运输机械 、港口辅助生产设施等。
设备5水运
33
(4)起重运输机械
主要完成的工作:对船舶实施装卸作业;对铁路和汽车车辆实施装
卸作业;在船舱内进行各种搬运、堆码和拆垛等工作;在库场上进 行起重、搬运、搬运、堆码和拆垛等工作。
设备5水运
34
(4)起重运输机械
我国通常将港口机械分成四大类 (1)起重机械 (2)输送机械 (3)装卸搬运机械 (4)专用机械
设备5水运
5
二、水路运输的组成及其技术设备
组成
• 船舶 • 港口 • 各种基础设施 • 服务设施
设备5水运
6
二、水路运输的组成及其技术设备
技术设备
• 船舶(以及驳和舟、筏等) • 航道 • 港口 • 通讯、导航设施
设备5水运
7
三、水路运输生产过程
简单地说,一批货物通过港口装到船上, 船舶载着这些货物运到另一港口,再从船上 卸下,储存或直接提走,即完成了一个水运 生产过程。
货物集装箱的中转

C
水陆腹地型港口 国际运输主要 航线的端点港 是水陆交通枢 纽,主要功能是服 务于内陆腹地的集 散 运输,兼营海 上转运业务
(四)港口设施与设备分类
1、港区生产设施与设备 生产建筑 辅助生产建筑 港区作业调度室
候工室
港口机械 2、港口集疏运设备 港区道路 港口铁路 港口铁路专用线 码头铁路线
1.
优点
可利用天然水道、占地少,对货物载运及装卸要求不高 水运系统综运输能力大 运量大、成本低,适用于大批量货物的长距离运输
2. 3.
缺点
平均航速低 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呈现较大的波动性和不稳定性
主要功能
承担大批量货物,特别是集装箱运输 承担原料、半成品等散货运输 承担国际贸易运输,是国贸商品的主要运输方式
二、港口基本知识 (一)港口在现代物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世界港口的发展经历:
第一代 海运货物的装卸、仓储中心 第二代 增加了工、商业活动,为具有增值效应的服务中心
第三代
随航运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步成为国际物流中心
1、现代港口在国际物流中的战略地位
A
B C D
是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的交汇点
在国际分工和世界经济、技术、交通方向扮演重要角色
冷藏船 ——冷藏并运输鱼、肉、果蔬等货物的船舶。 食品变质的主要原因: 动物性食品:微生物作用 植物性食品:呼吸作用 保持食品低温高湿的环境条件及适宜的气体中,以有效抑制微生 物的生命活动和植物性食品的呼吸作用,从而延缓食品的腐败变质。 冷藏船的特点: 货舱是一大冷藏库, 四周隔热,设的制冷装置, 严格控制舱内的温度、湿 度、二氧化碳含量等参数。 保温运输船 冷冻船
任务三 水路运输设施与设备
水路运输的概念及类型 水路运输 ——利用船舶在水道及海洋上运送旅客和货物的方式 种类 海洋运输 远洋运输——经过一个或整个大洋的运输
交通运输设备——水运

交通运输设备——水运概述水运是一种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通过水路进行货物和人员的运输。
水运包括河运、海运和内河运输等形式。
在全球范围内,水运是运输行业中最古老、最广泛的一种方式之一。
水运具有运载能力大、能源消耗低、成本较低、适用于大规模运输等特点,因此在国际贸易和物流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水运的分类河运河运是指在江河湖泊、运河等水域内进行的货物和人员运输。
河运分为内河航运和长江航运两种形式。
内河航运是指在内陆地区水域内进行的运输,主要通过内河港口和码头实现货物的装卸。
长江航运是指在长江水域内进行的货物运输,是中国内河航运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海运是指通过海洋进行的货物和人员运输。
海运是全球贸易中最主要的国际物流方式之一。
海运具有运载能力大、能源消耗低、成本较低等特点,能够适应长距离、大容量的货物运输需求。
海运通常分为集装箱船运、散货船运和油船运输等不同形式。
内河运输内河运输是指在国内河道、湖泊等内陆水域进行的货物和人员运输。
内河运输主要通过内河港口和码头实现货物的装卸和运输。
内河运输在内陆地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连接内地和沿海地区的重要交通纽带。
水运设备水运设备是指用于进行水运的各种交通工具和设备。
根据不同的水运方式,水运设备可以分为船舶、港口设备和辅助设备等多个类别。
船舶是进行水运的主要工具,根据不同的用途和需求,船舶可分为货船、客船、渡轮、拖船等不同类型。
货船是专门用于货物运输的船舶,分为散货船和集装箱船等不同形式。
货船通常具有大容量和良好的装载能力,能够适应长距离、大批量的货物运输需求。
客船是用于人员运输的船舶,分为客运轮和游轮等不同类型。
客船通常配有豪华设施和舒适的乘客舱位,可以提供不同级别的旅行体验。
渡轮是用于河湖过江连岛等地区的轮渡交通工具。
渡轮通常具有较大的载客能力和较短航程,是便捷的水上交通方式。
除了货船和客船之外,拖船也是水运中常见的船舶类型。
拖船主要用于辅助和牵引其他船舶,具有较强的动力和操纵能力。
教学模块名称

自动识别设备
2
4
任务29
实验:条形码制作
1
任务30
实验:POS机操作及GPS运用
1
总计
56
任务19
货架的运用与管理
2
4
任务20
堆垛起重设备
1
任务21
实验:站台设计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模块7
流通加工设备
任务22
常见包装设备
1
4
任务23
实验:打包实训
1
任务24
实训设计:包装自动生产线设计
2
模块8
配送中心设备
任务25
实训设计:配送中心规划
4
6
任务26
实验:电子标签拣货实训
1
任务27
实验:RF实训
1
模块9
物流信息设备
4
8
任务9
连续输送设备
2
任务10
实验:带式输送设备实验
2
模块4
集装单元设备
任务11
托盘
1
6
任务12
实验:组托实训
1
任务13
集装箱
1
任务14
实验:集装箱装箱作业实训
1
任务15
集装箱装卸装备
2
模块5
搬运车辆
任务16
叉车
2
10
任务17
实验:叉车驾驶实操
6
任务18
自动导引车及其他搬运车辆
2
模块6
仓储机械设备
教学模块名称
任务名称
学时分配
分学时
小计
模块1
物流设施与设备概述
任务1
物流设施与设备

物流设施与设备一、引言物流设施与设备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设备和设施,包括仓库、运输工具、码头设施、包装设备等。
它们是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物流运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物流设施与设备进行介绍,包括其种类、特点及使用方法等。
二、物流设施2.1 仓库仓库是物流系统中用于存储货物和管理库存的重要设施。
根据不同的功能和用途,仓库可以分为普通仓库、专用仓库和分销中心等。
普通仓库一般具有标准化的货物存储设备,如货架、叉车等;专用仓库则是根据特定的需求进行设计和建造,如冷链仓库、危险品仓库等;分销中心则是用于集中管理、分拣和配送商品的设施。
2.2 码头设施码头设施主要用于货物的装卸和转运,是物流运输的重要环节。
常见的码头设施包括码头舱口、起重机、堆高机等。
码头舱口是货物进出集装箱船或散货船的重要通道,起重机和堆高机则用于将货物从船上卸下并装载到地面上。
2.3 包装设备包装设备是物流过程中用于对货物进行包装的设备,可以提高货物的安全性和保护性。
常见的包装设备包括封箱机、打包机、气垫机等。
封箱机和打包机可以将货物进行包装并固定,气垫机则可以用于填充包装箱,提高货物的缓冲性能。
三、物流设备3.1 运输工具运输工具是物流系统中用于货物运输的重要设备,包括陆路运输工具和水路运输工具。
陆路运输工具包括卡车、火车等,它们可以用于长途运输和城市配送;水路运输工具包括船舶和轮渡等,主要用于货物在不同港口之间的运输。
3.2 搬运设备搬运设备是物流系统中用于货物搬运和装卸的设备,包括叉车、输送带等。
叉车是一种用于货物搬运的机械设备,可以通过提升和倾斜货物来完成搬运任务;输送带则是一种连续传输设备,可以将货物从一个地方输送到另一个地方。
3.3 分拣设备分拣设备是物流系统中用于对货物进行分类和分拣的设备,可以提高货物的处理速度和准确性。
常见的分拣设备包括流水线、分拣机、自动化仓库等。
流水线可以将货物从一个工作区移动到另一个工作区,分拣机可以根据预设的规则将货物进行分类,自动化仓库可以实现货物的自动存储和检索。
《物流设施与设备》教学大纲

《物流设施与设备》教学大纲一、《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330890(二)开课对象:现代物流管理(三)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四)教学目标: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依据物流活动的基本环节中各自不同的作业流程,介绍各流程作业过程中所使用的物流设施与设备,重点介绍各种设施与设备的基本功能、结构特点、操作方法和管理手段等。
通过对这些设施和设备的功能、技术参数、结构特点及应用范围的介绍,使学生对物流装备的合理选择、正确配置、合理使用及规范化管理有较深切的认识,正确了解物流技术装备在现代物流系统的作用,通过切实选好、用好、管好物流设备,充分发挥其效能。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项目一认知物流设施与设备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物流系统的基本要素;了解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分类与构成,现代物流技术的特点;掌握现代物流与设施设备的关系;了解现代物流设施设备的发展趋势。
重点:物流设备与设施的种类,现代物流设备的特点。
难点:对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理解。
任务一概述任务二物流设施与设备的构成任务三现代物流设施与设备发展趋势项目二运输设施与设备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运输工具及车站、码头、机场等运输基础设施与设备的分类、特点,了解这些设施设备基本结构和性能,初步掌握物流设施设备的选用、使用、故障排除技能,以及简单操作技术。
重点:公路的分级与技术标准,船舶的主要类型及选用,船舶的装载能力。
难点:港口设施与设备,各种运载工具的技术参数。
任务一公路运输设施与设备任务二铁路运输设施与设备任务三水路运输设施与设备任务四航空运输设施与设备任务五道路货运汽车项目三连续输送机械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连续输送机械的工作特点、种类,掌握典型连续输送机械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适用场合,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输送机械。
任务一概述任务二带式输送机任务三刮板式和埋刮板输送机任务四斗式提升机任务五螺旋输送机任务六气力输送机任务七空间输送机械项目四装卸搬运机械与设备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装卸搬运的特点、分类,装卸搬运的作业方式;了解起重设备的特点、类别和选用方法,了解叉车的特点、类别及适用场所;掌握装卸搬运设备的合理配置方法。
运输设施分类及交通地块区别

运输设施分类及交通地块区别运输设施分类运输设施是指为了满足人们出行与货物运输的需要而建设的各种基础设施。
根据其功能和使用对象的不同,可以将运输设施分为以下几类:1. 道路运输设施:主要包括公路、城市道路和桥梁等,用于车辆的行驶和交通运输。
2. 铁路运输设施:包括铁路线路、铁路车站和铁路调车设备等,用于火车的行驶和客货运输。
3. 水路运输设施:包括河流、海洋航道和港口码头等,用于船舶的行驶和水上交通。
4. 航空运输设施:主要包括机场、跑道和航空交通管制系统等,用于飞机的起降和航空运输。
5. 管道运输设施:包括输油管道、天然气管道和水管道等,用于输送液态和气态物质的运输。
交通地块区别交通地块是指为了满足交通运输需求而划定的特定区域。
根据其使用目的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将交通地块分为以下几类:1. 交通枢纽:主要包括交通枢纽站、车站和港口等,作为不同交通方式的换乘点和货物集散地。
2. 交通干道:指连接不同地区和交通枢纽的道路、铁路或航道,承担主要交通流量。
3. 交通节点:指道路、铁路或航道交汇的地方,通常有信号灯、交通标志和交通管理设施等。
4. 交通停靠点:包括停车场、车站和码头等,为交通工具提供停车和乘降服务。
5. 交通服务设施:主要包括加油站、修车厂和服务区等,为交通工具提供服务和维修设施。
综上所述,运输设施是为满足出行和货物运输需求而建设的基础设施,而交通地块则是为了方便交通运输而划定的特定区域。
它们各自在功能和使用对象上有所区别,但又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现代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