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大学生就业措施探讨(最新整理)

促进大学生就业措施探讨(最新整理)
促进大学生就业措施探讨(最新整理)

促进大学生就业措施探讨

一、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观念问题

目前就业难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高等教育刚刚从精英化转到大众化,大学生就业观念出现了问题。从毕业生角度来说,真正难的不是就业,而是其合理的定位与观念的转化,完成从精英学子到普通劳动者的观念转变。高等教育大众化必然带来就业的大众化,必将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与普通劳动者一样,承担一些基层工作。

(二)大学生就业、创业素质不高

毕业生在用人单位面前表现出自身实力不足,知识面窄,自信心不足,沟通意识、团队精神较差,缺少创新意识和敬业精神。

(三)“人才高消费”现象比较普遍

近年来,随着大批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呈供大于求的状态,因而便出现了“人才高消费”的现象,一些单位和部门招聘人才时,不是根据用工需要,而是相互攀比,以高文凭、高学历为条件,出现了大材小用、高能低用的怪现象。

二、从高校自身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

(一)学科和专业结构不合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在扩招竞争中,几乎所有高校都进行着外延式的发展,无暇顾及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发展,结果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即人才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和素质结构很不合理。由于高校的扩招基本是在原有学科专业结构框架内进行,忽略市场需求,仅以学校条件为依据设立专业。这些专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又严重滞后于市场,学不能用,用非所学。毕业生社会适应性差,就业竞争力不强,致使部分专业毕业生相对过剩,就业困难。

(二)就业指导力度不够

就业指导是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不可或缺的学校常规性工作。目前从总体上看,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尚缺乏系统性、规范性、针对性。不少高校专职指导人员不足,更谈不上建立一支学历结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专职大学生就业指导队伍。另外,就业指导的专项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真正的就业指导内容仅限于在毕业班开设就业指导课,偶尔开设几次就业讲座或设个就业咨询,或举行就业形势报告等。学生得不到来自学校的更全面、更具体的帮助。

三、全方位多举措促进大学生就业

(一)学校

1.根据市场定专业,实行招就结合

从近几年来看,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是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对社会需求预测不够准确,布局不够合理。当市场上出现了某些抢手的专业,各高校不顾自身条件,一哄而上,尽量扩大招生规模,而学校的培养周期长,社会需求瞬息万变,学生临毕业时,原来的热门专业则变成了冷门,甚至造成供大于求,造成新的就业难和人才资源的巨大浪费。所以,高校要重视就业市场的信息反馈,做到招就结合。以社会需要为目标,培养计划要有预见性。做到招生工作与毕业生就业工作相结合,依据市场需要来预测需求专业、需求人才数量,适时调整招生结构。

2.突出专业特色,增强市场针对性

学科专业结构不尽合理是影响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又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受传统经济结构的影响,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和重复性。为适应社会的需要,调整优化现有学科专业结构,要加强市场调研,做好科学预测和规划,从宏观上控制和把握学科专业的总体平衡。高校要加强对传统学科专业的改革和调整,使之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要积极开发适应现代科技、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兴学科、高新技术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等学科专业。

3.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已经得到越来多的关注,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一个事业奋斗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做出合理的安排。有了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在校期间结合自身实际树立正确的理想和目标,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自己的就业早做准备。

4.全面推进校企合作,拓宽学生就业信息渠道

受“名校效应”的影响,实力和名气相对较小的院校毕业生,其选择就业的竞争力显然偏低。但这些院校往往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因此,这些学校必须主动和用人单位联系,主动寻求与用人单位建立包括科研合作、产业合作、实习基地建设等紧密关系,进而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首先,学校要牢牢树立“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指导思想。主动同用人单位建立以科研项目合作、人才培养合作、产业合作、业务合作等为基础的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促进学生毕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和人才绿色通道建设,力求给学生提供较为充分的就业机会。

其次,定期开展毕业生质量调研回访活动,加强同用人单位的感情交流,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进一步指导好学生的培养工作。一要了解学生就业后的表现情况;二要加强同用人单位的联系;三要听取用人单位方面对学生培养工作的意见与要求。此外,不断强化学校同校友的联系,开拓新的校企合作新渠道并充分利用好校内教职工的资源优势,提倡“人人关心就业工作,人人参与就业工作”,鼓励教职工通过自己的关系和渠道向外推荐毕业生。

再次,办好学生就业指导网站,广泛搜集就业信息,并在校内建立起就业信息快速准确的传达机制,以保证就业信息渠道的畅通无阻。与此同时,同各地人才管理机构建立联系,开拓档案寄存挂靠业务合作,为学生在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就业提供可靠的劳动关系保障措施,从而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5.创业教育

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是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知识产业化和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长远之计,是高等教育功能的扩充。高校应邀请更多的有创业经历的成功人士来承担创业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创业的指导,鼓励学生参加创业团队,使学生通过创业实践,进一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主创业意识,提高创业技能,积累较为丰富的经验,为今后进行自主创业打下坚实基础。另外可以给予校内的老师更多的机会培训,以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以提高创业教育的效果。

(二)大学生

1.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应该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摒弃社会错误舆论,要克服追求稳定、功利心理、注重眼前利益、强调经济收入、忽略发展空间、诚信意识薄弱、好高骛远、相互攀比等这些陈旧的思想,发扬自强自立的精神,在就业时不等不靠、不挑不拣,勇于到市场经济大潮中拼搏竞争。自觉地把个人理想同国家与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深入了解国情、了解社会,正确认识就业形势,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观念。

2.提高就业竞争力

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指学生初次进入人力资源市场以及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够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更加有效地向市场提供自己的智力和服务,从而保证自身持续生存和发展

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学生要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应该从夯实专业知识基础和发展综合素质两个方面努力:

(1)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并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勤奋学习,夯实专业知识基础,发展自己的一技之长。主动参加社会实践,增强岗位适应性,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学生要培养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就业过程本生就是与招聘者之间的交流沟通,因此学生要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多学习人文课程与心理学,克服人际交往中的障碍;要积极主动参加社会实践,锻炼与同学、教师交往沟通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是用人单位非常看重的职业品质之一。学生要树立集体荣誉观,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首先维护集体利益并为集体目标而奋斗;要学会尊重,多看别人的长处,努力营造和谐团结的集体。

(三)政府部门

1.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社会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加快人才市场的功能完善,政府出资建立免费培训机构帮助就业困难的学生尽快走上工作岗位,另外对于一些失业的群体要建立失业保障措施包括政府失业生活补贴,保证基本的生活,让他们有重新寻找工作的信心。

2.开拓就业岗位

开拓就业岗位是政府一个重要职责,目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矛盾还是供需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唯一的途径就是增加就业岗位,一方面争取引进外资,政府部门,在投资环境的改善、政策的扶持方面都应该做到位,以吸引更多的外资企业的进入增加就业岗位,另一方面,政府应该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一些小企业应该在税收减免、贷款支持等方面给予充分的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做大做强,增加就业岗位。另外鼓励创业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政府有可以简化注册程序、提供小额贷款、税收政策优惠、提供创业场所。

“”

“”

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

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总结

篇一:201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201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2014年**共有***四个专业*个班级的毕业生***名;***专业*个班毕业生**名,合计***名毕业生。在我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积极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顺利完成了2014年就业目标任务。 一、2014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是以师范类专业为主的学院,2014届毕业生中共有四个师范毕业班,师范类毕业生共***人,占毕业生总数的***%;非师范类专业**人,占毕业生总数的***%。截止2014年8月31日,全院一次性就业率达到***%,比去年略有上升。其中,考取研究生**人,创业**人。师范毕业生中有***名同学考上公办教师编制,占师范毕业生总数的***%。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公办率***。******专业两个班**名毕业生实现全部就业。 二、就业工作举措与经验 1、健全就业指导工作领导体制。 学院实行院系领导分管班级、系主任联系专业的领导体制。学院多次召开毕业班班主任会议、就业工作专题会议、就业困难学生帮扶专题会议等。认真剖析当前就业形势,确定就业工作的重点与难点,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同时学院充分调动毕业班班主任在就业工作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各种奖惩措施来激发班主任责任心和积极性。2014年我院就业工作的重心是:稳步推进我院就业各项工作,提高我院优秀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比例。 2、创新就业宣传体制,加强毕业生就业引导。 3、充分发挥班级主要干部对就业工作的推动作用。 三、就业工作的反思与建议 1、学校通过有效渠道,为毕业生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 学校应该通过有效渠道,为我校毕业生谋求更多的就业资源和优惠政策。以我院为例,我院是以师范生为主的学院,据调查,很多师范毕业生报名当地教师编制考试时,要求省优、校优。以今年为例,师范班级省优和校优人数总共为6-7人(杭州、宁波等地某些高校校优名额几乎达到了半数)。很多师范生不具备当地报名、考试资格。为后续的就业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在保证毕业生培养质量的前提下,是否可以增加对师范班级校优名额。我校地处***,相对来说就业资源相对匮乏,学校能否联系更多的企业、事业单位来校招聘,组织好校园招聘会,有针对性的增加专业性比较强的招聘会,从而为毕业生节约就业成本,提高就业效率。 2、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帮扶力度,对就业困难学生加强就业辅导 对毕业生中有就业心理问题、经济困难学生加强关注,注重就业心理的疏导。求职对经济困难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学校应该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加大帮扶力度。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对就业困难或就业能力比较差的毕业生,应该实施“一对一”就业指导、重点推荐,采取针对性的就业辅导。 3、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化电子设备在就业工作中的优势,提高就业工作办事效率 学校需要研发或者搭建更为便捷的就业相关工作的系统,方便毕业生网上求职、网上办事、网上登记相关信息。如:依托我校就业网实现师范毕业生上传授课视频、进行网上视频面试;搭建非师范生投送求职简历的平台等。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化电子设备在就业工作中的优势。 4、简化就业办事程序,疏通工作渠道、加强就业咨询服务 学校提供更多的平台对学生就业手续如何办理、如何进行求职面试、我校有什么就业政策等相关问题进行解答。简化就业办事程序,想办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方便。学校与学院之间,学院与职能部门之间,形成行之有效的就业工作模式,疏通任何一个可能会给学生就业工作带来不利影响的环节,切实保障我校就业工作顺畅、有序的开展。 2014年是我院就业工作颇有压力的一年,也是我们在学校、学院党政领导的正确指引下,众志成城、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取得较好成绩的一年。201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渐渐落下帷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摘要】:如今,我国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大学生的人数成倍的增长, 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出现。首先应该全面的分析这个矛盾,包括国家政策,教育体制,就业机制和个人的原因。然后要发挥好主观能动性,为解决这一问题,找出相对应的措施。 【关键字】:大学生;就业;原因;措施 前言:如今,大学生就业难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是是一个引人深思的 事。每年有许许多多的大学生就不了业,从而给社会带来了许许多多的不稳定的因素,同时也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因此如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难点和热点。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为适应经济快速发展对高级人才的需求.高校的招生规模也进一步扩张。2003年是中国高等学校扩招后迎来的第一次就业高峰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212万人,比2002年(145万人)增长了46.2%,直到今年已经增长到680万。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却在逐步下降,每年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越来越多。据教育部门统计,近几年大学本科毕业生待业人数呈不断上升的趋势,2001年待业人数34万人,2003年待业人数52万人,2005年待业人数79万 人,2007年待业人数144万人。近几年,初次就业率一直只能保持在70%左右。所以,积累的未就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 1.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1 政府原因:

1.1.1 户籍制度 我国户籍制度我标准的二元化结构,造成了许多社会不公,经济也呈二元化。不发达地区的收入低,社会保障体系不配套,相对发展空间较小的问题等。从而使毕业大学生都选择在经济发达的城市。[1] 1.1.2 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中国正在经历一个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产业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的均衡化过程”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结构的高度化过程”,以上两点都将对就业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2] 1.1.3 人才市场供求结构不平衡。 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政府逐步建立起“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双向选择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显得很不适应。而政府并没有做好思想宣传和政治鼓动,加之经济调控手段的强度和力度不足,难免出现宏观调控乏力的问题。从而导致“有工作没人,有人没工作”问题的出现。 1.1.4 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大学生就业市场并不完善。 例如在就业市场上,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学历歧视、地域或户籍歧视、乙肝等慢性病患者受到录用歧视等屡见不鲜。这些背离市场经济优化配置劳资源的要求,扭曲了就业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使就业市场走向异化。某些就业潜规则仍在大行其道,造成了劳动力供求有效匹配的下降。 1.2 社会原因:主要是用人单位存在的用人观念问题。 单位在选择人才时设立较高的学历门槛,单纯地依学历高低为判断依据,过分注重文凭。许多用人单位选拔人才不是客观地与需求进行对接,而是片面追求高学历、高文凭。甚至有的用人单位还有名校情结,不太考虑个人能力,明确指出“名校毕业生优先录取”。另外,用人单位在招聘的过程中过分看重工作经验,希望大学生上岗就能给企业带来变化,而经验不足是应届大学生最大的劣势,往往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有部分用人单位还存在着严重的性别歧视,因考虑女性的生理、婚姻、生育等不愿招收女大学生,有的还存在生源地域歧视,这导致了很多优秀大学生就业受到歧视,无法发挥自己的专业才能和智慧。 1.3 高校原因: 1.3.1 专业设置功利、课程设置陈旧、办学定位不明 不少院校开设新专业缺乏对社会需求及就业前景的深入调研和科学预测,热衷于投入少。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陈旧,与用人单位和社会发展要求脱节。同时,高校办学定位不明,人才培养模式滞后,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受普通高校水平评估体系的影响明显要大于就业市场指向的作用。总得来说,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教育教学过程与就业指导脱节,招生与就业脱离。[3] 1.3.2 高校教育内容偏向于为城市服务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的教育内容表现出很强的服务城市的特点,使受教育者形成了城市专用性人力资本,而这些专用性人力资本在农村很可能并无用武之地,出现了学历越高,在农村反而越无法找到匹配岗位的问题。与此同时,当前的教育体制又是定位于为城市。在农村就业并不具有比较优势,所以城市专用性人力资本的存在无形中强化了大学生就业偏好于城市的倾向。 1.3.3 盲目扩招导致产品质量下降,有业不能就 调查表明因“专业技能较弱”而导致就业困难的占48.41%,居首位。由此

大学生就业计划范文3篇

大学生就业计划文3篇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学生就业成功关键是在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就业的计划文,仅供参考。 大学生就业计划文篇一: 感觉像是做了一个懵懵懂懂的梦,我们就已经是大四的准毕业生了。大一大二都可以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还小,时间还早,可以将学校做为一颗大树,尽情地享受生活的恩赐。突然,梦醒了,树荫已经不在自己的头顶,我们被赤裸裸地抛在了树荫之外,毒辣辣的太阳直逼着我们,让我们羞愧,慌,无措,自卑„„ 然而,人始终是要面对社会,现实逼在眼前,逃避和懦弱都是无意义的,我们决定为自己的未来好好奋斗,不抛弃,不放弃,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困难和压力。 之前本来打算考研的,金融风暴逐渐在侵润着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使得考研这样的选择并不那么明智,可以说,在这样一种就业难的大背景下,如果有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摆在面前的话,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工作,暂时放弃考研。我也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温家宝总理在谈到大学生就业与金融危机问题时,明确地说道,"同学们请放心,在就业问题上,当前我们要把大学生就业放在首位,我们很快就会提出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包括创造条件让大型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多招大学生,科研院所和学校重大科技专项以多种方式吸收大学生,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充实一线工作,组织大学生继续深造和接受技能培训,搞好人才市场和招聘工作,各类企业要想方设法稳定在岗大学生的工作等。我们共同努力,一定会克服这个困难。" 国家在努力地促进大学生就业,那么,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就业心态,做出怎样的合理自我定位和择业选择?面对稍纵即逝的就业机会,又该如何抢抓时机,成功实现自己的就业理想?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状况与国家政策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高等教育的普及。在这种教育渐趋普遍化的社会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俨然成为了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状况与国家政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国家政策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进步必不可少的人才资源。随着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已经逐渐转变成大众化教育。这样一来这个教育政策成了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使更多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提高了国民整体素质;另一方面也给大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就业压力。在此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已经不仅仅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关系到千万个人和家庭的民生问题。 1.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状况 大学毕业生中流传着“毕业即失业”这一略带调侃的流行语,但无疑从一定程度上说出了当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而这一问题是否能够得到解决直接影响国家社会的稳定,经济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无论是毕业生和高校还是政府部门都在迫切关注这一问题,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种情况。 毕业生人数增加 自从改革开放以后,高校逐年扩招,大学生就业与社会需求的矛盾日益增加。现今大学生的数量又创历史新高,人力资源市场供远远大于求,这也就直接造成了当下严峻的就业形势。从1999年全国高校开始扩招以来,大学生毕业生人数就逐年增加。而据教育部最新统计的数据,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经达到795万,而预计今年的毕业生人数要远远大于这个数目[1]。 就业市场供需矛盾大 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在这里不仅仅是指人数和职位数量上的矛盾即人数远少于

岗位数量,在这里更多的是指结构性失调。比如毕业生无法找到理想的工作,工作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员,这形成了一个比较滑稽的现象:毕业生没有工作,而用人单位的许多岗位空缺。 个人以及社会观念问题 很多大学生有着眼高手低的心态,对于一些工资比较低或者工作比较辛苦的岗位都不愿意从事。但是我国由于当前的经济市场的影响,高薪岗位人数需求较少,大学生与研究生和博士生竞争相对又处于劣势,如此一来本科生能获得高薪职位的人数少之又少。除此之外,社会观念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一方面用人单位开始对求职人员在文凭学历上有更高的要求,例如一些单位在招聘时只要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这就造成了大学生为取得获得更高学历而放弃找工作选择继续深造,考研人数的逐年增加就是这一有力验证。但是若考试失利之后,毕业生又必须面临就业问题,这时就失去了许多好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一些公司对于工作经验也有要求时,只有文凭没有工作经历的大学生无疑又成了“孤儿”。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由于工作相对稳定而被称为“铁饭碗”,因此一直是毕业生希望的出路之一。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投身于公务员以及事业单位招录考试当中,但是因为公务员的考试和考研一样竞争非常激烈,如果考试没有通过选拔,毕业生同样会失去许多就业的好机会。 2国家有关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分析 从2000年以来,我国对待大学生就业问题主要采取的是“市场导向、政府调控、校企联合、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此外,政府非常重视对于毕业生就业的引导和鼓励。前总理温家宝指出当前政府要把大学生就业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在2009年全国“两会”中如何促进大学生就业成为了“两

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式分析

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式分析 Maria297xx-01-12 要很专业的那种吗?一般大企业愿意要应 届生,但不好进,小企业也要应届生去打杂。就业形势好不好跟在学校的表现有一定关系,同时跟自己找工作的方向是不是坚定有关,认准方向前进总会成功。 Maria160xx-01-12 不知道感谢有你今天是感恩节 168174xx-01-12 1.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比较突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下降。据 * 统计,xx年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115万,6月的初次就业率为70%。从xx年开始,高校扩招的大学生陆续毕业。当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145万人,较上年增加了27.1万人,增幅达23.1%。6月的初次就业率为64.7%,比上年下降约5个百分点。到xx年底,又有约22万人实现就业,就业人数达到116万人,就业率上升到80%。xx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从地区看,北京、上海等东部发达地区需求较旺,需求总量大于当地的生源数。中西部不少省区虽然有较大的用人需求,面临的问题是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往往招不到合格的人才,出现了“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现象。在一些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当前就业岗位相当有限,难以吸纳本地毕业生。从院校类别看, * 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初次就业率为85%,部门高校次之,地方院校较差。从学历看,用人单位对学历高的毕业生需求高于对学历低的毕业生需

求。研究生供需比约为1:2.6,本科生约为1:1.3,专科(高职)生约为1:0.4。从专业看,一些紧缺专业如计算机、通讯、电子、土建、自动化、机械、医药和师范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旺盛,毕业生供不应求,而一些长线专业如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较少。 2.今后几年大学毕业生数量增长快,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根据前几年招生数据推算,今后几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将保持大幅度的增长。xx年为212万人,较上年增加了67万,增幅达到46.2%的高峰。xx年毕业生为280万人,较上年增加68万人,增幅达到32.1%;xx年为340万人,较上年增加60万人,增幅达到21.4%。届时,毕业生总量为扩招前的2.9倍。由于今后几年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不会有大的变化,可以预计,大学生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3.有就业意愿但未能就业的大学生群体最值得关注。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社会上称之为“毕业漂族”。其具体情况有以下三类:一类是复习考研者。为提高自身的就业条件,获得更好的工作职位,毕业后没有找到合适工作而选择考研的毕业生迅速增多,这部分人约占“毕业漂族”的30%左右。他们中的不少人集聚在大中城市的大学附近租房住,以便及时获得考试信息,参加学校组织的.考研培训。这批人如能考上研究生,则在三年后进入就业市场;若考不上,当年就会加入失业行列。二类是边看边干者。有些是毕业后到处打短工,频繁变换工作岗位;有些是因用人单位或个人原因,时而应聘,时而解约。这些人约占“毕业漂族”的20%。三类是就业困难的大学生。他们没有考研的打算,仍将户口、

大学生个人的就业计划书范本

Formulate objectives and tasks and daily work items management, so as to enhance the initiative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大学生个人的就业计划书

编号:FS-DY-20127 大学生个人的就业计划书 作为一名大三的在校大学生,我即将走出校门,踏入社会,加入求职的就业大军,特别是目前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我们必须做好自己的就业计划,为未来的就业提供指导,避免走出校门而措手不及的问题,为自己的就业及发展做好准备 一、自我分析 1、我的性格: 对于自身,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比较中性的人,不喜欢热闹,但又可以很好的融入集体,平时的话很少,会和人进行必要的交流,心理素质一般,但经过两年的锻炼,在公共场合发言时不会过于紧张,做事认真负责,很专一,脾气有点急躁,遇到问题必须克制自己不发脾气,可以保证不带负面情绪做事,总体来讲是属于做事实干型的人。 2、我的兴趣

对于我的兴趣,我喜欢运动(篮球、跑步)、读书和网络游戏,经常出入篮球场和图书馆。打篮球、跑步,锻炼出强健的体魄,保持身心健康,为就业的发展提供身体方面的保证。在读一些文学作品的同时读一些有关市场营销专业及就业方面的书籍,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为毕业后的就业做好准备。长时间的玩网络游戏是一种恶习,我会减少玩游戏的时间,利用自己对网络的兴趣来学习一些与网络相关的技能,提高自己的文档处理能力和信息检索能力,了解一些网络营销方面的信息,为自己未来的就业多提供一条道路。 3、我的价值观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早已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坚持积极地生活态度,保持良好的心态,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遇到挫折永不气馁,坚持自我,相信自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为自己未来的就业和发展做好了吃苦耐劳的准备。 4、我的能力 对于一个已经读大三的学生来说,我已经基本掌握了市

2016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2016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时间:2016-08-30 来源:阳光美文网 2016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2016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随着近几年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家对2016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格外关注,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最新信息,201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65万超越2015年的749万,高校毕业人数创历史最高,堪称史上更难就业季。 关键词:复杂而艰巨,仍难好转 又是“最难就业季”,765万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多难? 根据人社部的毕业生数据,如果加上中职毕业生和15年尚未就业的学生数量,今年待就业的加在一起约有惊人的1500万。 月末,2016年应届毕业生招聘渐入尾声。比起大型招聘会,这场招聘会规模显得小了不少。80家公司的招聘窗位依序隔出的通道中,摩肩接踵的应聘者似乎都带着背水一战的决心。不论男女,显然都经过了一番精心打扮,以使自己更富职场气质。在与招聘方的礼貌克制交谈之中,应聘者们仍有一些相似的复杂情感:急切、倦怠,期待中掺杂着焦虑。

就业难 在当下国内化解过剩产能造成一部分职工下岗、经济下行压力下企业用工不足等大背景下,“2016年就业形势复杂、任务非常艰巨”,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今年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 今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177万,以7%增长终结持续两年的报考颓势。最近的一份调查显示,考研人群中56%的出发点是为了“更好的工作”。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考研大军中往届毕业生占了足足四成。经济下行背景下,压力正逐步向考研和就业传导。 以前老师老说我们专业工作难找,我想能有多难呢?但是就真的难到了这个地步,你不体验根本没法理解。”聂少卿说。他就读的专业是安全生产,如果毕业对口就业,则负责大型施工企业、大型厂矿、生产型企业等企业的安全生产。但最近两年来,受“去产能”等宏观政策影响,相关职位需求人大幅减少、就业紧张。 2016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就业城市选择取向调查:省会城市和二线城市变热门 长期以来,毕业后能留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大城市工作往往是大部分应届毕业生的梦想,这些城市因政治、经济等因素形成罕有的顶端优势资源,且足以让父母亲属们倍觉

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案例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41656542.html, 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案例分析 作者:彭仲生 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5年第06期 【摘要】文章选取了一个典型的案例来探讨农村地区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问题。其做法与体会是:首先,和学生及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取得他们的信任;其次,针对性格内向的农村地区贫困大学生,要找到谈话的切入点和关键点;再次,通过学生求职心态的调整通常能促进其它问题的顺利解决;最后,作为高校,要充分利用其拥有的各方面社会资源为农村地区贫困大学生做好就业服务工作。该案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农村地区;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案例 一、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进行,我国高校在校生人数不断增长,贫困学生人数也在不 断增加。据国家教育部的最新统计,目前我国贫困大学生总数已超过600万,其中80%以上来自农村地区。受自身条件和社会资源的限制,加之就业市场机制还不健全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贫困大学生在就业上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其就业问题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和诸多高校的高度关注。据不完全统计,贫困大学生就业率一般要低于全校平均就业率约10个百分点[1],低于非贫困生就业率17.6个百分点[2],同时,与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还呈现出签约时间明显滞后、签约率明显偏低、就业岗位明显偏差等特点[3]。贫困大学 生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给我国就业工作相关部门和我国和谐社会的建构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而如何帮扶农村地区贫困大学生就业,目前还缺乏相应的研究。为此,本人组织了一个课题组,对农村地区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对农村地区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工作中积累起来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归纳,形成农村地区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多个案例,现选取一个典型案例作一介绍,希望能为从事高校农村地区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二、农村地区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案例分析 1、帮扶对象基本情况介绍 刘某某,男,汉族,1991年10月出生,本科学历,2012年6月毕业于南华大学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父母务农,父亲残疾,来自湖南湘西农村地区,家庭经济非常困难,其在校学费和生活费主要靠亲戚朋友资助。在校学习期间没有做过学生干部,没有参加过学生团体,也没有获得过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团干等荣誉。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该生性格比较内向,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不主动与他人交流,喜欢一个人出行,学习很刻苦,但学习成绩不理想,偶尔还有挂科的现象。 2、行业就业环境介绍

现今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分析

现今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制度 一、概况 (一)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总体来说,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青年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坎逐年提高,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但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成因分析 1.毕业生个人因素对就业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的择才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由团中央学校部和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的《2006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涮查报告》显示,企业对大学生基本能力要求依次为环境适应能力.占65.9%;人际交往能力,占56.8%;自我表达能力,占54.5%;专业能力占。47.7%;外语能力。占47.7%。能力因素成为大学生成功就业最基本、最直接的因素。除了专业能力之外。用人单位还提出了明确的非专业能力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非专业能力还有很多.如学习能力、应变能力、观察能力及分析能力等,特别是学习能力.已成为现代用人单位考察的一个重点因素。 2.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合拍 近几年的高校扩招确实使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但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合拍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据2005年全国l%人u抽样调查显示,全国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人仅占总人121的5.18%。而发达国家占20%以上。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达N3800美元左右时,需要10%左右的大专以上人才。绝对数是1.4亿人。现在我们这个数字是6300多万,2020年要比现在增加7000多万。也就是说,从现在到2020年,我们年均需要增加600万左右大专以上的毕业生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另外,(2005年中国人才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缺口2000万人。这个数据分析反映出我国的大学生不是多了。而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合理导致某些专业领域的大学生多了。 3.各大高校扩招 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的就业有多大的影响呢?我们可以从下表看出来,自从2000年以来,毕业生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2009年毕业生的人数是2000年的5倍多。随着毕业生人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及对策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因世界经济的变化,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也深受影响.同时各大高校不断扩招, 我国大学生的数量在剧烈增长,大学生就业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大 学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主要有社会、用人单位校方和大学生自身几个方面,从大学生就业观念、高校促进就业、创新创业如SYB培训及用人单位的需求等方面阐述了造成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从这些原因出发。结合近年来酒店行业的发展分析,我将大学生自身和高校的教学结合,再统筹社会用人单位的要求,总结了大学生应该多加强个人素质,提高个人能力,多参与就业活动,学校应该适当给学生提供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市场情况,帮助大学生创业以及高校应多多开设就业指导课程。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原因;酒店行业;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现状 世界银行2007年世界发展报告显示,全世界失业军中的一半是青年,仅以中东和北美区为例,要稳定该地区的就业形势,就必须在2020年以前创造一个亿的就业机会,我国也不例外大学生就业问题从2001年就日益突出。从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我国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持续存在。主要现状有: 1.就业岗位供需明显不平衡 毕业生规模增长超出社会有效需求的问题日趋明显需求是就业的前提,市场是就业的基础,当前困扰大学生就业的最大难题恰恰是供与需的矛盾,社会有效需求赶不上毕业生规模增长的问题日益突出。2013年曾经被称作是最难就业年,看看2014吧,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从酒店专业的角度分析,虽然3013年酒店行业被打压的不少,关门倒闭的很多,但酒店里人力资源的需求却不少,但进一步讲,它的人员缺口不再像从前那么紧张。从劳动力供求全局看, 供大于求的局面在未来一段时期不太可能有根本性的改变。在这样的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自然很大, 就业形势更为复杂、严峻。 2.地域差距明显 近几年,我国的大学入学率不断提高,特别是1999年以来,经过几年的连续扩招,我国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比例,已从1998年的7%提高到2002年的15%,按国际标准,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高峰阶段。然而毕业生对自己估计过高, 眼高手低,不顾自身的条件..就片面追求高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奔向大城市. 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情有独钟,导致用人单位不敢接收。就酒店行业分析,就业并不难,难的是择业,由于近两年经济变化,政府政策改革,酒店行业是高端的站住脚,低端的生存不下去,要说酒店有发展有前景,大家都奔大城市。由此造成众人同挤“独木桥”现象非常严重,挤不上的学生对其他地区岗位“不屑一顾”。 3. 用人单位的盲目要求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 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 年的工作经验, 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就拿酒店企业为例,酒店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毕业后对自己的专业技能抱着满怀希望, 渴求运用到实践中,结果用人单位以经验不足要求一切从头学起,暂且不谈本科 与专科的区别吧!很多此类专业的同学想想就觉得不值得,最后选择放弃了.另外, 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 追求高学历,用人单位还设置身高、性别等障

2020大学生就业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的脚步跑得挺快的,不知不觉自己离开学校已经有半年了,在这半年的工作中自己的感慨也挺多的,同时也看到了自己在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成长,出来工作之后自己真正感受到社会的现实和生活的压力。 在这半年里我在格力电器(重庆)有限公司采购部里的工作包括合同管理员和核价员的工作。虽然我是一个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学生,但是在这两个岗位中让我学到的东西也挺丰富的,而且这两个工作岗位让我有不同的感想。对于刚出来工作的我对工作上接触到的事情都觉得很好奇的,因为学到的东西对于我来说也是新鲜的。在这半年里,每周自己都有写下自己的工作感想和记录自己的思想变化,因此在工作周记上也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 记得我是在年7月17日来到公司的,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人际关系的处理,也许自己刚从学校走出这个现实的社会,自己还很难去适应工作的环境,很难与陌生的同事进行沟通,因为觉得我们的想法和思想根本就不同,因此自己心里面很自然地产生一种悲观的情绪,感觉理想与现实相差太远了。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自己也有这么一个想法,我会觉得自己读完大学出来了,工作上的事情对于自己来说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但当自己真正出来工作的那一刻才知道原来自己什么也不懂,那一刻才知道当初自己在学校里面学到的东西在工作上根本就用不上,当自己第一次面对一件事情不懂去处理的时候,自己也发现原来这个社会很现实,别人不会因为你是刚出来工作什么都不懂而去体谅你和同情你。工作了半年之后,工作上的酸甜苦辣自己也尝过了,同时自己也承受过很多工作上的委屈,在最无助的时候也偷偷地哭过,从眼泪掉下的那一刻知道原来自己还没有适应这个社会,自己还不够坚强。 在工作上很多事情都是靠自己去摸索,工作也是靠自己去总结方法,学习上有学习上的方法,其实工作也有工作上的方法,方法好不好很自然地反映己工作效率高不高。还有工作之后体会到一样东西,在工作上也要学会保护自己,因为在这个社会上很多人只会看你做事的结果,有时候就算你花了很多心血和精力放在某件事情上面,可是到最后没有结果的话别人也不会去同情你做这件事情所付出的精力。其实工作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也在所难免,因为人的一生也不可能一帆风顺的,所以自己的心态是很重要的。 现在工作之后,自己真正地体会到一个团体的团结性真的很重要,一个团体的合作好不好直接就影响了我们的工作效率,说大方面一点的,例如我们和客户一起合作也是一样,大家都互相帮助,互相体谅的话,大家工作起来也很开心,从而觉得工作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间接能达到我们双方想要的利益。因此在办公室里面,我也很喜欢一种团结的气氛和相处和睦的工作环境。 从走出校门口开始找工作的那段时期,自己的内心其实挺沮丧的,因为我们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没有工作经验,对于工作上的流程一窍不通,而企业招人的要求是要有工作经验的,对于我们一点工作经验都没有的大学生来说是一种折磨,是一种打击。记得那时候自己也挺灰心的,找工作的时候也遇到很多不开心的事情,自己很想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可是理想与现实总是相差很远。找工作中体会到社会的现实,自己不得不放低自己的要求,那时候已经觉得能有一份工作已经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因为每天都要烦找工作的事情,心里面总是为找工作的事情忧心,总是忐忑不安。

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公共政策分析

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公共政策分析 [摘要] 从99年扩招以来,特别是近几年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加大,大学生就业的形势变得格外的严峻。本文主要从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和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且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从公共政策的角度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公共政策。 [关键词] 促进大学生就业公共政策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一)大学毕业生总供给与总需求矛盾突出。 大学毕业生供给量从2002年的145万人上升到2010年的630万人,增长了6倍,加上往年遗留下来未就业的毕业生,2010年需要安置的大学生有700多万人。按经济增长速度保持7%左右,每年新增就业岗位700万~800万个,年度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400万~1500万个左右,这样经济发展所提供的就业岗位远远不能满足劳动力供给增加的需要.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问题突出 1.市场需求与大学专业设置矛盾问题日益突出 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不能与企业产业结构和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以至于蜂拥而上的一些热门专业如今出现人才供给的过剩。 2.区域结构性矛盾非常明显,西部地区供给与需求矛盾较大 大量大学毕业生过分集中在东部地区和城市。而中西部地区、广大的基层却面临着人才匮乏又难以吸引毕业生的情况。 3.不同行业与专业就业冷热不均 当前大学生所学专业的专门化程度越高,与国民经济中增长较快的行业和职业相关性越强,就越容易就业。 (三)金融危机下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直接导致了社会整体就业形势的严峻。目前企业普遍实行保守的发展战略和紧缩的财务战略,一方面人力资源的补给大幅减少,另一方面用于培养与培训的费用大幅减少,甚至不少企业停止招聘。 二﹑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实施计划.docx

科技学院 2011 届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实施计划 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工作,一直是我系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业困难 的毕业生由于其家庭背景、成长环境、个性差异可能都有不同的就业困难成因,部分就业困难学生还可能身具多种就业困难状况。为贯彻学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学院2011 届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的通知》精神,切实做好我院困难学生的就业帮 扶工作,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帮扶机制,特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工作原则 按照“重点关注、重点推荐、重点服务”的原则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统筹 安排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工作,实施“一对一”就业帮扶,尽快帮助他们就业。 二、帮扶工作小组 组长:毛平 副组长:肖作武杜四武 成员:朱立新王丽红付小霞夏季王文雯李巍各毕业班班主任 注:各班主任是帮扶第一责任人,要准确掌握就业困难毕业生情况,增强帮 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帮同学之所难、扶同学之所困。 三、工作措施 (一)建立困难毕业生信息库和就业帮扶工作台帐 信息库和台帐内容包括:学生姓名、性别、专业、学号、就业困难表现(身体、心理、适应性、求职技巧、经费等)、帮扶责任人、目前就业状况等要素, 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掌握困难毕业升的就业情况。 (二)加强就业指导 帮助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引导他们面向基层和生产第一线 就业;加强思想教育,通过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服务等方式,及时疏导他们因就业问题而引发的焦虑和悲观情绪。 (三)一对一帮扶 根据就业困难学生的不同原因、不同特点进行重点指导、重点服务、重点培训、重点推荐,有针对性地提供各种就业信息,免费提供切实有效的求职技巧辅导和 岗位技能培训,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 (四)政策帮扶 结合我系实际情况,积极帮助困难毕业生利用国家及省市有关优惠政策,为 其提供政策引导及利用对策,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心理上、求职技巧上的实际困难。

关于促进大学生公平就业和措施和途径的看法

关于促进大学生公平就业的措施和途径的看法 在大学扩招和金融危机的双重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加上在我国,学校教育长期以来片面重视专业知识的教育,对自我的认知、社会交际等方面的教育相当缺乏,造成许多大学毕业生在即将走向社会之际感到迷茫,走上工作岗位后显得无所适从。因此要在既定的大环境下促进就业,有赖于高校和大学生自身对就业问题的清楚认识和有效准备。为此建议高校调整就业指导思想,大学生及早对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有目的地进行求职,提高求职应聘的成功率,促进大学生公平就业,让大学生尽快适应作为职业人的社会角色。接下来我将从各个方面谈一下我对公平就业的看法和促进公平就业的措施和途径. 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但和大学生自身有关,而且与高校,政府,社会息息相关!所以要促进大学生公平就业不但要让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以增加就业机会,各大高校与政府更是要做好相关方面的工作以达到让大学生公平就业的环境。 一.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促进大学生就业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以增加就业的机会,目前许多大学生因为职业生涯目标模糊和准备不足,导致了其在找工作之际才“临时抱佛脚”,进而出现就业恐慌。为了避免这个恐慌,我们所需要的就是一个真实具体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这个规划能够帮助大学生在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职业兴趣,三年级有目的地提升职业修养,四年级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所学知识、专业与自身潜力以及将来职业发展有机结合,为求职就业打好基础铺好路。 有了职业生涯规划之后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朝着我们拟定的目标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完善自己,提升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专才,一个不可替代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被社会所需要,才能企业所聘用,才能成功的就业。 二.高校采取措施以促进大学生就业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高校应结合人才供需情况,有划有步骤地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毕业生顺利就业。 1.因需培养。高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根据行业动向和毕业生主要就业目的地急需的人才类型适时调整培养计划和课程结构,建立通识教育培养模式。努力造就“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升学有希望,继续学习有基础”的能说会写、勤思善做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加强校企合作,使实践教学环节真实有效,结合专业课的特点和要求在当地会展、节庆活动和旅游旺季期间进行短期集中实习。 2.学学业规划指导教导一年级新生要打好学习基础,不鼓励做兼职。鼓励二 (三)年级学生考证,首先争取通过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二级,其次要结合自身实际考取各种资格证、驾照、向考本科或报读双学位,增强就业竞争力。引导学生在三(四)年级上学期寻找与专业相关的兼职工作并为之推荐。利用就业指导课程,详尽地给毕业生分析当前形势及政策,择业心理调适、求职准备、求职技巧等。通过作业形式,要求学生利用掌握到的知识分析推论出自己适合从事的行业及岗位;搜集拟定面试中常见的问题要学生作答;要求必须学会写求职信,做个人简历,然后根据每名毕业生的作业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做进一步的针对性工作。

大学生就业工作计划范文

大学生就业工作计划范文 20xx大学生就业工作计划范文时间的脚步跑得挺快的,不知不觉自己离开学校已经有半年了,在这半年的工作中自己的感慨也挺多的,同时也看到了自己在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成长,出来工作之后自己真正感受到社会的现实和生活的压力。 在这半年里我在格力电器重庆有限公司采购部里的工作包括合同管理员和核价员的工作。虽然我是一个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学生,但是在这两个岗位中让我学到的东西也挺丰富的,而且这两个工作岗位让我有不同的感想。对于刚出来工作的我对工作上接触到的事情都觉得很好奇的,因为学到的东西对于我来说也是新鲜的。在这半年里,每周自己都有写下自己的工作感想和记录自己的思想变化,因此在工作周记上也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 记得我是在年7月17日来到公司的,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人际关系的处理,也许自己刚从学校走出这个现实的社会,自己还很难去适应工作的环境,很难与陌生的同事进行沟通,因为觉得我们的想法和思想根本就不同,因此自己心里面很自然地产生一种悲观的情绪,感觉理想与现实相差太远了。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自己也有这么一个想法,我会觉得自己读完大学出来了,工作上的事情对于自己来说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但当自己真正出来工作的那一刻才知道原来自己什么也不懂,那一刻才知道当初自己在学校里面学到的东西在工作上根本就用不

上,当自己第一次面对一件事情不懂去处理的时候,自己也发现原来这个社会很现实,别人不会因为你是刚出来工作什么都不懂而去体谅你和同情你。工作了半年之后,工作上的酸甜苦辣自己也尝过了,同时自己也承受过很多工作上的委屈,在最无助的时候也偷偷地哭过,从眼泪掉下的那一刻知道原来自己还没有适应这个社会,自己还不够坚强。 在工作上很多事情都是靠自己去摸索,工作也是靠自己去总结方法,学习上有学习上的方法,其实工作也有工作上的方法,方法好不好很自然地反映出自己工作效率高不高。还有工作之后体会到一样东西,在工作上也要学会保护自己,因为在这个社会上很多人只会看你做事的结果,有时候就算你花了很多心血和精力放在某件事情上面,可是到最后没有结果的话别人也不会去同情你做这件事情所付出的精力。其实工作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也在所难免,因为人的一生也不可能一帆风顺的,所以自己的心态是很重要的。 现在工作之后,自己真正地体会到一个团体的团结性真的很重要,一个团体的合作好不好直接就影响了我们的工作效率,说大方面一点的,例如我们和客户一起合作也是一样,大家都互相帮助,互相体谅的话,大家工作起来也很开心,从而觉得工作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间接能达到我们双方想要的利益。因此在办公室里面,我也很喜欢一种团结的气氛和相处和睦的工作环境。

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问题,人类社会正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前进的。我国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是伴随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而逐步产生并日益凸显的,是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一个现实国情。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关注自己毕业以后就业的形势与问题。看着这些即将毕业的师兄师姐们,他们的脸庞上流连着对校园的不舍,还有对未来的茫然与失措。而即将进入大三的我们,越来越开始疑惑今后工作跟升学的问题。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很多 一是教育与生产相脱离。我国现在生产模式是“世界加工厂”,主要需要的是廉价劳动力的“血汗工人”和有经验的技工,是体力劳动者,而大学教育培养的是高价劳动力的脑力劳动者。所以,要说“头脑还缺乏市场经济意识”,那不是大学生,而是指责大学生的专家、学者和领导者自己。但这不是我们认识问题的出发点,我们认识问题的出发点应当是:中国不应该是降低大学生的价值体现,而是要尽快改变我国的生产模式,使大学生的价值能够充分体现;使中国能够走上自主创新,科学生产的道路。 二是观念问题。中国是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国家。因此,中国的教育应当是“公有制为主体”,不应该是个人的投资,而应当是社会对发展的投入,是一种社会积累。教育费用应当由国家、社会承担,从物质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为祖国、为社会“回报”而学习的思想观念。教育费用由国家、社会承担之后,还缩小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劳动力的生产价值的个人差别。这不仅有现实的意义,而且有很深远的意义。 三是大学生自身素质因素。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1)、诚信问题,不少毕业生发现求职时有一定的证书、文凭、履历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有的大学生凭勤奋刻苦,在大学期间努力争取获得相关证书,不刻苦学生则通过投机取巧或造假来骗取企业初步信任,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2)、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由于近几年公办高校扩招,加之民办高校急增,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分数不断降低,加上不少大学生大学学习不认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3)、大学生自身定位偏颇。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东西部地区之间、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的差距较大,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热点地区,造成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4)、求职途径把握不准。不少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各样人才交流会“广泛撒网”的方法,或希望通过熟人“托关系”、“找门路”以捧上“金饭碗”,不善于“推销”自己,没有针对自己的切实优势,通过重点了解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情况,提高就业率。 四、用人单位误区。(1)、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这是女大学就业难的主要原因。(2)、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3)、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不少用人企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而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用人单位忽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其实经验总是在实践中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