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消毒机使用制度_医院使用的课件

空气消毒机使用制度_医院使用的课件
空气消毒机使用制度_医院使用的课件

空气消毒机使用制度_医院使用的课件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空气消毒机使用制度_医院使用的课件

一、消毒机空气消毒

1、不能超空间范围使用。本机适用于病房体积≤60m3空间范围的空气消毒。

2、注意房间的密闭性。消毒时应关闭门窗,保持房间有良好的密闭性,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尽可能减少室内人员数量,以确保消毒效果。

3、注意室内物体表面卫生。本机仅对空气有效,对物体表面无消毒效果。如果室内物体表面有较多的灰尘,消毒机工作时将产生二次扬尘,造成空气微生物持续污染,最终导致在规定时间内消毒失败,这也是有的环境正常消毒后不合格或消毒过程中细菌不减少反而增加的原因所在。因此,消毒前应对地面、墙面下半部及室内各种物体表面先进行清洁消毒,并每月对墙面及顶全部彻底清洁消毒1~2次,且室内不宜悬挂窗帘等易吸尘、易扬尘的物品。

4、消毒开机时间的选择。1)预防性消毒:每天定时消毒2次,每次开机60~120min。2)动态消毒:目的是控制和减少人员活动过程中对环境空气的二次污染。一般在人员活动高峰期间进行,如更换清洁床单位、会诊查房等。每次消毒结束作好相应记录。

5、消毒机采用紫外线循环风物理过滤消毒原理,因此消毒机周围空间应尽量避免有物体阻挡,以保持空气流动畅通,应尽可能地保护空气的良好循环。

二、消毒机清洁保养

1、保持消毒机的清洁干燥。每天消毒工作结束后用湿布擦抹表面即可。清洁时应切断电源并拔出电源头,避免与水直接接触或冲洗。

2、消毒机工作时,严禁使物体或手接近消毒机通风进、出口;搬运和装卸时应防止本产品受到硬物撞击或倒地。

3、发现消毒机工作异常(故障显示或报警)时,应立即关闭电源开关,并拔出电源插头,电话通知设备科或通知专业维修人员检查。

4、消毒机使用累计时间达1000小时,应清洗过滤布和紫外线灯管;紫外线灯管累计使用时间达5000小时须更换,注意备用紫外线灯管启动使用情况,及时记录并告知。

5、消毒机上方应无任何遮盖物,也不能放置在柜内等环境中使用;多个环境轮流消毒时应轻推轻放,减少振动。

6、设备科至少每半年检查维护消毒机一次,并有记录。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消毒隔离制度 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治疗(换药)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室内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记清楚。 二、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二次,台面、地面消毒二次,保持清 洁。 三、医务人员进入室内,应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规程。 四、室内应设有无菌物品专柜,无菌物品按日期依次排列。无 菌包清洁无损,注有物品名称,有效日期、签名及化学指 示带(高危险性包内有化学指示卡),无过期包。 五、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六、启用无菌消毒液体需注明始用时间,开启的液体使用时间 不得超过2小时;抽吸的溶媒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最好采用小瓶装。 七、治疗盘内碘酒、酒精应加盖保存,无菌持物钳保存于有效 灭菌溶液内备用,持物钳、盛器每周灭菌一次。

八、贮存棉球、纱布等的无菌储槽一经打开,最长使用时间不 得超过72小时;频繁启用的无菌贮物罐应每日更换并灭 菌。 九、治疗车上物品应放置有序,上层为清洁区,底层为污染区。 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前、后应洗手,按清洁伤口、 感染伤口、隔离伤口、特种感染伤口、应就地严格隔离(诊 室或病室),不得进入换药室;隔离伤口、特种感染伤口敷 料及器械按特殊消毒方法处理。 十、一次性注射器材、各种引流管、袋等物品按规定处理后放 置专用容器内封闭运送,进行无害化处理。 吸引器消毒 1.将污物加水后放入500mg/粒康威达片配置成的2000mg/L康 威达液中浸泡1小时后弃去。 2.再将吸引器瓶放入2000mg/L康威达液内浸泡1小时(需完 全浸没),取出后用清水冲净沥干备用。 3.橡皮管,瓶塞同上。 连续使用时,试管内盛有75%酒精,玻璃接管及试管每班消毒,吸引器每周消毒一次。 体温表消毒顺序

最新整理等离子体空气消毒机技术参数学习资料

等离子体空气消毒机(挂壁机) PT-100B技术参数 一、技术指标 1、该机集主动消毒与被动消毒与一体,具有杀菌与分解有害气体的双重功能,消毒 净化因子为等离子体; 2、使用寿命长,该机核心部份等离子发生器整体为不锈钢件加工而成,在使用中无 损耗,降低了使用中的维护成本,其寿命为15000小时以上;可提供报告 3、消毒指标:设备持续工作90分钟,可使20m3密闭房间空气中人工喷染的白色葡 萄球菌的杀灭率达99.93%,可使100m3房间空气中的自然菌的消亡率≥90%以上, 符合卫生部《医院室内空气消毒技术规范》;可提供省疾控检测报告 4、净化指标:能净化去除空气中的甲醛、苯化合物等有害气体与异味,甲醛去除率 (降解率)≥80% ,悬浮粒子数≤3500个/L(Φ≥0.5um); 5、带活性碳及除臭氧网去除臭氧味及异味,空气中的臭氧量:≤0.02mg/m3;可提供 省疾控检测报告 6、等离子体密度分布为:1.67*1017-2.77*1017m-3;可提供报告 7、等离子发生器的高压输出电压:6000±200V; 8、适用体积:≤100m3; 9、循环风量:≥1000m3/h; 10、噪声:≤45dB; 11、采用低噪音、低能耗直流无刷电机; 12、正常工作环境:温度范围:5℃~40℃湿度:≤90%; 13、工作电源: 220V 50Hz、输入功率:≤35W; 14、外型尺寸:1040mm×350mm×180mm; 15、机壳采用平板式全塑壳制作,亚克力印花面板,方便日常清洁保养。 16、产品证件:卫生安全评价报告 17、企业通过ISO9001及ISO13485质量体系认证 二、功能指标 1、等离子体净化消毒,绿色环保,可在人机共存的环境中使用,对人与物品无损害, 对环境无二次污染,该机适用于医院II、III类环境,如诊疗室、病房、办公室、 普通手术室等; 2、负离子清新空气,有利于人体的健康; 3、智能控制器具有过滤网累时提示,整机累计时间功能; 4、等离子体故障自动报警,当主要杀菌因子失效时立即报警提醒,确保消毒效果的 稳定可靠;当等离子体发生器短路和非正常放电时保护,防止安全事故; 5、风机故障自动报警; 6、该机具有手动、自动、定时三种工作模式以及五个风速档位供用户自由选择, 7、智能控制:具有三个预设时段,每天可自动循环运行且掉电记忆; 8、LCD高清液晶中文显示屏,触感式控制面板,远红外一键式遥控;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65832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1.全院医务人员要树立无菌观念,上班时衣帽整洁,执行标准预防原则,将每一病人视为具有传染性对象做好自身防护。工作中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工作服定期更换、清洗、消毒,遇有明显污染时,随时更换。重点部门可使用专用服装(或使用一次性产品),并根据情况适当增加清洗消毒频次。 2.医护、医技和清洁卫生工作人员不得穿工作服进入食堂、营养室或院外公共场所。 3.住院病人应统一着装,病房环境、被服及床单元清洁消毒管理服从病房管理有关要求。病人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床单元需进行终未消毒处理。 4.各种医疗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工作中执行手卫生规范。如接触每个病人前后,进行各种治疗、操作前后,接触血液、体液及可能污染的物品之后,处理污物之后等,均应洗手或手消毒。在进行手术前,要进行外科手消毒。 5.医院采购和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必须是符合国家规定的合格产品,按照产品说明使用,使用科室不得自行采购。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6.口腔各诊室、手术室、消毒供应室等均属于感染高风险科室,一定要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要求建立相应规章制度,落实国家规范,做好有关监测。消毒供应室要建立并执行灭菌物品的质量追溯制度,对灭菌物品进行质量追溯管理。

7.医院建筑设施应有利于清洁、消毒处理,符合卫生学要求。口腔各诊室要保持环境清洁,定时通风换气,每日进行空气消毒2次。地面、物面每日擦拭,保持清洁,遇有污染及时消毒。手术室、消毒供应室等重点部门,地面、物面每日消毒处理。 8.医院污水处理应符合国家污水排放标准。 9.不同区域、不同床单元之间的洁具不得混用,使用后清洗消毒。 10.各种医疗废物要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分类处理。 11.特殊感染患者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进行灭菌。 12.按要求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检测结果应符合相应卫生学标准要求。 13.进入人体组织的医疗器械,必须达到灭菌,接触皮肤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各种注射、穿刺、采血等器具,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手术器械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要求。 14.手术室、消毒供应室等重点部门,要按规定进行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的消毒及消毒效果监测。 15.使用中的各种消毒剂要严格使用期限,标注开启时间,按使用说明配制使用。使用中消毒剂(灭菌剂)必须保持其有效浓度,每次配制后使用前进行浓度测试并记录。按使用说明定期进行更换,同时对盛放消毒剂(灭菌剂)及相应制品的容器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16. 无菌镊子筒及镊子(持物钳)干式使用,打开灭菌包装后使

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一、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隔离制度,进入人体组织或人的医用品必须高压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后,再消毒或灭菌。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经消毒或灭菌处理。 二、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灭菌。耐热、耐湿物品灭菌首选物理灭菌法;手术器械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压力蒸气灭菌;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人工移植物等可选用化学灭菌法,如环氧乙烷灭菌等,内窥镜可选用环氧乙烷灭菌或 %戊二醛浸泡灭菌。消毒首选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的方可选化学方法。 三、化学灭菌或消毒,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择灭菌、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时注意有效浓度,并按要求进行监测。更换灭菌剂时,必须对用于浸泡灭菌物品的容器进行灭菌处理。 四、消毒隔离措施 、医务人员在做无菌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洗手,戴好帽子、口罩。治疗车上的无菌器械、敷料罐、缸,使用后应

及时盖严,定时更换和灭菌,并注明灭菌日期和开启日期及时间。 、治疗室每日定时通风换气,用消毒液擦地,每周大扫除 次,治疗室用的擦布及拖布等应有标记且专物专用。 、病室各房间每日定时通风两次,每日晨间护理时用湿部套扫床,一床一套;每日擦小桌,一桌一布,浸泡消毒后清洗晾干。 、每周更换被服一次,并根据情况随时更换。 、注射器使用后放入指定容器内,利器放入利器盒内。 、治疗室、产房、手术室、换药室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并每月做空气培养。 、体温表一人一支,每次使用后浸泡于 ??????含氯消毒液内消毒—冲洗—晾干—备用。 、门诊采取血标本,实行一人、一针、一巾、一止血带。 、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对感染病人采取相应隔离措施。 ( )隔离患者有条件时住单间或单隔内,病室内或病室门口要备隔离衣,悬挂方法正确。 ( )患者专用体温表、便器,应用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餐具,使用后回收集中处理。 ( )隔离患者用过的医疗器械应用 ??????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血压表、听诊器等用 ??????含氯消毒剂消毒液擦拭,血压计袖带若被血液、体液污染应先使用含有效氯的消毒剂浸泡 ?分钟后再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空气消毒机使用标准操作规程范本

医院空气消毒机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一、使用 1、使用前应关闭门窗,以免将室外空气吸入,从而加大室内的尘埃浓度。 2、房间需要开窗通风换气时,则应先关闭空气消毒机。 3、使用空气消毒机的房间应保持室内清洁干燥,日常卫生应采取湿式卫生。 机器内严禁进水,用湿布清洁机器时,须先切断电源。 4、老肯牌KDSJ-Y120型空气消毒机最佳位置为房间内一面墙壁的中央处, 或于墙壁转角处成45°角放置使用,保证消毒机进出风口不被遮挡,且有利于室内空气的循环。 5、消毒机的进出风口严禁有物品覆盖或遮挡。 6、试用中应注意电源电压及灯管表面,反光板表面尘埃对紫外线辐射强度 的影响。 7、当机内紫外线辐射强度低于10000uW/cm2,室温低于20℃,相对湿度 大于60%时应适当延长消毒时间。 8、手术间空气消毒也可与紫外线灯联合使用,即先采用紫外线灯(无人时) 照射30min,当相关人员入内实施手术时,可开启空气消毒机进行动态消毒30min。 9、内科、儿科、妇科普通病房每周消毒1——2次,每次50分钟。产房、 母婴同室、急救室有患者时每天消毒一次,每次50分钟。气管插管患者和特殊患者病房每天消毒两次,每次50分钟。 10、治疗室每天紫外线灯管消毒两次,每次30分钟。 二、维护 1、保持消毒机外表清洁无尘。 2、做好消毒累计时间、过滤网清洗及更换等维护记录,过滤器、静电吸附 装置、负离子发生器每3个月检查清洗一次。 3、紫外线灯管使用寿命为5000h,当机内紫外线辐射强度低于8000UW/c ㎡或累计使用时间超过5000h时,应更换紫外线灯管。

4、定期用酒精棉球或纱布擦拭紫外线灯管和反光板(95%酒精,一周擦拭 一次)。每季度检测一次紫外线辐射强度。 三、清洗与消毒 1、小心拆卸滤网(膜),就地采用塑料袋打包,严禁在清洁区或在洗手水池 内进行清洁,应到指定的卫生处置间进行清洁。 2、采用清水冲洗,自然干燥后,方可安装启用。 3、通常不需要对滤网(膜)进行消毒,如发生经空气传播疾病暴发时,在 清洁的基础上,可采用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 4、在清洁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预防滤网(膜)上尘埃的吸 入以及清洗污水溅到清洗者的身上。

病房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病房消毒隔离管理制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病房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1.医护人员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采取 标准预防措施认真洗手或进行手消毒。 2.医务人员上班时间要衣帽整洁,公共场所应及时脱去工作 服。 3.病房内收住患者应按感染于非感染性疾病分别收治,感染性 疾病的患者在患者一览表上有标记;凡遇有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单独安置,严密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 4.医务人员进入感染患者病房,应严格执行相应疾病的消毒隔 离及防护措施,并要时穿隔离衣、戴手套等。 5.一般情况下,病房应定时开窗通风,每日2次。地面湿式清 扫,进行空气消毒每周一次。治疗室、换药室坚持每日清洁、消毒一次;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消毒。住院患者(除急、重病人外),必须24小时内完成卫生处理(洗澡、剪指甲、更换衣物),患者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行终末消毒。 6.患者的病员服、被单每周更换一次。污染时及时更换,脏被 服放于污物袋内。 7.各种诊疗护理用品用后按医院感染管理要求进行处理,特殊 感染的患者采用一次性用品,用后装入黄色塑料袋内并粘贴标记,专人负责回收。 8.对特殊感染患者要严格限制探索及陪护人员,必要时穿隔离 衣裤、戴口罩及帽子。

9.遇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应严格执行接触隔离并悬挂标 识,患者尽量置于单间,与患者直接接触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等要专人专用并每日消毒,加强手卫生、无菌操作和环境清洁消毒。 10.患者的餐具、便器固定使用,特殊感染患者的排泄物及剩 余饭菜,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11.各种医疗废物按规定收集、包装、专人回收。 12.病房及卫生间的他拖把等卫生清洁用具,应分开使用,标 记清楚。用后消毒液侵泡,清洗后晾挂备用。 13.患者的床头柜用消毒液擦拭,做到一桌一巾,每日1~2 次。病床湿试清扫,做到一床一巾,每日1~2次。 14.治疗室、换药室、手术室、中心供应室、产房、重症监护 室(ICU、CCU、ICU等)、导管介入治疗室、内镜室、口腔科、透析室及特殊感染者按相关消毒隔离要求执行。 15.灭菌物品(棉布包装材料和开启式容器),温度25°以 下,有效期为10d-14d;抽吸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溶液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常用无菌敷料罐应每天更换并灭菌;置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体温计等用后应立即消毒处理。 16.病区治疗车、换药车及病房门口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等。

空气消毒机使用管理规定

空气消毒机使用管理规定 一、工作原理 目前临床使用的空气消毒机,其原理从下面的进风口吸入室内污染的空气,经过预过滤器、静电吸附装置、活性碳过滤器和紫外线-光触媒系统后将洁净空气从机器顶部的出风口排出到室内,最终达到消毒和净化室内空气的目的。 二、操作使用方法 1、按照消毒机说明书正确安装、使用和操作,注意用电安全。使用前详阅说明书。 2、科室在日常使用中,根据环境污染现状、室内人员数量将风速可调至低风、中风、高风和自动模式。当风量处于自动模式(即自动指示灯亮)时,机器会根据室内污染程度自动调节风量。 3、消毒时间的选择。 (1)预防性消毒:每天定时开机消毒2~3次,每次消毒时间不少于2小时。最好安排在早晨上班前、治疗、护理集中和下午下班后进行。 (2)动态消毒:一般在就诊、治疗操作(如晨间护理、换药、会诊查房等)、人员活动高峰时段进行,根据需要连续开机消毒或设定为自动关、开交替各2小时。 (3)手术室消毒时,手术前最好将机器风量调至高风循环消毒1小时,目的加快空气循环,提高消毒效率,保障消毒净化效果,然后再调至低风消毒直至手术结束。

4、使用频率高的科室(腔镜手术室、AID手术室、IVF手术室、IVF实验室、精子库实验室、B超室等),在机器使用2~3个月后,及时更换复合过滤器等事宜。 5、消毒时注意房间的密闭性,应关闭门窗,保持房间有良好的密闭性,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尽可能减少室内人员数量,以确保消毒效果。 6、该机器具备紫外线灯管、过滤器和活性炭寿命显示等指示灯,使用寿命到期后,机器会自动报警提示,不需监测紫外线灯管强度、记录累计照射时间。 三、清洗、维护与保养 1、机器的最长使用寿命约10年,为保障机器的使用寿命及消毒效果,及时进行电路系统的检修。 2、清洗、维护内容 ①过滤器(过滤网)清洗,每3个月一次,清洗、擦拭机器进风口,手术室、使用频率高的科室可增加清洗次数。 ②根据科室的使用情况,按照机器指示灯的要求定期更换灯管。 3、科室要建立消毒机清洗、维护登记本,售后人员清洗维护后,科室负责人要认真检查,清洗、维修质量合格后方可双方签字,并详细记录清洗、维修项目、时间、清洗人员等,保存备案。 四、注意事项 1、使用过程中注意观察消毒器功能显示灯变化(如下图),机器报警时请勿私自拆装,请尽快与售后负责人联系。 2、注意室内物体表面的清洁卫生,本机仅对空气消毒有效,如果室内物体表面有较多的灰尘,消毒机工作时将会产生二次扬尘,因此消毒前应对物体

等离子体空气消毒机技术参数

等离子体空气消毒机技 术参数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等离子体空气消毒机(挂壁机) PT-100B技术参数 一、技术指标 1、该机集主动消毒与被动消毒与一体,具有杀菌与分解有害气体的双重功能,消 毒净化因子为等离子体; 2、使用寿命长,该机核心部份等离子发生器整体为不锈钢件加工而成,在使用中无 损耗,降低了使用中的维护成本,其寿命为15000小时以上;可提供报告 3、消毒指标:设备持续工作90分钟,可使20m3密闭房间空气中人工喷染的白色葡 萄球菌的杀灭率达%,可使100m3房间空气中的自然菌的消亡率≥90%以上,符合 卫生部《医院室内空气消毒技术规范》;可提供省疾控检测报告 4、净化指标:能净化去除空气中的甲醛、苯化合物等有害气体与异味,甲醛去除率 (降解率)≥80% ,悬浮粒子数≤3500个/L(Φ≥; 5、带活性碳及除臭氧网去除臭氧味及异味,空气中的臭氧量:≤m3;可提供省疾控 检测报告 6、等离子体密度分布为:**1017m-3;可提供报告 7、等离子发生器的高压输出电压:6000±200V; 8、适用体积:≤100m3; 9、循环风量:≥1000m3/h; 10、噪声:≤45dB; 11、采用低噪音、低能耗直流无刷电机; 12、正常工作环境:温度范围:5℃~40℃湿度:≤90%; 13、工作电源: 220V 50Hz、输入功率:≤35W; 14、外型尺寸:1040mm×350mm×180mm; 15、机壳采用平板式全塑壳制作,亚克力印花面板,方便日常清洁保养。 16、产品证件:卫生安全评价报告 17、企业通过ISO9001及ISO13485质量体系认证 二、功能指标 1、等离子体净化消毒,绿色环保,可在人机共存的环境中使用,对人与物品无损害, 对环境无二次污染,该机适用于医院II、III类环境,如诊疗室、病房、办公室、 普通手术室等; 2、负离子清新空气,有利于人体的健康; 3、智能控制器具有过滤网累时提示,整机累计时间功能; 4、等离子体故障自动报警,当主要杀菌因子失效时立即报警提醒,确保消毒效果的 稳定可靠;当等离子体发生器短路和非正常放电时保护,防止安全事故; 5、风机故障自动报警; 6、该机具有手动、自动、定时三种工作模式以及五个风速档位供用户自由选择,

空气消毒机的使用制度以及维修保养

空气消毒机的使用制度以及维修保养 一、消毒机空气消毒 1、不能超空间范围使用。本机适用于病房体积≤60m3空间范围的空气消毒。 2、注意房间的密闭性。消毒时应关闭门窗,保持房间有良好的密闭性,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尽可能减少室内人员数量,以确保消毒效果。 3、注意室内物体表面卫生。本机仅对空气有效,对物体表面无消毒效果。如果室内物体表面有较多的灰尘,消毒机工作时将产生二次扬尘,造成空气微生物持续污染,最终导致在规定时间内消毒失败,这也是有的环境正常消毒后不合格或消毒过程中细菌不减少反而增加的原因所在。因此,消毒前应对地面、墙面下半部及室内各种物体表面先进行清洁消毒,并每月对墙面及顶全部彻底清洁消毒1~2次,且室内不宜悬挂窗帘等易吸尘、易扬尘的物品。 4、消毒开机时间的选择。 (1)预防性消毒:每天定时消毒1-2次,每次开机1-2小时。每次开机60~120min。一般安排在早晨上班前和下午下班后或夜间进行。一般消毒时间为5小时(2)动态消毒:目的是控制和减少人员活动过程中对环境空气的二次污染。一般在人员活动高峰期间进行,如更换清洁床单位、会诊查房等。每次开机1-2小时( 3)一周可进行一次静态消毒,时间2小时。 5、消毒机采用紫外线循环风物理过滤消毒原理,因此消毒机周围

空间应尽量避免有物体阻挡,以保持空气流动畅通,应尽可能地保护空气的良好循环。 二、消毒机清洁保养 1、保持消毒机的清洁干燥。每天消毒工作结束后用湿布擦抹表面即可。清洁时应切断电源并拔出电源头,避免与水直接接触或冲洗。 2、消毒机工作时,严禁使物体或手接近消毒机通风进、出口;搬运和装卸时应防止本产品受到硬物撞击或倒地。 3、发现消毒机工作异常(故障显示或报警)时,应立即关闭电源开关,并拔出电源插头,电话通知器械科请专业维修人员检查。 4、每1-3个月检查一次过滤器,并用清水或加中型洗涤剂的谁清洗。注意:清洗过滤器时严禁用毛刷类工具刷洗,水温不得超过40度。 5、消毒机紫外线灯管累计使用时间达5000小时须更换,注意备用紫外线灯管启动使用情况,及时记录并告知。 6、消毒机上方应无任何遮盖物,也不能放置在柜内等环境中使用;多个环境轮流消毒时应轻推轻放,减少振动。 7、按照消毒机说明书安装与操作,注意用电安全。未经指导、培训、详阅说明书或受命者严禁使用。

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一、医务人员工作期间应严格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及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规范。 二、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人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接触完整皮肤、完整粘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 三、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清洁,再进行消毒或灭菌。其中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与灭菌。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经清洁消毒或灭菌处理。 四、灭菌物品应注明灭菌日期及失效日期,各科室、病区按照日期先后存放,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使用,并做好标识。并按灭菌日期排放,有效期不超过7天,超过7天应重新灭菌方能使用。 五、化学灭菌或消毒,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择灭菌、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时注意有效浓度,并按要求进行监测。 六、感染性疾病科门诊按照《医院隔离技术规范(2009版)》和《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要求,与普通门诊要做到挂号、候诊、收费、取药、检验、注射、厕所等分开。 七、医院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对感染病人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并有明显的隔离标志。黄色为空气隔离标志,粉色为飞沫传播隔离标志,蓝色为接触隔离标志。

八、病人用的一次性吸氧装置、雾化吸入器、氧气湿化瓶、呼吸机面罩、管路等要严格一次性使用,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置,复用的应一人一用,送供应室集中消毒。呼吸机螺旋管、湿化器、接头、活瓣通气阀等可拆除部分应定期更换消毒。湿化液应为无菌水,每日更换。 九、吸痰操作执行一人一次一管,一次性吸痰管使用后放入医垃圾袋;盛放吸痰管的容器每日更换灭菌;吸痰器的吸引瓶使用时,应先放入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再吸痰,紧急情况可先吸痰再放消毒液;使用中的吸引瓶,应每班倾倒吸引物,使用完成后进行终末消毒,干燥保存。 十、病人使用体温表先清洗再放入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捞出冲洗擦干备用,盛放体温表的容器每日清洁,每周高压灭菌两次;含氯消毒剂现用现配,用时监测,每日更换。十一、紫外线灯、空气消毒机每日空气消毒2-3次,有记录;紫外线灯管有累计照射时间、更换日期及强度监测记录,使用中紫外线灯管低于70uw / cm2 应更换灯管,灯管每周用70%~80%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并记录。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及时擦拭;空气消毒机过滤网每月清洗一次,有记录。 十二、地面与物体表面应湿式清扫,保持清洁;地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当地面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10ml),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和消毒。(用后抹布或拖把需浸泡于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30分钟后,再清洗晾干备用。被肝炎病毒污染时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洗。拖把要分室使用,标识明确,使用后清洗、消毒、悬挂晾干备用。)十三、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如手术部(室)、产房、导管室、洁净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检验科、急诊等病房与部门的地面与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每日

空气消毒设备维护与保养说明

紫外线消毒管理制度(院级制度) 一、适用范围 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的消毒。 二、使用要求 1. 用于消毒的紫外线灯在电压为220V、环境相对湿度为60%、温度为20℃时,辐射的紫外线强度(使用中的强度)应不低于70uw/m2。 2. 空气消毒可采用悬吊式或移动式直接照射消毒。灯管吊装高度一般距地面~米。安装紫外线灯的数量为平均≥m3,照射时间≥30min。 3. 紫外线消毒物体表面时,有效距离不超过1m。 4. 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的清洁,每周用75%酒精擦拭一次灯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可以“△”符合表示。 三、使用方法 1. 空气消毒:在室内无人的状态下,关闭门窗,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干燥,每次照射时间1小时,并做好登记,记录项目包括:消毒时间、消毒地点、照射时间、累计时间、清洁(更换)灯管、执行人等。 2. 物表消毒:消毒床垫、织物等粗糙表面时,应使照射表面充分暴露于紫外线。有效距离在1m以内,照射时间≥30min,且两面均应受到照射。 四、强度监测 监测紫外线灯管的辐照强度有两种方法:辐照计监测法和指示卡监测法,选择其一即可。1. 紫外线辐照计监测法:开启紫外线灯5min,将调试好的辐照计光盖打开,感光探头置于紫外线灯中央下方垂直1m处照射,待仪表数字相对稳定读值即可。 2. 紫外线强度指示卡监测法:开启紫外线灯5min,将紫外线强度指示卡色块面朝上放置在灯管中央下方垂直1m处照射1min,立刻将反应色块与标准色块进行比较,记录结果。 3.强度监测结果判定:新灯管不低于90 uw/m2为合格;使用中灯管不低于70 uw/m2为合格。 五、注意事项 1.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2.用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3.紫外线杀菌灯的平均寿命应根据产品使用说明书确定。使用过程中定期监测消毒紫外线灯的辐照强度,当辐照强度低于要求值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4.紫外线强度辐照计每年至少标定一次;紫外线监测指示卡应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医用空气消毒机消毒维护保养

医用空气消毒机消毒维护保养 一、空气消毒机使用方法 1、科室保留消毒机使用说明书,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2、注意房间的密闭性。消毒时应关闭门窗,保持房间有良好的密闭性,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尽可能减少室内人员数量,以确保消毒效果。 3、注意室内物体表面卫生。本机仅对空气有效,对物体表面无消毒效果。如果室内物体表面有较多的灰尘,消毒机工作时将产生二次扬尘,造成空气微生物持续污染,最终导致在规定时间内消毒失败。 4、消毒开机时间的选择。1)预防性消毒:每天定时消毒2-3次,每次开机60~120min。一般安排在早晨上班前和下午下班后或夜间进行。一般消毒时间为5小时。2)动态消毒:目的是控制和减少人员活动过程中对环境空气的二次污染。一般在人员活动高峰期间进行。3)一周可进行一次静态消毒,时间2小时。 5、每次消毒结束均应作好相应记录,累计时间不超过4000小时。 6、消毒机采用紫外线循环风物理过滤消毒原理,因此消毒机周围空间应尽量避免有物体阻挡,以保持空气流动畅通,应尽可能地保护空气的良好循环。 二、消毒机清洁保养 1、保持消毒机的清洁干燥。每天消毒工作结束后用湿布擦抹表面即可。清洁时应切断电源并拔出电源头,避免与水直接接触或冲洗。 2、消毒机工作时,严禁使物体或手接近消毒机通风进、出口;搬运和装卸时应防止本产品受到硬物撞击或倒地。 3、发现消毒机工作异常(故障显示或报警)时,应立即关闭电源开

关,并拔出电源插头,电话通知设备科检查。 4、每月检查过滤网,发现灰尘较多时揭开进风面板,卸下过滤网,用清水或加用中性洗涤剂的水清洗,严禁用毛刷类工具刷洗,水温不得超过40℃,以免变形,洗涤干净放在阴冷通风处干燥后,按原路安装,每年更换过滤网。清洗、更换过滤网均应做好记录。 5、消毒机使用累计时间不超过4000小时,如达到累计时间联系设备科对紫外线灯管进行更换,并记录。 6、消毒机上方应无任何遮盖物,也不能放置在柜内等环境中使用;多个环境轮流消毒时应轻推轻放,减少振动。 7、按照消毒机说明书安装与操作,注意用电安全。未经指导、培训、详阅说明书或受命者严禁使用。 医院感染管理科

巨光空气消毒机使用方法

巨光空气消毒机使用方法 1、插上电源,按遥控器上的 显示频点亮, 机器处于待机状态,默认程控时段模式,机器按已设定好的时段运行,如果时段没有设置则不工作。 2 键则停止运行并回到程控时段模式。 3 键设 定北京时间。 4、在待机状态下按下键和 键配合设置定时时间后,机器 自动切换成定时模式运行,待定时时间到后停止运行并回到程控时段模式。 5、 进入时段设定状态, 此时“时段灯”闪烁, 键和左右键配合设置好各时段的开关机时间,在每个“时段灯”的后面有二个状 态和 注:a、设定程控时段前,应先调整好北京时间,否则机器不按您设置的时间自动工作。 b、设定程控时段时,显示频上的前两位数字表示自动开机时间,后两位数字表示自动停机时间。 6、显示频上的滤网寿命进度条指示滤网寿命,如果寿命到时保养提示中的 ”键即可清零,清洗滤网的指示灯熄灭,一般情况下不要轻易的清楚累计时间。 7可单独对其开关或调节,一般应选择高档风速消毒效果最佳,每次调整风速后机

器将保存,作为下次开机的默认状态。 8、当离子管出现故障时,保养提示中的“离子管故障灯”闪烁,故障解除后即可恢复。 9、当风机出现故障时,显示屏左上角的“风机符号”闪烁,并且风速档位显示“E”,此时应立即报修。 10、高风速开机消毒90分钟对空气中白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99.9%,对消毒机所相适应的适用体积的密闭房间,自然菌消亡率≥90%,中等风速或低风速消毒时,为保障效果,消毒时间可延长至2小时至3小时。 11、消毒时间的设置:每天定时循环消毒可由程控器设置完成,临时消毒可由人工开关机操作或有定时关机功能完成,程控器能控制机器按您预设定好的时间每天自动开机和关机,定时关机功能能控制机器以倒计时方式自动关机。

医院空气消毒机管理规定

XX医院 空气消毒机使用管理规定(试行) 各科室: 医院内空气质量对医院感染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我院多采用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进行空气消毒,为规范消毒机的管理、使用、维护和保养,特作如下管理规定,望各科室参照执行: 一、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工作原理 目前我院各科室多使用的是肯格王等空气消毒机,其原理从下面的进风口吸入室内污染的空气,经过预过滤器、静电吸附装置、活性碳过滤器和紫外线-光触媒系统后将洁净空气从机器顶部的出风口排出到室内,最终达到消毒和净化室内空气的目的。 二、操作使用方法 1、按照消毒机说明书正确安装、使用和操作,注意用电安全。使用前详阅说明书。 2、科室在日常使用中,根据环境污染现状、室内人员数量将风速可调至低风、中风、高风和自动模式。当风量处于自动模式(即自动指示灯亮)时,机器会根据室内污染程度自动调节风量。 3、消毒时间的选择。 (1)预防性消毒:每天定时开机消毒2~3次,每次消毒时间不少于2小时。最好安排在早晨上班前、治疗、护理集中和下午下班后进行。 (2)动态消毒:一般在就诊、治疗操作(如晨间护理、换药、会诊查房等)、人员活动高峰时段进行,根据需要连续开机消毒或设定为自动关、开交替各2小时,特别是ICU和急诊等科室。 (3)手术室消毒时,手术前最好将机器风量调至高风循环消毒1小时,目的加快空气循环,提高消毒效率,保障消毒净化效果,然后再调至低风消毒直至手术结束。 4、手术室、新生儿室、产房等科室使用频率高,在机器使用2~3个月后,请与设备科联系,及时更换复合过滤器等事宜。 5、消毒时注意房间的密闭性,应关闭门窗,保持房间有良好的密闭性,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尽可能减少室内人员数量,以确保消毒效果。 6、该机器具备紫外线灯管、过滤器和活性炭寿命显示等指示灯,使用寿命到期后,机器会自动报警提示,不需监测紫外线灯管强度、记录累计照射时间。 三、清洗、维护与保养 1、机器的最长使用寿命约10年,为保障机器的使用寿命及消毒效果,请使用科室

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一、人员管理 1、工作人员管理 (1)医院工作人员着装整齐,下班、开会、就餐时应脱去工作服。 (2)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前后、清洁或无菌操作前、体液风险暴露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摘手套后立即洗手及手卫生消毒。 (3)进入治疗室、换药室等应衣帽整洁、戴口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4)特殊区域的医护人员应相对固定,接触不同传染病患者要根据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2、患者的管理 (1)传染病患者按病种分区隔离,有严重感染及脏器移植的手术病人,应置于单间病房。 (2)儿科、感染科、急诊科应设预检分诊处,疑似传染病应在观察室隔离。 (3)传染病患者及疑似传染病患者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得带出病房,也不得给他人使用,病人用过的被服应用双层黄色专用袋包装后再送入洗衣房。 (4)传染病患者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准互串病房和外出。如需要去其他科室诊疗时,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 (5)门诊病人应在指定地点候诊、检查和治疗,不要在门诊各处走动,以防交叉感染。 (6)凡厌氧菌、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严格隔离。病人用后的器械、被服、房间都要严格消毒,用过的敷料要烧毁。 二、环境管理 1、空气消毒 (1)治疗室、换药室、产房、妇产科检查室、新生儿室及重症监护室等每日紫外线灯空气小2次,普通病房每周消毒1次。特殊情况随时消毒。 (2)病人无法移动(有人)的房间:使用紫外线空气消毒器。 ①预防性消毒:每天定时消毒1---2次,每次2小时。 ②动态消毒:一般在人员流动高峰期间进行开机,持续消毒。关机

WS T 648-2019 空气消毒机通用卫生要求

ICS 11.080 C 50 WS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T 648—2019 空气消毒机通用卫生要求 General hygienic requirement for air disinfecting machine 2019-01-30发布2019-07-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分类 (2) 5 命名与型号 (2) 6 技术要求 (2) 7 检测方法 (4) 8 使用方法 (4) 9 铭牌和说明书 (4) 附录A(规范性附录)空气消毒模拟现场试验 (5) 附录B(规范性附录)空气消毒现场试验 (8) 附录C(资料性附录)空气消毒剂中和剂鉴定试验 (1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中国人民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所、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卫生监督所、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玲、张流波、姚楚水、徐燕、顾健、韩艳淑、曹原、孙巍、崔树玉、王学香、何光怀、钟文泉。

空气消毒机通用卫生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空气消毒机的分类、命名与型号、技术要求、检验方法、使用方法、铭牌和说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利用物理因子、化学因子和其他因子消毒的空气消毒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9706.1 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 GB/T 14294 组合式空调机组 GB 28232 臭氧发生器安全与卫生标准 GB 28235 紫外线空气消毒器安全与卫生标准 GBZ/T 189.8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噪声 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卫生部(卫法监发〔2002〕282号) 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范(2005年版)卫生部(卫监督发〔2005〕426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空气消毒机air disinfecting machine 利用物理、化学或其他方法杀灭或去除室内空气中微生物,并能达到消毒要求,具有独立动力、能独立运行的装置。 3.2 自然衰亡率decay rate 空气中细菌自然降低或自然死亡的百分率。 3.2 消亡率extinction rate 空气中细菌自然衰亡和经消毒处理杀菌总和的百分率。 3.3 杀灭率killing rate

医院发热门诊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doc

感染管理科 第三节XX县中蒙医院发热门诊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一、接诊发热病人; 1、发热门诊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市发热病人诊治流程要求,负责我院发热病人接诊工作,实行首诊负责制。 (1)接诊发热病人时首先免费发给患者口罩一个。(注:最好是12层以上的棉纱口罩),并指导使用。 (2)测量体温,询问流行病学史,做相关检查,进行初步排查。 (3)对可疑医学观察病人,可疑初诊疑似病人要及时报“非典”办,电话通知“非典”临时医院派专车接走。 (4)“非典”临时医院对发热病人要常规进行血常规检验和胸部X 线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情况进一步排查,对于初诊疑似病例要收为留观病人。 (5)诊断疑似病例要经过医院专家组会诊和县疾病控制中心排查。高度疑似或临床诊断病例需要经过市专家组会诊才能定为疑似病例。 2、发热门诊接诊医师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凡发热病人要常规进行肺部X线检查和血常规检查。明确原因的发热可在门诊部检查。患者要戴口罩并由护士陪检。 3、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必须掌握非典型肺炎诊断标准,临床特征,及时发现病人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做好鉴别诊断工作,既不能漏诊可疑“非典”的发热病人,也不能把能够做出明确诊断的其它发热病人推向“非典”医院。防止造成交叉感染。 4、禁止为从疫区返乡打工、上学人员做健康检查。按传染病防治法及政府部门有关规定,疫区返乡人员应隔离15-21天,由疾病控制中心进行医学观察,有发热症状者与当地疾控部门或联络员联系,到当地卫生院进行初步排查。 目前,疫区返乡人员到医院做健康检查,若当时检查结果正常,回乡后与家人及周围人群不隔离,一旦有潜伏期的病人,极易造成“非典”的传播和蔓延。 5、发热门诊要实行24小时值班制,节假日不休息,不允许由普通诊室或急诊科代班。 6、按医院“非典”办要求每天定时电话报告24小时发热病人接诊情况,发现可疑疫情要立即报告。 7、对接诊的发热病人认真做好门诊登记和门诊病历书写工作。严格执行医院有关规章制度。 二、消毒隔离: 1、发热门诊要划分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生活区,要求有明显标志,各区交界处(门口)要放置脚垫,门把手缠医用纱布。定时

空气消毒机使用制度_医院使用的课件

空气消毒机使用制度_医院使用的课件 一、消毒机空气消毒 1、不能超空间范围使用。本机适用于病房体积≤60m3空间范围的空气消毒。 2、注意房间的密闭性。消毒时应关闭门窗,保持房间有良好的密闭性,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尽可能减少室内人员数量,以确保消毒效果。 3、注意室内物体表面卫生。本机仅对空气有效,对物体表面无消毒效果。如果室内物体表面有较多的灰尘,消毒机工作时将产生二次扬尘,造成空气微生物持续污染,最终导致在规定时间内消毒失败,这也是有的环境正常消毒后不合格或消毒过程中细菌不减少反而增加的原因所在。因此,消毒前应对地面、墙面下半部及室内各种物体表面先进行清洁消毒,并每月对墙面及顶全部彻底清洁消毒1~2次,且室内不宜悬挂窗帘等易吸尘、易扬尘的物品。 4、消毒开机时间的选择。1)预防性消毒:每天定时消毒2次,每次开机60~120min。2)动态消毒:目的是控制和减少人员活动过程中对环境空气的二次污染。一般在人员活动高峰期间进行,如更换清洁床单位、会诊查房等。每次消毒结束作好相应记录。 5、消毒机采用紫外线循环风物理过滤消毒原理,因此消毒机周围空间应尽量避免有物体阻挡,以保持空气流动畅通,应尽可能地保护空气的良好循环。 二、消毒机清洁保养 1、保持消毒机的清洁干燥。每天消毒工作结束后用湿布擦抹表面即可。清洁时应切断电源并拔出电源头,避免与水直接接触或冲洗。 2、消毒机工作时,严禁使物体或手接近消毒机通风进、出口;搬运和装卸时应防止本产品受到硬物撞击或倒地。 3、发现消毒机工作异常(故障显示或报警)时,应立即关闭电源开关,并拔出电源插头,电话通知设备科或通知专业维修人员检查。 4、消毒机使用累计时间达1000小时,应清洗过滤布和紫外线灯管;紫外线灯管累计使用时间达5000小时须更换,注意备用紫外线灯管启动使用情况,及时记录并告知。 5、消毒机上方应无任何遮盖物,也不能放置在柜内等环境中使用;多个环境轮流消毒时应轻推轻放,减少振动。 6、设备科至少每半年检查维护消毒机一次,并有记录。

医院消毒管理制度

医院消毒管理制度 一、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二、消毒首选物理方法,不能使用物理方法消毒的物品方可选择化学消毒方法。用过的医疗器械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非感染症病人使用过的器械先用加酶洗涤剂浸泡擦洗去污。被甲类传染病人以及肝炎、结核、艾滋病、炭疽或其他传染病病人污染的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再清洗。 三、根据物品性能再按危险种类选用消毒灭菌方法。 1、耐热、耐湿物品灭菌首选物理灭菌法。 2、手术器具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压力蒸汽灭菌。 3、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 4、不耐热物品:各种导管、精密仪器、人工移植物等,可选用化学灭菌法如环氧已烷灭菌、低温等离子等。 四、采用化学方法进行灭菌或消毒。 1、根据不同情况选用灭菌、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 2、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配制时的注意事项及有效浓度。 3、定期做有效浓度测试及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五、连续使用的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的管道每日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湿化液应使用灭菌水。 六、手部皮肤的清洁和消毒应达到以下要求: (一)洗手设备: 1、病房及各诊疗科室应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开关采用脚踏式、肘式或感应式。 2、肥皂应保持清洁、干燥,有条件的医院可用液体皂。 3、可选用纸巾、风干机、擦手毛巾等擦干双手。擦手毛巾应保持清洁、干燥,每日消毒。 4、不便于洗手时,应配备快速手消毒剂。() (二)洗手指征: 1、接触病人前后,特别是在接触有破损的皮肤、粘膜和侵入性操作前后。 2、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后,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 ICU 、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房等重点部门时,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