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概论 1

合集下载

地球概论大一知识点必考

地球概论大一知识点必考

地球概论大一知识点必考地球概论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地球科学的基本原理、地球演化、地球系统、地球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对于大一学生来说,地球概论是必修课程之一,而其中的知识点也是考试的重点内容。

下面将介绍几个大一地球概论的必考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备考。

1. 地球的构造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是地球最外部的固态外壳,地幔是地壳下面的固态岩石层,地核则是地球的内部。

掌握地球构造的基本模型和主要成分是地球概论的重点之一。

2. 地球的大气层地球的大气层是指包围在地球表面周围的气体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中间层和外围层。

了解地球大气层的组成、结构及其功能对于理解气候变化、大气污染等问题至关重要。

3. 地球的水资源地球的水资源主要包括海洋、湖泊、河流、地下水等。

地球概论需要了解水循环过程,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以及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重要性。

4. 地球的生态系统地球的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和其生存环境构成的自然整体。

了解地球的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地球概论的主要内容。

5. 地球的地理位置和坐标系统地球概论中需要学习地球的经纬度、地理位置,以及地球的时间概念。

掌握地球的地理位置和坐标系统对于了解世界地理格局和地球的运动规律十分重要。

6. 地球的地质变化地球的地质变化是地球概论的核心内容之一。

需要了解地球的地质历史、地球的演化过程,以及地球上的地震、火山活动等地质灾害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7. 地球科学的研究方法地球科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的学科,需要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

掌握地球科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考察、数学建模、实验室测试等方法,对于理解地球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地球概论大一知识点必考的内容涵盖了地球的构造、大气层、水资源、生态系统、地理位置和坐标系统、地质变化以及地球科学的研究方法等方面。

同学们在备考地球概论时,需要系统学习这些知识点,加强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地球概论第一章

地球概论第一章

一、纬线:一切与地轴垂直 的平面与地面相切割而成 的圆,都是纬线。通过地 心,同地轴垂直的平面同 地表相交的大圆,叫做赤 道。赤道把地球等分为两 个相等的半球,北极所在 半球为北半球,南极所在 半球为南半球
赤道是纬线圈中唯一的 大圆。其他纬线离赤道越 远就越小,在两极成为两 点。
二、经线
过地轴的平面与地面相割而成的圆都是经 圈,一切经圈都是大圆。两级把经圈等分 为两个180°的半圆,这样的半圆叫经线。
相互联系而建立起来的。
2、这两种坐标系都属于右旋坐标系,它 们的经度(方位、时角)都是向西度量, 而且二者都以子午圈为始圈。
基圈 始圈 原点 经度度量方向
地平坐标系 地平圈

上点
向西
3、但是前者以地平圈、后者以天赤道为基 圈。因而以S、Q为原点,这样天体的高度 不同于赤纬,方位也不同于时角。
经度通常在赤道上度量, 以本初子午面为起始面, 以东为东经(E),以西为 西经(W),东西经各 分180度。
同一经线上的各点的经度 都相同。
102-2地理坐标
用纬度和经度标示一个 地点在地面上的位置, 叫做该地的地理座标;
度量全球各地的地理坐 标需要一个统一的制度 就叫地理坐标系。。
地理上,书写地理坐标 时:先纬度,后经度; 数字在先,符号在后。
3、它们有共同的原点,(春分点)
基圈 始圈 原点 经度度量方向
第二赤道坐标系 天赤道 春分圈
春分点
黄道坐标系
黄道 无名圈
向东
4、但是前者以天赤道为基圈,因而以春分 圈为始圈;后者以黄道为基圈,因而以无 名圈为始圈。这样天体的赤纬不同于黄纬, 赤经不同于黄经。它们之间的差异,与黄 赤交角有关。
极是天顶、天底。通过天顶,天底且垂直 于地平圈的一切大圆是它的绕圈,称地平 经圈。一切与地平圈平行的圆是它的地平 纬圈。

地球概论课件

地球概论课件
纬线的特点: (1)所有纬线相互平行。 (2)除赤道是大圆外,一般纬线均为小圆,
并且距赤道愈远,圆半径愈小,到两极变成点。 南北极点是特殊的纬线圈。 经线和经圈 一切通过地轴的平面同地球表面相割的大圆称经 圈。 所有经圈均通过两极并被两极分割成两个1800的 半圆,称经线。
二、地球上的方向和距离
1、方向
l 天顶、天底:由观测者所在的点做铅垂 线,向上延长与天球的交点称天 顶,记Z, 向下延长与天球 的交点叫天底,记Z′
l 天赤道:地球上的赤道无限扩展与天球 相交的大圆;记做Q,Q′。
l 地平圈 :通过地心即天球的球心与铅垂 线垂直的平 面,叫地平面称 E,S, W, N
天 球 坐 标 圆 圈 系 统
③第二坐标系黄道坐标系
黄纬不同于赤纬, 黄经不同于赤经。
沿天赤道逆时针方向0°—360°,也可0h—24 h 特殊的赤经圈: 二分圈:过春分点、秋分点的赤经圈,分春分圈、秋分圈 二至圈:过二至点的赤经圈。
4、黄道坐标系
l 基本圈是黄道,基本点是黄北极、黄南极。 l 平行黄道面在天球作无数小圆称黄纬圈。
黄纬度量:黄道为零点 0°—90°( K) ,到; 0°— -90° (K′) l 通过黄极作无数大圆称黄经圈。 黄经 a 的度量:春分点为起点,沿黄道逆时针量算 0°—360°,黄经、黄纬是固定不变的。
5
仰极高度(NP)即北点的极距,天顶的赤纬(QZ) 即上点的天顶 距均等于地理纬度 即:仰极高度=天顶的赤纬=地理纬度
②第一赤道坐标和第二赤道坐标
同一天体的赤经与当时当地 的时角之和等于上点的赤经,
即春分点当时的时角 S=ax +tx
这种关系式用于计算恒星时
天津:39°08′N,117°10′E 。

地球概论大一知识点思维导图

地球概论大一知识点思维导图

地球概论大一知识点思维导图一、地球的形貌与结构1.1 地球的外形地球为椭球体,由于自转引起的离心力使得地球赤道稍向外膨胀,极地稍向内扁平。

1.2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地壳分为岩石地壳和水域地壳,地幔由固态和流态部分组成,地核有外核和内核,外核为液态铁-镍合金,内核为固态铁-镍合金。

二、地球的大气层2.1 大气层的组成大气层由多种气体组成,主要包括氮气、氧气、氩气和一些微量气体如二氧化碳、氢和氦等。

2.2 大气层的结构大气层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顶层,对流层与地球表面最为接近,温度逐渐下降;平流层中的温度相对较稳定;中间层与磁力线相交;顶层温度逐渐上升。

三、地球的水圈3.1 水圈的组成水圈包括地表水、地下水、湖泊、河流、沼泽及地面积水、大洋、海湾、海峡和海底的水体。

3.2 水圈的循环水圈中的水通过蒸发、凝结、降雨、地表径流和蒸散等过程进行循环,维持着地球的水平衡。

四、地球的地理分区4.1 大洲分布地球主要分为五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

4.2 气候分区地球的气候可以按照纬度、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进行分区。

4.3 生物分区根据不同地区的植物和动物群落差异,地球可以分为北极地区、温带地区和热带地区等生物分区。

五、地球的环境问题与保护5.1 气候变化地球面临着全球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气候变化问题,需要采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倡可再生能源等措施应对。

5.2 土地退化土地退化主要包括水土流失、沙漠化和土地污染等,需要进行植被恢复、土壤保水保肥和合理农业耕作等综合治理。

5.3 生物多样性丧失人类活动导致了大量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丧失,需要采取保护自然生态平衡的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和推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地球作为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其形貌、结构、大气层、水圈、地理分区及环境问题都是我们应该了解和重视的重要知识点。

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地理解和掌握地球概论的相关内容。

地球概论 第一章 习题答案

地球概论  第一章  习题答案

复习与思考p21~22
1 何谓天球周日运动和太阳周年运动?为什么会有夜半中星的变化?
答: ⑴ 在地球上的观测者看起来,整个天球像是绕着我们旋转。这种视运动是地球自转的反映。
地球自西向东转,人就感觉到全部的日月星辰,从东向西运动。(在北半球看,天球周日运动绕转中心是天北极。)
8 在何地(指纬度)观测,天体的赤纬与高度相等,时角与方位相等?(即地平坐标系与第一赤道坐标系合二为一)
答: 南北两个极点。(P14图1-17与P16图1-19合二为一)
9 已知恒星时S=6h38m,某恒星再过2时10分上中天,试求该恒星的赤经。(20P图1-27)
②经度是一种两面角:一个是本地子午线平面,另一个是本初子午线平面。两个平面的夾角,即为本地经度。
⑶它们有何区别与联系?
经线是南北走向,纬线是东西走向。经纬线相互垂直。
⑷为什么纬线是整圆,而经线是半圆?因为纬线没有起点和终点,而经线是以两个极点为起点或终点。
6 北天极的黄纬和黄经是多少? P18图1-22) 北黄极的赤纬和赤经是多少?(见P11图1-12)
北天极的黄纬和黄经分别是66°34′、90°,北黄极的赤纬和赤经分别是在66°34′、18h(270°)
7 某恒星的方位和高度都是45°,问:须在天空的那一部分去寻找?
答:西南方半空。
“天上的格林尼治”所不同的是,春分点是第二赤道坐标系的原点,而格林尼治并非地理坐标系的原点。
5 天球上哪一点的赤纬(δ)和赤经(α)等于零?又该点的黄纬(β)和黄经(λ)是多少?(见P20图1-261-27)
天球上春分点上的赤纬与赤经等于零。该点的黄纬黄经也等于零。
答: 该恒星的赤经是132°(6时38分+2时10分 = 8时48分。)

《地球概论》课件

《地球概论》课件

添加 标题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极地
添加 标题
气候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高原气候
添加 标题
气候带的分布: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极地
添加 标题
气候型的特点: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 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高原气候的特点
地球物理模型:建立地球内部结构、地壳运动、地幔对流等模型
实验室分析: 通过实验室 仪器和设备, 对地球的物 质、结构、 演化等进行 分析研究
模拟实验: 通过模拟地 球环境、地 质过程等, 对地球的演 化、地质灾 害等进行研 究
实验设备: 包括显微镜、 光谱仪、地 震仪、地磁 仪等
实验方法: 包括地质年 代测定、地 球化学分析、 地震波分析 等
海洋深度:平均深度约 3800米,最深处为马里 亚纳海沟,深度超过 11000米
海洋温度:从赤道到两极 逐渐降低,热带海域水温 较高,极地海域水温较低
海洋盐度:海水盐度约为 3.5%,不同海域盐度有 所差异
海洋生物:海洋生物种类 繁多,包括鱼类、贝类、 海藻等,是地球上最大的 生物资源库
海洋资源:海洋蕴藏着丰 富的矿产资源、能源资源 和生物资源,是人类重要 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地球的表面分为陆地和海洋,陆地面积约为1.49亿平方公里,海洋 面积约为3.61亿平方公里
地球的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其中对 流层是地球大气层中最低的一层,也是人类活动最频繁的一层。
地核:地球最内层,由铁和 镍等金属组成
地幔:地球中间层,由熔融 的岩石和矿物组成

10-地球概论-地球自转的发现-极移和进动-后果1全文

10-地球概论-地球自转的发现-极移和进动-后果1全文

四.地球自转的后果
一)不同天体的周日运动 二)不同纬度的周日运动
1.经度的测量- p77 已知:延吉的经度 1=130E;
莫斯科的经度 2 = 40E 1-2= 130 - 40 = 90 (6h)
∵ 在同一时刻,对同一天体的时角差,总是等于这两地
的经度差
∴ t1 - t2= 1-2 90 (6h)
“退行”就是这个意思。
4)进动的速度是每年50.29″,周期为25 800年。
北极星
地轴进动的表现:
P69
1)天极的周期性圆运动:(50.29``/年;25,800年)
2)地轴进动造成北极星的变迁
3)地球赤道平面和天赤道的
27800年
系统性变化—交点退行
22800年
地轴进动的表现:
P69
1)天极的周期性圆运动:(50.29``/年;25,800年)
南北两极: = 90º sin 90º =150 /h 北京: 39º57` sin 39º 57`=9.6º /h 广州 23º sin23º = 6º/h
三. 极移和进动 p66-67 —地轴的运动所造成
地轴 — 南北两极 地轴 — 天轴 — 天极
—南北两极在地面上的位置,可用来表示地轴在地球内部的位置; —南北天极在天球上的位置,可用来表示地轴在宇宙空间的位置。 —地轴在地面上通过哪里,那里就是南北两极; —地轴在天球上指向哪里,那里就是南北天极。 无论是地球上的南北两极,还是天球上的南北天极,都是由地轴的 位置决定的。即,是地轴决定了地极和天极,而不是相反。
第三章 地球的运动
§1 地球的自转 一. 地球自转及其规律性 二. 地球自转的证明 (P64) 三.极移和进动
理论上证实地球自转:

《地球概论》第一节地球的自转

《地球概论》第一节地球的自转

第三章 地球的运动教学目的 1、掌握地球自转、公转的规律。

2、掌握地球自转、公转的后果。

3、了解地球运动的证据。

教学重点:地球运动的规律。

教学难点:1、极移和进动。

2、周年运动和光行差。

课 时:8课时。

教学过程: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作为一颗行星,地球在宇宙中不停的运动。

第三章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包括地球本身的自转运动,在太阳系中绕太阳的公转运动,随太阳绕银心的转动,在地月系中的绕转运动等。

在所有的运动中,与地理学关系最大,对人类影响最深刻的是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因此本章及下一章内容主要是地球自转及公转运动的特点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地理意义。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感觉不到地球的运动。

但地球既然在宇宙中运动,它与其他天体的位置关系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根据相对运动的原理,在运动的地球上可以看到其他天体在天球上位置的改变。

由于这种变动是由地球运动而引起的视觉上的运动,故称为天体的视运动。

由于地球自转而引起的天体视运动叫天体的周日视运动;由于地球公转而引起的天体视运动叫天体的周年视运动。

人们正是从这些天体的视运动中来分析地球的运动的。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即地球本身的绕轴旋转,这种运动是不以另一天体的存在和吸引为条件的,因此叫自转。

一.自转的发现及证明(一)地球自转的发现人类无法直接感到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的发现是从观测天体的周日运动开始的。

1.概念:日月星辰以日为周期在天球上绕地球自东向西运动的现象。

z太阳的周日运动:每天清晨从东方升起,自东向西逐渐升高,正午时h⊙最大,此为上中天。

然后开始下落,傍晚沉入西方地平线。

第二天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z月亮的周日运动z恒星的周日运动2.周日圈:天体在天球上做周日运动的路线。

(1)周日圈//天赤道;(上、下中天)(2)周日圈大小随与天极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天赤道处最大;(3)天极不参与周日运动。

在历史上,天体的周日运动曾经长期被当作真正的运动,古代天文学也正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地静天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天球上的圆和点
图1-11 天球大圆的交点和远距点 左:地平圈与天赤道的交点(东、西)和远距点(南、北、上、下); 右:黄道与天赤道的交点(二分)和远距点(二至点和无名点)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三个基本大圆:地平圈,天赤道,黄道; 大圆的极点: • 地平圈两极:天顶和天底; • 天赤道的两极:天北极和天南极; • 黄道的两极:黄北极和黄南极。 大圆的交点: • 天赤道交地平圈:东点和西点; • 黄道交天赤道:春分点和秋分点。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图1-2 地球自转方向—向 东。在北半球看,呈逆时 针方向;在南半球看,呈 顺时针方向。
图1-3 十二支表示地平方向。 其中子午表示南北,卯酉表 示东西。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角距离与线距离的简单换算关系 海里:经线1分的弧长; 两地间弧分数=其长度的海里数,由此 推出经线的全长:60海里×180=10 800 海里; 赤道的周长:60海里×360=21 600海里。
• 基圈:天赤道;原点:春分点; • 始圈:春分圈;纬度:赤纬; • 经度:赤经,自天赤道向东度量(为 使春分点沿天赤道向东度量,即当时 的“恒星时”)。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图1-18(下) 第二赤道坐标系 的圆圈系统。天赤道上4个相距 90°的点:二分点和二个无名 点;得到二分圈和二至圈。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两大类天球坐标系 右旋坐标系:与天球周日运动(地球 自转)联系,向西; 左旋坐标系:与太阳周年运动(地球 公转)联系,向东。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地平坐标系 用途:表示天体在天空中的高度和方 位; 圆圈系统:地平圈,子午圈,卯酉圈; 基本要点: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经度和纬度
一、 经度和纬度
是经线和纬线的“编号”,本身代表一种角 度 纬度:一地相对于赤道平面的南北方向和角 度 纬度是一种线面角,即本地法线与赤道平 面的交角; 纬度在本地经线上度量,南北纬各分90度。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大圆的大距点: • 地平圈对于天赤道:南点和北点; • 天赤道对于地平圈:上点和下点; • 黄道对于天赤道:夏至点和冬至点; • 天赤道对于黄道:无名点。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天球上的方向和距离 方向:地球上方向的延伸; 东西方向:俯视,逆钟向为东; 距离:只有角距离。
• • • • 基圈:地平圈; 原点:南点;始圈:午圈; 纬度:高度; 经度:方位 (0到360度,自南点向西 沿地平圈度量)。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图1-14 地平坐标系的圆圈系统: 地平圈上4个相距90°的点:东、 南、西、北点;得到子午圈(过 南、北点)和卯酉圈(过东、西 点)。
经度:本地子午面的东西方向和角距离 经度是两面角,本初子午面为起始面; 本地子午面为终面; 经度通常在赤道上度量,东西经各分 180度。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图1-4 经度和纬度 纬度是线面角,即本地法线与赤道平面的交角; 经度是两面角,即本地子午面与本初子午面的交角。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图1-7 天球示意图 天球的半径是任意的,所有天体,不论多远,都可以在天 球上有它们的投影。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天球的视运动 对于地球观测者:天球围绕我们以与地 球自转相反的方向(向西),和相同的 周期(1日)旋转; 天球周日运动; 周日圈:天体周日运动行经的路线,天 体愈近天极周日圈愈小,反之亦然。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太阳同时参与两种相反的运动: • 由于地球自转而随同整个天球的运动, 方向向西,日转一周; • 由于地球公转而相对于恒星的运动, 方向向东,年巡天一周。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图1-10 天球的视运动 左:地球公转和太阳周年运动,二者都向东。 右:地球自转和天球周日运动,前者向东,后者向西。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本电子教案把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图表、照片以及一些动 画分门别类,加以组合,并给出了简要的说明。主要是为授课提 供一个基本的思路、框架、体系和一些最基本的素材,教师在授 课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掌握的材料进行调整与修改。 电子教案由束炯设计,束炯、李莉制作, 在图片的绘制过程 中,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研究生黄嫣旻、段玉森、2000级本科生 顾莹、张国钦、邱云峰、余韬同学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本教案的 制作得到了教育部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和华东师范大学教改基金的 资助。高等教育出版社徐丽萍副编审也给予热情的鼓励与支持。 在电子教案出版之际,谨对所有关心和支持这项工作的单位和个 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虽然教案的设计几经修改,但鲁鱼亥豕,应不能免,敬请广 大教师和使用者批评指正。联络信箱: jshu@。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1
图1-8 太阳周年运动 方向向东(与地球公转方向相同),其视行路线被称为黄道。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春:中天狮子 太阳 飞马 夏:天蝎中天 太阳 猎户
< > ^
秋:飞马中天 太阳 狮子
冬:猎户中天 太阳 天蝎 图1-9 夜半中星随季节的变化 这是地球公转的反映。由夜半中 星的变化间接推出太阳周年运动。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图1-6 在墨卡托投影图上的经纬线。经线互相平行,纬线间隔由 赤道向两极增大,以致格陵兰岛比南美洲还大。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第二节 天球坐标
一、 天球和天穹 天球:以地心为球心半径为任意的假想球 体,表示天体视运动的辅助工具 是整球和圆球; 分地心天球和日心天球。 天穹:地平以上的半个天球 是半球和扁球。
经(纬)度与经(纬)线 经度和纬度用来区分不同的经线和纬 线; 经线即等经度线,纬线即等纬度线。
二、 地理坐标
一地的经度和纬度相结合,叫做该地的 地理坐标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同地理坐标相联系的有三个大圆 赤道(横轴); 本初子午线(纵轴); 本地子午线。 书写按惯例 先纬度,后经度; 数字在先,符号在后。 例:北京40ºN, 116ºE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二、 地球上的方向和距离 地球上的方向 通常指地平方向; 南北方向(经线方向),有限方向; 东西方向(纬线方向),无限方向; 理论上亦东亦西;实际上非东即西。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地球上的方向与地球自转 我国传统上把正午太阳所在方向定为正 南,而把日出日落的方向视为东西方向; 东西方向与地球自转相联系; 在用时针的方向表述地球自转方向时, 必须明确观测者是立足于哪个半球观测 地球自转的。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图1-15 天体的地平坐标: 高度和方位
第一赤道坐标系(也称时角坐标系) 用途:用于时间度量; 圆圈系统:天赤道,子午圈和六时圈; 基本要点:
• 基圈:天赤道;原点:上点; • 始圈:午圈;纬度:赤纬; • 经度:时角(经圈改称时圈)自上点 沿天赤道向西度量(为使天体的时角 “与时俱增 ”)。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第一章 地理坐标与天球坐标 第一节 地理坐标 经线和纬线
一、 地球上的经线和纬线 地理定位的需要 二直线相交于一点; 每地点都可看作是特定经线和纬线交点。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经线和纬线都是地球上的圆 大圆:同一球面上最大的圆,其圆心即 为球心; 小圆:大圆以外的圆。 纬线(parallel) 垂直于地轴的平面同地球相割而成的圆; 纬线相互平行,大小不等; 赤道(equator):纬线中惟一的大圆,将 地球分为南北半球。
图1-1 经线和纬线 纬线平面垂直于地轴,经线平面都通过地轴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英国Greenwich天文台,现为 天文台内展出早期的天文望远镜、 天文博物馆 星象图和天文钟等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通过Greenwich天文台内古老的 天文望远镜观察宇宙 脚跨东西半球, 即通过Greenwich 天文台的本初子午线(0°经线)。
制作:束炯 李莉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出版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使用说明
本电子教案,是为了方便教师与学生学习《地球概论》 (金 祖孟主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三版)而设计制作的。 《地球概论》是地球系统科学基本物理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的第一门基础课。《地球概论》的任务, 首先在于为所有地理专业的一系列课程提供关于地球系统科学的 基本知识,特别是提供同太阳辐射能在地球表面上的分布和变化 以及与地球运动参数有关的天文知识。 由于许多学校都采用这本教材,该教材至今已经历八个印次。 为了便于教学,我们基本上按照原教材的体系,安排教学内容。 依然分为六章,即第一章——地理坐标与天球坐标,第二章—— 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三章——地球的运动,第四章——地球运动 的地理意义,第五章——地球和月球,第六章——地球的结构和 物理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