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元勋“邓稼先”课件(完美版)

合集下载

《邓稼先》完整版课件pptx

《邓稼先》完整版课件pptx

《邓稼先》完整版课件pptx目录•邓稼先生平与成就•邓稼先的科学精神与品质•邓稼先与核武器事业•邓稼先的爱国情怀与民族精神•邓稼先的教育思想与人才培养•邓稼先的学术影响与传承邓稼先生平与成就1924年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自幼聪颖好学。

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5年毕业。

1947年通过赴美研究生考试,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

1950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

01020304早年经历及教育背景1958年起担任核武器研究所理论部主任,领导核武器的理论设计。

氢弹设计原理中的物理力学数学推导且有卓越贡献者,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

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在严格保密的条件下,领导科技人员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为国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

科研生涯与主要贡献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又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8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86年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荣誉奖项及国际地位0103020405邓稼先的科学精神与品质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敢于质疑权威邓稼先在科研过程中,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质疑,这种追求真理的精神是推动科学进步的重要动力。

勇于创新实践邓稼先不仅在理论上有所建树,更注重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他勇于尝试新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推动了中国核武器研究的进程。

不断追求卓越邓稼先在科研工作中,始终追求卓越,不断攀登科学高峰。

他的这种追求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为祖国的科技事业贡献力量。

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的态度严谨的科学态度邓稼先在科研工作中,始终坚持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每一个实验数据都极其认真,不容有丝毫差错。

《邓稼先》公开课ppt课件

《邓稼先》公开课ppt课件
02 课文还通过与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对 比,突显了邓稼先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风貌。
课文中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
邓稼先的科研成果和对国家的贡献,以及他与奥本海默 的不同之处。
难点
如何理解邓稼先在研制原子弹和氢弹过程中的付出和牺 牲,以及他对于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的坚守。
课文的主题思想
通过邓稼先的生平事迹,课文 表达了对这位伟大科学家的敬 仰和怀念之情。
越贡献。
邓稼先与袁隆平的比较
总结词
不同领域的农业科学 家
邓稼先
中国核物理学家,致 力于核武器研发。
袁隆平
中国农业科学家,被 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
比较
两人都是中国科技事 业的杰出代表,但邓 稼先在核物理领域, 袁隆平则在农业领域 做出了卓越贡献。
04
邓稼先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邓稼先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03 加强团队合作
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相互支持、共同 进步,以传承邓稼先团结协作的精神。
对未来的展望与启示
继续推进科技发展
学习《邓稼先》应激发学生对科 技事业的热情和追求,为我国未
来的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通过学习《邓稼先》,引导学生将 爱国主义精神融入日常生活和学习 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 力。
03 增强文化自信
学习《邓稼先》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科技发展的 历程,增强对我国科技事业的信心和自豪感。
如何传承邓稼先的精神
01 培养创新精神
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以继承和发扬邓稼先勇于探索、开拓进取的精 神。
02 强化实践能力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动手能力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以传承邓稼先注重实践的精神。

第1课《邓稼先》课件(共21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课《邓稼先》课件(共21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精读课文,思考探究
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 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 “我不能走。”
充分体现了邓稼先身先士卒、勇担风险的崇高精神。
精读课文,思考探究
中国男儿 中国男儿 要将只手撑天空 长江大河 亚洲之东 峨峨昆仑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 燕然勒功 至今热血犹殷红
【示例】我心中的“明星”是邓稼先。因为他领导团队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 原子弹和氢弹,提高了我国的国防实力,让华夏儿女扬眉吐气,让中华民族 挺起了脊梁。
【参考一】我心中的“明星”是钟南山。在疫情肆虐中国大地时,八十四岁 高龄的钟南山挺身而出,奔赴疫情第一线,为恐慌的人们打了一针镇静剂, 带领人们与疫情做斗争。
三次手术时间间隔短,身患绝症依然牵挂事业,至死不懈。
精读课文,思考探究
通过对比,更能鲜明 地突出邓稼先的坚毅 品质和奉献精神。
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读研究生时就常打断别人 的报告,即便到了中年, 成为名人,有时还会这样。
“忠厚平实”“真诚坦白, 从不骄人” “最有中国 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精读课文,思考探究
字词识记
( C )承受得起某种评价、称号或荣誉,不用感到惭愧。 ( D )每家每户都知道。 ( G )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 E )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
非常感动。 ( A )很少有人知道。 ( B )指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 F )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直到死为止。
• 原籍安徽,芝加哥大学博士,历任芝加 哥大学等校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
• 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 不守恒理论,共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 学奖。

《邓稼先》PPT教学课件

《邓稼先》PPT教学课件

02
邓稼先的科学精神与品质
追求真理,勇于创新
敢于质疑权威
邓稼先在科研过程中,不 迷信权威,敢于提出自己 的见解和质疑,为科学研
究开拓了新的思路。
勇于创新实践
他不仅在理论上有所建树 ,更注重将理论应用于实 践,通过反复试验和不断 改进,取得了卓越的科研
成果。
追求科学真理
邓稼先始终把追求科学真 理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不断攀登科学高峰,为我 国的科技事业做出了巨大
社会责任感
邓稼先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注国家发展和民生改善。当代青年应 树立社会责任感,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 己的力量。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优秀文化
01
爱国主义精神
邓稼先怀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为祖国的核事业奋斗终身。当代青年
应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02 03
传承优秀文化
邓稼先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他的事迹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 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当代青年应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 文化自信。
邓稼先在科研工作中敢于突破常 规,提出新的理论和实验方法。 当代青年应培养创新思维,勇于
探索未知领域。
实践能力
邓稼先不仅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 还注重实验和实践。当代青年应提 高实践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 作相结合。
团队协作
邓稼先在科研团队中善于协作,发 挥集体智慧。当代青年应学会团队 协作,共同攻克难题。
03
邓稼先在科研团队中的作用
科研团队组建与领导才能
组建专业科研团队
邓稼先凭借深厚的学术背景和敏 锐的洞察力,成功组建了一支高 水平的科研团队,为我国的核武 器研制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邓稼先》ppt课件

《邓稼先》ppt课件

深入品读
译 文 : 广大辽阔的,无边无际的旷野啊,极目远望看不到人影。河水弯 曲得像带子一般,远处无数的山峰交错在一起。一片阴暗凄凉的景象寒风悲 啸,日色昏黄,飞蓬折断,野草枯萎,寒气凛冽犹如降霜的冬晨。鸟儿飞过 也不肯落下,离群的野兽奔窜而过。亭长告诉我说:“这儿就是古代的战场 ,曾经全军覆没。往往鬼哭的声音,阴天时就能听到。”
深入品读
第五部分
7.“‘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 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 断。”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指出工作时三个必备的能力,有力地表现了邓 稼先的杰出才能,洋溢着作者的赞美之情。
深入品读
8.这一部分是从哪些方面来评价邓稼先的?有什么表达效果? 第六部分
作者引述了他给邓稼先夫人的电报的几段话,从朋友的角度和邓稼先 的人生观、人生选择的角度进行评价,深入总结邓稼先的一生,总体评价 了邓稼先的杰出贡献和崇高品格,饱含作者对挚友的深情,表达了作者对 邓稼先的崇敬与赞扬之情。
写作手法
结合课文,你认为人物传记有哪些写作技巧?
1.(结构上)运用小标题:条理清楚,内容分明。 2.(内容上)多角度刻画人物: ①把人物放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表现; ②运用对比手法侧面烘托人物; ③运用典型事例刻画人物形象。
写作背景 邓稼先与杨振宁
文体知识
人物传记是通过对典型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品格等进行系统描述 、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作品要求“真、信、活”,重点写人物的 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状况等 , 以达到对人物特征和深层精神的表达 和反映。因此,人物传记有两大特征:真实性和文学性。
字音字形
元勋( xūn ) 署名( shǔ ) 萦带( yíng )

中国科学家介绍——邓稼先课件PPT

中国科学家介绍——邓稼先课件PPT
学术问题
人物生平详细介绍:
1924年6月25日(农历五月十九日),邓稼先出生 于安徽省怀宁县城外的邓家大屋,也叫铁砚山房的 祖居内。父亲邓以蛰当时是北京大学教授,母亲王 淑蠲女士,操持家务。邓稼先出生8个月以后,随 母亲和两个姐姐来到北平(即北京);清代的大书 法家邓石如(1743-1805年)是邓稼先的六世祖; 邓以蛰四个子女,邓稼先排行第三,大姐邓仲先 (姐夫:郑华炽,物理学家)、二姐邓茂先、弟邓 槜先。
邓稼先就任二机部第九研究所理论部主任后, 先挑选了一批大学生,准备有关俄文资料和 原子弹模型。1959年6月,苏联政府终止了 原有协议,中共中央下决心自己动手,研制 出原子弹和人造卫星。
邓稼先担任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后, 一面部署同事们分头研究计算,自己也带头 攻关。在遇到一个苏联专家留下的核爆大气 压的数字时,邓稼先在周光召的帮助下以严 谨的计算推翻了原有结论,从而解决了关系 中国原子弹试验成败的关键性难题。数学家 华罗庚后来称,这是“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 成”的成果。
抱着学更多的本领以建设新中国之志,他于 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 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 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 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 称“娃娃博士”。
这位取得学位刚9天的“娃娃博士”毅然 放弃了在美国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回到 了一穷二白的祖国,
回国后年8月奉命带领 几个大学毕业生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
1958年8月调到新筹建的核武器研究所任理 论部主任,负责领导核武器的理论设计,随 后任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核工业部第九研 究设计院副院长、院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副 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
1924年6月25日,邓稼先出 生于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 门第的家庭。1999年,中共 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 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 奖章。

2024年度《邓稼先》PPT优质课件

2024年度《邓稼先》PPT优质课件
《邓稼先》PPT优质课件
2024/2/2
1
目 录
2024/2/2
• 科学家邓稼先简介 • 邓稼先科研经历与成果 • 邓稼先爱国情怀与民族精神 • 《邓稼先》课文内容解读 • 跨学科知识拓展与应用 • 纪念邓稼先,传承科学精神
2
01
科学家邓稼先简介
2024/2/2
3
生平与主要成就
2024/2/2
2024/2/2
19
关键段落分析和欣赏
2024/2/2
关键段落一
文章开头部分,简述邓稼先的生平及历史背景,为下文的 具体叙述做铺垫。该段落语言简洁明了,概括性强。
关键段落二
描述邓稼先带领团队研制原子弹的艰辛历程。通过具体数 字和事例,展现了邓稼先的坚定意志和卓越领导才能。该 段落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创新思维
02
在核武器研制中,需要不断进行创新,探索新的理论和技术途
径。
批判性思维
03
对已有的理论和技术进行批判性分析,发现其不足之处并提出
改进方案,是核武器研制中不可或缺的思维方法。
27
06
纪念邓稼先,传承科学精神
2024/2/2
பைடு நூலகம்28
举办纪念活动,缅怀先辈
举办邓稼先诞辰纪念活动,回 顾其生平事迹和贡献。
VS
表现手法
文章通过具体事例、语言描写、对比手法 等多种方式塑造人物形象。例如,通过描 述邓稼先在工作中的严谨细致、勤奋刻苦 ,展现其科学精神;通过与奥本海默的对 比,凸显邓稼先的谦逊低调和朴实无华。
2024/2/2
21
情感抒发与价值观传递
情感抒发
文章字里行间充满了对邓稼先的敬仰和怀念 之情。作者通过回忆与邓稼先的交往经历, 表达了对这位伟大科学家的崇敬和感激之情 。

“两弹”元勋邓稼先课件

“两弹”元勋邓稼先课件
领导导弹研发
邓稼先领导了我国导弹的研发工作,成功研制出多款导弹,大大 提升了我国的国防实力。
推动导弹技术发展
邓稼先的贡献对于推动我国导弹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使得我国在导弹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邓稼先在空间科学方面的贡献
研究空间科学
邓稼先在空间科学方面进行了深 入的研究,为我国空间科学的发 展奠定了基础。
勤奋学习
邓稼先先生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不 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勇于创新
邓稼先先生在科学研究上勇于创新,不断突破自我,我们应该培养 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பைடு நூலகம்
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展望与期待
科技推动进步
邓稼先先生的科研成果推动了我国科技的发展,使我们更加深 入地认识到科技对国家繁荣和人类进步的重要作用。
“两弹一星”的历史意义
1
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提高了国际地位。
2
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核垄断,提高了中国的国际 影响力。
3
促进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优秀 的科学家和技术人才。
03
邓稼先在“两弹一星”中的 贡献
邓稼先在核武器研究方面的贡献
突破关键技术
01
邓稼先在核武器研究方面,成功突破了关键技术,为我国核武
科技与人文的融合
未来的科技发展需要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实现科技与人文的完美 融合,这是我们期待的未来发展方向。
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未来的科技发展应该关注可持续发展,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 来。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童年与青少年时期
邓稼先在青少年时期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才智和求知欲。他曾 就读于昆明市文正书院和北京崇德中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 前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朗读任务: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 不理解的词语。 •你觉得邓稼先是个怎样的科 学家?
'穷'穷:贫穷;白:落后。 为了正义而勇往直 人的思想行为因长期接触
一比喻穷经济二文化白十分落后。义前无,绝反不犹顾豫退缩。 熏某些陶事物而受到大好的漠影响戈。 壁
三年困难时期
饥肠响如鼓
粮票
挑砖拾瓦 三班倒
过度疲劳
一百年以前,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恐怕 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只举 1898年为例:
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 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年。 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 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年,后者 “租借”99年。 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
——杨振宁《邓稼先》
踏遍戈壁共草原, 连克千重关, 群力奋战君当先。…… 君视名利如粪土, 许身国威壮河山。 功勋泽人间。
——张爱萍(原国防部长)
小练笔: 你想对邓稼先说些
什么?用一段文字写下来。
您 用智慧、汗水和生命 书写着大大的“中国” 您不为名利
不畏艰险 放下亲情 献身国防 铸就了震撼世界的“民族精神” 我们将继承您不朽的遗志 拼搏进取 献身祖国
原子弹试爆成功之后,邓稼先又同于敏等人投入了对氢 弹的研究……于原子弹试爆成功2年零8个月后试验成功。这 同法国用8年、美国用7年、苏联用10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 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一百年以前,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恐怕 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只举 1898年为例:
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 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年。 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 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年,后者 “租借”99年。 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
飞沙走石
费尽心血
踏遍戈壁共草原, 连克千重关, 群力奋战君当先。…… 君视名利如粪土, 许身国威壮河山。 功勋泽人间。
——张爱萍(原国防部长)
默读任务1:
•文章写了邓稼先的哪些事迹? 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概 括、批注。
邓稼先事迹
●主持研制原子弹 详写 ●探索原子弹理论 略写 ●戈壁指导试验 略写 ●主持研究氢弹 略写
默读任务2:
•哪些文字打动了你?勾画下来,批 注自己的感受。 •用心读读这些文字,你看到了一个 怎样的邓稼先?
1958年秋,钱三强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 征询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严格保密的工作。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同意了, 回家只对妻子说自己“要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家庭和孩子,通信也 困难。……从此,邓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了,他的身影 只出现在有严格警卫的研究员和大漠戈壁。
——杨振宁《邓稼先》
原子弹
立大功
和氢弹
的人
两弹元勋邓稼先
◎闻其言,观其行,品析人物形象。 ◎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特点。
邓稼先(1924-1986):
安徽人,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原 子弹主要理论设计者。为祖国的国防科技 事业,隐姓埋名28年,在戈壁荒漠艰苦创 业,先后领导完成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 一颗氢弹的理论方案和一系列的模拟试验, 为“两弹”的研制工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 ◇有一次试验,从高空投送的氢弹没有爆炸,而且去向不明…… 氢弹找到后,邓稼先死死地拉住别人。因为他知道:放射性钚[bù] 非常容易被人体吸收,任何人一旦被辐射,将终生无消除之日。他 却穿着落后的防护服独自 染限度的几十倍。 ◇穿着落后防护服的邓稼先一步一步,走向目标,而后竟然用双手 抱起,没有丝毫的迟疑,仿佛就是去捡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东 西。
由于条件艰苦,大家只能使用算盘进行极为复杂的原子理论计 算。为了演算一个数据,他们一日三班倒。算一次,要一个多月, 算九次,要花费一年多时间。作为理论部负责人,邓稼先跟班指导 年轻人运算。每当过度疲劳,思维中断时,他都着急地说:“唉, 一个太阳不够用啊!”
邓稼先不但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而且经常到飞沙走石 的戈壁试验场指导试验,他冒着酷暑严寒,在试验场度过了整整8年 的单身汉生活……
中国研制原子弹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尖端领域的科研人员……经常 饥肠响如鼓。邓稼先从岳父那里多少能得到一点儿粮票的支援,却都用 来买饼干之类的东西,在紧张时与同事们分享。……邓稼先带着一批刚跨 出校门的大学生,日夜挑砖拾瓦搞试验场地建设,硬是在乱坟里碾出一 条柏油马路来,在松树林旁盖起原子弹教学模型厅……
◇有一天,杨振宁专门前去探望病重的 邓稼先,看着被辐射折磨的奄奄一息的 他,杨振宁不解的问道:“研究原子弹, 国家究竟给了你多少奖金,值得你把命 都搭上?” ◇“十块钱。原子弹十块钱,氢弹十块 钱。” ◇并不是哗众取宠。当年国家给研究原 子弹的奖金是一万元,再加上核工业部 拿出的十几万,最终平均到每人头上是 按10块、5块、3块,三个档次发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