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

合集下载

第一章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章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 1、阴阳的对立制约
➢ 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 个方面,彼此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斗争。
➢ 制约 斗争 动态平衡 二个含义: (1)阴阳属性都是对应的矛盾的。 如上下、动静 (2)在属性对立的基础上相互制约。如寒热
2、阴阳的互根互用
(1)阴阳互根 阴阳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
此长彼亦长 阳长阴长 血虚补气以生血 阳中求阴
阴长阳长 气虚补血以养气 阴中求阳
此消彼亦消 阳消阴消 阳损及阴 阴阳两虚
阴消阳消 阴损及阳
5、阴阳的相互转化
➢ 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 热极生寒
一定条件:重、极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五行的特性
l 木:木曰曲直 生长、升发、舒畅、 条达
l 火:火曰炎上 温热、升腾、向上 l 土:土爰稼穑 生化、承载、受纳 l 金:金曰从革 清肃(清洁、肃杀)、
烦躁易怒1年余,加重半月。 ➢ 查体:舌边红,苔薄黄,脉弦细数。 ➢ 血液指标检查 ➢ 西医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 ➢ 中医如何用阴阳学说进行分析?
➢ 辨证:阴虚火旺 ➢ 治则:滋阴降火
第二节 五行学说
➢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 五行 — 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以
之分类而构成的五大行类事物之间的运动 变化。 ➢ “行”——①行列,次序;②运动变化 ➢ ——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 目的要求: ➢ 1、了解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2、熟悉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 ➢ 3、掌握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阴阳学说 第二节 五行学说
第一节 阴阳学说
➢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中医学概要 阴阳五行学说 练习题

中医学概要 阴阳五行学说  练习题

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一、选择题A1型题1、阴阳的最初的含义是A、日月B、动静C、日光向背D、气候寒暖E、水火2、阴阳的属性是A、绝对的B、不变的C、相对的D、量变的E、质变的3、阴阳相互制约的条件是A、阴阳互跟B、阴阳互用C、阴阳对立D、阴阳交感E、以上都不是4、阴阳的相互转化是A、绝对的B、有条件的C、偶然的D、必然的E、量变的5、五行“木”的特性是A、曲直B、炎上C、润下D、从革E、稼穑6、一昼夜中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是A、上午B、下午C、中午D、前半夜E、后半夜7、下列哪项不属于五行之“金”A、肺B、大肠C、皮毛D、惊恐E、鼻8、脾病传肾是属于A、相克B、相侮C、母病及子D、相乘E、子病及母9、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A、土和金B、火和金C、水和火D、土和木E、木和金10、心为A、阳中之阳B、阳中之阴C、阴中之阳D、阴中之阴E、阴中之至阴11、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脾为A、阴中之阴B、阴中之阳C、阴中之至阴D、阳中之阴E、阳中之阳12、五味中属于阳的是A、酸B、苦C、咸D、辛E、涩13、以下属于阴的功能是A、推动B、温煦C、滋润D、兴奋E、升散14、五行学说中“土”的特性是A、炎上B、稼穑C、润下D、从革E、曲直15、“肝火犯肺”属于A、子病犯母B、相克C、相乘D、相侮E、母病及子B1型题16、“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所描述的阴阳的关系是A、对立制约B、相互转化C、互根互用D、消长平衡E、相互交感17、天地阴阳二气交感是万物发生和变化的A、形式B、物质C、现象D、根由E、结果18、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的关系,下列哪项不符合五行的相生规律A、木为水之子B、水为木之母C、火为土之母D、土为金之子E、火为木之子19、“见肝之病,知先传脾”的病机传变属于A、木克土B、木乘土C、土侮木D、母病及子E、子病犯母20、水气有余导致土气衰弱的传变属于A、制己所胜B、侮所不胜C、己所不胜侮而乘之D、已所胜轻而侮之E、以上皆不是21、下列情志相胜中,错误的是A、惊胜恐B、恐胜喜C、怒胜思D、喜胜忧E、思胜恐22、依据五行相克乘侮的关系,肾病及脾者属于A、母病及子B、子病犯母C、相乘D、相侮E、相克B2型题A、阳中之阳B、阴中之阳C、阳中之阴D、阴中之阴E、阴中之至阴23、以时间来划分阴阳则上半夜属于24、以脏腑部位来划分阴阳则肝属于A、实热证B、虚寒证C、阴阳两虚证D、虚热证E、真寒假热证25、阴阳互损可形成26、阴盛格阳可形成A、阴中求阳B、阳中求阴C、阳病治阴D、阴病治阳E、阴阳双补27、补阴时适当配以补阳药属于28、“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是指A、相乘B、相克C、子病犯母D、相侮E、母病及子29、“一行”过于强盛对“所不胜”的“一行”进行克制属于30、“一行”过于虚弱,以致受到“所胜”的“一行”克制属于A、生发、条达B、温热、升腾C、清洁、肃降D、生化、承载E、寒润、下行31、火的特性,引申为32、金的特性,引申为A、取象比类法B、推演络绎法C、以表知里法D、比较法E、试探法33、日出东方,与木的生发特性相似,故东方归属于木,这种归类方法属于34、已知肝属木,由于肝合胆,主筋,故胆、筋亦属于木,这种归类方法属于X型题35、阳的属性有A、兴奋B、明亮C、滋润D、温煦E、潜藏36、阴阳学说认为,阴和阳之间的平衡A、是绝对的B、是相对的C、是等量的D、是动态的E、是永恒的37、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则是A、陪土生金B、滋水涵木C、培土制水D、佐金平木E、益火补土38、根据相生规律传变的疾病是A、肺病及肾B、肾病及肝C、脾病及肾D、脾病及肝E、心病及肺39、“木曰曲直”可引申为A、开泄B、炎热C、升发D、条达E、舒畅40、阴阳的偏盛一般表现为A、阴阳两虚B、阴虚则热C、阳盛则热D、阴盛则寒E、阳虚则寒41、治疗阴阳偏盛的方法应选用A、以热治寒B、以寒治热C、滋阴D、壮阳E、滋阴壮阳42、属于阳证的有A、黄色B、鲜明C、呼吸微弱D、脉数E、语言高亢43、五脏之中又分阴阳,其属于阳的脏是A、心B、肝C、脾D、肺E、肾44、在五行生克关系中,每一行都具有A、生我B、我生C、克我D、我克E、所胜所不胜二、名词解释1、阴阳:2、重阳必阴:3、五行:4、相乘:5、陪土生金:6、子盗母气:三、填空题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的()、()、()、()。

第一章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ppt课件

第一章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ppt课件
(绝对的) 制约——相互克制(相对的)
阴阳互根互用 互根——相互依存(绝对的) 互用——相互促进(相对的)
4、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阳是在不断的消长运动中维持着相对的平衡状态。
消——减少、消耗 长——增多、增长 消长——制约——动态平衡 (1)阴阳的相互消长 阴阳对立制约关系的彼此消长
SUCCESS
THANK YOU

辨证:阴虚火旺 治则:滋阴降火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五行 — 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
以之分类而构成的五大行类事物之间的运 动变化。 “行”——①行列,次序;②运动变化 ——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水(阴)

火(阳)
要点:相关 对立 属性
既可标示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又 可用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 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阴阳的划分:
阳—运动的、热的、在上的、 向外的、 明亮的、兴奋的、强壮的。
阴—静止的、寒的、在下的、向内的、 晦暗的、抑制的、虚弱的。
阴阳的特性
1、相关性(同一范畴、同一层面的事物或现象) 2、普遍性(认识宇宙万物的发展与联系)
正气不足 阳气
阴精
偏衰
机体阴阳
平衡失调 发病
邪气侵入 阳邪
偏胜
阴邪
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根据,阴阳失去
相对平衡出现偏盛偏衰是其前提和基础。
1、阴阳偏盛:属于阴或阳的任何一
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理变化。
阳盛则热,阳胜则阴病
实热证 急性肺炎
正常
阳偏盛 阴偏盛
阴盛则寒,阴胜则阳病
实寒证
痛经
1、阴阳的对立制约

奇门遁甲基础篇-第一章 阴阳与五行学说 - 副本

奇门遁甲基础篇-第一章 阴阳与五行学说 - 副本

第一章阴阳与五行学说一、阴阳学说↓■任何事物和现象都具有阴阳两方面,如黑夜白天、男女、冷暖、主客、动静、粗细、夫妻、雌雄、高低、大小、生死、内外、贫富、贵贱等等。

宇宙一切的事物的形成、变化和发展,全在于阴阳二气的运动。

我们奇门遁甲预测术也离不开阴阳。

九星之中:天蓬星、天任星、天冲星、天辅星是阳星;天英星、天芮星、天柱星、天心星是阴星。

天禽星比较特殊,位居中宫,是中性之星,但因为奇门遁甲中把五宫寄于坤二宫,故在实践中有阴阳同论之说(一般看做阳星)。

八门之中:休门、生门、伤门、杜门是阳门;景门、死门、惊门、开门是阴门。

八卦中,以乾、坎、艮、震为阳;以巽、离、坤、兑为阴。

十天干中:甲木为阳木、乙木为阴木;丙火为阳火、丁火为阴火;戊土为阳土,己土为阴土;庚金为阳金,辛金为阴金;壬水为阳水、癸水为阴水。

十二地支中:子为阳水、亥为阴水;寅为阳木,卯为阴木;午为阳火,巳为阴火;申为阳金,酉为阴金;辰戌为阳土,丑未为阴土。

在奇门遁甲中对于十天干还有一个特殊的划分方法,其主要用于出行和举事,即时干甲乙丙丁戊为五阳时,己庚辛壬癸为五阴时。

五阳时利客,打仗宜主动出击,日常生活宜远行、求财、上任、迁徙、嫁娶、举事;五阴时利主,商战上宜采取守势,等待时机,军事上宜按兵不动,后发制人。

奇门遁甲中又分阳遁几局或阴遁几局。

“冬至一阳生”开始用阳遁;“夏至一阴生”开始用阴遁。

每个局中又分内外盘,阳遁之局将一、八、三、四左边的四个宫称为内盘;九、二、七、六右边的四个宫称为外盘。

阴遁之局,将一、八、三、四左边的四个宫称为外盘;九、二、七、六右边的四个宫称为内盘。

通常内盘为内、为近、为快,代表事物现在发生的过程及结果。

外盘为外、为远、为慢,代表事物将来的发生过程及结果。

内盘为阳面,外盘为阴面。

阳性的事物,具有积极、进取、活跃、刚健、外放、强盛的一面。

阴性的事物,具有消极、退守、呆板、柔弱、吸纳的一面。

用神都落在阳面(内盘),这个事情就快、就积极。

阴阳五行 ln

阴阳五行  ln

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的辨证
及病证防治,成为中医学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
部分。
2020/6/6
3
第一节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用阴阳的相对属性及其消长变 化来认识自然、解释自然、探求自然规律 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 中医学引用阴阳学说来解释人体的生理病 理以及辨证用药。
2020/6/6
4
• 对立指相反的两个方面的对立,如动与静, 寒与热,上与下等。
• 对立的双方,通过排斥、斗争以相互制约, 使事物达到动态平衡。
2020/6/6
16
(一)阴阳的对立 (续)
• 以人体的生理机能为例,机能之亢奋为阳, 抑制为阴,二者相互制约,从而维持人体的 生理状态。
• 四季的寒暑为例,夏虽阳热,而夏至以后阴气却 随之而生,用以制约暑热之阳;冬虽阴寒盛,但 冬至以后阳气却随之而生,以制约阴寒
2020/6/6
9
(二)划分阴阳的标准
• 一般以上下、动静、有形无形等为准则。
• 凡是向上的、运动的、无形的、温热的、 向外的、明亮的、亢进的、兴奋的及强 壮的等均属于阳,
• 凡是向下的、静止的、有形的、寒凉的、 向内的、晦暗的、减退的、抑制的及虚 弱的等都属于阴。
2020/6/6
10
阴阳属性划分举例
属性 空
间 时间 季节 温度
阳 上外左南天 昼 春夏 温热
阴 下内右北地 夜 秋冬 寒冷
2020/6/6
11
(三)阴阳的特性
• 1.阴阳的普遍性: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天地万物运动 变化的总规律。
• 2.阴阳的相对性:阴阳属性是相对的,随时间条件 而变化;如白天黑夜
• 3.无限可分性: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如以背部和胸 腹的关系来说,背部为阳,胸腹为阴;而属阴的 胸腹,又以胸在膈前属阳,腹在膈后属阴。

中医护理 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习题

中医护理 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习题

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第一节阴阳学说一、名词解释1.阴阳:2.阴阳的互根互用:3.中药四气五味:二、填空1.阴阳的属性包括、、。

2.春夏之所以温热,是因为春夏之阳气上升抑制了秋冬的寒凉之阴气,体现了阴阳的。

3.“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体现了阴阳的。

4.“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体现阴阳的失常。

5.“重阴必阳,重阳必阴”体现了阴阳的。

6.一般来说,人体的上部为,下部为;体表为,体内为;五脏为,六腑为;构成人体的物质为,人体的功能为。

三、简答题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2.如何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第二节五行学说一、单选题1.五行相克的关系中,火的“所不胜”是A.木B.火C.金D.水E.土2.“木”的特性是A.曲直B.稼穑C.炎上D.润下E.从革3.“土不足时,则木旺伤土”的理论依据是A.五行相生B.五行相克C.五行相乘D.五行相侮E.母子相及4.五行相克的规律是A.木一火一土一水一金一木B.木一土-水一火一金一木C.金一木一水一火一土一金D.水一火一土一金一木一火E.木一土一金一水一火一木5.五行中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为A.木B.火C.土D.金E.水6.按六腑的五行属性,胃属A.金B.木C.水D.火E.土7.属于子病及母的是A. 肺病及肾B. 肝病及肾C. 心病及肾D. 脾病及肾E. 肝病及脾8. 根据五行相克规律,肺的“所不胜”是A. 肝B. 肾C. 心D. 脾E. 胃9. 情志与五行配属,思属于A. 木B. 土C. 金D. 水E. 火10.下列各项中属于“实则泻其子”的是A. 肝实泻肾B. 肺实泻脾C. 肝实泻肺D. 肝实泻心E. 心实泻肝11.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是A.滋水涵木B.佐金平木C.金水相生D.益火补土E.培土生金12.脾虚病人面见青色,属于A.木克土B.木乘土C.水克火D.水侮土E.金克木13.根据五行的相生规律,脾之子是A.肝B.心C.肺D.肾E.胆14.适用于“补母”治疗法的病症是A.肺虚脾弱B.心肾不交C.肝脾不调D.脾肾阳虚E.心肝火旺15.肾藏精以滋养肝血,用五行学说解释属于A.金生水B.木生火C.火生土D.土生金E.水生木二、多选题1.五行之间正常的关系是A.相生B.相克C.相乘D.相侮E.以上均不是2.下列事物或现象中,属于“火”的是A.五味中的辛B.五色中的赤C.五化中的长D.五季中的长夏E.五方中的南3.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有A.滋水涵木B.佐金平木C.益火补土D.抑木扶土E.泻南补北4.适用于“虚则补其母”治疗原则的病症是A.肝肾阴虚B.肺肾阴虚C.肺脾气虚D.肝旺脾虚E.肾阴虚心火旺5.根据五行的归属,可以诊断为肝病的脉证是A.面色青B.面色白C.喜食酸D.喜食甘E.脉弦三、名词解释1.五行2.五行制化四、简答题1.简述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中兽医学第一章___阴阳五行学说a ppt课件

中兽医学第一章___阴阳五行学说a ppt课件

2021/2/22
共50页
16
(三)阴阳消长
• 阴阳双方在对立制约、互根互用的情况 下,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此消彼 长的变化过程中,正所谓“阴消阳长, 阳消阴长”。 机能活动(阳)的产生, 必然要消耗一定的营养物质(阴),这 就是“阴消阳长”的过程;而各种营养 物质(阴)的化生,又必须消耗一定的 能量(阳),这就是“阳消阴长”的过 程。
2021/2/22
共50页
9
(三)阴阳的特性
• 1、阴阳的普遍性---阴阳的对立统一是 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总规律。
• 2、阴阳的相对性---阴阳属性是相对的, 随时间条件而变化,如白天黑夜。
• 3、无限可分性---阴阳之中复有阴阳。 如以背部和胸腹的关系来说,背部为阳, 胸腹为阴;而属阴的胸腹,又以胸在膈 前属阳,腹在膈后属阴。

意思是说,阴阳是宇宙间的普遍
规律,是一切事物所服从的纲领,各种
事物的产生与消亡,都根于阴阳的变化。
2021/2/22
共50页
8
(二)划分阴阳的标准
• 一般以上下、动静、有形无形等为准则。 凡是向上的、运动的、无形的、温热的、 向外的、明亮的、亢进的、兴奋的及强 壮的等均属于阳。
• 凡是向下的、静止的、有形的、寒凉的、 向内的、晦暗的、减退的、抑制的及虚 弱的等都属于阴。
• 五脏中,肝属木
2021/2/22
共50页
31
• 2.火的特性 ---- “火曰炎上”。“炎”, 是焚烧、热烈之意;“上”,即上升。 “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蒸腾向上 的特性, 引申为凡有温热、向上等性质 或作用的事物,均属于火。
• 心 属火。
2021/2/22
共50页

中医药学概论阴阳五行学说

中医药学概论阴阳五行学说
精选课件
五行学说,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 行的概念、特性、生克制化乘侮 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 生、发展、变化及相互关系的一 种古代哲学思想。
精选课件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五行, 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 及其运动变化.
精选课件
二、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五行各自的特性
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 革、水曰润下
精选课件
水曰润下——引申为凡具有滋润、下行、寒 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二)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
•依据:五行属性 •方法:取象比类法、推演络绎法 •意义:把自然界千变万化的事物归结为五行系统; 将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功能归结为以五脏为中心的 五个生理病理系统;说明人体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之主,以制阳光。)


虚寒证 补阳(阴病治阳,益火 足
之源,以消阴翳。)
精选课件
(2)分析和归纳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
归纳药物性能
以药物之性纠正机体阴阳之偏
四气 温、热——阳 寒、凉——阴
五味 辛、甘、淡——阳 酸、苦、咸——阴
精选课件
作用方向 升、浮——阳 沉、降——阴
精选课件
第三节 五行学说
❖五行的概念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精选课件
(四)阴阳的消长平衡
消长含义: 阴阳双方数量的对比变化。 消,减少;长,增加。
此长彼消 此消彼长
此长彼长 此消彼消
热盛伤阴,寒盛伤阳 阴虚火旺,阳虚阴盛 补气生血,补血养气 气虚引起血虚,血虚引起气虚
精选课件
(五)阴阳的互相转化:
相互转化 含义: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向 其相反方向转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