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1到4课件全集最全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精品课件:第1课 雅典城邦的兴起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精品课件:第1课 雅典城邦的兴起
2.影响 (1)促进了雅典__奴__隶__制__经__济___的发展。 (2)形成了__工__商__业__奴__隶__主___阶层。
(3)工商业奴隶主对旧贵族展开了要求分享___政__治__权__利____的斗争。 ①平原派:维护贵族___寡__头__政___治_____,巩固自身权益。 ②山地派:实行激进的____民__主___政__治_____,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 ③海岸派:实行___温__和____的改革。
探究
梭伦改革的历史必然性
[史料探究] 史料一 大雪和冰雹的威力来自阴云, 雷鸣产生于耀眼的闪电, 城邦毁于豪强, 而人民 受专制奴役则因愚昧。 出海太远就不容易靠岸, 这一切应好生想想看。
——《梭伦诗选·忠告》
史料二 下图是梭伦改革前夕,雅典贵族展开激烈辩论的场景。
思考 (1)史料一中“豪强”“人民”分别指的是当时雅典社会的哪一阶级?其中哪一阶级 曾经怎样不公正地占着优势?而另一个阶级实际上分为哪两个阶层?分别指出在梭 伦改革前夕,不同阶层人们的不同处境。 (2)史料二中辩论的核心是什么? (3)综上所述,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社会的政治形势和历史发展趋势怎样?
(2)体现小国寡民的特色。 (3)否定血缘关系,以财产和地域关系取代血缘关系作为实施民主政治的基础。 (44.缺)真陷正享有民主的只有少数人。 雅典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妇女无政治权利可言,广大奴隶受到压迫,公民权对于 居住在雅典的外邦人来说遥不可及。此外,下层公民为生活奔波劳碌,常常无暇顾 及城邦的政治生活,其政治权利也形同虚设。 5.实质 雅典城邦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专政,因此雅典民主实际上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不 是全社会所有人的民主。
答案 (1)贵族、平民。贵族阶级。政治上,把持国家政权,包揽官职,制定法律, 压迫平民;经济上,掌握大部分的财富,通过放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方式盘剥平民。 平民实际上分为下层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两个阶层。下层平民处境不断恶化,往往 因为从贵族那里借债无力偿还而沦为“六一汉”,甚至是债务奴隶;工商业奴隶主 则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对旧贵族的政治专权日益不满,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2)“是否保留贵族政治,是否进行改革”成为辩论的核心。 (3)政治形势: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尖锐。趋势:改革势在必行。

高中历史 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历史 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

答案 (1)原因: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将地方上的军 权、财权、政权收归中央,造成冗兵、冗官、冗费现象, 修建寺庙、给辽、西夏“岁币”等也加强了上述现象。 影响:军队战斗力低下,官府行政效率低下,财政困难, 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 (2)精兵减政,提高行政效率,财政量入为出等。
庆历新政的内容、失败原因及评价
2.庆历新政的措施中直接限制官僚特权的是
( )。
A.定期考核官员政绩 B.严格“恩荫”制
C.改革贡举制
D.慎选地方官吏
解析 宋朝恩荫制度是当时科举之外的一种入仕途径。中
高级文武官员的子弟、亲属及门客等享受此特权。庆历新
政严格“恩荫”制,限制中、上级官员的特权,防止权贵
子弟亲属垄断官位。故B项符合题意。
2.积贫 (1)冗兵:扩充军队和“_荒__年__募__兵__”,使军队数量增加。 (2)冗官:机构重叠,_官__职__混__滥__。 (3)冗费:军费猛增,岁币和官费开支庞大。
三、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 1.背景
(1)社会矛盾激化,北宋积贫积弱局面比较严重。 (2)范仲淹认为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根本原因是__吏__治__不__ _整__。 2.推行
答案 B
特别提醒
北宋始终没有实现过真正的统一。在它的北边,有契 丹族建立的辽政权,在它的西北边,有党项族(羌族的一 支)建立的夏政权(西夏)。此外,还有云南的大理,西藏的 吐蕃以及西北的高昌、龟兹、于阗等政权。这是北宋民族 矛盾日益尖锐和出现冗兵的主要原因之一。
学思之窗
想一想,这种制度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提示 恩荫制度指官宦之弟、亲属及门客不必通过科 举即可做官。其影响是使官员人数增加,出现冗官现象; 造成政府效率低下,加重财政负担,进一步激化阶级矛 盾。

高中历史选修1《》455人教PPT课件

高中历史选修1《》455人教PPT课件

前置作业检查反馈
宋太祖除了担心“陈桥 兵变”类似事件再次发 生而采取“杯酒释兵权” 的策略外。唐朝的灭亡 教训也是他不得不考虑
的。宋太祖又是如何应 对的呢?结果如何?
到北宋中期,各级官僚达到17000多人。这比实际所 需人数多出两倍。庞大的官僚机构中,有时三五个人担 任同一项官职,互相推卸责任,不干实事,行政效率很 低。
❖ 王安石变法的哪些内容与你的利益有直接关 系?
❖ 为什么?
青苗法、农田水利法、 免役法、市易法、方田 均税法、均输法等
点拨提升
如何理解王安石变法的理论指导即:“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举例分析国家、地主和农民三者之间关系是如何调整的。
国家
地主、商人
农民
取士之法
王安石认为,要保证变法的顺利进行,就必 须选拔人才和改革官制,关键是改革科举制度。
第三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变法的失败
在执行过程中,各 地保守派纷纷变着法儿 抵制新法。
新法一出台就遭到 司马光等大官僚贵族和 守旧势力的激烈反对。
变法的失败
两位太后也 神宗迫于压力两次罢免了王安石,
跑来起哄。
但他仍推行新政直至去世。
变法的失败
用人不当, 在执行新法 过程中出现 危害百姓现 象
❖ ①执法不善,反加 要注意改革的策略性,
1.北宋中期土地兼并严重,赋税繁重,阶级矛 盾激化,农民起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
2.民族矛盾激化,辽、西夏威胁
3.宋初空前强化君主专制集权,出现冗官、冗 兵、冗费,形成积贫积弱局面
4.庆历新政失败,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重人民负担

1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一课PPT课件

1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一课PPT课件

军事征服实现统一,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
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民主政治有迫切需求。
.
5
多山 多岛 环海
.
6
• 2、奴隶制城邦国家的雏形 • 时间:公元前9-前8世纪 • 标志:以雅典为中心的中央议事会和行政
机构的设立
• 氏族成员:贵族和平民(农民、手工业者)
.
7
3、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矛盾的激化:
(1)政治上:
贵族掌权,平民政治权力太少。
贵族:首席执政官(城邦首脑、内政权);
长老议事会(最高决策、监察、审判权)
平民:公民大会(名义最高权力机关,无实权)
(2)经济上:
实行债务奴隶制。贵族掌握大部分财富,通
过高利贷和土地兼并方式使平民沦为“六一汉”
直至债务奴隶。
(3)表现:前632年雅典平民武装暴动,给统治
.
4
一、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
1、雅典的地理环境对经济政治发展的影响:
①特点:位于希腊阿提卡半岛,有小块平原,物
产丰富,附近有天然良港比雷埃夫斯。
②对经济政治影响:
经济:
经济生活多样性。近海居民商业航海贸易为
主;山地居民游牧业商业航海贸易比较发达。
政治:
被高山海洋分割成小块的山地半岛难以通过
者敲响警钟,迫使统治者调整政策,进行社会政
治改革。
.
8
二、工商业的发展 1、原因:
前8世纪以后,铁农具的使用,农业生产 力提高
2、发展表现:
经济作物发展;
手工业进步;
商业贸易繁荣。
.
9
3、影响: (1)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形成 (2)雅典公民分化与社会矛盾激化:
代表旧贵族的平原派:主张贵族寡头政 治,维护既得利益。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优质课件1: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优质课件1: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六经”
影响
成为西方思想文化的重要奠基人
创立的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 的主流,影响至亚洲、世界
一、对比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历史人物
人物
克伦威尔
华盛顿
拿破仑
背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北美独立战争和建国
法国大革命
领导独立战争;建立
赢得内战胜利;推动建
稳定秩序;颁布法典;反
贡献
共和国;从行动上捍
国立宪;巩固革命成果 卫民主
秦统一六国
▪ 结合所学与材料,分析秦统一六国的条件 材料一:秦实行“军功爵”制,“以功劳行田宅”,激励士殊 死奋战,故秦军“勇于公战”,战斗力很强。“齐之技击不可 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遇秦之锐士。”(《秦史》) 材料二:
郑国渠
▪ 结合所学与材料,分析秦统一六国的条件
材料三:“关中土地约占天下三分之一,人口不过十分之三, 财富却占十分之六。”(《史记·食货志》)
对外来干涉
入侵爱尔兰、苏格兰; 对种植园奴隶主的妥 恢复君主制;实行独裁统
局限
后期实行独裁统治
协;保留黑人奴隶制 治;后期发动侵略战争
影响 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美国除外),确立了一些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二、概括《拿破仑法典》颁布的目的、内容和影响
《拿破仑法典》是拿破仑掌握法国政权时期法制建设的最突出成就。 1.目的:确保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果实,把资产阶级所有制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2.内容 (1)全力保护资本主义所有制不受侵犯,确立了绝对的个人所有制。 (2)否认封建等级制度及特权,否认人身依附关系,肯定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确认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对于贵族及教会土地的剥夺,不准封建势力反攻倒算。 (4)把大革命中形成的小土地所有制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5)保证自由买卖和等价交换的原则。 3.影响 (1)法典的颁布调动了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阶级反封建斗争的积极性,他们成为拿破 仑政权的主要支柱。 (2)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成为近代以来许多国家编纂新法典时所参 考的蓝本。

2018-2019高考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大一轮复习配套课件:选修1-4

2018-2019高考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大一轮复习配套课件:选修1-4

典例剖析
【例 1】
(014· 福建文综)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里米亚(克里木)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 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同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 斗。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3.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1)内容 ①政治:广开言路,精简机构等。 ②经济:鼓励发展农工商业等。 ③军事:改革军制,编练新军。 ④文教:提倡西学,废八股,培养人才等。
(2)特点 ①涉及领域比较广泛,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 等, 出现除旧布新的新气象, 但未从根本上改变政治制度(即变 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 ②从推行范围看:仅限于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到广大民众 中,因而没有形成变革的巨大力量。 ③从推行者来看:由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来领导推行,显 示出改革力量弱小。
(2)评价 ①进步性 a.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 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b.农民获得一块份地,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 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c.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 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②局限性 a.不彻底性:农民仍受由地主控制的村社管理,在很大 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 b.掠夺性:高额赎金实际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掠 夺。 c.欺骗性:改革后农民赎买的土地贫瘠且数量少,不得 不租种地主的土地,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
(5)思想近代化: 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 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二、明治维新 1.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1)政治:各阶层对幕府统治的不满情绪高涨,幕府面临统 治危机。 (2)经济:日本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发展。 (3)外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入侵,日本陷入半殖民地 的危机之中,民族危机加剧。 (4)前提:倒幕派推翻幕府体制,建立并巩固了明治政府。

历史选修一第一节ppt

历史选修一第一节ppt
总结词
古代的经济状况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古代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详细描述
古代的经济状况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这些经济活动在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古代的经济状况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资源短缺、生产 效率低下和贸易不平衡等。
国际关系演变
从殖民主义到全球化的进程, 国际政治格局的重组和权力中 心的转移。
民族国家崛起
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国家的 形成,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维护。
社会运动与政治参与
公民社会的发展和政治参与的 扩大,社会运动和抗议活动的 兴起。
现代的经济趋势
工业革命的扩展
从欧洲到全球的工业化进程,技术革新和生产力 的提高。
民主化进程
政治权力逐渐从贵族手中 转移到平民手中,民主政 治逐渐发展。
近代的工业革命
工业技术的革新
蒸汽机、电动机等新技术 的应用,推动了工业生产 的飞速发展。
城市化进程
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 程,大量人口涌入城市,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生产关系的变化
工业革命导致了生产关系 的变化,资本主义生产关 系逐渐成为主导。
宗教极端主义的兴起和冲突, 宗教宽容与理解的倡导。
媒体与信息传播
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信息传播的 全球化,信息泛滥和隐私保护 的挑战。
艺术与科技的融合
艺术创新与科技发展的相互影 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影
响。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历史选修一

CONTENCT

• 引言 • 古代历史 • 中世纪历史 • 近代历史 • 现代历史
01
引言
课程简介

高中历史选修1课件全集

高中历史选修1课件全集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第1课雅典城邦的兴起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雅典城邦兴起的地理环境;雅典贵族政治的主要表现;公元前632年的雅典平民暴动⑵工商业的发展:公元前8世纪以后雅典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形成;平原派、山地派和海岸派及其政治主张⑶首席执政官梭伦:萨拉米斯岛问题;BC594年梭伦当选首席执政官2、过程与方法纲要图示;情景再现;辩论比较史论结合;自主探究3、情感态度价值观⑴社会经济与政治的不平衡发展是导致社会动荡的根源⑵实现人生价值要凭理想、奋斗和机遇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之间尖锐的矛盾;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形成和作用;梭伦当选首席执政官的原因和影响。

难点: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三、课前知识准备★综述第一单元三课之间关系:第1课雅典城邦的兴起——改革的背景第2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改革的内容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改革的影响★回顾必修一内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1)梭伦改革(公元前594年):按财产多少划分社会等级——为雅典民主制度的建立奠定基础。

(2)克利斯提尼改革(公元前6世纪末):用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确立起雅典民主政治。

(3)伯利克里改革(公元前5世纪):扩大公民参政范围;改革公民大会;改革五百人会议;提高陪审法庭的地位;扩大十将军委员会权力——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黄金时代”。

★了解荷马时代爱琴文明:(大约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200年)中心:“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荷马时代:(约公元前12世纪至前8世纪)是古希腊从青铜器向铁器过渡的时代。

反映这一时期希腊社会情况的是著名的《荷马史诗》,因此这一时期被称之为“荷马时代”。

古代希腊发展简史:(1)爱琴文明时期(公元前20——前12世纪):主要是“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多建立君主制国家;(2)荷马时代(前12——前9世纪):外族入侵,文明倒退,回到氏族公社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第1课雅典城邦的兴起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雅典城邦兴起的地理环境;雅典贵族政治的主要表现;公元前632年的雅典平民暴动⑵工商业的发展:公元前8世纪以后雅典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形成;平原派、山地派和海岸派及其政治主张⑶首席执政官梭伦:萨拉米斯岛问题;BC594年梭伦当选首席执政官2、过程与方法纲要图示;情景再现;辩论比较史论结合;自主探究3、情感态度价值观⑴社会经济与政治的不平衡发展是导致社会动荡的根源⑵实现人生价值要凭理想、奋斗和机遇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之间尖锐的矛盾;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形成和作用;梭伦当选首席执政官的原因和影响。

难点: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三、课前知识准备★综述第一单元三课之间关系:第1课雅典城邦的兴起——改革的背景第2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改革的内容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改革的影响★回顾必修一内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1)梭伦改革(公元前594年):按财产多少划分社会等级——为雅典民主制度的建立奠定基础。

(2)克利斯提尼改革(公元前6世纪末):用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确立起雅典民主政治。

(3)伯利克里改革(公元前5世纪):扩大公民参政范围;改革公民大会;改革五百人会议;提高陪审法庭的地位;扩大十将军委员会权力——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黄金时代”。

★了解荷马时代爱琴文明:(大约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200年)中心:“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荷马时代:(约公元前12世纪至前8世纪)是古希腊从青铜器向铁器过渡的时代。

反映这一时期希腊社会情况的是著名的《荷马史诗》,因此这一时期被称之为“荷马时代”。

古代希腊发展简史:(1)爱琴文明时期(公元前20——前12世纪):主要是“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多建立君主制国家;(2)荷马时代(前12——前9世纪):外族入侵,文明倒退,回到氏族公社制度。

(3)早期希腊时代(BC.8—BC.6世纪):梭伦改革(BC594年)和克里斯提尼改革(约BC508年)形成城邦国家,雅典( Athens )和斯巴达(Sparta)成长起来,政体多种多样,主要有君主制、贵族制、寡头制、民主制、僭主制度等。

(4)希腊古典时代(BC.5—BC.4世纪):伯里克利执政时期(BC443—429年)雅典民主走向成熟,前期是希腊城邦鼎盛时期,随后走向衰败,最终被马其顿人(亚历山大)征服。

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人类历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演进过程。

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并成为历史前进的动力之一。

改革虽然不像革命那样轰轰烈烈,但它以其独特的方式推动社会的进步。

邓小平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改革是人类在处理社会发展问题过程中主动性和能动性的体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因此,了解和认识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重大改革活动,是非常必要的。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发生了无数次改革,梭伦改革就是这些改革中发生得比较早且是影响深远的一次。

梭伦改革发生在古希腊的雅典城邦。

与其他地区的早期国家不同,雅典在国家的形成过程中形成了民主政治。

梭伦改革既是雅典城邦形成的重要环节,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起点。

这节课我们就要一起来回顾探讨梭伦之前雅典城邦曾经充满危机的历史。

讲授新课(一)雅典的自然条件(改革的自然条件)(1)环境优越:位于阿提卡半岛,有小块平原;多山靠海、多天然良港;(2)资源丰富:盛产葡萄、橄榄、优质陶土和大理石等;(3)交通便利:有天然良港比雷埃夫斯港。

【合作探究】想想看,与古代印度和中国文明相比,古希腊文明产生的地理环境有什么不同?这种环境造成了什么结果?地理环境的不同:古希腊文明产生的地理环境与埃及、印度和中国背靠大陆,腹地开阔,依托平原大河的形势具有极为显著的不同。

希腊全境满是千形万态的海湾。

这地方普遍的特质便是划分为许多小的区域,各区域间有着小块平原,小小的山谷和河流;没有大江巨川,没有开阔的平原流域。

造成的结果:地理环境的复杂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具有多样性。

近海地区的居民,主要依靠捕鱼、制盐和经商谋生。

山地的居民,主要从事游牧业。

只有占据了那些谷地平原的居民,才能从事农业。

这种多样化的适应方式和狭小的地理空间,从远古起,就使希腊人的商业航海贸易发达起来。

这种地理环境,又不利于中央集权的专制政治的出现。

如果说在大平原地区,极易通过军事征服实现统一,建立一个专制主义的大帝国,那么希腊这种被高山海洋分割成小块的山地半岛,就不便于做到这一点。

这就是造成希腊城邦文明的地理根源。

(二)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改革的政治背景)1、城邦国家的雏形(1)背景:荷马时代,阿提卡地区的部落或氏族间长期纷争不休。

“荷马时代”:公元前12世纪后的3个世纪,对希腊历史的了解主要根据盲诗人荷马的史诗。

当时阿提卡地区的部落或氏族间长期纷争。

又有人称为“黑暗时期”。

(2)时间:公元前9——前8世纪(3)特点:小国寡民(4)标志:以雅典为中心的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的设立(5)社会成员:贵族和平民(农民、手工业者)2、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之间尖锐的矛盾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是怎样产生的?导致了什么结果?产生了什么影响?(1)原因:①政治上,贵族掌权(首席执政官、长老会议),平民政治权力太少(公民大会)。

贵族占据首席执政官等重要职位,把持作为最高决策机关、监察机关和审判机关的长老会议,架空作为最高权力机关的公民大会。

②经济上,贵族掌握大部分财富,平民处境不断恶化,许多平民沦为”六一”汉或债务奴隶。

贵族通过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方式盘剥平民,以致平民无力还债成为“六一汉”,直至全家沦为债务奴隶。

(2)结果:雅典平民武装暴动(前632年),政局动荡贵族在政治上的专横和经济上的压榨激起平民的反抗,公元前632年的雅典平民暴动,导致雅典政局动荡不安。

(3)影响:敲响警钟、局部调整、真正改革为统治者敲响了警钟。

但是,统治政策的局部调整不可能缓和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化解雅典的政治危机必须进行真正的社会政治改革。

(三)“工商业的发展”(改革的经济背景)1.前提:公元前8世纪以后,铁农具的使用,农业生产力提高2.表现:经济作物发展、手工业和造船业取得进步、商业贸易日趋繁荣3.影响:(1)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形成:随着工商业的发展,沿海地区的一些经营工商业的平民日益富裕;有些贵族也开始经营工商业,形成了工商业奴隶主阶层。

(2)雅典公民的分化与矛盾:雅典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平原派”、“山地派”和“海岸派”各自的主张及主张不同的根本原因原因:代表的阶级阶层不同。

“山地派”和“海岸派”的共同目标:反对贵族专权,改革呼声日益强烈。

教师指出,政治现状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导致社会动荡的根源,所有这一切成为梭伦执政和改革的历史宏观背景。

这就是梭伦改革的历史必然性。

思考:工商业奴隶主在早期雅典社会中起到了什么作用?雅典工商业奴隶主在地中海黑海沿岸经商,不仅出口雅典农产品和手工业品,还经营其他地方的产品,赚取丰厚利润,促进了雅典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工商业奴隶主对旧贵族专权越来越不满,他们一方面要求打破平原派的政治专权,分享权利,另一方面也不赞成山地派的激进要求,主张实行温和的改革。

作为海岸派,他们和山地派共同反对贵族专权,呼吁改革,成为后来支持梭伦改革的主要社会基础。

(四)首席执政官梭伦(改革的主观条件)1、疯诗人事件:雅典的社会动荡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雅典附近一些城邦在经济上和军事上赶上并超过雅典,以致梅加腊城邦占领了雅典出海门户萨拉米斯岛,这就沉重打击了雅典的海上贸易。

雅典几次派兵去争夺,结果都失败了,而后,为压制民众的不满,当局竟颁布了一条屈辱的法令;任何人都不得提议去争夺萨拉米斯岛,违者必处死刑。

梭伦从文献资料、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等考证出萨拉米斯本应属雅典所有,他对当局的这种懦弱行为深为不满,为了唤醒雅典人的爱国热情,同时避开不公正的法律的残酷制裁,他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佯装疯癫。

于是“疯”了的梭伦经常出现在雅典的中心广场上。

只见他脸色苍白,呼吸急促,双手不住地擂打着自己的胸部,招来许多围观的百姓。

这时,他就会对着人群大声朗读他的诗篇:“啊,我们的萨拉米斯,她是多么美丽,又多么使我们留恋,让我们向萨拉米斯进军,我们要为收复这座海岛而战,我们要雪洗雅典人身上的奇耻大辱……”,在不明真相的人们的惊叹、惋惜声中,梭伦滔滔不绝地朗诵着,终于用激越的诗篇激起了雅典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尊严。

※思考:疯诗人事件的实质是什么?有何意义和影响?实质是梭伦在贵族专制时代宣传爱国思想的手段。

梭伦的诗句激起了雅典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尊严,也因此得到大家的拥护,为后来的上台执政奠定了基础。

2、萨拉米斯岛问题思考:(1)萨拉米斯岛的地理位置如何?(雅典的出海门)(2)雅典丧失萨拉米斯岛的原因有哪些?(社会动荡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梅加腊等城邦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赶上了雅典。

)(3)丧失萨拉米斯岛对雅典将产生什么影响?(沉重打击了雅典的海外贸易)(4)围绕萨拉米斯岛问题,雅典发生过哪些重大事件?(疯诗人事件梭伦指挥雅典军队收回萨拉米斯)梭伦得以登上雅典政治舞台的一个重要契机──萨拉米斯岛问题。

雅典的社会动荡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雅典附近一些城邦在经济上和军事上赶上并超过雅典,以致梅加腊城邦占领了雅典出海门户萨拉米斯岛,这就沉重打击了雅典的海上贸易。

雅典几次派兵去争夺,结果都失败了,而后,为压制民众的不满,当局竟颁布了一条屈辱的法令;任何人都不得提议去争夺萨拉米斯岛,违者必处死刑。

梭伦从文献资料、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等考证出萨拉米斯本应属雅典所有,他对当局的这种懦弱行为深为不满,为了唤醒雅典人的爱国热情,同时避开不公正的法律的残酷制裁,他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佯装疯癫,终于用激越的诗篇激起了雅典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尊严。

3、梭伦当选首席执政官(1)原因:①梭伦指挥收回萨拉米斯岛,树立了崇高的威望,从此走上政治舞台。

公元前600年左右,年约30岁的梭伦被任命为指挥官,统帅部队,一举夺回了萨拉米斯岛。

赫赫军功使梭伦声望大增,成为雅典最负名气和影响的人物,也为他日后实现改革弊政的宿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②雅典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再度激化,内战一触即发。

(2)当选: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并被授予“仲裁人”和“立法者”的权力。

全权负责修订法律,进行改革。

(3)影响:一场自上而下、除旧布新的社会改革开始了,雅典城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合作探究】梭伦登上政治舞台的主观和客观条件有哪些?从梭伦的成功中你能够得到哪些启示?客观条件:贵族政治的专横和压榨,导致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与贵族的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的局面阻碍了雅典经济的发展,使改革成为唯一的出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